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课的教学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目的1.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

(B:识记)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识记)。

3.兴奋的传导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C:理解)。

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B:识记)。

重点、难点及疑点1.教学重点(1)兴奋的传导。

(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2.教学难点(1)兴奋的传导。

(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3、教学疑点有关神经调节的基础内容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安排共3课时(复习2课时,评讲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调节兴奋的传导细胞间的传递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一、首先复习初中有关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有关知识,有助于学习和复习本节内容。

1、神经元①结构②种类③功能2、神经系统重点是脑和脊髓的结构和功能注意:让学生理解和区分开两个名词:“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系统”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一)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例析】1.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可称为反射吗?为什么?(不能,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它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是以原生质为结构基础的,应称应激性。

)2.区分应激性、反射、适应性、遗传性几个概念?(见习题)(二)种类1. 非条件反射:动物通过遗传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2. 条件反射:动物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见习题)(三)生理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例析】1.请分析“望梅止渴”这一条件反射中的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各是什么? (感受器:眼;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效应器:唾液腺及支配它的运动神经末梢)2.结合课本上例图,让学生识别脊髓的结构(前角、后角、前根、后根、灰质、白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神经节等。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2、描述血糖调节。

能力目标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1、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2、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任务分析1.知识内容分析:(注:以上的知识内容分析,也是本节的主板书)2.能力分析:通过模拟血糖平衡调节的机制的活动,构建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1)通过对促胰液素的发现史的研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4.学生的起点分析:学生的初中学习基础:初中已经学习过人体中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以及缺乏某种激素导致的病症等知识。

目标参照试题1、糖尿病、坏血病、侏儒症、呆小症、脚气病的致病原因,按顺序是()a.缺乏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维生素c、维生素b1b.缺乏胰岛素、维生素c、甲状腺激素、维生素b1、生长激素c.缺乏维生素c、生长激素、胰岛素、维生素b1、甲状腺激素d.缺乏胰岛素、维生素c、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维生素b1(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各种激素或维生素的作用以及缺乏导致的疾病。

)2.下面关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3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d.促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状腺的活动(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高中生物_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分析膜电位变化曲线图;判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判断免疫细胞图形,熟记免疫细胞功能。

2、过程与方法:借助解题过程,提高学生提取、处理、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借助题目中不同类型的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热爱生命。

适度减压,轻松备考。

[重点难点]1.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2.区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辨析[教学过程]重点难点一: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活动一:小组讨论图中曲线各阶段变化原因【典例剖析】1.(2017·青海一模)下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B.阻断了部分K+通道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的释放D.阻断了部分Na+通道【方法规律】【直击高考】2.已知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某种蝎毒会抑制Na+通道的打开。

如图是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其中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后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轴突膜处于(2)状态时,Na+内流且不需要消耗ATPB.处于(3)与(4)之间的轴突膜,Na+通道大量开放C.若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则b处不能兴奋D.若使用该种蝎毒,则导致肌肉持续收缩【思考回答】1.神经递质的种类?2.神经递质的类型?3.神经递质作用后的去向?【直击高考】4.(2016·全国卷Ⅱ)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C”或“E”)。

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重点难点二:区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分析寒冷环境体温调节机制有哪些调节过程?活动二:小组讨论以下三种生命活动调节机制【典例剖析】6.(2017·辽宁联考)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

2025高考生物备考教案:第八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课时5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025高考生物备考教案:第八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课时5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课时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考点1辨析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区别概念指通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1]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调节方式反射主要是[2]激素,还有其他化学物质,如组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作用途径[3]反射弧体液运输传递方式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对象效应器靶器官、靶细胞反应速度迅速[4]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联系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5]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②[6]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选必1 P57“相关信息”]临床上给患者输入O2时,往往采用含有5%左右的CO2的混合气体,以达到刺激呼吸中枢的目的。

基础自测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

(×)2.体液调节作用范围比较广泛,因为激素可作用于各种组织细胞。

(×)3.血液中CO2浓度升高引起呼吸频率加快仅属于体液调节。

(×)4.跳水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

(×)5.所有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都依靠神经—体液调节。

(×)6.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7.体液调节中主要是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不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深度思考体液调节中的“体液”是调节因子吗?为什么?提示不是。

体液调节中的“体液”不是调节因子,而是传送调节因子的一些液体,这些液体主要是指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

命题点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与特点分析1.给奶牛挤奶时其乳头上的感受器会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能反射性地引起乳腺排乳;同时该兴奋还能传到下丘脑促使其合成催产素,催产素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进而促进乳腺排乳。

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5课时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下丘脑与垂体教案(必修3)-人教版

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5课时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下丘脑与垂体教案(必修3)-人教版

第5课时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下丘脑与垂体学考要求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激素及内分泌的概念 a a体液调节的含义及特点 a a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及有关激素的作用 a a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a a雄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 a a课时要求(1)说出体液调节的含义及特点。

(2)概述下丘脑、垂体所分泌的部分激素的作用,以及它们和甲状腺等腺体的关系。

(3)列举性腺分泌的主要性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人体的内分泌系统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1)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等。

(2)内分泌细胞:胃、肠中的内分泌细胞,下丘脑的神经细胞等。

(3)完善下图,认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系统包括多种腺体和组织,有以下三种类型:①较集中型:形成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性腺等。

②分散型:胃、肠中的内分泌细胞。

③兼有内分泌型:下丘脑的神经细胞等。

2.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激素: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中的腺体或细胞在一定的刺激作用下分泌某种特异性物质到体液中,这些物质叫激素。

(2)激素的作用:作用于某些特定的器官,调节它们的活动。

思考人体内环境中含有激素吗?说明理由。

答案有。

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直接进入内环境。

3.体液调节由于激素等物质是通过体液的传送而发挥作用,这种调节又称为体液调节。

4.体液调节的特点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反应比较缓慢,作用持续时间比较长,作用的X围比较广泛。

归纳总结激素调节的四大特点探究1——比较异同观察下面两图,区分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名称图1为内分泌腺图2为外分泌腺比较项目导管没有有分泌物去向激素进入内环境进入体内的管腔或外界腺体举例垂体、甲状腺、胰腺中的胰岛、肾上胃腺、肝脏、唾液腺等消化腺以及汗腺、皮脂腺等探究2——比较异同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结构基础神经系统(反射弧) 内分泌系统、体液基本方式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与靶器官和靶细胞特异性结合,调节其特定生理过程信息传递(1)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2)以化学递质的形式在神经细胞之间单向传递由体液(主要是血浆)运输到全身各处反应速度迅速、准确比较缓慢作用X围比较局限比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联系(1)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控制;(2)激素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例1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 )①甲状腺②唾液腺③肾上腺④脑垂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 B解析内分泌腺是指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内环境的腺体。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第2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第2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生命活动调节的第一节,因此在教材中占据了承上启下的重要的地位。

但是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不直观,学生不易理解。

因此要借助多媒体的辅助,观看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到,及突触间的传递过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2.能力目标:能设计关于神经传导方向的实验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用过神经的调节,来体会生命活动调节的准确性,及复杂性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水平有差距,且本节课内容抽象,特别是兴奋的产生、传导过程,很难理解,最好借助多媒体,动画展示兴奋产生、传导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

五、教学方法1.多媒体动画展示。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把握神经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构成、突触、突触小体等基本概念;初步理解兴奋的产生、传导过程。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多媒体教师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导入:利用教材P16[问题探讨]导入新课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然后展示探究的问题,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教师设置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⑴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方式是什么呢?⑵什么是反射?你能举出几个反射活动的实例吗?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这属于反射吗?如果有人用针刺了你一下,你感到了疼痛,这属于反射吗?用针刺激离体蛙的腓肠肌,肌肉会收缩,这属于反射吗?⑶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弧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初中我们学习过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你能回顾一下这两个反射的反射弧吗?(示图或投影让学生分析)⑷如果某人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人还会有感觉吗?会产生缩手反射吗?如果损伤的是由传出神经或者是脊髓相应的中枢呢?⑸如果有一只脊蛙,从脊髓的一侧剥离出了一根神经,你如何通过实验来判断它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⑹反射弧各部分的结构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神经元的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间有什么样的关系?⑺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多少个神经元?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怎样联结的?教师归纳和总结之。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课程标准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课程标准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课程标准可能因不同的教育阶段和地区而有所差异。

不过,一般来说,这个主题的课程会涵盖以下关键知识点:
1.内分泌系统:介绍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各种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它们如何调节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

2.神经系统:深入探讨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神经元、突触、神经递质等。

此外,还会介绍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如反射。

3.免疫系统:介绍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如防御、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

4.血糖调节:讨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以及血糖如何通过激素调节。

5.体温调节:解释人体和动物如何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来维持体温的稳定。

6.行为调节:探讨动物的行为如何受到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如攻击、求偶、摄食等行为。

7.生理学机制:解释各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如生长、发育、生殖等。

8.应激反应:介绍应激反应的生理机制,以及长期压力对健康的影响。

9.药物与生命活动调节:介绍药物如何通过影响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来调节生命活动。

10.实验与实践:进行相关的实验和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上述内容是该主题的典型课程标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深度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和地区有所调整。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来源:中国生物课程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识记高等动物体内主要激素的种类及其生理作用;理解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和神经系统对高等动物生命活动以及行为的调节机理;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深化学生对有关研究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生命形式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最高级形式,生命活动变化的本身就是物理、化学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科间综合的观念。

态度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了解自己、关注自身健康与行为的习惯,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自我意识。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是高等动物能够生存的先决条件之一。

本节内容集中介绍了动物激素调节的机理,包括:激素的反馈调节;几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介绍了神经兴奋沿反射弧传递的过程、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区;介绍了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动物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是动物产生反射乃至产生行为的生理基础,是生物学基础知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动物的生命活动、动物的行为,以及理解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少的问题,特别是这部分内容中的“兴奋沿神经纤维的传导”、“激素的拮抗作用”等内容比较抽象,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一定的困难,因而成为本节的难点内容。

虽然动物激素调节的知识比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复杂,但它们有着相似的调节作用机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使学生逐步体会出生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般规律。

在对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有所了解之后,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动物属性)的一面,也具有社会属性(行为受社会道德、法律制约)的一面。

使学生了解自身,认识自己,建立科学的、健康的自我意识。

从而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的社会责任感。

在开展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通过备课力求达到使科学方法训练和能力训练连续不断,使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知识本身,而且受到系统的科学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中生物“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课的教学
摘要:在生物教学当中,为了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的综合素质以及出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所以,在教学模式上就应该采取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

在高中生物课中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这节课的教学,大多数的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没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主要原因是教学模式没有做到合理科学。

对高中生物“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到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教学模式
在现代高中教学中,通常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充分地掌握在这节课当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而造成了成绩上不去,为了让当前的教学工作可以达到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期间,就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一、教学准备过程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明确这节课主要讲的内容,对其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教学目标设计,就是根据教学过程中预期效果,并且按照具体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对象合理地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并且针对在教学当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部分进行处理和解决。

1.明确教学目标
提炼重点和难点知识,针对“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这一节课教师对教学目的进行设计,第一是要将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提炼出来,实现主次分明的教学内容,这节课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动物神经调节,在这一部分主要讲的是动物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兴奋点传导,高级动物神经中枢调节,神经调节和动物体液调节这些内容特点进行比较,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这些关系进行了教学;第二是动物产生基本生理行为,这个环节主要讲的是激素协调能力和神经系统协调能力以及行为活动等内容。

2.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是高中生物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保证,教师在明确教学目的之后,要适量地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的状况和教学目的的需求,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在高中生物课中教学模式设计方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敢于实践,不断的创新。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这个章节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指导学生不断的发现、探索和总结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进而达到掌握知识主要内容的最佳效果。

二、教学过程
1.引出
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对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总结,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这节课要讲的内容引出来,还可以利用教学当中相关
的例子将这节课要讲的内容讲述出来。

2.初读
教师通过对要讲课程引出后,学生针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所要学习内容中重点部分和难点部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之后就让学生将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初步的阅读和了解。

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还可以将重点部分和难点部分都标注出来,进一步地加深重点部分和难点部分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基本练习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学生进行初步了解和初读课本后,对课本当中掌握的知识进行练习。

例如,对动物的神经调节和行为等重点内容进行了巩固和强化,让学生更加坚实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生展开简单的练习。

例如,“在动物生命调节当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还有就是“在反射活动中,中期分析作用的部门是什么?”进一步地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能力,不断地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三、教学的归纳和总结
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按照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归纳和总结,针对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促使教学的方式进一步达到最佳的效果。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这也是所有教师和家长共同的希望,在学生的教育方面,我们一定
要找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教学的模式和实际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少云.“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教学反思[j].中学生阅读:上半月,2008(05).
[2]吴艳沛.“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在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时代,2012(08).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第二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