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朗诵技巧

合集下载

《我爱这土地》艾青

《我爱这土地》艾青
最后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是那个苦难的时代,一切爱国 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 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 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 的心声。
1.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 情。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 铺陈描述,第二节可看作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 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这种真挚的感情。
两首诗都注重意象创造:
①艾青是借助“土地”“河 流”“风”“黎明”来描绘祖国大地遭受的 苦难,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以及解放区的勃 勃生机,让人们看到抗战胜利的光明曙光。
②刘湛秋则是把对中国土地的讴歌,对 中国人民的礼赞寄寓在典型新颖的意象之中。 如“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既写出 了祖国山川的秀美,又自然地暗示了中华民 族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
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百 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 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 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 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 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 而燃烧。
2 我爱这土地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把握诗歌的感情 基调,读出重音和节奏。
2.本诗出现了许多“的”字,这样会不会 拖泥带水,冲谈了诗味,谈谈你的理解。
艾青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 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 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 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也 正是艾青诗作不同于其他诗作的一个重要特色。
这首诗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 的爱,是在那个苦难的年代,诗人对祖国最真 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 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我爱这土地》教案

《我爱这土地》教案

《我爱这土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我爱这土地》。

(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领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学会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我爱这土地》的朗读和背诵。

(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深层次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艾青及其作品《我爱这土地》。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主题——祖国土地,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背景和诗人的创作意图。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分享,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诗歌中的难点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5. 实践活动:(1)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爱国诗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作业布置:1. 抄写并背诵诗歌《我爱这土地》。

2. 写一篇关于诗歌《我爱这土地》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有所提高,对作业的布置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深度。

2. 作业评价: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诗歌的背诵、抄写和创作能力,以及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中学生诵读训练方案——以艾青《我爱这土地》为例

中学生诵读训练方案——以艾青《我爱这土地》为例

中学生朗读训练方案——以艾青《我爱这土地》为例训练目标:理解诗歌意义,掌握诗歌的主体感情,掌握停留、重音的技巧,语调掌握正确,有感情的朗诵。

训练方案:第一,让学生预习诗歌,解决此中的冷僻字词和此中难以理解的部分,掌握诗歌的大概感情走向。

以后,学生可依据自己的方式朗诵课文。

经过第一次的朗诵让学生先自己小声地读一遍,依据自己的理解找出朗诵的重音重申部分,领会如何能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比如“沙哑” “激怒的风”这些应当用悲怆、激动的语气重读。

“温柔的拂晓”应当柔和地读。

依据这些标准试着读第二遍,注意重音的办理,领会这两遍的不同。

夸奖此中对重音掌握的正确的学生,并让其在班上示范朗诵。

学生示范朗诵以后,老师实时赐予加强和指引,即夸奖优异的方面,指出不正确的地方并示范正确读法。

诗歌的朗诵特别是现代诗,标点符号对诗歌的理解掌握和朗诵停留特别重要,让学生议论省略号、破折号、问号在一般的意义上包含的感情义义,再应用到本诗中表现的又是如何的感情?学生能够通过如何的停留和语调来表现这类感情?诗歌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的最后都有一个省略号,第一个省略号可理解为歌唱的很多其余的内容,没法穷尽,也可从诗歌的感情义义上理解为诗人心里对拂晓的没说出口的期盼,拂晓的光明能够经过高亢嘹亮的语调表现出来。

第二个省略号则是诗人对更深层次的、没法言说的感情的示意,这类感情基调应当是低落的,如何指引学生读出低落的思想感情和未尽的叙述呢?第一,能够先让学生领会这类情在于内而发于声殊不知如何表达的感情,让学生沉醉在感情的领会中试着朗读;第二,能够让学生试着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朗诵,比如语速能够由快渐慢、在结尾部分能够采纳拖音办理、表现那种绵长隽永、耐人回味的感情。

或许语速向来保持较慢的速度,突出重音部分,语调向来保持在缓和、低落的水平,到最后“爱得深邃”部分迅速收音,达到戛但是止,给人留下无穷迷惘的感觉。

第三,让学生领会不同的朗诵方式中最合适作者感情的,选择表达最贴切的方式朗诵。

《我爱这土地》 课文朗读

《我爱这土地》 课文朗读

教学目标1.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重音,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识记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3.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4.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关键诗句的理解2.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理解一、二两节诗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2.讨论法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交流表达爱国主义感情的诗文名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这些不朽的诗篇,都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爱国志士发自内心的呼喊。

今天,我们来学习同一题材的现代诗歌名篇《我爱这土地》。

(板书:我爱这土地艾青)二、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

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

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

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三、解题,背景介绍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

“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我爱这土地诗歌朗诵技巧

我爱这土地诗歌朗诵技巧
反击) ? 我希望有一天——(→平调) ? 地下的烈火,(稍加上扬,语意未完) ?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毫不犹豫) ?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降调,沉着、坚
毅、充满自信)
登台
? 眼神:做到目视前方,用眼神传达感 情。
? 面部表情:不可表情过火,矫揉造作。
? 手势和动作:少而清楚,限于胸前, 如果太远便会缺乏力量,腰部以下不 有动作,身体不能经常移动。
作者及背景介绍
? 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能够体会作者 创作诗歌时的心境。在诗歌的“意象” 中,往往饱含诗人的喜怒哀乐,蕴含作 者对人生的感悟。
停顿和连贯
? 停顿是朗诵一种非常有效的表达艺术。朗诵中运 用了停顿艺术, 能使整个演讲抑扬顿挫、起伏跌 宕、连贯畅通,让听众享受到一种语言的节奏美。
? 连贯是朗诵过程中,思想情感一直处于积极的运 动状态,在意思延续或激情澎湃的地方,必须一 气呵成,这就需要用语流连贯的表达技巧。
语调
? 1.升调。 前低后高,语势上升。表疑问、反 问、惊异等语气。(真的吗?)
? 2.降调。 前高后低,语势渐降。表肯定、坚 决、赞美、祝福等感情。(的确如此!)
? 3.平调。 语势平稳舒缓,用于陈述说明,表 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这是事实。)
? 4.曲调。 语调弯曲,常用表示讽刺、厌恶、 反语、言外之意等语气。(这样有意义吗?)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2023年《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2023年《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2023年《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2023年《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1一、课文简介:《我爱这土地》一文是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13课的内容。

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

诗的第一节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运用一系列内涵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是本诗名句。

二、设计思路作为诗歌单元的首篇,又是名篇,应重点学习。

引导学生高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使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重点设计一些活动和比赛,促使学生竞争,并通过竞争掌握知识,切实感悟对祖国的挚爱之情,真正提高感悟、理解、表达、运用等实际能力,完成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达到学一会十的水平和升华感情的目的。

三、内容要点、训练目的及解决方法内容要点训练目的解决方法了解作者及其成就1、扩充文学基础知识2、便于迅速把握主题合作(组合学生课下搜集的材料,教师适当补充)知道写作背景把握主题(重点)1、锻炼获取信息的能力2、提高理解和概括能力实践(课下自史料,了解1938年前后中国的历史状况)探究(课上学生分析、研讨并得出结论)理解并学习象征手法(重点、难点)1、提高理解能力2、锻炼运用能力合作(通过小组,全班讨论理解文中意象)练习(出示意境,学生练习选取意象去表达)体会抒情方式的巧妙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质疑(师设计问题引导生去体现)品味语言并有感情地朗诵全诗1、进行思想教育2、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活动(进行爱国诗歌朗诵比赛)四、课时安排共两课时:第一课时,解决要点1、2、3;第二课时,解决要点4、5。

五、过程设计:1、课前布置:A、搜集诗人的有关材料;B、查阅有关抗日战争的史料;C、选阅一些爱国诗歌,准备朗读比赛;2、导入:放映有关抗日战争的镜头和图片,学生谈自己的感想。

3、作者简介。

4、探讨写作背景并通过朗读诗歌提炼主题。

5、反复朗读诗歌,通过讨论理解句子含义,并让学生做巩固练习:选取意象运用象征手法,说两三句话表达对父母或对老师的感情。

《我爱这土地》教案

《我爱这土地》教案

《我爱这土地》教案•相关推荐《我爱这土地》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爱这土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爱这土地》教案篇1【重难点】《我爱这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学习这首诗歌,重在体验意象美,情感美,诵读是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无论是知识积累,还是情感熏陶,都要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实现,吟诵以感其情,吟诵以会其意,吟诵以领其韵,直至产生共鸣。

也就是说,以语言为落脚点,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者寄予的思想感情,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 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与思想意蕴。

⑵ 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⑶ 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把握节奏、重音,有感情的朗诵。

2、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诗人抒发的恋土深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唤起体验,读出情感有人说,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整体感悟,这是很有道理的。

我们不能把音乐拆成音符碎片来欣赏,诗歌阅读与欣赏也该这样,要注意对诗人整体情绪的判读。

这一环节,由聆听歌曲或者引用爱国诗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了解背景和自由朗读中贴近作品贴近诗人,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1、播放歌曲《祖国之恋》或者用与爱国有关的古诗词导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对祖国的热爱。

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感受诗人抒发的情感。

3、一首优秀的诗歌,往往会集中抒发人类的某种美好情感,而这种情感的爆发,可能有一个具体的诱因,比如受到欺负(杜甫的茅屋被风吹破,茅草被抢)或情绪受到触动(徐志摩告别心爱的康桥)。

那么,你认为是什么诱因使艾青爆发出如此炽烈的爱国之情?(根据诗歌创作的时间,学生应该能联系时代背景感受到诗人的创作激情。

我爱这土地朗诵词

我爱这土地朗诵词

我爱这土地朗诵词
以下是一份具体的《我爱这土地》的朗诵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这片广袤的大地,
它承载着我们的历史与记忆。

我爱这土地,它是我们的根,
它孕育了我们的生命与文化。

这土地,经历了风雨的洗礼,
见证了岁月的更替。

它有过欢笑,也有过泪水,
它有过辉煌,也有过沧桑。

但我依然爱这土地,
爱它的坚韧与包容。

它给予我们生命的力量,
让我们在它的怀抱中茁壮成长。

我将用我的歌声,传颂这土地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美丽与伟大。

我将用我的行动,为这土地贡献力量,让它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繁荣。

我爱这土地,这片我深爱的土地,
它将永远在我心中,
熠熠生辉,永不磨灭。

这首诗以饱含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

在朗诵时,可以根据情感的起伏和诗歌的节奏,适当地调整语速和语调,以增强朗诵的感染力。

同时,要注意把握好每一句话的重点和情感,让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

《我爱这土地》的朗诵设计

《我爱这土地》的朗诵设计

《我爱这土地》的朗诵设计作者:李雯来源:《语文建设》2010年第03期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是一篇情感真挚、深沉、浓烈的现代新诗佳作,一次次唤醒我们对民族百年沧桑的回忆。

当我们把文字变成声音,用朗诵传递对祖国的无限深情时,那份热爱将感动每个人的心灵。

下面是笔者对这首诗的朗诵设计。

一、确定基调,理清脉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是一切艺术感人的根本。

张颂曾经说过:“态度、感情是朗读根基的核心,是朗读再创作的精华,是朗读有声语言的生命,是朗读技巧的灵魂。

”所以我们进行设计的第一步就是确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作品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

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的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深情又激昂的诗——《我爱这土地》。

土地是我们永远的故乡,它养育了我们,给我们力量和梦想。

诗中作者化身为一只鸟,用激越深挚的歌声唱出对这片土地执著的爱。

深沉的情感基调要求全诗在朗诵时应以稍慢、低沉的声音为主,部分诗句稍轻柔、上扬。

接着我们要循着诗人的情感基调,分析这种基调下丰富诗情的层次。

全诗自然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八句,诗人化身为乌,哪怕喉咙已经嘶哑,仍要去歌唱“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和“无比温柔的黎明”,甚至死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一部分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首先是前两句,作者选择喉咙嘶哑的鸟的形象,传达时代赋予诗人的责任和诗人内心的歌唱>中动。

然后以“歌唱”领起下面四句,这四句诗为并列关系,是歌唱的具体内容。

七八两句则进一步升华诗人对土地执著的感情。

第二部分只有两句,却是全诗的诗眼。

诗人直抒胸臆,一问一答中表达了对土地的深沉强烈的爱。

最后的省略号似乎是心中潜流的无限的激情,激起人们的共鸣。

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在把握全诗基调和脉络的基础上,我们要对全诗做一个具体的技巧设计。

首先是确定语速。

深沉的爱国情感决定全诗的朗诵语速要稍慢,但“歌唱”以下三句是对饱受磨难的祖国与不屈反抗的人民的讴歌,同时作为“歌唱”的宾语出现,为排比句,故在朗诵时应慷慨激越,语速稍快,一气呵成。

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

运用情感表达
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通 过声音和表情传达出诗歌 所要表达的情感。
尝试自己朗诵并分享心得
选择喜欢的诗歌
挑选一首自己喜爱的诗歌进行朗诵练 习。
自我录音与回放
分享与交流
参加朗诵活动或线上交流平台,与他 人分享自己的朗诵心得和技巧,互相 学习和进步。
录制自己的朗诵过程并回放,发现其 中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02 通过对土地和人民的深情讴歌,传达出对家乡和 故土的眷恋之情。
03 诗人以饱满的热情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 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抒发对家国情怀的关切
诗中不仅关注个人的情感表达,更上升到家国情怀的高度,抒发了对国家 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通过描绘土地和人民的苦难与抗争,表达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未 来的期望。
推动文化创新
倡导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创新,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文化成果, 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06
诗歌欣赏与朗诵技巧
Chapter
欣赏经典朗诵版本,感受诗歌魅力
01
02
03
聆听名家朗诵
通过欣赏著名朗诵家的演 绎,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 情感深度。
观看朗诵视频
音乐美感
诗歌中的押韵和音节的安排,使得诗歌 在朗读时具有和谐的音乐美感,增强了 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04
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
pter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诗歌中的土地意象
通过诗歌中的土地意象,传承了中华民族对土地的深厚感 情和文化基因,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依恋和感恩之情。
弘扬农耕文化
土地是农耕文化的基础,诗歌中的土地意象也体现了中华 民族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彰显了农业文明在中华文 化中的重要地位。

九年级上册语文《我爱这土地》教案5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我爱这土地》教案5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我爱这土地》教案5篇九年级上册语文《我爱这土地》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诗歌。

2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

3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诗歌;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

三教学方法:1欣赏诵读法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美,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问题探究法对诗歌形象的象征含义及诗歌的主题进行探究。

3比较阅读法将同类题材诗歌进行比较,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诗歌。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时数:一课时六教学步骤:(一)导入示标:土地,承载着万物生灵。

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心魂。

(板书:我爱这土地),点明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和难点。

检查预习:请学生谈谈所了解诗人的有关情况写作背景等。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

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

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在中国新诗发展,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勋章。

2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当时是抗日战争爆发的初期,日寇横行,东北早已沦丧,华北华东华南也已遭日寇铁蹄的践踏,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看到当时的形势,心中充满了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于是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教师指导: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

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

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爱这土地》的教案设计

《我爱这土地》的教案设计

《我爱这土地》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我爱这土地》。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领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学会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诗歌表现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祖国的土地资源。

(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我爱这土地》的字词背诵与理解。

(2)诗歌主题思想的领会。

(3)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

(3)创意写作的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艾青及其作品《我爱这土地》。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土地的情感。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象征手法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提高鉴赏能力。

(2)学生举例说明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并进行评价。

5. 创意写作:(1)教师提出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我爱这土地”为主题,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6. 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我爱这土地》。

2. 结合课文,分析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写一篇短文。

3. 进行一次以“我爱这土地”为主题的亲子活动,感受亲情与爱国情怀。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我爱这土地》朗诵技巧

《我爱这土地》朗诵技巧

《我爱这土地》朗诵技巧
1. 朗诵时要饱含深情啊,就像你对最亲爱的人倾诉一样。

比如读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那就要真的感觉自己眼眶湿润了呀。

2. 注意语调的起伏哟,可不能平平淡淡。

就跟爬山似的,有高有低,像“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句,语调就要降下来,表现出沉重感。

3. 停顿也很关键呢!想一想说话时的自然停顿,朗诵时也如此。

像“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在“然后我死了”后要有个稍长的停顿。

4. 声音的轻重也要把握好哇!强调的地方就重一些,如“我爱这土地”,“爱”字就要加重。

5. 要融入自己的理解去读呀,别只是机械地念字。

好比你真的站在那片土地上,感受它的气息,再去朗诵。

6. 想象自己就是作者,体会他的情感。

难道你不觉得这样能更好地朗诵出那种情感吗?
7. 节奏别乱套啦!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就如同演奏一首美妙的乐章一样。

总之,朗诵《我爱这土地》要全身心投入,把自己的情感都释放出来,这样才能真正打动听众啊!。

《我爱这土地》教案7篇

《我爱这土地》教案7篇

《我爱这土地》教案7篇《我爱这土地》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诗歌主题。

培养爱国情结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理解关键诗句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象征的表现手法和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式: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把握诗歌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认真体味诗歌蕴涵的深沉情感。

3、探究欣赏法: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四、教学课型:新授课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内容在家自学部分一、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如上查询、查阅字典和图书馆查阅等)了解艾青的有关简介和代表作品。

二、读准下列字词音嘶哑汹涌刮着腐烂四、预习课文,思考问题: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如何理解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在校教学部分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一直对一句歌词很感兴趣,那就是:”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我昂起头,深情常望土”,这描写的是风雨中昂头向前的英雄形象,之所以能勇敢地昂首向前,原因在于有一片海阔天空,更因为有一方实实在在的土地。

土地给了人们许许多多的感触,今天我们将要来学习的是《我爱这土地》。

(板书课题:《我爱这土地》)2、解题:师:题目中包含哪些事物?生:我、土地师:他们是以什么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生:以爱为纽带,所以全诗的主题就是爱,题目突出全诗的主题。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深爱着这土地,整首诗的感情应该怎样表达出来呢?我们来听一下录音朗读,(第一遍要求听准词句的'读音,再听要求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深沉和悲,第三次听要求停住停顿。

学生齐读一次,分男女生各读一次)2、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老师补充《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已经到了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

试论《我爱这土地》的朗诵方法

试论《我爱这土地》的朗诵方法
学 教 育
试论《 我爱这土地》 的朗诵 方法
回 减 肚楠
内容摘 要 : 本文重点研究 了诗歌名作《 我爱这土地 》 中内在情绪 的起伏 , 并用文 字的形 式将了方 法 。
关键词 : 自由诗 朗诵 艾 青
自由 诗 在 我 国 出 现 于 2 世 纪 O
双 声 叠韵 ,什 么 押 在 句 中 的韵 文 ! 这 些都 是 外 在 的音 律 或有 形 律 。 内
在 的 韵 律 便 是 ‘ 绪 的 自 然 消 晴 涨 ”。 就 为我 们 朗 诵 自由诗 提 供 ’这 了方法 , 即根 据 “ 绪 的 自然 消 涨 ” 情 把 握诗 歌 的 内在 节 奏 , 将 其 转 化 再 为外 在 的 节 奏 。 《 爱 这 土 地 》 艾 青 先 生 的 我 是 名作 ,是抗 日诗歌 中的代表作品 , 是 中 国现 代 诗歌 中的 经典 。 首 诗 这 诗 体 短 小 , 势 自由 , 情 饱 满 , 形 感 意 蕴悠 长 , 是很 多诗 词 朗诵 会 上 的保 留篇 目。此 外 , 首诗 还被 收 录 在 这 各 个 版 本 的 中学 语 文 教 材 中 , 见 可 其 对 青 少年 的教 育 意义 。 确地 朗 正 诵此诗 , 不仅 有助 于我 们 更 好 的 了 解 诗 歌 的 情 感 ,而 且 可 以举 一 反 三 , 握 其 它 自由诗 的 朗诵 方 法 。 掌 现 将 全 诗 划 分 为 五部 分 , 一 逐 分 析其 内在 的 情感 和 朗 诵 的对 策 : ( )假 如我 是一 只 鸟 , 也 要 1“ 我 用 嘶 哑 的喉 咙 歌 唱 ” — 在 诗 歌 的 — 开 头 ,作 者 将 自己 化 身 成 了 一 只 鸟 , 然 在 这 首 诗 中 , 者 没 有 用 虽 作 任 何 形 容 词 来 说 明 这 是 只 怎 样 的 鸟 , 是从接下来的“ 但 嘶哑 ” 词 中 一 可 以看 出 这 是 一 只 受 尽 了 折 磨 却 不 肯认 输 、拼 劲 全 力 呐 喊 的鸟 儿 。

小学生口才朗诵教案模板

小学生口才朗诵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朗诵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进行朗诵。

教学难点:1. 学生在朗诵过程中,如何把握语气、语调、语速的变化。

2. 学生如何运用朗诵技巧,使朗诵更具感染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我爱这土地》2. 多媒体课件3. 录音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朗诵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喜欢朗诵吗?为什么?3. 引出课题:《小学生口才朗诵》二、新课讲解1. 介绍朗诵的基本技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 讲解语气、语调、语速在朗诵中的重要性。

3. 举例说明不同语气、语调、语速在朗诵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篇课文进行朗诵。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语调、语速等问题。

3.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朗诵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朗诵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朗诵一首自己喜爱的诗歌。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朗诵中的停顿技巧,强调停顿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停顿在朗诵中的作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篇课文进行朗诵,注意停顿的运用。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语调、语速、停顿等问题。

3.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朗诵练习,提高自己的口才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朗诵的兴趣。

2. 朗诵技巧:评价学生在朗诵过程中的发音、语调、语速、停顿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的自信心和口语表达能力。

有关爱国的课文教案

有关爱国的课文教案

有关爱国的课文教案第一章:《我爱这土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诵技巧。

3.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

2. 学会生字词,提高朗读水平。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这片土地。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2. 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组内交流学习。

4.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

5. 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并指导朗读技巧。

6.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章:《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诗人对祖国的自豪之情。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诵技巧。

3.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自豪的感情。

2. 学会生字词,提高朗读水平。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人为什么如此自豪地宣称自己是中国人。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2. 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组内交流学习。

4.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自豪的感情。

5. 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并指导朗读技巧。

6.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三章:《歌颂祖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诗人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诵技巧。

3.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赞美的感情。

2. 学会生字词,提高朗读水平。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人为什么如此赞美祖国。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朗诵诗歌的兴趣;
2、提高学生朗诵水平;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诗歌朗诵技巧。

教学难点:学生朗诵练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导入。

听音频《我爱这土地》感受朗诵的艺术。

二、新授。

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

那么朗诵有哪些技巧呢?(学生初测回答)
(一)展示朗诵技巧。

一、了解作品,注意感情,贴近作者心情。

二、停顿和连贯。

三、重音。

四、语速。

五、语调。

六、登台与声音技巧的结合。

(二)细解技巧。

作品及作者介绍。

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能够体会作者创作诗歌时的心境。

在诗歌的“意象”中,往往饱含诗人的喜怒哀乐,蕴含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停顿是朗诵一种非常有效的表达艺术.朗诵中运用了停顿艺术, 能使整个演讲抑扬顿挫、起伏跌宕、连贯畅通,让听众享受到一种语言的节奏美。

连贯是朗诵过程中,思想情感一直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在意思延续或激情澎湃的地方,必须一气呵成,这就需要用语流连贯的表达技巧。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在朗诵时要加以强调的技巧。

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

(三)小试牛刀。

朗诵《乡愁》先听范读,再分组活动比赛朗诵,过程中渗透技巧点评,最后老师范读。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四)继续讲解其他技巧。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
松。

说话的语速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

一般来说,热烈、欢
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
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

语调分四种。

1.升调。

前低后高,语势上升。

表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真的吗?)
2.降调。

前高后低,语势渐降。

表肯定、坚决、赞美、祝
福等感情。

(的确如此!)
3.平调。

语势平稳舒缓,用于陈述说明,表庄严、悲痛、
冷淡等感情。

4.曲调。

语调弯曲,常用表示讽刺、厌恶、反语、言外之意
等语气。

(有意义吗?)
朗诵练习《囚歌》师生分句体会语调。

《囚歌》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冷眼旁观)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平调)
一个声音高叫着:(↗曲调,嘲讽)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曲调,诱惑)
我渴望自由,(→平调,庄严)
但我深深知道——(→平调)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升调,蔑视,愤慨,反击)
我希望有一天——(→平调)
地下的烈火,(稍加上扬,语意未完)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毫不犹豫)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降调,沉着、坚毅、充满自
信)
最后,如果需要登台需要注意什么呢?
眼神:做到目视前方,用眼神传达感情。

面部表情:不可表情过火,矫揉造作。

手势和动作:少而清楚,限于胸前,如果太远便会缺乏力量,腰部
以下不有动作,身体不能经常移动。

台风仪态:优雅自然,行动不急不缓,修饰仪表,端正态度。

自信最重要!
(五)作业:诗歌朗诵练习,带感情朗诵《囚歌》。

(六)听《祖国啊亲爱的祖国》音频,整体体会今天所学的朗诵技巧。

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