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民族心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

第八章民族心理学

一、什么是民族心理。

民族心理是指构筑在一个民族的经济地域基础上的并渗透着该民族共同文化传统、决定着该民族人们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共同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国民性。

二、民族心理的特性。

1、共同倾向性。

2、相对稳定性。

3、社会历史性。

三、民族心理的表现形式。

1行为模式:人们对人对事的处理方式,它是反映和投射出民族心理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投影屏幕。

2、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神话传说。(间接、抽象同时更为深刻)

一、民族心理研究

(一)早期的民族心理研究

1、“民族心”说。

最早是从19世纪末期德国民族心理学派开始的。1859年拉扎劳斯和施坦泰尔把当时的语言学和民族志资料同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创办了《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声称创立了一个民族心理学派。但对民族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冯特,他于1879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为了公开这些研究成果,于1881年创办了《哲学研究》杂志。并于1900年发表《民族心理学》10卷本。他深受黑格尔的影响,认为民族共有一种并融化在民族本性中的精神。这种精神即“民族心”,民族心不存在于个人的心理过程中,不是用个人心理能够说明的,而是存在于一个民族的语言、风俗、神话、艺术、法律等文化现象中,只能到这些民族共有现象中去寻找。冯特把个体心理现象和群体心理现象统一起来,为人类找到了一条比较广阔的出路。

2、群体心理论。

继德国民族心理学派后,法国群体心理学派发展起来。塔尔德的模仿说,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论。塔尔德主张群集心,主张个人之间的模仿作用,并以此反对迪尔凯姆的“集体意识”理论,同神秘的外在力量说明群体心理现象。迪尔凯姆主张“集体意识”,是一种精神实体,是由思想、感情、行为方式、制度、思潮、舆论等价值观点、社会规范构成的意识总体。把超个人的精神实体混同于群体心理。

勒朋是法国群体心理学派最有影响的人物,1895年出版《群众心理学》,比较集中地研究了群体心理现象。

(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瑞士的心理学家荣格创造性地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集体无意识指的是在人的一生中没有被意识到的一些“原始意象”(潜在的意象),这些意象是人从他的祖先那儿继承来的先天的倾向或潜在的可能,即采取与自己的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从个体出生的那一天,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就给个人的行为提供了一套预先形成的模式,而后天经历和体念的东西越多,所有那些潜在意象得以显现的机会也越多。教育和学习越丰富、也就越容易使集体无意识在各个方面得以个性化。

(三)弗罗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

他在弗洛伊德个人无意识的基础上,提出社会无意识概念。社会无意识是指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的被压抑的意识领域,是这个社会不允许其成员们意识到的内容。社会无意识是通过社会过滤器形成的。社会过滤器是指一个社会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联系方式,通过感情和社会知觉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决定认识形式的体系或范畴。是社会的认知框架,促使社会成员在认知时有选择地注意到什么,不能注意到什么。社会过滤器由三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是语言通过它的词汇、语法和句法,通过固定在其中的整个精神来决定那些经验能进入我们的意识。第二部分是逻辑学,也就是一种特定的文化中直接指导人的思维的规律。第三部分由社会禁忌组成的,它宣布某些思想和感觉是不合适的,被禁忌的、危险的,并且阻止这些思想和感觉达到意识层次。人是被动的,应该从这些禁忌中摆脱出来,并以本来的真实的样子去认识自己、他人和世界。

(四)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心理

1、人大的沙莲香教授关于中国人民族性的研究,著有《中国民族性》(一)(二),《中国人百年》努力从哲学和文化哲学中脱离出来,积极采用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实证方法,由此使民族心理研究实证化,不仅停留在解释学的层面。

2、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1)研究中国文化的意义。(全球化的今天,分析文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2)文化影响的相互性,全球化不是“西化”

(3)文化的本土化(杨国枢提出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

3、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和“近代化”理论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伦理道德的作用(人贵论);以家庭为主体的家族主义盛行,尊祖情绪;封闭性的经济基础,具有排它性的一面。政治制度中的专制主义,“万般皆下品,维有读书高;儒家思想的“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2)近代化理论。

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提出的“近代化”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提出了挑战。他们比较了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化,想要找出为什么明治维新之后的几十年内,日本的近代化改革取得了成功,而近代化起步比日本早的中国却失败了,在分析了19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及文化的因素之后,他们发现中国近代化的失败主要是由儒家思想造成的——儒家思想所要求的安定团结与近代化要求的变革之间存在冲突。近代化理论还从文化与人格的角度分析了传统思想与文化的影响。费正清等人认为,中国的传统重集体(指家族而非国家),强调服从权威,不能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中国文化的动机模式是依赖型而不是自主型,这种传统培养出的人只适合农业社会,不适合工业社会的要求。韦伯从宗教角度对中国文化的分析也表达了类似的主张。《儒教与道教》因这一本书,韦伯被认为伟大的外行。近代化理论曾经风靡一时,但到了80年代受到批判,认为这些主张是建立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持,另外,对解决中国问题的“西化”观点显示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片面的。

4、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这一课题是近20年来文化心理学领域内最富有成果的,人们从两个层次来探讨这一概念的内涵:一是从人们的文化特征出发,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另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研究者从人格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认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实际上也是一种人格特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