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普软起动器调试及故障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电机软启动器是一种用于控制和保护电动机的电器设备,常用于需要对电机进行软启动的场合,以减少启动时的电流冲击和机械应力,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电机软启动器也可能会发生故障,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对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主要包括故障的检测、定位和原因分析三个方面。
需要检测故障的表现,例如软启动器无法启动电机、启动时出现异常声音或振动等。
根据故障表现的不同,可以通过检查软启动器内部元件的连接是否松动、电路是否正常、电源是否稳定等方面来定位故障。
通过分析故障的原因,可以找到造成软启动器故障的根本原因,例如元件老化、电压波动、过流等。
针对电机软启动器故障的优化方案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优化软启动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软启动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例如采用高质量的元件、合理的电路设计、精细的制造工艺等,以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优化软启动器的保护措施,提高其对电机的保护能力。
例如增加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等功能,以避免电机因电源异常而受损。
优化软启动器的故障检测和诊断能力,提高对故障的检测和定位能力。
例如采用先进的故障检测技术、增加故障指示功能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
加强软启动器的维护和管理,定期对软启动器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和优化方案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问题,需要从设计、制造、保护、检测和维护等方面入手,以提高电机软启动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不断研究和改进,可以更好地解决电机软启动器故障问题,为电机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软启动器常见故障与处理
软启动器常见故障与处理1、在调试过程中出现起动报缺相故障,软起动器故障灯亮,电机没反应。
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1) 起动方式采用带电方式时,操作顺序有误(正确操作顺序应为先送主电源,后送控制电源)。
(2) 电源缺相,软起动器保护动作(检查电源)(3) 软起动器的输出端未接负载(输出端接上负载后软起动器才能正常工作)2、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起动完毕,旁路接触器不吸合现象。
故障原因可能是:(1) 在起动过程中,保护装置因整定偏小出现误动作。
(将保护装置重新整定即可)(2) 在调试时,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不合理。
(主要针对的是55KW 以下的软起动器,对软起动器的参数重新设置)(3) 控制线路接触不良(检查控制线路)3、用户在起动过程中,偶尔有出现跳空气开关的现象。
故障原因有:(1) 空气开关长延时的整定值过小或者是空气开关选型和电机不配。
(空气开关的参数适量放大或者空气开关重新选型)(2) 软起动器的起始电压参数设置过高或者起动时间过长。
(根据负载情况将起始电压适当调小或者起动时间适当缩短。
)(3) 在起动过程中因电网电压波动比较大,易引起软起动器发出错误指令。
出现提前旁路现象。
(建议用户不要同时起动大功率的电机,) (4) 起动时满负载起动(起动时尽量减轻负载)4、用户在使用软起动器时出现显示屏无显示或者是出现乱码,软起动器不工作。
故障原因可能是:(1) 软起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因外部元件所产生的震动使软起动器内部连线震松(打开软起动器的面盖将显示屏连线重新插紧即可)(2) 软起动器控制板故障(和厂家联系更换控制板)5、软起动器在起动时报故障,软起动器不工作,电机没有反应。
故障原因可能为:(1) 电机缺相(检查电机和外围电路)(2) 软起动器内主元件可控硅短路(检查电机以及电网电压是否有异常。
和厂家联系更换可控硅)(3) 滤波板击穿短路(更换滤波板即可)6、软起动器在起动负载时,出现起动超时现象。
软起动器停止工作,电机自由停车。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电机软启动器广泛应用于大型电机的起动和运行控制中。
但在使用中,电机软启动器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故障,如起动失败、启动时间过长、电机振荡等。
下面我们将从故障原因和优化方案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电机软启动器故障原因:1、过压或过流保护。
软启动器会设置过压和过流保护装置,当电压或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启动器就会自动断电。
这时可能是因为软启动器设置过保护值过低,或被外部因素如气候等所影响导致出现过压或过流。
2、电机内部或外部故障。
电机出现内部或外部故障,如绕组短路、轴承故障等,都可能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
此时,软启动器启动后无法将电机起动,或电机运行时振荡过大。
3、控制电路出现问题。
软启动器的控制电路是实现启动、停止、变频、变压等功能的关键部分。
如果控制电路中的电子元件出现故障,软启动器可能会无法正常工作,比如启动不及时等问题。
根据以上故障原因,通过以下措施可以优化电机软启动器的运行效果:将过保护值恰当地设置,可以避免在电压或电流超过设定值时软启动器自动断电而影响正常工作。
如果过保护值设置过低,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过保护导致停机,可以适当提高过保护值,以延长软启动器的使用寿命。
2、定期检查电机状态。
定期进行电机巡检或故障自诊,及时发现电机内部或外部故障,进行维修或更换相关零部件,可以避免出现电机起动失败、运行振荡等问题。
3、维护软启动器的控制电路。
定期对软启动器的控制电路进行维护,如清洁、紧固电子元件、更换老化元件等措施,可有效避免软启动器运行过程中出现电路故障导致的问题。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电机软启动器是一种用于实现电机启动时的无冲击、无振动的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减少电机启动时的电流冲击,避免对电网和电机本身造成损害。
在实际使用中,电机软启动器有可能出现故障,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如下:1. 电压不稳定:当电网电压不稳定时,电机软启动器可能无法正常启动,甚至损坏。
解决方案是安装稳压器或升级电网变压器,以确保电压稳定。
2. 控制系统故障:软启动器的控制系统可能存在故障,导致无法启动或停机。
解决方案是检查控制系统及其电子元件,修复或更换故障元件。
3. 过载或电流过大:软启动器可能由于电机过载或电流过大而损坏。
解决方案是增加软启动器的容量或调整电机的负载,以减少电流冲击。
4. 过热保护触发:软启动器可能由于过热而无法正常工作,触发过热保护功能。
解决方案是增加冷却系统或更换散热装置,以提高散热效果。
5. 电机接线错误:软启动器的接线易受错误连接的影响,导致启动困难或故障。
解决方案是检查电机接线,确保正确连接。
针对以上故障,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案:1. 定期维护:定期对软启动器进行检查和维护,检查控制系统、电子元件和接线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故障。
2. 安装电流监测器:在软启动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安装电流监测器,监测电机的启动过程中的电流变化,及时发现电流过大或过载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 引入软启动器保护系统:安装软启动器保护系统,监测软启动器工作状态,一旦出现故障,保护系统会自动断开电源,避免进一步损坏。
4. 确保电网稳定性:与电网供应商合作,确保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电压波动对软启动器的影响。
5. 增加散热措施:增加散热装置、风扇等散热措施,提高软启动器的散热效果,降低过热风险。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主要包括定期维护、安装电流监测器、引入软启动器保护系统、确保电网稳定性和增加散热措施。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提高软启动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
电机软启动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机启动的设备,具有提高电机启动性能、减少电机启动电流冲击等优点,是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电气设备。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电机软启动器也会出现故障。
本文将从故障分析和优化方案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故障分析
1、启动延迟或启动失败
启动延迟或启动失败可能是由于软启动器内部电路元件的老化损坏导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软启动器进行检修或更换元件。
2、过热
软启动器过热可能是由于低负载启动、大负载启动、环境温度高等原因导致的。
如果软启动器长时间工作在过热状态下,会损坏其内部元件,甚至引起火灾等严重后果。
3、电流不稳定
电流不稳定可能是由于负载变化导致的。
如果负载变化剧烈,软启动器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二、优化方案
1、定期维护及更换元件
定期维护软启动器可以有效降低故障率。
同时,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元件也可以避免故障发生。
2、合理选择软启动器
在选择软启动器时,应根据负载的功率、电压等参数来选择合适的型号。
如果负载变化较大,应选择具有瞬变抑制能力的软启动器。
此外,软启动器的散热性能也应考虑在内。
3、完善保护措施
为了避免软启动器内部元件被损坏,应在软启动器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中增加相应的过流、过压保护电路,以及过热保护措施。
总之,在使用电机软启动器时,我们需要加强对其故障的分析和优化方案的制定。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电机软启动器的优点,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软启动器一般出现的故障
软启动器一般出现故障该如何处理1 启动前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1.0 故障分析1.1 控制电源故障判断故障时,首先查看控制电压状态指示灯是否正常,如果控制电源消失,应检查控制电源供电回路。
控制电源恢复后没有故障指示可再启动一次。
1.2.2 启动故障启动故障指示的原因可能是:门电路开路应检查电阻,必要时更换电源电极;或者是门导线松动可加以紧固。
1.2.3 停止故障停止故障指示的原因有:(1) 给出起动信号,电机无反应。
解决方法:1.检查端子3、4、5是否接通。
2.检查控制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控制开关是否正常。
3.检查控制回路电压是否过低。
(2) 软启动器待机状态解决方法:1.检查旁路接触器是否卡在闭合位置。
2.检查各可控硅是否击穿或损坏。
1.2.4 无显示故障无显示故障原因解决方法:1.检查端子11和12是否接通2.检查工作电压是否正常1.2.5 缺相故障电机起动时缺相原因解决方法:1.检查三相电源各相电压,判断是否缺相并予以排除。
2 温度故障2.1 可控硅温度故障解决方法:1.检查软启动器安装环境是否通风良好且垂直安装。
2.软启动器是否被阳光直射。
3.检查散热器是否过热或过热保护开关是否断开。
4.降低起动频率的次数。
2.2 起动失败故障解决方法:1.逐一检查各项工作参数设定值,核实设置的参数值与电机实际参数是否匹配。
2.起动失败(80秒末完成起动)检查限流倍数是否设定过小或核对互感器变化正确性。
3.软启动器输入与输出端短路3 短路故障3.1软启动器输入与输出端短路故障解决方法:1.检查旁路接触器是否卡在闭合位置上。
2.检查可控硅是否击穿或损坏。
3.2 开路故障3.2.1电机连接线开路(P7设置为0)解决方法:1.检查软启动器输出端与电机是否正确且可靠的连接。
2.测量电机输入端电压,判断电机内部是否开路。
3.检查进线是否缺相。
4电流故障4.1限流功能失效解决方法:1.检查电流互感器是否接到端子1、2上。
西普软起动器的设置
软启动器培训
以上为外部接线图说明
STR系列软起动器的主控板上有14各外部控制端子。外部控制端子RUN、STOP、 JOG均为无源端子,外控信号RUN和STOP不需保持,如采用本机键盘控制,则 RUN、STOP、JOG等端子不需连线。
软启动器培训
西普STR系列软起动器的控制模式
STR系列软起动器有限流起动和电压斜坡起动, 同时还具有点动运行功能,用户可根据不同负载 及具体要求自行设置选择。
软启动器培训
电压斜坡起动模式:U1为起动时软起动器输出的初 始电压值。当电机起动时,输出电压迅速上升到U1, 然后按所设定的时间t逐渐上升,电机随着电压的上 升不断加速,当电压达到额定电压Ue时,电机达额 定转速,起动过程完成。U1范围0—380V,t范围 0—600S。这种起动方式最简单,不具备电流闭环 控制,仅调整晶闸管导通角,使之与时间成一定函 数关系增加。其缺点是,由于不限流,在电机起动 过程中,有时要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使晶闸管损坏, 对电网影响较大,实际很少应用。
软启动器培训
点动运行模式:输出电压迅速增加至初始电压值U1并保持不变,改变初始电压 值U1可改变电动机点动时的输出转矩,该功能主要用于用户试车或一些负载的 定位。
软启动器培训
停机模式:
STR系列软起动器有自由和软停机两种停机模式, 用户可根据负载及工况进行选择。
自由停机:当接到停机指令后,断开旁路接触器 随即封锁主电路晶闸管的输出,依靠负载惯性逐 渐停机
显示、复位及起动、停机控制
软启动器培训
2.2 STR系列软起动器的操作 STR系列软起动器的操作基本如下图,将结合实际进行操作与设置
软启动器培训
2.3 STR系列软起动器的保护与显示 STR系列软起动器有10种保护功能,当动作后,操作键盘显示故障代码,可根据代码进行分析处理。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电机软启动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机启动的设备,通常用于大型电机的启动。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对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常见的故障之一是软启动器无法正常启动电机。
可能的原因是软启动器内部的电路故障,例如电路板松动、连接线路接触不良等。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检查电路板和连接线路,并确保它们的连接牢固可靠。
软启动器启动电机时可能出现过流保护断电。
这是因为电机起动时,启动电流较大,超过了软启动器的额定电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增加软启动器的额定电流,或者使用具有更大额定电流的软启动器。
软启动器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过热故障。
这是因为软启动器在电机启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导致设备发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增加散热设备,例如风扇、散热片等,提高软启动器的散热能力。
软启动器可能会发生频繁断电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电源供电不稳定,或者软启动器内部的保护电路出现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稳定可靠的电源,或者进行保护电路的维修或更换。
为了优化电机软启动器的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增加软启动器的额定电流和功率,以适应电机的需求。
2. 加强软启动器的散热设计,提高散热能力,降低温度。
3. 使用高质量的电气元件和连接线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定期检查软启动器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
5. 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掌握软启动器的使用和维修技术。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包括检查和修复内部电路的问题、增加额定电流、增强散热设计、稳定电源供应以及提高设备可靠性等措施。
通过这些优化方案,可以提高电机软启动器的性能,并确保电机的正常启动和运行。
软启动器常见故障说明
软起动常见故障说明
1.电子过载可能的原因
说明:电动机因为过高电流持续一段时间而过载,当电机温度冷却到60%的EOL电子式过载脱扣水平时,过载保护功能重置。
解决方案:
⚫检查启动模式和EOL电子式过载设置
⚫检查并纠正过载原因
⚫确保没有将电流限制水平设置的过低。
⚫确保启动升压时间部过长
⚫确保使用正确的过载保护等级
⚫确保参数设置I e正确
⚫确保使用正确的EOL电子式过载保护等级
2.转子堵转电动机无法顺畅运行?
说明:可能的原因是轴承受损或卡堵负载
解决方案:
⚫检查电动机轴承和负载
⚫确保负载可顺畅运行
3.反向相序不正确
说明:相位之间的电流不平衡
⚫解决方案
⚫将线路侧的相序更改为(L1-L2-L3)
4电流不平衡相位之间的电流不平衡
解决方案
重新起动电机并检查主电流和电压
5.电流欠载电动机电流低于值
解决方案
⚫检查并纠正欠载原因
⚫确保电动机电流参数(Ie)设置正确
6.外部热传感器检测到电动机或PT100中出现高于脱扣水平的温度
解决方案
⚫确保PTC或PT100电路闭合而且已连接输入
⚫检查并纠正高温的原因
⚫等待电动机温度充分下降,重新起动。
软启动器出现故障如何处理
软启动器出现故障如何处理当软启动器出现故障时,针对不同故障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一)、输入电源缺相报警1. 逐级检查输入电源是否正常首先检查软起动器输入电源是否正常,若输入电源不正常,再依次检查检查熔断器是否熔断,断路器是否缺相2.若确定输入电源正常,首先考虑更换软起主板此故障因主板质量问题曾多次出现(二)、输入相序错误报警此故障多为初次安装使用时出现,调换输入电源相序即可。
大多数设备调试时已将相序保护设置为:无。
运行中的设备尚未出现过次故障。
(三)、负载电流异常1.针对此故障,注意查看面板记录三相电流是否缺相、偏相2.面板记录电流不平衡时,首先检查输入电源是否正常,若正常,更换备用软起主板,更换后尝试再次开启电机3.更换后若无法开启,检查电机对地绝缘及相间绝缘4.最后检查主接触器、电缆、可控硅是否正常(四)、旁路检测故障报警1.正常情况下,到达启动时间旁路输出闭合,旁路接触器吸合。
若旁路接触器不吸合,首先检查软起旁路输出触点是否闭合,输出、输入电源是否正常(AC 220V)2.检查DCS 程序中启动时间与软起启动时间设置3..若旁路接触器吸合后即刻断开,检查DCS 程序中启动时间与软起启动时间设置4.若仍无法启动,则更换软起主板此故障出现情况较少(五)、电动机过电流报警1.首先查看软启主板记录信息。
检查电机负载是否正常2.若盘车检查负载未发现异常,则考虑更换软起主板3.若仍无法开启,最后检查电机相间电阻及对地绝缘情况(六)、软启动器面板花屏、黑屏、无显示1.针对花屏、黑屏此类故障,多为质量问题,只能是更换软起主板2.面板无显示,首先检查软起控制电源(AC 220V)是否正常,若电源不正常,再测量熔断器是否熔断,断路器是否缺相,控制电源线是否断线等。
(七)、软起主板更换步骤1.记录参数,记录完后断电2.拆除操作板固定螺栓,拔下操作板插头及各个接线插头3.拆下软起主板,做好标记4. 固定好新软起主板,装好各个插头,设置参数5.装好操作板插头,固定好操作面板(八)、注意事项1.软启动器不能频繁启停,每小时不得超过10次,间隔时间不得低于5分钟2.检查电机绝缘时,拆除电机线后方可用摇表摇测绝缘,否则易击穿可控硅3.可控硅击穿也是常见故障之一,虽然TDQ 系列软起动器尚未出现此故障,但仍需注意。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一、引言二、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1. 电机软启动器无法启动电机软启动器无法启动的原因可能有很多,首先要排除电源是否正常、控制电路是否接触不良等常见问题。
如果以上问题排除后,仍无法启动,可能是软启动器内部元件损坏导致。
可以通过检查软启动器内部的电路板、接线端子、触点等部件是否烧毁或损坏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这些零部件。
电机软启动器启动缓慢可能是由于软启动器内部的控制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的。
软启动器的参数设置包括加速时间、减速时间、初始电压等,如果这些参数设置不当,就会导致电机启动时间过长。
此时,可以通过调整软启动器的参数来优化启动速度,提高启动效率。
在电机软启动器启动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的声音,可能是由于软启动器内部的电容器老化或故障所导致。
此时需要及时更换电容器,以解决异常声音问题,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
4. 电机软启动器过载保护频繁跳闸电机软启动器过载保护频繁跳闸可能是由于软启动器内部的过载保护设定值过小引起的。
通过调整过载保护参数,设置合理的过载保护值,可以避免过载保护频繁跳闸的问题。
如果电机软启动器长时间运行后,温度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是因为软启动器内部的散热设计不合理,或者散热风扇不工作引起的。
此时可以通过加强软启动器的散热设计,更换散热风扇等方式来解决温升过高的问题。
1. 定期检查软启动器元件状态为了及时发现软启动器内部元件的老化或损坏情况,可以定期对软启动器进行检查,包括检查电路板、接线端子、触点等部件是否正常。
一旦发现元件损坏,要及时更换,以避免故障的发生。
2. 合理设置软启动器的控制参数3. 定期更换软启动器内部电容器5. 加强软启动器的散热设计通过以上优化方案的实施,可以保证电机软启动器的正常运行,避免故障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延长设备寿命。
西普软启动器控制电机设置故障
西普STR软启动器控制55Kw电机不能启动故障
2016年5月23日下午5:20左右,新园区冷冻机房南两台55Kw水泵开不起来,到达现场后询问现场操作人员,发现两台电机同时出现启动正常,但在加速电流达到310A左右时,不能转换,电机直接停止,(此两台电机为新安装,使用西普STR软启动器启动,已使用三个多月,一直正常),出现故障代码E_104,因为现场没有说明书,网上查询知此代码表示启动时间设置过短或负载过大引起。
经过进一步询问,此两台水泵原本为清水泵,但最近改为打废水,怀疑是废水杂质太多,使负载加大引起。
由于已到下班时间,没有继续检查。
24日早上上班后听操作工说昨晚上一个老厂的电气人员来查,说是软启坏了,但是感觉不对,因为软启是新的,不可能两个同时坏。
把电机与泵分离,电机启动正常。
后经询问厂家人员,说应该是软启动器限流电流设置过小,55Kw电机额定电流为98A,查看软启发现设置的启动限流电流为300A,把限流电流改为350A,再次启动电机,电机恢复正常。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
电机软启动器是用于对大型电机进行起动的一种设备。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逐步加大电压或电流的方式来实现电机的平稳起动,避免了起动时电流冲击过大,对电机和电网设备造成损坏。
电机软启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影响了电机的起动效果和使用寿命。
下面将对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
一、故障分析
1. 电机起动时间过长:软启动器起动时间过长可能是由于电源电压异常、控制器参数设置不合理、电机内部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检查电源电压和电机内部,同时调整控制器参数,提高起动效率。
3. 软启动器温升过高:软启动器温升过高可能是由于电流过大、散热不良、工作环境温度过高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增加散热装置,改善工作环境条件,减少温升。
二、优化方案
1. 确保电源质量:合理选择电源,并对电压进行稳定控制,避免电压波动对软启动器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2. 设置合理的控制器参数:根据电机的具体要求,合理设置控制器的参数,包括升降速度、起动时间等。
通过参数的优化,提高软启动器的起动效率和精度。
3. 定期检查电机和负载:定期检查电机和负载的状态和匹配程度,如果发现不匹配或故障,及时修复或更换,避免故障扩大。
4. 加强散热和保护措施:通过增加散热装置,提高软启动器的散热性能,避免温升过高。
加装过流保护和过载保护等设备,对软启动器进行全面的保护。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和优化方案主要包括:电机起动时间过长、发生过电流、温升过高等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通过合理设置参数、定期检查维护和加强保护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软启动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西安西普软启动说明书2
5.基本接线及外接端子图5-1给出了STR 电动机软起动器的全部外接线接口,具体说明见表5-1外接端子说明。
STR 软起动器的基本接线图图 5-1★ 软起动器的起动、停止也可采用二线控制,利用RU N 和CO M 的闭合和断开作为动、停止信号。
起STR 软起动器的外接端子说明表5-1★表示外控有两种接线方式,详见基本接线图5-1。
STR系列A型软起动器(7.5KW-75KW)K22和 K24 厂家已占用,用户不能使用.上述图5-1及表5-1给出了STR电动机软起动器所有的外接端子及说明,在接线时,注意以下事项:主电路接线— STRA型产品主电路有6个接线端子,即R.S.T(接进线电源) U.V.W(接电动机),详请参见图6-1。
—STRB型产品主电路有9个接线端子,除上述6个相同外,还有 3个接旁路接触器专用接线端子 U1.V1.W1,其接线参见图6-2。
控制电路STR 软起动器共有16位外部控制端子,为用户实现外部信号控制、远程控制及系统控制提供方便,这16位端子安装在软起动器的主控板上。
在软起动内部有端子引出,可直接接线。
在使用过程中,如用户采用本机键盘操作,而不需远控或外部信号控制,则相应的端子不用接线,其接线排列顺序如下图5-2。
R U NJ O G起动点动停机公共端复位起动完成输出故障输出旁路控制12345678910111213141516图5-2—— 其中RUN (起动端子)、STOP (停止端子)、JOG (点动端子)在使用时应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详见表9-1“参数设置及修改”中第11项。
其接线请参见图6-1、图6-2、图6-3。
—— OC (起动完成输出)、I0(4~20mA )输出为有源输出。
—— K14、K11、K12(故障输出)及K24、K21、K22(旁路输出)均为无源输出端子,其接线请参见图6-2、图6-3。
6.STR 软起动器典型应用接线图STR 系列A型软起动装置典型应用接线图图6-1STR 系列B 型软起动器典型应用接线图L1L2L3Q FNK 21K 22K 14K 11K 1212VO C C O MK 24K MR U N S TO P C O M JO GB 型旁路控制故障输出起动完成输出R STUVW U 1V 1W 1三线控制二线控制R U N S TO P COMKK M注: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要求配置旁路接触器K M , 容量可根据电机的额定电流来选型。
STR软起动器调试及常见故障排除
STR软起动器调试及常见故障排除西安西普软起动器调试步骤 1:点动试车按装置说明书接好三相进线,输出(U、V、W)接至电机,合上主电源,将装置的运行方式设定点动状态(此时初始起动电压厂家设定为40V),停车方式为自由停车,按下 RUN键,此时电机应无异常声音,电机微动表示点动工作正常,此时检测三相输出电流是否均衡,若均衡表明装置工作正常。
用户可观察电机运转方向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如不符合使用要求,请分断主电源,调换任两相输出。
步骤 2:运行试车在完成点动试车后可以进行装置运行试车,将装置设定修改为限流起动状态(此时限流倍数厂家出厂设定200%),按下 RUN键,观察电机是否能平稳起动,如不能平稳起动,请参看操作说明书,将限流倍数逐步增大(最大至400%)直至平稳起动。
如仍不能正常工作与厂家联系,咨询有关参数调整办法。
步骤 3:经过步骤2,用户可以选择出适合负载的最佳起动限流值,然后根据负载的情况,设定软起动器的过流和过载保护值。
步骤 4:分断主电源,重新合闸,检查各参数设定是否与写入值一致,若一致表示试运行调试完成,装置可以正式投入运行。
常见故障的排除常见故障原因说明处理办法Phr 进线电源相序错误调换任两相进线Pho 进线电源缺相检查进线使之可靠接入Pr01 起动峰值电流过流保护调整起动时间及起始电压起动电流超过 4 倍 IePr02 I 2t 保护调整限流参数或起动时间参数设定Pr03 电动机过流保护避免负载急剧变化Pr04 电动机过载保护减小电机负载Pr05 非法起动保护重新确认控制模式Pr06 在起动或运行中缺相检查进线电源Pr07 干扰保护处理干扰源Pr08 设定参数丢失重新设定各参数OH 过热保护降低起动频度。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
电机软启动器的故障分析及优化方案
电机软启动器在工业生产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减少电机启动时的冲击电流,保护电机和电网的安全运行。
软启动器也会存在一些故障,影响其正常运行。
本文将对电
机软启动器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我们来分析一下电机软启动器常见的故障类型。
根据实际情况,电机软启动器最常见
的故障包括保护装置动作、启动效果差、电机运行不稳定等。
下面对这些故障进行详细分析。
保护装置动作是电机软启动器故障的一种常见情况。
保护装置的动作可能是由于电机
启动电流过大、电网电压不稳定或保护装置本身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
取以下措施:可以通过调整电机软启动器的参数来减少启动电流,或者采用额外的稳压措
施来保证电网电压的稳定;可以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护装置,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确保其
正常工作。
针对以上故障,下面给出一些优化方案。
对于保护装置动作的问题,可以在设计和选
购电机软启动器时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确保其可以在各种情况下正常工作。
可以加强
对电机软启动器的维护和检修,定期对其进行清洁和检查,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还可以
加强对电机及其连接线路的维护和检查,防止因为电动机线圈短路、接触不良等问题导致
电机启动失败。
还可以加强对电源线路的维护和检查,确保电源电压的稳定供应。
西普软启动说明书.docx
1.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安装或指导安装本软起动器;
2.应保证负载电动机功率、规格与本软起动器匹配:
3.严禁在软起动器的输出端(U. V. W)接电容器;
4.与软起动器输入及输出连线应用绝缘胶带包好;
5.软起动器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6.设备维修时,必须先切断输入电源。
1.STR软起动器的作用及特点3
图5-2
其中RUN(起动端子)、STOP(停止端子)、JOG(点动端子)在使用时应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 详见表9-1"参数设置及修改”中第11项。其接线请参见图6-1、图6-2、图6-3。
-0C(起动完成输出)、10 (4〜20mA)输出为仃源输出。
K14、Kll、K12(故障输出)及K24、K21、K22(旁路输出)均为无源输出端子,其接线请参见 图6-2、图6-3。
安装要求
STR软起动器的安装方式分为壁挂箱式及落地柜式两种,其上面板及控制键盘均为塑壳结构,结 构分解图如图3-1所示,拆装方法见下列组图。冷却方式分为自然冷却(A型)和强迫风冷(B型和G型)。
• STK系列A\B型软起动器结构分解图:
面板下机盖
图3・1
•面板下机盖的拆装方法
如图3-2所示,用双手拇指按住卜机盖卜•部齿状部位,向里压,同时向上抬,即可卸卜
B型产胡:冷却方式为强迫风冷,防护等级为IP2O:
G型产胡:标准柜式,进线配有断路器,并已内配旁路接触器及电压电流显示。防护等级IP2O。
•检査产詁是否在运输过程中损伤,如:内部寒件脱落、外说凹陷变形、连线脱落等问题。
•产品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每台软起动器内均附有产品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
3.
使用条件
JOG
外控点动端子
STR软起动器调试及常见故障排除
STR软起动器调试及常见故障排除
西安西普
软起动器调试
步骤1:点动试车
按装置说明书接好三相进线,输出(U、V、W)接至电机,合上主电源,将装置的运行方式设定点动状态(此时初始起动电压厂家设定为40V),停车方式为自由停车,按下RUN键,此时电机应无异常声音,电机微动表示点动工作正常,此时检测三相输出电流是否均衡,若均衡表明装置工作正常。
用户可观察电机运转方向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如不符合使用要求,请分断主电源,调换任两相输出。
步骤2:运行试车
在完成点动试车后可以进行装置运行试车,将装置设定修改为限流起动状态(此时限流倍数厂家出厂设定200%),按下RUN键,观察电机是否能平稳起动,如不能平稳起动,请参看操作说明书,将限流倍数逐步增大(最大至400%)直至平稳起动。
如仍不能正常工作与厂家联系,咨询有关参数调整办法。
步骤3:
经过步骤2,用户可以选择出适合负载的最佳起动限流值,然后根据负载的情况,设定软起动器的过流和过载保护值。
步骤4:
分断主电源,重新合闸,检查各参数设定是否与写入值一致,若一致表示试运行调试完成,装置可以正式投入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普软起动器调试及故障
步骤1:点动试车
按装置说明书接好三相进线,输出(U、V、W)接至电机,合上主电源,将装置的运行方式设定点动状态(此时初始起动电压厂家设定为40V),停车方式为自由停车,按下RUN键,此时电机应无异常声音,电机微动表示点动工作正常,此时检测三相输出电流是否均衡,若均衡表明装置工作正常。
用户可观察电机运转方向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如不符合使用要求,请分断主电源,调换任两相输出。
步骤2:运行试车
在完成点动试车后可以进行装置运行试车,将装置设定修改为限流起动状态(此时限流倍数厂家出厂设定200%),按下RUN键,观察电机是否能平稳起动,如不能平稳起动,请参看操作说明书,将限流倍数逐步增大(最大至400%)直至平稳起动。
如仍不能正常工作与厂家联系,咨询有关参数调整办法。
步骤3:
经过步骤2,用户可以选择出适合负载的最佳起动限流值,然后根据负载的情况,设定软起动器的过流和过载保护值。
步骤4:
分断主电源,重新合闸,检查各参数设定是否与写入值一致,若一致表示试运行调试完成,装置可以正式投入运行。
常见故障的排除
常见故障原因说明处理办法
Phr 进线电源相序错误调换任两相进线
Pho 进线电源缺相检查进线使之可靠接入
Pr01 起动峰值电流过流保护
起动电流超过4倍Ie 调整起动时间及起始电压
Pr02 I2t保护调整限流参数或起动时间参数设定
Pr03 电动机过流保护避免负载急剧变化
Pr04 电动机过载保护减小电机负载
Pr05 非法起动保护重新确认控制模式
Pr06 在起动或运行中缺相检查进线电源
Pr07 干扰保护处理干扰源
Pr08 设定参数丢失重新设定各参数
OH 过热保护降低起动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