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本册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课主要讲述了北洋政府在1912年至1928年期间的统治情况,包括其腐败、军阀割据、制度名存实亡等黑暗现象。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北洋政府的历史背景、状况以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这一复杂的历史现象,学生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北洋政府的成立背景、状况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增强对国家历史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洋政府的成立背景、状况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这一复杂的历史现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北洋政府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洋政府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北洋政府的特点和问题。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洋政府的成立背景、状况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现象,从、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

4.讲授与分析:教师进行讲解,深入分析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

5.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增强对国家历史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

2.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教学重点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
帝制的史实。





了解北洋军阀混战
的黑暗局面。

教学内容新



导入1(图片式导入)多媒体展示袁世凯称帝图片,袁世凯上台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度,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称帝,袁世凯从称帝到取消帝制,一共83天的时间,袁世凯是怎样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的?为什么又会迅速失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问题。

导入2(情境式导入)宋教仁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

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终年三十一岁。

宋教仁是被谁害死的?为什么被害?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内容。

教材图片分析宋教仁遇刺:1913年,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刺杀宋教仁的是袁世凯的亲信。

宋教仁被送医院后不治而亡,年仅31岁。

史料积累
“自达尔文、赫胥黎等以生物学为根据,创立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之说……举人世间所有事,无能逃出其公例之外者。


——杨度《金铁主义说》
教学反思。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主要讲述了北洋政府在历史上的统治情况。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北洋政府的成立、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北洋政府的衰落等。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认识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危害,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北洋政府的成立,对历史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学生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入了解。

此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具体情况,认识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具体情况,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危害。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思考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危害。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思考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危害。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学习和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相关知识,准备相关的历史事件案例。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北洋政府的成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教师提出本课的主题——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

目标2:能够说出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经过及其结果。

(重点)目标3:列举出袁世凯实施的独裁措施;归纳二十一条的内容,思考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原因。

说出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时间。

(重点)目标4:说出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结果。

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惩罚;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重点、难点)目标5:阅读教材,结合教材53页第2个材料研读,分析理解军阀割据的影响二、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师:讲述课题“北洋政府”师:播放《宋案》视频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自主学习任务单,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2)合作探究二次革命——讲授法出示任务:任务二:【小组探究】阅读教材第50—51页“二次革命”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二次革命的背景是什么?问题2.结合教材51页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说说二次革命的过程。

问题3.小组合作探讨:为什么二次革命失败了呢?设计意图:把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教材。

问题1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讲解。

学生回答: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在国会选举中占有明显优势,引起袁世凯的恐慌。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教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南北方只是在形式上统一,但在政治上仍处于对峙状况。

北方各省基本上处于袁世凯控制之下,南方大多省份实际上处于同盟会的控制和影响下。

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后。

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并且派人刺杀宋教仁。

从而导致了反袁的二次革命。

多媒体出示宋教仁遇刺图片。

补充:宋教仁(1882-1913)湖南桃源人,1904年2月参与组织华兴会。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设计【课标要求】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学习目标】1、了解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北洋军阀统治的基本情况;2、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及革命派的斗争,认识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理解军阀混战给全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教学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教学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和军阀割据【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辛亥革命,知道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那么,他窃取后是如何统治中国的?为什么说北洋政府的统治是黑暗的呢?今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第11课。

(板题)二、解题:学生了解北洋、北洋军阀、北洋政府三个历史概念(见屏幕)师讲: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央政府。

主要包括两个阶段:袁世凯统治时期和军阀割据时期。

三、学习目标(见上略)四、导航目录主题一制造“宋案”假意“共和”主题二践踏共和复辟帝制主题三帝制失败军阀混战五、新课讲授主题一制造“宋案”假意“共和”(一)自学课文第一部分,并阅读文中“相关史料”了解:袁世凯制造“宋案”的真相。

1、宋教仁其人其事(师补充:湖南常德市桃源人。

中国“宪政之父”,与黄兴、孙中山并称,1912年主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通过选举、重组内阁。

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

)2、谁是幕后的真凶?生答略3、杀他的原因何在?生答略师点拨:责任内阁制是宋教仁提出,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

(出示直观图示)过渡语:宋教仁之死,让孙中山等人猛醒。

于是,孙中山和黄兴等人发起二次革命。

“宋案”是二次革命的导火线。

(二)小知识: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北洋政府时期的历史背景、军阀割据的状况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北洋政府时期的混乱局面,认识军阀割据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从而加深对近现代史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近现代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成立等。

但他们对北洋政府时期的历史背景、军阀割据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理解和分析北洋政府与军阀割据的相关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洋政府时期的历史背景,认识军阀割据的状况,掌握相关的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对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洋政府时期的历史背景、军阀割据的状况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理解和分析北洋政府与军阀割据的相关内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北洋政府时期的历史背景。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分析军阀割据的状况和对社会的影响。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备课: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北洋政府时期的历史背景,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准备教学案例。

2.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历史文献等。

3.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北洋政府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北洋政府时期的历史背景,呈现军阀割据的状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资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教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教学案
2、阅读练习n加油册P43疑难点拨,《中国历史地图册》P26-27
【学习模块】n加油
一、二次革命
1、结合课本P50页,了解宋教仁遇刺的真相。n加油
(1)了解宋教仁其人其事。
(2)宋教仁遇刺的“n加油幕后指使者”究竟是谁?
(3)杀他的原因n加油何在?
2、阅读课本P51第一自然段,归纳二次革命的相关信息(领导n加油人、经过、结果、失败原因)
派系
代表人物
控制n加油的区域
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掌握着北京政府n加油,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控制东北地区
滇系
唐继尧
控制着n加油云南、贵州
桂系
陆荣廷,n加油说说北洋军阀混战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当堂检测n加油】
完成练习册P43-44测试巩固1-6
阅读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回n加油答,针对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袁世凯政府的态度怎样?为什么说“二十一条n加油”是灭亡中国的条约?
三、护国战争
1、据课本P52-53,找出护国战争的时n加油间、领导人、经过和结果。
2、阅读课本P53材料研读和材料五,想一想:袁世凯的n加油皇帝梦为什么那么快就破灭了?有何启示?
3、掌握护国战争发生的原因、过程和n加油结果。
4、认识北洋军阀派系的形成,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n加油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难点:理解“二十一条”的内n加油容;认识军阀割据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预习指导】(阅读课本P50-5n加油3的内容)
1、完成练习册P42自主学习,课本P54课后活动第1题
【课后作业】
1、完成n加油练习册P44-45(ABC)
2、预习第十二课(ABC)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质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质课教案_0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设计一、教学分析【教学目标】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1、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景剧表演、提问、视频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讲述,让学生明白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重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难点:袁世凯独裁统治得以实现及迅速失败的原因,北洋军阀统治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自主学习】完成《金牌学案》自主预习内容。

【3分钟】【3】首先,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北洋政府?袁世凯作为北洋派的代表,从他1912年2月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一直到1928年北伐战争,这段时间的统治政府,称为“北洋政府”。

【1分钟】【4】在1912年中华民国创建后,革命党人满以为终于迎来了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就在他们兴致勃勃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却传来了晴天霹雳——宋教仁被刺杀了!【5】【宋教仁照片,讲故事】【2分钟】宋教仁何许人也?照片上这位,就是宋教仁。

华兴会创建者。

在他手上,中国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13年宋教仁领导国民党,一举击败其他政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当时他的威望甚至超过了孙中山!不出意外,宋教仁很快就会成为新任总理。

在这之前,他回了一次湖南老家,为母亲祝寿。

没过多久,宋教仁突然接到袁世凯电报,说有国事商量,让他赶快回京。

宋教仁一路北上,在上海稍作停留。

可谁知,就在上海火车站,意外,发生了。

【6】【播放《宋案》视频】【3分钟】【7】【问题】很显然,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刺杀!是谁杀死了宋教仁?坊间一时议论纷纷......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两组短剧的形式,呈现当时人们对宋案的认识。

在观剧之前,老师先给出4个问题以供同学们思考——问题1:宋教仁是不是袁世凯派人暗杀的?问题2:革命党人为什么坚持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问题3:袁世凯为什么不辩解?问题4:面对革命党人的围攻,袁世凯以什么方式回应?【8】【情景剧】【3分钟】【9】【师生交流】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3分钟】问题1:宋教仁是不是袁世凯派人暗杀的?答案:是(书中是否有明确指出是袁世凯杀了宋?还只是说袁想重金收买宋)不是,(那如果不是,接问题2)不确定问题2:革命党人为什么坚持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答案:为了避免革命阵营分裂,用共同敌人的威胁来巩固革命阵营的团结,抹黑袁世凯,逼其退位问题3:袁世凯为什么不辩解?答案:辩解了,但辩解也没用,笔杆子在革命党阵营中,说不过别人问题4:面对革命党人的围攻,袁世凯以什么方式回应?答案:武力威胁师:问:面对袁世凯的威胁,革命党有没有反抗?生:反抗了。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 教材分析本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的一课。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示了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状况,让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认识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北洋政府时期的种种弊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北洋政府的成立和初期的情况。

但对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让学生认识到北洋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认识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北洋政府时期的种种弊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2.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北洋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等,深入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图片、文字和数据。

3.资料:收集有关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资料,供学生探究学习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北洋政府的成立和初期的情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图片、文字和数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小字部分,了解北洋政府时期的种种弊端。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

例如:“北洋政府时期,人民生活状况如何?”“北洋政府为什么会被认为是黑暗统治?”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第11课。

本课主要内容有: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政府;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表现;北洋政府倒行逆施引起民众不满,革命形势不断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具体表现,以及北洋政府倒行逆施的原因和影响,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洋政府的成立及其黑暗统治的表现,掌握北洋政府倒行逆施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北洋政府的统治特点,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导致民众不满、革命形势发展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对、法治的向往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表现。

2.难点:北洋政府倒行逆施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北洋政府的成立及其黑暗统治的表现。

2.史料阅读法:让学生阅读相关史料,分析北洋政府的统治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北洋政府倒行逆施的原因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资料:关于北洋政府的成立、黑暗统治表现、倒行逆施原因和影响的史料。

3.投影仪:用于展示史料、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辛亥革命胜利后,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建立北洋政府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北洋政府的成立及其黑暗统治的表现的史料,让学生阅读并了解北洋政府的统治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北洋政府倒行逆施的原因和影响,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总结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表现,强调北洋政府倒行逆施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目标解读】【课程标准】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教学目标】重点:1.二次革命的背景。

2.袁世凯复辟帝制。

难点:北洋军阀的概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北洋政府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正式形成。

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

让我们一起步入今天的历史课堂,共同体验那段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

【新课探究】一、二次革命1.背景【材料链接】材料一1912年8月,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统一共和党等几个小党派,组成国民党,推孙中山为理事长,而由自己代理。

材料二1912年12月到1913年2月第一届国会选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这次国会由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一院制改为参、众两院制。

选举结果,国民党大获全胜,参议院274议席,国民党占123名;众议院596议席,国民党占269名。

材料三1913年2月,依据临时约法,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会选举。

国民党所得议席最多,按约法精神应由该党理事长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

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

杀人的主使者是大总统袁世凯,同谋犯是国务总理赵秉钧,担任联络的是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布置行凶的是上海大流氓应桂馨,直接行凶的是失业军痞武士英。

【问题探究】袁世凯为何派人刺杀宋教仁?它的发生使得反袁斗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提示:目的是阻止国民党组阁,扑灭革命势力。

“宋案”的发生,使得革命党人逐渐认识到袁世凯的反动面目,反袁由合法的议会斗争转为武装斗争。

2.概况【材料链接】材料一孙中山主张武力反袁。

但是只有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等少数人拥护他的主张。

材料二1913年4月,袁世凯又向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订了2 500万英镑的“善后大借款”,用作武力消灭国民党的军费。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讲述北洋政府在1912年至1928年间的统治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北洋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以及其黑暗统治的特点和原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洋政府的成立、统治特点及其黑暗统治的表现,掌握北洋政府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于中国社会的危害,培养学生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北洋政府的成立及其统治特点2.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表现及其原因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北洋政府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及其统治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原因及其危害。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2.课件: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3.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论文、书籍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北洋政府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北洋政府的成立过程、统治特点及其黑暗统治的表现,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北洋政府的历史。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分析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具体表现,如政治腐败、经济剥削、文化压迫等。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原因。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件,分析其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总结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危害。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基本史实;知道《中华民国约法》的内容并理解其保守性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基本史实的讲述,让学生明白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的曲折性和复杂性【重点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 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二次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学生回答:宋教仁遇刺案教师提问:宋教仁遇刺案的背后真凶涉及到谁?学生回答: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教师提问:袁世凯为什么要派人刺杀宋教仁?学生回答: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得袁世凯大为惊恐。

2.教师讲述:“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心以武力平复国内的舆论压力和革命党人的斗争。

请问袁世凯是怎样做的?“二次革命”的结果又是如何?学生回答:袁世凯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量分散,最终被袁世凯镇压下去了。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教师提问: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回答: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②下令解散国民党③解散国会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2.教师强调:袁世凯为了实现皇帝梦,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对自己的支持。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二十一条”;维护共和的护国战争;军阀割据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军阀割据居面的形成,实质上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军阀割据局面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临时约法是孙中山颁布的具有革命的进步的意义,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颁布的,孙中山为了维护共和国政体同北洋军阀政府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一、二次革命1、宋教仁遇刺——导火线1912年,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了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袁世凯先是以重金收买,但宋教仁不为所动。

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火车站遇刺,身中3弹,送往医院后,不治而亡,年仅31岁。

这就是“宋案”。

后来,经过查证,宋案幕后黑手是袁世凯的亲信。

2、二次革命:(1)背景:“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袁世凯下令以武力镇压国民党,罢免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2)时间:1913年(3)过程: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起反袁的“二次革命”。

(4)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在国内活动:(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2.教师强调:袁世凯为了实现皇帝梦,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对自己的支持。

请同学们列表归纳“二十一条”的内容:学生回答: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3.教师强调: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即将登场。

并展示图片《袁世凯祭天》<三>护国战争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次战役有哪些领导者?学生回答: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不得人心。

主要领导人有: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2.教师讲述:蔡锷、李烈钧等领导的护国战争,从云南北上讨直系冯国璋曹江苏、江西、湖北等锟皖系段祺瑞北京政府,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张作霖东北滇系唐继尧云南、贵州桂系陆荣廷广东、广西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采取什么样的统治?有何影响?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原因: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

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

二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

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也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统治: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三、合作探究【探究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社会条件。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历史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1课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爆发原因、过程、结果;知道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史实; 理解“二十一条”内容及影响;认识北洋军阀
派系形成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认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学生懂得只有无产阶级才能使中国走向光明,挽救中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基本史实的讲述,让学生理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爆发原因、过程、结果.
教学难点:认识北洋军阀派系形成及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二次革命背景、导火线(宋教仁被刺案原因、过程、影响)、过
程、结果?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独裁专制表现?
2、对外出卖国家利益——签到“二十一条”的目的、内容?
3、袁世凯复辟帝制?
三、护国战争
护国战争的背景、爆发、概况、结束?
四、军阀割据
军阀派系形成及影响?
(二)合作探究
1、北洋军阀派系混战有何影响?
2、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失败了?
(三)知识拓展
1、为什么说袁世凯是历史选择的大总统。

2、如何评价袁世凯这个人以及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什么?
3、孙中山看到的新时代的曙光是什么?
(四)知识梳理:
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护国战争军阀割据(五)巩固练习。

人教版(2017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7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袁世凯上台之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复辟帝制。

为了维护共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进行了“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与北洋军阀展开不懈的斗争。

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同时又学过“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这对学习本课内容作了很好的铺垫。

但是由于本课涉及“北洋军阀”“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概念,相对较难理解且枯燥,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化难为易、化枯燥为有趣,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对历史进行感知、探究。

另外还应适当补充史料,帮助学生了解以史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北洋政府名称的由来,认识北洋政府的性质。

通过史料阅读与分析,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而采取的革命行动,认识到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通过图表与数据分析,能够认识到军阀混战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同时提升维护国家和平与统一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以及军阀割据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材料一《老猿百态——刀大杀人多》——吴浩然:《民国漫画·袁政府画史》,101页,济南:齐鲁书社,2016教师设问:漫画中的“老猿”暗指谁?这幅漫画反映是什么史实?(参考答案:袁世凯;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等基本史实。

通过评价袁世凯,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介绍宋教仁遇刺,分析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会这么快破灭,学会用书面、口头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袁世凯北洋军阀政府践踏民主、破坏共和的独裁统治两条主线,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史实。

通过分析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会这么快破灭,掌握分析历史问题,评价人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屡败屡战,一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独立、民主、富强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孙中山等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

【教材分析】本课有四个子目: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

四个子目突出两条主线:一是北洋政府对内逐步实现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二是民主革命者和广大人民逐步清醒,奋起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共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有关于袁世凯的部分史事,并且在平时日常的生活中也有所接触袁世凯相关生平,但是对于其人的了解理解还不够完整深入,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同时通过对袁世凯的讲解,帮助学生知道北洋政府的黑暗。

【重点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

难点:北洋军阀。

【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辛亥革命的两个主要成果是什么?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手中握有重兵的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镇压革命,势单力薄的革命党人没看清袁的真实面目,把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拱手相让。

做上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接下来会怎样?临时约法又会有怎样的命运?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讲授新课】课题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政府名字,叫北洋政府,它为什么叫北洋政府呢?清朝的行政区划中辽宁奉天省、河北直隶省、山东等沿海省份通称为北洋,负责管理北洋地区事务的官员就叫做北洋大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等基本史实。

通过评价袁世凯,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介绍宋教仁遇刺,分析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会这么快破灭,学会用书面、口头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袁世凯北洋军阀政府践踏民主、破坏共和的独裁统治两条主线,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史实。

通过分析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会这么快破灭,掌握分析历史问题,评价人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屡败屡战,一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独立、民主、富强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孙中山等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

【教材分析】本课有四个子目: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

四个子目突出两条主线:一是北洋政府对内逐步实现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二是民主革命者和广大人民逐步清醒,奋起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共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有关于袁世凯的部分史事,并且在平时日常的生活中也有所接触袁世凯相关生平,但是对于其人的了解理解还不够完整深入,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同时通过对袁世凯的讲解,帮助学生知道北洋政府的黑暗。

【重点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

难点:北洋军阀。

【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辛亥革命的两个主要成果是什么?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手中握有重兵的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镇压革命,势单力薄的革命党人没看清袁的真实面目,把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拱手相让。

做上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接下来会怎样?临时约法又会有怎样的命运?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讲授新课】课题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政府名字,叫北洋政府,它为什么叫北洋政府呢?清朝的行政区划中辽宁奉天省、河北直隶省、山东等沿海省份通称为北洋,负责管理北洋地区事务的官员就叫做北洋大臣。

这些省份都在京师附近,可见北洋大臣是朝廷重臣,清末,谁担此重任呢?袁世凯,1901年的时候,袁世凯被任命为北洋大臣,人们就把以袁世凯为头子的军阀集团称为“北洋军阀”。

而以“北洋军阀”统治的政府就叫做北洋政府。

本课有2条线索,一是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二是孙中山革命党人的努力抗争,请同学们看书预习,按这两条线索,把本课的事件理一下。

先请同学们说一下,本课讲述了孙中山革命党人的哪几次反抗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的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

一、二次革命我们先看二次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宋教仁被刺案。

宋教仁是何许人也?他为什么会被刺杀?大家是否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讲到,孙中山制定的《临时约法》为防止袁世凯独裁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而非总统制,也就是说国会选举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

宋教仁组建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获胜,这引起了袁世凯的恐慌。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身亡。

后经过调查发现,布置行刺任务的是当时国务院的总理赵秉钧,而这个人是袁世凯的亲信,由此可见袁世凯是宋教仁被刺案的幕后黑手。

除了宋教仁被刺案,袁世凯还做了什么引发二次革命?宋案后,袁世凯未经国会同意,私自罢免了江西李烈钧、广东胡汉民、和安徽三省都督,这三省都督都是什么身份?国民党。

这两件事是二次革命的导火线,但根本原因是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维护共和。

1913年7月12日,之前被罢免的原江西都督李烈钧在孙中山指示下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二次革命”爆发。

不久,很多省份也宣布独立,看看地图都有哪些省份?江苏、安徽、湖南、福建、广东等等。

但是因为准备不充分,加上后来部分讨袁军被袁用金钱收买,1913年各地宣布取消独立。

孙中山、黄兴等被通缉,只好相继逃亡日本,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战,“二次革命”的失败,标志着辛亥革命无可挽回地最后失败了。

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中国的近代史进入了袁世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

二、袁世凯称帝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革命党人为反抗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而开展的第二个革命—护国战争,这个“国”指的是什么国?为什么要护国?袁世凯称帝建立中华帝国。

请同学们看书,找出袁世凯为称帝做了哪些“努力”。

强迫国会选举他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颁布《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正总统选举法、尊孔复古、签订二十一条。

当初,袁世凯是通过欺骗手段夺取临时大总统职位的,如今,他又是怎么当上正式大总统的呢?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为了当上总统,袁世凯真的是不择手段。

当上大总统之后,他又是在哪举行他的就职仪式的?太和殿以前是皇帝登基举行大典的地方,袁世凯在这举行正式大总统就职仪式,狼子之心,昭然若揭啊!为扫除他称帝障碍,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此时的大总统已独揽大权,但总统任期有限,也不能指定继承人,这时国会已被他解散,临时约法也已废除,他就是法律,于是他根据自己意愿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以无限期连任。

这时的“民国”只剩下一个空招牌了。

要当皇帝,还需要舆论的支持,老百姓的支持,要有理论依据。

于是袁世凯又演了2出丑剧—祭孔、祭天。

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为什么说是逆流?生;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为了实现他的皇帝梦,袁世凯还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了日本“二十一条”我们来看一下“二十一条”中的部分条款(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

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

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

④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

)请大家注意第1条款,这为后来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埋下隐患;再看第4条款,这俨然要把中国政府变成日本的傀儡政府,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条约?“二十一条”是一个不平等的卖国条约,袁世凯为什么要接受?就是为了获得日本的支持,实现他的皇帝梦。

1915年12月,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登基。

遗憾的是,因护国战争爆发,登基大典一再推迟,袁世凯竟至死未能如愿!但除了登基大典,帝国其他事宜一应俱全,这是当时设计的中华帝国的国旗,大家觉得它和什么国旗很像啊?中华帝国国旗是五色旗的变形,由原来的汉、满、蒙、回、藏依次排列,变更为满、蒙、回、藏分列四方,汉族一统天下。

当然皇帝玺印不可缺少!这是袁世凯称帝后,北洋政府流通的银元与铜元。

这些银元现在被称为“袁大头”。

三、护国战争袁世凯称帝后,孙中山愤懑说道:“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他再次举起了革命的大旗,发动护国战争。

1915年12月25日,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这次护国战争结果如何?为何能成功?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不得民心,就连他自己北洋政府的嫡系部署也阳奉阴违,而帝国主义国家也看到袁世凯靠不住了,觉得他迟早是要下台,于是也转向了倒袁政策。

很快,全国很多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袁世凯就这样落得了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成了孤家寡人,只能在全国人民的逼迫下,于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取消了帝制。

83天的皇帝梦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三个月后,他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绝望死去。

这时候孙中山说了一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袁世凯正是因为违背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所以他的皇帝梦只能是一场闹剧,他只能落得一个众叛亲离绝望去世的下场。

四、北洋军阀割据混战袁世凯死后,当时中国没有一个人能控制中国混乱的局面,北洋军阀分裂,分成了很多的派系,根据课本53页最后一段内容以及PPT上的地图,找一找有哪些派系,以及他们各自的地理位置。

这时候全中国军阀混战,国家再次走向四分五裂。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黎元洪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

但在参加一战是加入协约国还是加入同盟国方面,黎元洪和段祺瑞发生了“府院之争”。

为调停矛盾,黎元洪召“辫子元帅”张勋进京,可谓“引狼入室”,中华民国成立后,国人都剪辫,张勋辫子军留着辫子说明什么?果然,入京之后,张勋拥戴12岁的废帝溥仪复辟,但这出复辟丑剧比袁世凯称帝更短命,12天就草草收场。

袁世凯称帝83天、张勋复辟12天均告失败,说明什么?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张勋复辟丑剧之后,黎元洪引咎辞职,段祺瑞独揽大权。

掌权之后的段祺瑞再次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不屈不挠的孙中山再次举起革命大旗—护法运动。

但没有独立武装力量的孙中山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注定他的失败,护法运动再次失败。

【课堂小结】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课内容,本课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孙中山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抗争,一共有三次,分别是?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延续,其导火线是?护国运动的原因是什么?袁世凯为称帝做了哪些倒行逆施的行为?袁世凯为称帝对内专制独裁,对外卖国,肆意践踏民主、破坏共和,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割据混战的深渊,继任的段祺瑞再次解散国会,拒绝恢复临时约法,成为护法运动的导火线。

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与孙中山倡导的民主共和水火不容,但势单力薄的革命党人屡战屡败,原因是什么?如何推翻这个践踏民主破坏共和的独裁专制政府、维护共和?这就是下个单元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