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车的路径识别问题

合集下载

智能循迹小车实验报告

智能循迹小车实验报告

摘要本设计主要有单片机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组成,小车具有自主寻迹的功能。

本次设计采用STC公司的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传感器模块采用红外光电对管和比较器实现,能够轻松识别黑白两色路面,同时具有抗环境干扰能力,电机模块由L298N芯片和两个直流电机构成,组成了智能车的动力系统,电源采用7.2V的直流电池,经过系统组装,从而实现了小车的自动循迹的功能。

关键词智能小车STC89C52单片机L298N 红外光对管1绪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设计越来越精细,功能越来越复杂,智能小车作为其的一个分支,也在不断发展。

在近几年的电子设计大赛中,关于小车的智能化功能的实现也多种多样,因此本次我们也打算设计一智能小车,使其能自动识别预制道路,按照设计的道路自行寻迹。

2设计任务与要求采用MCS-51单片机为控制芯片(也可采用其他的芯片),红外对管为识别器件、步进电机为行进部件,设计出一个能够识别以白底为道路色,宽度10mm 左右的黑色胶带制作的不规则的封闭曲线为引导轨迹并能沿该轨迹行进的智能寻迹机器小车。

3方案设计与方案选择3.1硬件部分可分为四个模块:单片机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3.1.1单片机模块为小车运行的核心部件,起控制小车的所有运行状态的作用。

由于以前自己开发板使用的是ATMEL公司的STC89C52,所以让然选择这个芯片作为控制核心部件。

STC89C52是一种低损耗、高性能、CMOS八位微处理器,片内有4k字节的在线可重复编程、快速擦除快速写入程序的存储器,能重复写入/擦除1000次,数据保存时间为十年。

其程序和数据存储是分开的。

3.1.2传感器模块方案一:使用光敏电阻组成光敏探测器采集路面信息。

阻值经过比较器输出高低电平进行分析,但是光照影响很大,不能稳定工作。

方案二:使用光电传感器来采集路面信息。

使用红外光电对管,其结构简明,实现方便,成本低廉,没有复杂的图像处理工作,因此反应灵敏,响应时间少。

智能循迹小车

智能循迹小车

“智能循迹小车”资料合集目录一、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小车设计二、智能循迹小车硬件设计及路径识别算法三、基于Arduino的智能循迹小车研究四、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循迹小车设计五、基于MC9S12S128的智能循迹小车设计六、基于C51高级语言程序控制的智能循迹小车设计与实现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小车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自动化成为了现代社会的热门词汇。

其中,智能循迹小车作为一种能够自动沿着预定路径行驶的智能车辆,已经成为了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智能循迹小车设计方法。

控制器: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具有丰富的外设和高速的处理能力。

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

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路径上的黑线,超声波传感器则用于避障和速度测量。

电机驱动:L293D电机驱动器,可以驱动两个直流电机。

电源:1V锂电池,同时为传感器和电机提供电源,并通过电源管理模块进行电源稳压。

其他组件:HC-05蓝牙模块(用于无线通信)、SD卡(用于存储循迹路径)、LED指示灯(用于指示小车状态)等。

程序主体: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主体结构包括初始化、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电机控制等部分。

传感器数据处理:通过读取红外线传感器的数据,判断小车是否偏离了预定路径,并计算出校正量。

同时,通过读取超声波传感器的数据,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并计算出避障距离。

电机控制算法:根据传感器数据处理得到的校正量和避障距离,通过PID算法控制电机的速度和转向,实现自动循迹和避障功能。

无线通信模块:使用HC-05蓝牙模块实现遥控器控制和手机APP实时监控等功能。

系统调试:通过SD卡存储循迹路径,实现系统调试功能。

同时,可以通过LED指示灯观察小车的运行状态。

在实验室环境中对智能循迹小车的性能进行测试。

通过多次试验,观察小车的循迹精度、避障效果、运行稳定性等方面的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对小车的软硬件进行优化和改进。

循迹小车可行性分析报告

循迹小车可行性分析报告

循迹小车可行性分析报告循迹小车是一种能够通过感知地面上的路径线进行自动导航的机器人车辆。

本篇报告将对循迹小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首先,循迹小车的可行性可从技术角度进行考察。

目前,循迹小车主要借助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路径线的感知。

通过在车辆底部安装摄像头,采集地面上的路径线图像,并利用图像处理算法进行处理和识别,从而实现对路径线的跟踪。

在技术上,图像识别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加之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使得循迹小车的可行性得到了保障。

其次,循迹小车的可行性还涉及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循迹小车需要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跟随路径线,否则可能导致偏离预定的路线,甚至发生碰撞事故。

因此,在设计循迹小车时,需要对其感知和控制系统进行精确调节和优化,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同时,循迹小车还需要具备对不同地面情况的适应能力,如对曲线、拐角、斑马线等地面标记的识别和跟踪,从而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路况。

此外,循迹小车的可行性还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扩展性和智能化程度有关。

循迹小车在工业物流、仓储管理、智能家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然而,循迹小车的应用范围和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扩展和完善。

例如,可以通过引入机器学习算法,使循迹小车能够从过往的运动经验中学习和改进,提升其路径跟踪的准确性和智能化程度。

此外,循迹小车还可以与其他智能设备和系统进行联动,实现更大范围的自动化操作和协同工作。

最后,循迹小车的可行性还与其成本和商业化前景有关。

目前,循迹小车的成本相对较高,主要因为所需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等技术设备的价格较高。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循迹小车的成本有望逐渐降低,从而促进其商业化的进程。

尤其是在物流、仓储管理等领域,循迹小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特点能够带来明显的效率和成本优势,因此在商业化方面具有较大的前景。

综上所述,循迹小车在技术、稳定性和准确性、可扩展性和智能化程度、成本和商业化前景等方面都具备较大的可行性。

路径识别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路径识别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VCC I LM3 0 . 4 T5 0
盘毒 一 西
图 2 主 控 模 块 连 接 电路
桥式 电路 ,这种 驱动 电路 可 以很方 便 实现 直流 电机
! 二坠 广东水利电力职 业技术学院 学报21年 第9 第 1 01 卷 期
CN 4 —1 8 Z 4 5 7/ Ju n l f a g o g eh i l ol e fWa r e o re n l tc n ie r g 2 1 o r a o Gu n d n T c nc l g t R su cs dE e r E g ei , 01 ,Vo . , No 1 aC e o e a ci n n 1 9 . 2- 9 6 2
_
- 电机 驰动 模块
图 1 智 能 小 车控 制 系统 总 体 设计 框 图
2控 制 系统硬 件 设 计
21 . 主控模块 设计 根据 小 车要 实 现 的功 能 ,我们 选 用 5 1系列 单
传 感 技 术 、汽 车 电子 、电气 、计 算 机 、机 械 等多
个学 科 。本 文采 用单 片 机控 制技 术 ,成功 设计 开
路 。由于 噪声 会影 响到探 测头 的信 号和单 片机 的运 行 ,所 以此处 我们选 用 串联稳 压 芯片 L 7 0 为 M 85作
单 片 机 、 舵 机 、检 测 头 的 稳 压 芯 片 。 经 验 证 ,
的及 时与 可 靠 性 。 由该 装 置 采 集 的信 息 送 入 单 片 机统 一 处 理 后 ,进行 判 断 ,并 将 相应 的控 制 指 令 传给 执行 电机 ,以实现小 车 的路 径识 别功能 。
源噪 声 ,耗 电量 比较大 的 电路 适于采 用开关 稳压 电
驱 动模 块 、舵 机 控 制模 块 ,图 1即 为智 能 小 车控 制 系 统 的总 体 结 构 框 图 。本 系 统 采用 8C 1 片 05 单

agv小车与行人注意事项

agv小车与行人注意事项

agv小车与行人注意事项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小车是一种使用自动导航技术的智能移动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物流、制造业等领域。

由于AGV 小车在工作过程中与行人接触频繁,因此必须注意一些安全事项,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行人的安全。

AGV小车在运行时应该保持适当的速度。

过高的速度会增加事故的风险,特别是在与行人共同工作的环境中。

因此,为了确保行人的安全,AGV小车的速度应该适中,并且应该遵守相关的速度限制。

AGV小车应该具备足够的感知能力。

在与行人共同工作的环境中,AGV小车应该能够准确识别行人的位置和动作,以避免与行人发生碰撞。

为了实现这一点,AGV小车通常会配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感知设备,以便及时发现行人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AGV小车应该具备避障能力。

在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一些障碍物,如堆放的货物、机器设备等,这些障碍物可能会影响AGV小车的行驶路径。

为了确保行人的安全,AGV小车应该能够通过避障算法或规划路径来规避这些障碍物,以避免与行人发生意外。

AGV小车应该具备紧急停止功能。

在某些情况下,如行人突然进入AGV小车的行驶路径,AGV小车应该能够立即停止,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行人的安全。

因此,AGV小车应该配备紧急停止开关或传感器,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停止。

行人也应该注意与AGV小车共同工作时的安全事项。

首先,行人应该尽量避免进入AGV小车的行驶路径,特别是在AGV小车正在行驶的情况下。

行人应该留意AGV小车的指示灯和警示声音,以及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行人在与AGV小车共同工作时应该保持警惕。

行人应该时刻注意周围环境,特别是AGV小车的位置和动作,以避免与AGV小车发生碰撞。

如果发现AGV小车靠近或行驶路径与自己相交,行人应该及时采取避让措施,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如果发生意外或紧急情况,行人应该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例如,在发现AGV小车靠近自己或发生碰撞的情况下,行人应该尽量保持冷静,并及时向周围的人员求助或报警,以便得到及时的救援和处理。

智能循迹小车精讲PPT课件

智能循迹小车精讲PPT课件
性等。
可量化性
评估指标应具备可量化 性,方便进行客观、准
确的性能评估。
可比性
评估指标应具有可比性, 以便对不同循迹小车或 不同改进方案进行性能
对比。
实际意义
评估指标应具有实际意 义,能够反映循迹小车 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
现。
结果分析与改进建议
结果分析
根据测试结果,对循迹小车的性能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
应用拓展 智能循迹小车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仓储物流、智能 家居、医疗服务等,推动相关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多车协同 未来智能循迹小车将实现多车协同作业,提高整体工作效 率,同时降低单个车辆的制造成本。
未来研究方向探讨
复杂环境适应性
人机交互优化
研究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智能循迹 小车的稳定导航和定位,提高其环境适应性。
调试技巧与经验分享
调试技巧
使用仿真工具进行前期验证,可以大大缩短开发周期;在实际调试过程中,可以采用分模块调试的方法, 逐一验证各个模块的功能和性能。
经验分享
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以便后期进行功能扩展和性能优化;同时要注意传感器的 选型和布局对循迹效果的影响,合理选择和布局传感器可以提高小车的循迹精度和稳定性。
循迹算法原理及实现方法
循迹算法原理
通过检测小车与路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控制小车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使小 车能够沿着预定路径行驶。常见的循迹算法有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等。
实现方法
通过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检测路径信息,将检测到的路 径信息输入到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预设的循迹算法计算出控制量,控制小车 的电机转动,实现小车的循迹行驶。
智能循迹小车精讲 PPT课件

智能小车的路径识别问题

智能小车的路径识别问题

智能小车的路径识别问题摘要:智能小车路径识别技术是系统进行控制的前提,介绍了路径识别技术的几种分类及相应的优缺点,通过分析得出面阵CCD摄像更适合作为采集信息的工具。

关键词:智能小车;路径识别;面阵CCD摄像器件Abstract: Smart car’s pat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s the premise of the control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ath of several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technolog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rresponding to array CCD camera is more suitable for gathering information as the tool.Key words:smart car; Path recognition; Surface array CCD camera device0 引言:为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设计的能力,各大高校都设置了智能车比赛,智能小车行驶在给定的白色路面,由中间的黑色轨迹线引导,实现自主循迹功能。

实现该功能的小车主要由电源模块、循迹模块、单片机模块、舵机模块、后轮电机驱动模块组成。

路径模块一般由ATD模块,外围芯片和电路,与路面信息获取模块组成,要能够快速准确得进行路径识别检测及相关循迹算法研究,本文就这两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分析和介绍。

1 光电传感器1.1 反射式红外发射接收器半导体受到光照时会产生电子-空穴对,是导电性能增强,光线愈强,阻值愈低。

这种光照后电阻率变化的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1],用于路径检测的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基于此原理设计。

该传感器一般由一个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一个光电二极管组成,可以发射并检测到反射目的光线。

智能循迹小车倒车入库

智能循迹小车倒车入库

智能循迹小车倒车入库引言智能循迹小车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道路并根据设定的路线进行行驶的小型车辆。

倒车入库是指将车辆倒车并精确停放在指定的停车位中。

本文档旨在介绍智能循迹小车倒车入库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1. 倒车入库原理智能循迹小车倒车入库的原理是通过车载传感器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采用适应性控制算法实现自动控制。

以下是倒车入库的基本原理:1.环境感知:智能循迹小车通过车载传感器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其中包括距离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等。

2.路径规划:基于环境感知的数据,智能循迹小车使用路径规划算法确定最佳的倒车入库路径。

3.车辆控制:智能循迹小车根据路径规划的结果,自动控制转向、加速、减速等操作,实现精确的倒车入库。

2. 倒车入库实现方法2.1 环境感知智能循迹小车通过各种传感器感知车辆周围环境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方式:•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与障碍物的距离来感知周围环境。

常用的距离传感器有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线传感器。

•摄像头:摄像头可以通过拍摄车辆周围的图像来感知周围环境。

借助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车辆位置和障碍物识别。

•惯性导航传感器:惯性导航传感器可以测量车辆加速度、角速度等信息,从而推断车辆的位置和姿态。

2.2 路径规划路径规划是智能循迹小车倒车入库的关键步骤,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基于传感器数据的拟合方法:通过分析和处理传感器数据,可以将倒车入库路径拟合为一条曲线或多段直线,从而确定车辆的转向和行驶距离。

•基于图像处理的算法:利用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可以提取道路和停车位的特征,并采用计算机视觉算法实现路径规划。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方法:利用数学模型对车辆的运动进行预测,然后根据目标位置和限制条件,确定最佳的行驶策略。

2.3 车辆控制车辆控制是智能循迹小车倒车入库的核心部分,常用的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转向控制:通过控制车辆前轮转向角度,实现车辆的转向操作。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设计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设计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设计感知系统是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眼睛和耳朵,主要由距离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等组成。

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小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红外线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地面的黑线,摄像头用于识别环境中的障碍物和黑线。

控制系统是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大脑,主要由微控制器、电机驱动器、导航算法等组成。

微控制器是小车的核心控制单元,负责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导航算法来控制电机驱动器的动作。

电机驱动器用于控制小车的运动,包括前进、后退、左转和右转等动作。

导航算法是核心的控制逻辑,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来判断小车的位置和周围环境,并制定合适的控制策略。

执行系统是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四个轮子,它们通过电机驱动器的控制来实现小车的运动。

当控制系统判断小车需要前进时,电机驱动器会给两个前轮施加相同的向前旋转力,使得小车向前运动。

当控制系统判断小车需要左转时,电机驱动器会给一个前轮施加向前旋转力,给另一个前轮施加向后旋转力,使得小车向左转动。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关键技术包括障碍物检测、循迹和路径规划。

障碍物检测主要依靠距离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和摄像头来实现。

循迹技术主要依靠红外线传感器来检测地面的黑线,并根据黑线的位置来调整小车的运动。

路径规划技术主要依靠导航算法,根据传感器信号来判断小车的位置和周围环境,并选择合适的路径来避开障碍物。

除了以上的基本功能,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还可以加入其他附加功能,如声音播放、灯光控制等。

例如,小车可以播放音乐或给出声音提示来与用户进行交互,也可以通过灯光来显示其运动状态。

总的来说,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是一种具备自主导航和障碍物避让能力的小型机器人车辆。

通过感知系统、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的协同工作,它能够准确地感知环境中的障碍物并做出合适的运动决策。

在未来的发展中,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有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率。

智能寻迹小车设计方案

智能寻迹小车设计方案

智能寻迹小车设计方案智能寻迹小车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智能寻迹小车是一种能够自主行走并根据黑线路径进行导航的小型机器人。

本设计方案旨在实现小车的自主控制和路径识别功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可以根据预定路径行走的智能小车。

二、技术原理智能寻迹小车的核心技术包括光电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

光电传感器模块用于感知黑线路径,控制模块用于辨识路径信号并控制小车的行走方向,驱动模块用于控制小车的轮子转动。

小车通过光电传感器模块获取黑线路径的信号,经过控制模块的处理后,驱动模块控制轮子的转动实现小车的行走。

三、硬件配置1. 光电传感器:用于感知黑线路径,采用多个红外线光电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进行测量。

2. 控制模块: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用于接收和处理光电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控制车轮转动。

3. 驱动模块:采用直流电机作为驱动装置,驱动车轮的转动。

四、软件架构1. 信号处理算法:根据光电传感器模块的输出信号,设计信号处理算法,将感知到的黑线路径转化成可识别的控制信号。

2. 路径识别算法:分析感知到的黑线路径信号,识别出黑线的走向,并根据识别结果控制小车的行走方向。

3. 控制算法:根据路径识别算法的结果,控制驱动模块产生适当的电压,实现小车轮子的转动。

五、功能实现1. 自主行走功能:小车能够根据识别的黑线路径自主地行走,避免碰撞障碍物或偏离路径。

2. 路径识别功能:小车能够准确地识别黑线路径,并根据路径进行相应的控制。

3. 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无线遥控器对小车进行远程控制,包括行走方向和速度的控制。

六、性能指标1. 导航准确性:小车在正确识别黑线路径的情况下完成整个行程,保持在路径上的偏离范围小于5mm。

2. 响应速度:小车对路径信号的处理和控制反应时间小于100ms。

3. 可靠性:小车在连续行走1小时内不发生故障,并能正常完成指定的行走任务。

七、安全性考虑1. 碰撞检测:小车装配超声波传感器,能够检测前方的障碍物并自动停止行走,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智能小车循迹原理

智能小车循迹原理

智能小车循迹原理智能小车是一种集成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装置,可以根据预设的路径自主行驶。

其中,循迹技术是智能小车实现自主导航的重要原理之一。

循迹技术通过识别地面上的标记,从而准确地跟踪路径,保证智能小车沿着正确的方向行驶。

循迹技术的实现离不开传感器的支持。

智能小车通常会装备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设备,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和地面标记。

当智能小车行驶时,传感器会不断地扫描周围环境,并将获取的数据传输给主控制系统进行处理。

在循迹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地面上的黑线作为路径标记。

智能小车会通过摄像头或红外线传感器来扫描地面,识别黑线的位置和方向。

一旦检测到黑线,智能小车就会根据预先设定的算法调整车轮的方向,使车辆朝着黑线的方向行驶。

除了黑线外,智能小车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的地面标记来进行循迹。

例如,使用特定颜色的标记、条纹、图案等都可以作为路径标记,帮助智能小车准确地跟踪路径。

循迹技术的关键在于算法的设计。

智能小车需要通过算法来处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判断车辆当前位置和方向,以及需要调整的行驶方向。

各种不同的算法可以应用于循迹技术中,例如PID控制算法、神经网络算法等,以实现精准的循迹效果。

除了传感器和算法外,智能小车循迹还需要考虑实际的环境因素。

例如,地面上的标记可能会受到污染、磨损等影响,导致识别错误;路面的光照条件、摩擦力等也会对循迹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智能小车循迹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的。

总的来说,智能小车循迹技术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技术,涉及传感器、算法、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智能小车可以实现高效、准确地循迹行驶,为人们的出行、物流等提供便利和效率。

希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小车循迹技术能够不断完善,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设计与实现目前很多工业领域的生产场所,并不适合人类进出,具有智能循迹避障能力的小车能够胜任此项任务,从而有效的解决工业领域一些场所难以进出的问题。

本文设计的系统中,控制核心选择的是STC89C52单片机,在小车底部配置红外传感器,对小车行进路线进行检测,有障碍物时把信号反馈给单片机,单片机按照预定的工作模式输出控制小车自动跟踪轨迹线实现小车的循迹避障功能。

标签:STC89C52; 红外检测; 循迹避障1.前言近年来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也使得智能化技术更为先进。

目前很多领域都已经实现了部分智能化,同时也能够看出智能化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通过智能化能够根据事先设置好的一个模式,让受控目标实现自主控制,独自完成预期目标。

传统的遥控小车如果缺少人类的操控,那么是无法实现行走的,但是智能小车就不同,其能够利用内部的程序对自身进行驱动,从而实现行驶、停止等复杂动作的控制,整个流程中无需人类进行操控。

智能小车当中涵盖了多种先进技术,包括信息、计算机、通信、传感、人工智能、导航以及自动控制等一系列技术,近些年来很多企业都开始研发无人驾驶汽车,而无人驾驶汽车就属于是智能车辆的一种,所以能够看得出来,智能车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 系统方案在小车的底板上,安装红外检测传感器以将路面信息传输到单片机。

利用单片机实现对小车位置和运行状态的实时测量,通过这些测量数据实现小车的智能控制,最终完成小车的自动循迹。

整个小车的循迹避障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系统由红外传感检测电路,单片机信号处理部分、直流驱动控制芯片电路以及小车实体部分所构成。

3 硬件电路设计3.1 路面轨迹检测电路在硬件电路设计中,两个红外光敏管(红外传感器RPR-220)用于检测地面上的黑色迹线,输出电平信号和可变电阻器的电平被发送到LM393以得到电压值。

当其中一个传感器接触黑线时,传感器的高电平信号输出到LM393。

自动跟随人走的小车原理

自动跟随人走的小车原理

自动跟随人走的小车原理自动跟随人走的小车是一种基于目标跟踪技术的智能移动设备,它能够通过感知和识别人体的位置、方向和动作,自动跟随人的移动轨迹。

这种小车主要基于以下原理进行设计和实现:1. 视觉感知技术:自动跟随小车使用摄像头或深度传感器等设备来感知和捕捉人体的位置和姿态信息。

通过实时采集的视频流或深度图像,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进行目标检测和人体姿态估计,小车能够准确地标记、识别和跟踪人体的位置、朝向和动作。

2. 人体建模与追踪技术:通过对感知到的人体图像或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自动跟随小车能够实时构建出人体模型,并对其进行追踪。

对于人体模型,常采用的方式是使用关节模型或关键点模型进行描述,这样可以有效地表示人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关系和位置,并实现对关键点的跟踪。

3. 运动控制算法:在完成人体检测和位置追踪后,自动跟随小车需要有效地计算并控制自身的移动路径和速度,以实现对人体的跟随。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计算人与小车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方向差异,来生成控制命令,使得小车能够自动移动并保持与人体的一定距离。

通常还需要考虑避免障碍物的算法,以确保小车在跟随人体的过程中不会碰撞到其他物体。

4. 传感器融合与导航:自动跟随小车通常会通过融合多种传感器的数据来实现精确的位置感知和导航。

除了视觉传感器外,还可以采用惯性导航传感器(如加速度计、陀螺仪)和超声波传感器等,可以辅助定位和避障。

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和处理,可以提高小车的定位准确性和跟随稳定性。

5. 算法优化与机器学习:为了实现更高效和精确的人体跟随,自动跟随小车的设计往往会采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算法优化和训练。

通过大量的数据样本和网络优化,可以提高目标检测和人体跟踪的准确性,并使小车学习到更有效的运动控制策略。

总结起来,自动跟随人走的小车的原理主要包括视觉感知、人体建模与追踪、运动控制算法、传感器融合与导航以及算法优化与机器学习等方面。

通过这些技术的组合应用,小车能够自动感知人体的位置和动作,并实现对人体的准确跟随,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和便捷的移动体验。

智能小车循迹原理

智能小车循迹原理

智能小车循迹原理智能小车是一种能够自主行驶的智能机器人,它可以根据预设的路径或者环境中的标志物进行循迹行驶。

智能小车的循迹原理是通过感知环境、判断路径、控制方向和速度等步骤,实现对道路的自主识别和行驶。

下面将详细介绍智能小车的循迹原理。

首先,智能小车需要通过传感器对环境进行感知。

常用的传感器有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激光雷达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比如道路的颜色、形状、障碍物的位置等。

通过这些信息,智能小车可以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前方的道路情况。

其次,智能小车需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判断最优的行驶路径。

在这一步骤中,智能小车会使用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对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取有用的特征信息,比如道路的边界、标志物的位置等。

然后,智能小车会根据这些信息判断最优的行驶路径,以及避开障碍物的策略。

接着,智能小车会根据判断出的最优路径和避障策略,通过控制系统来实现对方向和速度的控制。

这一步骤需要智能小车具备良好的控制算法和执行机构,比如电机、舵机等。

智能小车会根据判断出的行驶路径和环境信息,调整自己的行驶方向和速度,以实现对道路的自主识别和行驶。

最后,智能小车会不断地重复以上步骤,实现对道路的持续循迹行驶。

通过不断地感知环境、判断路径、控制方向和速度,智能小车可以实现对复杂环境的自主行驶,比如在有交通标志、车辆和行人的道路上行驶。

总的来说,智能小车的循迹原理是通过感知环境、判断路径、控制方向和速度等步骤,实现对道路的自主识别和行驶。

这一原理是基于传感器、计算机视觉、控制系统等技术的集成应用,能够实现对复杂环境的自主行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基于MC9S12XS128单片机的路径图像识别智能小车

基于MC9S12XS128单片机的路径图像识别智能小车
第2 9卷
第 1 3期
甘 肃科 技
Ga n s u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l f . 2 9 N o . 1 3
2 0 1 3年 7月
】 m. 2 0 1 3
基 于 MC 9 S 1 2 X S 1 2 8单片 机 的路径 图像 识别 智 能小 车
策 略进行 综合 控制 。 系统 结构 如 图 l 所示。
智 能 车 控 制 系 统 电 路 由 3 部 分 组 成:
MC 9 S 1 2 X S 1 2 8为 核心 的最小 系统 板 、 主板 。最 小 系
统板可以插在主板上 , 组成了信号采集、 信号处理、
电机控制 、 舵机 控 制单 元 。 为 了减 小 电机 驱 动 电路
取、 二值化算法、 求重心、 算左右偏差、 求斜率、 判断
直道 长度 、 边缘干 扰 的处 理 。 2 . 2 电路 设计方 案
舵机采用 P D控制 ; 驱动 电机采用 P I D控制 , 通过 P WM控制驱动电路调整电机的功率 ; 而车速的目标 值由默认值 、 运行安全 方案和基于图像处理 的优化
算法控制舵机 , 位置式 P I D算法控制 电机 , 实现对智 能车运动方 向和运动速度 的闭环控 制。整个系统 涉及 车模机械
结构调整 、 传感器 电路设 计及信号处理 、 控制算法和策略优化等多个方 面。实验结果表明 , 设计方案确实可行。
关键词 : 智 能车 ; MC 9 S 1 2 X S 1 2 8 ; 图像二值化 ; 图像处 理 ; P I D控制 中图分类号 : T U 9 9 1 . 8
随着 科技 的不 断 发 展 与进 步 , 智 能 控制 的应 用 越来越 广泛 , 智能 车技 术依 托 于智 能控制 , 有着极 为

自主导航小车(AGV)轨迹跟踪的模糊预测控制分析

自主导航小车(AGV)轨迹跟踪的模糊预测控制分析

自主导航小车 (AGV)轨迹跟踪的模糊预测控制分析摘要:近几年,轮式机器人运行常见轨迹跟踪问题逐渐为人们所熟知,现有研究更倾向于以差速驱动机器人为主体,通过深入研究运动控制问题的方式,提出相应观点。

本文同样以差速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局跟踪的方式,一方面,多角度分析预测控制算法,在模糊规则的指导下,实时调整控制律常见误差权值,随着AGV得到控制,跟踪设定轨迹的目标自然能够实现。

另一方面,基于仿真实验,对设计所得算法是否有效且可行加以验证,并获得实证有效的结论。

关键词:轨迹跟踪;自主导航小车;模糊预测控制前言:AGV是无人生产车间自动搬运物料所使用主要工具,只有智能AGV才能使物料被安全、快速且准确的搬运到特定位置,不受外界环境干扰。

要想确保处于运行状态的AGV能够自动探索外界环境并选择最优路径,对物料搬运所设定轨迹进行跟踪,关键是围绕轨迹跟踪展开分析,可以说,轨迹跟踪是否准确,通常会给AGV搬运任务完成速度和质量带来直接影响,本文所讨论项目的价值有目共睹。

1自主导航小车运动模型有关人员对现有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分别指出了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例如,国外某学者基于跟踪系统对应误差模型,对控制律进行了设计,但设计律只能做到局部跟踪,其他学者以全局跟踪控制为最终目的,将动态反馈所获得指数收敛作为主要依据,对跟踪控制律进行了设计,即便如此,该设计仍有制约控制效果的因素存在,即奇异点,另外,控制器维数远超出合理范围。

此后,国内学者以上述研究为依据,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维控制器,旨在使系统不存在奇异点,但系统对模型角速度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在经过反复试错和改进后,差速驱动AGV应运而生,这也是本文所研究的重点。

为了降低研究难度,有关人员基于AGV、工作空间,对坐标系进行了建立,而用来表示跟踪轨迹的公式为。

随后,基于工作空间坐标系,对AGV坐标系原点加以表示,坐标系X轴和原点的夹角,便代表AGV的位姿。

将差速驱动AGV运行速度设定为,在AGV按照预定速度对预设轨迹进行跟踪的过程中,有关人员仅需对AGV驱动轮速度加以控制即可。

智能循迹小车 毕业论文

智能循迹小车 毕业论文

智能循迹小车毕业论文智能循迹小车毕业论文引言:智能循迹小车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机器人,它能够通过感知环境中的路径信息,自主地沿着预定的轨迹行驶。

本文将探讨智能循迹小车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智能循迹小车的原理智能循迹小车的核心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中的路径信息,并通过算法进行实时处理和决策。

传感器通常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等,它们能够感知地面上的路径线或标志物。

通过收集和处理传感器数据,智能循迹小车能够判断自身位置和方向,并做出相应的行驶决策。

二、智能循迹小车的应用智能循迹小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物流行业,实现自动化的仓储和运输。

智能循迹小车能够准确地遵循预定的路径,将货物从仓库中送到指定地点,提高了物流效率。

其次,智能循迹小车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

它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路径,自动清扫地面或搬运物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此外,智能循迹小车还可以应用于农业领域,用于自动化的播种、施肥和除草等操作,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

三、智能循迹小车的挑战虽然智能循迹小车在应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前景,但是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路径感知的准确性是关键。

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智能循迹小车需要具备高精度的传感器和算法,以确保准确地感知路径信息。

其次,智能循迹小车的自主决策能力也是一个挑战。

在复杂的环境中,智能循迹小车需要能够根据实时的路径信息做出灵活的决策,以应对各种情况。

最后,智能循迹小车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行驶过程中,它需要能够识别和避免障碍物,确保行驶的安全性。

四、智能循迹小车的未来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循迹小车有着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

首先,智能循迹小车可以与其他智能设备进行联动,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操作。

例如,智能循迹小车可以通过与智能家居设备的连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家庭服务。

其次,智能循迹小车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感知和决策能力,实现更加高效和安全的行驶。

循迹小车的工作原理

循迹小车的工作原理

循迹小车的工作原理
循迹小车是一种具有自动导航能力的智能机器人,它可以实现自动避障、路径规划以及自动跟踪。

循迹小车的原理是利用光线强度或颜色变化来识别路径,从而实现路径的跟踪。

循迹小车的组成是由控制器、电机和传感器等部件组成的,而这些部件的复杂性和功能强度使其能够实现各种功能。

循迹小车的控制器是一种芯片,其负责处理小车运行中发生的各种事件,这种控制器可以识别光线的强度及小车前进的方向,从而控制小车遵从某个特定路径前进。

循迹小车的电机是一种转动单元,它可以根据传感器的信号调节小车的速度和方向,以便小车能够遵循正确的路径。

此外,电机还可以调节小车的转向角度,使小车能够沿着特定的路径前进。

循迹小车的传感器是检测外界信号的设备,它可以检测到地面上的特定光线强度或颜色变化,并根据这些信号来决定小车的前进方向。

例如,当小车探测到地面上的特定颜色时,可以给小车发送一个信号,指示小车右转或者左转。

此外,这种循迹小车还可用于自动避障,通过距离传感器的帮助,小车可以识别障碍物的位置,并尽可能地避开它们。

总而言之,循迹小车是一种非常先进而又实用的机器人。

它可以根据光线强度或颜色变化来识别道路,以及通过距离传感器识别障碍物,从而实现自动导航。

- 1 -。

智能小车路径识别及速度控制系统的实现

智能小车路径识别及速度控制系统的实现

智能小车路径识别及速度控制系统的实现
董晓庆;谢森林;李平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9(000)016
【摘要】本文介绍了智能小车路径识别及速度控制系统具体实现方法.在该系统中,由CMOS摄像头实现路径识别,直流电机作为驱动,舵机控制方向,旋转编码器检测速度,利用非线性PID算法实现小车的路径跟踪、速度的闭环控制,使小车能按照给定的引导线平稳、快速地行驶.实验证明:系统能很好地满足智能车对路径识别性能和抗干扰能力的要求,舵机调节响应时间快,稳态误差小,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良好的鲁棒性.
【总页数】2页(P435-436)
【作者】董晓庆;谢森林;李平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韩山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韩山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路径识别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基于STM32F407的路径识别智能小车设计
3.基于光电摄像头路径识别智能小车的研究
4.基于k60智能小车速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5.基于摄像头的智能小车路径识别中黑线提取算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能物流小车的可行性分析

智能物流小车的可行性分析

智能物流小车的可行性分析引言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物流行业的日益壮大,物流配送工作变得越来越繁忙和复杂。

为了解决传统物流中存在的人力资源不足、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问题,智能物流小车成为了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智能物流小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技术可行性1. 硬件技术智能物流小车需要搭载相应的硬件设备,如传感器、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以感知周围环境并收集数据。

这些硬件设备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可满足智能物流小车的需求。

2. 软件技术智能物流小车需要具备自主导航、路径规划、障碍物识别等功能,这些功能依赖于相应的软件技术,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

这些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且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3. 通信技术智能物流小车需要与仓库管理系统、订单系统等进行实时的数据交互和通信。

当前,5G等高速通信技术的发展能够满足智能物流小车对于高速、稳定的通信需求。

商业可行性1. 市场需求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物流配送需求持续增加。

智能物流小车的出现能够提高物流效率,缓解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智能物流小车市场前景广阔。

2. 成本效益智能物流小车的自动化操作能够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尽管智能物流小车的研发和采购成本较高,但长期来看,节约的人力成本将使得投资回报较为可观。

3. 竞争状况当前,智能物流小车市场存在一些竞争者,如京东的“无人机仓库”、亚马逊的“Prime Air”等。

然而,这些竞争者所涉及的领域相对狭窄,对于整个物流行业来说,市场空间仍然较大。

法律合规性1. 道路交通法规智能物流小车需要在道路上行驶,因此必须符合相关的道路交通法规。

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制定智能驾驶交通法规,因此可以合理预期,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通过合规手续实现智能物流小车的合法运营。

2. 人身安全智能物流小车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障行人和其他车辆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小车的路径识别问题摘要:智能小车路径识别技术是系统进行控制的前提,介绍了路径识别技术的几种分类及相应的优缺点,通过分析得出面阵CCD摄像更适合作为采集信息的工具。

关键词:智能小车;路径识别;面阵CCD摄像器件Abstract: Smart car’s pat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s the premise of the control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ath of several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technolog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rresponding to array CCD camera is more suitable for gathering information as the tool.Key words:smart car; Path recognition; Surface array CCD camera device0 引言:为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设计的能力,各大高校都设置了智能车比赛,智能小车行驶在给定的白色路面,由中间的黑色轨迹线引导,实现自主循迹功能。

实现该功能的小车主要由电源模块、循迹模块、单片机模块、舵机模块、后轮电机驱动模块组成。

路径模块一般由ATD模块,外围芯片和电路,与路面信息获取模块组成,要能够快速准确得进行路径识别检测及相关循迹算法研究,本文就这两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分析和介绍。

1 光电传感器1.1 反射式红外发射接收器半导体受到光照时会产生电子-空穴对,是导电性能增强,光线愈强,阻值愈低。

这种光照后电阻率变化的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1],用于路径检测的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基于此原理设计。

该传感器一般由一个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一个光电二极管组成,可以发射并检测到反射目的光线。

不同颜色的物体对光的反射率不同,当发射出的红外光对准黑色物体时,反射的红外线很少,光电二极管不能导通,反之,当对准白色物体时,光电二极管导通[2]。

系统的单片机接收到光电二极管的信息根据相应的算法分析出小车此时的位置及位置偏离度,进而控制小车的方向和速度。

光电式传感器是通过对光的测量通过光电元件转化为电信号,并输出有效的输出量,由于外界光电因素的原因导致空间分辨率低是每个红外传感器存在的缺点,因此必须对原始传感器信息进行预处理,取相对值是一种有效解决外界干扰的方法,即将传感器未发射红外线时的A/D转换值进行提取,再与红外线时的转换值取相对值。

文献[2]同时也提出了如何根据每个传感器的相对值与传感器位置推断出车模相对于黑色引导线的横向偏移位置。

而文献[3]中所描述的方法与文献[2]有异曲同工之妙,文献[4][5]也对光电传感器的路径算法有详细科学的介绍。

1.2光敏电阻阵列传感器假设光敏电阻阵列布置如图1所示,在智能小车的正前方布置n个光敏电阻( n=1,2,…, 11 ) ,在其质心位置依次紧密排列m个光敏电阻(m=1,2…7),首先测出路径黑色区域和白色区域的光敏电阻值,以通过d点的中心线的交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两排光敏之间的距离为K,光敏n和n+1且n>6或者(n和n-1且n<6)所测的值分别为黑色区域值和白色区域值,光敏6中心为智能小车的中心线通过点,而光敏d也为其通过点,连接这两点即为智能小车的中心线,则通过小车中心线并与黑色区域光敏值对应的光敏n与光敏m的连线即为所求路径信息。

理论上讲,只要有两点就可以确定唯一的直线。

设路径标线的中心线在以小车质心为原点的坐标系中的方程为y=ax+b, 其中a为路径标线中心线在图像坐标系中的斜率, b 为路径标线中心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如图2所示,通过光敏传感器m和光敏n的位置确定参数a和b,并且可以确定路径标线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偏差参数( e)和方向角参数(α) , e = n r, α =a rctan ( a / b) ,这两个参数可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入量,以控制小车对运行路径的跟踪[6]。

图1 传感器阵列布置图2 系统坐标图基于光电传感器设计的循迹电路还有二极管+光敏电阻等形式,其原理都是利用光的不同引起相应电的变化进行设计,其响应速度都很快,但这类电路由于对光的依赖相当大,导致光照对电路实现的影响显著,很容易造成检测失误,从而小车的整体运行出现偏差,并且,占用CPU端口资源较多,安装固定、接线困难,传感器都是仍存在差异的,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再且,光电传感器之间的信息无法相互传递,从而对系统运行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前方10~15cm的信息,前瞻性较差,控制系统难以做好及时改变的应对措施,速度难以加快,性能不稳定,虽然采用了脉冲发射红外线提高检测长度,但相比于后面介绍的摄像头前瞻性依然有待改善。

2图像传感器2.1 CCD摄像图像传感器是电荷转移器件与光敏阵列原件集为一体构成的具有自扫描功能的摄像器件。

它与传统的电子束扫描真空摄像管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电压低(<20V)、可靠性高和不需要强光照明等优点。

图像传感器的核心是电荷转移器件,其中常用的是电荷耦合器件CCD[7]。

CCD图像传感器通常分为线阵CCD图像传感器和面阵CCD图像传感器。

线阵图像传感器采集信息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摄像头按一定的分辨率进行逐行扫描,将扫描到的点的灰度值转换为相应的电压值,当扫描完一行后,视频信号输出端将会出现一个持续一段时间的电压凹槽,称为行消隐区,行消隐区是为避免逆光栅而出现的,行同步脉冲用于开始一行图像信息的扫描,当一场图像信息扫描完后,会出现一段长时间的场消隐区[8],场消隐区包含复合消隐脉冲、场同步脉冲和行同步脉冲,复合消隐信号是行消隐信号和场消隐信号的逻辑与,在非显示区为低电平,如图3所示。

图3 摄像头视频信号图4 图像二值化智能小车的视频信号输出后,需要进行二值化处理和视频信号的分离,为有效得将消隐脉冲和同步脉冲从视频信号中提取出来,需要进行信号分离。

由于A/D转换的速度很慢,不能及时有效得分离出信号,因此可以根据一款专门分离信号的芯片LM1881可以准确快速地实现提取相应的信息。

摄像头完成一场图像的采样后,就得到了一张一场图像的离散路径采样值的二维坐标图,取坐标图的右上角为坐标原点(1,1),然后根据黑白阀值的设置对图像灰度值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取道路的有效信息。

处理过程如图4所示,a mn代表第m行第n列点的A/D值,m=20,n=70,C为黑白阀值,1为白点,0为黑点。

从图中可看出二值化的道路信息很清晰, 但在实际情况当中, 道路中可能会出现与导引线颜色相近的一些杂点, 这会干扰导引线的提取。

因此,采用中值滤波对干扰点滤除, 即对每个黑点周围的若干个数据点求平均值, 按照给定阀值进行判断, 从而有效滤除黑色孤点和噪声干扰, 保留连续的中心黑点, 保证了导引线的平滑性[9]。

图像信息采集的过程中,杂波是不可避免的,拿一行视频信号为例,采集到的60个数据逐个转换为0和1存储到一个一维数组中,这个数组是一个0和1组成的序列,1代表白色,0代表黑色。

但系统计算出来的0和1不可能都是准确无误的,视频信号中都会带有一定的杂波,如果不滤除的话,路径判断会出现错误。

文献[10]有详细介绍滤波函数的主要原理,对于检测出的一组序列含有10个以上的数据,但其中有一个到两个数据与另外的数据不同,则将这不同的数据进行取反操作,即认为这一两个数据属于杂波。

在实验中得到测试结果,当检测到路径信息时, 数组中0的个数一般不会低于3个, 所以, 滤除一个和两个杂波数据并不会影响到正常的路径识别, 而同时出现3个杂波数据而且又处于相临的位置,这样的可能非常微小, 可以忽略不计。

事实证明, 这个方法既可以滤除赛道上的杂波信号, 也可以滤除路径上的杂波信号,效果很显著。

另外一种滤除杂波的方法是利用数学形态学[11]。

根据所提取出的图像信息确定黑线位置常用的方法有逐行扫描法、边缘捕捉法和区域搜索法,采用逐行扫描法容易把周围的颜色误认为是黑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比较耗时,利用边缘捕捉法,从采集到的某行数据的中心点开始,判断该点是否为黑点,若是黑点,则从该中心点依次向右检测,若检测到连续2个或3个都是白点,且相应的A/D值之差大于设定的阈值时,则记下最后一个黑点的位置并记录下来,再从该中心点依次向左开始检测,同样记录下最后一个黑点的位置并记录下来,两次的位置求平均即为黑线中心位置,若检测不到预测的点,则该组数据作废。

另一种情况是检测到的中心点为白点,则从该中心点依次往右检测,若出现的情况是从白到黑再出现黑到白的情况则记录这两次变化的位置值,求其均值即为黑线中心点位置。

若出现全黑或全白,则该组数据作废[12]。

文献[12]中存在的漏洞在于作者检测到边缘时没有进行多次检测,从而导致检测失误的概率增大,造成了判断失误。

边缘捕捉法是通过判断上升沿和下降沿的位置来计算黑线的位置,并检测数据是否满足对应的A/D值来减小误差。

边缘捕捉法具有对黑线反应灵敏、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很多情况下将两种或三种算法同时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运行的速度和精度,例如文献[13]中,用边缘检测的方法提取出前10行的黑线位置,当前10行黑线存在时,利用前10行的位置确定第11行黑线的位置,然后在这个区间搜索黑线,以此类推用前一行黑线的位置确定后一行黑线的位置,即采用区域搜索法进行检测,当本行黑线没有找到时,此时黑线位置保持上行的值,下行搜索的位置相应的扩大,有连续三行搜索不到黑线时判定为黑线丢失,推出搜索。

这样既可以去除干扰,还可以大大提高算法的效率。

2.2CMOS摄像CMOS摄像器件内部结构主要由感光元件阵列、灵敏放大器、阵列扫描电路、控制电路、时序电路等组成。

CMOS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将光信号转变为模拟信号电压,其功耗和成本较之于CCD摄像器件要低,但其灵敏度和分辨率没有CCD摄像器件好,在预定的黑线导引轨道上,系统对于路面图像的分辨率要求不需要很高,而降低图像分辨率能减少图像存储占用的空间,加快图像处理速度,而且仍有足够的信息来控制小车的行驶[14]。

文献[15]处有一种黑线提取的策略,由于黑线处的灰度值一般在10左右,但由于摄像头采集的数据都存在杂波,因此只有连续两个像素点的灰度值都是10左右的才被定为实际的黑点信息,然后通过对黑点所在的坐标取平均值即得到黑线的中心坐标。

中心坐标位置x=(x(1)+...+x(n))/n。

文献[16]中详细介绍了三维的基于线性识别算法,其准确度和确定性都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