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离子测定 方法

合集下载

水中氯离子测定方法

水中氯离子测定方法

水中氯离子测定方法1.氯离子滴定法氯离子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待测水样加入滴定瓶中。

(2)加入适量的二氧化亚铁试剂,并加入酸性偏硫酸钾溶液。

(3)用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由黄变为浅绿,出现浅绿色终点表示滴定的完成。

(4)记录滴定液的用量,利用滴定液和氯离子的反应计算出水中的氯离子含量。

2.氯化银电极法氯化银电极法是一种利用氯化银电极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待测水样与氯化银电极接触,利用电位计测量电极的电势。

(2)根据氯离子与氯化银的反应,推算出水中的氯离子含量。

3.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利用离子色谱仪测量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待测水样加入离子色谱仪,并通过色谱柱分离待测水样中的离子。

(2)调整离子色谱仪的工作条件,使氯离子能够顺利通过色谱柱。

(3)检测离子色谱仪的检测器所得到的氯离子峰的面积或高度,利用标准曲线计算水中的氯离子含量。

4.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一种利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待测水样与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接触,利用电位计测量电极的电势。

(2)根据电极的电势与水中氯离子的浓度之间的关系,推算出水中的氯离子含量。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水中氯离子的测定。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方法在进行测定时都需要严格掌握操作技巧,并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质控,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自来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自来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自来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氯离子是自来水中最常见的消毒剂之一,广泛用于杀灭各类病菌。

但是氯离子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含量进行监测。

本文将介绍两种常见的自来水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化学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

一、化学分析法1、荧光法荧光法测定自来水中氯的含量是利用带有荧光的试剂与氯化物在紫外线的激发下发生荧光现象,根据荧光的强度来测定氯的含量。

荧光试剂的名称是二苯酚酞,它是一种白色至微黄色的粉末,在水中具有鲜艳的橙红色荧光。

操作步骤:1.将样品中氯离子加入试管中;2.向其中加入二苯酚酞溶液;3.将混合物置于紫外线灯下照射,待荧光反应达到稳定后,测定荧光强度。

该方法简便易行,敏感度高,可测定微量氯离子。

但是荧光强度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需要进行干扰校正。

2、滴定法滴定法是指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溶液,根据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来计算待测物质的含量的一种方法。

滴定法测定氯离子含量通常使用银离子作为滴定剂,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的沉淀。

1.将待测样品加入装有指示剂的滴定瓶中;2.用标准银盐溶液滴定,溶液变白即滴定终点;3.根据所需的结果计算出样品中氯离子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度高,但是需要量杯、滴定管等实验室设备和试剂,有一定的专业要求。

电化学分析法是指使用电化学方法测定待测物质的含量,通过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来推算出物质的含量。

电化学方法包括阳极极化法、阴极极化法、极化曲线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其中常用的是溶液电导法。

电导法是指通过等几何间隔的两个金属电极之间的电导测量待测样品的电阻性能来测定样品中的离子含量。

电导法是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法中最简单的一种,它的优点是操作简便、重现性好、预处理简单,可直接在现场使用。

1.将水样制备成电导率适当的溶液;2.将电极插入溶液中,并启动电导仪;3.等待电导仪稳定后,记录电导率值,并根据电导率值计算出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电导法只适用于测量离子在水中的总离子浓度,并不能单独测量某种离子,因此需要结合化学分析法共同使用。

氯离子的测定

氯离子的测定

氯离子的测定(沉淀滴定法)1、所用试剂氯化钠标准溶液:(1毫升=1毫克Cl¯):取基准试剂或优级纯氯化3—4克至于瓷坩埚中,于高温炉升温至500℃灼烧10分钟,然后在干燥器内内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1.649克氯化钠,现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毫升。

硝酸银标准溶液(1毫升=1毫克Cl¯):称取5.0克硝酸银,溶于1000毫升蒸馏水中,以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标定方法如下:于三个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分别注入10毫升氯化钠标准溶液,在各加入90毫升蒸馏水及1毫升10%铬酸钾指示剂,均硝酸银标准溶液用滴定至橙红色为终点,记录硝酸银标准溶液消耗量。

计算其平均值C。

三个平行试验结果只差应小于0.25% 。

另取100毫升蒸馏水,除不加氯化钠标准溶液外,其它手续同上,做空白试验,记录硝酸银标准溶液消耗量b。

硝酸银的浓度(T毫克/毫升)按下式计算:T=10×l/c-b式中: b ——空白试验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c ——氯化钠标准溶液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10——氯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10%铬酸钾指示剂(重/容)。

1%酚酞指示剂的配制:(10g/L)称取1克酚酞于100毫升95%乙醇中,摇匀。

0.1N硫酸溶液。

2、测定方法(1)、量取100毫升透明水样注入锥形瓶中,加入2-3滴1%酚酞指示液,此时若溶液显红色,则用硫酸标准溶液中和至无色,若不显红色,则用氢氧化钠滴定至红色,然后以硫酸回滴至无色。

再加1毫升10%铬酸钾指示剂。

(2)、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记录硝酸银标准溶液消耗量a,同时作空白试验,记录硝酸银标准溶液消耗量b。

氯化物(Cl¯,毫克/升)按下式计算:Cl¯=(a-b)×1.0×1000/V式中:a——测定水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b——滴定空白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1.0——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滴定度,1毫升=1毫克Cl¯V——水样的体积,毫升。

氯离子测定方法(一)

氯离子测定方法(一)

氯离子测定方法(一)氯离子测定方法介绍1. 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滴定法•电化学法2. 光谱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3. 电导率法•直接电导率法•比较电导率法4. 滴定法•硬度滴定法•自动滴定法5. 重量分析法•草酸法•氯银法6. 气相分析法•气相色谱法•气相分析法7. 化学分析法•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毛细管电泳法以上是常用的氯离子测定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选取合适的测定方法可以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注意:本文仅介绍了部分常见的氯离子测定方法,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1. 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滴定法•基本原理:通过在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利用滴定终点时产生的电流变化来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优点:准确性高,灵敏度较好,适用于浓度较低的样品。

•缺点:操作相对复杂,耗时较长。

电化学法•基本原理:使用电极对氯离子进行检测,根据电极产生的电位变化或电流变化来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优点:准确性高,灵敏度较好,操作相对简单。

•缺点:对样品的要求较高,可能会受到其他离子的干扰。

2. 光谱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基本原理:通过测量溶液中氯离子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情况来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优点:快速、简便,可以同时测定多种离子。

•缺点:需要标准曲线校正,对溶液透明度有要求。

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利用氯离子的特定吸收波长来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优点:准确性高,选择性好。

•缺点:设备成本较高,操作相对复杂。

原子荧光光谱法•基本原理:通过激发氯离子中的原子,测量其发射的荧光光谱来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优点:准确性高,快速、灵敏,适用于分析多种元素。

•缺点:需要专用设备。

3. 电导率法直接电导率法•基本原理:通过测定溶液中离子的电导率来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优点:操作简单,快速、便捷。

•缺点:对电导率的准确测定需要标定所用离子的电导率。

比较电导率法•基本原理:将待测溶液和标准溶液的电导率进行比较,从而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测定水中氯离子的方法主要有硝酸银滴定法

测定水中氯离子的方法主要有硝酸银滴定法

测定水中氯离子的方法主要有硝酸银滴定法、硝酸汞滴定法、电位滴定法和离子色谱法4种。

其中硝酸银滴定法是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见《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11896~89)。

(1)硝酸银滴定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在中性或弱碱性范围内(pH 6.5~10•5),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来滴定氯离子,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故先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当水中氯离子被滴定完毕后,稍过量的硝酸银即与铬酸钾生成稳定的砖红色铬酸银沉淀,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

该方法适用于天然水中氯化物的测定,也适用于经过适当稀释的高矿化度水(如咸水、海水等),以及经过预处理除去干扰物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中氯化物的测定。

需要注意的是,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能与氯化物一起被滴定。

正磷酸盐及聚磷酸盐分别超过250mg/L及25mg/L时有干扰。

铁含量超过10mg/L时终点不明显。

(2)硝酸汞滴定法该方法是用二苯卡巴腙作为指示剂,用硝酸汞标准溶液滴定酸化了的样品(pH一3.0~3.5),会生成难离解的氯化汞。

滴定终点时,过量的汞离子与二苯卡巴腙生成蓝紫色的二苯卡巴腙的汞络合物指示终点。

二苯卡巴腙指示剂十分灵敏,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明显,因此可不作空白滴定。

该方法适用于天然水或经过预处理的其他水样中的氯。

(3)电位滴定法该方法是以氯电极为指示电极,以玻璃电极或双液电极为参比电极,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用伏特计测定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变化。

在恒定地加入少量硝酸银的过程中,电位变化最大时仪器的读数即为滴定终点。

该方法适用于颜色较深或浊度较大的水样。

需注意的是,温度影响电极电位和电离平衡,故需要有温度补尝装置:(4)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可对多种阴、阳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实验室检验氯离子的方法

实验室检验氯离子的方法

实验室检验氯离子的方法
氯离子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公共安全污染水质的指标,其存在量及其含量对水质污染有
很大的影响,因此,测定氯离子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室检验氯离子的方法一般采用分光光度法,它属于吸光度测定法中的一种,而实
验中所用的滴定液也因检钙、检锌等不同,因而具有很多方法可供选择。

具体的测定步骤如下:
1.样品的准备和分析:包括原样品的采集、处理和稀释,以符合分光光度分析的要求。

2.分光光度实验:用分光光度仪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的不同,确定吸光度
曲线的偏移量,然后计算氯离子胞密度。

3.结果判定:根据系统中氯离子含量的浓度定义结果,判定样品中氯离子含量是否在
规定的水质标准范围内。

总之,实验室检验氯离子的方法是采用分光光度法,包括样品的准备和分析、分光光
度实验和结果判定三个基本步骤,需要考虑每个环节的影响,准确、可靠地测定氯离子。

氯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

氯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

氯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1.氯离子滴定法氯离子滴定法是一种常见的测定氯离子浓度的方法。

其原理是根据盐酸与氯离子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氯气反应的滴定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并加入适量的盐酸;2)使用氯离子滴定剂(如亚硫酸钠溶液)滴定待测溶液,滴定至颜色变化从黄色转变为粉红色;3)根据滴定剂的浓度和实际滴定的体积计算氯离子的浓度。

2.氯离子电位法氯离子电位法是利用电极的电位差测定氯离子浓度的方法。

一般使用玻璃电极或氯化银电极作为氯离子电极。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待测溶液与参比电极接入电位计中;2)根据参比电极和氯离子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利用标准曲线或Nernst方程计算出氯离子浓度。

3.氯离子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氯离子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利用专用的氯离子离子选择性电极(ISE)测定氯离子浓度的方法。

该电极具有对氯离子的选择性,能够测定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氯离子离子选择性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与参比电极连接;2)根据电极输出的电势信号,通过标准曲线或校正系数计算氯离子的浓度。

4.氯离子荧光染料法氯离子荧光染料法是一种利用带有荧光性质的荧光染料测定氯离子浓度的方法。

一般使用氯离子选择性荧光探针来实现氯离子的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加入氯离子荧光染料到待测溶液中,并搅拌均匀;2)使用荧光光谱仪测定荧光染料在特定波长下的荧光强度;3)根据标准曲线或已知浓度的样品的荧光强度,计算出氯离子的浓度。

总的来说,氯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有滴定法、电位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荧光染料法等。

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的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简介氯离子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离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水、土壤、岩石等环境介质中。

氯离子的含量测定对于环境污染监测、水质检测以及工业生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1. 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它通过样品中氯离子与色谱柱中的固定相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并利用流动相使得氯离子在柱中移动,最终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离度好、快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和水质分析等领域。

2. 氯离子电导法氯离子电导法是一种基于电导性原理的测量方法。

它利用样品中的氯离子与电极间形成离子电导路径,通过测量电极间的电导率来确定样品中的氯离子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且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适用于现场快速测定。

3. 氯离子滴定法氯离子滴定法是一种经典的测定方法,基于滴定反应中氯离子与滴定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

常用的滴定剂包括亚硫酸钠、硝酸银等。

通过滴定剂的加入量与终点指示剂的变色反应来确定氯离子的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对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定。

4. 氯离子光度法氯离子光度法是一种利用氯离子与染料形成络合物的测定方法。

它利用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对光的吸收或荧光发射进行测量,通过已知标准曲线来确定氯离子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水质分析等领域。

5. 氯离子电化学法氯离子电化学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测定方法。

它利用样品中的氯离子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通过测量氧化还原电流或电势来确定氯离子的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用于各种样品中氯离子的测定。

结语上述所介绍的几种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各具特点、适用范围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通过准确地测定氯离子的含量,可以为环境保护、水质监测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氯离子检测方法

氯离子检测方法

氯离子测定方法小结1、摩尔法测定范围适用于天然石、循环冷却水、以软化水为补给水的锅炉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5mg/L~150mg/L。

测定原理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在pH为5~9.5的范围内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硝酸银与氯化物作用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当有过量硝酸银存在时则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砖红色铬酸银表示反应达到终点。

方法来源GB/T15453-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摩尔法注意事项测定终点因人而异误差较大。

2、电位滴定法测定范围适用于天然石、循环冷却水、以软化水为补给水的锅炉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5mg/L~150mg/L。

测定原理以双液型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以银电极为指示电极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出现电位突跃点即理论终点即可从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算出氯离子含量。

方法来源GB/T15453-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电位滴定法注意事项需要额外配备电磁搅拌器、电位滴定计、双液型饱和甘汞电极、银电极。

溴、碘、硫等离子存在干扰。

3、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适用于除盐水、锅炉给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0μg/L~100μg/L。

测定原理基于磷酸铅沉淀做载体共沉淀富集痕量氯化物经高速离心机分离后以硝酸铁-高氯酸溶液完全溶解沉淀加硫氰酸汞-甲醇溶液显色用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水中痕量氯化物。

方法来源GB/T15453-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注意事项需要额外配备分光光度计460nm波长、30mm吸收池、高速离心机转速5000r/min配有250mL聚乙烯离心管。

4、汞盐滴定法测定范围适用于天然水、锅炉水、冷却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mg/L~100mg/L超过100mg/L时可适当地减少取样体积稀释至100mL后测定。

测定原理在pH2.3~2.8的水溶液中氯离子与汞离子反应生成微解离的氯化汞。

氯离子检测方法

氯离子检测方法

氯离⼦检测⽅法氯离⼦测定⽅法⼩结1、摩尔法测定范围适⽤于天然⽯、循环冷却⽔、以软化⽔为补给⽔的锅炉炉⽔中氯离⼦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5mg/L~150mg/L。

测定原理以铬酸钾为指⽰剂在pH为5~9.5的范围内⽤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硝酸银与氯化物作⽤⽣成⽩⾊氯化银沉淀当有过量硝酸银存在时则与铬酸钾指⽰剂反应⽣成砖红⾊铬酸银表⽰反应达到终点。

⽅法来源GB/T15453-2008⼯业循环冷却⽔和锅炉⽤⽔中氯离⼦的测定摩尔法注意事项测定终点因⼈⽽异误差较⼤。

2、电位滴定法测定范围适⽤于天然⽯、循环冷却⽔、以软化⽔为补给⽔的锅炉炉⽔中氯离⼦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5mg/L~150mg/L。

测定原理以双液型饱和⽢汞电极为参⽐电极以银电极为指⽰电极⽤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出现电位突跃点即理论终点即可从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算出氯离⼦含量。

⽅法来源GB/T15453-2008⼯业循环冷却⽔和锅炉⽤⽔中氯离⼦的测定电位滴定法注意事项需要额外配备电磁搅拌器、电位滴定计、双液型饱和⽢汞电极、银电极。

溴、碘、硫等离⼦存在⼲扰。

3、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适⽤于除盐⽔、锅炉给⽔中氯离⼦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0µg/L~100µg/L。

测定原理基于磷酸铅沉淀做载体共沉淀富集痕量氯化物经⾼速离⼼机分离后以硝酸铁-⾼氯酸溶液完全溶解沉淀加硫氰酸汞-甲醇溶液显⾊⽤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中痕量氯化物。

⽅法来源GB/T15453-2008⼯业循环冷却⽔和锅炉⽤⽔中氯离⼦的测定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注意事项需要额外配备分光光度计460nm波长、30mm吸收池、⾼速离⼼机转速5000r/min配有250mL聚⼄烯离⼼管。

4、汞盐滴定法测定范围适⽤于天然⽔、锅炉⽔、冷却⽔中氯离⼦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mg/L~100mg/L超过100mg/L时可适当地减少取样体积稀释⾄100mL后测定。

测定原理在pH2.3~2.8的⽔溶液中氯离⼦与汞离⼦反应⽣成微解离的氯化汞。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氯离子的测定方法1、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采用磷酸蒸馏-硝酸汞滴定法测定水泥及其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水泥及其原料中的氯含量的测定。

2、方法提要用规定的蒸馏装置在250℃-260℃温度条件下,以过氧化氢和磷酸分解试样,以净化空气做载体,进行蒸馏分离氯离子,用稀硝酸做吸收液,蒸馏10min-15min后,用乙醇吹洗冷凝管及其下端于锥形瓶内,乙醇的加入量占75%(体积分数)以上。

在PH3.5左右,以二苯偶氮碳酰肼为指示剂,用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

3、试剂3.1硝酸:密度1.39g/cm3-1.41 g/cm3或质量分数65%-68%;3.2磷酸,密度1.68g/cm3或质量分数≥85%;3.3乙醇,体积分数95%或无水乙醇;3.4过氧化氢,质量分数30%;3.5氢氧化钠溶液[c(NaOH)=0.5mol/L]:将2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3.6硝酸溶液[c(HNO3)=0.5mol/L]:取3ml硝酸,用水稀释至100ml;3.7氯离子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3297g已在105℃-106℃烘2h的氯化钠,溶于少量水中,然后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溶液1ml含0.2mg氯离子。

吸取上述溶液50ml,注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溶液1ml含0.04mg氯离子。

3.8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c(Hg(NO3)2)=0.001mol/L]3)2)=0.001mol/L]的配制称取0.34g硝酸汞[Hg(NO3)2·1/2H2O],溶于10ml硝酸中,移入1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3)2)=0.001mol/L]的标定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使用相同量的试剂,不加入氯离子标准溶液,按照相同的测定步骤进行试验。

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对氯离子的滴定度,按下式计算:TCl-=0.04×5.00/(V2-V1)=0.2/(V2-V1)式中: TCl---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对氯离子的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V2—标定时消耗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1---空白试验消耗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0.04---氯离子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5.00---加入氯离子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氯离子的检测方法

氯离子的检测方法

氯离子的检测方法
1 氯离子的概念
氯离子是在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溶液离子,它是氯原子带
正电荷的单离子,主要用于氯化,是主要污染物之一。

它在我们的日
常生活中有重要意义,而准确检测和监测氯离子的含量,对于保障环
境和表征水质至关重要。

2 氯离子的检测方法
1. 氢锭测定法:它是运用锭的氢化脱氧反应检测氯离子的最常用
的分析方法,所测浓度在0.5~400mg/L之间,可按国家标准量程和标
准条件测定,该方法检测精度高,结果的准确度也比较可靠。

2. 氯化钡法:该测定方法常用于水溶液中低浓度的氯离子检测,
一般适用于0.02~5mg/L的氯离子检测,具有准确度高、反应速度快
等优点,但其准确性受试样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检测前要特别控
制温度。

3. 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检测低浓度的氯离子、金属离子、氨基酸离子等,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点,是目
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检测氯离子的方法,但其设备费用较高。

4. 电位法:电位测定新式氯离子仪器,可以测定浓度在0~
500ppm之间的氯离子,这种方法只是粗略地检测氯离子的含量。

3 结论
氯离子是水溶液中重要的污染物,其正确检测是保证水质质量和
环境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检测方法渐渐被更先
进的检测技术所取代,这些技术的准确性和检测效率都有很大的提高。

因此,对氯离子的检测也应定期进行,以保障水质的安全和舒适。

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氯离子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水体、土壤和空气中。

在工业生产和生活排放中,氯离子也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

因此,准确测定氯离子的含量对环境监测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首先,常见的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之一是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柱分离和检测离子的方法,其原理是根据溶液中离子在离子交换树脂柱中的吸附和解吸特性,通过不同离子在柱中的保留时间来分离和检测离子。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适用于水质、环境、食品等领域的氯离子含量测定。

其次,还有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利用电化学传感器对溶液中的氯离子进行测定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电化学传感器在一定电位下对氯离子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电化学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实时监测和迅速测定氯离子含量。

另外,还有沉淀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是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分析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沉淀反应使溶液中的氯离子与沉淀剂生成沉淀,然后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从而确定氯离子的含量。

沉淀滴定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氯离子含量较高的样品测定。

最后,还有荧光法。

荧光法是利用荧光物质与氯离子形成络合物后发生荧光现象进行测定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定样品中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来确定氯离子的含量。

荧光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适用于环境监测和生物样品中氯离子的测定。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样品和实际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离子色谱法适用于水质、环境、食品等领域的氯离子含量测定;电化学法适用于实时监测和迅速测定氯离子含量;沉淀滴定法适用于氯离子含量较高的样品测定;荧光法适用于环境监测和生物样品中氯离子的测定。

在进行氯离子含量测定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方法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定氯离子的方法

测定氯离子的方法

测定氯离子的方法
测定氯离子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 沉降法:将待测溶液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然后过滤收集,并用酸溶解沉淀,最后通过滴定法测定溶液中的氯离子含量。

2. 钴硝酸法:将待测溶液与钴硝酸反应生成可见光吸收峰,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再通过标准曲线确定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

3. 电化学法:如离子选择电极法、极谱法等,利用氯离子与电极反应产生一定的电流或电势变化来测定氯离子浓度。

4. 显色法:利用氯离子和某些显色剂(如二甲基亚甲基蓝等)发生络合反应,形成有色物质,通过比色法或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进而确定氯离子浓度。

这些方法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氯离子的浓度测定,选择适合的方法取决于实验条件、测定的准确度和方便程度等因素。

氯离子测定

氯离子测定

那要看你使用什么方法测定,常量分析还是微量分析。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常量分析)容量法(常量,莫尔法)氧化还原法(常量)库仑法(微量)电位法(微量)膜电极法(微量)1.用离子选择电极直接测定电位,从工作曲线查结果.2.银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硝酸银标准溶液进行电位滴定.可参考GB9725化学试剂电位滴定法通则.3.加过量硝酸银标准溶液,用氯化钠标准溶液返滴定,也用电位滴定法确定终点.4.也可用硝酸汞代替硝酸银进行电位滴定.余氯是指水与氯族消毒剂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

2.游离性余氯:包括HOCl及OCl-等。

3.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NCl3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水中酚和其它有机物产生的味和臭,还有可能生成氯仿等有"三致"作用的有机氯代物。

测定水中余氯含量和存在状态,对做好饮水消毒工作和保证水卫生学安全极为重要。

余氯的测定方法很多。

本公司目前采用下述三种测定法:一、便携式DPD余氯测定仪(Pocket Colorimeter Chlorine,Hach Company)1. 应用范围⑴.本法适用于分别测定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废水及海水的游离余氯、总余氯及化合性余氯。

⑵.水样有色或浑浊,可作空白调零以抵消其影响。

⑶.本法最高检测浓度为4.5mg/l有效氯。

2.原理水样中不含碘化物离子时,游离性有效氯立即与DPD试剂反应产生红色,加入碘离子则起催化作用,使化合氯也与试剂反应显色。

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得游离氯和总氯,总氯减去游离氯得化合氯。

3.干扰影响⑴.水中存在大于250mg/l碱度或150mg/l酸度,如CaCO3等将抑制所有颜色发展或颜色将立即褪色。

用1N的H2SO4或1N的NaOH中和这种样液到pH6-7。

检验氯离子的方法

检验氯离子的方法

检验氯离子的方法氯离子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离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水体中。

对氯离子进行检验并确定其浓度是化学、生态和环境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来检验氯离子,并说明其原理和应用。

一、草酸铈法草酸铈法是一种常用的氯离子检验方法。

其原理是草酸铈与氯离子反应生成四氯合铈离子,然后用二苯基胺指示剂滴定至终点,并计算出氯离子的浓度。

该方法适用于氯离子浓度较高的样品。

二、氯离子电位滴定法氯离子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准确测定氯离子浓度的方法。

利用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在电位滴定仪上测定滴定终点,从而确定氯离子的浓度。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较为专业的设备和仪器,适用于高精度分析。

三、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是一种快速测定氯离子浓度的方法。

使用特定的离子选择电极,可以选择性地测量氯离子的浓度,而不受其他离子的干扰。

该方法操作简单、迅速,适用于现场快速监测。

四、氯离子重铬酸钾滴定法氯离子重铬酸钾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氯离子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氯离子在重铬酸钾存在下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然后用硝酸钾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计算出氯离子的浓度。

该方法适用于一般样品。

五、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是一种测定氯离子浓度的常用方法。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氯离子还原为氯气,然后用色谱或电导法进行测定。

这种方法对样品要求较高,适用于较为复杂的环境样品。

六、荧光法荧光法是一种敏感度较高的氯离子检验方法。

利用某些荧光染料与氯离子生成荧光物质,并通过测定荧光的强度或荧光寿命来确定氯离子的浓度。

这种方法灵敏度高、快速可靠,适用于氯离子浓度较低的样品。

七、荧光探针法荧光探针法是一种常用的氯离子检测方法。

通过荧光探针与氯离子产生特异性的识别和结合反应,从而实现对氯离子浓度的测定。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快速反应的特点,适用于生物体系中的氯离子测定。

总之,对于氯离子的检验和测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草酸铈法、氯离子电位滴定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氯离子重铬酸钾滴定法、氧化还原法、荧光法和荧光探针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剂:
1.1 氯化钠:0.1moL/L基准溶液
称取2.9222g磨细并在500~600℃灼烧至恒重的氯化钠,称准至0.0 001g ,溶于不含氯离子的水中,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1.2 硝酸银:0.1moL/L标准溶液
配制:称取85g硝酸银溶于5L水中,混合均匀后贮于棕色瓶内备用(如有混浊需过滤)。

标定:吸取25.00mL,氯化钠标准溶液,置于150mL烧杯中,加4滴铬酸钾指示剂,均匀搅拌下用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直至呈现稳
定的淡桔红色悬浊液,同时做空白试验校正。

计算:硝酸银标准溶液对氯离子的滴定度
T AgNO3/CL-= ×
式中: T AgNO3/CL-——硝酸银标准溶液对氯离子的滴定度,mg/mL;
W——称取氯化钠的质量,mg;
V——硝酸银标准溶液用量,mL;
——空白试验硝酸银标准溶液用量,mL;
V
P——氯化钠纯度,% 。

1.3 铬酸钾:10%溶液
称取10g铬酸钾溶于100mL水中,搅拌下滴加硝酸银溶液至呈现红棕色沉淀,过滤后使用。

2.分析步骤:
称取样品5.00g(称准至0.01g),置于150mL烧杯中,加50mL水溶解,加铬酸钾指示剂4滴,均匀搅拌下用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桔红色。

3.计算:
T AgNO3/CL-=
式中:V——硝酸银标准溶用量,mL;
T AgNO3/CL-——硝酸银标准溶液对氯离子的滴定度,g/L;
m——称取样品的质量,g。

4.允许误差:<0.01%
5.分析次数及报告值:
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二、方法二:摘自GB11896-89(90年7月1日实施)
1、NaCL 基准溶液:准取称取NaCL(AR,在500-600℃的马福炉内灼
烧1小时)0.8243克,在500ml的容量瓶中定溶。

此基准溶液的滴定度Tcl=1. 000 mg/ml
2、AgNO3标准溶液:溶解 4.8克 AgNO3固体于1升纯水中,置于棕色磨口试剂瓶保存。

此溶液对于氯离子的滴定度T
AgNO3/ Cl
约为1.0mg/ml ,其准确值需用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

AgNO3溶液的标定:准确移取NaCL 基准溶液 20.00ml 于锥型瓶中,
加入 30ml 纯水和0.5ml K
2 CrO
4
溶液,用 AgNO
3
溶液滴定,滴定过程须不断
剧烈摇动锥型瓶,直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稳定的桔黄色为止,读取滴定管读数 V1(双样标定,取其平均值)。

按下式计算 AgNO
3
标准溶液滴定度的准确值:
20.00×1.000 20
TAgNO
3/
CL= = =1.000( mg/ml)
V1 20ML
V1----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
20---氯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1----NaCL基准溶液的滴定度
3、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水样 50.00ml(双样测定)
于锥形瓶中,加入0.5ml K
2 CrO
4
溶液用 AgNO
3
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须不
断剧烈摇动锥型瓶,直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稳定的桔黄色为止,读取滴定管读数V 2,水中氯离子的含量可按下式计算:
T AgNO3/ Cl×V2
Cl- = ×1000(mg/l)
5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