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原文及译文
《枫桥夜泊》原文及译文《枫桥夜泊》这首诗可是咱们中国古代诗歌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呢!先来看原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呢,大概是这样: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的枫树和船上的渔火伴着我这个满怀忧愁难以入眠的人。
苏州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说起这首诗啊,我想起之前有一次去苏州旅游的经历。
那时候正好是秋天,夜晚的风已经带着丝丝凉意。
我沿着江边漫步,眼前的景象仿佛和诗中的画面重合了。
月亮在天边慢慢西沉,周围偶尔传来几声乌鸦的啼叫,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江边的枫叶随着秋风轻轻摇曳,江上的渔船上闪烁着点点灯火。
我站在那里,心里不知怎么的,突然就涌起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就好像是诗中的那个旅人一样。
咱们再仔细瞅瞅这首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这开头一句就营造出了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
想象一下,月亮慢慢消失,只剩下一片黑暗,乌鸦的啼叫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再加上漫天的寒霜,多冷啊!这得是多孤独的一个夜晚。
“江枫渔火对愁眠”,江边的枫树,江上的渔火,本来应该是很温暖的画面,可是诗人却满心忧愁,难以入睡。
这种对比,更突出了他内心的苦闷。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的钟声在半夜响起,传到了客船上。
这钟声不仅打破了夜的寂静,也让诗人的思绪更加悠远。
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咱们可不能光是死记硬背,得去感受诗人当时的心情,想象那个画面。
就像我在苏州的那个夜晚,真正体会到了那种孤独和忧愁。
如今,虽然时代变了,咱们的生活也和古代大不一样,但是这种情感还是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感到孤独无助的时候,也许能从这首诗里找到一些安慰和力量。
所以啊,《枫桥夜泊》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心灵的慰藉。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品味这首诗,从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感悟。
《枫桥夜泊》全诗的意思
《枫桥夜泊》全诗的意思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作,全文如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的意思是: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面对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枫桥夜泊》译文注释及鉴赏答案
《枫桥夜泊》译文注释及鉴赏答案《枫桥夜泊》是由张继所创作的,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枫桥夜泊》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枫桥夜泊》唐朝: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古诗简介《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枫桥夜泊》翻译/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枫桥夜泊》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
另外有人主张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后来才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
《枫桥夜泊》张继
《枫桥夜泊》张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月落:月亮下山了。
乌啼:乌鸦啼叫。
霜:霜冻。
江枫:指江边的枫树。
渔火:渔民点燃的火把。
愁:忧伤、孤寂。
姑苏城:现在的苏州城。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东山路寒山寺巷36号的一座古刹。
夜半钟声:指寺庙的钟声。
客船:指晚上行驶在江面上的船。
【译文】:
月亮已经落山,乌鸦啼叫,夜空中满是霜冻,江边的枫叶和渔民的火把在夜色中一起流动,让人感到孤寂和忧伤。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夜深了,深更半夜寺庙的钟声渐渐传到那停泊的客船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江南水乡夜晚的美景,给人以厚重、静谧之感。
古人说“江南水乡,百姓桥头夜泊船”,可以说,被夜色覆盖的江南河岸静然如此!
张继在这首诗中将群鸦向使人们产生孤寂的景象融于自然环境之中,表现出诗人的心灵感受和自然风景的和谐相融。
诗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慢慢地引导读者进入到心灵的神秘领域,唤起读者对金黄色的月光、乌鸦及和寺庙考虑的共鸣。
这首诗表现出了一个诗人温情、深情的内心世界,也表现了人们对自然景色的深情。
古诗《枫桥夜泊》全文
古诗《枫桥夜泊》全文《枫桥夜泊》张继(唐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注释】1、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2、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3、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4、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5、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
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
“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6、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7、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8、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9、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
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10、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的古诗
《枫桥夜泊》的古诗
一、《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代表作之一,全文如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二、翻译如下:
月亮落下,乌鸦啼叫,天空满是冰霜。
江边的枫树和渔民点起的火照亮了河面,让船上的人与江边的寂静相伴。
此时此刻,悲愁之情油然而生。
我停泊在美丽的枫桥下,城市的灯火已熄灭,只有江水和鱼灯在闪烁。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了我的耳边。
三、诗句的寓意:
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形态,抒发诗人对人生境遇和人际关系的感慨。
诗人表达了在寒冷的夜晚船上流连江边,倾听寒山寺钟声的怀旧情感,表示自己处于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中,思前
想后,甚感孤独和无助。
但是,以寒山寺的钟声传到船上,暗示诗人也能接受人间的苦难和痛苦,心灵得到了净化和舒缓,能够在沉沦中寻找出路,独立与自信。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全诗翻译赏析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全诗翻译赏析唐代著名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了千古名篇《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的下一句为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文解释】一: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
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飘荡到了客船。
二: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幕色朦胧漫天霜色。
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一人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词语解释】江枫:江边的枫树。
姑苏:苏州的别称。
①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此诗题目也作《夜泊枫桥》。
*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②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
枫桥也叫封桥。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桥原本不叫枫桥,这里原来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由于唐以前水匪倭寇经常进犯,故当时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桥。
③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④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⑤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
欧阳修《六一诗话》曾曰:“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
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庚溪诗话》于此辨曰:“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
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
?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
? 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
?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
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
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
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篇1《枫桥夜泊》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原文注释】: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翻译译文】: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赏析鉴赏】: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
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
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
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
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
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即可为证。
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
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
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
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
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篇2枫桥夜泊唐代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张继《枫桥夜泊》唐诗译文《枫桥夜泊》唐诗鉴赏
张继《枫桥夜泊》唐诗译文《枫桥夜泊》唐诗鉴赏《枫桥夜泊》由张继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枫桥夜泊》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枫桥夜泊》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注解】江枫:一般都解释成江边的枫树。
又有人认为“江枫”指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姑苏:苏州的别称。
寒山寺: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传说因唐代诗僧寒山、拾得住过而得名。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
或谓“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可备一说。
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夜半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
欧阳修《六一诗话》曾云:"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
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庚溪诗话》于此辨曰:"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
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
'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
'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
'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
"宋人孙觌绝句《过枫桥寺》:"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诗薮》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
诗流借景立言,唯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
《唐诗摘钞》:"夜半钟声,或谓其误,或谓此地故有半夜钟,俱非解人。
要之,诗人兴象所至,不可执着。
必曰执着者,则'晨钟云外湿','钟声和白云','落叶满疏钟'皆不可通矣。
《枫桥夜泊》原文注释及简析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背景】
张继(约715~约779),唐代诗人,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
他的诗多登临记行,不假雕琢。
《枫桥夜泊》是广为流传的名作。
【注词释义】
枫桥:在今江苏苏州西部的一座桥。
愁眠:怀着旅愁,似睡非睡。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今苏州西枫桥附近的一座古寺,因唐初著名诗僧寒山曾住这里而得名。
夜半钟声:唐代寺院的半夜打钟声音。
【古诗今译】
月已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而眠。
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钟声悠扬传到了客船。
【名句赏析】——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
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
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
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际遐想。
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
《枫桥夜泊》的全诗及赏析 枫桥夜泊的诗意及注释
《枫桥夜泊》的全诗及赏析枫桥夜泊的诗意及注释一、《枫桥夜泊》全诗及注解《枫桥夜泊》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此题目也作《夜泊枫桥》。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
枫桥也叫封桥。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桥原本不叫枫桥,这里原来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由于唐以前水匪倭寇经常进犯,故当时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桥。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
欧阳修《六一诗话》曾曰:“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
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庚溪诗话》于此辨曰:“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
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
’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
’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
’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
”宋人孙觌绝句《过枫桥寺》:“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诗薮》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
诗流借景立言,唯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
《唐诗摘钞》:“夜钟声,或谓其误,或谓此地故有半夜钟,俱非解人。
要之,诗人兴象所至,不可执着。
必曰执着者,则‘晨钟云外湿’,‘钟声和白云’,‘落叶满疏钟’皆不可通矣。
”译文: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暮色朦胧漫天霜色。
枫桥夜泊古诗诗意
枫桥夜泊古诗诗意
1、意思是: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2、全文: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赏析: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
全诗以一愁字统起。
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
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
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
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
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
《枫桥夜泊》原文及全文赏析
《枫桥夜泊》原⽂及全⽂赏析《枫桥夜泊》原⽂及全⽂赏析 引⾔:《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张继途经寒⼭寺时,写下的⼀⾸羁旅诗,《枫桥夜泊》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处乱世尚⽆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下⾯是⼩编整理的《枫桥夜泊》的原⽂及赏析,欢迎阅读! 《枫桥夜泊》 唐张继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赏析⼀ 枫桥夜泊描写了⼀个秋天的夜晚,诗⼈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乡秋夜幽美的景⾊,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使他领略到⼀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意境深远的⼩诗。
表达了诗⼈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诗⼈⼀夜未眠呢?⾸句写了“⽉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
上弦⽉升起得早,到“⽉落”时⼤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的寒意,从四⾯⼋⽅围向诗⼈夜泊的⼩船,使他感到⾝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第⼆句写诗⼈⼀夜伴着“江枫”和“渔⽕”未眠的情景。
⼩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及泊船上的⼀夜未眠的客⼈。
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前两句是诗⼈看到的,后两句是诗⼈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夜未眠的诗⼈有何感受呢?游⼦⾯对霜夜江枫渔⽕,萦绕起缕缕轻愁。
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且揭⽰了夜的深沉,⽽诗⼈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中了。
在浩翰的古典诗歌⾥,能把枫桥、寒⼭寺的秋夜景⾊写得这样好,除张继外,还没有第⼆⼈。
由于这⾸诗的问世,提⾼了枫桥、寒⼭寺的声誉,使它⾄今仍是国内外游⼈观览的胜迹。
那么这⾸名作好在哪⾥呢?好就好在诗⼈能够运⽤⽩描的⼿法,把景物的形象、⾊彩、⾳响交织融汇得⼗分和谐,构成了此地特有的⼀幅秋天夜景图,并且能够⼗分⾃然地把诗⼈⾃⼰的思想感情渗透其中。
思乡古诗《枫桥夜泊》原文及赏析
思乡古诗《枫桥夜泊》原文及赏析思乡古诗《枫桥夜泊》原文及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乡古诗《枫桥夜泊》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诗文《枫桥夜泊》唐代: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
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
“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
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枫桥夜泊》原文及翻译赏析
张继《枫桥夜泊》原文及翻译赏析原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⑴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枫桥街道阊门外。
有人说“枫江古为封江”“枫桥旧作封桥”(宋周遵道《豹隐纪谈》),也有人说,“旧把此桥误作封桥,到王珪才改正为枫桥”(《吴郡图经续记》),还有人说,“本为封江、封桥,王珪改封为枫,人们震慑权势,只得趋附”。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⑵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
⑶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
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
“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柯继承等指出,“唐以前早先枫桥称作封桥,吴语封、枫同音,以封桥误为枫桥,因河边有经霜红叶树之故。
根据张诗所表明的物候及月相分析推算,张诗当作于农历十月深秋时分,江南水边多植乌桕之类树木,经霜叶红,古人诗中多混作为‘枫’。
故江枫,是泛指江边的红叶类树,不必是枫。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全唐诗》“渔火”作“渔父”。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⑷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
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⑸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除夕才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枫桥夜泊》原文及赏析
《枫桥夜泊》原文及赏析《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历经千年依然魅力不减。
咱们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的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一开场就营造出了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
想象一下,月亮渐渐西沉,乌鸦的啼叫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寒霜布满了整个天地。
这画面是不是有点萧瑟?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深秋的夜晚出门散步,当时月亮已经落下去了,周围一片寂静,偶尔传来几声鸟叫,那种感觉就和诗中的场景有几分相似,凉飕飕的风刮在脸上,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江枫渔火对愁眠”这句,江边的枫树影影绰绰,渔船上的灯火闪烁不定,而诗人满怀愁绪,难以入眠。
这让我想起有一回我因为工作上的烦心事,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望着窗外的路灯,心里头乱糟糟的,就跟这诗人的心情差不多。
“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姑苏城外,庄重而神秘。
我曾经去参观过一座古老的寺庙,站在寺门外,那种庄重宁静的氛围让人心生敬畏,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
最后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在夜半时分,那悠扬的钟声传到了客船上。
这钟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也让诗人的愁绪更加深沉。
我有次出差住在江边的酒店,半夜突然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一下子就让我的思绪飘远了。
整首诗通过对这些景象的细腻描绘,把诗人的羁旅之愁、思乡之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触动人心。
那清冷的月,啼叫的乌,布满寒霜的天空,江边的枫树,渔船上的灯火,城外的古寺,夜半的钟声,每一个元素都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而且呀,这首诗的妙处还在于它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你可以想象诗人当时的表情,是紧皱着眉头,还是望着远方默默叹气?你也可以想象那客船在江面上轻轻摇晃的样子,江水拍打着船舷,发出轻微的声响。
再从语言上来看,简洁明快,朗朗上口。
每个字都像是精心挑选出来的,精准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所见所闻。
枫桥夜泊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枫桥夜泊古诗的意思是什么枫桥夜泊原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
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
“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
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全文翻译: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作品简介:《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枫桥夜泊古诗词
枫桥夜泊古诗词枫桥夜泊古诗词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枫桥夜泊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枫桥夜泊古诗词1《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
通过写江南夜景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忧愁。
1、《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
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2、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
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
《枫桥夜泊》原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枫桥夜泊古诗词2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泊,停船靠岸。
渔火,打鱼的人点的灯火。
对,这里有“伴”的意思。
姑苏,苏州的古称。
寒山寺:在苏州西郊枫矫之侧,相传唐僧寒山,拾得曾居此。
故名。
张继,南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约住开元至大历末年之间以盐铁判官、检校祠郎员外郎,卒于洪州(今江西南昌)。
在这首诗中,诗人张继精确而细腻地写出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有景有情有声有色,使人从有限的画面中获得悠长的韵味和无穷的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记: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②理解: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③应用: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④综合:通过学习本文,能够基本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将情感寓于写景之中,活用各种修辞手法。
2、能力形成目标:通过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观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养成自学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本文,领略春天的美。
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
要让孩子们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拥抱大自然。
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①反复朗读,感受形象,体会感情。
②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生动描写景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①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精彩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朗诵法、自主探究、点拨法相结合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与学生同唱一曲《春天在哪里》,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歌声中自然地进入对课文的学习)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
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
(板书课题、作者)二、学生听、读课文。
1、教师播放《春》朗读视频,注意听清生字的音。
正音: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niàng) 应和(hè)笼(lǒng)罩一层薄(báo)烟黄晕(yùn)蓑(suō)衣巢(cháo)释义:欣欣然:欢欢喜喜的。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
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1、读音正确,声音洪亮。
2、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
3、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朗读时基本语调应该轻柔、缓慢、自然,随着作者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4、分组分段示范朗读。
5、教师点名示范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三、研读课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需探究的问题,同学们思考、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1、课文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画?依次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2、文章分为几部分?采用什么结构方式?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这三部分的结构关系是:总—分—总。
3、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盼望着,盼望着”呢?急切的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5、第2自然段与下文是怎样的关系?第2自然段总写春回大地后的景象,领起下文。
四、学生齐读课文。
五、作业: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赏析五幅图。
教学过程:一、赏析“春草图”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小草的?哪些词特别用得好?钻:写生命力。
嫩:写质地。
绿:写颜色。
……满是的:写范围。
软绵绵:写姿态。
“钻”,词特别用得好,写出草的旺盛生命力,人盼望着春天,草从泥土里钻出来,盼望春天。
2、人们的感受是怎样的?草好,人欢乐。
朗读、背诵。
二、赏析春花图。
1、第4段写什么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写花的争春。
先写树上的话,后写地上的野花。
从高到底。
2、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描绘了一幅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鲜艳,层次分明。
“闹”字用得特别好。
3、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
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三、赏析春风图。
1、作者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春风?触觉:温柔——“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似的。
嗅觉:芳香——各种花的香、新翻的泥土气息。
听觉、视觉:和悦——鸟的呼朋引伴,短笛的嘹亮小结:风的“抚摸”,风的芬芳醒郁,鸟的呼朋引伴,短笛的嘹亮。
鸟的清脆的声音,轻风流水的声音,牧童短笛嘹亮的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
2、学生朗读。
四、赏析春雨图。
1、第6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春雨的什么特点?比喻、排比修辞,写出春雨的细、多、亮。
2、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春雨图?从远到近、由物到人、由静到动。
3、第6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
4、“小草青得逼你的眼”“逼”什么意思呢?“逼”字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淋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
特征角度方法修辞春草图嫩、绿、多、软由物到人正面与侧面结合拟人春花图多、艳、甜由高到低虚实、色味明暗结合排比比喻春风图温柔、芳香、和悦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多感官描写拟人比喻春雨图细密亮、轻盈由物到人由近到远动静结合排比、比喻五、赏析迎春图。
1、这幅画面着重描写什么?着重写人,春到人欢。
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
2、“一年之计在于春”是什么意思?一年之计在于春:“计”,计划。
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计划,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3、迎春图的特点?范围广、人数多、年龄全。
4、描写前四幅图对写迎春图有什么作用?写其他的四幅图很好地衬托了迎春图,为写迎春图作铺垫。
六、欣赏:赞春1、“赞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三个比喻举的顺序能否调换?运用比喻、排比修辞手法。
分别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
这三个比喻不能互换,三个比喻表示成长过程力量由弱到强。
2、春天是娃娃,是小姑娘,是小伙子,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请说出理由。
(让学生抓住关键的字、词、句,着重突出你的感受和领悟,说说喜欢的原因。
)明确:(1)喜欢娃娃。
因为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①刚睡醒张开眼是新,山朗润、水涨起、太阳红都是新。
②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树上的、草丛里的花儿是新的。
(2)喜欢春姑娘。
喜欢春姑娘的美:①园子里、田野里满是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小草,给人一种轻盈、舒适的美。
②树上的桃红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层次分明,参差错落,是一种匀称、和谐的美。
3、拿起你的笔,模仿最后三段,写出你对春天的感受。
学生交流。
老师出示例句:春天像一个法师,它给了太阳火热的力量。
与冷酷的冬天决战到底。
春天像一只闹钟,它唤醒沉睡的小草,给大自然增添一份色彩。
春天像一个指挥家,它打碎河上的冰,指挥着小河重新歌唱。
春天像一幅画,它收集大自然的色彩,让花儿们在画中争芳斗艳。
春天像一个魔术师,它变来了飞翔的小鸟,给天空当做礼物。
春天像一首歌,歌里有小河的流水声和鸟儿的叫声,还有小朋友们的笑声……春天像辛勤的园丁,精心的呵护着花草,让它们茁壮生长.春天像淘气的娃娃,走到哪,就给哪带来欢乐.春天像一位画家,尽情地挥动着画笔,打扮着祖国各地.春天像一位慈祥的母亲,轻抚着自己的儿女.春天像粉刷匠,使大地五颜六色,焕发生机.春天像一位作家,他的文章到处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春天像一根丝巾,随着微风,随处荡漾春天像一把铲子,把冬天的冰雪瞬间溶解。
春天像一块橡皮,把冬天二字永远擦去。
春天像未来的希望,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春天像图画,被各种风景渲染得亮丽迷人。
七、总结写景的方法。
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语言要准确生动。
2、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3、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等。
4、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八、小结:《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
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本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
作者抓住春的主要特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从不同角度,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心情。
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九、拓展1、成语中的“春”•春暖花开春风满面春回大地•春风化雨春光明媚春意盎然•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生机勃勃•娇嫩鲜艳绚丽多姿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草长莺飞春山如笑•枯木逢春和风细雨桃红柳绿2、古诗中的“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杜甫《绝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3、歌曲中的“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