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学
林业经济学---四林区划分
一、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兴安、哲里木三盟和赤峰市。
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主要用材树种:针叶林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红松、樟子松、沙松、云杉、冷杉等;阔叶树有桦、杨、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椴、榆、槭、柞树等。
东北林区特点是:营林和木材生产集中,国有林业企业规模比较大,机械化水平比较高,采伐率高,林区道路密度大,林区经营水平高。
目前,木材生产量仍占全国林业系统木材产量的一半。
二、西南地区这里所指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西藏。
该区的森林资源有如下特点:主要林区处在横断山脉,既受太平洋的影响又受印度洋的影响。
多数山脉和水系为南北走向,海洋湿润气团可以从山谷由南至北深入到较远的地方,西边的山坡上分布着茂密的森林,构成了西南地区林业的主体。
这里山体在3000米以上,相对高度也在千米以上。
地带性是这里最明显的特征。
几个热量带、森林带同处在一座山上,出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景。
因而,森林类型和树种非常复杂。
这里天然原始林和成、过熟林比重大。
面积占90%以上,蓄积量比重超过95%。
三、南方地区本地区包括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和贵州等10省区。
南方地区是我国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也是历来林业发达的地区,人工林占有很高的比重。
山区的农民有经营林业的习惯。
南方森林资源的分布比较均匀。
武夷山系和南岭山系较为集中,两个山系的面积占南方地区总面积的22%,而有林地面积占45%,蓄积量占65%。
四,东部少林地区本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市。
本地区的林业类型主要是以平原林业为主,即农田、沟渠、道路、村庄等防护林为主,绝大部分为带、网状的形式,还有林农间作形式,极少量的片林。
林业经济学 第三章 林业经营
⑸林地管理机构、机制、法制等不健全 。
林业产权的界定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
(1)明确产权主体 (2)发展多样化的产权制度:私有产权、公 司产权、社团产权、公共产权、国有产权
国有
集体所有
58%
42%
(3)改善产权制度实施的环境:产权市 场及其法规
4.林业产权制度的稳定及其维护
(7)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 (8)可持续林业理论 (9)社会林业理论
三、我国主要林业经营理论
1.生态林业理论 2.现代林业论 3.木材培育论和林业分工论 4.林业二元结构论 5.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林业的经营形式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现阶段我国
林业主要经营形式、其影响因 素及我国的林地使用制度。
⑵林业生产特点;
⑶森林资源状况;
⑷经营特点。
第三节、林业产权
一、产权基本理论 1.产权的含义 产权是法定主体对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 ﹑收益权和处置权的总称。 产权概念属于现代经济学范畴
现代经济学使用产权概念具有以下特点: 1. 注 重 产 权 的 现 实 形 式, 即 产 权 的 实 际 支 配 权。 2. 产 权 主 体 的 泛 化。 3.产权分析的定量化
㈠印度的社会林业 ㈡泰国的社会林业
第五节 社会林业
四、我国社会林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㈠我国社会林业发展现状 ㈡我国社会林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⒈权属与责任问题 ⒉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相结合的问题 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利益分配 问题 ⒋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的发挥问题
第五节 社会林业
五、社会林业的发展前景
林业经济学揭示林业经济学在决策和规划中的重要性
林业经济学揭示林业经济学在决策和规划中的重要性林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林业资源利用、管理、保护以及林产品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也关注森林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在决策和规划中,林业经济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优化森林资源配置林业经济学通过研究森林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决策者决策依据。
在森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森林经济效益,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经济学的核心目标。
通过对不同资源、不同森林产品的供需关系、价格和市场行情等因素的深入研究,林业经济学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实现优化森林资源配置的目标。
二、提高经济效益林业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对林业产业链的研究,了解各个环节的经济效益和潜力,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
例如,在林木种植方面,研究不同树种的生长周期、生长速度和木材品质等因素,可以帮助决策者选择合适的树种,提高林木产量和质量。
又如,在林产品加工和销售方面,研究市场需求、产品附加值以及销售渠道等因素,可以帮助决策者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
三、生态环境保护林业经济学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林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林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和政策,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例如,在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林业经济学可以研究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等措施,提出合理的保护政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
总之,林业经济学在决策和规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通过研究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在今后的决策和规划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林业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学科划分
林业学科划分
林业学科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林业经济学:研究林业资源的经济性质,分析林业产业的市场和投资情况,研究经济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2. 林木育种与遗传学:研究林木的遗传特性和遗传变异,通过选择育种方法改良林木品种,提高木材质量和增加生产效益。
3. 森林保护学: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讨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寻找森林保护的方法和技术。
4. 森林资源管理学:研究森林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包括森林经营计划、木材采伐和运输管理、林业合同和权益管理等方面。
5. 林业工程学:研究林业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6. 林业生态学: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内容,探讨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7. 木材科学与工程:研究木材的性质和用途,研究木材的加工和利用技术,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
8. 林业气象学:研究气候对林木生长和林业生产的影响,提供气象预测和预警服务。
这些学科相互关联,综合研究林业的各个方面,为有效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林业经济学 第二章 森林资源评价
2 林地价格的种类 (1)交易价格:指林地在市场交易中成 交的买卖价格。 (2)评估价格:指依据一定的评估方法 对林地所做的价格性估价。 (3)租赁价格:指承租方为取得土地租 赁权而向发租方支付的代价。
(4)抵押价格:指以林地为担保物而取 得贷款时,银行对林地所估定的价格。 (5)林地所有权价格:指人们为购买林 地使用权而支付的代价。 (6)林地使用权价格:指人们为取得林 地使用权而支付的一定的经济代价,其 实质是地租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时间节约论和级差地租理论
2:消费理论 3:成本理论
第四节 :森林资源的社会生态效 益的经济评价
二:森林社会生态效益经济评价的方法 1.森林资源状况评价:
2.功能评价: 3.结构评价: 4.环境评价:
(一):防护林的防护效益评价 Z=∑Pi(Qi-Qr) Z-防护林的防护效益评价值 Qi-第i个单位受益后的产量 Qr-单位受益前的产量 Pi-第i单位产品的价格
第二 节:林地资源的经济评价
3:林地资源经济评价的主要方法 (1):林地生产力评价的主要方法 1:立地等级表法 2:比较分析法 W=Y/Y。*100 W-被评价林地的级分 Y-被评价林地的指标值 Y。-级分为100的标准林地的指标值 3:回归分析法 运用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建立函数模型 4:大片林区林地平均生产力评价
1、林地价格理论
(2)土地价格理论
①土地收益理论:认为土地价格是土地收 益即地租的资本化。用公式表示为:
v=a/p
试中: v——土地价格; a——土地纯收益; p——资本还原利率。
1、林地价格理论
②土地供求理论:土地与其它商品一样, 其价格取决于本身的供给和需求。土地 供给增加,需求不变,则地价下跌;土 地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则地价上升。 (见图5-1、5-2)
(完整word版)《林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林业经济学》复习要点绪论1、林业的概念指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2、林业的特点及其经济上的要求生产周期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1)林业生产内容多样复杂物质资料生产:工业原料、建筑用材消费资料生产:纸、食用菌、干果、(2)林业生产资金周转速度多样(3)林业必须实行多种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4)发展林业必须注重中长远计划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林业生物性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林业劳动和林业机器设备的季节性不平衡问题,即往往出现林业劳动力、设备的闲置,这为林业开展多种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
区域性、风险性和难预测性(1) 区域性要求加强区域林业的研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2) 风险性要求林业经济政策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否则就难以调动劳动者发展林业的积极性(3) 难预测性要求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研究和预测工作,另一方面必须留有一定的弹性。
培育初始森林活动的经济依赖性该特点在经济上要求:制定林业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林业的经济背景。
(温饱、交通)必须支持和帮助农民开展多种经营(积累资金,具备一定的经营实力)对于边远地区林业的发展,国家必须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第一章世界和中国林业1、林业现代化概念及内容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林业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林业,使落后的传统林业转化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林业。
林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广泛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林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林业经营管理现代化(改革经营管理体制、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2.世界林业发展的四个和三个阶段(一)“四阶段论”1.毁林开荒、盲目破坏森林(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前时期)2.掠夺式采伐原始森林,片面发展林木采伐业(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时期)3.保护森林、节约木材、重视森林更新4.从财力和物质技术上加强营林,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
林业经济学了解行业的关键经济指标
林业经济学了解行业的关键经济指标林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行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并研究林业经济学中的关键经济指标,有助于我们评估和监测行业的运行情况,为决策者提供相关经济政策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几个林业经济学中的关键经济指标。
首先,林木资源量是衡量林业经济的重要指标。
林业产业依托于林木资源,因此掌握林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于评估行业的经济潜力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林木资源量可以通过国家统计数据、实地调查和遥感技术等手段进行监测和测量。
同时,了解不同类型林木资源的分布情况,可以指导合理规划林业开发和保护。
其次,林业产值是衡量林业经济贡献的核心指标之一。
林业产值反映了林产品和林木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包括木材加工、林产品销售、旅游观光等各个方面。
林业产值可以通过林业企业的营业额、出口额、税收和就业数据进行估算。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林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和贡献度,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第三,林产品贸易是林业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林产品的贸易数据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林业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地位。
通过了解林产品的出口和进口情况,可以评估一个国家在国际林业市场中的位置,找出市场机遇和潜在风险。
同时,林产品贸易还可以为国家带来经济收益,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此外,林木价格也是林业经济学中的关键指标之一。
林木价格对于林业产品的供求关系和市场行情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林木价格的变化趋势和波动情况,可以帮助企业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把握市场机会。
同时,林木价格的稳定性和合理性也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林业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标志。
最后,林业就业是衡量林业经济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林业产业的发展对于提供就业机会和改善农村居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统计数据和调查,了解林业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就业情况,可以评估林业经济对于社会的促进效果,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学中的关键经济指标对于了解和评估林业行业的发展状况至关重要。
林业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
林业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林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B. 森林资源的保护C.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D. 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答案:C2. 林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A. 周期短B. 投资大,周期长C. 投资小,周期短D. 周期不定答案:B3. 林业经济学中,森林资源的分类不包括()。
A. 经济林B. 用材林C. 观赏林D. 工业原料林答案:C4.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要求()。
A. 森林资源的最大化利用B. 森林资源的最小化利用C.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D. 森林资源的无限制开发答案:C5. 林业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A. 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B.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C. 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林业生产中,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包括()。
A. 森林防火B. 病虫害防治C. 过度采伐D. 森林更新答案:C7. 林业经济学中,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分析主要关注()。
A. 森林资源的直接经济效益B. 森林资源的间接经济效益C. 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林业生产中,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目标是()。
A. 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B. 保护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C. 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林业经济学中,森林资源的分类依据是()。
A. 森林资源的用途B. 森林资源的地理位置C. 森林资源的所有权D. 森林资源的保护级别答案:A10. 林业生产中,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是()。
A. 相互独立的B. 相互矛盾的C. 相互促进的D. 相互制约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林业经济学研究的森林资源包括()。
A. 经济林B. 用材林C. 观赏林D. 工业原料林E. 以上都是答案:E2. 林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包括()。
A. 投资大B. 周期长C. 风险高D. 收益稳定E. 以上都是答案:BCE3. 林业经济学中,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要求()。
林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 题目:a. 定义林业经济学,并解释它与其他经济学学科的关系。
b. 讨论林产品市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c. 介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 答案:a. 林业经济学是研究林业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的经济学学科。
它与其他经济学学科,如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密切相关。
林业经济学通过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林业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探讨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经济手段来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b. 林产品市场的特点包括供给和需求的不确定性、季节性和地域性;价格的波动性较大;市场竞争程度较高。
影响林产品市场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天灾等)、经济因素(如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货币政策等)、政策因素(如政府的森林保护政策、补贴政策等)、科技因素(如新材料的研发应用等)等。
c.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林业资源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抵御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作用。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i. 推行可持续林业管理:通过合理的森林经营和管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确保森林资源的可再生和自我修复能力。
这涉及到科学的林木种植、伐木和再生的技术和方法。
ii. 强化政府的监管和法规: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非法伐木行为的打击,推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政策法规。
iii. 促进林产品市场发展: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政策,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扩大林产品的市场规模,增加林农收入,进一步激发林农的积极性。
iv. 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间林业资源的共享和合作,借鉴先进的林业管理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森林生态系统遭受的挑战。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学科,研究如何通过经济手段实现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了解林产品市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采取相应的策略,可以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林业经济学课程实习报告
林业经济学课程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林业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林业经济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林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林业经济学课程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掌握林业经济调查和分析的方法,提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学习了《林业经济学》等相关课程,了解了林业资源的基本概念、林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以及林业经济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们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2. 实习过程(1)实地考察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们来到了某国有林场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参观林场的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我们了解了林场的基本情况,包括林场的历史、规模、森林资源现状、经营状况等。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就林业生产、林业管理、林业政策等方面的问题与林场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
(2)数据收集在实习的第二周,我们分组进行了数据收集工作。
我们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观测等方式,收集了林场的生产经营数据、市场销售数据、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我们还对林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包括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情况。
(3)数据分析在实习的最后一周,我们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运用林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林场的经营状况、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我们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运用统计软件等方式,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得出了林场经营状况的各项指标,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三、实习成果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林业资源的特点、林业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和实际操作方法。
我们学会了如何收集和处理林业经济数据,如何运用林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林业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增强了对林业政策的理解和关注。
林业经济学-第五章林业资源配置
林业资源配置一、森林资源的联合生产(一)、引论早期,人们就开始了森林的多种经营、多项利用、综合开发等研究,以图走出单一利用木材资源的误区。
近年来, 单一利用木材产品和消费趋向的变动不一致,并进一步引发森林资源过度消耗、林业经济危困,生态恶化,生存威胁等问题日益加深,森林多种产品的利用便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
(二)、森林多种产品生产的系统性及产品间关系1、系统性森林资源是一个以林木资源为主体的多种资源并存的综合体,包括了动植物、微生物、林地、林地下矿产、水等各种资源。
这些资源存在于统一的整体中,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并按特定的方式存在、生产和发展。
森林对外界环境的功能及作用是它内部各种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森林内部多种资源之间的有机联系要求从整体上综合利用各种资源,而不能脱离其它资源的存在而去单一地利用某一种资源。
森林多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相互投入,相互消耗,共同投入,共同产出的一个复杂的、相互存在的、系统的联合生产过程。
2、多种产品间的关系(1)、相互竞争的关系。
如果一种产品的产出量的增加将引起另一种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 那么这两种产品就是一种相互竞争的关系。
这种竞争关系是由于投入一定时,两种产品相同或大部分相同的利用了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对土地、空间、营养、阳光、水分等生产因素的共同使用和占有。
一种产品消耗量增大,引起另一产品消耗量的减少,而且这种增大或减小的幅度可能随时不同,是可变的,这种关系是森林中植物间普遍存在的关系。
当然,如果大量增加总投入,两种竞争关系产品的产出量将会同时增加。
在林产工业中存在同样的问题,如都以原木为原料的锯材和纸浆之间的关系。
(2)、两种产品间的协作关系。
当一种产品产量的增加会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成本,即这种产品的生产对另一产品的生产十分有利时,这两种产品间存在相互协作关系,这种协作关系的实质是由于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给另一产品进行了投入。
这种互惠互补的组合,在工业产品市场营销的产品组合策略中经常被选用,这种组合能使整体效益最大。
林业经济学掌握林业产业的经济原理
林业经济学掌握林业产业的经济原理林业产业是指通过林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的产业形态。
而林业经济学则是研究林业产业的经济规律和原理的学科。
掌握林业经济学的知识,对于有效管理和发展林业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林业经济学相关的经济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林业经济学。
一、供需关系对林业产业的影响在林业经济学中,供需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供给代表了林木资源的可利用量和生长速度,而需求则反映了市场上对林木产品的需求量。
供需关系的平衡与调节,直接影响着林业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
当供大于求时,市场上的林木产品供应过剩,导致价格下降,从而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利润;而需求大于供应时,则可能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林业投资与回报林业产业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投资,包括林木种植、管理和采伐等。
在林业经济学中,投资回报率是评估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
合理的投入与产出比例,关系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投资回报率的高低,不仅与林木资源的生长速度和市场需求有关,还与投资者对于林木产品的加工和销售能力相关。
三、林业产业的价值链分析在林业经济学中,价值链分析是对林业产业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
价值链是指林木从种植、采伐、加工到销售的整个过程,在每个环节中都会增加一定的价值。
通过对价值链进行深入研究和管理,可以发现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潜力。
同时,价值链分析还可以帮助林业产业进行差异化竞争,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市场空间。
四、外部性与林业经济在林业经济学中,外部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外部性指的是产业活动对于除了市场交易双方外的其他人或者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在林业产业中,外部性往往表现为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林木作为一种生态资源,其管理和利用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外部性的负面影响,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社会利益。
五、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学强调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林业经济学
林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利用森林与林木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学科。
它结合森林采伐、森林植物资源保护、森林经营和林木经济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上改善森林产业发展,保护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发展林木经济,实现森林与林木产业的双赢。
林业经济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洲施工领域的林木科学研究。
尽管林业经济的历史相对较短,但是它结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要素。
1930年以后,由于全球林木采伐激增,以及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开始重视林业经济学的发展。
1950年代,西方开始把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以维持地球环境的均衡,他们建立了林业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其中包括生态、社会、技术以及经济学等多种因素。
20世纪70年代以来,林业经济学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此外,随着森林与林木产业的发展,林业经济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林业经济学的内容林业经济学包括经济发展、森林利用、森林保护、森林经营、林木经济规划等方面的研究。
在经济发展方面,它研究森林与林木产业的经济动态,以及森林和林木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
森林利用方面,它探讨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林木资源的开发利用。
森林保护方面,它研究了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以及在森林保护中所涉及的各种政策与技术等。
森林经营方面,它研究了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经营与管理等。
林木经济规划方面,它研究林木资源的规划利用,以及林木产业的发展趋势等。
林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林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结合实证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理论模型、技术方法以及森林与林木经济学的实践经验,按照科学逻辑,采用比较研究、定性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从理论、实践两种方面研究林木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社会改革与规划,从而为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林业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林业经济学正在以全球视野来研究林木资源的发展与利用,同时开展森林与林木产业的经济社会改革研究,以及林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研究。
江西考研农林经济管理复习指南林业经济学重难点
江西考研农林经济管理复习指南林业经济学重难点江西考研农林经济管理复习指南:林业经济学重难点一、概述林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研究森林资源管理、林木生产与经营运作,以及林业政策等方面的经济学原理。
下面将介绍江西考研农林经济管理复习中林业经济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二、林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1. 林业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林业经济学是研究森林资源在经济系统中的运行规律和有效管理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林木资源、森林培育、森林经营等。
2. 林业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林业经济学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20世纪逐渐发展为正式学科,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三、林业经济学的重点内容1. 森林资源评价与管理森林资源评价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和评价,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与利用。
在复习过程中,需要掌握森林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林木的生长、更新、幼林培育等关键要素。
2. 林业投资与经营决策林业经营是指运用林业经济学原理,对森林资源进行开发、经营和利用。
复习中,需重点掌握林业经营决策的基本模型、投资评估方法以及风险管理等内容。
3. 林业政策与法规林业政策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至关重要。
在复习中应重点关注林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执行和监管机制,了解其对林业生产和经营的影响。
4. 林业市场与行业发展林业市场是指林木及其产品的买卖和交易活动。
复习时需了解林业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如国内外林业市场的对比,林产品贸易政策等。
5. 林业生态与环境经济学林业生态与环境经济学是林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林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经济评估与管理措施。
四、林业经济学的难点内容1. 森林资源评估技术森林资源的价值评估涉及到不同的技术与方法,如生态学方法、经济学方法等。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是一个难点,需要对不同功能进行量化与评价。
2. 林业经营决策的风险管理由于林业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在林业经营决策中需要合理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林业经济学 绪论
林业经济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 系统分析的方法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方法
世界及我国林业开展的展望
世界及我国林业开展的展望
林业经济学
绪论
绪论
一、林业的概念与特点 二、林业经济学的定义 三、林业经济学的学科位置 四、林业经济学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五、世界林业经济学的流派和特点 六、林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七、世界及我国林业开展的展望
林业的概念与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林业的概念与特点
林业经济学的定义
定义:林业经济学是应用相关经济学及自然科 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林业经济活动的特点 ,系统地研究林业生产经营一般规律、现阶段 经济开展的主要问题、林业内部及与外部以价 值为核心以管理为手段的各种经济关系的应用 经济学。
林业经济学的学科位置
林业经济学的学科位置
林学科学领域
研究林业生产 客体性科学
研究林业生产 主体性科学
研究林业生产 媒介性的科学
研究森林的自然 规律的科学领域
研究人类在林业 活动中各种经济法则
的科学领域
研究林业和经营利用 森林的技术性科学领域
针对森林
如生态学、植物学等
利用于森林
作用于森林
如林业经济学、林业政策学等 如森林经理学、采运学等
世界林业经济学的流派和特点
〔一〕世界林业经济学的开展状况 由于各国社会经济开展水平和林业开展 水平的不同,社会对林业的要求的不同 ,以及各国的社会制度及经济体制的差 异,其林业经济学的开展速度、根本结 构和重点也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可分 为完善型林业经济学和不完善型林业经 济学。
世界林业经济学的流派和特点
目的是更好地认识 森林的自然属性
林业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林业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林业经济资源学林业经济资源学是研究林木资源的经济价值及其利用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林业资源的分类与特征:林业资源主要包括天然森林资源、人工林资源、天然草原资源和灌木资源等。
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生长周期、树种构成、物理结构、树龄组成等特征。
2. 林业资源的经济价值:林业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为社会提供木材、竹、木浆、果实、树脂、草药等重要的产品,同时还可以提供生态服务功能,如保护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
3. 林业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研究林木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与管理是林业经济资源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林业经济生产学林业经济生产学是研究林业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林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林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经济林的种植、管理、抚育、疏伐、采伐、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
研究这些环节的经济学规律,可以为提高林业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2. 林业产品的销售与市场营销:林业产品的销售与市场营销是林业经济生产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林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价格变动、竞争状况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可以为林业企业的市场竞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林业产品的加工与开发:林业产品的加工与开发是提高林业产品价值的重要途径。
研究林业产品的加工加值和开发利用,可以为提高林业产品附加值,拓展产品市场提供理论支撑。
三、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是研究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林业企业的组织与管理:林业企业的组织管理决定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研究林业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人员配置、绩效考核等内容,可以为提高林业企业经营效益提供理论支撑。
2. 林业企业的经营决策:林业企业的经营决策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林业经济学名词解释
林业经济学名词解释
嘿,大伙!今天咱来聊聊林业经济学是啥。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乡下玩,看到一大片树林。
那树林可漂亮了,有高的树,有矮的树,还有各种小动物在里面跑来跑去。
我就想啊,这树林可不只是好看,这里面还有不少学问呢,这就跟林业经济学有点关系。
林业经济学呢,简单来说就是研究怎么让树林给我们带来好处,还能一直好好的。
比如说,那些树可以砍下来做成家具、纸张啥的,能卖钱,这就是经济方面的事儿。
但也不能乱砍,得有计划地砍,不然树都砍没了,以后就没好处了。
还要想着怎么种新树,让树林一直都有。
就像那个乡下的树林,如果大家都乱砍树,那很快就会变成荒地,啥也没有了。
但如果好好规划,砍一些树卖钱,然后再种上新的树,这样就能一直有树林,一直有好处。
咱平时用的纸啊、家具啊很多都是从树林来的。
所以林业经济学就是要研究怎么让我们既能用到这些东西,又能保护好树林。
所以啊,林业经济学就是让树林和我们的生活都变得更好的学
问。
以后咱看到树林的时候,就可以想想这里面的林业经济学。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拜拜!。
中国林业经济的书籍
中国林业经济的书籍中国林业经济是指以林木资源为基础,以林业生产和经营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
林业经济的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农民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本经典的中国林业经济相关的书籍,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1. 《中国林业经济学》这本书以林业经济学为基础,深入探讨了中国林业经济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内容包括林业资源开发利用、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林业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中国林业经济的综合分析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对策建议。
2. 《中国林业发展报告》这本书是中国林业行业权威性的年度报告,对中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估。
内容包括林业资源状况、林业产业结构、林业政策、林业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林业发展的全面观察和深入研究,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和指导。
3. 《林业经济学导论》这本书是林业经济学领域的经典教材,系统介绍了林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内容包括林业资源经济学、林木生产经济学、林产品市场经济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林业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4. 《林业与生态经济》这本书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林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内容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林业经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经济政策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林业与生态经济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5. 《林业经济发展战略》这本书从战略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路径和目标。
内容包括林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模式、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林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决策支持。
中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实现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上述经典的林业经济相关的书籍,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林业经济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对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林业发展:背景:全球环境问题(经济高速增长→外部负经济→全球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限制或禁止原木出口→林业的转变(森林分类经营、森林认证、碳循环)),市场经济问题(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变化、对林业需求变化,生活水平提高、林业与非林业水平拉大、发展林业产业、提高林业职工和林区人民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问题。
②主要特征:林业的功能转化,林业的产业形态变化(被动式资源利用型—以资源定向培育基础的主动型资源生产、开发利用型),林业的政策性加强,区域化、国际化趋势,社会化趋势。
F=(1+i)n P。
③20字方针: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2:林业: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且持续经营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①特点:林业生产周期多层次性和复杂性,林业生物性产品的自然和经济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林业生产区域性、风险性和难预测性,培育初始森林活动经济依赖性,林业生产经济性产品与森林多种效益紧密结合。
世界林业发展四阶段论:毁林开荒、盲目破坏森林,掠夺式采伐原始森林,片面发展林木采伐业,保护森林、节约木材、重视森林更新,从财力和物质技术上加强营林,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
世界林业的主要经营类型:森林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一体化经营模式(德国),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经营模式(法、澳),森林多效益综合经营模式(瑞、美)。
3:林业经济学:应用相关经济学及自然科学理论方法,结合林业经济活动特点,系统地研究林业生产经营一般规律,现阶段经济发展重要问题、林业内部及与外部的各种经济关系的应用经济学。
①特点:交叉性,实证性,复杂性。
②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系统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③林业现代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林业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林业,使落后的传统林业转化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林业。
基本内容:林业生产技术现代化,生产手段现代化(劳动资料和对象),经营管理现代化。
标志:森林覆盖率,森林生产率,单位面积采伐量,木材利用率,林道密度,劳动生产率,林地生产率。
④林业管理体制:对林业经济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监督和调节的整个体系,是推动林业经济活动进行的管理机制、管理机构和保证管理机构、管理机制发挥作用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的统一。
⑤中国森林资源变化特点:总量持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天然林稳步增加,人工林快速发展,森林采伐人工林比重继续上升。
4:林业生产要素:林地和森林资源,劳动力资源,林业资金,林业科技进步5:林地和森林资源:①自然:林地资源:用于生产和再生产森林资源土地,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生产资料,包括林地宜林疏林未成林造林地灌林地苗圃地等。
林业生产最主要不可代替的基本生产资料。
特点:面积有限,林地位置固定性和差别性,林地生产力只要使用得当可以不断提高。
②经济:土地报酬递减现象,林地供给的有限性和稀缺性。
地租收入公式:R=PQ -CQ-KtQ=(P-C-Kt) Q,C农产品生产费,Q产量,K距城市距离,t农产品运费率。
③森林: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以乔木和其它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群落的总称。
特征:可更新,繁殖力、生产力强,生产性和抗逆性强,不同用途的兼容性,林价变动的缓慢性。
森林资源:林木、竹子和林地,以及林区范围内的动植物、微生物的总称。
④森林资源再生产:森林不断培育,采伐利用为主体,同时培育、饲养林区动植物、微生物等周而复始的过程。
途径:扩大森林面积,各类林地充分利用,提高森林经营强度,充分利用有林地,提高森林生产率和生态效益,森林资源管理,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增加森林生产量。
⑦林业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森林资源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内涵型,外延型)。
⑧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⑨森林资源评价:森林资源提供林产品和生态功能的能力为中心量和质的估计和计算,同时揭示彼此间关系,生产潜力,对人类经济、生态和社会意义。
原则:科学技术效果,森林生态,经济合理,地域分异,实践可行,永续利用。
6:林业劳动力资源:林业部门拥有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和质量,是林业生产要素中具有决定意义要素。
主体能动性,被开发利用对象又开发利用主体,能创造新价值资源,智力因素是决定林业劳动力资源质量主要方面①特点:使用季节性,作业分散性,综合性强,兼业性。
②我国林业劳动力现状: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集体林区林业生产处于农村副业状态,专业劳动力不巩固,缺乏培训。
③提高劳动生产率途径:物质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先进技术),自然条件(立地,资源,气候),社会经济条件。
7:林业资金:①固定资产: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主要劳动资料,能连续参加若干个生产周期而保持其实物形态,其价值逐渐分次转移到产品成本中。
具备条件:使用年限标准,单项价值标准。
分类:经济用途(生产,非生产),使用情况(使用,未使用,租出,不需用),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分类(除使用固定资产)。
计价:原始价值:企业购建某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重置完全价值:按照当前生产条件和市场情况,重置固定资产所需全部支出,即按估定公允市场价格确认价值。
净值: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
②损耗和补偿:有形损耗:固定资产因使用和自然力侵蚀发生的损耗,它决定固定资产自然寿命。
无形损耗: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及新的更好的技术装备出现和推广,引起原有固定资产在价值上贬值。
固定资产折旧:货币表现的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的损耗价值,反映固定资产本身价值损耗程度。
折旧计算方法:平均年限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
工作量法:单位工 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总工作量(总产量、总工时数)。
加速折旧法:固定折旧率=1—(残值/原值)1/n ,折旧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固定折旧率。
③固定资产修理:大修理:恢复固定资产使用效能为主要目进行的固定资产局部再生产。
特点:修理范围大,间隔时间长,费用支出多,修理次数少。
经常修理:为维护固定资产正常生产效能而对固定资产进行局部保养和检修。
特点:修理范围小,间隔时间短,费用支出少,修理次数多。
固定资产产值率= 年总产值/年均占用固定资产总额。
固定资产盈利率=年盈利总额/年均占用固定资产总额。
④流动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用于购买劳动对象、支付工资费用和其它生产费用的资金。
资金运动与循环:货币,储备,生产,成品,货币(供、产、销)。
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产品销售收入/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流动资金周转天数=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计划期天数/产品销售收入。
产值资金率(每百元产值占用流动资金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元)/年总产值(百元)。
流动资金盈利率=盈利(元)/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百元)。
⑤林业资金特点:林业资金投入时间长、周转慢,连续性投入和一次性收获,风险性较大。
8:林业科技进步特点:综合性和相关性,区域适应性,研究开发周期长,技术推广效果的不稳定性与风险性,林业科技成果应用的分散性。
9:林业产出:①轮伐期:是一个林木生产经营周期,是指在同一块林地上培育的森林被连续采伐两次所间隔的时间。
最大永续木材收获量:从长期(每年)来看木材最大生产和供应的最大数量。
立木市场价=F=采伐价格×蓄积。
立木市场价贴现=F/(1+i )n。
管理费用贴现(每年有投入): 。
LEV(林地期望值)=林木净现值×轮伐期A 年立木采伐价值:S(A) = (p-c)Q(A)-C 。
数量收获、林木价值和林地价值最大化的比较:三种轮伐期在林业生产实践中都有其实际意义,最大永续木材收获在很大程度上还有指导林业生产活动,最大木材永续收获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只考虑木材量;林木价值最大化考虑了森林的资本价值但没有考虑土地资本的价值;只有林地价值最大化才是正确的经济模型。
②生态价值补偿:必要条件:提供生态价值必须有机会成本,增加的外部生态价值必须大于为此而付出的机会成本,增加的净价值(生态价值减去机会成本)必须大于交易费用。
(1)(1)1n n i i +⎡⎤+-⎣⎦(1)1(1)n n i P A i i ⎡⎤+-=⎢⎥+⎣⎦目的:实现外部价值的内部化,其效果是双赢(供求双方共同受益)。
环境性林业资源:环境性林业资源是以保护、控制、稳定、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资源。
供求特征:需求层次性(生存,享受,发展),需求不排它性,需求集团性;供给特征:与商品林业资源相比,供给主体特殊,作用周期特殊,评价考核标准不一样,采伐的意义和年限上的差别,供给途径特殊。
供求关系特征:反应链较长,供需矛盾外在表现。
生态公益林: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满足人类社会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
必要条件:提供生态价值必须有机会成本增加的外部生态价值必须大于为此而付出的机会成本,增加的净价值(生态价值减去机会成本)必须大于交易费用。
10:林产品:用于商品交换、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木材及其制品、林化产品、以木材为原料加工的纸和纸浆及其他制品、林副产品等。
林产品流通:林产品在不同的部门、区域转移的过程,包括:商流,物流,服务流,信息流。
①木材流通渠道:木材从生产通过流通到消费全过程。
渠道选择:分析自身经营能力(经营渠道同可供销售的木材货源关系,经销木材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所拥有木材的树种和材种,木材经销单位经营管理能力),分析目标市场(生产性消费者经营渠道要短一些;生活性消费者经营渠道既多又长)。
②木材供给:生产者在某特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给市场的木材商品的数量。
我国木材供给现状:供小于求。
影响木材供给因素:资源状况,木材生产状况,生产成本,流通领域存量,市场需求量,市场价格水平,国际林产品产量,对未来的预测。
木材需求:消费者和使用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木材商品量。
木材供求规律:木材需求与供给相适应,包括:数量,使用价值,空间,时间。
③林产品市场:林产品商品交换的环境和条件的总和。
中国林产品市场特点:供给约束,产品供给的地域性,需求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林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
林产品市场规模:在一定时期和空间范围内,构成市场各因素充足和完满程度。
描述林产品市场规模主要指标:交换产品数量和品种,市场辐射范围,投入货币资金数量,交易者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