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实用换算方法
天干地支,简单易学,你也会
天干地支,简单易学,你也会
传统中国用天干地支表示年份,用地支表示时辰和生肖,记住以下几个重点,你也会掐指一算。
第一,天干。
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十个字表示天干。
第二,地支
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十二个字表示地支。
计算方法:
天干=年数÷10,余数-3得数为天干序数。
如果序数小于等于3,则直接用10-3=7为序数的天干即庚。
地支=年数÷12,余数-3为地支序数,如果余数小于等于3则余数+12再减去3得数为地支序数。
第三,举例2018年
天干为2018÷3余数为8,则8-3为序数为第5的字即天干为戊
地支为2018÷12余数为2,则2+12-3得数为11,即余数为11的地支即戌
所以2018年干支纪年为戊戌年
第四,十二地支每个字代表各自的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因为2018年为戊戌年,戌代表生肖为狗,所以为狗年。
第五,十二地支每个字代表时辰一个字代表2个小时,共十二个字即24时。
年月日干支快速运算口诀
年月日干支快速运算口诀一、推算年干支口诀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
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图一),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
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
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
在确定旬开始以后,以该年尾数四为起点,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其公历年尾数分别是5,6,8,9,0,1,2,3,而后又是下旬的开始。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将甲子年定为1984年,按口诀可知1994年为甲戌,2004年为甲申,2014年为甲午等。
确定每旬开始的公历年数后,可根据需要顺推任何一年的干支,虽意性很大,可推千年万年的干支。
二、推算月、时干支口诀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
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以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
“年干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干,先看该年干与何干相合,然后按“天干五合前为主”的方法,查出该干的序数,并设此干为零,按序数隔干确定寅月的天干。
天干地支纪年法及其换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又称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的一种方法。
它是根据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组合来表示年份,每60年为一个周期。
这种纪年法在中国的历史上广泛流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干地支纪年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迷信和占卜文化。
古人将天干地支与四象(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以及五行(木、火、土、金、水)进行了匹配。
通过天干地支的组合,人们认为可以预测吉凶祸福。
后来,这种纪年法渐渐被用于表示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出生年份。
天干地支纪年法的换算方法相对简单。
首先需要知道起始年份,也就是一个周期的开始。
根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841年开始,1200年为一个周期。
现代常用的起始年份是公元前4年,即庚寅年。
根据天干地支的循环规律,可以推算出各年份的天干地支组合。
具体换算方法如下:1.将要换算的年份减去起始年份,得到年数。
例如,要计算2024年的天干地支,计算公式为:2024-(-4)=2026年。
2.利用循环周期,将年数除以60并取余数。
例如,2026÷60=33余6、这表示2026年处于第34个60年周期的第6年。
3.根据余数确定天干和地支的组合。
天干的循环周期为10年,地支的循环周期为12年。
通过余数6,在天干中为庚,地支中为寅。
4.最后将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拼接在一起,得到天干地支纪年法的表示。
例如,2024年的天干地支为辛丑年。
需要注意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以公元前841年为起点进行换算的,所以在计算时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由于干支循环的关系,一些年份的天干地支可能与之前或之后的年份重复。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谨慎选择正确的干支组合。
天干地支纪年法在中国的历史上被广泛运用于文化、历法、占卜等方面。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天文、地理的认识,还融入了人们对命运和吉凶祸福的追求。
至今,天干地支纪年法仍然是中国农历和传统节日计算的基础,也被用于算命、起名等民俗活动中。
天干地支代换法
天干地支代换法
甲=寅;乙=卯;丙=巳;丁=午;戊=巳;己=午;庚=申;辛=酉;壬=亥;癸=子。
另外,戊=辰或戌,己=丑或未;
乙=辰;丁或己=未;辛=戌;癸=丑。
(这四个六壬常用)
以上等式,在实际测算中可以代换使用。
例如,甲申,可以将甲代换为寅,寅申为相冲、相克、相刑、驿马等等,相关信息自可以解读出来。
又如,丙庚,代换为巳申,巳申为相刑,相克等,巳为绳索,申为身、为筋骨,可解读为磕绊受伤等等。
记:天干与地支在实际测算中是可以代换的,适当使用代换方法,不仅方便,而且有利于平衡天干地支的认知,从而借助相应的五行关系进行详细判断。
不同的术数门类侧重不同,包括在符号的使用上,这是一定的。
六爻、六壬以地支为主,为地支学。
奇门、八字,偏重于天干,为天干学。
也有人说,地支在下,为实,天干在上,为虚,两者似乎有某种隔膜,从干支就把术数划分了门类派别。
然而,正如徐伟刚先生讲,学六壬,必须学奇门,学壬不学奇门,六壬少一半。
遗憾的是由于精力有限,我个人并没有过多地接触奇门。
不过倒是在八字上捡了些便宜,补了不少天干的课。
事实上,八字干支皆用,是干支的融合和集大成,而说八字偏天干,也是因为之前的知识背景衬显出来的。
八字对于平衡干支理论作用明显,推荐学者留意。
年月日干支快速推算口诀
年月日干支快速推算口诀一、推算年干支1.公式法:然后再把由公式(年份—3)÷60=商……余数的计算结果套入下列公式即可。
干序=天干的个位数(为0时是癸)支序=余数—12n(n为0、1、2、3、4)地支的个位数(大于12时用)例如:求2005年的年干支?套入公式(1)得:(2005-3)÷60=33 (22)在代入本公式得:干序=22的个位数,为2。
2的天干序数为乙。
支序=22—12=10 10的地支序数为酉。
合之为乙酉,所以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年。
2.查表法:例如:求阴历2005年2月的月干支?由年干支计算法得出,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
由上表可以看出,年干支的天干“乙”在上计算法中的第二位的“乙庚”处,其下所对应的天干为“戊”,此为一月的天干,如前所言,农历一月的地支在十二地支中定格为“寅”,合之为“戊寅”。
所以2005年2月的月干支为戊寅,为戊寅月。
由此类推,二月天干进一步为“己”,地支进一步为“卯”合之为“己卯”为己卯月。
(余略)又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类型,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本身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
同样,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5,从5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壬子时。
余略)二、推算日干支日干支计算法不同于年干支、月干支,它是以阳历历法为基准,因为阳历历法除四年闰二月多出一天之外,其余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似阴历历法,其大小月没有规律性可循。
阳历大小月各月天数见下:大月:1 3 5 7 8 10 12 每月31天小月:4 6 9 11 每月30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日干支的计算公式为:求日干={元旦天干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0=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求日支={元旦地支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2=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何为元旦干支基数?所谓的元旦干支基数,说白了就是阳历历法元旦这一天的日干支的天干、地支的序数。
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算法
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算法
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算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广泛应用于古代中国的历法、卜筮等领域。
以下是对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算法的简要介绍:
一、天干算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顺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记年法:以甲子为起点,每60年一个周期。
天干记月法:以甲子为起点,每月的天干与上一年的天干相对应。
例如,如果上一年的天干是“甲”,那么第一月的天干也是“甲”。
天干记日法:每日的天干与上一年的天干相对应。
例如,如果上一年的天干是“甲”,那么今天的天干也是“甲”。
二、地支算法: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地支顺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地支记年法:以甲子为起点,每60年一个周期。
地支记月法:以寅月为起点,每月的地支与上一年的地支相对应。
例如,如果上一年的地支是“子”,那么正月的地支也是“子”。
地支记日法:每日的地支与上一年的地支相对应。
例如,如果上一年的地支是“子”,那么今天的地支也是“子”。
地支记时法:以子时为起点,每两个小时一个时辰。
例如,上午10时是巳时,下午2时是未时。
每个时辰的地支与上一时辰的地支相对应。
例如,如果现在是巳时,下一个时辰是午时。
三、天干地支的应用:
天干地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历法、卜筮等领域。
例如,在卜筮中,天干地支可以用来推算五行八卦,判断吉凶祸福;在历法中,天干地支可以用来表示年月日时的节气和时辰。
干支推序数快速计算公式
干支推序数快速计算公式摘要:1.干支推序数的概念和作用2.干支推序数的计算公式3.计算公式的运用示例4.结论正文:一、干支推序数的概念和作用干支推序数,又称天干地支序数,是我国古代用来记时、计算的一种方法。
其中,天干有甲、乙、丙等十个,地支有子、丑、寅等十二个。
把天干地支两两配对,可以得到六十个组合,即干支纪年法。
干支推序数则是根据天干地支的组合,计算出一组数字,用于推算农历日期、节气等。
二、干支推序数的计算公式干支推序数的计算公式为:序数= (天干位数* 10 + 地支位数) * 12 + (天干位数* 地支位数)其中,天干位数表示天干所在的位数,地支位数表示地支所在的位数。
天干位数从0 开始,依次为0、1、2、3,地支位数从0 开始,依次为0、1、2、3、4、5。
三、计算公式的运用示例以计算干支“甲子”为例:1.甲在天干的位数为0,子在地支的位数为0,所以序数= (0 * 10 + 0)* 12 + (0 * 0) = 02.甲在天干的位数为1,子在地支的位数为1,所以序数= (1 * 10 + 1) * 12 + (1 * 1) = 1453.甲在天干的位数为2,子在地支的位数为2,所以序数= (2 * 10 + 2) * 12 + (2 * 2) = 3034.甲在天干的位数为3,子在地支的位数为3,所以序数= (3 * 10 + 3) * 12 + (3 * 3) = 465依此类推,可以计算出所有干支的推序数。
四、结论干支推序数的计算公式为:序数= (天干位数* 10 + 地支位数) * 12 + (天干位数* 地支位数)。
公式计算天干地支(实用技巧)
公式计算天干地支(实用技巧)公式计算天干地支(实用技巧)不出一二分钟就能计算出一九00年到二一00年间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且非常准确。
1、1900----2100年之年干:年尾数-3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3、月干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
2、1900----19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数+1;2000----20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数+5。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那么1969年干支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
月干=年干数×2+月份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4、日干支公式: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1月1号的干支数。
从1月1号到10月5日按满60去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 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
今天干支就是辛卯注:2月份要么是28天,要么是29天,每隔4年为29天的,其他均为28天。
比如:2000、2004、2008年等年份的2月份均为29天。
5、时干公式=时干序数×2+时支序数-2。
怎么快速计算年份对应的天干地支,每天学周易,简单用易理
怎么快速计算年份对应的天干地支,每天学周易,简单用易理
计算年份对应的天干地支,就需要知道干支纪年的开始,也就是第一个甲子年。
现在大部分的说法都是公元124年,然后每60年一轮回。
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多罗列几轮,再找其中的规律。
限于篇幅,就不说过程里,直接说结果。
年份-3除以10看余数,得天干。
年份-3除以12看余数,得地支。
对应到天干地支顺序,就是那一年的干支。
比如公元124年,
(124-3)÷10,余数为1,对应天干为甲。
(124-3)除12,余数为1,对应地支为子。
再比如1898年,
(1898-3)除10,余数为5,甲乙丙丁戊,对应天干为戊。
(1898-3)除12,余数为11,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对应地支为戌。
也就是1898年称为戊戌变法的原因。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余数为0,对应天干中的癸。
在地支中对应的也是最后一位,亥。
现在推算一下2022年,干支叫什么?
2022-3=2019÷10,余9,天干壬。
2022-3=2019÷12,余3,地支寅。
所以今年在干支纪年法里就是壬寅年。
天干地支怎么算
天干地支怎么算(日 期:2017-03-02 11:59:14 来 源:中华农历网)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讲解天干地支最正确的算法。
天干地支怎么算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对应表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 │ │ │ │ │ │ │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木 木 火 火 土 土 金 金 水 水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 │ │ │ │ │ │ │ │ │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水 土 木 木 土 火 火 土 金 金 土 水年的干支方法一: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
天干算法:4、 5、 6、 7、 8、 9、 0、 1、 2、 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2005年,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 5、 6、 7、 8、 9、 10、 11、 0(能整除)、1、 2、3,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 未、 申、酉、戌、亥,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
天干地支时的算法
天干地支时的算法
天干地支时的算法是一种传统的时间计算方法,用于确定某个日期或年份所属的天干地支。
天干由十个干支组成,地支由十二个地支组成,天干地支共同构成六十个年份周期。
确定某个年份的天干地支,需要用到以下公式:
年份的天干 = (年份 - 3) % 10
年份的地支 = (年份 - 3) % 12
其中,年份的天干和地支的计算都是从阳历年份的公元前3年开始算起,所以需要对年份进行减3的操作。
例如,对于公元2022年,其天干地支的计算如下:
年份的天干 = (2022 - 3) % 10 = 9 (己)
年份的地支 = (2022 - 3) % 12 = 1 (丑)
因此,2022年的天干地支为“己丑”。
在确定某个日期的天干地支时,需要先将该日期转换为阳历日期,然后再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将该日期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拆分成三个数字;
2.根据公历日历表中该年份的立春日,判断该年份的节气,确定该年份的天干地支起始点;
3.根据起始点和该日期所在年份的天数,计算出该日期的天干地支。
例如,对于阳历2022年1月1日,其天干地支的计算如下:
1.将该日期拆分成三个数字:2022、1、1;
2.查找2022年立春日为2月4日,根据节气确定2022年的天干地支起始点为“辛丑”;
3.计算1月1日距离2月4日有34天,因此该日期的天干地支为“壬子”。
天干地支时的算法虽然看似繁琐,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被广泛运用于卜筮、命理、农历节气等方面,也在民间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天干地支纪年法及其换算
天干地支纪年法及其换算我国古代是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的,现代社会已很少使用。
但一个优秀的民族是不会抛弃她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事件、诗词、字画等中,又出现大量天干地支纪年法,因此对它的了解、熟悉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天干地支之由来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
天干地支相当于树干和树叶,它们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体。
中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
“天”和“干”互联叫做“天干”;“地”和“支”互联叫做“地支”,合起来就是“天干地支”。
天干有十个字,总称为“十天干”。
地支有十二个字,总称为“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原始意义,有这样有趣的说法:(一)天干(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
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
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二)地支(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天干地支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
例如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
日天干地支算法公式
日天干地支算法公式日天干地支的算法公式听起来好像有点神秘和复杂,但其实只要咱们一步步来,也能搞得清楚明白。
咱先来说说天干地支是啥。
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地支呢,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
它们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咱们常说的六十甲子,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要说这日天干地支的算法公式,那还真有一套方法。
咱们先把年份的数字除以 10 ,取余数,对应到天干上。
比如 2023 年,2023 除以 10 余数是 3 ,对应天干就是癸。
然后再把年份的数字除以 12 ,取余数,对应到地支上。
2023 除以 12 余数是 7 ,对应地支就是卯。
这样 2023年就是癸卯年。
可这只是年的算法,日的算法就稍微复杂点啦。
有一个比较常用的公式是:日天干地支 = (当年元旦的天干地支序号 + 所求日期 - 1 ) % 60这里要先搞清楚当年元旦的天干地支序号。
比如说 2023 年 1 月 1日是壬寅日,壬对应的序号是 9 ,寅对应的序号是 3 ,那序号就是 93 。
我记得有一次,我跟几个朋友出去露营。
晚上大家围坐在篝火旁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了天干地支。
有个朋友突然好奇地问:“今天这日子在天干地支里咋算呀?” 我当时就来了兴致,开始给他们讲起这个算法。
我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一边解释,大家听得那叫一个认真。
结果算出来后,有个朋友一脸懵地说:“哎呀,这可比我做数学题还难!”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要注意哦,这个公式算出来的结果还得根据一些特殊情况进行调整。
比如说闰年和平年的差别,还有每个月的天数不同等等。
总之,日天干地支的算法公式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耐心琢磨,多练习几次,也能熟练掌握。
说不定哪天在朋友面前露一手,还能让人刮目相看呢!希望我讲的这些能让您对日天干地支的算法公式有点了解,要是还有啥不明白的,咱再一起探讨探讨!。
天干地支纪年法公式
天干是由十个字组成,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也是由十个字组成,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元素、动物和方位,在纪
年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天干地支纪年法的公式,每60年为一个周期,也被称为一甲子。
这是因为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总共有60种可能的排列方式。
60年是一个相
对较长的时间跨度,足以覆盖大部分历史事件的发生。
具体地,计算其中一年的天干地支组合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年份 mod 10 = 天干的序号
年份 mod 12 = 地支的序号
所以,例如要计算公元2024年的天干地支组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进行:
2024 mod 10 = 2
2024 mod 12 = 6
因此,公元2024年的天干地支组合为“乙丑”。
此外,天干地支纪年法还与十二生肖有着密切的关联。
每个地支对应
着一种动物,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每个人的出生年份与其中的一个地支相对应,这个地支即为他们的生肖。
生肖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被广泛运用于命名、纪念和祝福等方面。
总结起来,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用于表示年份。
它由天干和地支组成,每60年为一个周期。
天干地支纪年法在中国传统
文化中广泛应用,并与命运预测、吉日选择、十二生肖等概念密切相关。
以天干地支为基准的纪年法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框架。
天干地支纪年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计算方法
宝子,今天咱来唠唠天干地支纪年的计算方法哈。
天干呢,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
咱先说一个简单的年份计算哈。
公元纪年和天干地支纪年有个大概的对应规律。
比如说,公元后的年份,它的尾数对应天干。
像2011年,尾数是1,那对应的天干就是辛。
然后呢,用这个年份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
2011÷12 = 167余7,7对应的地支就是卯,所以2011年就是辛卯年。
不过呢,这里面有个小坑哈。
要是年份能被12整除,余数就是0,那这个0对应的地支就是亥。
还有哦,公元前的年份计算就有点不一样啦。
公元前的年份,它的尾数对应的天干要倒着数。
比如说公元前221年,尾数1对应的天干就是庚(因为从后往前数)。
然后计算地支呢,也是用这个年份除以12,余数对应地支,不过也是要倒着数的。
这天干地支纪年法可老有历史了,咱老祖宗用这个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呢。
宝子要是想更熟练掌握这个计算方法,就多找几个年份练练手。
比如说你可以算算自己出生那年是什么天干地支年,是不是感觉还挺有趣的呀?这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时间记录的小窗户,透过它能看到古人的智慧在时间的长河里闪闪发光呢。
宝子,你要是在计算的时候遇到啥问题,随时来找我唠哈,咱一起把这个好玩的天干地支纪年法搞明白。
。
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以下是 8 条关于天干地支计算方法的内容:1. 哎呀,你知道吗,计算天干地支可以先从记住天干顺序开始呀!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就像十个小伙伴排队一样呢!比如 2023 年,尾数是 3,对应天干就是癸呀!是不是超简单?2. 嘿,计算地支也不难哦!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就像是一年里的不同月份一样。
用年份除以 12,看余数就能找到对应的地支啦。
就像 2023 除以 12 余数是 7,对应的地支就是卯呢,厉害吧!3. 哇塞,要把天干地支结合起来算呀,这就像是搭积木一样有趣呢!比如刚才说的 2023 年是癸卯年,就是这样得出的哟!你想想,要是你能轻松算出任何一年的天干地支,那多牛啊!4. 嘿呀,记住天干地支的计算,你就能推算很多有趣的事情啦!就像侦探破案一样刺激!比如算出自己出生年份的天干地支,难道你不想知道吗?5. 哎呦喂,计算天干地支也不用太紧张啦,放轻松点!就把它当成一个好玩的游戏嘛。
每次算对一个,就像打游戏过关一样兴奋呢!像 1984 年,嘿嘿,那可是甲子年呀!6. 哇哦,其实只要多练习几次,掌握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真的不难呀!就好像骑自行车,一开始可能会晃悠,但熟练了就飞起来啦!你试试算算1960 年是什么干支呀,敢不敢挑战?7. 嘿嘿,学会了天干地支的计算,你就能看懂老黄历啦,神奇不神奇?就像拥有了一把打开古老智慧之门的钥匙一样!想想看,能算出 1888 年是什么干支,多有意思呀!8. 哎呀呀,大家都快来试试算天干地支呀!这绝对会让你对时间有全新的认识呢!就像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宝藏世界一样令人惊喜!不用犹豫啦,赶紧行动起来吧!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其实并不难,只要用心去学去练,大家都可以掌握,真的非常有趣且有意义呢!。
天干地支最简单的算法
天干地支最简单的算法1、天干地支计算方法年干支计算公元后年份的口诀是:“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
以2010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2007,除以10得余数7,对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得”庚“,再将基数2007除以12得余数为3,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寅“,故2010年为庚寅年。
(若得0可理解为1之前即12)2、月干支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月干=年干数乘2+月份例:2010年(庚寅)三月(辰月)的天干=7*2+3=17,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得7,天干第7位为庚,则此月干支为庚辰。
3、八字看日干支日干支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除4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除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例:2010年4月12日星期一日干支基数=(10+7)*5+15+(10+19)/4=47(已去掉60的倍数)这就是1月1日的干支数。
从1月1日到4月12日为47+31(1月天数,下类推)+28+31+12=149,去掉60的倍数得29、天干去10的倍数余9为壬,地支去12的倍数余5为辰,今天的干支就是壬辰。
4、八字看时干支时干支时干=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5、倒推年龄法从今年的干支推出任何年龄的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10的倍数为天干倒推数,去掉12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
如今年为庚寅年,56岁生年的干支这样推:56去50余6,天干从庚倒推6位是乙,地支为56去掉48余8,从寅倒推8位是未,生年就是乙未年。
65岁生年去掉60余5,从今年的天干倒推5位丙,从今年的地支倒推5位戌,生年就是丙戌年。
干支计算法
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
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
三、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
月干=年干数×2+月份
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四、日干支公式:
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
二、1900----19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1
2000----20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5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
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
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五、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
六、还有一法,叫倒推年龄法,从今年的干支推算出任何年龄的干支,但只能推算出年干支不能推出日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十的倍数为倒推天干数,去掉十二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如今年为戊子40岁生年的干支这样推:40岁去30余10天干从戊倒推10位是已,地支40去36余4从子倒推4位是酉生年就是已酉。62岁生年余2从今年的天干戊倒推2位是丁,从今年的地支子倒推2位是亥。
【公历年份换算农历干支纪年口诀】(含公元前后两种换算方法公式)简单、实用、易学、好记
【公历年份换算农历干支纪年口诀】(含公元前后两种换算方法公式)简单、实用、易学、好记【公历年份换算农历干支纪年口诀】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采用的是阴阳合历。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
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干支纪年以每年春节换年。
而在历史教学中记录一些事件的发生时间都是采用公元纪年,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有一个简单的换算口诀如下:一,用数字对应天干地支:自然数: 1 2 3 4 5 6 7 8 9 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自然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举例(以2018为例):公元年数减去3——2018-3=201510除余數是天干——2015÷10=201……5(戊)该数再用12除——2015÷12=167……11(戌)余数就把地支显所以2018年按干支纪年就是戊戌年。
以上是公历公元年份换算成农历干支纪年的计算方法。
下面姜毅同志研究发现了另一段年份的换算方法,即:公历公元前年份换算成农历干支纪年的计算方法:一,用數字對應天干地支:0 9 8 7 6 5 4 3 2 1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0 1110 9 8 7 6 5 4 3 2 1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二,口訣並舉例(以公元前57年為例):公元前年數加3:57+3=601.60除10的余數是天干:60÷10=6……0(0对应的天干是甲);还有一种更简单明了的方法,就是年数加3后的和不用作除10计算,直接用和的个位数与天干对应即可。
2.60除12的余数是地支:60÷12=5……0(0对应的地支是子)余数就把地支显所以公元前57年换算成农历干支纪年就是甲子年。
又如:将公元前1250年换算成干支年:1250+3=1253① 和的个位3对应的天干为辛②1253÷12=104 (5)余数5对应的地支为未故公元前1250年为辛未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干地支实用换算方法
公元纪日换算成干支纪日公式: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纪数减一,y 是年份后两位(若为1月、2月则当前年份减一),M 是月份(若
为1月、2月则分别按13、14来计算),d 是日数。
奇数月i=0,偶数月i=6。
G 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 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计算时带[ ]的数表示舍去小数点后的数字取整。
例如:查2011年1月18日干支日。
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
G =4*(21-1) + [20 / 4] + 5*10 + [10 / 4] + [3 * (13 + 1) / 5] + 18 - 3 =160
[3 * (13 + 1) / 5]=8.4 [10 / 4]=2.5 这里有余数,怎么可以等于160整应该是160.9。
除以10 余数为0 ,天干的第10位是‘癸’。
Z =8*20 + [20 / 4] + 5*10 + [10 / 4] + [3 * (13 + 1) / 5] + 18 + 7 + 0 =250
除以12 余数为10 ,地支的第10位是‘酉’。
答案是:2011年1月18日干支日是癸酉日。
天干地支纪月
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一个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
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
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
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
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农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
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
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月地支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甲或己年乙或庚年丙或辛年丁或壬年戊或癸年寅月立春—惊蛰雨水正月2月丙寅月戊寅月庚寅月壬寅月甲寅月
卯月惊蛰—清明春分二月3月丁卯月己卯月辛卯月癸卯月乙卯月
辰月清明—立夏谷雨三月4月戊辰月庚辰月壬辰月甲辰月丙辰月
巳月立夏—芒种小满四月5月己巳月辛巳月癸巳月乙巳月丁巳月
午月芒种—小暑夏至五月6月庚午月壬午月甲午月丙午月戊午月
未月小暑—立秋大暑六月7月辛未月癸未月乙未月丁未月己未月
申月立秋—白露处暑七月8月壬申月甲申月丙申月戊申月庚申月
酉月白露—寒露秋分八月9月癸酉月乙酉月丁酉月己酉月辛酉月
戌月寒露—立冬霜降九月10月甲戌月丙戌月戊戌月庚戌月壬戌月
亥月立冬—大雪小雪十月11月乙亥月丁亥月己亥月辛亥月癸亥月
子月大雪—小寒冬至十一月12月丙子月戊子月庚子月壬子月甲子月
丑月小寒—立春大寒十二月1月丁丑月己丑月辛丑月癸丑月乙丑月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实例推算时:大致是农历立春起,下一年立春止。
这里的时刻是东经120度标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