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5第五章农业标准化与农业质量课件ppt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7067611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f.png)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的相互促进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标准化的基础,只有保证
01
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实现农业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通过实施
02
农业标准化,可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相辅相成,相互促
03
进,共同推动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的相互促进,有助 04 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
促进农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发展的基 础,只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促进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提高农产 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 于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农产品质量安全 形势严峻,存在
诸多问题
农药残留、重金 属污染等问题突
04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标准化的实施
制定农业标准:根据农产品质量安 全要求,制定相应的农业标准
培训农民:对农民进行农业标准化 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标准化意识
推广农业技术:推广先进的农业技 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加强监管: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 监管,确保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效果
农业标准化的成效
01 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标准 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和安全性
02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标准化 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
03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通过标 准化生产,促进农业科技创 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04 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标准化 生产,提高农产品价格,增 加农民收入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a6774f7afad6195f312ba6e2.png)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节 农产品质量相关概念 三、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 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 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 优质、营养类食品。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绿色食品分A、AA两级。AA级是完全按照 国际标准来进行检测,是真正与国际接轨的“有 机食品”,是完全意义上的安全食品。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绿色食品标志
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 证的产品。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节 农产品质量相关概念 四、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之间的关系
无公害食品和A级绿色食品是限时、限量使用农 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而生产出来的食品,这类 食品中有害物质残留量严格控制在无公害食品标准 之内,长期食用不对人身产生公害,主要满足人民 大众的日常消费要求。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 证的产品 。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节 农产品质量相关概念 *二、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
1、有机农业 定义:
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 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 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 体系。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2、有机食品(Organic Food)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有机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要求生产基地是无 污染的纯天然的良好生态环境,并在前三年没有 使用过任何农用化学物质,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 ,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而生产 出来的食品,这类食品完全没有农用化学物质的 残留,主要满足发达国家和富裕地区人们的高档 消费要求。
关于绿色食品的行业标准。包括:产地环境质 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产品 包装标准和储藏运输标准。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PPT 78张)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PPT 78张)](https://img.taocdn.com/s3/m/c312540fccbff121dd3683e5.png)
15
• 二、标准的分类
• (4)企业标准:企业标准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 在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 定的标准。
• 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并向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 的同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企业标准代号: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行政主管 部门加以规定。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 上牵中央,下连百姓, 任重而道远......这和爱 情一样是一个永恒的 话题。
2
案例 “毒豇豆”事件
“毒韭菜”事件
3
硫磺熏制生姜
用 硫 磺 熏 过 的 生 姜
4
左侧颜色比较鲜艳的就是硫磺姜
5
转基因农作物
6
• 富含胡萝卜素的转基因“金米”
19
• 二、标准的分类
• 4、根据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分: • ① 基础标准 • ② 产品标准 • ③ 方法标准 • ④ 安全标准 • ⑤ 卫生标准 • ⑥ 环境保护标准
20
①基础标准 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 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称为基础标准。 按其性质和作用的不同,一般分为:
法令形式规定强制执行。 种类:专门的安全标准;在产品标准或工艺标准
中列出有关安全的要求和指标。 内容:劳动安全标准、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标准、
电气安全标准和消费品安全标准等。
23
23
⑤卫生标准 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
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⑥环境保护标准
为保护环境和有利于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 壤、噪声、振动等环境质量、污染源、检测方法以及其 他事项制定的标准,称为环境保护标准。
农业标准化生产ppt课件
![农业标准化生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f1727f312b3169a451a44d.png)
2.
3.
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分类
4.
动植物防疫检疫类标准
动植物检疫与防疫、诊断与防治等方面的标准
5.
管理规范类标准
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准则,农产品安全控制规范 (GAP、GMP、GVP、HACCP),农产品包装、标识、 贮运等方面的标准
6.
品质规格类标准
制定大宗农产品、优势农产品质量要求、规格的 分等分级,质量安全评价方法标准
涵盖 产地环境的检测检验 农业投入品的选用 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技术规程 产品质量检测检验等环节 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技术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基础工作
二、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分类
(一)功能作用
1.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重要支撑(标准、监管、执法、
认证、检测五大体系)
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2007年4月23日,中央政治局组织集中学习,
将“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作为主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 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 民增收,必须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没有农业标准 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
总书记强调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共用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进行规定的 文件,必须是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
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以促进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
农业标准化概念
2、农业标准 评价农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据,是农产品生产加工、 质量检验、分等定价、选购验收、洽谈贸易的技术 准则。(生产经营行为)
农业标准化生产
主要内容
第一个部分
农业政策学课件 第05章 农业政策评估.ppt
![农业政策学课件 第05章 农业政策评估.ppt](https://img.taocdn.com/s3/m/66f253be561252d380eb6ef5.png)
2020/9/27
16
16 / 45
第三节 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
农业政策方案评估 农业政策执行评估 农业政策效果评估
农业政策评估的方法
农业政策方案的评估方法 农业政策执行的评估方法 农业政策效果的评估方法
2020/9/27
17
17 / 45
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
2020/9/27
28
28 / 45
农业政策评估的方法
农业政策效果的定量评估方法
(4)模糊评判法 在农业政策效果评估过程中,对于决策目标的 模糊性既可以采取忽略的方法,也可以采取简 化的方法,即对模糊目标进行“主观划界”的 办法简化成“确定”的、“明晰”的目标。
2020/9/27
29
29 / 45
2020/9/27
9
9 / 45
农业政策评估的类型
(二)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1.内部评估。由行政机构内部的评估者所完成
的评估。 2.外部评估。由行政机构以外的评估者所完成
的评估。
2020/9/27
10
10 / 45
农业政策评估的类型
(三)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 1.事前评估(预评估):在政策执行之前进行
由政策执行者自行 评估政策效果的方 法
运用匿名和反复通 信的方式,充分地 利用专家的知识、 经验就农业政策效 果的好坏和大小做 出研究判断
优点
缺点
比较直接实际,增 强了评估结论的说 服力
由于政策对象所处 的地位,决定了他 们不能对政策效果 进行全面、准确和 客观刚正的评估
能够充分利用政策 由于政策执行和政
农业政策评估的概念
根据某些公认的标准、运用科学合适的办法、对农 业政策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检查、总结、衡量、 分析和评价,以判断具体的农业政策的价值程度。
农业标准化生产ppt课件
![农业标准化生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05fb0733d4b14e84246867.png)
产地环境的检测检验
农业投入品的选用
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技术规程
产品质量检测检验等环节
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技术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基础工作
二、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分类
(一)功能作用
1.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重要支撑(标准、监管、执法、
认证、检测五大体系)
2. 规范和统一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行为的技术依据 3. 评价农产品安全水平高低和质量优劣的重要尺度 4. 农业行政执法的重要保障 5. 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消费的重要指南 6. 消除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技术手段
国家农业标准化行业管理机构
植业管理局、畜牧局、兽医局、 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
体
林业局:植树造林司、森林资源管理司、
系
政策法规司、科学技术司
省农业标准化行业管理机构 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行业标准管理机构
省林业局:植树造林司、森林资源管理司 州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县农业局
一、农业标准化概念
▪ 是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 也是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和职责 ▪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法定要求(安全法)
发展: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
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分类
(二)农业标准的分类
按层级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按行业分
种植、畜牧、渔业、林业、水利、烟草等
按执行性质分
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分类
(三)按农业标准自然属性和功能定位分类
1. 安全卫生类标准 农残、兽残、重金属污染和病源微生物限量标准及检 验检测方法标准
5. 管理规范类标准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316160bbb84ae45c3a358c4e.png)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武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周永锋一、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农业标准化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则,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和实施管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竞争力为目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二、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是在标准化原理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是指导农业标准制定及实施过程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具体有如下四个方面。
1.简化原理具有同种功能的标准化对象,当多样性的发展规模超出可必要的范围时。
即可消除其中多余的、可替换的和低功能的环节,以保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使总体功能最佳。
2.统一原理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技术特性确定的一致性,应与被取代的事物功能等效。
从农业现代标准化的角度来说,统一的实质是使对象的形式、功能(效用)或其他技术特性具有一致性,并把这种一致性通过农业标准确定下来。
统一化的目的是消除由于不必要的过程多样化而造成的混乱,为农业生产的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
当然农业过程中还有一些事情不能统一的现象,如不同经纬度或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同一种作物播种时间,就无法统一;同一作物的种植密度在适宜生长的环境中不同区域也无法统一。
但这并不能证明统一化原理的不适用。
3.协调原理农业标准系统的功能有赖于每个标准本身的功能,以及每个相关标准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联系来保证。
为使农业标准系统有效地发挥功能,必须使农业标准系统在相互因素的连接上保持一致,使农业标准内部因素与外部约束条件相适应,从而为农业标准系统的稳定创造最佳条件。
协调原理的主要应用方面:农业标准内部系统之间的协调;相关农业标准之间的协调;农业标准系统之间的协调。
4.优化原理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农业标准体系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农业标准化及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标准化及农产品质量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79da17b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9.png)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平安XX市农产品质量平安监视管理站周永锋一、农业标准化的根本概念农业标准化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那么,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和实施管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历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平安,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规X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到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竞争力为目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二、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是在标准化原理根底上的开展和延伸,是指导农业标准制定及实施过程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具体有如下四个方面。
1.简化原理具有同种功能的标准化对象,当多样性的开展规模超出可必要的X围时。
即可消除其中多余的、可替换的和低功能的环节,以保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使总体功能最正确。
2.统一原理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技术特性确定的一致性,应与被取代的事物功能等效。
从农业现代标准化的角度来说,统一的实质是使对象的形式、功能〔效用〕或其他技术特性具有一致性,并把这种一致性通过农业标准确定下来。
统一化的目的是消除由于不必要的过程多样化而造成的混乱,为农业生产的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
当然农业过程中还有一些事情不能统一的现象,如不同经纬度或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同一种作物播种时间,就无法统一;同一作物的种植密度在适宜生长的环境中不同区域也无法统一。
但这3.协调原理农业标准系统的功能有赖于每个标准本身的功能,以及每个相关标准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联系来保证。
为使农业标准系统有效地发挥功能,必须使农业标准系统在相互因素的连接上保持一致,使农业标准内部因素与外部约束条件相适应,从而为农业标准系统的稳定创造最正确条件。
协调原理的主要应用方面:农业标准内部系统之间的协调;相关农业标准之间的协调;农业标准系统之间的协调。
4.优化原理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农业标准体系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进展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到达最理想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范畴
6.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指为使人们确信某实体能满足质量要求,在质量体系内
实施并按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的和系统的活动。 内部质量保证:在组织内部,使管理者建立信心 外部质量保证:在合同或其他环境中,使顾客或其他人建 立信心
7.质量改进(Quality Improvement) 指为了向本组织及其顾客提供更多的效益,在整个组织
(1)产品质量策划 (2)质量管理和作业策划 (3)质量计划和质量改进策划
4.质量计划(Quality Plan) 指针对某项产品、过程、服务、合同或任务制定专门的质量
措施、资源和活动的文件。
5.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指为达到质量要求而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目的在于确保
产品的质量能满足顾客、法律法规等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
因此,无形产品的质量特性主要体现在: 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时效性、舒适性、文明性等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范畴
(三)质量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ISO 8402-94对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的定义为: 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
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 理职能活动。
内采取旨在提高活动和过程效率与效果的各种措施。目的在 于增强组织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范畴
8.质量监督(Quality Surveillance) ISO 8402-94对质量监督的定义为:为了确保满足规定的要
求,对实体的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
9.质量信息(Quality Information) 指反映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状态、变化及相关因素间关系的数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范畴
1.质量方针(Quality Policy) 由某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颁布的该组织的总质量宗旨和方
向。 2.质量目标( Quality Goal )
根据质量方针要求,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在质量方面所要求达 到的预期成果。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范畴
3.质量策划(Quality Planning) 指确定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以及质量要素动作的活动。
据、报告和资料。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范畴
朱兰三部曲: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范畴
(三)质量管理方法
1.统计质量控制方法 (1)初级统计管理方法
如:控制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相关图法、排列图法、直方图 法、分层法、统计调查表法等 (2)中级统计管理方法
如:抽样调查方法、抽样检验方法、试验计划法等 (3)高级统计管理方法
如:高级试验计划法、多变量解析法等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范畴
2.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方法 指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员工作方式的角度进行质量管
理的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 制定质量管理方针、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开展质量控制小组
活动、各部门质量责任的分担、进行质量诊断等。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范畴
(四)质量管理组织体制 1.质量管理系统
三、质量管理的特点
(一)质量管理的全面性
1.全面质量的管理 2.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3.全过程质量的管理 4.全社会推动的质量管理
(二)质量管理的服务性
(三)质量管理的预防性
(四)质量管理的科学性
(一)质量管理的现状 第一级:质量检查
保证质量的主要方式是进行临时性和最后阶段检查。产品质 量由独立的部门管理,工艺、服务和设计质量未列入检测范围, 研发工作与生产完全脱节。占25%
第二级:质量保证 质量目标主要通过生产部门实现。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和服务
质量在检测范围之内,但设计质量的检测没有。占36%
我国的质量管理系统由口和军工(军用事业)口组成。民 口由各部(委、局)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各类工农业产品的质量 管理。
2.质量监督系统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是国务院统一管理全国质量监督
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组 织、协调、督促、检查,实现对质量的宏观控制。同时,建成质 量监督网络,如农业部负责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管理工 作,工商局负责食品市场整顿,卫生部负责食品卫生工作等。
05第五章农业标准化与农业质 量管理
第五章 农业标准化与农业质量管理
第一节 农业质量管理概述 第二节 农业标准化与农业质量管理 第三节 农业质量管理与农产品品牌建设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范畴
一、关于质量管理
(一)质量 现代汉语词典对质量的定义为: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 ISO 8402-94对质量的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范畴
第三级:预防次品 产品设计与生产工艺相互影响,生产过程极为稳定,次品率
极低甚至达到零次品或零缺陷,并开始出现面向客户的特征,与 供应商合作密切。占25%
第四级:完美无缺
年平均利润为9.1%
称为“优质企业”。①有内在的文化氛围,每个员工都在为 达到完美无缺而奋斗。②始终面向外部客户,通过优越的设计 质量来满足客户需要,并从供应商到客户形成一个优化的管理 流程。占13%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范畴
(二)质量管理的作用 1.有利于贯彻实施技术标准。 2.有利于维护消费消费者权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满足不同层次的生活需要。 3.有利于保证产品生产、加工、物流和消费的正常秩序,维护多
方权益。 4.有利于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名牌产品的开发。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范畴
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ISO 9000:2000对质量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
的程度。(影响最广泛)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范畴
无形产品(服务)的质量特性: 服务的提供可涉及: --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上所完成的活动; --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上所完成的活动; --无形产品的交付; --为顾客创造氛围。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范畴
3.质量认证系统 (1)产品质量认证组织子系统 (2)质量体系认证组织子系统 (3)实验室认可组织子系统
4.质量管理学术系统 主要由各级质量管理协会系统及有关院校、科研机构的质
量管理教学和研究单位等组成。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范畴 年平均利润约为零,
二、质量管理的现状与作用 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