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迫切需要以机插秧为主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机插秧具有减轻劳动强度、节省秧床、节省人工、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等优势,对发展规模稻作,促进劳动力转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培育适合机插秧的健壮秧苗,提高栽插质量,是机插秧技术发展的关键。
一、水稻机插育秧方式
1.育秧秧盘。水稻机插育秧秧盘主要有毯状秧盘(9寸和7寸秧盘)、钵形毯状秧盘、双膜育秧和钵苗播栽秧盘4种类型。因育秧秧盘不同机插秧也有毯苗机插、钵苗机插和钵苗摆载3种类型。毯状秧盘和钵形毯状秧盘因塑料材料不同有硬盘和软盘。
2.育秧泥土。目前我国水稻机插育秧方式按秧盘泥土类型分类,可分为旱地土育秧、基质和泥浆育秧3种,也有旱地土与基质混合,及泥浆与基质混合育秧。旱地土育秧由于土壤结构松散,育秧时有利于秧苗根系的生长,在南方稻区,旱地土育秧主要与播种流水线结合使用。南方稻区机插育秧的主要方式是泥浆育秧。泥浆育秧虽然操作简便,但苗前机械化播种难度大。
3.育秧苗床。水稻机插育秧秧盘苗床可分为泥浆苗床和旱地苗床。旱地苗床大多为泥浆育秧,大棚育秧,在北方较多。泥浆苗床大可以旱地土、基质育秧和泥浆育秧,南方较多。
二、水稻机插秧苗标准
水稻机插秧苗标准因季节不同而不同,南方和北方的单季稻也存在差异。单季稻机插秧所使用的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秧苗,要求秧苗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均匀整齐。南方单季稻机插秧秧苗一般秧龄15~20天,叶龄3~4叶,适宜苗高12~18厘米,秧盘秧苗均匀整齐,根系发达,根系盘结,且秧块提起不散,叶色淡绿色,叶片挺立。秧苗太小时机插质量受到影响,太高则机插时伤秧严重,机插搭苗现象也较重,影响秧苗返青。
连作早稻育秧期间气温低,秧苗生长缓慢,一般要求秧龄30天左右,叶龄3.5~4.5叶,苗高12~20厘米,秧盘秧苗均匀整齐,根系发达,根系盘结,且秧块提起不散,叶色淡绿色,叶片挺立。
连作晚稻由于育秧期间气温高,秧苗生长快,秧苗株高可适当放宽,连作晚稻机插秧苗的秧龄一般在12~20天,苗高12~22厘米,秧盘秧苗均匀整齐,根系发达,根系盘结,且秧块提起不散,叶色淡绿色,叶片挺立。不能超过25厘米,以免机插时伤秧严重或普通插秧机无法机插。
我国机插秧秧秧盘大多为9村秧盘,秧块的标准尺寸为58厘米×28厘米,这样的秧块整体放入秧箱内,才不会卡滞或脱空造成漏插。秧块的厚度一般为2.0~2.5厘米,铺土时通过机械或人工来控制。秧块过薄或过厚会造成秧爪伤秧过多或取秧不
匀。因此,在育秧过程中尤其要做好秧苗的病虫害管理,确保秧块内秧苗青秀无病,尽可能不带病株入田。
图1、培育的连作晚稻机插壮秧
三、水稻机插育秧土与苗床
1.秧盘土
育秧床土的选取和配制是育秧成败的前提。根据育秧方式育秧床土有泥浆和旱地土(基质)两种。
(1)稻田泥浆。在适宜作秧田的稻田里,用手扶拖拉机带水旋耕2~3遍,然后作秧板。播种前1~2天,在秧沟里撒施氮、磷、钾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用量为每亩秧田20-25公斤,并与秧沟里的泥浆反复搅拌,在搅拌的同时去除泥浆里小石子、田螺和稻茬等杂物。另也可利用无污染的池塘泥、河泥,泥浆粘稠要适度,过稠时加水搅拌,取泥时要去除泥中杂物,现取现用。
(2)旱地土(基质)。旱地土取土前要求进行小规模的育秧试验,观察了解土壤对出苗的影响,以决定是否可作育秧营养土用。另外,在旱地土育秧时还应该准备一些未经培肥及添加壮秧剂的过筛细土,一般每亩25公斤左右,主要用作播种后的盖土。
机插一亩大田一般需备营养细土100公斤,南方旱地土多采自菜园土,或秋耕冬翻的稻田土,或其它适宜的山上黄泥土。将土壤粉碎过筛,细土粒径不得大于5毫米,其中,2~4毫米粒径的应达60%以上。要根据土壤的类型及肥沃程度合理培肥。一般肥沃疏松的菜园土过筛后可直接作床土;稻田土于早春在田块取土,粉碎晒干过筛后每100公斤土加氮、磷、钾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125~250克及250克左右的壮秧剂,均匀搅拌,起培肥、调酸、杀菌、壮秧作用;黄泥土要求质地疏松,不用深层隔泥,按黄泥和砂 2.5:1的比例均匀搅拌混合后并分别加入250g左右复合肥和壮秧剂。禁用未腐熟的厩肥、尿素、碳铵等直接作底肥,以防肥害烧苗。旱地土加工后通过集中堆闷、农膜覆盖等措施,使肥土充分熟化。
理想的床土,要求质地疏松、透水通气、保水力强、肥力适中、中性偏酸, pH值为5.0~6.0,连作早稻育秧以5.0~5.5较为理想。试验证明,当pH值在6.0以上时,土壤中速效磷、水溶性钾减少,铁、钙大量沉淀,锰、硼吸收率降低,微生物活动也会受到抑制。特别是作为水稻幼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之一的铁将失去活性,难以被根系吸收,导致秧苗因缺铁而叶色转黄,抗
病力减弱。当pH值在5.0~5.5时,根系对铁的吸收顺利,培育出来的秧苗色翠绿、苗高适中、根系发达、百株干重高、胚乳消耗率低、耐寒力强,既使是连作早稻育秧期间在气温变化大的条件下,也不易发生腐霉病和立枯病。
连作早稻立枯病发生轻重还与育秧时的温度有关。当播种期日均温在10℃以下,pH值超过6.0时必须对床土进行调酸;播种期日均温稳定在10℃以上,pH值超过6.5时必须对床土进行调酸。一般情况下,土壤调酸工作要在播种前20天进行,PH值6.0~7.0的土壤,每平方米床土施硫磺粉50~70克,pH值7.0以上每平方米施硫磺粉75~100克,施后均匀拌于10cm的床土中,并浇足水以促进分解。由于壮秧剂中已有硫磺粉成分,多数土壤施用壮秧剂后也可以起到调酸作用。
连作晚稻由于育秧期间气温高,秧苗生长快,同时受生育期限制,要尽可能延长秧龄,需要减少施肥量和增施多效唑来控制秧苗高度。研究表明,多效唑(MET)对秧苗株高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图2)。连作晚稻育秧时一般每平方米施用15%多效唑60~90克,可以合理调控秧苗生长,培育壮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