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地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地壳
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
地壳的组成物质可从元素、矿物和岩石三方面来说明。在地壳中,各种元素化合为矿物,各种矿物集合为岩石。它们彼此相关又各有差异。
一、地壳的平均化学成分
地壳的平均化学成分或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很早便有人进行研究。F.W.克拉克等(1924年)最先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地壳元素丰度的数据,后来又经许多学者的修改和补充。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壳中自然存在的九十多种化学元素,它们的相对平均含量(即克拉克值)是极不均匀的。若按元素含量的递减顺序排列(表2-1),最丰富的氧和硅便占地壳总重量的74%多,另六种较丰富的元素即铝、铁、钙、钠、钾和镁共占24%多,而其余几十种元素的总和则不足2%。这些微量的元素,其含量也十分悬殊,有些还是超微量的。表2-1 地壳中若干元素的克拉克值元素
元素O Si Al FeCaNaKMgTiHPMnSC
重量%46.60 27.72 8.13 5.00 3.63 2.83 2.592.09 0.44 0.14 0.12 0.10 0.05 0.03 (据B.马逊)
元素是组成地壳的物质基础。元素的丰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支配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例如化学性质相似的碱金属元素,其中丰度较高的钾和钠在地壳中易形成各种独立矿物,而丰度低的铷和铯则难于达到饱和的浓度,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矿物,总是呈分散状态存在于由其他元素(主要是钾)组成的矿物当中。当然,元素的富集与分散除受丰度影响外,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构造及其地球化学特性,如金和汞的丰度很低,它们也能形成独立的矿物。
二、矿物
自然界的矿物是由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或单质。矿物是构成岩石或地壳的基本单元。
(一)矿物的基本特点及其生成方式
天然矿物的绝大多数是化合物,仅极少数为单质。各种矿物的化学组成一般可用化学式表示,但其中或多或少都含有某些杂质(常是稀有分散元素),而化学式只能表示其主要组
分。矿物的绝大多数为固态,但也有一些呈液态(如自然汞、石油)和气态(如各种天然气)。固态矿物多数为晶质,仅少数为非晶质。晶质矿物的各原子有固定的比例以及有确定的排列格架(内部构造),在适宜的空间环境中可生成有规则的几何形体,但在受限制的情况下常形成不规则的外形,并与其他矿物紧密地镶嵌在一起。通常,化学成分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结晶构造及相应的性质和外形。但化学成分相同,也可形成不同的结晶构造及不同性质和外形的矿物。如同是由碳原子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便是两种不同的矿物。
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的相互关系是其本质的属性,而矿物的几何形态和物理性质是其表现的特征。根据这些属性与特征便可区分或鉴定各种矿物。用肉眼识别矿物的简便方法就是根据矿物的解理、硬度、比重、颜色和条痕以及外形特征等进行的。由于矿物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生成的,它们的性质可直接反映当时成矿或成岩的地质作用和环境。当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矿物亦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在内生环境中通过岩浆结晶作用形成的长石,在表生环境下经风化分解可成为高岭石。这说明矿物只能在一定的物理和化学条件下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
矿物形成的实质是从晶体构造中增添原子的过程;矿物的破坏则是从构造中移去原子的过程,如溶解及熔化。控制矿物形成或破坏的最重要因素是热力、压力和离子浓度。此外,矿物在一定限度内还可发生离子置换作用。矿物的形成与破坏过程,既可发生在地壳深处也可在地表。在自然界,矿物的形成方式可分为如下四类:
1.由气体升华生成的矿物。如从火山气体中直接结晶而成的硫黄、雄黄等。
2.由液体或熔融体中直接结晶而成的矿物。前者如石盐和石膏;后者如岩浆岩中的各种矿物。
3.由胶体凝固而成的矿物。如蛋白石、褐铁矿和硬锰矿等。
4.由固体再结晶而成的矿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如煤变质成为石墨,石墨变质成金刚石。
(二)主要造岩矿物
目前已知的天然矿物有三千种左右,其中硅酸盐类矿物约占1/3,其他的含氧盐类共占1/3,其余为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类、硫化物及硫酸盐类、卤化物类和自然元素类。按地壳重量计,硅酸盐矿物约占地壳重的75%,氧化物类占17%(其中石英一种矿物就占地壳重的12.6%)。可见,硅酸盐和自由硅氧(即SiO2)是构成地壳的主要造岩矿物,控制着岩石的性质,大矿床构成中亦起很大的作用。最常见的造岩矿物有下列几种:
长石:是地壳中最大量的一类矿物,常见于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中。具瓷状光泽,摩氏硬度为6,二向完全解理。解理呈正交者为正长石(KAlSi3O8,即钾长石),多为肉红色;解理呈斜交者称斜长石,多为浅灰白色。由于长石晶体构造中容许大量的离子置换,因而有多种类型。如斜长石中的钠和钙可以完全置换,故产生了从钠斜长石(NaAlSi3O8)至钙斜长石(CaAlSi3O8)的一系列种类和成分的变化。
石英:在大陆地壳中的数量仅次于长石,亦常见于各类岩石中。成分简单(SiO2),无
解理,呈贝壳状断口,玻璃光泽,硬度7,质纯者无色透明,含杂质时会有各种颜色。石英在自由生长时结晶成六面锥体(图2-1),但在结晶岩中因晶体发育受空间限制,皆呈不规则形状。石英性质稳定,难于风化。
云母:晶体构造呈层状,故有一向极完全的解理,易剥成具弹性的光滑透明薄片;珍珠光泽,硬度2-3,成分复杂多样。常见的有黑云母(富含铁镁,黑色)和白云母(含铁镁少,白色)两种。在酸性岩浆岩、砂岩和变质岩中常见。
角闪石:成分复杂多变,常见的一种为普通角闪石Ca2Na(Mg.Fe2+)4(Al,Fe3+)[(Si,Al)4O11][OH]2,呈长柱状或条状,暗绿至黑色,硬度 5.5—6,比重3.1—3.3,二向完全解理呈彼此斜交,性脆;在中性和酸性岩浆岩和某些变质岩中常见。
辉石:成分与角闪石近似,但含铁镁较多而不含羟离子。其中常见的为
普通辉石,呈短柱状,二向中等解理呈彼此正交,绿黑色,硬度5-6,比重3.2—3.6;常与角闪石、橄榄石、某些斜长石等共生,在基性和超基性岩浆岩中常见。
橄榄石:成分为(M g·Fe)2SiO4,粒状,橄榄绿色,玻璃光泽,硬度 6.5—7,性脆;为超基性岩和基性岩的主要组成矿物。
上述造岩矿物又可归纳为两种类型:一为长英质(或浅色)矿物,包括石英、长石和白云母,其色浅,比重较轻,含铁镁少;一为铁镁质(或深色)矿物,包括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其色深,比重较大,富含铁镁而得名。两者共占地壳重量的80%多。
此外,其他常见的造岩矿物有方解石(CaCO3),白云石(Ca·Mg[CO3]2)和各种粘土矿物,它们是某些沉积岩的主要造岩矿物。
三、岩浆岩
岩石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产状的地质体,主要由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集合而成。其中由可供开采的有用矿物组成的集合体称为矿石。实际上它是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利用的一种特殊岩石。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颗粒间相互关系的特征,称为岩石的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组合形状、大小和空间上相互关系和配合方式,称为岩石的构造。结构和构造是识别岩石的重要特征之一。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一)岩浆作用和岩浆岩的概念
岩浆岩是由岩浆在地下结晶或喷出地表凝固而成的岩石。岩浆是来自上地幔软流圈及地壳局部地段的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温熔融状物质,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以及部分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挥发性物质(如H2O、CO2、H2S 等)。在地壳深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岩浆,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便会发生运动。当岩浆沿着岩石圈破裂带上升而侵入到地壳中时,称为岩浆侵入活动;由此冷凝结晶而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当岩浆喷出地面时,称为火山活
动或喷出活动;由此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称为火山岩或喷出岩。岩浆的活动和冷凝的整个过程统称为岩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