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课时练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敬业与乐业 -(试卷配答案)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敬业与乐业 -(试卷配答案)

寄语:亲爱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就是逐级攀升的难度。

即使每一级都很陡峭,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一层又一层地跨越,最终才能实现学习的目标。

祝愿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7敬业与乐业》课时练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乐业(lè) 羡幕(mù)百行业为先(háng)言行相顾(gù)B.征引(zhèng)禅师(chán)驹偻(gǒu lóu)断章取义(zhāng)C.骈进(pián)亵渎(xièdú)佛门(fó)不二法门(èr)D.承蜩(tiáo)层累(lěi)心无旁鹜(wù)强聒不舍(guā)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都很受不了他强聒不舍的行为。

B.你要牢牢记住,努力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C.你这样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

D.遇到别人不明白的事情,你要耐心讲解,力求道理上的理至易明,那样别人才会明白。

3.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①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②因为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④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⑤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A.③①⑤④②B.③④⑤①②C.①④⑤③②D.③②①⑤④4.下列引文的出处有误的一项是( )A.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

——《庄子》B.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C.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论语》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诗词三首 -(试卷配答案)(1)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诗词三首 -(试卷配答案)(1)

寄语:亲爱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就是逐级攀升的难度。

即使每一级都很陡峭,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一层又一层地跨越,最终才能实现学习的目标。

祝愿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课时练一、选择题(共7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金樽(zūn)丙辰(chén)投箸(zhù)垂钓(diào)B.太行(xíng)凄凉(qī)楚水(chǔ)云帆(fān)C.怀旧(jiù)琼楼(jīng)珍羞(xiū)起舞(wǔ)D.阴晴(qíng)婵娟(shàn)青天(qīng)歧路(qí)2.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直挂云帆济沧海济:渡。

B.玉盘珍羞直万钱直:同“值”,价值。

C.暂凭杯酒长精神长:增长,振作。

D.何事长向别时圆何事:什么事情。

3.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B.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C.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州,将登太行雪满山B.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5.下列关于诗词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体诗的格律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分为两大类:律诗、绝句。

B.在诗歌发展史上,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唐代讲究格律的诗称为“古体诗”。

C.律诗一般由四联组成,每联两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近体诗用韵很严,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不入韵外,各联的偶句必须押韵。

6.下列对《行路难》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设宴为之饯行。

B.诗的前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变化,反映作者积极处世。

【★】2023-2024学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14 诗词三首》

【★】2023-2024学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14 诗词三首》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课时练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1.字音字形。

金zūn斗.十千投箸.qí路见赠.凄.凉闻笛fù烂柯.侧pàn长.精神宫què琼.楼qǐ户婵.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金樽.清酒斗十千(2)玉盘珍羞直..万钱(3)多歧路,今安.在(4)长风破浪会.有时(5)直挂云帆济.沧海(6)暂凭杯酒长.精神(7)何事..长向别时圆(8)千里共婵娟..3.“唐宋八大家”是指唐朝的、,宋朝的、王安石、、、和曾巩。

4.《行路难》(其一)的作者是,字,号青莲居士,(朝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

5.《水调歌头》的作者是,自号,(朝代)文学巨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词开派先河,与并称“苏辛”。

“水调歌头”是。

“子由”是的字。

二、选择题(共6小题)6.下列作家、作品、时代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李白﹣﹣《行路难》(其一)﹣﹣唐代B.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C.苏轼﹣﹣《水调歌头》﹣﹣宋代D.张岱﹣﹣《湖心亭看雪》﹣﹣宋代7.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玉盘珍羞/直万钱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C.直挂云帆/济沧海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8.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怀旧空吟闻笛赋B.忽复乘舟梦日边C.到乡翻似烂柯人D.拔剑四顾心茫然9.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10.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B.诗人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仕途受阻、理想不得实现。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醉翁亭记 -(试卷配答案)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醉翁亭记 -(试卷配答案)

寄语:亲爱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就是逐级攀升的难度。

即使每一级都很陡峭,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一层又一层地跨越,最终才能实现学习的目标。

祝愿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课时练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琅琊(láng)环滁(chú)觥筹(gōng)饮少辄醉(zhé)B.对弈(yì)伛偻(yǔ)林霏(fēi)岩穴暝(míng)C.山肴(xiáo)野蔌(shù)蔚然(wèi)晦明变化(huì)D.阴翳(yì)林壑(hè)宴酣(hān)水声潺潺(chán)2.选出对文章开篇“环滁皆山也”品析错误的一项( )A.用这五个字开篇,写出了滁州的全貌,文章显得大气磅礴,引人入胜。

B.开篇用五个字总写滁州全貌,为后文进行铺垫,行文自然,顺理成章。

C.鸟瞰全景,由近及远,概括力强,文笔生动,写出了滁州的地理形势。

D.用五个字开篇,从大处落笔,简练、概括、形象地写出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3.选出对文章主旨归纳正确的一项( )A.表达“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情怀。

B.揭示“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C.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4.下列对《醉翁亭记》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为写景抒情定下基调。

“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B.最后一段中的“宴酣之乐”,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表达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使文意更为深刻。

C.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将描写、叙事、抒情和议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全文的主旨。

D.本文大量运用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

同时,全文用了21个“也”字,增添了散文的韵味,读来只觉得神采飞扬,摇曳生姿。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时练《我的叔叔于勒》含答案和解析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时练《我的叔叔于勒》含答案和解析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时练《我的叔叔于勒》含答案和解析一、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母亲对我们的拮.( )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2)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

(3)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kǒng bù( )。

(4)父亲神色很láng bèi( ),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2.选出对加点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在各句后的括号内。

(1)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 )A.计算比较B.争论C.打算;计议(2)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勒阿弗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 )A.派(出去)B.使离开C.消磨(时间、日子)(3)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

( )A.放刁撒泼,蛮不讲理B.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C.生活没有着落的人(4)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

”( )A.舒畅;高兴B.尽兴C.爽快;直率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

B.即将开发的“两馆一厅”,将为市民的休闲时光提高浓浓的文化味。

C.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成自我完善。

D.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有些陌生,40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4.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的叔叔于勒》中“我”作为叙事主体贯串全篇,因此“我”是小说的主人公。

B.作者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C.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时练《诗词三首》含答案和解析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时练《诗词三首》含答案和解析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时练《诗词三首》含答案和解析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樽.(zūn) 投箸.(zhù) 闻笛赋.(fù)B.凄.凉(qī) 歧.路(qǐ) 济.沧海(jì)C.宫阙.(què) 怀.旧(huái) 长.精神(zhǎng)D.婵.娟(chán) 绮.户(qǐ) 烂柯.人(kē)2.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玉盘珍羞.直万钱(同“馐”,美味的食物)B.今日听君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C.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实现远大理想)D.千里共婵娟..(指嫦娥)3.请用“/”给下面的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B.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有“诗豪”之称。

我们曾学过他的《爱莲说》。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D.“唐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大,这八个人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行路难》(其一)中,表明作者人生道路上遭遇艰难险阻的句子是“,”。

(2)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运用典故表现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诗句是“,”。

(3)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对人事与自然进行了哲理性思考,表现出乐观旷达的情怀。

(4)(2020·山东聊城中考)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被广为传诵。

(5)(2020·重庆B卷中考)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启迪我们:即使前路坎坷,未来仍可期待。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课时练36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课时练36

课前预习
泰山的高峻、雄伟,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又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课堂练习
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3、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知识改变命运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2、讨论并归纳写作特点
课后复习
必做题1、课文第二段记述了登泰山的过程,请介绍作者的登山路线。

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选做题背诵课文。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知识改变命运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知识改变命运。

【★★★】2023-2024学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13 湖心亭看雪》

【★★★】2023-2024学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13 湖心亭看雪》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时练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更.定(gēng)沆砀..(hàng dàng)B.一芥.(jiè)铺毡.(zhān)C.雾凇.(sōng)强.饮(qiáng)D.毳.衣(cuì)喃.喃(nán)2.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A.上下一.白/余孥一.小舟B.余.住西湖/上下十余.里间C.是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及.下船/及.郡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高度写意、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写出了大雪的威严。

烘托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意境。

B.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流露出作者的遗世独立、孤高自赏的情怀。

C.“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

用白描的手法表达出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D.文章结尾写舟子喃喃自语,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

从侧面写出俗人无法理解文人的高雅,展现了作者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4.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雾凇沆砀:(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

B.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一个叫金陵的人。

D.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5.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一个“痴”字,表现了作者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文章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D.文章委婉地传达出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2)是日更定..矣(3)拥毳衣..炉火(4)雾凇沆砀..(5)舟中人两三粒而已..(6)有两人铺毡对.坐(7)见余大.喜(8)及.下船(9)惟.长堤一痕(10)余强饮..三大白而别(11)余拏.一小舟(12)莫说相公..痴7.一词多义。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课时练20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课时练20

课前预习一、注音好为《梁父吟》()乐毅()因屏人曰()度德量力()汉沔()殆()胄()刘璋()存恤()箪食壶浆()课堂练习一、解释加粗的词。

1、隆中对2、莫之许也3、谓为信然4、先主器之5、此人可就见6、不可屈致7、将军宜枉驾顾之8、由是先主遂诣亮9、凡三往 10、因屏人曰11、汉室倾颓12、度德量力13、欲信大义于天下14、遂用猖蹶15、自董卓已来16、非惟天时17、抑亦人谋也 18、挟天子以令诸侯19、此诚不可与争锋20、此诚不可与争锋2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23、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24、帝室之胄25、将军身率益州之众26、于是与亮情好日密27、箪食壶浆二、特殊句式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2、君与俱来。

3、时人莫之许也4、贤能为之用课后复习知识改变命运一、通假字1、欲伸大义于天下2、自董卓已来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沁园春·雪 <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知识改变命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知识改变命运。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岳阳楼记 -(试卷配答案)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岳阳楼记 -(试卷配答案)

寄语:亲爱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就是逐级攀升的难度。

即使每一级都很陡峭,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一层又一层地跨越,最终才能实现学习的目标。

祝愿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运用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洞庭湖湖光山色变化无穷,为下文具体写洞庭湖上一阴一晴景象作伏笔。

B.“衔远山,吞长江”运用比拟、对偶的修辞手法,赋予洞庭湖以生命、以气势,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C.“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把一动一静时的光影色态写得十分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

D.“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渲染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感伤之情。

2.指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四支僵劲不能动。

D.属予作文以记之。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本文以“记”为名,先写景后叙事,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出议论。

D.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

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谪守(zhé)衔远山(xián)浩浩汤汤(tāng)B.淫雨(yín)巴陵郡(jùn)薄暮冥冥(míng)C.皓月(hào)喜洋洋(yá)宠辱偕忘(jiē)D.樯倾(qiáng)吞长江(tēn)虎啸猿啼(xiào)5.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先/天下之忧/而忧D.前人之述/备矣6.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12 醉翁亭记》(含答案解析)(1)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12 醉翁亭记》(含答案解析)(1)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课文第二段,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落”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化之美。

B.课文包含了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其中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

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消沉的表现。

D.课文第二、三、四段每段开头都有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2.下列句子在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一项是()A.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B.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D.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岳阳楼记 -(试卷配答案)(1)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岳阳楼记 -(试卷配答案)(1)

寄语:亲爱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就是逐级攀升的难度。

即使每一级都很陡峭,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一层又一层地跨越,最终才能实现学习的目标。

祝愿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课时练一、选择题1.以下选项中,加点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星隐曜:光芒B.朝晖夕阴:日光C.春和景明:日光D.晦明变化者:日光2.下面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C.沙鸥翔集,锦鳞游泳D.浮光跃金,静影沉璧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谪守(zhē)郡县(jūn)诗赋(fù)衔接(xián)B.吞没(tēn)朝晖(huī)骚人(sāo)霪雨(yín)C.樯倾(qiánɡ)冥冥(mínɡ)潜行(qiǎn)波澜(lán)D.汀兰(tīnɡ)皓月(hào)偕忘(xié)神怡(yí)4.指出“之”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5.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认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可以高兴或悲伤。

B.不认为环境好就可以高兴,不认为个人失去就可以悲伤。

C.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

D.不因为环境的好坏而高兴,也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悲伤。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综合性学习7.综合运用。

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岳阳楼有一副名联,由“万家忧乐到心头”(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乙)构成,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______)(填“甲”或“乙”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预习
1、了解创作背景
2、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
3、了解鲁迅及其作品
(二)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1、标明本文的18个小节。

(每小节以自然段之间所空一行为标志)
2、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默写在下面)
课堂练习
1、从文题《回忆鲁迅先生》可以看出这是一篇的散文。

2、谈谈你熟悉的鲁迅。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3、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片断来描写鲁迅先生?(写出四个即可)
4、、请你找出本文中比较精彩的生活细节,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设置:
(1)、鲁迅先生是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本文那些地方也可以看出来?文中有与他的这风格不一样的地方吗?为什么他要这样做?
(2)、鲁迅先生对自己的亲人如何?
(3)、课文还有那些让你感动的地方?
4、提起鲁迅,我们总会觉得他是一位大文豪,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

但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

(可从他对待亲人、朋友等方面的态度来考虑)
课后复习
必做题1、看清字形给加粗字注音。

虔( )诚紊()乱肋()膜噢()的一声
抽屉()解剖()遭殃()踌躇()()
喘()着窘()迫鉴()赏阖()一阖眼睛
2、识记作者。

本文作者是,现代著名女作家。

其代表作
有、,等,她被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选做题3、思考: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