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包括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规律分析(经济)
1.本单元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新中国前30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二是改革 开放后3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三十年侧重于计划经济体制
的形成与历史影响的综合分析:后三十年侧重于社会主义经济体 制改革。
2.前三十年侧重于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认识“一五”计划的实施对我国工业建 设的影响:注意“一五”计划与苏联关系密切,比较中苏经济体制的异同。 3.前三十年侧重于的考查有两个角度,一是中国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从唯物史 观角度考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宜;二是从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政策入手, 分析经济政策的目的、作用,把握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的关系。例如,2017年全 国II卷第41题,以清朝盛世雍正年间、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时期、新中国第一个 五年计划期间三个不同时段的矿业政策为线索,反映国家的历史巨变和求富求 强的轨迹,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联系现实生活,分析经济体制变革给城乡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例如,2017年全国1卷第44题考查了20世纪80年代的工资改革。
命题规律分析(文化)
1.全国卷在处理科技考点时,比较为难,世界史的相关题目一般比较简单: 中国史部分则由于科技考点太死板、“双百方针”太简单,所以本单元现 有题目都是关于教育的,且都考察教育方针与特定时代背景之间的关 系。建议老师复习本部分内容时,将重心放在世界科技史和以专题形式出 现的中国教育史上。 2.由于当时中国的教育与世界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国家努力的方向。这 一类型的题目要充分考虑新中国在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当时的 时代特色,还要把这些举措的阶段性需求和国家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分析 把握。比如,2015年全国卷Ⅱ第31题,1952年建立俄文学校、开设俄文课程 和学习俄语的热潮,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借鉴苏联经验、借助苏联援助 进行经济建设大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密切相关。 3.试题呈现出基础性、创新性和“跨界”融合的特点。比如,2017年全国 卷Ⅲ第31题,通过1954年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婆媳上冬学》,以新中国的教 育为题材,歌颂建国初在开展扫盲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表现方式和 风格方面考查了现实主义绘画的特点。
命题规律分析(近现代社会生活)
1.本单元从现实中生活衣食住行的变化看历史的变迁,尤其是服 饰的变化和社会习俗的变革。 2.就学科归属而言本单元内容属于社会史范畴,一般从社会生活 的变迁角度来考查其形成的因素,要联系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来 回答。比如2015年全国卷Ⅱ卷第41题通过1950~2008年我国部 分节假日的变化,说明形成的原因,就需要结合改革开放后,社会、 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来回答。 3.本单元2013年之前一直被打入“冷宫”,没有进行考查,2014 年以来连续出题,且2015年还是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预计在 今后的高考中,本单元命题频率会有所增加。
现代史部分
wk.baidu.com一部分 中国现代史部分
• 考纲要求:
• • • • • • • • • • • 现代中国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命题规律分析(政治、外交)
1.本单元由于涉及现实政治及可供命题的角度较死板,全国卷中绝少命题,但建议 老师复习时勿高估学生对新中国的历史认知而忽视文革。如2014( 卷Ⅱ)第41题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就涉及到文革时时期的相关阶段特征的 考查。 2.虽然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社会主义民主 与法制建设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由于高考涉及较少,不可盲目补充。 3.这部分可供命题的内容较少,且新时期对外关系与政治学科的时事热点可能重合 ,故迄今仅命2个客观题,但并不建议老师复习时完全弱化该部分内容,特别是中国从 古代到近代、当代对外关系的关联。 4.建议教师要特别注意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突出新中国外交政 策的成熟和如何维护国家根本利益:还要注意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关系 及如何促进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5.试题一般通过新材料展现外交政策的变化,重大政治活动的变化要从时代发展 的变化与国家政策的调整等角度分析。如2016年全国卷1第31题,20世纪60年代前 期我国对外关系面临严峻形势,不仅美国继续奉行对华敌视和孤立政策,苏联也在 推行霸权主义。中苏两党也由分歧、论战发展到关系破裂,中苏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中国政府也改变了建国初期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变化会 直接影响到他们之间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其中中苏关系的变化也影响到中国与部分 东欧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促使新中国对对外贸易的重心进行转移,主要转向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部分 中国现代史部分
• 考纲要求:
• • • • • • • • • • • • • • • 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5.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考情统计(2014——2017)
[经济· 31]一五计划与粮食计划供应制度 [经济· 31]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与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 31]一五计划 [文化· 31]建国初期高等教育 [政治· 31]20世纪60年代对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 [经济· 31]一五计划与工业化基础建设 [经济· 3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农民生产自主权 [经济· 31]1990年中国试图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 [文化· 31]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 [文化· 31]1954年现实主义绘画《婆媳上冬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