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经典)
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汽油发动机是一种内燃机,它将汽油燃料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前进。
了解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对于理解汽车的运行机制和维护保养至关重要。
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步骤,吸气、压缩、爆燃和排气。
首先是吸气阶段。
汽油发动机通过活塞向下运动,汽缸内的活塞会形成一个负压,这时进气门会打开,大气中的空气会被吸入汽缸内。
同时,燃油喷射系统会将适量的汽油喷入汽缸内,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
接着是压缩阶段。
活塞向上运动,将进气门关闭,汽缸内的混合气体被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
这一步骤是为了增加混合气体的燃烧效率。
然后是爆燃阶段。
当活塞运动到顶点位置时,火花塞会向混合气体放电,引燃混合气体,产生爆炸。
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驱动曲轴旋转,从而产生动力。
最后是排气阶段。
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汽缸,进入排气管,然后排出汽车尾部。
同时,进气门会再次打开,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不断循环的吸气、压缩、爆燃和排气四个步骤,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汽油发动机具有高效、可靠、灵活的特点,成为目前汽车领域最为常见的动力来源之一。
除了以上的基本工作原理外,汽油发动机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点火系统的性能、燃油的质量、气缸的数量和排列方式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汽油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性能表现。
总的来说,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系统工程,它的高效工作离不开多种零部件的协同配合。
只有深入了解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进行汽车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确保汽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驾驶。
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四行程汽油机经过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1) 进气行程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排气门关闭,进气门打开。
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直至活塞向下运动到下止点。
(2) 压缩行程曲轴继续旋转,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这时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气缸内成为封闭容积,可燃混合气受到压缩,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行程结束。
(3) 作功行程作功行程,进气门和排气门仍然保持关闭。
当活塞位于压缩行程接近上止点(即点火提前角)位置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使气缸内气体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并输出机械功,除了用于维持发动机本身继续运转外,其余用于对外作功。
随着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容积增加,气体压力和温度降低,当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作功行程结束。
(4) 排气行程当作功接近终了时,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靠废气的压力先进行自由排气,活塞到达下止点再向上止点运动时,继续把废气强制排出到大气中去,活塞越过上止点后,排气门关闭,排气行程结束。
曲轴继续旋转,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又开始了下一个新的循环过程。
在每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在上、下止点往复运动了四个行程,相应地曲轴旋转了两圈汽油喷射系统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利用各种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各种状态,经电脑的判断、计算,使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均能获得合适浓度的可燃混合气。
电子控制喷油系统是通过空气流量计、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来检测发动机进气量,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各种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判断、计算、修正控制喷油器喷油的持续时间,使发动机获得该工况下运行所需的最佳可燃混合气浓度。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由进气系统、燃油系统、点火系统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进气系统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提供必需的空气。
空气经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节气门体、进气总管、进气歧管进入气缸。
1-2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二、四冲程柴油机工作过程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过程由下述五个过程组成: (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 1.进气过程(进气门开启至进气门关闭)
1)进气门早开、迟闭现象
进气提前角:0~40°CA 进气迟后角:40~70°CA
2)进气终了压降、温升
2.压缩过程(进气门关闭至TDC)
1)气体与缸壁之间存在热交换,压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变 过程 2)压缩终了温度、压力
废气涡轮增压器工作原理
五、四冲程发动机示功图
1。内燃机示功图:表示在每个工作循环中活 塞所作的指示功。P-V示功图。 2。汽油机工作循环为等容加热循环,柴油机 工作循环为混合加热循环
柴 油 机 示 功 图
二、四冲程柴油机工作过程
3.燃烧过程:(燃油喷
入至燃烧结束),分 为四个阶段
1)滞燃期(着火延迟 期)1-2 2)速燃期2-3 3)缓燃期3-4 4)补燃期4-5
二、四冲程柴油机工作过程
4.膨胀作功过程(上止点至排气门打开) 5.排气过程(排气门打开至排气门关闭) 排气门早开、迟闭现象
排气提前角:30~80°CA
§1-2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一、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循环
四冲程发动机——活塞上、下共四个行程,曲轴 旋转二周(720),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 四冲程发动机由下述四个冲程组成一个工作循环 1.进气冲程 2.压缩冲程 3.作功冲程 4.排气冲程 (动画: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循环示意图
四、增压油机工作原理
1.目的
通过增加每工作循环的空气量,相应增加每工作循环供 油量,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2.方式
1)机械增压(输出的动力驱动机械增压器) 2)废气涡轮增压(废气作为动力,驱动废气涡轮增压 器) 注:1。一般增压压力为:0.16kPa~0.2kPa 2。有较大的气门重叠角(利用压缩空气扫除废气) 3。对压缩空气进行冷却(提高进气密度)
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四行程汽油机是一种内燃机,通常具有以下工作原理:
1. 进气冲程:汽缸活塞向下运动,曲轴带动连杆组将进气阀打开,使空气和蒸发汽油混合物通过进气阀进入汽缸。
同时,废气通过排气阀排出。
2. 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曲轴带动连杆组将进气阀和排气阀关闭,气缸内的空气和燃料混合物被压缩,使其达到高压和高温状态。
3. 燃烧冲程:缸内混合物被高压点火系统点火,使其燃烧。
燃烧过程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曲轴带动连杆组产生动力输出。
4. 排气冲程:活塞再次向上运动,曲轴带动连杆组将排气阀打开,废气被排出汽缸。
随后,进气阀再次打开,循环再次开始。
以上四个冲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循环重复进行。
这样,通过不断地燃烧和排放废气,汽缸内产生的动力就可以转化为车辆的推动力,实现汽车运行。
汽油机工作原理
汽油机工作原理首先我们就以单缸为例,介绍下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我们已经知道,发动机是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它的转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工作循环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是通过燃烧气缸内的燃料,产生动能,驱动发动机气缸内的活塞往复的运动,由此带动连在活塞上的连杆和与连杆相连的曲柄,围绕曲轴中心作往复的圆周运动,而输出动力的。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这个过程:一个工作循环包括有四个活塞行程(所谓活塞行程就是指活塞由上止点到下止点之间的距离的过程):进气行程、压缩行程、膨胀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
进气行程在这个过程中,发动机的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随着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的气缸容积增大,从而使气缸内的压力将到大气压力以下,即在气缸内造成真空吸力,这样空气便经由进气管道和进气门被吸入气缸,同时喷油嘴喷出雾化的汽油与空气充分混合。
在进气终了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约为0、075-0、09MPa。
而此时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的温度已经升高到370-400K。
压缩行程为使吸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使发动机发出较大功率,必须在燃烧前将可燃混合气压缩,使其容积缩小、密度加大、温度升高,即需要有压缩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进、排气门全部关闭,曲轴推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一个行程,即压缩行程。
此时混合气压力会增加到0、6-1、2MPa,温度可达600-700K。
在这个行程中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压缩比。
所谓压缩比,就是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
一般压缩比越大,在压缩终了时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便愈高,燃烧速度也愈快,因而发动机发出的功率愈大,经济性愈好。
一般轿车的压缩比在8-10之间,不过现在最新上市的Polo 就达到了10、5的高压缩比,因此它的扭矩表现相对不错。
但是压缩比过大时,不仅不能进一步改善燃烧情况,反而会出现暴燃和表面点火等不正常燃烧现象(燃油质量的影响也是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这方面我们会在以后详细讲解)。
四行程汽油机的每个工作循环
四行程汽油机的每个工作循环汽油机是将汽油和空气混合成可燃混合气,然后进入气缸用电火花点燃。
四行程汽油机的每个工作循环均经过如下四个行程,见图1—3。
1.进气行程在这个行程中,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气缸与化油器相通,活塞由上止点向下业点移动,活塞上方容积增大,气缸内产生一定的真空度。
可燃混合气被吸人气缸内。
活塞行至下止点时,曲轴转过半周,进气门关闭,进气行程结束。
由于进气道的阻力,进气终了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稍低于大气压,约为0.07~0.09MPa。
混合气进入气缸后,与气缸壁、活塞等高温机件接触,并与上一循环的高温残余废气相混合,所以温度上升到370—400K。
2.压缩行程进气行程结束后,进气门、排气门同时关闭。
曲轴继续旋转,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活塞上方的容积缩小,进入到气缸中的混合气逐渐被压缩,使其温度、压力升高。
活塞到上止点时,压缩行程结束。
压缩终了时,混合气温度约为600~700K,压力一般为0.6~1.2MPa。
:混合气被压缩之后,密度增大,压力和温度迅速升高,为燃烧创造了良好条件。
3.作功行程当压缩冲程临近终了时,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由于混合气迅速燃烧膨胀,在极短时间内压力可达到3~5MPa,最高温度约为2200~2800K。
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迅速下行,并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而对外作功。
在作功行程中,活塞自上止点移至下止点,曲轴转至一周半。
随着活塞下移,活塞上方容积增大,燃气温度、压力逐渐降低。
作功行程终了时,燃气温度降至1300~1600K,压力降至0.3-0,5kPa。
4.排气行程混合气燃烧后成了废气,为了便于下一个工作循环,这些废气应及时排出气缸,所以在作功行程终了时,排气门开启,活塞向上移动,废气便排到大气中。
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门关闭、曲轴转至两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由于废气受到流动阻力及燃烧室容积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排尽。
所以排气终了时,气缸内废气压力总是高于大气压力,约为0.105~0.115MPa,温度为900~1200K。
简述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简述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汽油机是一种内燃机,主要利用汽油的燃烧产生热能,驱动活塞进行运动以产生动力。
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用四个基本步骤来描述。
第一步是进气,活塞下行时,气门打开,进气门使得新鲜空气经过进气道进入气缸内。
第二步是压缩,活塞上行时,气门关闭,活塞将进入的空气压缩,使空气的体积减少,同时也使得空气的密度和温度升高。
第三步是燃烧,当活塞上行至顶死点时,由于汽油喷射器喷射的汽油混合气达到了可燃浓度,火花塞发出高压电火花,引燃混合气。
混合气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下行,并驱动曲轴转动。
第四步是排气,当活塞再次上行时,排气门打开,把废气从气缸中排出。
随后,活塞再次下行,循环过程重复进行。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汽油机依靠曲轴通过连杆将往复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提供动力。
通过增加气缸数目和改变活塞运动的相位,可以实现更高的马力输出和更平稳的运行。
同时,汽油机还需要配备一系列的系统,如燃油供应系统、点火系统和冷却系统等,以保证运行的顺利进行。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图解
活塞
排气门关闭
作功终了:温度 1500~1700 K, 压 力300~500 kPa
4·排气行程
作用:
进气门关闭
排出膨胀做功后的废气
过程:
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
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 止点运动,曲轴转动 180°。排气门开启时, 燃烧后的废气一方面在汽 缸内外压差作用下向缸外 排出,另一方面通过活塞 的排挤作用向缸外排气
3·作功行程
作用:
进气门关闭
燃烧高温高压气体膨胀做功
过程:
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由
火花塞点燃可燃混合气, 混合气燃烧释放出大量的 热能,使汽缸内气体的压 力和温度迅速提高高温高 压的燃气推动活塞从上止 点向下止点运动,并通过 曲柄连杆机构对外输出机 械能。
瞬时最高:温度 2200~2800 K, 压 力3~5MPa
排气门
吸气行程
压缩行程 作功行程
排气行程
瞬时:温度 1800~2200K压力
喷油泵
5~10 MPa
二·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火花塞 换气孔
压缩混合 气
排气孔
点火燃烧
曲轴箱
进气孔
进气
排气
压缩
进气
燃烧
排气
过程: 活塞向上运动,将三排孔都关闭,活塞上部开始压缩,当活塞
继续上时,活塞下方打开了进气孔,可燃混合气进入曲轴箱,活塞接 近上止点时,火花塞点燃混合气,气体燃烧膨胀,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进气孔关闭,曲轴箱内的混合气受到压缩,当活塞接近下止点时, 排气孔打开,排出废气,活塞再向下运动,换气孔打开,受到压缩的 混合气便从曲轴箱经进气孔流入气缸内,并扫除废气。
排气门打开
活塞
残余废气
汽车发动机原理 第2章2节 四行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z c r pr' pa
进气过程
b a v
po
△pa= p0 - pa
p 二、压缩过程(a—c) 1. 非绝热过程 前段为吸热( n1 ' >k), 后段为放热( n1 ' <k ), 只有在某一点(m点)才 po 是n1 ' =k ● 它为多变指数(n1')在随 时发生变化的多变过程。 2. 工质在数量和性质上有 变化 3. 多变过程终态参数
提示:我们希望增大定容部分的加热量,减少定压部分加热量。
p c
z
c'—为提 前点火点
c'
2. 汽油机 v 由于为预混合气燃烧,所以一旦点燃,在接 近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力上升很快(即:为定容 加热的过程),可以认为无定压加热部分。
注意:
柴油机的压力比汽油机高是因为压缩比远高于汽油机之 故;而最高温度比汽油机低则是因为过量空气系数高于 汽油机之故。 α 汽油机= 0.8~1.2 α 柴油机= 1.2~1.6 α 增压柴油机= 1.8~2.2
●
汽油机: pb 柴油机: pb
pz
n2
;
Tb Tb
n 1
2
Tz
p
z P
Q
n'2 n2
pz
; n2
n 1
2
Tz
Q
b v
4. 在进行热力计算时,其“平均多变指数”取得合理 与否,由计算结果与实际热力过程中的初、终态基本 状态参数是否一致来决定。)
讨论: ① n2 的影响:工质吸热时,n2 ,因素有:转速增加、混合气质 量不好,均会使补燃增加,工质在膨胀期吸热量的增加,导致pb、 Tb 增大,不好;工质放热时,n2 ,因素有:漏气增加、气缸直 径减小(相对散热面积增加)、表面上虽然能使pb、Tb 降低,
发动机工作过程和原理基本分析
发动机工作过程和原理基本分析发动机是一种能量转换机构,它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成机械能。
那么,它是怎样完成这个能量转换过程呢?也就是说它是怎样把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呢?要完成这个能量转换必须经过进气,把可燃混合气(或新鲜空气)引入气缸;然后将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或新鲜空气)压缩,压缩接近终点时点燃可燃混合气(或将柴油高压喷入气缸内形成可燃混合气并引燃);可燃混合气着火燃烧,膨胀推动活塞下行实现对外作功;最后排出燃烧后的废气。
即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
把这四个过程叫做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工作循环不断地重复,就实现了能量转换,使发动机能够连续运转。
把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圈(720°),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四次,称为四行程发动机。
而把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一圈(360°),活塞上下往复运动两次,称为二行程发动机。
下面介绍一下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一.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四行程汽油机的运转是按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的顺序不断循环反复的。
(1) 进气行程(图1-22)由于曲轴的旋转,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这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打开。
进气过程开始时,活塞位于上止点,气缸内残存有上一循环未排净的废气,因此,气缸内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
随着活塞下移,气缸内容积增大,压力减小,当压力低于大气压时,在气缸内产生真空吸力,空气经空气滤清器并与化油器供给的汽油混合成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直至活塞向下运动到下止点。
在进气过程中,受空气滤清器、化油器、进气管道、进气门等阻力影响,进气终了时,气缸内气体压力略低于大气压,约为0.075~0.09MPa,同时受到残余废气和高温机件加热的影响,温度达到370~400K。
实际汽油机的进气门是在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打开,并且延迟到下止点之后关闭,以便吸入更多的可燃混合气。
(2) 压缩行程(图1-23)曲轴继续旋转,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这时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气缸内成为封闭容积,可燃混合气受到压缩,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行程结束。
四冲程6缸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一、概述汽油发动机是当前汽车行业最为常见的动力系统之一,其中四冲程六缸汽油发动机更是在高性能车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四冲程六缸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引擎类型的运行方式。
二、工作原理1. 进气冲程在进气冲程中,汽缸活塞向下移动,气门开启,活塞下行时形成真空,汽缸内的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汽缸中。
此时,进气门关闭,活塞即将完成往上运动的过程。
2. 压缩冲程随后,汽缸的活塞上移,同时进气门关闭,汽缸内的混合气被压缩。
此时,点火系统将高压电流通过火花塞放电到汽缸内,使得混合气体着火燃烧,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3. 工作冲程活塞向下运动时,曲柄轴转动,通过连杆将活塞的来回运动转化为曲柄轴的旋转运动。
这一运动通过传动系统最终驱动汽车的轮胎。
4. 排气冲程完成工作冲程后,排气活塞向上运动,气门打开,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汽缸。
此时,曲柄轴继续旋转,推动活塞完成后续的四个冲程循环。
三、工作流程1.进气冲程:汽缸活塞向下移动,气门开启,形成真空吸入混合气2.压缩冲程:进气门关闭,混合气被压缩3.工作冲程:混合气着火燃烧推动活塞运动,驱动曲柄轴旋转4.排气冲程:排气活塞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汽缸以上四个冲程组成了四冲程六缸汽油发动机的工作流程,通过这一流程可以持续不断地为汽车提供动力。
四、特点与优势四冲程六缸汽油发动机因其在动力输出和燃油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动力输出强劲:六缸发动机相比于四缸发动机,拥有更多气缸,可以提供更强的动力输出。
2. 平衡性好:六缸设计使得发动机的平衡性更好,减少了振动和噪音,提高了车辆的驾驶舒适性。
3. 燃油效率高:相对于大排量的发动机来说,六缸发动机可以在较高性能的同时保持较高的燃油效率,使得汽车在长途行驶时更为节能。
4. 适用性广:四冲程六缸汽油发动机可以灵活应用于各类车型中,满足了不同用户对于动力和经济性的需求。
汽油机工作原理
汽油机工作原理标题:汽油机工作原理引言概述:汽油机是一种热机,利用燃油的燃烧产生的热能驱动活塞运动,从而驱动车辆前进。
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燃油的混合、压缩、点火和排气等多个环节。
一、进气系统1.1 进气管道:汽油机通过进气管道将空气引入气缸内。
1.2 进气门:进气门控制空气进入气缸的量,影响着燃油混合气的浓度。
1.3 进气歧管:进气歧管将空气分配到各个气缸,确保每个气缸都能得到足够的空气。
二、燃油系统2.1 燃油喷射器:燃油喷射器将汽油雾化喷入进气道,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燃气体。
2.2 燃油泵:燃油泵将汽油从油箱输送到燃油喷射器,保证燃油供应充足。
2.3 空燃比控制:通过控制进气量和燃油量的比例,调节空燃比,保证燃烧效率和排放达标。
三、压缩系统3.1 活塞: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压缩空气和燃油混合气。
3.2 活塞环:活塞环密封气缸,防止气缸内的气体泄漏。
3.3 曲轴:曲轴通过连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驱动车轮转动。
四、点火系统4.1 火花塞:火花塞在燃烧室内产生高温火花,点燃燃油混合气。
4.2 点火线圈:点火线圈将电流升压后传递给火花塞,产生强烈的电火花。
4.3 点火时机:点火时机的控制影响着燃烧过程的效率和动力输出。
五、排气系统5.1 排气管:排气管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汽缸。
5.2 排气阀:排气阀控制废气的排放,保证排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5.3 催化转化器:催化转化器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结: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部件之间相互配合,确保引擎正常运转。
只有深入了解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进行维护和保养,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汽油机工作原理说课稿
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说课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二O一四年五月发动机四行程工作原理说课稿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在马路上穿梭奔跑着各式各样的汽车,您知道不同类型、不同排量、不同功率和扭矩的汽车,他们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吗?以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吗?(视频播放)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X队的XXX。
我就是用刚才的那段视频来开始我的一堂课,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发动机四行程工作原理》分析教材我所采用的教材是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由林德华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汽车构造与拆装》这本书,本节课的内容是发动机工作原理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汽车维修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被列于教材第一章,第三节。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发动机基本组成和基本术语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前面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这一块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分析大纲教学大纲对本节课的要求是:1、理解四行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特点。
2、掌握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根据以上大纲要求,结合本节内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单缸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2)理解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特点。
2、能力目标:1)学会观察分析的能力。
2)学会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汽车专业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特点。
学情分析中职学生在初中通过学习物理和化学对燃烧和做功已有一定了解,但他们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实践经验参差不齐,授课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调动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教学方法(一)教法分析:1、演示法2、发现法3、设问法4、讲解法(二)学法分析依据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实施了小组合作法,发现学习法和活动教学法,这些学法让学生受益匪浅。
增加了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在“动”中体会到“学”的乐趣。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教案
环节五:总结评价、迁移运用
教师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
教师布置作业:完成练习纸后面的习题
倾听老师总结点评
认真记录作业情况
七、板书设计
PPT
二、示功图
一、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行程所组成。
任务二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环节二: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的视频
引入新课内容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
环节三:理论介绍,要点把握
教师布置任务,对学生进行分组(4人一组,前后两座位)
要求学生观察四冲程动态图,并完成各个行程的气门,曲轴转角等工作情况(练习纸第二大题气缸压力之前)
教师要求学生把完成的情况进行分享
教师分析各行程的工作原理并公布正确答案
另外,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具有形象思维的特征,在课堂学习时,往往对原理分析、公式推导等不感兴趣,他们更喜欢通过具体的实例、丰富的图片和适当的模型等教学媒体作为载体来学习课堂知识。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识目标:能分析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能写出四个行程各气门、曲轴转角等的工作情况。
二、学情分析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是《汽车构造与拆装(上)》课中的基础。学生在生活中大多都接触过汽车发动机,在本课程中也已学了发动机的基本构造,这些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此外,经过前述内容的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发动机构造的各个名称,因此,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是完全能实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
4
万通汽修标准化课程体系(2011版)
四行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压缩行程结束时,进、排气门仍保持关闭。当 当活塞在压缩行程接近上点时,安装在汽缸盖上的 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缸内可燃混合气,可燃合 气迅速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燃烧气体急剧膨胀, 温度和压力迅速升高,最高压力达3~5MPa,最高 温度达2200~2800K,由于高温高压气体的迅速膨 胀,迫使活塞由上止点迅速向下移动,通过连杆推 动曲轴旋转而向外输出机械功,当活塞到达下止点 时,做功行程结束。
排气行程终了时,由于燃烧室容积的存在,汽缸 内还存在少量的废气,气体压力因排气门、排气通道等 阻力而略高于大气压。此时,压力约为105~125kPa,温 度约为900~1200K。 排气行程结束后,进气门再次开启,又开始下一个 工作循环,如此周而复始,发动机就自行运转。
四、排气行程 (如图— 4所示)
在进气过程中,受空气滤清器、进气管道、 进气门等阻力的影响,气缸内的气体压力略低于 大气压。一般为0.075~0.09MPa,同时受到残余废 气和高温机件加热的影响,温度到达370~400K。
图—1
(喷油形式:1.缸内直喷;2.缸外喷射。)
3
万通汽修标准化课程体系(2011版)
四行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四行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小结:
重点掌握四行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燃烧室的密封情况与发动机动力的关系。 各个行程中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情况。 影响燃烧室密封的因素有哪些。
作业题: 1、简述中行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影响燃烧室密封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0
图— 4
6
万通汽修标准化课程体系(2011版)
汽油发动机
(工作原理动画)
发动机工作原理动态图
7
万通汽修标准化课程体系(2011版)
几种发动机工作原理对比(动画)
直列式四缸发动机
V型六缸发动机
转子式发动机
水平对直式发动机
星形发动机
涡轮式发动机
8
万通汽修标准化课程体系(2011版)
9
万通汽修标准化课程体系(2011版)
汽油喷射方式示图
(柴油机只有缸内喷)
直喷机各部名称
1、什么是四行程发动机? 2、汽油缸内喷射与缸外喷射有何区别?! 3、汽油进缸方式:自然吸式、缸外喷射、缸内喷射 三种
(缸外喷)
2
万通汽修标准化课程体系(2011版)
四行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在四个活塞行程内要完成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过程,活 塞在一个行程内只进行一个过程,因此,活塞行程可分为分为四个过程命名。
一、进气行程 (如 图—1 所塞运动方向 活塞 连杆 曲轴旋转方向
活塞由曲轴带动,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 动,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从 上向下移动过程中,气缸内容积增大,形成 一定的真空度,空气首先经进气歧管被吸入, 在这里,空气与喷油器喷出的燃油以一定比 例混合,空气与汽油的可燃混物从进气门处 被吸入气缸,并在气缸内进一步形成可燃混 合气。当活塞到达下止点时,进、排气门均 闭,随着进气门的关闭,进气停止,进气行 程结束。
万通汽修标准化课程体系(2011版)
四行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授课课时:汽柴共7课时
自吸式汽油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以单缸机为例) 一、单缸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做功行程 4、排气行程
单 缸 四 行 程 汽 油 机 的 基 本 结 构
1
万通汽修标准化课程体系(2011版)
在这时:应当没有泄漏点使压缩压气体能够往外泄出。泄漏 可能发生在气门与气门座接触处的密封面、气缸盖与气缸体之间 的缸垫处、或通过活塞环密封面而泄漏。 注意:压缩行程终了时曲轴已转动了一圈或360° 在压缩行程中,混合气实际已被压缩作用加热,在压缩过程 中温度升高,。如果压比太高,燃烧室内的温度可能会点燃燃 油,这个过程称为早燃,会导致敲缸。也就是说燃烧室内的爆 炸在活塞到达上止点前就开始了。
三、做功行程(如图—3所示)
图—3
万通汽修标准化课程体系(2011版)
四行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做功行程终了时,排气行程开始,排气门开 启,进气门仍关闭,因为飞轮的的惯性作用,继 续转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 动,此时燃烧后的废气在其剩余压力和活塞的推 动下,经排气门排出气之外。当活塞到达上止点 时,排气行程结束,排气门关闭。
二、压缩行程 (如图—2所示) 进气行程结束后,曲轴通过连杆继续带动由下止点向上止点 运动,这时,进、排气门均关闭,气缸内成为封闭容器积。随着 活塞的移动,汽缸容积逐渐减少,缸内可燃混合气被压缩,其压 力和温度同时升高,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行程结束。 此时可燃混合气压力可达0.6~1.2MPa,温度到达600~700K。
随着活塞的下移,缸内容积增加,气体压力和温度逐渐降低, 做功行程结束时,缸内气体压力降至0.3~0.5MPa,温度降低到 1300~1600K。 必须注意:整个燃烧室必须密封,不能有任何泄漏,这很重 要!泄漏可能会损失燃油燃烧产生的部分热能,降低向下推动活塞 的动力,从而降低发动机的动力。 燃烧室的密封因素有: ①活塞环的张力、三隙及开口方向、 环的磨损情况;②气缸垫与缸盖的密封;③进、排气门工作面密封 情况;④活塞与气缸间的配缸间隙;⑤活塞和缸套的磨损情况; ⑥机油粘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