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古代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古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由于学者们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及其存在的条件有不同的理解,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也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它出现于北宋,也有人上溯至唐,以至更早。
多数学者是把它作为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过程,或其起点,认为它产生于明中叶,到清中叶有了发展。
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和条件1.生产力:明中后期,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繁荣.2.劳动力:人身依附的松弛,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明朝中后期放松了对农民和匠户的人身控制)3.市场:国内:城市的发展;国外:1567年“隆庆开海”,对外贸易的恢复与发展。
二、资本主义萌芽曲折缓慢的发展1.历程:(1)产生:明朝中后期,首先在江南地区个别手工业部门出现,没有深入到农村;(2)挫折:明末清初,遭受打击。
明后期政治腐败,政府横征暴敛;明末清初,战乱不已。
(3)发展:清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表现是范围扩大,部门增多,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说: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满族汉化,商品经济的繁荣。
(4)停滞:到鸦片战争前夕,发展十分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5)转型:1860、70年代,大部分手工工场最终破产,小部分转化为近代民族工业。
2.原因:(1)政治:中国中央君主集权制根深蒂固,专制统治腐朽,政府横征暴敛。
解说:“中国自古是单一制封建君主集权国家,庞大的帝国组织靠直接向全国小农阶层抽税来维持。
在那个时代尚无现代经济理论,国家计税毫无科学依据,只能简单向全国平均摊派,不具备宏观调控功能,对社会经济并无积极作用。
财政税收又多被用于奢侈挥霍或豢养军队,巨额财富无法回到正常的经济流通领域,民间经济即不能从中获利,私人财富也得不到有效保障,资本自然无从积累。
这便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根本原因。
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对比
中国古代与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比较
欧洲:14 15C,率先在地中海沿岸,eg.威尼斯、佛罗伦萨
随后,在尼德兰、法国南部、莱茵河畔等地城市出现并迅速发展。
中国:明朝中后期(即16C)产生,但发展异常艰难,速度缓慢,范围狭窄。
共同点:
发生时间:西欧产生在14—15世纪,中国在明朝中后期。
出现区域:都产生在沿海或沿江交通发达、贸易频繁地区。
产生结果:都宣告了封建社会开始衰落解体。
不同点:
发展程度中国:只是出现于江南个别地区和个别手工业部门,
欧洲:产生途径更广泛:城市手工作坊转化为手工工场,
商业资本的直接作用,
农村资本主义农场的出现。
社会环境中国:封建制度顽固,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封建政府压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欧洲:封建制度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容易突破封建主义束缚发展兴起。
结局、影响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起来,,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形成强大的历史潮流,推动欧洲各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冲击着东方落后制度,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受到封建主义扼杀,止步不前
拉大了与欧洲的差距,造成落后挨打的局面。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资本主义萌芽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资本主义萌芽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中历史《资本主义萌芽》的会考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会对你有所帮助的。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资本主义萌芽一、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1.明朝产生(1)出现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出现地点:江南地区(3)出现部门:纺织部门(4)出现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雇佣关系)2.清朝发展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的表现(1)手工工场规模扩大(2)分工更细(3)雇工数量增多(4)部门和地区增广3.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2)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中,稀疏又微弱(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二、“重农抑商”政策1.秦朝首倡商鞅变法,为后来的朝代所推崇。
2.推行的目的:(1)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2)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3.明清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1)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
(2)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3)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4)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4.关于对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1)积极作用:重视农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发展。
(2)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违背了历史潮流。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海禁”①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②表现:民间贸易:明初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后期重开“海禁”允许民间贸易。
官方贸易:积极开展官方贸易,官方贸易不断。
2. “闭关锁国”①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②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高中历史会考知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一、地里发现1、1487 迪亚士——好望角2、1492 哥伦布——美洲3、意义: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推动欧洲商业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2_史料解读: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1.明代中后期苏州丝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材料一〕(苏州)生齿①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②而户纂③组④,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材料二〕(苏州)市民罔⑤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饔飧⑥计。
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⑦,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解读】以上节选的两段史料是研究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资料,极具典型性。
1.材料一显示:明代中后期,在苏州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机户是丝织业工场主,机户是纺织工人,机户雇佣机工进行规模化的丝织生产。
2.材料二中所说的小户,已不是为官府服劳役的工匠,而是与大户(机房主)有雇佣关系的出卖劳动力的自由手工业者。
他们丧失了任何生产资料,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工资,生活完全靠从事手工劳动来维持。
这两段史料说明,明代中后期,江南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手工业生产的现象。
这些机工已经完全丧失了生产资料,成为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
机户与机工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依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仅仅是单纯的货币关系。
这种建立在雇佣关系基础上的规模化生产的出现,说明在明代中后期江南的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生产关系。
【注释】①生齿:指人口。
②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
③纂:赤色的丝带。
④组:宽丝带。
杼轴、纂组均指代丝织业生产。
⑤罔:无,没有。
⑥饔飧:做饭菜。
⑦腹枵:空腹,指饥饿。
2.明代张毅庵发家致富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①为业。
成化②末年值水灾,时祖居傍河,水淹入室,所酿酒尽败,每夜出倾败酒濯瓮。
一夕归,忽有人自后而呼,祖回首应之,授以热物,忽不见。
至家燃灯烛之,乃白金一锭也。
因罢酤酒业,购机③一张,织诸色④幣⑤,备极精工。
每一下机,人争鬻⑥之,计获利当五之一。
中国古代史经济部分基础知识专题(四)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主要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小商品经济(也叫一般的商品经济),它既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又与自然经济在本质上相互对立。
在自然经济下,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限制,另一方面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地瓦解自然经济,促使封建制度逐渐解体。
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生产关系。
它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的形成。
从宏观上来看,本专题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块,即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从微观上来看,商业发展、城市发展、货币演变和资本主义萌芽是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况历史时期发展概况商朝商朝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所以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商朝都城已经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的土特产品相互交流。
在中原市场上可以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
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等,都聚集着许多人口魏晋南北朝由于社会战乱,商业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与之相比,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隋唐商业繁荣。
政府在市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
市中有邸店和柜坊。
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那时的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摊位。
市的买卖时间也有限定,仍有日中为市的古风。
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
在广大的农村,包括偏远的地区,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经商的人增多:有不少家财万贯、邸店遍布海内的大商人,更多的是中等商人和小商贩,由于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还有不少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资本主义特征和规律的现象和现象的逐渐增多。
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逐渐减弱,市场的作用逐渐增强,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特征也逐渐显现。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第一个显著特征是市场经济的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革,市场经济在中国逐渐建立起来。
市场经济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各行各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进行自主经营和决策,市场资源的配置也逐渐由市场自行决定。
其次,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私人资本的兴起。
私人资本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力量,它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私人企业的兴起为经济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私人企业家们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第三,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另一个表现是市场竞争的加剧。
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市场竞争的加剧使不断有优胜劣汰的现象出现,只有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
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此外,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还体现在传统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上。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初期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中国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放宽了企业的自主权,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加强了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监管和引导。
最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还可以从金融体制改革的角度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体制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重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也日益增加。
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为市场经济提供了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综上所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的产物。
中国经济史第七章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
在遭到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后,传统
经济结构及制度的命运就已注定了。 但是它既能长时期地遏制了本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对外来资本主义的 生产方式及制度也有很强的抵抗力。 鸦片战争以后,新旧制度的碰撞、 外国侵略势力与中华民族利益的冲 突使中国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 系更加复杂,也使中国变得更加落 后。
2.对封建经济关系的冲击
3.对封建官营手工业的冲击
二、传统经济结构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抑制
1.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经
济秩序 2. 资本转化方式抑制资本主义萌芽 的普遍化发展。 3. 中国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经济职 能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第三节 中西资本主义萌芽成长道路的比较
一、时间的比较
英国在中世纪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封
建国家,其封建农业占统治地位, 后来工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封建制度 的束缚,资本主义关系从萌芽到成 长、直至成熟,进而推翻封建制度, 开创资本主义时代,有一个清晰完 整的演变轨迹,
2. 中国资本主义成长道路
中国古代传统的经济结构及制度早
已发挥了最大潜能,其允许生产力 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尽管经济规 模在不断扩大,商品经济也进一步 发展,但没有制度创新,缺乏新的 生产组织及生产力因素,基本上是 一种无效率的增长。
4.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高峰出
现在宋代,明代中叶以后,农业生 产力比前代只有缓慢发展。为资本 主义的萌芽准备了一些条件,但又 是极为有限的。
(2)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是不同的社会群体进行劳
动交换或社会产品分配借以实现的 一种交往形式,有利于分工和资本 积累。 中国封建社会在大部分时间里商品 经济都要比西欧发达。宋代有一个 飞跃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它打破了 坊市制,形成各级市场。明清两代, 中国南方地区一大批小城镇由于工 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兴起,资本主义 萌芽因素主要的就是从这些新兴市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导论: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里还存在着非主流的商品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经历了一个产生——缓慢发展——被打断发展这样一个过程.一、明朝中后期手工工场的出现1、前提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
所谓“商品”,就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而“商品经济"是以生产商品为特征的经济关系。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明朝中后期,农业、手工业的新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创造了条件;)直接原因: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生产规模更大,分工更细,全国出现30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手工业者不断分化,少数善于经营者富裕起来,多数手工业者贫困破产,丧失生产资料,不得不去当雇佣工人,于是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2、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15世纪末)、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如苏州)3、含义: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
所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3、产生部门(最早出现的行业):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
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
4、出现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在当时的苏州,所谓“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
富有的机户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就是早期的资本家,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计日领取工资的生产者“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5、主要特征:①微弱、稀疏;②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③发展水平低;④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称之为“萌芽",就是说当时的资本主义关系刚刚产生,还很不普遍,只是在个别地区、个别行业中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浅述资本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经济形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着当今世界的绝大部分的经济活动。
在政治上,资本主义对当今世界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世界近代现代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史。
那么在中国资本主义是怎么萌芽的呢?这要谈谈中国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了。
在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绝对支配地位,而商品经济也较为发达。
因此,明代中后期的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雇佣关系。
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丝织业中心的苏州和杭州,机户雇佣机工。
一些大的作坊主利用积累的资金设立手工工场,雇佣机工生产,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他们之间形成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机工就是雇佣工人,两者之间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即商品货币关系。
二是在以棉纺织业为中心的松江,包买商雇佣居民。
明代棉纺织业中心松江的商人开设暑袜店,利用雄厚的资金,购进大量的尤墩布分给当地居民编制暑袜,计件付给工资,这样商人与居民之间便形成了雇佣关系。
这些包买商直接支配生产,就实质而言,属于商业资本控制生产,只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
三是广东的冶铁和铁器制造业中,也出现雇佣关系。
从此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萌芽。
但是处于萌芽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成熟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它不仅是嫩弱、稀疏的,只发生在少数地区少数行业,而且还带有明显的封建烙印。
如苏州的丝织业机户,仍“名隶官籍”,经常受封建政府重税的勒索,不能自由发展。
雇佣工人也还没有完全和土地分离,摆脱农业生产,更不能摆脱行会的控制。
苏州玄妙观内“机房殿”就是丝织行会所在地,那些“无主之匠”每天伫立桥头受雇时,得听从行会的“行头”分遣。
正是由于中国的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整体水平还很低,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的生产方式,所以,中国的自然经济不是由于自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冲击而走向瓦解,而是由于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才逐渐走向瓦解的。
资本主义在古代中国的萌芽与发展
资本主义在古代中国的萌芽与发展在古代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过程是相对缓慢和复杂的。
经济体制比较封闭,政治制度的稳定性也影响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是,古代中国的经济活动和市场交易已经存在着轮回供需和竞争利益的因素,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古代的资本主义得以孕育和发展。
一、商品交换与市场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的原始经济,以农耕为主体,衍生出了一些非农业的职业,其中以商贾最为突出。
商人采取买进卖出的方式,将各地生产的商品运到需要的地方销售,从而满足了各地的需求。
这种商品交换的方式为市场经济的基础。
商家在购买商品时,会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商品的质量、附加值等进行定价。
商品的市场价格取决于市场需求和供应量的平衡。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供应商可以把价格掌控在自己手中,通过影响市场价格来获得收益。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也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特色。
二、农民与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活动是农业生产。
在古代,土地分配是由官厅或部族集体统一管理的,个人并没有明确的产权所有权。
但是,在社会的升级过程中,人们渐渐懂得了把土地收归自己的时间价值,带来了土地私有制的萌芽。
随着土地经营的深入,农民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逐渐意识到需要掌握更多土地才能获得更多收益。
于是,农村中的土地逐渐出现了私有制。
农民之间以土地为单位进行社会大规模的竞争关系,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在农业领域中的发展。
三、商业银行与金融制度的完善商业银行的产生,为资本主义的商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泛、更深度的资金支持。
商业银行的出现,首先来自存取款业务的诉求,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商业往来和借贷方面发挥自己的效用,并从中获得收益。
与此同时,金融制度的完善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古代中国的时期,政府设立了货币兑换的中央银行,对货币的流通和兑换进行统一管理。
虽然这种管理形式更多是为了维护政府的稳定,但也为现代金融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商品制造楼的建立在商业和农业的发展过程之后,由于产业竞争的增加,商品的差异化和质量上乘成为各家企业的核心资源。
论中国明代资本主义萌芽
论中国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从民间资本集团的形成切入导言:我国在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在手工业生产部门出现。
民间资本集团的形成更为其的发展起到和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为什么资本主义在我国始终没能真正发展起来呢?这就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和中国的传统经济模式来谈了。
下面,我将结合所学,从我国民间资本集团的形成切入,谈谈自己对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些看法,包括其形成、发展和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在明代中后期就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也就是说,中国在16世纪左右就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相对欧洲都不会慢了。
但为什么中国最终还是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呢?这其实与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国家政策和中国的传统经济状况是分不开的,也就是当时的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两大主义因素影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在明代初期,国家实行全面通商政策,其结果必然是民间商人资本逐渐壮大。
开放的政策,使得明代经济异常的繁荣。
商品经济发达,商品货币贸易活跃,手工工场规模扩大,一些大商人向手工业生产投资,明朝中后期开始,江南纺织业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类的现代劳资雇佣关系。
农村则以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白银代替实物税,农产品趋于商品化等等。
此外,在文化方面,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抬头,市民文化流行,占据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也受到来自民间一定程度的冲击和置疑。
至明代万历年间,随着国家垄断盐业经济地位的松弛,民间商人资本不仅从事盐货及其他物资的转运制度得以稳固,国家开始将盐货的转运权交个了当时一些具有资本和实力的民间商人集团。
民间经济借着这么一股东方,发展得越来越快。
随着经济的越趋发达,原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于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形成。
与之相应地,民间资本集团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这种资本主义萌芽对当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丰富了人民的市场选择,活跃了市场,推动了相应部门生产力的提高,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的发展,民间资本也开始逐渐壮大,但总的来说这些作用在封建自然经济下的效果是有限的。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范式与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范式与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范式,以及这种范式在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应用和影响。
资本主义萌芽作为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将从研究范式的演变、明清社会经济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与表现、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中国历史研究和经济社会学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本文将回顾并梳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范式的演变历程。
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视角,到后来的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式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分析这些范式的优缺点,并探讨它们对于深化理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贡献。
本文将分析明清社会经济背景对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
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市场的扩大等因素都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土壤。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接着,本文将深入探讨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与表现。
这包括土地关系的变化、工商业的发展、货币经济的兴起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本文将揭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为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将介绍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
本文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深入挖掘和实证分析,揭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
本文还将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展示研究范式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范式及其在明清社会经济史中的应用,为深化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本文也期望为历史研究和社会经济学领域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历史背景在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之前,深入理解其历史背景是至关重要的。
资本主义萌芽并非一蹴而就的现象,而是社会经济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1.明朝产生(1)出现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出现地点:江南地区(3)出现部门:纺织部门(4)出现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雇佣关系)2.清朝发展----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的表现(1)手工工场规模扩大 (2)分工更细(3)雇工数量增多(4)部门和地区增广1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2)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没有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一、缺少雄厚的原始资本积累。
受重农抑商思想影响,资金很少投入到生产领域,严重阻碍了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
使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缺少必要的资金。
二、缺少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受封建土地所有制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影响,农民大都被固定在土地上,无法实现脱离农业生产,与土地分离成为自由劳动力,这就使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缺少必要的自由雇佣劳动力。
三、缺少广阔的市场。
自然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自给自足,它对商品经济有顽强的抵抗力:一方面,农民受封建国家和地主的剥削比较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产品;另一方面,农民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从事一些家庭副业。
这就使工商业的发展难以在农村打开市场。
另外,封建关卡的重重设置、行会制度的存在、对外闭关政策的实行,又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所需要的国内外市场日益狭小。
四、缺少先进的技术设备。
明清时期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采取八股取士制,用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教育青年子弟。
这就使知识分子遭受压抑,人才倍受摧残。
再加上清政府的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这都使近代自然科学不能在中国有所突破,科技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4、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知识梳理 重农抑商政策
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强化了自然经济
明中后期资 本主义萌芽 的产生
清朝 闭关 政策
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
明初 海禁 政策
抑制资本原始积累 妨碍海外市场开拓
出钱 充足资金的作 坊主、商人 经营 利润
雇佣 劳动 工资
手工工场
破产的农民
被雇佣
出力
1、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C、手工业作坊增多
反映出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一、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时间 部门:
明朝中后期
地区:
江南地区
丝织业、棉纺织业、铁器制造业 手工工场出现,雇佣关系出现
标志:
条件:
市场、自由劳动力、资金
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质:
2、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表现) 规模大 分工细 雇工多 部门多 地区多
劳动力
国家 政策
农民极端贫困,无 力购买商品,缺乏 国内市场。
国家重农抑商政策, 农民被局限在土地 上
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 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 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课堂练习 D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C
2、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A、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D、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西方列强通过进行不平等条约和侵略战争,强迫中国开放贸易,并且自由资本主义观念进入了中国。
到了20世纪初,辛亥革命爆发,中国开始纷繁变革。
在共和国成立后,经济改革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重点。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阶段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第二阶段是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所有的经济资源和财富都归国家所有,生产和经济活动都在计划的框架下进行。
在这个时期,私有制被彻底的摧毁,个体户因而被严格管理。
政府的主管机构对外贸易、工业和财政的控制非常强,同时还对土地、劳动力和物质资源实行计划分配。
但是,在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存在劳动珂载、物质匮乏、贫困等现象。
这时,一些市场化机制逐渐开始解除政府的管制,为发展中国经济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政府开始逐步放开对市场经济的管制,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市场化和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
这种政策创造了大量的机会,激发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通过国企改革,中国开始引入外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商业地产市场采用竞争的方式发展,在许多城市兴建大型购物中心和超市,促进了消费、雇佣以及整个经济的增长。
农业回归家庭管理,充分发掘资源的效益。
此外,城乡人员的进出口积极推动了市场的繁荣发展。
可见,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有着多个阶段。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最重大的市场之一。
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
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 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曰“唤代”,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 衣食无所矣。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苏州府风俗考》
材料四 清政府规定“机户不得逾百张,纳税当
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光绪续纂(zuǎn)江宁府志》 请回答:
(2009·连云港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京置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
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之易,度量器物,辨其
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 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下面两图均为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 图》(局部)
材料三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
“有买及卖也,各婴其价,小物不能名一钱者, 勿婴”。 “为作务及官府市,受钱必辄入钱缿(xiàng) 中,令市者见入,不从令者赀一甲”。 ——《秦律》
材料2:
材料3:
“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
——李嘉祐《登楚州城望驿路》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王建《汴路即事》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1)材料一反映唐代商业有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中的图及所学知识,回答北宋时期
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有哪些表现? (3)据材料三,回答这一时期经济领域出现了什
么新现象?
(4)材料四所述的情况有何影响?反映的实质性 问题是什么?
解析
第(1)问要根据材料归纳唐代商业发展
的特点。第(2)问应从图片中得出有效信息,然 后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主
“资本主义在它刚刚萌芽 的时期,不能单纯依靠经济 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 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 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 ——马克思《资本论》
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有何影响
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有何影响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对中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包括了社会结构的变迁、商业文化的形成与传承、以及对农业生产和贸易的推动。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社会结构变迁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活动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改变了封建社会的稳定性。
在封建社会时期,商人和贸易活动往往处于边缘地位,受到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的限制。
然而,随着商业经济的兴起,商人们逐渐崛起,逐渐改变了社会结构。
他们不仅积累了财富,还获得了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成为社会上的重要力量。
这使得中国的社会结构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二、商业文化的形成与传承中国古代商业经济活动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促进了商业文化的形成与传承。
商人们在经商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商业道德和商业规则,如信誉、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等。
这些商业道德和规则成为中国商业文化的核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商业行为和商业习惯。
同时,商业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商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承,促使经验的积累和创新的出现。
三、推动农业生产和贸易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农业生产和贸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商业经济的兴盛和商人的追求利润,引导了农业生产的调整和改进。
商人们积极投资农业生产,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作物品种,提高了农业产量和质量。
同时,商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内外贸易的繁荣,推动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换,扩大了市场规模,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改变了社会结构,促进了商业文化的形成与传承,还推动了农业生产和贸易的发展。
这些影响深远地塑造了中国的历史和社会面貌,为中国现代经济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性,推动商业活动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梦。
高一历史必修2_课文注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明朝中期以后,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特别是苏、松、嘉、湖、杭地区尤为突出,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方面须有较大的作坊主或商人,即最早的资本家;另一方面是有人身比较自由的雇佣劳动者,即雇佣工人。
一方把别人的劳动力作为商品购买,另一方是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两者在市场上结合起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发生了。
江南丝织业中心苏州城内及其所属的某些城镇,出现了专以织绢为生的机户。
有些机户拥有织机二十余张或三四十张,雇佣工人数十人,以从事生产,像这样的机户就是最初的资本家。
在苏州城内外,又出现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如在当时苏州城内有数千个机工和数千名染工。
机工就是织工,他们没有织机,受雇于人,“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像这样的机工,显然已经完全脱离了生产资料,专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这就形成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商品货币关系。
除苏州的丝织业,在江南地区的棉布袜制造业、榨油业、矿冶业中也有类似资本主义萌芽的现象存在。
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还是稀疏的,但它的出现却是封建社会走向末期的标志。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主要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小商品经济(也叫一般的商品经济),它既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又与自然经济在本质上相互对立。
在自然经济下,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限制,另一方面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地瓦解自然经济,促使封建制度逐渐解体。
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生产关系。
它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的形成。
从宏观上来看,本专题容主要分为两大块,即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从微观上来看,国外商贸、城市发展、货币演变和资本主义萌芽是本专题的主要容。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与阶段特征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条件下产生的,并存在于阶级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
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历史条件。
1.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商朝人以贝作为货币,以朋为单位。
商朝的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
2、战国:诸侯国的都城(临淄、、大梁、郢)发展成为新兴的封建城市,市有贸易场所,但商品大都与统治者有关。
3.:都城是全国的商业中心。
民间自由经商的人日益增多,出现不少大商人,如巴寡妇清得到始皇的优礼。
官府也兼营盐铁等。
3.两汉:官营和民营商业遍及中原和周边地区。
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等九市。
各地物品,如的木材玉石,的鱼盐丝漆,东南的药材,北方的牛马,都作为商品交换,并形成较为适当的比价。
西汉齐地韦姓、京师樊嘉等非常富有。
汉同匈奴、鲜卑、乌桓、南越以及西南诸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相当频繁。
4.隋唐:隋朝:东都,商业盛极一时。
唐朝:长安“坊”、“市”分开,东市、西市是繁华的商业区。
城市商业繁荣:政府在市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
市中有邸店和柜坊。
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那时的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摊位。
市的买卖时间也有限定,仍有日中为市的古风。
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
在广大的农村,包括偏远的地区,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经商的人增多:有不少家财万贯、邸店遍布海的大商人,更多的是中等商人和小商贩,还有不少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5.五代十国:、商业繁荣;是物资集散地,有蚕市、药市、米市、酒市;楚国财政来源以贸易收入为主。
6.两宋:(1)北宋:①东京是最繁华的城市,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大街小巷店铺林立,还出现了“夜市”和“瓦肆”(娱乐场所),与辽和西夏交界的边境地区设“榷场”,市场上流通大量金属货币,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②城市中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行会保护和垄断行业的商业利益。
北宋政府通过行会对商业实行控制和勒索。
③农村出现定期的集市,有的形成固定的市镇,活跃了城乡经济,反映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南宋:商业贸易更加繁荣,商业城市以临安最为繁荣,人口达到百万。
市建有货栈、酒楼、茶馆等。
7.辽、西夏、金:(1)辽的是商业繁荣的城市,“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
(2)西夏的凉州,商业也很发达,有专门贸易的场所。
(3)燕京是金的商业中心。
金设立税收管理机构,对往来商旅征收商税,商税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由于商业的发展,金代后期,银币已成为通用的货币。
(4)榷场贸易,在辽、夏、金的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除官方贸易外,一般商人在榷场做生意须从政府领取营业凭证并交纳税金。
宋辽边境上雄州、霸州的榷场最为有名。
金人用马匹、毛皮换取南宋的茶叶、香料、药材等物品,贸易比较发达。
(5)元朝: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来自亚洲、东欧、非洲海岸的商队、使节络绎不绝。
8.明清——商业繁荣(1)国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品种达到两百余种。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2)和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3)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
(4)商业的持续繁荣使商人阶层日趋稳定,形成了闻名全国的晋商和徽商。
二、城市的发展概况城市的发展从一个角度反映着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概貌。
在我国古代,“城”与“市”是彼此分开、相互独立的两个不同概念。
城就是城,是统治阶级居住的地方;市则是人们交易的场所,开始并不在城。
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古代城市主要沿着两种不同、甚至是对立的方向发展。
一种方向是作为军事堡垒、统治阶级政治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城”,另一种方向是作为商品交换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市”。
其中前一种方向是城市发展的主导面,城市因而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色彩。
从模式上看,中国传统的城市往往以王宫或官衙为中心,两翼辅以东西两市,文武双庙。
城市的居民以达官贵人以及为之服务的衙役、奴仆、兵弁等为主体。
城市的商业主要供王室或官府消费,也为奴仆和兵弁提供生活必需品。
从条件上看,随农业生产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分工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因此,世界上首批城市一般都诞生在那些具有较为有利的灌溉条件,农业生产发达,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如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流域中下游的古埃及,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以及黄河流域的中国等地区。
1.夏、商、周: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有城门供居民出入,城有整齐宽广的街道。
2、战国:诸侯国的都城如临淄、大梁、郢、、等是新兴的封建城市。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城市蓬勃兴起的阶段。
这一时期,诸侯国崛起,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治中心——都城,如战国时期的临淄、、大梁、郢等。
这些都城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些都城一般都是商业兴盛,交换的商品大多数都是贵族地主用的奢侈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不是很密切。
而且各个诸侯国中流通的货币品种不一,反映了封建社会初期的经济特征。
3、:,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都城。
4.两汉:西汉都城长安: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设有太学、是汉朝经济文化中心。
、、、临淄和宛被称为“五都”。
5、隋朝东都:商业盛极一时,又是大运河的中心。
6、隋唐——城市的兴旺(1)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商业大都会——长安、。
①长安城有东西两个市,唐玄宗时在西市开潭,便利物资通过水路运入市。
宫城(皇帝居住和办公之地)和皇城(官署所在地)位于城北;“坊”、“市”分开,东市和西市为商业区,“坊”为住宅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以及新罗、日本、波斯、大食等国的外国人,是一座国际化大城市,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②城有三个市,工商业也很繁荣。
武则天时,引漕渠开新潭,使船进入市。
③盛唐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和手工业的活动已发展到市外。
(2)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①地处运河和长江的汇合处,成为南北交通要冲,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
江南的物产大多在这里集散,大食、波斯等国的商人在此云集。
唐朝后期,由于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
繁华的夜市也是城的一个特点。
②物产富饶,与号为“天下繁殖”。
当时的谚语称“扬一益二”,说明工商业地位的重要。
③南方商业都会、国际贸易港口——。
④北方商业大城市——位于通济渠沿岸的汴州。
隋唐时期,我国的军事政治中心仍在关中,而经济中心已移到江淮流域,出现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情况。
隋统一后,大力修通大运河,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联系问题。
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国商业的流通,成为封建帝国的经济命脉。
这一时期,南方城市发展较快,长江中下游地区、盆地和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当时瞩目的主要城市发展区。
这与海外贸易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大运河的开凿有密切关系。
如当时号称四大都市的、、、都在运河沿线,隋朝东都因位于大运河的中心,商业盛极一时。
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是都城的建设。
如唐代长安城,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长安城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既反映了唐朝的国力和科技水平,也体现了唐朝前期封建统治井然有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的政治面貌。
特别是长安城的经济布局突出了“坊”“市”之分,“市”店铺林立,非常繁华。
7.北宋:东京是全国最大的商业都会,商业十分兴旺。
东京等大城市的商业活动突破“坊”和“市”的界限,可以沿街开市,城大街小巷店铺林立,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夜市),有娱乐贸易场所“瓦肆”。
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末年东京汴河沿岸街道的繁华景象。
宋代城市发展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城市商业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
北宋时的东京,商业繁荣,店铺林立,突破了唐朝“市”的限制,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反映了北宋封建经济在唐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二是镇的兴建和发展。
镇的设置始于北,主要出于军事目的。
北宋以后,因重文轻武,曾一度废除了很多这样的军事据点,从而使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镇市完全蜕变为商业城市。
这些新兴镇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水陆交通要道、沿岸、商旅舟车集中的地方,如密州板桥镇、等。
8.元朝: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荣的商业都市,人口众多,商业繁荣。
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马可·波罗称之为“天堂”。
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外国旅行家称之为世界第一大港。
9、明都:1417年,明朝开始营建,1421年把都城从应天迁到。
城有三重:宫城(紫禁城)、皇城和京城,其布局严谨、建筑壮观,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明代城市有较大发展,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前期有30多处,中叶以后发展达50多处。
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江南、东南沿海、江北运河区等地区。
明朝中后期的城市已不仅仅是封建统治中心,商业贸易的容已经日益接近人民的日常生活,商品经济开始侵蚀自然经济,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开始逐渐密切起来。
这时候已经出现了有一定专业分工的工商业城市,并在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封建经济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中国古代发展城市的特点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②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③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④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古代城市职能的变化:我国古代城市在战国时为政治中心、手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合一型城市,有临淄、、大梁、郢等;唐朝开始,分为手工行业中心城市地区,如丝织业的定州、益州、,瓷业的邢州、越州,造纸业的宣州、益州,还有都市商业区如长安城中的东市、西市和外贸个心城市;两宋时期出现手工技术中心地区,如定窑、汝窑、,城市中商业区界限消失,外贸城市增多,有、、明州;明朝时期手工业、商业、外贸各有中心城市,如、、松江、为手工业中心,、武昌、为商业中心,、、、为对外贸易港口,但是在清朝前期受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