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统计列表

合集下载

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青杄群落结构分析

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青杄群落结构分析

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青杄群落结构分析陈思;董永恒;高智辉;潘世成;李智军;樊金拴【摘要】以甘肃兴隆山青杄群落为对象,分析了其群落特征和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上,该群落属的分布类型以温带性质居多.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最多.群落层次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亦有层间植物伴生.除了样地4为聚集分布外,其他3个样地的青杄种群均为均匀分布.造成均匀分布的原因是青杄的生物学特性和林下华西箭竹生长状况共同引起的.不同海拔、不同林型的4个样地的聚集强度大小依次为:样地4>样地2>样地3>样地1.聚集强度的变化表明,种群年龄和苔藓层厚度同样影响空间分布格局.%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data from 4 sampling plots of Picea wilsonii forest in Xinglongshan Mountian.Gansu Province,this paper analyzed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P. wilsonii forest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popul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genera belonged to temperate biome, and most species were phanerophytes. Vertical structure of P. wilsonii community included tree layer, shrub layer, herbal layer, and moss layer, accompanying with interstratum plants. Except for plot No. 4, which was in uniform distribution,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populations in other 3 sampling plots were aggregated ones. The causes of uniform distribution wer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 wilsonii and the growth condition of Fargesia nitida occurring under trees. Aggregation intensities of the 4 plots which were in different altitudes and different forest types were in the order of plot No. 4> No. 2> No. 3>No. 1, indicating that theage of population and moss layer thickness were associated with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P. wilsonii population.【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8)001【总页数】7页(P39-45)【关键词】青杄;甘肃兴隆山;群落结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作者】陈思;董永恒;高智辉;潘世成;李智军;樊金拴【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渭南市东雷抽黄灌溉工程管理局,陕西合阳7153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甘肃兴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兰州730117;陕西太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宝鸡7223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5.2青杄(Picea wilsonii)为中国特有的常绿针叶树种,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湖北、甘肃、青海、四川等省[1],垂直分布在1 500~3 000m,属于亚高山植被。

山西植被的主要类型

山西植被的主要类型

山西植被的主要类型植被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根底,要想系统地了解植被,深人地研究植被,为经济建设效劳,为人类造福,最根本的工作就是进行植被分类。

我们把植被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两大类型。

植被是覆盖在地球外表的主要自然要素。

山西地处暖温带——温带,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发育的植被类型比拟齐全。

各地植物种类成分及其组成群落、区域特点,时空特征和人为影响程度不同,因而其植被类型及分布地域、分布规律不同。

在一定地段上的植物结合,它具有一定的优势层片结构。

在优势层片结构中拥有共同的生态类型和生活型,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并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所以植物群落不仅包括了植物本身,而且还包括有一定的生态环境特征。

因为植物群落建群层片结构的形态和生态特点,不只是地理条件的反映,同时他又影响着植物群落环境。

根据上述对植物群落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山西植被的特点,在植被分类时,主要考虑以下原那么。

一、自然植被分类的根本原那么和主要依据1.植物种类组成植物种类是构成一个植物群落,乃至一个植被类型的根底,一定种类的组成显示出一个群落的根本特征,而其他特征那么由这一特征所决定。

特别是对群落的组成起作用的优势种和共建种,因为它是群落的主要建造者,是群落存在的前提,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一旦遭到破坏,它所创立的群落环境随之发生演替。

本书分类系统中,中低级分类单位(群系和群丛)的划分多考虑这一因素。

其次,还考虑到植物群落中的特征种或者指示植物,但必须明确这些种可以是建群种、特征种,或者是多度不太大的指示植物种。

因为它们能够反映该群落自下而上的气候条件和环境。

如陵川县峡谷中南方红豆杉林、夏县的板栗林等,虽面积不大或者很小,说明山西省存在亚热带成分的植物群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群落的外貌和结构群落的外貌和结构是植被分类的主要依据。

群落的外貌主要决定植物的生活型和生理、生育特性。

群落的结构包括群落的水平空间和其垂直结构(即群落的分层现象),它的形成是群落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植物调查报告_3

植物调查报告_3

植物调查报告植物调查报告(集锦15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植物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植物调查报告1一、调查概况通过教师教学效果反馈分析,虽然初一初二生物成绩理想,但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方面还稍有欠缺,就这个问题我于xx年4月份,对我校的学生就生物课学习方法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研究,对初中生的学习生物的学习发发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准确把握初中生对生物这一非主课的课程的一般学习方法,就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情况,对课堂教育作出改善,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生物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改进需要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学生在课前与课后预习复习情况;2、学生上课情况;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初一、初二共6个班进行调查共有310名学生进行了这次调查,接近理想的随机样本数量,使调查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更加可靠。

调查内容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这三个时候学生所采取的学习方法,并包括学生对现今生物课的看法和建议等几方面内容。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部分学生在生物的学习方法上依然存在着问题。

(一)课前预习情况1、上课的预习情况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多能在课前自觉预习,但是19%的学生则是在课前翻一下书,对这节课老师所讲的内容有个大体的印象;而13%的学生是想起来就预习,12%的学生则是把预习当成是一种任务,老师要求就预习,若老师不要求就不预习;最后剩下4%的学生上课前不预习。

2、预习方法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会找疑难点进行复习,而25%的学生则是选择找侧重点;18%的学生会先发现问题,然后就根据问题来预习课本内容找出解决的答案;8%的学生会对照参考资料进行预习;最后16%的学生看一遍书。

通过这些数据,侧面反映了学生不知道预习的目的,这就导致学生不知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这种情况使学生分不清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进一步使课堂效果黯然失色,教学效果不明显。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施工图

第五章 园林植物种植施工图

第五章园林植物种植施工图第一节园林植物种植施工图的作用与绘图内容一、作用植被是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园林植物种植施工图是组织种植施工和养护管理、编制预算的重要依据。

二、园林植物种植施工图的主要内容园林植物种植施工图是表示植物位置、种类、数量、规格及种植类型的平面图,主要内容包括:坐标网格或定位轴线;建筑、水体、道路、山石等造园要素的水平投影图;地下管线或构筑物位置图;各种设计植物的图例及位置图;比例尺;风玫瑰图或指北针;主要技术要求及标题栏;苗木统计表;种植详图等。

第二节园林植物种植施工图绘图步骤一、选择绘图比例和图幅,画出坐标网格,确定定位轴线。

二、以园林设计平面图为依据,绘制出建筑、水体、道路、山石等造园要素的水平投影图,并绘制出地下管线或构筑物的位置,以确定植物的种植位置。

其中水体边界线用粗实线,沿水体边界线内侧用一细实线表示出水面,建筑用中实线,道路用细实线,地下管道或构筑物用中虚线。

三、绘制种植植物图例1.自然式的种植图,宜将各种植物按平面图中的图例,绘制在所设计的种植位置上,并以圆点表示出树干的位置。

树冠大小按成龄后冠幅绘制。

为了便于区别树种,计算株数,应将不同树种统一编号,标注在树冠图例内(采用阿拉伯数字),如图5-1所示。

图5-1 自然式种植平面图2.规则式种植图,对单株或丛植的植物宜以圆点表示植物的种植位置,对蔓生可和成片种植的植物,用细实线绘制出种植范围,草坪用小圆点表示,小圆点应绘制得有疏有密,凡在道路、建筑物、山石、水体等边缘处应密,然后逐渐稀疏。

对同一树种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以粗实线连接起来,并用索引符号逐码种编号,索引符号用细实线绘制,圆圈的上半部注写植物编号,下半部注写数量,尽量排列整齐使图面清晰,如图5-2所示。

图5-2 规则式种植平面图四、编制苗木统计表在图中适当位置,列表说明所设计的植物编号、树种名称、拉丁文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出圃年龄等。

如表5-1所示为图5-1所附苗木统计表,表5-2所示为图5-2所附苗木统计表。

植物生活型分析

植物生活型分析

实验五植物生活型分析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我们掌握划分植物生活型的方法,并通过不同地区和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生活型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划分植物生活型的生态意义。

二.实验原理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对植物而言,其生活型是植物对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被类型。

它的形成是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趋同适应的结果。

在同一类生活型中,常常包括了在分类系统上地位不同的许多种,因为不论各种植物在系统分类上的位置如何,只要它们对某一类环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并在外貌上具有相似的特征,它们都属于同一类生活型。

关于植物生活型的分类有各种标准和系统,这里采用丹麦生态学家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

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以植物体在度过生活不利时期(冬季严寒、夏季干旱)对恶劣条件的适应方式作为分类的基础。

具体的是以休眠或复苏芽所处位置的高低和保护的方式为依据,把陆生植物划分为五类生活型。

(1)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厘米以上。

如乔木、灌木和一些生长在热带潮湿气候条件下的草本等。

(2)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厘米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受土表的残落物保护,在冬季地表积雪地区也受积雪的保护。

(3)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s)又称浅地下芽植物或半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在不利季节,地上部分全枯死,即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4)地下芽植物(Cryptophytes)又称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5)一年生植物(Therophytes)只能在良好季节生长的植物,以种子的形式度过不良季节。

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记录表等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对农场内所有植物进行调查,编制植物名录,记录各种植物习性、芽位及起源状况(即天然或人工培植)。

专题05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华师大版)(原卷版)

专题05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华师大版)(原卷版)

专题05 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一、实验探究题1.(2023七上·长兴期末)光照是蜗牛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之一。

有同学认为蜗牛喜欢的是弱光。

为了研究光照强弱对蜗牛活动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把蜗牛放在玻璃板中央,将纸盒罩住玻璃板,纸盒上方的一半用半透的黑塑料袋盖住(便于提供弱光),另一半剪去盒底使其透光,并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

(1)本实验存在明显不足,请写出一点:。

(2)完善方案后进行实验,如果蜗牛喜欢弱光,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方案完善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仍与猜想不符。

对此,同学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C.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D.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2.某班在实验室做“观察蜗牛”的实验,第四小组有以下研究过程:①小王说:蜗牛有听觉吗?②旁边的小明说:它应该有听觉。

③小王说:我们可以试一下,拍一拍蜗牛爬行的桌子,制造响声。

如果蜗牛有听觉,它的行为应该会发生明显变化。

④他们观察到多只原本爬行的蜗牛,在响声后都停止了爬行。

⑤小明笑着说:看来蜗牛是有听觉的。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是提出问题,②是得出结论B.②是建立假设,③是收集事实与证据C.③是设计方案,④是得出结论D.③是设计实验方案,⑤是得出结论(2)请指出实验方案中的一处错误,。

3.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把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作出假设:。

(2)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应用Excel软件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

应用Excel软件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
收稿日期: 2011-10-12: 修回日期: 2012-02-21 基金项目: 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40821004); 国家 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428705); 中国科学院知识 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群(KZCX2-YW-Q07-0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 究所知识创新领域前沿项目 作者简介: 孔凡洲(1979-), 男,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浮游植物生态 学和有害赤潮研究, 电话: 0532-82898649, E-mail: fzkong@; 于仁成, 通信作者, 电话: 0532-82898590, E-mail: rcyu@
i −1
Pielou 均匀度指数 Je
Je
=
H e'
H
' max
注: S 为物种数目; N 为所有物种的个体数之和; ni 为第 i 个种个体数量
计算说明
nmax: 个体数量最多物种的个体 数量
Pi2
=
ni (ni N(N
− 1) − 1)
Pi2
=
ni (ni N(N
− 1) − 1)
Pi2
=ni (ni N(NBerger-Parker 指数用来表示优势度, Margalef 指数用 来表示丰富度, Simpson 指数用来度量多样性的概率, Shannon 指数用来测度群落多样性的高低, Pielou 指 数用来测度群落的均匀程度。各种生物多样性指数 的计算公式如表 1 所示。
1.3 原始数据矩阵构建
在进行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前, 需要对数据进 行处理, 构建一个样本与物种一一对应的原始数据 矩阵, 记作 Am' ×n 或 (ai', j )m×n , ai', j (i=1, 2,…, m; j=1, 2,…, n)称为矩阵的第 i 行第 j 列的元素。在本文中用 行(m)表示来自不同总体的样本(sample), 列(n)表示 不同物种(species), Am' ×n 为 m 个样本的 n 个物种的集 合, ai', j 表示第 i 个样本中物种 j 的数量(这里的原始 数据矩阵 Am' ×n =2.2 计算过程中图 1 所示的原始数据 矩阵 Am×n)。

2019年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1 艳丽多姿的生物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十二

2019年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1 艳丽多姿的生物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十二

2019年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1 艳丽多姿的生物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十二➢第1题【单选题】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B、都能产生种子,通过种子繁殖下一代C、种子外面都没有果皮包被D、植物体比较高大,生存能力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一种毛毛虫体表毛茸茸的,色彩鲜艳,这种警戒色令许多食虫鸟望而生畏.但一只杜鹃一天可以吃掉上百条这种毛毛虫.这种现象说明( )A、毛毛虫不能适应环境B、其他食虫鸟不能适应环境C、适应具有相对性D、适应具有绝对性【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选项是( )A、葵花朵朵向太阳B、大树底下好乘凉C、春风又绿江南岸D、春眠不觉晓【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示生长在美洲沙漠中仙人掌科植物甲和生长在非洲沙漠中大戟科植物乙。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都有绿色肉质主干,有利于储存水分和进行光合作用盐B、甲乙都没有宽大的叶,有利于降低蒸腾作用保存水分甲乙C、甲乙形态结构的差异是同种植物适应不同地域环境的结果D、环境中影响甲乙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据《自然》杂志介绍:地球上树木生长的最高极限约为122米~130米。

下列关于树木长高有极限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高空空气稀薄,影响了树冠的光合作用B、高大的树木更容易招致风折雷劈C、树木长高有极限的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重力的存在制约了水分在树木内向上运输的高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热带兰花蜜蜂以前是利用口器舔食花蜜,现在是吮吸花蜜。

据研究表明,吮吸的采蜜方式比舔食的采蜜方式效率更高。

这说明了( )A、生物在发展变化B、生物圈的演化过程C、生物能够改变环境D、生命的进化历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蝉在夏天正午呜叫得最厉害,而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呜叫。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含教学反思第1课时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学目标】1.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2.观察种子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不同。

3.探讨种子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教学重难点】1.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2.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师:向日葵小苗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植物的生命过程是怎样的呢?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种子有什么特征呢?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师: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2.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3.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寻找不同植物的种子,做一幅种子贴画。

【板书设计】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叶、种、种皮内部:胚根、胚芽、子 色外部:形状、大小、颜植物的种子 【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的《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已经开始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植物的有关问题,并且通过对凤仙花一生的介绍,注意到植物一生的变化。

但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他植物是否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变化的认识是间接的,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零散的、模糊的。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的类群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的类群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的类群。

全世界约有20 —25万种,超过植物界总种数的一半。

我国被子植物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约近3万种。

被子植物通常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个主要类群。

根据粗略的估计,已描述的双子叶植物大约有165000种,单子叶植物55000种。

在中学植物学教材中曾多次讲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所谓双子叶植物就是种子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单子叶植物就是种子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

除此之夕卜,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还有哪些基本区别呢?在自然界,我们可以根据叶片的脉序、根系的类型和花的形态特征来区别这两类植物。

一般来说象苹果树、杨树、榆树、洋槐、棉花、向日葵等双子叶植物,它们的叶片具有网状脉序;而小麦、水稻、竹子、鸢尾等单子叶植物的叶片为平行脉序或弧形脉序,这种特征用肉眼即可观察,若把叶片对着阳光来看,可以观察得更清楚。

在根的形态上,双子叶植物一般主根发达,故多为直根系,如棉花、月见草、榆树等;而单子叶植物一般主根不发达,由多数不定根形成须根系,如小麦、葱、水稻等。

双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5或4,花萼和花冠的形态也多不相同,如苹果花、油菜花等;而单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3,且花萼和花冠非常相似,不易区分,如百合花、萱草花等。

如果在实验室内作进一步观察,可借助于解剖镜和显微镜来区分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在解剖结构上的区别。

双子叶植物的支脉末梢是不封闭的,故有自由支脉末梢;而单子叶植物的支脉末梢是封闭的,故无自由支脉末梢。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通常有两片子叶,如大豆、花生、南瓜等;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仅有一片子叶,如水稻、洋葱、玉米等。

双子叶植物茎中的维管束成环状排列,即排列成圈,且有形成层,能够产生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属无限维管束(开放维管束),因此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增粗;而单子叶植物茎中的维管束是散生的,不排列成圈。

若排列成圈,则排列成两圈或两圈以上,且无形成层,故不能产生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属有限维管束(封闭维管束),因此单子叶植物的茎不能任意增粗。

【机器学习】IrisDataSet(鸢尾属植物数据集)

【机器学习】IrisDataSet(鸢尾属植物数据集)

【机器学习】IrisDataSet(鸢尾属植物数据集)注:数据是机器学习模型的原材料,当下机器学习的热潮离不开⼤数据的⽀撑。

在机器学习领域,有⼤量的公开数据集可以使⽤,从⼏百个样本到⼏⼗万个样本的数据集都有。

有些数据集被⽤来教学,有些被当做机器学习模型性能测试的标准(例如ImageNet图⽚数据集以及相关的图像分类⽐赛)。

这些⾼质量的公开数据集为我们学习和研究机器学习算法提供了极⼤的便利,类似于模式⽣物对于⽣物学实验的价值。

Iris数据集概况Iris Data Set(鸢尾属植物数据集)是我现在接触到的历史最悠久的数据集,它⾸次出现在著名的英国统计学家和⽣物学家 1936年的论⽂《The use of multiple measurements in taxonomic problems》中,被⽤来介绍线性判别式分析。

在这个数据集中,包括了三类不同的鸢尾属植物:Iris Setosa,Iris Versicolour,Iris Virginica。

每类收集了50个样本,因此这个数据集⼀共包含了150个样本。

特征该数据集测量了所有150个样本的4个特征,分别是:1. sepal length(花萼长度)2. sepal width(花萼宽度)3. petal length(花瓣长度)4. petal width(花瓣宽度)以上四个特征的单位都是厘⽶(cm)。

通常使⽤m表⽰样本量的⼤⼩,n表⽰每个样本所具有的特征数。

因此在该数据集中,m = 150, n = 4数据集的获取该数据集被⼴泛⽤于分类算法的⽰例中,很多机器学习相关的数据都对这个数据集进⾏了介绍,因此可以获得的途径应该也会很多。

下⾯是该数据集存放的原始位置,该位置好像已经⽆法下载了,但是收集了使⽤该数据集的论⽂列表可供参考:https:///ml/datasets/Iris/另⼀个⽐较⽅便的获取⽅式是,直接利⽤Python中的机器学习包scikit-learn直接导⼊该数据集,可参考,下⾯是具体的操作:1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2 data = load_iris()3print(dir(data)) # 查看data所具有的属性或⽅法4print(data.DESCR) # 查看数据集的简介567import pandas as pd8#直接读到pandas的数据框中9 pd.DataFrame(data=data.data, columns=data.feature_names)下⾯是第3⾏和第4⾏的输出:['DESCR', 'data', 'feature_names', 'target', 'target_names']Iris Plants Database====================Notes-----Data Set Characteristics::Number of Instances: 150 (50 in each of three classes):Number of Attributes: 4 numeric, predictive attributes and the class:Attribute Information:- sepal length in cm- sepal width in cm- petal length in cm- petal width in cm- class:- Iris-Setosa- Iris-Versicolour- Iris-Virginica:Summary Statistics:============== ==== ==== ======= ===== ====================Min Max Mean SD Class Correlation============== ==== ==== ======= ===== ====================sepal length: 4.3 7.9 5.84 0.83 0.7826sepal width: 2.0 4.4 3.05 0.43 -0.4194petal length: 1.0 6.9 3.76 1.76 0.9490 (high!)petal width: 0.1 2.5 1.20 0.76 0.9565 (high!)============== ==== ==== ======= ===== ====================:Missing Attribute Values: None:Class Distribution: 33.3% for each of 3 classes.:Creator: R.A. Fisher:Donor: Michael Marshall (MARSHALL%PLU@):Date: July, 1988This is a copy of UCI ML iris datasets./ml/datasets/IrisThe famous Iris database, first used by Sir R.A FisherThis is perhaps the best known database to be found in thepattern recognition literature. Fisher's paper is a classic in the field andis referenced frequently to this day. (See Duda & Hart, for example.) Thedata set contains 3 classes of 50 instances each, where each class refers to atype of iris plant. One class is linearly separable from the other 2; thelatter are NOT linearly separable from each other.References----------...数据的可视化展⽰将数据⽤图像的形式展⽰出来,可以对该数据集有⼀个直观的整体印象。

河南辉县太行山区观赏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价

河南辉县太行山区观赏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价
槐 叶 萍科 、 科 、 江 红 科 各 1种 , 尾 蕨 科 、 贼 科 、 萍 满 凤 木
幻 , 子 囊 群能 组 合 成 不 同 的 图 形 , 状 茎 上 鳞 片 多 样 孢 根 化 等特 点 , 能 给 人 以清 新 高 雅 , 适 宁 静 的 美 感 。在 并 舒 经 济快 速 发 展 的 今 天 , 们 对 生 活 质 量 的 要 求 越 来 越 人 高 , 以大 部分 时 间人 们 都 在 室 内度 过 。 因而 发 展 室 内 加 观 叶植 物 已成 为 园 艺发 展 的 一个 重 要趋 势 , 观 赏 蕨 凭 而
3 2 3 正 确 处 理 观 赏 蕨 类 植 物 资 源 的保 护 和 开 发 利 . .
用 的关 系 。资 源 的保 护 与 开 发 利 用是 相 辅 相 成 的两 因 素 。只有 保 护好 有 限 的植 物 资 源 , 会 有 稳 定 的 生 态 才 环 境 , 能促 进 植 物 的生 长 和 繁 衍 , 物 资 源 也 才 能 更 才 植
物 种 的 生境 、 生长 习性 和 生 活 史 。要 注 意 适 当遮 阴 , 保
河 南 太 行 山 区 有 蕨 类 植 物 14种 , 属 2 0 隶 3科 4 8
属 。其 海 拔 6 0 以 下 为 基 带 , 含 有 大 量 农 田 和 石 0m 包 灰 质 山地 的侧 柏 林 , 类 植 物 主 要 是 卷 柏 、 荆 、 节 蕨 问 节
持 适 当的 空 气 湿度 , 用 无 土 栽 培 和 组 织 培 养 的 方 法 , 采
以提高繁殖系数 , 持优 良种 质资源 , 短繁 殖周期 。 保 缩 同时要运用 物种生 物学 , 生殖生物学等学科 的理论 、 概
念 、 法 , 人研 究 各 种 蕨 类 植 物 资 源 的 特 征 信息 。 方 深

试验统计方法

试验统计方法

4、样本标准差
S (x x)2 n 1
S2 的正平方根。
直接法: δ x μ2 N
矫正数法:
5、全距近等于 6 倍的标准差。
6、变异系数: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相对值) C·V =(S /x)×100% 作业 1、生物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数有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算术平均数(正态);中位数(正态);众数(偏态);几何平均数(遗传)
-
x2)(- μ1 -μ2) δ2 δ 2

x
u x
1 2
x -μ x δ x

n1 n2
四、分布
t 分布受自由度的约束,每一个自由度都有一条分布密度曲线。
五、作业
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必然事件:对于一类事件来说,在同一组条件的实现之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在同一组条件的实现之下必然 不发生的事件。
(3) S S 8 2.53 x n 10

t
x -μ x
70 - 75
-1.976
xS
2.53
X
(4)查表知 r = 10 - 1 = 9 时,P = 0.05 ,t = 2.262
∵1.976 < 2.262 ; ∴P ≥ 0.05
结论:这个平均数能代替总体平均数。
六、显著性检验的计算 (一)单样本平均数显著性检验
随机事件:某特定事件只是可能发生的几种事件中的一种的事件。
2、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原理
3、标准误;标准误与标准差联系与区别。
4、样本平均数抽样总体与原始总体的两个参数间的联系。
5、t 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第五章 统计假设检验
一、思路 1、假设对试验样本所在的总体; 2、确定显著水平;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一、教材、学生情况分析本单元将立足于引领学生认识植物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

组织学生亲自种植植物,在学生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关注植物生长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根、茎、叶在植物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初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各个器官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植物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为了满足植物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同时希望学生在种植、管理植物的过程中,在经历了单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之后,能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单元共7课,是以风仙花生长发育的顺序为脉络组织教学内容的。

从孕育生命的种子开始,到播种、种子长出根、子叶出土变成幼苗、植物长高长大,最后植物开花结果、长出新的种子。

二、教学要求科学概念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2、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3、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6、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7、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8、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

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9、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10、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过程与方法1、种植和培育植物。

2、使用放大镜。

3、比较准确地测量植物植株的高度变化。

4、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5、以已有经验或观察的现象为依据进行预测。

6、用适宜的方式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高度(cm)冠幅(cm)胸径(cm)1银杏a ≥600500-55030株2银杏b 550-600500-55025株3榉树≥600≥60020株树干笔直,树形整4合欢a 400-500550-60018-20株保留树冠,树形优5合欢b 400-500400-45014-15株保留树冠,树形优6黑松350-400≥25012-15株保留树冠,树形优7栾树a 450-500≥60028-30株保留树冠,树形优8栾树b 400-450350-40018-20株保留树冠,树形优9白蜡450-550380-40014-15株保留树冠,树形优10白皮松350-450300-35013-15株保留树冠,树形优11垂柳450-500400-45020-22株保留树冠,树形优12鹅掌楸400-500380-40014-15株保留树冠,树形优13枫香≥500450-50015-18株保留树冠,树形优14高杆女贞400-500≥45014-15株保留树冠,树形优15国槐a 400-500550-60022-25株保留树冠,树形优16国槐b 380-400400-45014-15株保留树冠,树形优17黄连木a 550-600500-55022-25株保留树冠,树形优18黄连木b 500-550400-45018-20株保留树冠,树形优19朴树500-600500-55028-30株树干笔直,树形整20三角枫350-450300-35013-15株保留树冠,树形优21乌桕450-600350-40015-18株保留树冠,树形优22无患子a 550-600550-60022-25株树干笔直,树形整23无患子b 450-550400-45015-18株树干笔直,树形整24梧桐500-600450-50014-15株树干笔直,树形整25五角枫450-500400-45018-20株保留树冠,树形优26雪松a ≥800550-60018-20株保留树冠,树形优27雪松b 500-700350-40013-15株保留树冠,树形优28元宝枫350-450280-30010-12株保留树冠,树形优29重阳木a ≥600600-65025-28株保留树冠,树形优30重阳木b 500-600450-50018-20株保留树冠,树形优31水杉≥70012-14株保留树冠,树形优32红果冬青350-450≥45018-20株保留树冠,树形优33紫玉兰≥300≥1809-10株保留树冠,树形优34樱花250-280≥1506-8株保留树冠,树形优35垂丝海棠≥250180-2006-8株保留树冠,树形优36红枫250-280200-2209-10株保留树冠,树形优37红花碧桃250-280220-2508-10株保留树冠,树形优38红叶李250-300150-1807-8株保留树冠,树形优39花桃200-250180-2006-8株保留树冠,树形优40古石榴280-300350-4009-10株保留树冠,树形优41石楠450-500≥500株保留树冠,树形优42晚樱280-3006-8株保留树冠,树形优43羽毛枫150-180≥1509-10株保留树冠,树形优44垂瓣木槿180-220120-150≥5分枝/株1从/平米,点载45紫荆250-280≥200≥8分枝/株1从/平米,点载46紫薇200-220200-2505-8分枝/
株1从/平米,点载47海桐球150-200150-200株树形完整,修剪成48瓜子球120-150≥150株树形完整,修剪成49石楠树a 200-250≥250株树形完整,修剪成50石楠树b 140-180
150-200
株树形完整,修剪成
苗木表(乔木)
规格实生苗保留树冠,
树形优美
51火棘球120-150150-200株树形完整,修剪成52龙柏球100-150150-200株树形完整,修剪成53小叶栀子球≥120≥150株树形完整,修剪成
序号名称
单位数量
种植密度备注
高度
(cm)冠幅(cm)
1凌霄L>250㎡2常春藤L>250㎡3分枝以上3夹竹桃230-250㎡6-7分枝每丛4淡竹200-300㎡9从/平米,2-3杆/
5海桐40-5020-30㎡20株/平米6连翘80-100≥60㎡4株/平米7矮紫薇50-6030-40㎡16株/平米8金丝桃30-4025-30㎡25株/平米9大叶黄杨40-5025-30㎡25株/平米10瓜子黄杨40-5025-30㎡16株/平米11大叶栀子40-6030-40㎡25株/平米12红叶石楠40-5025-30㎡25株/平米13红叶小檗30-4025-30㎡25株/平米14花叶蔓长春L≥30㎡25株/平米15金边黄杨40-5025-30㎡25株/平米16金森女贞40-5025-30㎡25株/平米17金丝桃30-4025-30㎡20株/平米18金叶女贞40-5030-40㎡25株/平米19南天竹30-4025-30㎡20株/平米20洒金珊瑚40-5030-40㎡20株/平米21小龙柏30-4025-30㎡25株/平米22小叶女贞40-5025-30㎡25株/平米23小叶栀子30-4025-30㎡25株/平米24毛鹃25-3025-30㎡25株/平米25萱草30-4015-20㎡25株/平米分枝3-5以上26矮生美人蕉
㎡16株/平米
3-5个牙以上
27葱兰15-25㎡满铺28麦冬15-25㎡满铺29山麦冬15-25㎡满铺
30花叶芦竹30-40㎡31黄菖蒲30-40㎡32千屈菜30-40㎡33玉簪30-40
15-20
㎡分枝3-5个以上34紫芋㎡3-5个牙以上
35阔叶麦冬㎡36慈姑30-40㎡37粉团蔷薇L>150
㎡1从/㎡38花叶美人蕉㎡16穴/㎡39德国鸢尾㎡49穴/㎡40睡莲㎡1从/㎡,点栽41荷花㎡1从/㎡,点栽42再力花㎡1从/㎡,点栽43水葱㎡9从/㎡44红花酢浆草㎡满铺45四季草花㎡满铺46草坪

满铺
规格苗木表(灌木及地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