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教学目标读后感
布鲁姆教学目标读后感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读书感悟浅谈寒假之前,导师向我推荐了安德森等人所著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一书,介绍的是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
这本书虽然不是专门写给某一学科教师的专业书,却对所有学科的教学都有指导作用。
寒假中,从当当网上买下此书开始阅读,却发现这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
阅读此书首先需把握全书总体框架。
布卢姆主要是从学习过程的角度来划分学习目标的,认知心理学家梅耶与安德森、克拉斯沃尔等人继承了布卢姆的思想,并从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两个维度划分学习目标类型。
在学习对象的维度上,有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认知(也称元认知)知识四种类型,在学习过程维度上,则有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种目标层次。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分类学:教育目标和学生学习”界定了好的教学应该是教、学、评一致的教学,区分了目标的不同层级,梳理了“与目标有关的争论问题”。
该书简明扼要地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目标分类”、“学习目标有哪些基本类型”、“如何描述一个学习目标”、“怎样保证学习活动获得预期的效果”等目标分类学的基本问题,有利于我们认识教育目标的作用与价值。
第二部分“修订的分类学结构”具体描述了分类学表。
第三部分“分类学的运用”,附有六个具体案例,以帮助读者领会学习目标分类学的精妙。
这些案例都是按照目标分类学的原理设计和实施、并可看出显著成效的,科目涉及语文、数学、历史、政治、生物。
这些案例既可以使我们看到目标分类学在教学实施中的惊人魅力,同时也说明“目标分类学”具有的“普遍价值”。
读者朋友需要仔细阅读、反复领会,同时也需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上课是主旋律,课堂是主战场,我在课堂上要完成什么计划,达成什么目标,必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想到哪里——不管是到单位上班还是去超市购物,在走出家门之前,他总是很明确自己要到哪里去、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
如果不想好,他不仅可能误点,甚至还会闹出南辕北辙的笑话,这就是有目标和没有目标的差别。
布鲁姆的教育理论以及对我的启示
布鲁姆的教育理论以及对我的启示布鲁姆的教育理论以及对我的启示文/西边间一、布鲁姆其人布鲁姆(Benjamin S。
Bloom,1913-- )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兰斯富。
1935年2月和6月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文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
1940年在芝加哥大学考试委员会任职。
1942年获得该校博士学位。
以后一直在该校任教,直到在该校任教育学荣誉教授。
退休后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二、布鲁姆教育目标学说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用学生的外显行为来陈述目标,布鲁姆认为,制定目标是为了更加可观公正地评价,而不是表达理想的愿望。
(当然这是站在老师对学生的立场来说,对于自己来说,制定目标还是一种表达理想的愿望)。
有的老师认为:“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
”这看上去代表理想的学习结果,但是这一目标太一般化了,要确定学生是否已经形成能力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欲达到的理想状态,而且还要考虑是否能对该目标作出可观公正的的评价,否则,制定出来的目标时虚设的。
思考: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叙述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系。
那么按照布鲁姆的观点来说,“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在一节课后就很难知道是否已经实现,评价非常困难。
这一目标在书写教学案例的时候是否要列出呢?而现在新课程标准这样强制性给出三维标准,仅仅是为了教学,而不是为了评价吗?2.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六个主要类别:(1)知识;(2)领会;(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情感领域包括五个主要类别:(1)接受或注意;(2)反应;(3)价值评估;(4)组织;(5)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
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干个子类别。
由此可见,布鲁姆的分类学时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累计性。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后感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后感
寒假里,读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完整版。
第一次读这种理论高深的书籍,颇有些畏难情绪,但读着读着,读进去了,也读出了一些感受,好像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自己的教学是立足于这些理论上的,一下子觉得教学不再是无根之木。
就这样我越读越深,由此也让我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有了敬畏之心。
作为一名教师,你的每节课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是你最终要带领学生到达的顶点。
而且还要对自己即将完成的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因为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
比如分析概念性的知识要以教师的讲解的引导为主。
而记忆事实性知识就要采用定期提醒,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练习这些教学策略。
不仅仅如此,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评估方式也不会一样。
比如分析概念性知识可以采用举例子的检测方式,举出与教材内容不相同的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这样确保评估的是学生的理解而不是记忆。
而记忆事实性知识则可以采用匹配,连线的方式,因为这强调的是记忆而不是理解。
合上书,我在想,我们国家的教育与国外的教育有很大差别。
我们有统一的教材,有国家制定好的教育目标,也就是我们的课程标准,为了指导我们的教学,还给每位教师配备了教学用书,在教学用书里规定了每一课的教学目标。
所以我们不需要再去绞尽脑汁想教学目标。
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制定好的教学目标进行分类,然后依据不同的
教学目标研究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通达这些教学目标。
同时也要做好检测和评估,你是否帮助学生达到了教学目标。
这也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篇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记得在读教育硕士时,我们教授就推荐了这本书,但一直没有静下心认真阅读,直至参加了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目标制定与实施的研究》研究小组,才得以认真地通读全书。
也许是翻译过来的缘故,书中有些话语还是晦涩难懂,读得有点艰难,列举的案例多数也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本经典之作,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较为权威的教育目标分类依据,我们国家教育领域里有很多理念与方法是借鉴于此。
我们目前使用的苏科版教学参考用书对教学目标在用词和表述结构方面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类型:(1)理解……的意义(或概念)(2)通过(或经历) ……,理解(或领悟、得出) ……(3)掌握……(4)会用(或会利用,能用) ……进行……。
其中,理解……的意义(或概念)一般可归为“理解概念性知识”或“理解程序性知识”的类目即B1或C1中;通过(或经历) ……,理解(或领悟、得出) ……可归为“理解概念性知识”或“理解程序性知识”的类目即B2或C2中;掌握……可归为“运用程序性知识”或“分析概念性知识”的类目即C3或B4中;会用(或会利用,能用) ……进行……可归为“运用概念性知识”或“运用程序性知识”的类目即B3或C3中。
还有一种教学目标类型,我个人认为不能从知识和认知过程维度进行归类,如涉及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就不能生硬地放入认知目标的框架中,如“在操作实验中,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分析、推理能力”等等。
这类空泛含糊的目标并不适合进行归类。
由此,我个人觉得苏科版教学参考用书中对教学目标的表述涉及元认知知识的很少,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元认知知识的研究尚没有很好地贴近数学教学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实践工作者对元认知这种知识类型缺乏了解。
在数学学习中,数学元认知不是以数学材料(如数学问题、数学知识)为认知对象,而是以数学认知过程(如解题过程、学习过程)为认知对象、以监控过程为目标的认知活动。
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
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寒假期间,利用空闲时间认真拜读了洛林.W.安德森等编著,蒋小平、张琴美和罗晶晶翻译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一书。
读来深受启迪,颇感获益匪浅。
现把我的读书心得交流如下。
这本书,是学校发给每位教师,推荐给大家的专业读物,对这本书的学习,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自我,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的需要,学习借鉴,有助于教师理解课程、计划教学以及设计与课程内在的目标相一致的测评,从而提高自己教学的课堂效益,最终改进教学质量。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可测性。
认为制定教育目标不是为了表述理想的愿望,而是为便于客观的评价。
二是目标有层次结构。
布卢姆把知识维度分为四个类别,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1、事实性知识――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
2、概念性知识――能使各成分共同作用的较大结构中的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
3、程序性知识――如何做什么,研究方法和运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标准。
4、元认知知识――一般认知知识和有关自己的认知的意识和知识。
布卢姆把认知过程维度分为六个主要类别,依次是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1. 记忆/回忆。
指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知识、查找和呈现材料相吻合的知识。
2.理解。
指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
包括:解释、列举、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
3.应用。
指给定的情景中执行或使用程序,包括执行和实施。
4.分析。
指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宗目的之间的关系。
包括区别、组织、归因。
5.评价。
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
包含检查和评论。
6.创造。
指将要素组成内在一致的整体或功能性整体,将要素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型或结构。
它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原创实用版4篇)目录(篇1)I.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简介1.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定义和背景2.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与其他学习理论的区别和联系II.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三个层次1.记忆2.理解3.应用III.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六个领域1.语言领域2.数学领域3.科学领域4.应用领域5.文学领域6.社会科学领域IV.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应用和未来发展1.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影响2.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未来发展和挑战正文(篇1)一、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简介1.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定义和背景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并对每个领域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描述。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教育评价和课程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
2.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与其他学习理论的区别和联系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比,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更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我实现。
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相比,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更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
与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相比,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更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应用。
二、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三个层次1.记忆2.理解3.应用记忆是最低层次,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常识和知识。
理解是中间层次,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和解释基本概念和原理。
应用是最高层次,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和问题解决中。
三、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六个领域1.语言领域2.数学领域3.科学领域4.应用领域5.文学领域6.社会科学领域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层次要求,从记忆、理解到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目录(篇2)1.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2.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介绍3.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应用与影响4.总结正文(篇2)一、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阅读《Bloom"s Taxonomy》后,我深深被其独特的教育理念所吸引。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中山实验吴玥纹一、著作基本信息作者:布鲁姆(1956年主编),恩格尔哈特、福斯特、希尔、克拉斯沃尔等参与修定版编著:洛林.安德森等(关于书籍,本书是修订版的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至于具体年份,书中并没有提供准确的信息,只是谈到在1956年之后的40多年里由于种种原因,觉得需要修订,因此编著此书,以便融入新思考,并鼓励大家应用此书指导教学,再来评断编者的修订工作)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年份:2009年11月第1版,2015年9月第9次印刷二、著作简介著作背景:《教育目标分类学》面世以来,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销售,为测验设计和课程开发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基于此学说中的许多观点在当今教育者处理问责项目,基于标准的课程以及真实性测评的设计和实施等许多问题中,都能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与此同时,时代在发展,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有必要把新知识和新思考融入这一分类体系.基于以上考虑对旧版《分类学》进行修订。
核心观点:关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的核心观点,以前我也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高端培训班学过相关的课程,当时说实话也并没有完全的理解,在学习的同时也查阅了网上的相关资料,大概的理解就是“把教育的目标进行分类”,与我们的实际相联系我们教学的三维目标就是源于此。
本次有这个机会,真正拥有一本类似于关于教育学中圣经般的书籍,机会难得,于是我翻阅了此书,并对于一些感兴趣的章节进行重点的阅读.于是我认为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的核心观点,就是两个表格!!即教育目标的两个维度——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不知道我想的是否全面正确。
于是我在原有书籍的基础上编辑了一个汇总表格,如下:我体会本书的核心观点可以通过这个表格直观的反应出来,当然本书还涉及到关于分类表的使用,关于目标的结构、具体性及相关的问题,还通过许多教育实例展示应用,最后提出了许多相异分类框架和优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思考
关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思考当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受它们影响的诸多因素,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向,这也带来了对不同教育理念的探索和思考。
本文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研究对象,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启发及其与其他教育理念的关系作出深入探讨。
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它是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卡尔布鲁姆(Carol Bart)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它把学习分为三个类别,即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叙事学习(Narrative Learning)和概念学习(Conceptual Learning)。
发现学习是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核心,它提倡让学生以自我的方式进行学习,不受外界的限制。
它倡导学生要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想和学习能力,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以发现学习原则引导学习,以探索和实验形式进行学习,最终使学生掌握独立学习的能力。
叙事学习倡导学生以阅读、讲述等形式去学习,以更具体的方式把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知识。
学生需要借助故事,来学习新的概念和知识,对讲述性学习重视叙事,强调学生有责任去理解和拆解故事,从而有效地理解故事中暗含的思想和知识点。
概念学习是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它倡导学生以概念为核心,学习新知识,借助概念建立一种新的认知模式,从而能够有效地理解和应用新知识。
概念学习以学习和运用概念为主要任务,学生需要理解概念的定义,理解概念的层次及其之间的联系,同时要学习新兴概念,加深认知形态,最终理解概念的解释及其影响,以获得完整的概念学习。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与其他教育理念有一定的联系。
它与现代科学学习理论密切相关,该理论倡导以科学家发展科学思维为主要目标,其核心思想是将科学活动看作是一种探索,推动学生以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它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探索主动性、广义学习方法和思维发展方面有明显的关系。
此外,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也和社会学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以及延伸学习理论等有紧密的联系。
对布鲁姆教学目标论的反思
对布鲁姆教学目标论的反思*沙玉英¹ 燕 柳º 张玉峰¹ *煤碳高校青年基金资助课题作者单位:¹山东矿业学院基础部,山东省泰安市,271019 º泰安化工技校,山东省泰安市,271000收稿日期:1999203201摘 要 用类比方法在[1]的基础上,分析了布鲁姆教学运动失败的原因,通过对其反思,提出了现代数学教学中定性评价创造能力的方法)))/封闭+开放0及/结构教学0,最后提出了培训教师的几点建议.关键词 布鲁姆教学目标论,新数学运动,现代数学教学分类号 G42自80年代以来,在数学教育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以布鲁姆(Bloom B S)教学目标论为指挥棒的/目标教学0活动.在这场活动中,任课教师必须学习掌握布鲁姆理论,必须结合专业知识达到布氏理论中划定的教学级别.然而该运动不久就无声无息地结束了,究其原因何在?从中我们又受到什么启发?我们先回忆一场同时代的类似运动.1 新数学运动在50年代,美国人将其航天技术落后于前苏联的原因归咎于美国教育的落后.为提高美国教育水平,美国教育界掀起了以布尔巴基学派为理论基础的中学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即新数学运动.由于该运动以结构主义高观点编制的中学教材难度太大,不符合大多数中学生的认识规律,结果以失败而告终.美国教育界将这次失败归属于美国师资队伍的落后,为提高师资队伍教学水平,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了教师教学有效性的14项微格标准,于是微格教学的第一个操作模式由此诞生,并具有划时代意义[2]:首先,微格教学简化了复杂的教学过程,小坡度低台阶地对师范生采取先分项后综合的训练策略,加强了师范生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实现了高效率的个别化教学;第三,微格教学保证了教学反馈的及时性、直观性和全面性,通过声像记录指导教师可边放师范生的教学录像边进行分析评论,必要时还可多次重放某些部分或作定格、慢放等多种形式的反馈.实践证明,微格教学是成功地培养未来合格教师的有效手段,已在部分师范院校推广.可见,微格教学是对新数学运动失败后的反思的结晶,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 对布鲁姆教学运动(简称布氏运动)的反思211 布氏运动失败的原因与新数学运动同时代诞生的布氏运动,本想找到一个通用的方法来对各校考试结果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但因各校考试题型有别,所以要想找到通盘公正的评判标准是比较困难的.50年代布鲁姆等人联想到生物科学中的分类学主要是根据动植物的自然关系对第14卷第2期1999年6月 洛阳大学学报J O URN A L OF L UO YA NG UNIVERSITY V ol.14No.2Jun. 1999它们进行分类,以此作为准确地进行科学交流的一种手段.类似地,能否根据各校考试成绩利用分类学理论对考题作出客观评价?于是诞生了布氏教育目标分类学即布氏理论.该理论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类,而这些行为又代表了教育过程所要达到的结果.所以作为教师,必须熟悉学生所学课程,学生所学知识及学习方法等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布氏理论表明,只有符合考试评定的目标才是可教的知识,这实际上就是将教学内容僵化起来.由于分类学中没有观察、实验等认识问题方法,所以类比于分类学得到的布氏理论没有涉及到观察、实验这类认识科学及掌握科学的重要方法,这是不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的.对于布氏理论的失败,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作出了比较深刻的概括,他说:布氏教学论完全是凭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体会来确定数学问题的难易的,并由此根据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的情况对学生的成绩作出评价,这纯属主观意志,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根据.再者,布氏理论只是强求知识点的汇总,抹煞了所有的细微差别,割裂了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这是不符合人类认识规律及教学规律的.布氏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和新数学运动一样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反思.212 对数学教学的评估这里所说的教学评估是指对学生创造能力的评价.现行的数学教育评估方法大都是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决定的,平均成绩越高就表明学生学得越好、潜在的创造力就越大,其实不然.因为这种考核方法仅是重于书面结果的正确与否,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比如,由同一位老师同时给二个班上数学课,而时常表现出这二个班的平均成绩存在一定差距,甚至较大.从教师教学效果角度讲,能说这位教师是位好教师或差老师吗?即使对同一个学生而言,他(或她)的学习成绩(指书面成绩)也有时升时降的时侯,单凭考试成绩就能真正反映其学习情况吗?这显然是不合适的.那么用何种客观标准来评估数学教育成绩呢?郑毓信教授在文[3]中提出了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即:应当努力去创造更加重视创造性,而不是机械技能的考核方法.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应当注意对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应注意学生灵活地、综合地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又不应停留于表面的现象和短暂的效果,而应深入地分析内在的思维过程和长期的效果0.显见郑教授的指导思想是与面向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性要求)))创造性素质相吻合,据此对学生数学成绩的考核应当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掌握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达到该目的,郑教授提出了/解题纪录0法和一些特殊考核法[3],这些方法确能比较具体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解题过程和解题策略能力,这酷似微格教学中用放像技术反馈师范生的实习信息,值得推广.我们认为,加强数学开放型试题的试验也是考察学生内在的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考核方法.所谓数学开放型题是指题目的条件是不完备的,解题策略是多种多样的,结论是不正确的,,,,主体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形成积极的探究和创造的心理势态,对数学的本质产生一种新的领悟[4].可见,数学开放型题是建立在对学生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创造型模式之上的探测性演绎问题,它能够刻画出学生的内在思维规律,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现代教育目标.强调开放型题教学并不否认封闭式教育,封闭型主要引起同化,开放型引起顺应,按照迁移理论,同化与顺应并存[5],/在知识变化过程中,同化说明成长,一种量的变化,而#74# 洛阳大学学报 1999顺应说明发展,一种质的变化.这两种心理过程结合在一起进行很多次循环,乃是智慧的适应和解决问题能量发展的原因0.[6]对于封闭型题的教学评价已形成定式,而对于开放型题的教学评价标准及手段仍在探索过程中.建议建立由院士牵头组成高水平的专家队伍,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给每位专家以独立打分的权力,并用计算机量化处理评价结果,客观地给出开放型题教学的量化评估方法.213 加强结构教学前面提过,布氏理论的一个弱点是知识点的汇总,即强调知识点的摞列,淡化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及知识结构间的内在联系,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仅是/知识型0人才,与21世纪所需求的/创造型0人才相去甚远.为了培养学生的教学发现能力,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数学地思考0,我们认为施行/结构教学0是一种重要举措.所谓结构教学[7],是指教师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是按照如下二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处理和重组,以建立一个较为完善、较为理想的知识结构,并以此安排整个教学过程:(1)从整体上把握住教材的逻辑结构,以主干知识为主线,使章、节的教学内容都有一个科学的、简明的整体逻辑结构,由此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及内在逻辑联系,使知识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2)在强调主干知识前提下,将渗透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置于知识结构中,启发学生去体验数学的发现过程,并将所学知识牢固地迁移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经验地指出:/获得的知识若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0结构教学法已在某些高校的高等数学教学中取得较好效果,其本质就是徐利治教授所发明的抽象度分析法(包括定性及定量两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建议数学教师加强抽象度分析法的学习及研究,并有效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去,可参见文[5].214 加强教师培训布氏教学目标论在我国中学界之所以风行一时,这与数学教学管理人员及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不够高有关.他们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识观念,缺乏数学方法论、数学哲学思想,缺乏对数学教育思想观念的批判精神.从这样的认识角度来说,教学教师必须学习一定的数学方法论、数学、哲学及现代教学论知识.由于一切数学理论、方法的传授都必须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所以还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已的数学知识,树立终身学习思想,用现代数学的高观点、新方法创造性地去分析所授数学内容.参考文献1 唐瑞芬.关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思考.数学教育学报,1993,(2)2 杨耕文,张玉峰,付夕联.新数学运动对大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洛阳大学学报,1997,(2)3 郑毓信编著.问题解决与数学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4 戴再平.一组数学开放型题的试验与分析.数学教育学报,1993,(2)5 张玉峰,冯滨鲁.正迁移与数学教学.数学教育学报,1997,(3)6 江绍伦.课堂教育心理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7 陈灿辉等.施行/结构教学0,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育学报,1993,(2)(下转第82页)#75#第2期 沙玉英等:对布鲁姆教学目标论的反思参考文献1 周衍柏.理论力学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 郝桐生.理论力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On Conservation Law of Angular MomentumLi Z himin(Department of Mathe matical Engineering)ABS TRAC T Comparison and clarification of tw o c onf usable problems on conservation la ws of angular momentum and momentum and the angular momentum conservation of an axis and any point on axis in conservation condition and conservation quantity are made.KE Y WO RD S momentum conservation,angular momentum conservation,conservative condi 2tion,conservative quantity(上接第75页)Thoughts of Bloom c Teaching Goal TheorySha Yuying(Shandong Mining Institute)Yan Liu(Taian Chemical Industry School)Z hang Yuf eng(Shandong Mining Institute)ABS TRAC T Reasons f or failure in Bloom c teaching move ment are analyz ed.Teaching meth 2ods of d seal plus opening d and d structural teaching d with creative ability of qualitative evaluation in modern mathematical teaching are put forw ard.A nd some proposals in cultivating teachers are given 1KE Y WO RD S Bloom c teaching goal theory,new mathematical move ment,modern mathe mati 2cal teaching #82# 洛阳大学学报 1999。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中山实验吴玥纹一、著作基本信息作者:布鲁姆(1956年主编),恩格尔哈特、福斯特、希尔、克拉斯沃尔等参与修定版编著:洛林.安德森等(关于书籍,本书是修订版的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至于具体年份,书中并没有提供准确的信息,只是谈到在1956年之后的40多年里由于种种原因,觉得需要修订,因此编著此书,以便融入新思考,并鼓励大家应用此书指导教学,再来评断编者的修订工作)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年份:2009年11月第1版,2015年9月第9次印刷二、著作简介著作背景:《教育目标分类学》面世以来,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销售,为测验设计和课程开发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基于此学说中的许多观点在当今教育者处理问责项目,基于标准的课程以及真实性测评的设计和实施等许多问题中,都能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与此同时,时代在发展,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有必要把新知识和新思考融入这一分类体系。
基于以上考虑对旧版《分类学》进行修订。
核心观点:关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的核心观点,以前我也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高端培训班学过相关的课程,当时说实话也并没有完全的理解,在学习的同时也查阅了网上的相关资料,大概的理解就是“把教育的目标进行分类”,与我们的实际相联系我们教学的三维目标就是源于此。
本次有这个机会,真正拥有一本类似于关于教育学中圣经般的书籍,机会难得,于是我翻阅了此书,并对于一些感兴趣的章节进行重点的阅读。
于是我认为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的核心观点,就是两个表格!!即教育目标的两个维度——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
不知道我想的是否全面正确。
于是我在原有书籍的基础上编辑了一个汇总表格,如下:……………………………………………………………最新资料推荐…………………………………………………我体会本书的核心观点可以通过这个表格直观的反应出来,当然本书还涉及到关于分类表的使用,关于目标的结构、具体性及相关的问题,还通过许多教育实例展示应用,最后提出了许多相异分类框架和优待解决的问题。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精编版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精编版⋯⋯⋯⋯⋯⋯⋯⋯⋯⋯⋯⋯⋯⋯⋯⋯⋯⋯⋯⋯⋯⋯⋯最新料介绍⋯⋯⋯⋯⋯⋯⋯⋯⋯⋯⋯⋯⋯⋯⋯⋯⋯⋯⋯《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念书报告——实现“存心义的学习”是教课的终极目标中山实验吴玥纹一、著作基本信息作者:布鲁姆(1956 年主编),恩格尔哈特、福斯特、希尔、克拉斯沃尔等参加修定版编著:洛林.安德森等(对于书本,本书是订正版的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至于详细年份,书中并无供给正确的信息,不过谈到在 1956 年以后的 40 多年里因为各种原由,感觉需要订正,所以编著此书,以便融入新思虑,并鼓舞大家应用此书指导教课,再来评判编者的订正工作)第一版社:外语教课与研究第一版社第一版年份:2009 年 11 月第 1版,2015 年 9月第 9次印刷二、著作简介著作背景:《教育目标分类学》面世以来,已被翻译成2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销售,为测试设计和课程开发供给了基本的依照。
鉴于此学说中的很多看法在现在教育者办理问责项目,鉴于标准的课程以及真切性测评的设计和实行等很多问题中,都能供给有价值的指导。
与此同时,时代在发展,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有必需把新知识和新思虑融入这一分类系统。
鉴于以上考虑对旧版《分类学》进行订正。
中心看法:对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的中心看法,从前我也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高端培训班学过有关的课程,当时说真话也并无完整的理解,在学习的同时也查阅了网上的有关资料,大体的理解就是“把教育的目标进行分类”,与我们的实质相联系我们教课的三维目标就是源于此。
本次有这个时机,真切拥有一本近似于对于教育学中圣经般的书本,时机难得,于是我翻阅了此书,并对于一些感兴趣的章节进行要点的阅读。
于是我认为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的中心看法,就是两个表格!!即教育目标的两个维度——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
不知道我想的能否全面正确。
于是我在原有书本的基础上编辑了一个汇总表格,以下:《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精编版2 / 7⋯⋯⋯⋯⋯⋯⋯⋯⋯⋯⋯⋯⋯⋯⋯⋯⋯⋯⋯⋯⋯⋯⋯最新 料介绍⋯⋯⋯⋯⋯⋯⋯⋯⋯⋯⋯⋯⋯⋯⋯⋯⋯⋯⋯认知过程维度知识维度记忆回想 2 理解3 应用4 剖析5 议论6 创建1辨别回想解说举例分类总结推测比较说明履行实行差别组织归因检查议论产生计划生成A术语知识事实性知识因素知识B分类知识看法性知识原理知识理论知识C技术知识程序性知识方法知识准则知识D策略知识元认知知识认知知识自我知识我领会本书的中心看法能够经过这个表格直观的反响出来,自然本书还波及到对于分类表的使用,对于目标的结构、详细性及有关的问题,还经过很多教育实例展现应用,最后提出了很多相异分类框架和厚待解决的问题。
学习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感悟
.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六个主要类别: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 价。情感领域包括五个主要类别: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估;组织;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 若干子类别,由此可见,布卢姆的分类学是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 累积性。
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
.知道(知识)(knowledge)
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 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
提示: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
.领会(comprehension)
学习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法的感悟
学习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感悟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BIoom,1913年2月21日一1999年9月13日),生于1913年,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 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是国际教育评价协会评价和课程专家。
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其包括“转化
.应用(application)
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 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
提示: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
.分析(analysis)
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 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完整word版)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
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寒假期间,利用空闲时间认真拜读了洛林.W.安德森等编著,蒋小平、张琴美和罗晶晶翻译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一书。
读来深受启迪,颇感获益匪浅。
现把我的读书心得交流如下。
这本书,是学校发给每位教师,推荐给大家的专业读物,对这本书的学习,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自我,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的需要,学习借鉴,有助于教师理解课程、计划教学以及设计与课程内在的目标相一致的测评,从而提高自己教学的课堂效益,最终改进教学质量。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可测性。
认为制定教育目标不是为了表述理想的愿望,而是为便于客观的评价。
二是目标有层次结构。
布卢姆把知识维度分为四个类别,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1、事实性知识――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
2、概念性知识――能使各成分共同作用的较大结构中的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
3、程序性知识――如何做什么,研究方法和运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标准。
4、元认知知识――一般认知知识和有关自己的认知的意识和知识。
布卢姆把认知过程维度分为六个主要类别,依次是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1. 记忆/回忆。
指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知识、查找和呈现材料相吻合的知识。
2.理解。
指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
包括:解释、列举、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
3.应用。
指给定的情景中执行或使用程序,包括执行和实施。
4.分析。
指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宗目的之间的关系。
包括区别、组织、归因。
5.评价。
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
包含检查和评论。
6.创造。
指将要素组成内在一致的整体或功能性整体,将要素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型或结构。
它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关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思考
关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思考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个立足于实践实践活动的学术理论,1980年由英国教育家比尔布鲁姆提出。
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教育实践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由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思想涉及到教育的科学性、实践性、价值性和历史性,它的理论思想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本文以此为背景,从概念界定、理论意义和价值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首先,需要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概念界定。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个系统的学术理论,它是由英国教育家比尔布鲁姆提出的,他通过系统的分类方法来确定教育目标并完善教育实践。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应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基本目标,二是次要目标。
基本目标是指具有实践价值的、有组织的、系统性的目标,它们是建立在抽象价值体系之上的。
次要目标是指更具体细节的表现目标,它们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接下来,要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意义进行解读。
首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能够提高教学的科学性。
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知识转向思想,从简单指令到让学生主动参与,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传授固定知识到引导学生探索,从保持确定知识到拓展知识。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提供了以科学性为核心的目标分类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教师和学生执行教育实践,实现教育目标。
此外,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还具有实践性。
他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将教育目标作为教学过程的基本出发点,强调教育的实践性。
这种实践性的理念可以使教师以更加系统的方式把握教育实践,聚焦教育目标,更好地指导学生实现教育目标。
最后,要发掘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价值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从历史上证明教育发展的脉络,是实现教育本质的重要手段。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也使教育本质的价值突出,它是基于把知识、技能和思维等抽象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致力于开发孩子的学习能力,实现教育的价值发展。
综上所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教育实践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习布卢姆的教育理论的体会
学习布卢姆的教育理论的体会一、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思想:第一、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
布卢姆主张在实际中帮助每一个儿童挖掘他们在校学习的全部潜力,使绝大多数学生学会所教授的大多数内容。
为掌握而教的教学方法分五步:一是确定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二是制定实施教学计划;三是测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四是根据存在的问题给学生第二次学习机会;五是有针对性地再讲述有关内容。
第二,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6类第三,关于“人类特性”的独特见解。
布卢姆1964年曾将环境因素对人类特性的影响这个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报导说,被剥夺的儿童和在富裕的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之间,就保守的估计而言,智商相差20。
布卢姆还指出,早期儿童的各种经验(社会的和智力的刺激作用)是与其后来的成功相一致的。
二、布卢姆教育目标学说的几个特征1.用学生的外显行为来陈述目标,布卢姆认为,制定目标是为了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而不是表达理想的愿望。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欲达到的理想状态,而且还要考虑是否能对该目标作出客观公正的的评价,否则,制定出来的目标是虚设的。
2.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六个主要类别:(1)知识;(2)领会;(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情感领域包括五个主要类别:(1)接受或注意;(2)反应;(3)价值评估;(4)组织;(5)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
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干个子类别。
由此可见,布卢姆的分类学时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累计性。
行为目标是由简单到复杂递增的,各目标不是孤立的。
后一类目标是建立在已达到的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之上的。
布卢姆这种按递进的方式制定教学目标,是遵循知识学习的序进原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所以我们在制定一些教学目标时应该先把一节课要实现的基本目标放在最前面,保证学生在掌握或者达到基本要求以后在进行拔高,这样能力的提升才不是揠苗助长。
每个孩子都能学会掌握——《布鲁姆掌握学习文集》有感
每个孩子都能学会掌握——《布鲁姆掌握学习文集》有感布鲁姆的“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 ,又译优势学习、熟练学习。
这是一种研究课堂教学系列化和课堂教学管理结构化的一种个别化教学理论。
就其实质来说,乃“是一个改进课堂教学的综合计划。
”他的核心思想是:“掌握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于三个变量,一是先决认知行为。
二是取决于先决情感特点。
三是教学质量。
一、体验:是学生成功的生发剂,是进入历史学习境界的重要前提布鲁姆认为,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中,教师为班上所有学生提供的教学指导并不是完全均等的。
他发现,在一个典型的教室里,教师只希望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及格或是刚刚超过及格线,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成绩一般,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完全掌握教师所教的东西。
布鲁姆说:“这种期望是当今教育体制中最浪费、最有破坏性的一面。
它压制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破坏了相当数量的学生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
”这样必然会造成学生之间的学习误差, 出现班内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
而体验,却是学生获得成功快乐的生发剂,只有在学生体验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去建构知识、理解人生、感悟人生,才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切尽在参与体验,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若为学习也,成败皆可抛。
1、在漫画中体验历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漫画教学就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优势,它往往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
如《五四爱国运动》一节导入新课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较恐怖的漫画:《山东青岛》。
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受到醒目而新奇的材料刺激,他们或惊叹或议论纷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设问:(1)画面上有“太阳”标记的骷髅象征哪个国家?(2)它口中衔着“山东”、“青岛”企图往下吞,是指什么?(3)画面上中国的“国民”正用绳索套着“山东”“青岛”奋力往外拉,不让日寇吞下肚去,又指什么事件?可资利用的相关漫画还有《贪食小犬死不足惜》与《阿瞒请客,珍羞杂陈》同样在《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一节导入新课时,向学生展示蛮有趣味的《幽默的欧洲地图》,设问:你能否在图上找到与本课相关的几个国家?并上前指出。
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学习心得问题设计-龙虎塘小学
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学习心得:问题设计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王丽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是“掌握学习”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掌握学习”不仅是掌握学科的知识,而且还应该掌握学科的方法和手段。
更为重要的是他认为只要教学的时间充分,教学的方法得当,具备适当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好。
而掌握学习的三个关键要素的“课程计划、教学程序和评价”,都直指学校和教师。
在这个暑期继续教育培训中,我通过学习与实际操作,清晰地感受到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的至关重要,它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是教学的核心,看似简单的课堂提问,对学生情智的启迪无不蕴涵匠心。
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其间沦肌浃髓的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的把握能力和对学生真挚的爱。
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六个层次:1.知道(知识)(knowledge)是指认识并记忆。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
(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2.领会(理解)(comprehension)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
其包括“转化”、解释、推断等。
(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3.应用(application) 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
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
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
(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4.分析(analysis)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5.综合(synthesis)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
很清楚目标对于教学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生活中,目标有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和努力;目标指明需要完成的使命。在教育中,目标指出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在教学中,目标尤为重要,因为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理性行为。教学具有目的性,因为教师总为了某一目的而教,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教学是理性行为,因为教师交给学生的使他们认为值得教的。教师的理性涉及教师为学生选择“什么”目标。教学的目的性则关系到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达到目标,即涉及教师创造的学习环境、提供的教学活动与经历。如果阅读此书能够能让我们理解教育中众多的术语,关注有意义的学习,关注教与学的统一,关注测评反馈指导教学的价值,我想这就是有效的阅读,如果有人能够灵活运用,帮助我们提高教学质量,那真是泽被后生的好事。总之思维改变,行动才能改变。让我们从改变思维开始,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进行到底。
关于教学问题:
3.某些类别的知识常伴随着某些特定的认知过程。
4.不能区分教学活动与教育目标,这对学生的学习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关于测评问题:
5.测评的目的,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过程性)和为学生评定反映学习水平等级(终结性)。
6.外部测评对课堂教学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关于一致性问题:
7.目标与测评不一致,测评结果不能提供预期的学习情况信息。
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讲一个火山的问题用了15天多的时间,我甚至觉得有点想笑了。七年级上册我们地理也有一节设计到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用时10分钟。优秀案例中的操作方法,为我们展示的是使用复杂认知过程去帮助实现较简单的目标,其实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就是“关于火山的分布”的概念,教师组织了一系列活动,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去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使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这些高位的认知过程类别来实现回忆、理解、应用的目标。基于中国国情,我们想做,做不到。而且我们看到教师的情境创设,县政府的来信,看起来是真的,而当七年级的孩子们给县政府官员写信的时候,既然受到了回信。让我觉得真是大开眼界。
《目标教学》教学法学习感想(精选5篇)
《目标教学》教学法学习感想(精选5篇)第一篇:《目标教学》教学法学习感想《目标教学》教学法学习感想《目标教学》教学法学习感想在学习完目标教学法之后,对这个目标教学的起源,主要内容,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都有所了解,上一篇心得已经写了起源与主要内容,那在这里就主要谈谈此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的优势之处以及此教学法存在的相关问题。
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是人类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比如启发式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这些是我们在实施目标教学时也应刻意追求、努力体现的。
我们在学习先进的、现代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不能贬抑、排斥、否定传统教学中有价值、有生命力的部分。
但也勿庸置疑,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传统教学理论与方法中会不断分离出不适应现代需要的东西。
这些东西不及时摒弃会阻碍教育自身的提高,影响教育对象的发展。
1.传统教学遵从凯洛夫的程式,课堂上从复习检查开始到布置作业结束,每节课走一遍过场,缺乏针对性,不注重教学实效;目标教学注重用教学目标规范教学流程,从诊断性评价开始到反馈矫正终止,每节课目标任务明确,富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好。
2.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要形式,更多地着眼于教师的“教”,因此出现了诸如“一言堂”、“满堂灌”等弊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迫地听,机械地记,无法形成大面积的学习积极性;目标教学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为主要形式,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的“学”。
应该学会什么,学会了没有,应该有什么样的能力,具备了没有。
3.传统教学对学习行为的结果没有规定,沿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去教,学生学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目标教学的教学目标却是对学生行为结果的具体描述,如果达不到目标,还要进行补救,直至达到目标为止。
4.传统教学欣赏的是教师的生动形象的讲解,强调的是教师讲授的系统性、条理性,而忽视整个教学过程的环节组合,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能及时调整教与学的行为,不能有效地进行矫正补救,因而使得教学过程不科学、不合理,教学中的缺陷日积月累,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目标教学围绕教学这个中心,把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反馈矫正等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从而使教学过程整体优化,使整个教学由教师的“知”转化为学生的“知”,由学生的“知”转为学生的“能”,并努力发展其能,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习布卢姆的教育理论的体会
学习布卢姆的教育理论的体会学习布卢姆的教育理论的体会心得体会学习布卢姆的教育理论的体会体会教育理论卢姆学习一、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思想:第一、为把握而教、为把握而学。
布卢姆主张在实际中帮助每个儿童发掘他们在校学习的全部潜力,使绝大多数学生学会所教授的大多数内容。
为把握而教的教学方法分五步:一是确定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二是制定实施教学计划;三是测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四是根据存在的题目给学生第二次学习机会;五是有针对性地再讲述有关内容。
第二,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利用、分析、综合、评价 6类第三,关于人类特性的独特见解。
布卢姆1964年曾将环境因素对人类特性的影响这个题目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报导说,被剥夺的儿童和在富裕的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之间,就守旧的估计而言,智商相差20。
布卢姆还指出,早期儿童的各种经验(社会的和智力的刺激作用)是与其后来的成功相一致的。
二、布卢姆教育目标学说的几个特点1.用学生的外显行为来陈说目标,布卢姆以为,制定目标是为了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而不是表达理想的愿望。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但要考虑欲到达的理想状态,而且还要考虑是否是能对该目标作出客观公正的的评价,否则,制定出来的目标是虚设的。
2.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六个主要种别:(1)知识;(2)领会;(3)应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情感领域包括五个主要种别:(1)接受或留意;(2)反应;(3)价值评估;(4)组织;(5)性情化或价值的复合。
每个主要种别都包括若干个子种别。
因而可知,布卢姆的分类学时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此,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累计性。
行为目标是由简单到复杂递增的,各目标不是孤立的。
后一类目标是建立在已到达的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之上的。
布卢姆这类按递进的方式制定教学目标,是遵守知识学习的序进原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所以我们在制定一些教学目标时应当先把一节课要实现的基本目标放在最前面,保证学生在把握或到达基本要求以后在进行拔高,这样能力的提升才不是揠苗助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读书感悟浅谈
寒假之前,导师向我推荐了安德森等人所著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一书,介绍的是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
这本书虽然不是专门写给某一学科教师的专业书,却对所有学科的教学都有指导作用。
寒假中,从当当网上买下此书开始阅读,却发现这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
阅读此书首先需把握全书总体框架。
布卢姆主要是从学习过程的角度来划分学习目标的,认知心理学家梅耶与安德森、克拉斯沃尔等人继承了布卢姆的思想,并从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两个维度划分学习目标类型。
在学习对象的维度上,有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认知(也称元认知)知识四种类型,在学习过程维度上,则有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种目标层次。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分类学:教育目标和学生学习”界定了好的教学应该是教、学、评一致的教学,区分了目标的不同层级,梳理了“与目标有关的争论问题”。
该书简明扼要地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目标分类”、“学习目标有哪些基本类型”、“如何描述一个学习目标”、“怎样保证学习活动获得预期的效果”等目标分类学的基本问题,有利于我们认识教育目标的作用与价值。
第二部分“修订的分类学结构”具体描述了分类学表。
第三部分“分类学的运用”,附有六个具体案例,以帮助读者领会学习目标分类学的精妙。
这些案例都是按照目标分类学的原理设计和实施、并可看出显著成效的,科目涉及语文、数学、历史、政治、生物。
这些案例既可以使我们看到目标分类学在教学实施中的惊人魅力,同时也说明“目标分类学”具有的“普遍价值”。
读者朋友需要仔细阅读、反复领会,同时也需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上课是主旋律,课堂是主战场,我在课堂上要完成什么计划,达成什么目标,必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想到哪里——不管是到单位上班还是去超市购物,在走出家门之前,他总是很明确自己要到哪里去、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
如果不想好,他不仅可能误点,甚至还会闹出南辕北辙的笑话,这就是有目标和没有目标的差别。
可是,这种在生活中人人都懂的常识,到了中学教学那里,却变得模糊难辨了。
许多在第一线从事教学的教师,常常为这样一些问题所苦:面对一堆学习材料,他不能确定哪些知识是有意义的,哪些是无意义的;在选定了某一知识做学习目标后,也不知道如何去描述不清楚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是合适的,当然,更不知道他所采用的教学活动是否能带来预期的效果。
总之,关于学习领域的知识,几乎是混沌一片。
尤其对我们这些刚刚走上教学第一线,
还在实践和感悟过程中的新手更是如此。
所以这本书可以说是自己的指南针,至少可以让我更清楚实践的方向。
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是什么?对我而言,虽然学过教学设计,知道教学目标,不过很少会在上课之前来思考我的课程的教学目的。
如果有考虑,或许也是在要写教案的时候赶紧编上几个句子作为所谓的“目标”,至于书中所说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估之间的一致性问题就根本没有涉及过了。
所以,这本书对于我而言不是浏览的书籍,而是一本需要认认真真学习的书籍。
我的读书笔记从其中重要知识点的摘抄开始吧。
1、事实性知识。
包括专家在自己的学科交谈、理解和系统组织时所使用的基本元素。
事实性知识通常是一些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符号或“符号串”,他们传递重要信息,大多数事实性知识以相对较低的抽象水平出现。
(1)术语知识。
包括特殊言语的非言语的符号。
每一科目包含大量言语和非言语的标记和符号,它们具有特殊指称物,是学科的基本语言——专家用于表达他们所知的东西的速记。
(2)具体细节和元素知识。
指事件、人物、时间、信息源等知识,包括非常精确和具体的信息,如事件的具体日期或现象的准确数量。
2、概念性知识。
涉及类目、分类和它们两者或多者之间的关系,包括图式、心理模型或在不同心理模型中或明或暗的理论。
(1)分类和类目的知识。
包括特殊类目、类别、部分和排列,普遍反映一个领域的专家如何思维和解决问题。
(2)原理和概括性知识。
由分类和类目构成的。
(3)理论、模型和结构的知识。
包括原理、概括及其组合成相互联系的知识,它们对复杂的现象、问题或题材呈现一种清晰、完整和系统的观点。
3、程序性知识。
通常以一系列要遵循的步骤的形式出现,包括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知识,在总体上是我们所知的程序,还包括用于决定何时运用不同程序的标准的知识。
4、反省性知识。
指关于个人认知的知识,对自身的意识和知识。
期待教学有效果,目标指向性一定要明确,对于我现在来说,刚刚走到教学一线,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尤其是课程的熟悉,知识点的把握,要在平时多利用时间不断积累,不断提高对课程标准的解读。
平时多向导师请教,带着问题寻求指导,同时多听同组及其他学科老师的课程,多反思、多积累,倾听他人的意见,多完善自己的不足,争取使教学水平更快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