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无线模块无线声音传输
无线音频传输模块产品说明书
无线音频传输模块产品说明书产品名称: 2.4GHz数字无线音频收发模块产品型号:SOYO-WM24G01日期: 2007-8文档版本号:Version2.1深圳市冠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Soy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2007-2008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目录一、产品介绍: (3)1.1应用范围 (3)1.2功能 (3)1.3电性参数 (4)二、设计开发指引 (6)2.1 发射模块设计指引 (6)2.1.1发射模块连接图及模块尺寸: (6)2.1.2发射模块元件脚功能 (6)2.1.3发射模块使用方法 (7)2.1.4发射模块配对设置 (7)2.2 接收模块设计指引 (8)2.2.1 接收模块连接图及模块尺寸 (8)2.2.2接收模块元件脚功能 (8)2.2.3接收模块使用方法 (9)2.2.4接收模块配对设置 (9)三、订货指南 (10)四、客户常见问题答疑(FAQ) (10)一、产品介绍:SOYO-WM24G01X是冠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开发的一款高保真、抗干扰性好的数字无线音频传输模块,该模块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音质好(具有HDCD的音质效果,目前本公司模块的采样率行业内最高,音质最佳),抗干扰性强,输入电压范围宽(2.3-6伏)、输出功率高达60mw, 输入接口兼容麦克风和立体声音频输入的特点。
该模块的工作频段为2.4G ISM 国际通用免费频段,适用全球市场;模块支持固定ID的工作模式,可以点对点或点对群。
且接收模块的高端版本支持自动扫频功能,这样大大方便客户的使用,只需ID配对完成,接收机便可随意放置,接收机都会自动接收发射器的信号。
如发现现用频道有干扰,只需更换发射频率便可解决问题。
弱信号或无信号时,具有静音功能。
SOYO-WM24G01X是一款适合音箱、耳机、麦克风(话筒)厂商开发高品质数字无线应用的最佳方案。
1.1应用范围z无线音箱z无线耳机z环绕声音箱z无线麦克风(或扩音器)z CD 、DVD 播放器或其它音乐设备z无线监听器1.2功能z收发频率: 2400 ~ 2483MHzz频道:20个(最大为125个)z支持麦克风和立体声音频两种输入模式z采用数字传输z麦克风输入可停供额外的20dB增益选择(适合于高灵敏度麦克风、监听器应用)z HDCD的音质,B型高保真产品采样率高达64k @ 16bit x 2;频响为20~20KHz,A型产品采样率可以达到44.1khz @ 16bit x 2的CD音质z体积小,集成度高z低延迟(< 0.5ms ),环绕性强z低功耗,输入电压范围宽z弱信号、无信号时,接收模块能自动静音;z自动扫频功能z发射功率0~18dBm可以任意选择(订货时确认),选择最大发射功率时开阔地带的最大传输距离达到150米z设计灵便,客户可以自行设计功能z使用方便,真正的“傻瓜式”操作1.3电性参数序号描述发射模块接收模块1 工作电压 3.6~ 6V DC 2.5 ~ 3.6V DC2 工作电流Max 120mA Max 40mA3 环境温度-15 ~ 65℃-15 ~ 65℃4 频率范围2400 ~ 2524 MHz 2400 ~ 2524 MHz5 可选工作频道125 CH 125 CH6 调制方式GFSK7 波特率2M bps 2M bps8 频道间隔 1MHz1MHz9 频率稳定度± 156KHz ± 156KHz10 模块实际工作频率范围2400 ~ 2483 MHz 2400 ~ 2483 MHz11 模块实际工作频道 8CH(A型) 20 CH(B型)8CH(A型) 20 CH(B型)12 模块频道间隔 4MHz 4MHz13 收发距离 100~150米(在空旷处,测试采用发射功率18dbm)14 发射功率0 ~ 18dBm(订货时选择)15 接收灵敏度-90dBm16 输入电平 1.0Vrms17 输入阻抗 10kOhm18 输入接口有麦克风和立体声音频两种输入模式可选择19 立体声输出电平1 30mW RL = 32Ω20 立体声输出电平2 50mW RL = 16Ω21 输出阻抗1kOhm22 输出输入增益比 1:123 频响范围20 ~ 20000Hz ( -3dB )24 延迟时间< 0.5 ms25 采样率44.1khz (A型) 64kHz(B型)16 bit26 信噪比 95dB27 失真度0.8 % @ 1kHz28 动态范围 90dB29 左右声道隔离度 70dB表一二、设计开发指引2.1 发射模块设计指引2.1.1发射模块连接图及模块尺寸:图1 发射模块连接2.1.2发射模块元件脚功能编号名称功能描述1 L 左声道音频输入2 R 右声道音频输入3 MIC-IN 麦克风(扩音器)输入4 SG 模拟信号地5 MIC-EN 麦克风或左右声道输入选择选择,开路为左右声道输入,接地下拉时为麦克输入6 CH 频道选择,ID配对(此功能仅B型模块具备,长按3秒后,进入5秒的ID配对,如不松开便可连续配对,即点对群功能)7 LED 工作状态显示,正常工作后常亮8 VCC 电压为DC 3.6 ~ 6V9 GND 电源地10 DS_CLK 串行显示时钟11 DS_DATA 串行显示数据13 RST 复位键,配合开关推荐电路可以完全消除开关机的静音切换2.1.3发射模块使用方法模块出厂时统一的频道和ID,按连接示意图连接完成后,上电便可工作。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
汇报人: 2023-11-22
contents
目录
•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概述 •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技术 •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设备与系统 •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的发展前景
01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概述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的定义
红外技术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是利用红外线 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无线通信技 术。
通信距离
由于红外线的传输距离较 短,通常红外通信系统的 通信距离在几米范围内。
红外通信网络建设
网络拓扑
红外通信网络建设可以采用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如点对点、星 型、环型等,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设备互联
在红外通信网络中,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红外线进行互联,实现数据 的传输和共享。
安全性考虑
由于红外线通信的传输距离较短,相对较为安全,但仍需考虑数据 传输的加密和认证机制,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的市场前景
智能家居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可作为智能家居设备的通信手 段,实现设备间的无线互联。
移动设备
手机、平板等设备可利用红外通信实现高速、安 全的数据传输。
工业自动化
红外通信可用于工业设备的无线控制和数据传输 ,提高生产效率。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的未来应用拓展
无线充电
01
结合红外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无线充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数据
并将其转换回电信号。
数据还原
最后,接收设备将这些电信号 还原成原始的数据信息。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的应用领域
家电遥控
红外无线数据通信在家用电器 遥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 电视、空调等设备的遥控器。
数据传输
利用红外技术进行手机与电脑 之间的数据传输,如文件的同 步、备份等。
红外无线通信装置(非常详细的原理)
西南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方向设计报告设计名称:红外光通信装置姓名:杨 * *学号: 2 0 1 0 5 7 8 9班级:自动 1 0 0 4 班指导教师:**起止日期: 2013年10月15日--11月9日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制方向设计任务书学生班级:自动1004 学生姓名:杨* * 学号:20105789 设计名称:红外光通信装置起止日期:2013年10月15日---11月9日指导教师:武丽方向设计学生日志红外光通信装置摘要:基于2013年电子设计大赛红外光通信装置题目的要求,设计了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红外光无线扩音装置。
该装置由音频放大滤波电路,SPWM音频信号比较调制器,红外载波信号发生器,红外接收器,功率放大电路,LC低通滤波等模块构成。
由模拟电路搭建的红外光通信信道传送经过处理的连续的音频信号,并由后级电路还原传送出来的音频信号,让喇叭发出原始音频信号。
该系统能够完整的将频率范围为300Hz-8KHz的音频信号通过红外光传送4m以外并接收还原。
关键词:红外光通信;音频传送;SPWM载波Design of Infrared Communication DeviceAbstract:The infrared communication device is based on the National Undergraduate Electronic Design Contest of 2013 , but it has more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 This appliance contains an amplifier , SPWM modulator audio signal comparator , an infrared carrier signal generator , IR receiver ,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 LC low-pass filter . The analog circuit structures of the infrared light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 continuous audio signal processed by the post-stage circuit to restore the audio signal sent out , so that the original audio signal horn . The system can be a complete frequency range of 300Hz-8KHz audio signals transmitted by infrared light and receive reduction up to 4m , temperature detection and transmission display .Keyword: Infrared light transmission ; Audio transmission ; SPWM0 引言现在市面上使用较为广泛的无线技术有红外光无线以及无线电技术。
无线产品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无线产品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无线产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使用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信息的无线传输和交互。
具体原理如下:1. 无线电通信原理:无线电通信是通过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
发送端通过调制技术将要传输的数据转换成无线电信号,并由天线发送到空间中。
接收端的天线接收到信号后,经过解调技术转换为原始的数据信号。
无线电通信使用的频率范围很广,包括无线电、微波等频段,不同频段有不同的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限制。
2. 红外线通信原理:红外线通信是通过发送和接收红外线信号来传输信息。
红外线是位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的电磁波,它的频率高于无线电波但低于可见光。
发送端将数据转换成红外线信号,并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发射出去。
接收端的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进行解码处理得到原始数据信号。
由于红外线的传输距离有限,通常用于近距离的数据传输,如遥控器、红外线传感器等。
3. 蓝牙通信原理: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使用的频段为2.4 GHz。
蓝牙设备之间通过蓝牙协议进行通信。
发送端将数据转换成蓝牙信号并发送出去,接收端的蓝牙模块接收到信号后进行解码,得到原始数据。
蓝牙技术适用于近距离(一般几十米以内)低功耗的数据传输,广泛应用于无线耳机、音箱、智能手表等产品。
4. Wi-Fi通信原理:Wi-Fi是一种局域网无线通信技术,使用的频段为2.4 GHz或5 GHz。
Wi-Fi设备之间通过Wi-Fi协议进行通信。
发送端将数据转换成无线信号并发送出去,接收端的Wi-Fi模块接收到信号后进行解码,得到原始数据。
Wi-Fi 技术适用于局域网范围内的高速数据传输,广泛应用于无线路由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产品。
总的来说,无线产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转换成无线信号,并通过发送端的设备发送到空间中,接收端的设备接收到信号后进行解码处理,得到原始数据。
不同的无线产品使用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无线通信方式。
红外通信技术
4.大气信道中传输时易受 气候影响的特点。
与蓝牙的对比
由于红外线的直射特性, 红外通讯技术不适合传输 障碍较多的地方,这种场 合下一般选用无线电通讯 技术或蓝牙技术。红外通 讯技术多数情况下传输距 离短、传输速率不高。
实际应用
从早期的IRDA规范(115200bps)到ASKIR (1.152Mbps),再到最新的FASTIR(4Mbps), 红外线接口的速度不断进步,应用红外线接口和电脑 通信的信息设备也越来越多
工作原理
发送端将基带二进制信号调制为一系 列的脉冲串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发 射红外信号。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脉 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等 处理后送给解调电路进行解调,还原 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后输出。
常用的有通过脉冲宽度来实现信号 调制的脉宽调制(PWM)和通过脉 冲串之间的时间间隔来实现信号调 制的脉时调制(PPM)两种方法。
3.红外通讯技术便于 进行数据的收发,它 的所有数据都只是将 电脉冲和红光脉冲进 行各种转化;
2.在光通信中,红 外传输有效距离可 以达数千米。由于 其具有容量大,保 密性强,抗电磁干 扰性能好等特点
4.设备结构简单、 体积小、重量轻、 价格低
1.受视距影响其传输距离 短;
2.要求通信设备的位置固 定;
红外收发通信模块
组网方式
红外通信系统中红外线的传输 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点对点 方式,另一种是广播。
红外传输最常用的形式是点对 点传输,其使用高度聚焦的红 外线光束发送信息或控制远距 离信息的红外传输,例如光纤 中的红外通信。
优缺点
1.适合于低成本、 跨平台、点对点高 速数据连接,尤其 是嵌入式系统
红外数据通信协议
红外光通信装置
红外光通信装置(总1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学校统一编号学院名称:队长姓名:队员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红外光通信装置(F题)摘要由于红外载波的无线通信技术成本比较低,所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生活中,例如常用的电视机遥控器等,但由于红外光的特殊性,使它的传输距离有限,而且传输时需要将发射端与接收端对齐。
本文设计了一个利用红外光作为传输方式的通信装置。
首先将声音信号收集到,将其放大之后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红外光进行传输,利用另一端的红外光接收装置将发射端发射的光信号接收到,经过解调转换成声音信号,然后输出。
在传输的过程中同时传输由发射端热敏电阻采集到的温度信息,并在接收端通过液晶显示屏显示出来。
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使用STC12C5616AD单片机进行控制。
关键字:单片机红外光智能控制发射极接收极目录一、题目分析 (3)1.1计划任务 (3)二、系统设计 (3)2.1方案比较 (3)2.1.1方案一 (3)2.1.2方案二 (4)2.2方案论证 (4)2.2.1方案的优点 (4)2.2.2方案的缺点 (4)三、单元模块的设计与分析 (4)3.1各个单元模块的分析 (4)3.1.1.音频接收模块 (5)3.1.2.红外发射模块 (5)3.1.3 通信通道 (5)3.1.4 红外接收装置 (5)3.2特殊元器件的介绍 (6)四、方案设计 (8)4.1电路仿真 (8)4.2流程图 (9)五、系统测试 (10)5.1系统功能 (10)5.1.1实现功能 (10)5.1.2与设计要求的比较 (10)5.2指标参数 (10)六、设计总结 (11)七、参考文献 (11)八、附录 (12)附录1:元器件列表 (12)附录2:仪器设备 (12)附录3:系统原理图 (13)一、题目分析1.1计划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红外光通信装置,利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外接收模块作为接收器件,红外光信道作为通信信道,来传输语音信号,并且使得传输距离达到两米。
无线RF技术
RF无线技术应用
无线键盘、鼠标 无线耳机、话筒 无线音响 RF无线通讯模块 RFID射频识别技术
无线键盘鼠标
无线耳机话筒
无线音响
RF无线通讯模块
RFID射频识别技术
RF无线技术分类、对比
红外线技术 27MHz 无线射频 Bluetooth(蓝牙) 调频 2.4GHz数字高速射频技术
RF无线技术
唐宗霖 2011.12.29
主要内容:
RF无线技术简介 RF无线技术应用 RF无线技术分类、对比 2.4G无线技术 Bluetooth(蓝牙) 常见RF无线模块
RF无线技术简介
无线技术分不同种类,通常以产生无 线信号的方式来区分,目前主要的方式 有调频无线技术、红外无线技术和蓝牙 无线技术三种,其成本和特点也不尽相 同。广泛应用于音响 键鼠等各项内容, 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调频无线技术
调频无线技术的原理和收音机工作原理 比较接近,使用的是FM(调频)方式。不 过收音机的调频使用的是模拟信号,相对 而言失真比较明显,采用调频无线 技术的 音响多数使用数字方式。简单的说是将模 拟音频信号通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 再将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并发射,接收端 则使用同样频率接收,通过 DA转换器转换 为模拟信号,然后放大输出到扬声器。调 频无线技术比较成熟,实现的成本比较低。
2.4GHz数字高速射频技术
2.4G 封闭协议通讯技术则是近年来兴起的另一种无线 通讯解决方案。同样利用2.4GHz 开放频段,在硬件上 多使用Nordic Semiconductor 公司的nRF2401/nRF2402 系列芯片,而具体的通讯协议则由各厂家自行制定和 开发。此种通讯技术拥有比蓝牙更高的传输速度;由于 是封闭技术的缘故,其安全性能更高;当然,最关键的 是2.4G 封闭协议通讯技术成本低廉,生产厂商不用像 使用蓝牙那样要缴纳高额的专利使用费,这也正是其 在市场上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之一。以罗技为首的外 设厂商是这项技术的主要推行者。
wifi音频方案
wifi音频方案近年来,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无线音频传输方案也在不断创新与改进。
其中,WiFi音频方案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音频传输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对WiFi音频方案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WiFi音频方案的原理WiFi音频方案(WiFi audio)是通过WiFi网络实现音频传输的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实现音频的无线传输。
WiFi音频方案通过将音频信号数字化后,利用WiFi网络进行传输,再通过接收端将数字信号还原成音频信号,从而实现音频无线传输。
二、WiFi音频方案的特点1. 高音质:WiFi音频方案采用数字信号传输,避免了模拟传输中的失真和噪声,保证了音频的高保真度和高音质。
2. 无线传输:WiFi音频方案采用无线传输技术,使得音频传输更加方便和自由。
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房间、不同的设备之间自由切换音频源,无需担心布线的限制。
3. 多设备连接:WiFi音频方案支持多设备同时连接,可以满足多房间或多个人同时使用的需求。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连接到WiFi音频系统,实现多个设备的音频播放和控制。
4. 简便操作:WiFi音频方案通常配备了专门的APP或者操作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对音频进行控制,实现调节音量、切换音源等操作,简化了使用的步骤和操作。
5. 多场景应用:WiFi音频方案适用于各种场景,包括家庭娱乐、商业场所、会议室等。
无需复杂的布线和设备连接,即可实现音频的无线传输和控制,为用户带来更好的音频体验。
三、WiFi音频方案的应用1. 家庭娱乐:WiFi音频方案可以在家庭中实现多房间音频播放的需求。
用户可以在起居室、卧室等不同区域内选择不同音源,并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控制和切换,带来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音频体验。
2. 商业场所:WiFi音频方案适用于商业场所的音频播放需求。
红外编码模块参数
红外编码模块参数红外编码模块是一种常用的无线通讯模块,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红外线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实现无线遥控等功能。
下面将介绍红外编码模块的参数。
1.工作电压:红外编码模块通常需要工作在3.3V或5V的电压范围内,不同的模块具体工作电压会略有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2.发射距离:红外编码模块的发射距离是影响模块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一般情况下,红外编码模块的发射距离为10m左右,但是具体的距离还会受到环境条件和障碍物的影响。
3.频率范围:不同的红外编码模块工作的频率范围也不同,一般范围在数千Hz到几十kHz之间,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适当的模块。
4.发射角度:红外编码模块的发射角度通常是指红外发射管的发射角度,这个角度也会影响到模块的实际使用效果。
5.数据传输速率:红外编码模块的数据传输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
一般情况下,红外编码模块的数据传输速率在1kbps 到45kbps之间。
6.引脚数量:红外编码模块一般有3-4个引脚,包括电源引脚、信号引脚、接地引脚等。
7.数据格式:红外编码模块支持的数据格式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常见的格式有NEC、RC5、SONY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模块。
8.发射功率:红外编码模块的发射功率是指红外发射管所输出的光线功率。
一般情况下,发射功率越大,发射距离也越远,但是功率过大也容易产生干扰。
9.工作温度:红外编码模块的工作温度是指模块能够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
一般情况下,红外编码模块的工作温度范围在-20℃到+50℃之间。
10.应用领域:红外编码模块广泛应用于遥控器、红外线通讯设备、红外测距等等领域。
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模块。
总之,红外编码模块是一个重要的无线通讯模块,需要在选择时综合考虑各种参数,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基于proteus的红外无线模拟声音仿真实验
基于proteus的红外无线模拟声音仿真实验
1. 准备硬件和组件:根据实验需求,准备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音频发声模块等硬件设备和相关电子元件。
2. 绘制电路图:使用Proteus软件,根据实验设计的电路连接方式,绘制相应的电路图。
包括将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连接,将音频发声模块与红外接收器连接等。
3. 添加元件和仿真模型:在Proteus软件中,选择相应的元件和仿真模型,并将其添加到电路图中。
确保所选元件和仿真模型与实际使用的硬件设备相符合。
4. 设置仿真参数:设置仿真参数,包括输入信号的类型、频率、振幅等。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相应的参数。
5. 运行仿真:点击Proteus软件中的运行按钮,开始进行仿真实验。
观察仿真结果,通过红外无线传输声音信号的过程进行仿真和观察。
6. 分析与评估:根据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估。
观察红外信号的接收情况以及声音信号的传输质量等,对实验进行评估。
7. 优化和修改:根据仿真实验的结果,对电路设计和参数进行优化和修改。
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可以调整电路连接方式、元件选择或者参数设置等,以改进仿真实验的效果。
基于Multisim的红外光音频传输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基于Multisim的红外光音频传输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红外光音频传输系统,整个系统由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组成。
运用Multisim12.0分别对红外光音频传输系统的发射和接收模块进行了仿真,并对结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经分析,本文设计的红外光音频传输系统能够实现红外光音频的有效传输,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基于Multisim12.0的电路设计与仿真方法,不仅省时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实验资源[1]。
【关键词】Multisim;红外光;音频;仿真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Infrared Audio Transmission System based on MultisimSchool of Electronic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iu Kang Li Ping Cao Hong-kui Wang Dong-xia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an infrared audio transmission,the entire system consists of transmitter module and receiver module.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odule of infrared au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 simulated by using the Multisim12.0,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riefly. After analysis,this system can achieve effective infrared audio transmission,and has high reliability and practicality.And the simulation based on Multisim12.0 has advantages of time saving,low-cost and high efficiency.Key words:Multisim;infrared;audio;simulation引言红外光通信技术是一种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它使用850nm的红外光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
如何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音频传输(一)
无线传输技术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改变了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其中,音频传输作为无线传输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音频传输,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无线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
无线传输技术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方式,将音频信号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
传输过程中,音频信号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其转换为电磁波,并通过天线等设备进行发送。
接收设备接收到电磁波后,再将其转换为音频信号,以实现音频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无线传输技术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蓝牙、Wi-Fi 和红外线等。
其中,蓝牙是一种低功耗、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广泛应用于音频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
通过蓝牙,我们可以将音频信号从手机、电脑等设备传输到无线耳机、音箱等设备,实现无线的音乐播放、通话等功能。
此外,Wi-Fi也是一种常见的无线传输技术,通过Wi-Fi网络,我们可以轻松地将音频信号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实现音乐、语音等的无线传输。
而红外线技术则常用于遥控器等设备中,通过红外线的传输,我们可以实现对音频设备的远程控制。
音频传输技术的应用可以覆盖多个领域。
在家庭娱乐方面,无线音箱和无线耳机的出现,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高品质的音乐。
通过无线传输技术,我们可以将音频传输到不同的房间,实现全屋音乐播放。
此外,无线耳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可以摆脱有线耳机的束缚,自由地享受音乐和通话。
在汽车领域,蓝牙技术的应用使得手机和汽车音响可以无线连接,实现通话和音乐播放。
而在商务领域,无线会议设备的出现,使得会议室变得更加灵活,无需连接复杂的有线设备。
然而,尽管无线传输技术在音频传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无线传输技术在传输距离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
蓝牙等短距离传输技术只能在几十米的范围内传输音频信号,而Wi-Fi等长距离传输技术的传输距离也存在限制。
第五讲 红外通信模块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
一、 无线传输介质
二、 红外通信模块(ZHX1010)介绍
三、 单片机与红外收发模块ZHX1010的 应用设计
一、 无线传输介质
• 指无须架设或铺埋电缆或光缆, 把数据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后直接 通过自由空间进行传送;在计算 机网络中同时起传输通路和信号 载体的作用 • 无线传输介质使用不同频率的电 磁波,按频率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 等。
IrDA红外通信
红外数据通信特点
它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无线连接技 术,被众多的硬件和软件平台所支持; 通过数据电脉冲和红外光脉冲之间的相互转换实现无 线的数据收发。 主要是用来取代点对点的线缆连接; 使得跨平台设备间的数据交换简单到只需彼此相对; 新的通信标准兼容早期的通信标准; 小角度(30度锥角以内),短距离,点对点直线数据 传输,保密性强; 传输速率较高,目前4M速率的FIR(高速红外)技术已被 广泛使用,16M速率的VFIR技术已经发布。
红外线技术光电器件
红外光发射器件: 激光二极管(LD: Laser Diode) 光发射二极管(LED: Light-emitting Diode) 红外光接收器件: 光电二极管(PIN):价格便宜,容易加载 雪崩二极管(APD)
典型红外数据传输模型
微 控 制 器 、 PC 机 、 网 络 等
实例:用AT89S51单片机制作红外电视遥控器
原理图
设计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析
一般红外电视遥控器的输出都是用编码 后串行数据对38~40kHz的方波进行脉冲幅 度调制而产生的。 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 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 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 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 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的 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 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 进制的“1”。
1、无线与红外区别及相关模块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之后,1898年,马可尼又进行了许多实验,不仅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发现了更多形式的电磁波,它们的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和频率有很大的差别。
首先,无线电波用于通信等,微波用于微波炉,红外线用于遥控,热成像仪,红外制导导弹等,可见光是大部分生物用来观察事物的基础,紫外线用于医用消毒,验证假钞,测量距离,工程上的探伤等,X射线用于CT照相,伽玛射线用于治疗,使原子发生跃迁从而产生新的射线等。
人体是一个导体,像所有导体一样,人体受到无线电流和微波辐射后,会产生电流,从而引起人体发热。
一般来说,我们所处的空间中的无线电波和微波是比较弱的,引起的发热非常小,完全可以忽略。
太阳所发出的红外线和可见光是自然界中最强的电磁辐射,也是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最强的电磁辐射源,红外线和可见光可以在人体的表层引起发热。
与声波和水波相似,电磁波具有波的性质。
可以发生折射等现象。
它的速度,波长,频率之间满足关系式:传播速度=波长×频率。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波长λ=300/频率F<GHz)mm。
从同步卫星到地球的传播时间大约1/8秒。
波速不变,波长和频率成反比有关研究表明,电磁波的致病效应随着磁场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频率超过10万赫兹以上,可对人体造成潜在威胁。
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生活过久,人体受到电磁波的干扰,使机体组织内分子原有的电场发生变化,导致机体生态平衡紊乱。
一些受到较强或较久电磁波辐射的人,已有了病态表现,主要反映在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方面。
如乏力、记忆衰退、失眠、容易激动、月经紊乱、胸闷、心悸、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或偏低、免疫功能降低等。
由于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波长与光子能量成反比关系,当波长越短光子能量越大,则穿透力越强。
如高能X射线几乎能穿透所有非金属物,甚至还可以穿透薄铝;而伽马射线则能穿透大多数金属。
某些重金属能够阻挡电磁波穿透,例如铅。
(电路设计)红外无线音频收发电路
红外线是有限距离内无线数据传输常用的媒介之一。
本文中,我们将来了解如何用红外LED打造一个简略的无线音频传输器。
使用该电路可以让你的IPod, 手机或电脑直接在外部扬声器上播放音乐,而不需要将他们用音频线相连。
但是这样的电路限制比较大,现在更完善的方式是蓝牙播放,此处只是一个解释红外传输更有趣的电路。
工作原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需要用两个独立电路来解释,一是发射器电路,二是接收器电路。
其中发射器电路会与3.5mm音频接口相连,用于音频输入,而接收器电路将与扬声器连接用于播放音乐。
音频信号将通过发射器电路上的红外LED 发射出去;而接收器电路上的光电二极管则负责接收该信号。
但是因为光电二极管收到的音频信号十分微弱,所以我们需要用LM386放大器电路来放大,最终在扬声器上播放出来。
这有点像电视遥控器,你将红外LED对准电视然后按下按键,它就会发送一个信号,随后被光电二极管(通常是TSoP)接收,信号解码后电视会得知你所按下的按键。
而此处传输的信号是音频信号,接收器是普通的光电二极管。
这项技术在普通LED和太阳能电池板上也能实现,和我们现在常谈到的Li-Fi技术也有相似之处。
所需电子元器件红外LED X 23.5mm音频接口LM386光电二极管100kΩ可调电阻定值电阻(IkQ, 10kΩ, 100kΩ)电容(0.1uF, IOuF, 22uF)电路图该电路的完整电路原理图如下发射器电路发射器电路只有几个红外LED和电阻组成,并直接与电池和音频源相连。
而可能遇上问题的地方就是将音频接口放入到电路中去。
寻常的音频接口会有三个输出引脚,两个用于一左一右两个声道,另一个则作为接地起到屏蔽作用。
我们只需要一个信号引脚就好。
你可以用万用表来选择最合适的引脚。
此处电路中音频接口的引脚格式如下图所示。
发射器电路的原理比较简单,红外LED上的红外光起到载波信号的作用,而红外光的强度则作为调制信号。
所以我们通过音频源来驱动红外LED的话,电池会使红外LED基于音频信号而变换强度。
激光无线音频传输
激光无线音频传输
1.介绍
激光无线音频传输模块,传输距离远。
可以传输远程单向通话或者传输手机mp3等音频信号,在接收端接收收到音频信号。
使用红外激光传声音基本原理是由波动的声音转换成红激光,然后激光振动信号在接收器电路的光敏二极管接收器被接收,并且该信号被解调,以达到声音还原。
传输距离可以达到50—几百米可用于制造长距离无线扬声器。
2.参数
输入:话筒输入或者3.5音频输入(自动切换)
功能:
1.单向通话电话
2.手机、mp3音频传输.
传输距离:建议50-几百米以内,超出越远信号越不稳定
发射器
工作电压:9-12V
接收端
工作电压:4~12V
驱动扬声器:0.5W-10W音箱
3.电路理论
在发送端:3.5耳机端口输入的手机、mp3、电脑等音频信号、或者话筒接收声音并放大,通过晶体管S8050来驱动激光发送器,所述音频信号在激光线以形式被发送。
接收端:光敏二极管接收管,用于接收红外发射器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通过LM386音频放大器芯片音频被放大输出信号。
发射端
接收端。
如何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音频传输(三)
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使得音频传输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在过去,人们需要借助有线连接才能进行音频传输,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无线传输技术来实现音频传输。
本文将探讨无线传输技术如何实现音频传输,以及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应用。
1. 蓝牙技术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音频设备的无线传输技术。
它具有低功耗和短距离传输的优势,适用于无线耳机和蓝牙扬声器等消费电子产品。
通过蓝牙技术,我们可以将音频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实现无线音频传输。
2. Wi-Fi技术Wi-Fi技术也是实现无线音频传输的一种有效手段。
Wi-Fi技术具有更高的带宽和更远的传输距离,可以实现高质量音频的传输。
通过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利用Wi-Fi技术进行传输,我们可以在家庭音响系统、车载音频系统等场景中实现无线音频传输。
3. NFC技术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传输技术,常用于移动支付和智能设备的连接。
然而,NFC技术也可以用于音频传输。
通过将音频信号转换为NFC信号,我们可以通过将手机或其他支持NFC技术的设备靠近接收端设备来实现音频的传输。
4. 超声波技术超声波技术是一种通过超声波信号来传输音频的无线传输技术。
通过将音频信号转换成超声波信号,发送端设备可以将超声波信号传输到接收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再将超声波信号转换回音频信号。
这种技术在无线耳机、智能家居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 可见光通信技术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技术是一种利用可见光信号进行通信的无线传输技术。
通过将音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利用LED灯进行传输,我们可以在特定环境下实现音频的无线传输。
这种技术在噪音敏感的环境中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无线传输技术,它们为音频传输提供了多种选择。
基于红外光的无线音频通信装置
基于红外光的无线音频通信装置作者:甄劲坤邱恩超梁祖恒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年第03期摘要红外线通信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一种通信手段。
基于红外光的无线音频通信装置分为信号传输系统和信号接收处理系统。
为更灵活地通讯,在信号传输的最大距离处添加中继转发点,使得通讯范围增大。
系统使用红外收发管发射和接收模拟信号,保证信号尽可能不失真,信号的处理效果较高。
【关键词】音频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中继转发点红外线通信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一种通信手段。
本设计是一个基于红外光的无线音频通信装置,通过设计中继站对装置进行更远距离传输。
红外线通讯方向性很强,适用于近距离的无线传输。
设计能在家居、安防、玩具设计中广泛应用。
1 系统设计及要求利用红外发光管和红外光接收模块作为收发器件,定向传输语音信号,传输距离为2m,频率范围为300~3400Hz。
增加红外光通信中继转发节点,以改变通信方向90°,延长通信距离2 m。
接收的声音应无明显失真。
系统设计要求如图1所示。
2 系统方案2.1 系统方案的论证与选择红外通信按照信道传输信号类型的分类,即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
系统采用模拟信号发送。
即通过音频放大电路不失真的放大音频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将信号发射到红外接收管,要求红外发射管工作在截止区和饱和区之间,把输入的音频信号经过处理后,加载在红外管上,而且不能超出红外管的输出幅度。
方案设计简便、成本较低,但对硬件设计要求高。
本系统采用模拟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信息,主要由音频信号放大发射模块,中继站模块,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电源模块组成。
2.2 音频信号放大模块设计采用采用LMV358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
LMV358是一款是由两个独立的高增益运算放大器组成运放芯片,频率范围宽,低功耗,由于LMV358是一片轨到轨的芯片,所以输出信号可以达到电源信号或更低,所以不容易造成饱和失真或截止失真。
2.3 红外发射管与接收管的选择940nm红外发射管具有光强度高,响应速度快,,功耗低等优点,最远可以传输10米左右,设计采用940nm红外发射管作为音频信号传输的载体。
一种红外音频传输实验系统设计
一种红外音频传输实验系统设计作者:王頔郝子强张晨洁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30期王頔郝子强张晨洁(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 130022)摘要:该文提出了一种红外音频传输实验系统设计方案,即语音信号通过麦克输入,经过放大滤波后,由单片机对信号进行A/D采样,得到的数字信号存储到Flash中,再将信号调制后由串口发送到红外发射管,将信号发送;接收端由红外接收管接收解调后经串口输入存到单片机Flash中,再由单片机进行D/A转换,对转换后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经扬声器发送出。
选用STM32单片机作为处理器,成本低、易实现、适合学生在实验室中学习应用。
关键词:红外传输放大滤波 STM32单片机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070-02随着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的不断改革,突破以往传统模式下的基础实验内容,开设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融合多门课程多种知识点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题目已经成为了实验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手段。
红外音频传输实验系统涵盖了音频采集、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等多个知识点,目前已受到各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视,广泛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对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和增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 红外音频传输实验系统总体设计语音信号通过麦克输入,经过同相放大器进行放大,再经带通滤波器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滤波,经红外发射管发射,接收端由红外接收管接收,经同相放大器放大,带通滤波器滤波后再由功率放大器放大经扬声器输出。
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2 系统硬件设计2.1 中央控制模块该文提出的红外音频传输实验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中央控制单元。
该款单片机资源丰富,内部集成了AD、UART、SPI等常用模块,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其主频最高可达72M,运行速度远远高于普通51单片机。
使用STM32作为本系统的控制器可大大简化系统复杂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无线模块无线声音传输
1. 作品介绍
使用红外传声音基本原理是由波动的声音转换成红外线(激光),然后打红外振动信号在接收器电路的红外二极管接收器被接收,并且该信号被解调,以达到声音还原。
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2米可用于制造短距离无线扬声器。
2. 参数
红外发射器:
工作电压:9-12V
红外接收端:
工作电压:4~12V
驱动扬声器:0.5W-10W音箱
传输距离:建议2米以内,超出越远信号越不稳定
3.电路理论
(1)在发送端:3.5耳机端口输入的音频信号,通过晶体管S8050来驱动红外发送器,所述音频信号在红外线以形式被发送。
(2)接收端:红外接收管,用于接收红外发射器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通过LM386音频放大器芯片音频被放大输出信号
发射端
接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