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包括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合集下载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划分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划分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划分一、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划分根据按中国文学史、中国历史、世界史,有不同的结果,分述如下:1、按中国历史划分:古代:1840年之前(这里面也划分为远古、上古、中古……)。

近代:1840-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就是通常说的“两半社会”。

现代:1949年之后。

当代: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划分,比如,史学界说是1949年之后(即和现代同义)。

2、按世界史划分:古代: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前。

近代:1689-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现代:1917年之后。

当代:通常说是二战之后,但有时也把它与现代同义。

补充一下,有时“现代”将“当代”包括了。

3、中国文学的时代划分:古代:1840年以前。

近代,从1840到1919。

现代:从1919到1949。

当代:从1949年至今。

二、还有一类划分,是以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准开划分:1、古代: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之前。

2、近代:指的是资本主义出现开始(世界史中的近代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中国的是指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3、现代:指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世界现代史主要是十月革命后,中国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

4、当代:指的是与现代社会较近的历史。

(世界当代史应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中国是改革开放后)。

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怎么分?中国古代史:1840年以前;中国近代史: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现代史:1919年-1949年;中国当代史:1949年至今,也有将中国现代史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840年鸦片战争是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分界点,标志着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近代史与现代史的分界点,这标志着中国的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扩展资料在初中历史书中就已明确地指出:“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与抗争的历史,在面对列强的侵略之时,中国各阶层的有识之士都曾走上历史舞台,贡献自己救亡图存的良方。

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板块

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板块

初中历史课程结构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板块,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进行排列,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以基本的史实为主,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

这种课程结构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种好处:
第一可以强化学生的整体历史意识,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

比如在初一的历史学习中,学生了解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队中历史演变方式。

第二前后知识具有连贯性,便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

例如在给学生讲述商鞅变法这可内容是关于变法的影响有这样一点:通过这次变法使得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战国后期修建了两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

这其中都江堰和郑国渠都只是一句话提到,并没有细细说明。

但这为后来学习《卓越的工程》这一课奠定的基础。

再学习到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心中已经有所了解,知道修建它们的背景和时间,这即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主要包括了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部分内容。

下面将对九年级下册的历史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一九年至一九四九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时期。

主要内容包括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卅运动、国共合作等等。

这一时期的革命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六年)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期。

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等。

这一时期,中国实现了国有经济的建立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3.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九七八年至今)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是中国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时期。

主要内容包括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对外开放、四个现代化建设
等等。

这一时期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

4. 中国的对外关系
九年级下册历史还包括了中国的对外关系。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
在世界问题上的观点、新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
系等等。

这一部分内容对于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地位具有重要
意义。

通过对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
国的现代史,了解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以及中国
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

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能
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们的国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
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历史的划分: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都是怎么来的

我们历史的划分: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都是怎么来的

我们历史的划分: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都是怎么来

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古代史、近现代史的划分,那么东西对于这些时间是如何确定的呢?1、古代历史表历史学上通常指奴隶制时代。

一般也包括原始公社制时代。

因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世界范围内无统一之时限。

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波斯等,约当公元前三十世纪到公元初的几个世纪(各国情形不一)。

希腊和罗马,约当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五世纪(公元476 年)。

但在中国史学上,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2、近代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

世界历史分期目前大多数史学家认可1500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我国中学教科书认为1648年英国革命是世界近代史开端。

1500年前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导致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引起了遍及世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国历史3、现代中国现代史有两种算法,第一种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第二种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算。

世界现代史没有争议,是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开始的,世界开始形成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

4、当代通常说是二战之后,但有时也把它与现代同义。

补充一下,有时“现代”将“当代”包括了。

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知识框架

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知识框架

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知识框架
八年级下册历史涉及了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个部分。

中国现代史部分包括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与文化、社会生活六个单元。

每个单元又细分为若干课,具体如下:
1.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包括第一、二、三、四课,主要讲述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历史。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第五、六课,主要讲述改革开放后的历史。

3.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包括第七、八课,主要讲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事件。

4.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包括第九、十课,主要讲述中国国防建设和外交关系的发展。

5. 科技教育与文化:包括第十一、十二课,主要讲述中国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6. 社会生活:包括第十三、十四课,主要讲述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

世界现代史部分包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格局的变化四个单元。

每个单元又细分为若干课,具体如下:
1.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第一、二课,主要讲述苏联的成立和发展历程。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包括第三、四课,主要讲述一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包括第五、六课,主要讲述二战的历史事件。

4. 世界格局的变化:包括第七、八课,主要讲述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知识框架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中外近现代历史时期的划分

中外近现代历史时期的划分

中外近现代重大历史时期的划分在历史教学中,发现一些同学对中外各阶段历史时期的叫法分不太清,为便于同学们更好的学习,现将经常出现的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第一部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一般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部分。

一、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年)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也被称为民主革命时期。

(民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

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民主革命时期按照领导阶级的不同及完成的任务不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注: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的革命。

在中国历史中一般指1840-191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但领导阶级不仅有资产阶级,还有农民阶级的加入。

(这一概念了解即可,不必深究。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性质仍然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性的民主革命。

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这一时期是指1919-194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实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历史分期

中国历史分期


统一多民封族建封社建会国的家形巩成固:发战展国时时期期
与 发
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 220)秦——西汉——新——东汉
展 历 程
封建社会专的制分主裂义与中民央族集大权融制合度—空—前三强国化两时晋期南北朝时期 (220~589)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 封建统社一会多的民高族度封繁建荣国—家—进隋一唐步五发代展时时期期(581~960)隋
即新中国的历史,主要的历史时期包括: ①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 ②十年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 ③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
特 点
必 修
专1 题必
史修
2 中
公元前6 公元前6 公元7 公元14 公元18
世纪初 世纪末 世纪 世纪 世纪
古古 希罗 腊马
中 文启
世 艺蒙 纪 复运
古代世界
兴动
非选择题: 3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盖纪者 ,编年也;传者,列事业。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 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
新中中国国古成代立史。
中国• 中史国现代史:1中94国9年近新代中史国成立后至今。
注:思考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社会性质)
中国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1、中国古代《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古代史上三个大一统时期: 秦汉——隋唐——元明清

什么是中国现代史

什么是中国现代史

什么是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学会于1980年在郑州成立,至今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什么是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店铺整理中国现代史的资料,仅供参考。

什么是中国现代史现代史分为中国现代史和外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开始的时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从五四运动(1919)开始,第二种是从新中国成立(1949)开始算。

世界现代史开始的时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开始的。

第二种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

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两大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

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两大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

中国现代史分为4个时期:搜索1.过渡时期:1949年建国——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1966年__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4.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1976年__结束——今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中国现代史,是以1919年以后的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其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包括社会各阶级、各阶层、集团、政党和各个民族的活动。

她的起止时间也是很有分歧的。

开始于何时,史学界大体上有四种意见:一是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二是始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或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三是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是始于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024年全国中考历史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中考历史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中考历史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与目标中考历史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历史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次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通过考试,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二、考试范围考试范围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等六个板块。

(一)中国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到清朝的灭亡,包括政治制度的演变、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史实。

(二)中国近代史自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夕,重点考查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近代化的进程等内容。

(三)中国现代史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涵盖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等重大历史事件和发展阶段。

(四)世界古代史主要包括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罗马等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五)世界近代史自文艺复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涉及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等。

(六)世界现代史从俄国十月革命至今,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经济全球化、国际格局的演变等重要内容。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能够阅读和理解简单的历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

3、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和解释,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历史,掌握探究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史料分析、比较研究、综合归纳等。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初中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具有综合性、基础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弘扬中华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综合素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初中历史课程要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4、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

评价要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结合,评价方式多样化和个性化。

三、课程设计思路1、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历史内容。

以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为点,以时代背景为线,构建基本的历史知识框架。

2、突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有机融合。

以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穿插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3、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

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时事热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4、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探究活动、社会调查、模拟历史场景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实践能力。

5、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教学内容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6、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具备阅读、分析、归纳、总结历史资料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历史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社会调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学案(部编版)第十七单元现代史部分微专题整合第53讲当代中国的外交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学案(部编版)第十七单元现代史部分微专题整合第53讲当代中国的外交

一、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改革开放后,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开展全方位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二、世界现代史1.基层治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与货币体系:二战后,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西方主要国家建成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美国利用两次世界大战使经济实力一次又一次地飞跃,为纽约成为世界性的金融中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战后,美元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击败英镑,成为货币霸主。

2.食物生产、经济生活与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科学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粮仓仓容量,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

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

现代科技进步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国际分工的变化,国际合作加强。

3.人口迁徙、多元文化、战争与文化交锋:20世纪以来人口迁徙分布不均衡,主要是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迁徙。

一战进一步激发了亚欧非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二战从政治理论上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

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第53讲当代中国的外交课标要求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主要外交成就。

考点定位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2.改革开放时期的外交成就。

主题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方针(1)提出: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

(2)内容①“另起炉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高中历史特点

高中历史特点

高中历史特点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记录了人类的发展历程,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

在高中历史教育中,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下面将按类别进行介绍。

一、知识点繁多高中历史知识点繁多,包括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多个方面。

其中,古代史包括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等,近代史包括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等,现代史包括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等。

每个方面都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掌握,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

二、历史事件复杂历史事件复杂,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历史事件不仅仅是简单的事实,还需要学生了解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

例如,学生需要了解中国近代史中的鸦片战争,不仅需要了解战争的经过,还需要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

三、历史思维要求高历史思维要求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历史学科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和背诵,还需要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

例如,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史中的封建制度,不仅需要了解封建制度的内容,还需要进行分析和推理,了解封建制度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封建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方面。

四、历史教学注重实践历史教学注重实践,需要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

历史学科不仅仅是在教室里进行课堂教学,还需要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

例如,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史中的长城,可以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五、历史教学注重综合素质历史教学注重综合素质,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历史学科不仅仅是学习历史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例如,学生需要进行历史研究报告,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育具有知识点繁多、历史事件复杂、历史思维要求高、历史教学注重实践、历史教学注重综合素质等独特的特点。

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及较强的综合素质。

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介绍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通过研究和分析过去的事件和过程,使学生了解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就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进行探讨,包括其定义、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

什么是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指教育部根据历史学科的性质、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特点所制定的教学指导方针和具体要求。

它是指导中小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文件,旨在确保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的全面培养。

目标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使他们具备以下能力: 1. 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和概念; 2. 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发展过程;3. 运用历史思维和方法分析和解读历史事件;4. 培养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内容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以及当代史。

古代史古代史包括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两个部分。

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学生将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起源、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封建科技文化等;学习世界古代史时,学生将了解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以及古代美洲文明等。

近代史近代史主要包括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两个部分。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学生将了解中国的近代史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学习世界近代史时,学生将了解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世界两次大战以及冷战等重要事件。

现代史现代史主要包括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个部分。

在学习中国现代史时,学生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学习世界现代史时,学生将了解世界各国的独立运动、人权运动、科技革命以及经济全球化等。

当代史当代史主要包括中国当代史和世界当代史两个部分。

在学习中国当代史时,学生将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等;学习世界当代史时,学生将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国际关系以及全球性问题等。

教学方法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是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线索,系统介绍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包括“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每个单元都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组织,内容深入浅出,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各个时期的基本史实和重要历史事件;2.了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3.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5.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四个单元,共13课。

教学内容涵盖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各个时期,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单元“中国近代史”:包括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和第5课“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共5课内容;2.第二单元“中国现代史”:包括第6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7课“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8课“北伐战争与土地革命”、第9课“抗日战争”和第10课“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共5课内容;3.第三单元“世界近代史”:包括第11课“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第12课“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共2课内容;4.第四单元“世界现代史”:包括第13课“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格局”,共1课内容。

四、教学方法针对本册教材的特点,建议教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图表教学法:利用历史图表、地图等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和分析方法;4.互动教学法: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资料]新编中国现代史及世界现代史大事年表

[资料]新编中国现代史及世界现代史大事年表

2.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一)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建国后的头三年,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的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完成了新解放区土地制度的改革,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开展了打退资产阶级进攻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对旧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了很有成效的改造。

在胜利完成繁重的社会改革任务和进行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同时,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全国工农业生产1952年底已经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政治:1.追歼残敌,剿匪作战,和平解放西藏,使全国领土基本解放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镇压反革命运动4."三反""五反"运动经济: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3.合理调整工商业4.政府领导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5.土地改革(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年)政治:1.中共八大2.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反右倾"斗争经济:1."大跃进"2.人民公社(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导火线走向结束:四五运动奠定群众基础文革期间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损失达5000亿元,但社会还是有缓慢发展“徘徊”: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犯“左”的错误,指导思想没有改变,经济建设急于求成“前进”:教科文事业面貌一新,国民经济较快恢复,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初一历史的学习计划

初一历史的学习计划

初一历史的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初中历史课程,使学生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和方法,增强历史观念和历史认识,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历史思维,使学生对历史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具体目标包括:1.理解历史学的基本概念,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历史的作用。

2.掌握古代史、中世纪史、近现代史和现代史的基本内容,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

3.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历史的认知能力和历史的综合素质。

4.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增强历史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的创新能力。

二、学习内容:1.古代史: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包括古代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古代文明的传播和交流,古代社会的治理和管理,古代政治的变革和发展,古代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古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2.中世纪史:主要包括中国中世纪史和世界中世纪史,包括中世纪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中世纪文明的传播和交流,中世纪社会的治理和管理,中世纪政治的变革和发展,中世纪经济的发展和变革,中世纪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世纪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3.近现代史:主要包括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包括近现代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近现代文明的传播和交流,近现代社会的治理和管理,近现代政治的变革和发展,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变革,近现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近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4.现代史:主要包括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包括现代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现代文明的传播和交流,现代社会的治理和管理,现代政治的变革和发展,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变革,现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三、学习计划:1.学习方法:(1)课堂学习: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做好笔记,及时复习。

(2)阅读资料:多看一些历史书籍,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增加历史知识和历史理解。

(3)实地考察:利用假期或周末时间,去一些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址,增进对历史的亲身体验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2.学习计划:(1)对于古代史和中世纪史,每人月学习一次,每月学习一次。

小学历史知识

小学历史知识

小学历史知识1500字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镜子,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并为未来提供指导。

小学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方面介绍小学历史知识。

一、古代史古代史是小学生历史学习的入门阶段,主要涵盖了中国古代、世界古代等内容。

中国古代历史可以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等历史时期。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阅读相关教材,了解到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世界古代史则关注埃及、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通过学习古代史,学生可以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增强对历史变迁的理解。

二、近代史近代史是小学生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主要涵盖了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事件,了解到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矛盾和斗争,并认识到近代中国的种种不幸。

同时,世界近代史关注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等重要事件。

通过学习近代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三、现代史现代史是小学生历史学习的高级阶段,主要涵盖了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包括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国共内战、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事件,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掌握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时期。

世界现代史则关注二战、联合国的成立、冷战、科技革命等重要事件。

通过学习现代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和挑战。

综上所述,小学历史知识的学习涵盖了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历史框架和历史意识。

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背景,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规律分析(经济)
1.本单元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新中国前30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二是改革 开放后3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三十年侧重于计划经济体制
的形成与历史影响的综合分析:后三十年侧重于社会主义经济体 制改革。
2.前三十年侧重于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认识“一五”计划的实施对我国工业建 设的影响:注意“一五”计划与苏联关系密切,比较中苏经济体制的异同。 3.前三十年侧重于的考查有两个角度,一是中国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从唯物史 观角度考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宜;二是从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政策入手, 分析经济政策的目的、作用,把握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的关系。例如,2017年全 国II卷第41题,以清朝盛世雍正年间、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时期、新中国第一个 五年计划期间三个不同时段的矿业政策为线索,反映国家的历史巨变和求富求 强的轨迹,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联系现实生活,分析经济体制变革给城乡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例如,2017年全国1卷第44题考查了20世纪80年代的工资改革。
命题规律分析(文化)
1.全国卷在处理科技考点时,比较为难,世界史的相关题目一般比较简单: 中国史部分则由于科技考点太死板、“双百方针”太简单,所以本单元现 有题目都是关于教育的,且都考察教育方针与特定时代背景之间的关 系。建议老师复习本部分内容时,将重心放在世界科技史和以专题形式出 现的中国教育史上。 2.由于当时中国的教育与世界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国家努力的方向。这 一类型的题目要充分考虑新中国在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当时的 时代特色,还要把这些举措的阶段性需求和国家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分析 把握。比如,2015年全国卷Ⅱ第31题,1952年建立俄文学校、开设俄文课程 和学习俄语的热潮,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借鉴苏联经验、借助苏联援助 进行经济建设大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密切相关。 3.试题呈现出基础性、创新性和“跨界”融合的特点。比如,2017年全国 卷Ⅲ第31题,通过1954年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婆媳上冬学》,以新中国的教 育为题材,歌颂建国初在开展扫盲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表现方式和 风格方面考查了现实主义绘画的特点。
考情统计(2014——2017)
[经济· 31]一五计划与粮食计划供应制度 [经济· 31]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与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 31]一五计划 [文化· 31]建国初期高等教育 [政治· 31]20世纪60年代对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 [经济· 31]一五计划与工业化基础建设 [经济· 3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农民生产自主权 [经济· 31]1990年中国试图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 [文化· 31]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 [文化· 31]1954年现实主义绘画《婆媳上冬学》
现代史部分
第一部分 中国现代史部分
• 考纲要求:
• • • • • • • • • • • 现代中国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一部分 中国现代史部分
• 考纲要求:
• • • • • • • • • • • • • • • 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5.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命题规律分析(近现代社会生活)
1.本单元从现实中生活衣食住行的变化看历史的变迁,尤其是服 饰的变化和社会习俗的变革。 2.就学科归属而言本单元内容属于社会史范畴,一般从社会生活 的变迁角度来考查其形成的因素,要联系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来 回答。比如2015年全国卷Ⅱ卷第41题通过1950~2008年我国部 分节假日的变化,说明形成的原因,就需要结合改革开放后,社会、 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来回答。 3.本单元2013年之前一直被打入“冷宫”,没有进行考查,2014 年以来连续出题,且2015年还是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预计在 今后的高考中,本单元命题频率会有所增加。Leabharlann 命题规律分析(政治、外交)
1.本单元由于涉及现实政治及可供命题的角度较死板,全国卷中绝少命题,但建议 老师复习时勿高估学生对新中国的历史认知而忽视文革。如2014( 卷Ⅱ)第41题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就涉及到文革时时期的相关阶段特征的 考查。 2.虽然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社会主义民主 与法制建设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由于高考涉及较少,不可盲目补充。 3.这部分可供命题的内容较少,且新时期对外关系与政治学科的时事热点可能重合 ,故迄今仅命2个客观题,但并不建议老师复习时完全弱化该部分内容,特别是中国从 古代到近代、当代对外关系的关联。 4.建议教师要特别注意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突出新中国外交政 策的成熟和如何维护国家根本利益:还要注意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关系 及如何促进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5.试题一般通过新材料展现外交政策的变化,重大政治活动的变化要从时代发展 的变化与国家政策的调整等角度分析。如2016年全国卷1第31题,20世纪60年代前 期我国对外关系面临严峻形势,不仅美国继续奉行对华敌视和孤立政策,苏联也在 推行霸权主义。中苏两党也由分歧、论战发展到关系破裂,中苏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中国政府也改变了建国初期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变化会 直接影响到他们之间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其中中苏关系的变化也影响到中国与部分 东欧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促使新中国对对外贸易的重心进行转移,主要转向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