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认识鸟》活动设计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鸟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鸟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2c0eb5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9.png)
-鸟类生活习性的理解:幼儿可能对鸟类的飞行、迁徙、繁殖等生活习性理解困难。
-突破方法:运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故事、实地观察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
-环保意识的培养:幼儿可能难以理解鸟类保护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缺乏实际行动的动力。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鸟类的基本概念。鸟类是一类拥有羽毛、翅膀和喙的脊椎动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鸟类是……(详细解释概念)。它们是……(解释其重要性或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鸟类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它们如何帮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们理解生态平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鸟类特征差异的认识,我会通过实物观察和图片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2.思维发展:引导幼儿思考鸟类生活习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环保意识:让幼儿了解鸟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鸟类的环保意识。
4.团队合作:在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培养幼儿的沟通协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5.自主学习:鼓励幼儿在观察、实践过程中主动提问、探索,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举例:如候鸟的迁徙行为,受季节、气候等影响,以及鸟类在繁殖时期的巢穴选择、孵化等过程。
-爱护鸟类:强调保护鸟类及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举例:介绍鸟类面临的生存威胁,如栖息地破坏、捕猎等,引导幼儿关注并参与保护行动。
2.教学难点
-鸟类特征差异的认识:幼儿可能难以区分不同鸟类的特征,如羽毛颜色、嘴型、爪子形状等。
大班科学认识鸟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认识鸟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ddb0baf02d276a201292e13.png)
关于大班科学理解鸟类教学案例的思考大类科学理解鸟类教学案例的反映主要包括活动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了解鸟类的形态特征及其对人类的益处,培养儿童的有目的的观察,比较,和语言积极表达,适合幼儿园老师参加大班科学活动课,来看鸟类教育案例.活动意向:'鸟'是动物界的大家庭.到处都可以看到鸟类,可以听到鸟儿的声音.而且教育资源也非常丰富:家庭鸟类,花鸟市场,公园都有鸽子.大班的孩子们有一些了解鸟类的经验.他们喜欢喂鸟,喜欢接近鸟类.这些鸟具有不同的外观,不同的生活习性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类有不同的影响.我相信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鸟类与人类的关系,探索不同鸟类的不同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活动目标:1.认识到鸟类的形状特征及其对人类的益处.2.培养幼儿进行语言观察,比较和积极表达.3.感受鸟类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的情感.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并对生活中的发现,探索和交流产生兴趣.5.培养对探索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各种鸟类的图片,鸟鸣的背景音乐,歌曲《百鸟朝凤》,鸟类的汉字能力活动程序:首先,活动导入1.聆听大自然中的鸟类,并呼唤它们引导孩子们进入鸟类世界.老师:猜猜是什么鸟?(1)身穿黑色长袍,尾巴就像一把剪刀,爱在屋檐下,捕捉昆虫,喂养宝宝. (燕子)(2)说它像鸡不是鸡,尾巴长到地面,尾巴像扇子,花是绿色和美丽的. (孔雀)(3)有一种高度较高的鸟,嘴会打开刀,坏的树皮会被完全粉碎,害虫会被剥掉. (啄木鸟)(4)从远处看起来像一只猫,在不久的将来看起来像一只鸟,在夜间捕捉田鼠,在白天睡觉. (猫头鹰)二,鸟的形状特征1.小组讨论:观察鸟的图片,谈谈鸟的形状.2.集中沟通:你是否发现了鸟形的任何共同特征?老师总结:有羽毛,翅膀,飞翔,蛋会产生.第三,鼓舞人心的问题老师:动物是飞的吗?鸟类?(蝙蝠,蝴蝶)老师摘要:蝙蝠是哺乳动物,胎生.蝴蝶是昆虫.老师:那些会产卵的动物是鸟吗?(乌龟,蛇等)教师摘要:乌龟是两栖爬行动物,蛇是柔软的爬行动物,鸭嘴兽是唯一的原始哺乳动物.老师:动物有翅膀但不是飞鸟吗?(鸵鸟,企鹅,鸡,鸭,鹅)老师总结:鸵鸟是一只鸟,但它不会飞,它只会在沙漠中运行.企鹅也是一只鸟,但它不会飞,它擅长潜水游泳.鸡,鸭和鹅曾经是鸟类,但由于人们将它们长时间留在家中,它们的飞行技能会恶化.人们现在把它们称为家禽.第四,这只鸟是人类的好朋友(1)儿童的讨论:老师:你喜欢鸟吗,为什么?(2)介绍几个基于幼儿交换的鸟类森林医生 - 啄木鸟捕鼠专家 - 猫头鹰学舌头大师 - 鹦鹉预测天气 - 吞咽者总结:这只鸟是人类的朋友,它有很多人的生产和生活.好处多大.有些鸟类可以杀死作物的害虫;有些可以治愈树木,有些可以准确地预测天气变化,鸟类有美丽的羽毛和美妙的声音可以带给我们快乐,我们的孩子想要保护他们,不要伤害他们.V.结束(歌曲)老师:鸟儿在天空中飞翔,它们更舒服!来吧,让我们也让鸟儿飞翔看.活动反映:在活动开始时,我带孩子们去欣赏鸟类的照片.各种鸟类吸引了孩子们,并把它们带到了鸟类世界.接下来,我和我的孩子们谈论了我喜欢的鸟类.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让孩子们分组探索.根据孩子们的故事,他们谈到的鸟类是有机的和灵活的.然后我添加它们.事实上,它很灵活.告诉孩子他们没有谈论什么,并丰富幼儿的知识.在孩子对鸟类有一般的了解之后,我带孩子进入“鸟类特征”研究的下一步.本次会议使用问题来加深对幼儿的印象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上述链接中,我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并突破了困难.依靠小组活动进行早期儿童科学教育是不够的.因此,我相信孩子们应该在日常活动中继续探索鸟类世界,让这项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科学活动的生命.体验你正在探索和学习的东西对你的生活有意义.。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鸟》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鸟》](https://img.taocdn.com/s3/m/b7e93cc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d.png)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鸟》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并区分几种不同的鸟类;2.能够认识并了解几种常见的鸟嘴与鸟脚;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推测一些鸟的生活习性;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导入:向学生简单介绍鸟类的飞行及特点,提问:你见过哪些鸟?然后让学生各自举手回答,提醒不能重复;2.认识鸟类:通过播放一段小视频,让学生能够看到几种不同的鸟类,然后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画面和老师的描述命名这些鸟类;3.整理知识:在讲解完几种鸟类以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简洁的文字描述找出不同鸟类之间的区别;第二课时1.恢复:运用第一节课的知识,简要回顾几种鸟类的名称和区别;2.认识鸟嘴:通过图片和文字,让学生能够认识几种不同的鸟嘴,并讲解不同鸟类的特点和所擅长的生活技能;3.认识鸟脚:同样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鸟脚的多样性,并让学生了解不同鸟类的脚形和用途;第三课时1.恢复:同样回顾鸟类的名称和区别,并让学生可以归纳一些鸟嘴和鸟脚之间的对应关系;2.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书上或纸上画出自己想象中的一只鸟,再然后问学生他们想象中这只鸟的脚和嘴应该是什么样子,让学生自由表达,老师可以适当引导;3.总结:最后总结一下所学内容,评论学生们画出的鸟的异同之处,以此增加学生们观察力与想象力;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去家或者院子里面观察周围的鸟,同时提醒他们只是观察,不要接触野生动物;教学反思此次的科学教案设计主要是针对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与生活经验编写,主要通过对鸟类,鸟嘴和鸟脚的认识与归纳,让学生们能够养成观察和联想的好习惯,同时提高他们的对动物及其环境的敏感度。
这样的活动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同时和学生互动更加活跃,但是这种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教学稳定性不高,对老师的专业素养与课件准备都有一定上限;最后,本系列的课程设计应该有循序渐进,分段式教学,使得幼儿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
幼儿认识鸟类结构教案反思
![幼儿认识鸟类结构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c9e00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9.png)
幼儿认识鸟类结构教案反思一、教学目的。
1. 让幼儿了解鸟类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鸟类的基本结构,头部、身体、翅膀、尾巴、腿部等。
2. 鸟类的特征,羽毛、喙、爪等。
3. 不同种类的鸟类的特点和习性。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鸟类,引发幼儿对鸟类的兴趣。
2. 观察,让幼儿观察鸟类的不同部位,引导幼儿发现鸟类的特征。
3. 比较,让幼儿比较不同种类的鸟类,了解它们的区别和共同点。
4. 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模仿鸟类的飞行动作,加深对鸟类结构的理解。
5.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鸟类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加深对鸟类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鸟类的结构和特征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观察和比较不同种类的鸟类时表现出了很强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发现幼儿在观察鸟类结构时存在一定的困难,有些幼儿对鸟类的头部、身体、翅膀等部位的认识不够清晰。
这说明我在教学中对鸟类结构的解释和示范还不够清晰和具体,需要我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和解释,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鸟类的结构。
其次,我发现幼儿在比较不同种类的鸟类时存在一定的混淆和模糊,有些幼儿很难准确地区分不同种类的鸟类。
这说明我在教学中对不同种类鸟类的介绍和比较还不够具体和生动,需要我通过更多的图片和实物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不同种类鸟类的特点和区别。
最后,我发现在游戏环节中,有些幼儿表现出了一定的紧张和害羞,他们不愿意模仿鸟类的飞行动作,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表现缺乏自信和勇气。
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幼儿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游戏中更放松、更自信。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次教学的反思,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和解释,提供更多的图片和实物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鸟类的结构和特征,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bird幼儿园教案
![bird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7d6cc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5.png)
Bird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鸟类的基本知识,如鸟的特征、栖息地、食物等。
•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种类的鸟类,并形成基本分类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爱护,增强孩子们对自然生态的认知和探究欲望。
教学内容•鸟类概述:介绍鸟的基本特征、栖息地、习性和分类。
•鸟的栖息地:引导幼儿从身边的环境出发认识不同栖息地中出现的鸟类。
•鸟的习性:通过观察和探究不同鸟类的行为和特点,让孩子们认识到鸟类也有各自的习性和行为规律。
•鸟的分类:通过比较和分类,让孩子们初步了解鸟类的分类方法和原理。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引导孩子们通过图片、课件、游戏等多种形式,让他们初步了解鸟类的特征和习性,并以此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鸟类概述”1.讲解鸟的基本特征:羽毛、喙、两只翅膀等。
2.介绍鸟的栖息地和食物习性等。
3.展示各种鸟类的图片,让孩子们尝试归类和命名,初步了解鸟的分类方法和原理。
第三步:学习“鸟的栖息地”1.带领孩子们外出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鸟出现的痕迹,并辨认出鸟类的样子大小颜色等。
2.了解不同栖息地(如林地、湿地、城市公园等)中出现的鸟类,并进行比较和分类。
第四步:学习“鸟的习性”1.指导孩子们观察和记录不同鸟类的行为和特点,比如飞行姿态、是否群居等。
2.让孩子们尝试细琢鸟类日常活动规律,形成初步的探究意识。
第五步:学习“鸟的分类”1.分类练习:展示各种鸟类的图片,加深孩子们对鸟类分类方法的理解。
2.识别练习:让孩子们听到不同鸟类的叫声,然后联想和识别它们的特征和分类。
第六步:总结总结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收获和感受,让孩子们逐渐形成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爱护。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让孩子们逐渐形成基本的鸟类分类意识和探究能力。
2.让孩子们了解不同栖息地中出现的鸟类,并展开对其的研究。
3.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环境的爱护和探究意识。
教学难点1.让孩子们初步了解鸟类的分类方法和原理。
大班科学《我认识的鸟》
![大班科学《我认识的鸟》](https://img.taocdn.com/s3/m/c8165a9e33d4b14e852468ef.png)
师:鸟儿有轻轻的羽毛,大大的翅膀,有力的爪子,硬硬的嘴巴,没有牙齿。
2.教师对鸟儿别的特征进行扩充
师:鸟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是卵生。
1.幼儿结合教师的动作大胆想象,跟教师一起说说鸟儿的基本特征
四、鸟对人们生活的帮助
1.教师播放一段视频,让幼儿了解鸟儿和人们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教师活动Fra bibliotek幼儿活动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让幼儿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鸟
师:身穿黑长袍,尾巴像剪刀,爱在屋檐下,捉虫喂宝宝。
幼儿积极思考,猜出谜语,配合老师进入课题
二、分组观察鸟的特征
1.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说出别的鸟并出示图片
师:燕子最大的本领是什么?还有什么会飞的鸟?
2.教师让幼儿仔细观察鸟的图片,试着说说鸟的特征
师:小朋友知道鸟儿对人们的帮助么?我们来看一段有趣的短片。
2.教师对视频的内容进行讲解并让进行总结
师:鸟儿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么多的帮助,所以我们要保护小鸟,不要去伤害它们,他是我们的好朋友。
1.幼儿通过教师播的一段视频来了解鸟儿的作用以及它们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2.幼儿知道鸟对人们有很多的帮助并萌发保护鸟类的情感
大班科学活动
《我认识的鸟》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鸟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鸟的概念
2.能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在活动中的发现
3.乐意表达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发现,感受鸟和人的密切关系,萌发爱护鸟类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一张大记录表2.各种各样鸟类的图片和动物图片3.鸟类与人们之间关系的视频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活动过程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和小伙伴讨论鸟儿身上有什么小秘密?
认识鸟类宝宝教案
![认识鸟类宝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28822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6.png)
认识鸟类宝宝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鸟类宝宝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鸟类宝宝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难点,如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鸟类宝宝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三、教学准备。
1. 一些有关鸟类宝宝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一些有关鸟类宝宝生活习性的资料。
3. 一些鸟类宝宝的模型或玩具。
4. 一些有关鸟类宝宝的绘本或故事书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鸟类宝宝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鸟类宝宝的认识和想法。
2. 激发兴趣,教师给学生讲述一些有关鸟类宝宝的故事,或者播放一些关于鸟类宝宝的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比如观察鸟类宝宝的模型或玩具,了解它们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或者进行一些与鸟类宝宝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比如制作鸟巢模型等。
4.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谈谈自己对鸟类宝宝的认识和想法,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5. 整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鸟类宝宝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五、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野生鸟类宝宝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2. 组织学生进行鸟类宝宝的观察记录,让他们自己动手记录下鸟类宝宝的一些生活细节。
3.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鸟类宝宝相关的科普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鸟类宝宝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生态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
幼儿认识鸟类结构教案设计
![幼儿认识鸟类结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498d0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a.png)
幼儿认识鸟类结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能够认识鸟类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 帮助幼儿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飞行方式。
3. 培养幼儿对鸟类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鸟类的基本结构,头部、颈部、胸部、翅膀、尾巴、腿部。
2. 鸟类的特征,羽毛、喙、翅膀、脚爪。
3. 鸟类的生活习性,食性、栖息地、繁殖习性。
4. 鸟类的飞行方式,振翅飞行、滑翔飞行、滑行飞行。
三、教学准备。
1. 鸟类的图片或模型。
2. 课件或教具,包括幼儿能够触摸和感知的鸟类模型或图片。
3. 教学活动设计,包括游戏、观察、讨论、实地观察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鸟类的叫声或展示鸟类的图片,引起幼儿对鸟类的兴趣。
2. 学习鸟类的基本结构和特征,通过展示鸟类模型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感知鸟类的头部、颈部、胸部、翅膀、尾巴、腿部等结构,了解鸟类的特征。
3. 讨论鸟类的生活习性,引导幼儿讨论鸟类的食性、栖息地、繁殖习性,让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的鸟类有不同的生活习性。
4. 观察鸟类的飞行方式,通过观察鸟类的飞行视频或实地观察鸟类的飞行,让幼儿了解鸟类的飞行方式和特点。
五、教学活动。
1. 游戏环节,设计鸟类相关的游戏,如模仿鸟类的叫声、模仿鸟类的飞行姿势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认识鸟类。
2. 观察环节,带领幼儿到户外或动物园观察真实的鸟类,让幼儿亲身感受和观察鸟类的外貌和行为。
3. 实践环节,让幼儿动手制作简单的鸟类模型,或者观察鸟类的巢穴、鸟蛋等,让幼儿亲身参与并了解鸟类的生活。
六、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幼儿对鸟类结构和特征的掌握程度。
同时,可以设计简单的小测验或绘画活动,检验幼儿对鸟类的认识和理解。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认识鸟类。
同时,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对鸟类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培养中来。
幼儿随笔认识鸟儿教案反思
![幼儿随笔认识鸟儿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ab3dc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c.png)
幼儿随笔认识鸟儿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能够认识鸟儿,了解鸟儿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些鸟类的图片、玩具或模型,让幼儿观察。
2. 准备一些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资料,让幼儿听和看。
3. 准备一些鸟类的羽毛、蛋壳等实物,让幼儿触摸和感受。
4. 准备一些简单的手工材料,让幼儿制作鸟巢或鸟儿的画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鸟类的视频,引导幼儿对鸟儿产生兴趣。
2. 观察,让幼儿观察鸟类的图片、玩具或模型,引导他们描述鸟儿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性。
3. 听觉,播放一些鸟类的叫声或歌声,让幼儿辨别不同种类的鸟儿。
4. 触摸,让幼儿触摸鸟类的羽毛、蛋壳等实物,让他们感受鸟儿的柔软和脆弱。
5. 制作,引导幼儿用手工材料制作鸟巢或鸟儿的画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6. 总结,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幼儿总结所学到的关于鸟儿的知识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设置是否合理,在教学目标方面,我们要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让目标更具体、更符合幼儿的实际需求。
在本教案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幼儿认识鸟儿,了解鸟儿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这些目标是合理的,但可能需要更具体的分解和细化,以便更好地指导实际教学活动。
2. 教学准备是否充分,在教学准备方面,我们要充分考虑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实用性,让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感官来感知和认识鸟儿。
在本教案中,我们准备了一些鸟类的图片、玩具或模型,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资料,鸟类的羽毛、蛋壳等实物,以及简单的手工材料。
这些准备是充分的,但可能需要更具体的设计和安排,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听觉、触摸和制作活动。
3. 教学过程是否合理安排,在教学过程方面,我们要考虑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循序渐进性,让幼儿能够通过有序的体验和实践来认识鸟儿。
幼儿园大班鸟健康教案
![幼儿园大班鸟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a2ab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7.png)
幼儿园大班鸟健康教案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习性和分类。
2.培养孩子们观察、发现、探究的能力和对鸟类的兴趣。
3.帮助孩子们树立保护鸟类的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什么是鸟类从孩子们熟悉的鸟类入手,让孩子们先说出自己知道的鸟类,例如:麻雀、乌鸦、鹦鹉、孔雀等。
通过观察照片、实物模型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鸟类的基本特征(有羽毛、可以飞翔、有翅膀等)。
并介绍鸟类在生物分类中的位置。
2. 鸟类的生活习性通过展示鸟类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活方式和习性,让孩子们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
让孩子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3. 如何保护鸟类让孩子们了解鸟类所面临的危险和保护鸟类的措施。
例如: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对鸟类的保护、制定相关法律等。
教学方法1. 亲身体验法让孩子们观察、接触实物模型、照片等,通过亲身感受来深化对鸟类基本特征、习性的认识。
2. 讲解法通过科普文章、PPT等方式进行讲解,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鸟类的分类、生活习性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3. 游戏法设计多种游戏、趣味活动,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更好地认知鸟类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评估评价孩子们对鸟类及其生态环境的了解情况,以及对鸟类保护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小组讨论、答题等方式进行评估。
总结此次教学旨在培养孩子们对鸟类及其生态环境的了解,树立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包括了鸟类的基本特征、分类、生活习性和保护等方面,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鸟类。
其中,亲身体验法、讲解法和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认识鸽子》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认识鸽子》](https://img.taocdn.com/s3/m/ef86be6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3.png)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认识鸽子》一、教学目标:1. 掌握鸽子的基本形态特征及其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鸽子的形态特征2. 鸽子的生活习性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师生互动:老师与学生互动,问学生关于鸽子的问题,如最熟悉的鸽子是什么颜色、哪些人常常养鸽子等。
(2)引入鸽子的形态特征: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个迷人的生物-鸽子,请看课件上鸽子的图片,它的外形长什么样子?(3)引入鸽子的生活习性:同学们,你们夏天爬山遇到过鸽子吗?鸽子平时有何特别的生活习性呢?2. 鸽子的形态特征(1)学生进行观察:同学们,请看课件上鸽子的图片,仔细观察它的颜色、羽毛、嘴等特征。
(2)归纳总结: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鸽子的形态特征,它的颜色、羽毛、嘴等特征是什么?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3)教师点拨:老师对同学们总结的结果进行点拨和讲解,强调鸽子的特征和之前学习的鸟的分类学。
3. 鸽子的生活习性(1)观察鸽子生活:同学们,现在请看课件上的生活鸽子,观察它的生活场景,有什么特点?(2)分组探究: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各自分享鸽子的生活习性,探究鸽子具有的其他生活特点。
(3)学生展示:每组学生分享他们发现的鸽子生活习性,并进行讨论,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更多有关鸽子的信息。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常常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多媒体图片和分组讨论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鼓励学生开放性思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观察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充分掌握鸽子的生活习性及其形态特征。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鸽子》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鸽子》](https://img.taocdn.com/s3/m/661e827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b.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鸽子》一、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鸽子的基本认识和了解;•培养幼儿对鸽子的好奇心,并引导幼儿对鸽子进行观察和体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究事物。
二、教学内容1. 鸽子的基本知识•鸽子是一种家禽,有很多不同的品种;•鸽子是一种温顺的动物,喜欢翱翔于蓝天之上;•鸽子有着很好的视力和听力,而且能够通过气味来辨认方向。
2. 鸽子的外貌特征•鸽子的头部圆润,嘴短而直,瞳孔呈圆形;•鸽子的颜色和花纹各不相同,有着美丽的羽毛和翅膀,能够飞行。
3. 观察鸽子•通过观察鸽子的外貌特征,了解它们的身体结构;•观察鸽子在行动中展现的行为,并尝试解释原因;•饲养鸽子,体验喂食和照顾鸽子这一过程。
4. 鸽子的生活环境•了解鸽子的食性与栖息环境;•了解人类对鸽子的利用,了解鸽子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可以向幼儿们介绍鸽子这种动物,鼓励幼儿们谈论自己对鸽子的印象。
通过聊天,引起幼儿对鸽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示范语言:大家知道什么是鸽子吗?有没有看到过鸽子?你们喜欢鸽子吗?2. 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选取让幼儿们观察教师给出的鸽子图片,通过眼力训练,了解鸽子外貌特征。
示范语言: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鸽子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头部呢?脚爪呢?教师可以向幼儿们介绍鸽子的特点及其食物习性,培养幼儿对鸽子的了解。
示范语言:鸽子喜欢吃什么食物?它们生活在哪里?你们有没有试过在公园里看到鸽子呢?让幼儿们通过制作简易鸽子,来让幼儿们更好地了解鸽子的身体结构。
示范语言: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小鸽子,把它的身体、头、尾巴等拼好,看看它是不是和真正的鸽子一样?3. 活动环节教师可以指导幼儿们做出一个适合鸽子栖息的小环境,让幼儿体验到照顾小动物的过程。
示范语言:我们需要为小鸽子建一个家,给它准备好水和食物,让它有一个温暖的环境,还要定时给小鸽子喂食。
4. 总结环节教师可以让幼儿们通过观察和体验,总结出一些关于鸽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大班科学认识鸟教案
![大班科学认识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c0785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9.png)
大班科学认识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有趣的动物世界》第四章“鸟类”,主要内容为认识鸟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详细内容包括:鸟的外形特征、飞行原理、繁殖行为以及鸟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如外形、飞行原理、繁殖行为等。
2. 认识到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关爱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鸟类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鸟类飞行原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鸟类图片、模型、视频、挂图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内的鸟类,引导幼儿关注鸟的外形、飞行、叫声等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鸟类的基本特征,如羽毛、翅膀、喙等。
(2)讲解鸟类飞行原理,如翅膀的形状、胸肌的作用等。
(3)介绍鸟类的繁殖行为,如筑巢、产卵、孵化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鸟类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4. 小组讨论(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讨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如鸟类对生态环境的贡献、保护鸟类的方法等。
5.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利用学具,制作简单的鸟类模型,加深对鸟类特征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鸟类的基本特征外形:羽毛、翅膀、喙等飞行原理:翅膀形状、胸肌等繁殖行为:筑巢、产卵、孵化等2. 鸟类与人类的关系生态环境的贡献保护鸟类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鸟类,记录它们的外形、飞行、叫声等特点。
答案:根据观察,描述鸟类的外形、飞行、叫声等特点。
2. 作业题目:思考如何保护鸟类,与家人分享你的想法。
答案: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保护生态环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和与人类的关系。
大班科学认识鸟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认识鸟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f42aa3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c.png)
大班科学认识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鸟类,认识鸟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关注和兴趣。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PPT2.包括照片、图表在内的教具3.科学实验相关的器材4.教师准备相关的案例和文献三、教学内容及流程1. 拉开教学序幕(10分钟)在开始上课前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鸟类的短视频,创造出一种和鸟类紧密联系的氛围。
2. 基本介绍鸟类(20分钟)•介绍鸟类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鸟类的特征,可以组织学生观察鸟的图片,让他们从中掌握鸟的体型、羽毛和足部等特征。
3. 鸟类的习性(30分钟)•学习鸟类的习性,如飞行、建巢、觅食等。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鸟类习性,可以请学生在教室内模拟学习一些鸟的行动,如挖掘地洞、建筑窝巢等。
4. 实验观察鸟类的飞行(40分钟)•介绍鸟类飞行的原理和特点。
•以实验为例,让学生观察不同鸟的羽翼的形状、大小和情况,以及不同羽翼能带来的飞行效果。
5. 鸟类生态环境(20分钟)•介绍鸟类的生态环境和保护现状。
•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进而关注和爱护它们。
6. 结束时进行教育反思(10分钟)教师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过程,进行自评和反思,以便更好的进行下一节课的教学。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设计针对大班学生的认识鸟类的相关内容,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孩子们进一步热爱动物和大自然,并将经验和技能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探究中。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其中一些同学可能会出现拖延和分心情况。
但是,教师还是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在日后的教学中,我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手段,使科学课程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鸟》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鸟》](https://img.taocdn.com/s3/m/4168993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1.png)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鸟》一、教材及教学目标教材:本次教学使用的教材是《认识鸟》。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鸟类的特点和分类;2.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发现能力;3.培养学生对生物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材:《认识鸟》;2.鸟类图片和卡片;3.白板和黑板笔;4.鸟类的录音或视频资料(可选)。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让学生观察周围的鸟类(如画面、书籍、录音等);2.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这些鸟是什么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第二步:认识鸟1.向学生介绍鸟类的基本特点:有羽毛、有喙、有两只脚,能飞等;2.通过展示鸟类的图片和卡片,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种类的鸟类;3.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对鸟类的观察和发现;4.引导学生发现鸟类的生态功能,如捕食昆虫、传播花粉等;5.引导学生了解鸟类的分类方法,如按体型、嘴形、羽色等分类。
第三步:鸟类保护1.通过展示鸟类的视频或播放鸟类的录音,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2.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如环境破坏、空气污染等;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鸟类,如保护栖息地、减少环境污染等;4.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些鸟类保护措施,展示并讨论各组的设计方案。
第四步: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目标,让学生自主总结;2.提问并让学生进行反思:你觉得鸟类有哪些重要的生态功能?为何要保护鸟类?自己对鸟类的认识有哪些改变?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展示学生的讨论成果。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认识鸟》为教材,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种类的鸟类,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基本特点和分类方法。
通过展示鸟类的录音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鸟类的生态习性和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
通过讨论和设计鸟类保护措施,培养学生对生物的保护意识。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紧凑而有趣,学生在观察和讨论中积极参与,展示了较好的学习状态。
然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凑,学生在观察和讨论时有些匆忙,可能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鸟》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鸟》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787c0d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2.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鸟》一、教学目标•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认识几种鸟类,如麻雀、家燕、鸽子等;•能够准确地辨认不同鸟类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能够理解鸟类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体验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鸟类相关的图片、实物、录音设备等;•有关鸟类的科普资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向学生展示包含多种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试图描述这些鸟类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性,并让学生发言。
2. 了解鸟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鸟类的形态、习性和生活习惯。
3. 观察实物向学生展示鸟类的实物,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不同鸟类之间的区别,区分麻雀、家燕、鸽子等鸟类。
4. 简要介绍鸟种针对不同鸟类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简要介绍。
例如:家燕懂得筑巢,鸽子能一次孵出两只蛋,麻雀擅长筑巢等。
5. 室外寻觅鸟类带领学生去寻觅周围的鸟类,开展“看谁最先发现鸟”的活动。
6. 认识鸟类观察鸟类外貌特征,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认识它们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理解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四、课堂延伸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鸟巢,来加深他们对鸟类筑巢行为的理解。
同时,让学生感受鸟类对我们的生态环境的作用,带领他们探访鸟类的栖息地,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堂教学,我对于幼儿园大班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好奇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充分的图片和实物材料与学生的主观体验相结合,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的想法过分片面,对于科学的认识有所偏差,需要在课后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和指导。
认识鸟类提醒幼儿教案
![认识鸟类提醒幼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6e1f7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c.png)
认识鸟类提醒幼儿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培养幼儿对鸟类的兴趣和爱护意识。
3. 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辨认一些常见的鸟类。
二、教学重点。
1. 让幼儿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对鸟类的兴趣和爱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
1. 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辨认一些常见的鸟类。
四、教学准备。
1. 图片或绘本,展示不同种类的鸟类。
2. 鸟类的模型或玩具。
3. 一些常见鸟类的录音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绘本,向幼儿展示不同种类的鸟类,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鸟类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可以问一些问题,比如“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鸟?”“鸟类有什么特征?”“鸟类都生活在哪些地方?”等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学习鸟类的基本特征。
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鸟类的基本特征,比如鸟类有羽毛、有翅膀、有喙等等。
可以通过展示鸟类模型或玩具,让幼儿观察并感受鸟类的特征。
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触摸模型,感受鸟类的羽毛和喙,加深他们对鸟类特征的认识。
3. 认识一些常见的鸟类。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常见鸟类的录音或视频,让幼儿听到鸟类的叫声或观察鸟类的飞行姿态。
然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些常见的鸟类,比如麻雀、喜鹊、鸽子等等。
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绘本,让幼儿了解这些鸟类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4. 游戏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些游戏活动,比如“模仿鸟类叫声”、“辨认鸟类图片”等等。
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认识鸟类。
5. 总结反思。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幼儿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可以问一些问题,比如“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鸟类有什么特征?”“我们能认识到哪些常见的鸟类?”等等,让幼儿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鸟类的基本特征和一些常见的鸟类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图片、模型、录音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在观察、听觉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培养了他们对鸟类的兴趣和爱护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鸟儿满天飞》
![幼儿园大班教案《鸟儿满天飞》](https://img.taocdn.com/s3/m/a84788a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4.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鸟儿满天飞》第一章:认识鸟类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对鸟类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教学内容:1. 图片展示各种鸟类,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外形特征。
2. 介绍鸟类的生活习性,如飞行、筑巢、孵蛋等。
教学活动:1. 展示鸟类图片,让幼儿自由发表对鸟类的看法。
2.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鸟类的外形特征,如翅膀、尾巴、嘴巴等。
3. 教师讲解鸟类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鸟类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鸟类的飞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鸟类飞行的特点和原理。
2. 培养幼儿对鸟类飞行的兴趣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介绍鸟类飞行的特点,如翅膀的振动、尾巴的控制等。
2. 讲解鸟类飞行的原理,如空气动力学、重力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鸟类飞行的特点,让幼儿了解鸟类是如何飞行的。
2.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鸟类飞行的原理。
3. 教师引导幼儿想象鸟类飞行的场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第三章:鸟类的故事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鸟类的故事,培养幼儿对鸟类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的听故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述一个关于鸟类的有趣故事。
2. 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中鸟类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鸟类的有趣故事,让幼儿听故事。
2. 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中鸟类的感受和想法。
3. 让幼儿自由讨论鸟类的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章:手工制作:制作鸟儿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制作手工鸟儿的技巧。
2. 创作属于自己的手工鸟儿。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制作手工鸟儿的步骤和技巧。
2. 教师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手工鸟儿。
3.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自豪感和创造力。
第五章:歌曲学唱:《小鸟飞》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习歌曲《小鸟飞》的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认识鸟》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
”鸟”是动物世界中的一个大的家族,到处都可以看到鸟的身影、听到鸟的叫声。
而且教育的资源也很丰富:家庭养鸟、花鸟市场、公园有鸽子等。
大班的孩子对鸟的认识有一定的经验,他们喜欢给鸟喂食,还喜欢亲近鸟。
这些鸟有着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类有不同的作用。
那么多的鸟也有相同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会飞……。
《纲要》告诉我们,”要与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因此,我认为,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鸟与人类的关系,探索不同鸟类的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
活动目标:
1、认识鸟的外形特征及其对人类的益处。
2、培养幼儿有目的的进行观察、比较,并用语言积极表达。
3、感受鸟和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爱鸟的情感。
活动准备:
各种鸟的图片,鸟鸣的背景音乐,歌曲《百鸟朝凤》,鸟的本领的汉字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1、听自然界鸟叫录音,引导幼儿进入鸟的世界。
猜猜是什么鸟?
(1)身穿黑长袍,尾巴像剪刀,爱在屋檐下,捉虫喂宝宝。
(燕
子)(2)说它像鸡不是鸡,尾巴长长拖到地,张开尾巴像把扇,花花绿绿真美丽。
(孔雀)(3)有种鸟儿本领高,尖嘴会给树开刀,坏树皮全啄掉,勾出害虫一条条。
(啄木鸟)(4)远看像只猫,近看像只鸟,夜晚捉田鼠,白天睡大觉。
(猫头鹰)
二、鸟的外形特征
1、分组讨论:观察鸟的图片,说说鸟的外形特征。
2、集中交流:你们发现鸟类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教师小结:有羽毛、翅膀、会飞行、会生蛋等(正规提示:鸟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⑴ 有角质喙,没有牙齿;⑵ 身体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⑶ 心脏为四室;⑷ 体温恒定;⑸ 卵生)三、启发性提问1、会飞的动物都是鸟吗?蝙蝠、蝴蝶蝙蝠是哺乳动物,胎生。
蝴蝶是昆虫。
2、会生蛋的动物都是鸟吗?乌龟、蛇、鸭嘴兽乌龟是两栖爬行动物,蛇是软体爬行动物,鸭嘴兽是唯一卵生的原始哺乳动物。
3、有翅膀但不会飞的动物是不是鸟?鸵鸟、企鹅、鸡、鸭、鹅鸵鸟是鸟,但不会飞,只会在沙漠里跑。
企鹅也是鸟,但它也不飞,它善于潜水游泳。
鸡、鸭、鹅以前是鸟,但由于人们长时间把它们饲养在家里,造成它们飞行本领退化。
现在人们称它们为家禽。
四、鸟是人类的好朋友(1)幼儿讨论:你喜欢小鸟吗为什么?
(2)根据幼儿的交流介绍几种鸟森林医生--啄木鸟捕鼠能
手--猫头鹰田野卫士--喜鹊认路送信--鸽子学舌高手--鹦鹉预测天气--燕子小结:鸟是人类的朋友,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的益处。
有的鸟能为庄稼除害虫,有的能够为树木治病,有的能准确预测天气的变化,有着漂亮的羽毛和动听叫声的鸟儿还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小朋友要保护它们,千万不要伤害它们。
五、结束(歌曲)鸟在天空中飞翔的样子多自在呀!来,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鸟飞飞看。
五、活动反思:
《纲要》科学领域提出:让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于是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鸟的世界》,在这个活动中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带幼儿欣赏鸟的图片,各种各样的鸟深深吸引了幼儿,把他们带到了一个鸟的世界中。
接下来,我和幼儿共同谈论自己喜欢的鸟,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让幼儿分组探索,根据幼儿的讲述,有机灵活地出现他们讲到的鸟,然后我再补充,其实就是灵活地将幼儿没有讲到的讲出来,丰富幼儿的知识。
在幼儿对鸟的种类有大致的了解后,我带幼儿进入下一环节”鸟的特征”的学习。
这一环节运用提问,加深幼儿的印象,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以上环节我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解决了这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幼儿科学教育仅靠集体活动是不够的,因此我让孩子们在日
常活动中继续探索鸟的世界,让这一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科学活动的生活化,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内容对自己的生活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