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 PPT
9第九章德育ppt课件
•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以一分为二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2)创设情景,启发思考,及时诱导,给正 方向的品德素质的发展以扶持和助力。
最新课件
19
5.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 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爱护、尊重和依赖学生 (2)严格要求学生 (3)对学生存在的缺点错误,既要严肃批评,
最新课件
27
• 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
• 道德两难是指同时涉及两仲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 得的情境或问题。
•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 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 的镭锭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 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借 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 说: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 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 “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别无 它法,就破门而入药剂师的仓库,把药偷走了。
• 随着科技的发展,个人活动范围、交往空 间越来越大,市民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 拓展,必然要求德育内容不仅要有私德成 分,而且不断扩大到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共 道德等方面。
最新课件
8
(三)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
1.政治教育,主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国家政 策法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思想教育,主要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 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
• 认知模式——重知 • 体谅模式——重情 • 社会模仿模式——重行
德育内容及规律 PPT课件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 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在活动和 交往中表现出来。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 多方面的影响:校内、校外、积极、 消极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 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长期性:社会不断发展变化、训 练时限、不同思想斗争长期存在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内涵
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要求,运用德育规 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 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
从形式上,德育通常包括家庭德 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
从内容上,一般包括道德教育、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 和法制教育。
二、德育的特征
1.德育具有社会性:各个社会共有的现象 2.德育具有历史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2.反复性:学生的思想不稳定,正 处于形成过程之中。
3.逐步性: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顺序 性
第四节 德育实施
一、德育模式 二、德育原则 三、德育方法 四、德育途径
一、德育模式
(一)体谅模式 (二)社会学习模式 (三)集体教育模式
(一)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由英国学校德育专家麦 克菲尔及其同事托马斯、查普曼 首创。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 养置于中心地位。
二、德育过程的规律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 养提高过程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 的发展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 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 提高的过程
(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 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构成道德的四要素:知、情、意、行 (1)知: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是非、
德育优秀ppt课件
(一)德育的任务
德育的任务,按照1988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
作规程》指: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 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 1. 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 体 2. 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的公民。 表 现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二)说服教育的要求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榜样示范法
(一)榜样示范法的涵义 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
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 的方法。 (二)榜样的要求 1.选好学习的榜样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
二、德育过程的要素和矛盾
过程要素
凡是在德育活动中承担着教育责任(包括直接承 担者和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
教 育 者 育者。
凡是在德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
受教育者 是受教育者。
德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
德育内容
展水平之上,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 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
教育帮主中学生初步形成为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的理想,树立民 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逐步形成 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科学意识以及诚 实正直、积极进取、自立自强、坚毅勇 敢等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 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中等职业学校还 要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和正确的 职业理想。
二、德育的途径
(一)课程类 (二)实践类 (三)组织类 (四)环境类 (五)管理类 (六)传媒类 (七)辅导咨询类
三、德育的方法
德育原则ppt课件
案例二
某中学实施"德育学分制" ,将德育表现纳入学生评 价体系,激励学生积极参 与德育活动。
案例三
某高校开展"志愿服务",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 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和奉献精神。
家庭教育德育实践案例
案例一
某家庭制定"家庭公约",明确家 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孩子
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案例二
某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如勤俭节约、尊重长辈等,帮助孩 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发展。
02
CATALOGUE
德育原则的主要内容
导向性原则
总结词
德育工作应具有明确、正确的导向作 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
详细描述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强调教育者应通过 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明确道德认知,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 德品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整体性原则
疏导性原则
总结词
德育工作应以正面教育为主,耐心引导,帮助学生自觉接受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
详细描述
疏导性原则要求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应采取耐心细致、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 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因材施教原则
总结词
德育工作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 育方法。
全球视野
未来的德育原则将更加注重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关注人类共同 面临的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责任感。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德育工作应全面考虑学生的身心 发展特点,将德育渗透到教育教 学的各个环节中。
详细描述
德育的整体性原则要求教育者应 将德育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有机 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全面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德育的原则ppt课件
三、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 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 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 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10
我国古代的教育名著《学记》曾提出:“教也者,长善 而救其失者也。”明确提出了这个重要的教育要求。但当时 主要强调教师教的职责,而为注意到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 今天,人们认识到,德育只是学生品的发展的外因,外因必 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即德育应引起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自觉发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自己的消极因素。
况且,青少年学生单纯、热情、耿直,敢想敢说,他们 的思想认识总是要表现出来的,就像河水奔流一样,要堵是 堵不住的。对思想认识问题,如果企图用“堵”的办法、“压” 的办法去解决,就会使矛盾激化,造成对抗。所以,要想治 水一样,重在疏导,使他们明白事理、提高认识,自觉地想 正确得到方向发展。要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自觉的建设者, 就只能说服而不能压服。
学生的进步,固然需要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他们长善救失, 但主要靠他们自我教育、自觉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
12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 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 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 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学生的品德发展,主要在于他们思想情感内部的矛盾运 动,在于其中积极一面不断得到发扬并战胜而来消极一面, 于是才表现出进步。一个学生,只有逐步养成了一些诚实的 行为才能克服说谎毛病,只有坚持遵守纪律才能改正自由散 漫的行为。如果积极一面得不到巩固与壮大,那么消极落后 一面是克服不了的。
11
贯彻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有如下基要求:第四节 德育的原则
《教育学》之-德育PPT课件
24.02.2021
.
39
其次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德育要善 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 方向上来。第三要坚持以表扬、激励为 主,坚持正面教育。批评和处分只能作 为辅助方法。
案例分析:最调皮的学生往往也是最聪 明的学生
24.02.2021
.
40
3.长善救失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 极因素原则)
24.02.2021
.
38
2.疏导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 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 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 则。
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求要讲明道理、疏 通思想。在教育中用正确的思想、正确的 道理、先进的榜样,有的放矢地开导学生, 或者依靠各方面积极因素(包括集体和个 人的)启发学生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 道德行为规范,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 动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4.02.2021
.
27
2.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1)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 主体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自我构建的结果。
(2)个体的品德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 过程中实现的,内部矛盾是促进品德发展的 直接动力。
(3)个体品德的发展是品德个要素协调统一 的发展。
(4)品德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连续发展的过程, 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24.02.2021
.
49
学生的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 面长期影响下发展的。
要按照德育目标、要求统一认识、统一 步调,系统连贯地去教育影响学生,以 发挥整体影响的教育作用。。
24.02.2021
.
50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组建教师集 体,使校内各方面德育影响要一致; 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 连贯和一致;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 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和家庭、社会 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 态。
教育学德育原则ppt课件
组织多样化的班级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德 育。
注重活动的教育性
确保每项活动都能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班级纪律管理中的德育原则
1 2
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纪律
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纪律,确保 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05
德育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原则
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倡导正面价值观,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良好品德。
创设丰富多彩的班级环境
通过班级布置、墙报设计等方式,展示德育成果,营造浓厚德育氛 围。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引导学生珍视集体荣誉,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级活动中的德育原则
THANKS
感谢观看
02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 生个性差异和成长需求 。
03
融合多元文化,培养学 生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 力。
04
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 在活动中感受和领悟德 育内涵。
德育课程目标与内容设置
01
02
03
04
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
认知和判断能力。
内容: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
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道德自觉性和职业责任 感。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参加培训、研修、学术交流等活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 高教育教学水平。
加强自我修养与反思
鼓励教师自觉进行教育教学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个人 素养。
德育课件ppt标准版
引导学生自觉进行自我反思、自 我评价、自我激励,提高自我修 养的能力。
01 02 03 04
实践锻炼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道 德的力量。
环境熏陶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 品德的熏陶。
案例分析:优秀品德培养实践
案例一
某学校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 社会,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感 。
德育课件ppt标准版
目录
• 德育概述与目标 • 品德教育与修养 • 法治意识与规范行为培养 • 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 创新德育模式与实践探索
01
德育概述与目标
Chapter
德育定义及重要性
德育定义
德育是指通过教育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 习惯的教育过程。
案例二
某班级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 活动,教育学生遵守校园礼仪、社交 礼仪等,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社交 能力。
案例三
某职业学校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实 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 力。
03
法治意识与规范行为培养
Chapter
法治意识教育内容
法治基本原则
介绍法治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 则,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
案例二
人际关系困扰的解决。介绍一个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遇到困扰的案例, 展示如何通过沟通技巧培训、角色扮演等方法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
03
案例三
学业压力应对与自我激励。分享一个学生因学业压力过大而产生挫败感
的案例,展示如何通过目标设定、时间管理和自我激励等方法帮助学生
德育 PPT课件
第九章 德育
第二节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规律制定德育原则、选择德育 方法、组织德育活动的主要依据,在德育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德育过程的要素
从德育过程的内涵来看,构成德育过程 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标、 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德育过程是诸多 因素按一定的关系构成的相互作用的矛盾 运动过程。 德育过程内部各要素之间及其与影响德 育的外在因素之间,构成德育过程的矛盾 运动。
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是指在德育工作中, 学校方面应主动协调家庭、社会等多方面 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 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 整体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七、教育影响的连续性
教育影响的连续性是指有计划、有系统、 前后连贯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第九章 德育
四、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是指在德 育过程中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 因素,抑制不良影响,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促进学生品德健康、顺利地发展。 全面了解学生,既看到优点,也看到缺点; 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开展品德内部矛 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一视同仁,不偏爱优秀生,不讨厌后进生,对后 者尤需热情、诚恳、耐心; 把发扬优点作为教育的依据,据学生特点因势利 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第九章 德育
第三节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 准则和要求,依据德育任务和德育过程的规 律制定,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思想品 德教育过程中,要面对学生集体进行教育,并用 个别教育中的问题教育集体。这一原则是由苏联 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马卡连柯又将其称为 “平行教育”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德育原则课件
一、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
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运用的德育原则有:(一)共产主义方向性和社会主义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又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把方向性和现实可能性结合起来。
这一原则是根据德育的社会制约性制定的,德育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明显地反映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要求。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德育工作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第二,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世界观教育时,必须同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任务联系起来,同党的基本路线联系起来。
第三,善于把共产主义方向性教育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当前的思想实际,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
第二,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教育。
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品德发展有共同特点,因此,德育的要求、内容、形式和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第三,考虑青少年的时代特点和现实思想。
(三)知行统一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政治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提高其思想觉悟,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把认识付诸行动,使学生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必须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使他们逐步掌握社会的道德规范,提高其道德认识。
第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全面评价学生的思想行为。
第四,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教师既要言传,又要身教。
(四)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用事实和道理进行正面疏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积极性,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
第九章德育ppt课件
(二)主要观点
a)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确定道德教育的课程。 b)道德教育应该促进发展成熟的社会判断和
行为。 c)要注重道德感染力和榜样的作用。 d)反对用高度理性化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 e)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关心,强调感情
的沟通在道德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f) 以母爱式的关心为道德教育的途径。
(三)特征与评价
基本特征 ➢麦克菲尔和诺丁斯在著作中都曾指出其理
论原理受布贝尔(M.Buber)“我—你”关 系的影响; ➢注重调查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对他 们周围的成人,主要是教育者和家长的看 法; ➢动之以情,以情感人。
五、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是以正面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 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六、品德评价
品德评价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 想言行作出判断的方法,是对品德发展的强化手 段。
以上德育方法各有特点与作用,都是进行德育所 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万能的,在整个德育过程 中它们是不可分割、彼此有机联系着的整个方法 体系,并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三、价值澄清模式
(一)理论前提
价值澄清模式是指使受教育者通过价值评价和 选择的学习,获得最合适和清晰的个人价值观的 一种道德教育模式”。
(二)主要观点
➢ 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通过一种“评价过程” 来促进形成一致的价值,以帮助人们减少价值的 混乱;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是随着个人经验的变 化而变化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永恒的,而是 多变的、相对的;
三、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一)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一般认为,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以《小
德育原理PPT
三、学生道德发展的过程特点 ❖ 做人与成长 ❖ 明理与习德 ❖ 长期与反复
第二节 个体道德发展的观念论
❖ 成熟论 ❖ 阶段论 ❖ 扩展论 ❖ 内生论 ❖ 外铄论 ❖ 内化论 ❖ 建构论
第三节 个体道德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道德认知的发展 ❖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 自我中心阶段(2-5岁) ❖ 权威阶段(6-8岁) ❖ 可逆性阶段(8-10岁) ❖ 公正阶段(11-12岁)
❖ (三)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内涵 ❖ 充满爱心 忠诚事业 ❖ 努力专研 学为人师 ❖ 以身作则 行为示范
❖ (四)教师自身德育修养的方法 ❖ 学习与实践 ❖ 自省与交流 ❖ 认同与发展
❖ 二、教师的德育素养 ❖ (一)教师德育素养的结构 ❖ 教师的德育意识 ❖ 教师的德育知识 ❖ 教师的德育能力 ❖ 教师的德育行为
第二节 德育与生活的背离 一、陈旧的德育观念 二、着力于遵守规范的德育目标 三、孤立的道德课程设置 ❖ 被分科出来的学科德育课程 ❖ 陈旧的学校德育内容 四、孤独的德育专业教师 五、苍白的德育情景(家庭与学校)
第三节 德育中师生关系的失衡
一、“强势老师”与“白板学生”的误解
❖ 对教育功能的自大造就“强势老师”
合作者
第二节 学校德育中的教师修养
❖ 一、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 (一)教师的道德与道德修养 ❖ 教师道德界定 ❖ 教师道德修养的内涵
❖ (二)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意义 ❖ 教师道德修养的特殊性 ❖ 教师道德对教师事业具有促进作用 ❖ 教师道德对未成年学生具有示范作用 ❖ 教师道德对社会生活具有导向作用
(2)如何确立正确的选择态度
社会道德的发展和个人道德的养成都不 是孤立封闭进行的,道德作为社会理想、 价值和规范的集合,必须要将现实和问题 投放到整个社会大环境中去考察,以期望 找到我们继续发展和改革与变革的思路和 资源。同时青少年需增强选择执行能力, 提高有效选择的比率,即培养起持之以恒 努力的意志和能力。
德育课件ppt完整版x
• 德育教育将更加注重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同:未来的德育教育将更加注重 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同,通过建立家校合作、社会共育等机制,形成德 育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培养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 感。
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提 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实施研学旅行活动
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 研学旅行,拓宽视野,增 长见识。
家校合作共育良好品德
01
加强家校沟通
建立定期的家校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
德育原则与方法
德育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 律和教育规律。
德育方法
采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方式,注重情感陶冶、榜样示 范、实践锻炼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感悟。
02
德育内容体系
思想道德教育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01
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
提升教师德育能力
加强教师培训
定期开展德育专题培训,提高教 师的德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鼓励教师创新
鼓励教师探索新的德育方法,形成 具有个人特色的德育教育风格。
完善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对教师 的德育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件重点内容
德育课件ppt的设计原则 与技巧
德育重要性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 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原理-第五讲ppt课件
15
思考题 ▪ 1.作为教师,你如何看待品德问题学生? ▪ 2.针对当前抄袭同学作业的普遍现象,提出你的施救策略。 ▪ 3.网络科技对学生的品德形成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针对具体的因网络影响形成的品
德问题行为。 ▪ -问题:是对行为的归因。 ▪ -行为:是品德问题的外显。
3
(二)品德问题之特征 ▪ 1.外显性:实质是一种行为,而并不是思维或者言语。言语伤害也是一种行为。 ▪ 2.自为性:行为是在自觉和自愿这两个前提之下发生的。 ▪ 3.利益性:行为对他人或社会利益有所损害,即行为是与利益相关的。
9
▪ 3.道德失控症:道德意志与行为缺陷。 ▪ 不能在意志和行为上约束自己,典型的明知故犯。如考试作弊、抄袭功课、冒充家长
签名、对同学恶作剧等。
10
三、品德问题之施救 ▪ (一)施予道德关怀是施救的前提 ▪ 1.道德关怀是主体在道德情感上的接纳与肯定,是基于责任的爱。 ▪ 2.对于品德问题行为学生的教育实质上是对他们的转化,实现转化首要的前提是感化,
13
2.主观原因 ▪ -思想问题:价值扭曲,偏重物质利益的追求。 ▪ -心理问题:好奇心、自控力差、性格影响等。 (三)齐力配合是施救的保证 ▪ 1.家庭、学校、社会的配合; ▪ 2.学校各科教师、师生的配合; ▪ 3.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的配合。
14
(四)道德关怀与道德救济 ▪ 1.物质关怀与道德关怀 ▪ 道德关怀的根基:爱 ▪ 2.道德惩罚与道德救济
即教师在接纳学生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接纳教师。 ▪ 3.道德关怀表现:不歧视、以身作则、关注。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如下: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 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 的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有计划地 进行教育。
(三)知行统一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时,既要 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政治思想观点 和道德规范,提高其思想觉悟, 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把 认识付诸行动,使学生做到表里 如一,言行一致。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教育、培养好学生集体。
(2)善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3)抓好个别教育工作,把集体教育 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七)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 原则
——是指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既要用 事实和道理进行正面疏导,启发自 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积极性, 又要辅之必要的纪律约束。
4、陶冶——是通过创设或利用有教育意 义的情境,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从而形 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5、指导自我教育法——是指指导学生自 我修养,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 的方法。
6、品德评价(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是 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肯定或否定,促进学 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一种教育方法。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教师要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 理,明确具体,宽严适度。
(3)合理的要求一经提出,要坚持到 底。
(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 原则
1、含义
——是指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 培养学生集体,并通过集体的活动、 舆论、优良风气和传统,教育影响 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同时抓好个 别学生的教育以影响集体的形成与 发展,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 起来。
第十二章 德 育(下)
第一节 德育原则
一、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 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 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 的基本准则。
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运用的德育原则有以 下几条:
(一)共产主义方向性和社会主义现实性相结 合的原则
1、含义
——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用共产主义思想 教育学生,又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 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把方向性和现实性 结合起来。这条原则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思想 品德的要求,是我国德育的指导性原则。
(八)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含义
——是指影响学生的各方面要相互配合, 协调一致。同时,教育内容和要求应循 序渐进,前后连贯,有目的,有计划, 有系统地进行。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
(2)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家庭、 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互相配合。
(3)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 连贯和一致。
第二节 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 ——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
要学科,它比其他学科更有目的、有 计划、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 及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
2、其他各科教学 3、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4、社会实践活动 5、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6、班主任工作
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必须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使他们逐步掌 握社会的道德规范提高其道德认识。
(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3)全面评价学生的思想行为。
(四)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 素的原则
——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 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 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 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 矛盾的转化。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一分为二”看待学生。
(2)长善救失,通行自我修养。
(五)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1、含义
——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既要向 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又要充分尊重、 关心和爱护学生。
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德育工作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为指导。
(2)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世界观教育时, 必须同现阶段中国的现实性结合起来。
(3)要善于把共产主义方向性教育和学 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的原则
1、含义
——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 德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 征、个性特点和当前的思想实际, 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采取不同 的教育方法。
二、德育的方法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一般方法: 1、说服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政治思想 观点和道德规范,以提高学生的道德 认识。
说服教育的主要形式有:讲解、 报告、谈话和讨论。
2、榜样示范——是教育者以他人的模 范行为和英雄事迹来影响引导学生 的教育方法。
3、实践锻炼——是组织学生按照德育 要求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以形成良好 思想品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