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解放战争练习题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同步练习及答案
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中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A.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B.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D.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国内战2.1945年,在努力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得好,不要像陈独秀。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一切为了和平B.不首先挑起内战C.防止国共合作再次破裂D.对国民党要做两手准备3.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希望达到的目的是A.将发动内战的责任加在共产党身上B.借谈判之机,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C.建立一个联合政府D.借谈判之机,进攻解放区4.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没有就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达成协议的根本原因是A.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B.二战后冷战局面的消极影响C.民族矛盾已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不同5.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的事件是国民党军队进攻A.陕甘宁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晋冀鲁豫解放区 D.大别山区6.下列不符合中共解放战争时期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的是A.没收地主的土地B.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C.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D.废除土地私有制7.“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同中国共产党的土改政策密不可分”。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土改打击了封建地主,削弱了蒋介石统治的基础B.土改促进了解放区经济的发展C.土改调动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D.通过土改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8.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里所说的转折点是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B.三大战役的胜利C.南京解放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9.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与国民党先后进行了两次谈判,其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和平 B.尽快结束内战 C.共建联合政府 D.为战争作准备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内战爆发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训练军事人员材料二: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实力对比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胜利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和目的。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同步试题
第17课解放战争同步试题一、选择题1.据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档案》载,重庆谈判前,蒋介石指示谈判代表在政治上对中共可尽量宽大让步,甚至表示可以一再容忍,务取宽大,以此妥协换取军事上的绝对统一。
据此推知,重庆谈判最终破裂的真正原因是()A.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巨大B.共产党针锋相对并据理力争C.军事统一是蒋介石既定方针D.重庆政协会议力主和平建国2.中共领导人在解放战争某时期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
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
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
”当时()A.中共准备进行战略反攻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C.解放长江以南准备就绪D.东北三省已经全部解放3.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4.下表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作战计划”的最初方案与“批示”。
据此判断该战役是阶段作战力量进攻目标中共中央军委批示第一阶段苏北兵团淮阴、淮安、宝应、高邮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第二阶段三个纵队海州、连云港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5.下列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②淮海战役③辽沈战役④渡江战役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④③②①6.“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
……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
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A.挺进大别山B.重庆谈判C.淮海战役D.徐州会战7.下面是1949年4月毛泽东写的一首七律诗,诗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2012—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第17课-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一、选择题2019年题组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为工作重心转移的准备措施【解析】由材料“1948年10月底”、“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可知在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战略决战之际,通过人才培养做好工作重心转移,统治全国的准备,故选B项;土地改革关注的是农民,而材料强调的是干部群体,排除A项;1948 年正值解放战争时期,重视科技推动工业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举措,排除C项;1948年的国共阶级矛盾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提高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目的,排除D项。
【答案】B2018年题组1.(2018·江苏高考·10)右侧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
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考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解析】全面内战爆发是1946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故A项错误;战略反攻是1947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故B项错误;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认为决战时机已经到来,于是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与材料中“1948年11月”相符,故C项正确;渡江战役是1949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17课 解放战争拔高习题及答案
第17课解放战争拔高习题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内战的爆发1.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题为《毛泽东先生了!》的社评,其中说道:“毛泽东先生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
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该社评反映出当时国人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共产党人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建立新中国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答案:A解析:1945年8月,正值国共重庆谈判前夕,全国人民希望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共建新中国,故A项正确。
2.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曾经发表演说:“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
”这表明了( )A.“独立、自由、民主”是两党的共同追求B.“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共维护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团结合作的新篇章答案: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由“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等关键信息分析可知,抗战胜利后,中共积极维护两党合作,希望实现和平民主,项正确;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A项说法错误;和平、统一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B项说法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
3.右面这幅照片是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
它反映的时代焦点是( )A.国共再次合二为一B.实行何种国体、政体.实行普遍的土地改革D.建立多党政治答案:B解析:重庆谈判期间,国共双方协商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建国,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党人主张和平民主建国,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打着和平民主的幌子,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以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故B项正确。
4.国共重庆谈判中,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但国民党始终不承认( ) A.人民的民主权利B.共产党的合法性.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的合法地位D.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答案:解析: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的合法地位威胁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根本利益,这是其实行专制独裁的障碍,因此国民党始终不承认。
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作业
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作业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7课解放战争1.抗战胜利后初期,国内政治斗争的核心内容包括( )①和平民主建国②社会主义革命③改组国民政府④人民军队合法化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 D.②③④解析:社会主义革命是在新中国建立后的过渡时期,故排除含②的选项。
①③④符合当时史实。
答案:B2.“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
”此事应是( ) A.西安事变B.重庆谈判C.1946年政协会议D.北平和谈解析: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毛泽东亲自参加了重庆谈判,其内容与材料信息相符,故B 正确。
答案:B3.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实行重点进攻的地区是( )A.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B.大别山地区C.豫皖苏地区D.中原地区解析:1947年春,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被粉碎,被迫转为重点进攻,进攻对象一个是中共中央所在的陕北解放区,一个是东面的山东解放区。
答案:A4.(2017·厦门期末)1947年5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刘伯承、邓小平:“面向蒋管区,把战争引向更远的敌后。
”随后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渡过黄河南下。
这支部队的作战意图应是( )A.战略反攻B.主力决战C.解放南京D.会师会宁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1947年5月9日”“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渡过黄河南下”可以得知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A项正确。
答案: A5.(2017·宿迁期末)该电报(如下)发于哪场战争中( )粟张,并告华东局,陈邓,中原局:齐辰电悉。
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
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应。
军委佳亥(9日21—23时)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是解放战争中的战役,材料又涉及徐州,可知该战役是淮海战役,故C项正确。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练习题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背景。
(1)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2)蒋介石迫于压力,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2.重大史实。
(1)重庆谈判(1945年8月底开始)。
①成果:国共双方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②意义:蒋介石陷于政治被动。
(2)政治协商会议。
①概况: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
②成果: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3.结果:国民党撕毁协议,发动内战。
温馨提示: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主要是迫于人民渴望和平与准备内战的需要。
【问题导思1】抗战胜利后,国共斗争的实质是什么?中共怎样与国民党进行政治斗争的?提示:国共斗争实质是民主和平与专制内战的斗争。
斗争:重庆谈判,确定和平建国的方针,赢得政治上的主动;在政协会议上坚持斗争,推动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的通过。
【预习检测1】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事件与重庆谈判有关。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目的在于顺应民声,争取和平、民主,故选A项。
二、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1.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战略防御:1947年春,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
3.战略反攻。
(1)揭开序幕: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2)结果: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4.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
(1)重要保障:1947年开始进行的土地改革调动了人民的革命积极性。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7课 解放战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17课解放战争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
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A.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B.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C.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答案:D2.1946年10月10日,著名爱国人士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
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导致“和平已经死了”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和谈B.国民党不断扩大内战规模C.美国等国际势力的插手D.中间派无法左右国民政府答案:B3.右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下列描述与其符合的是( )A.“攻占锦州,关门打狗”B.“分割包围,瓮中捉鳖”C.“百万雄师,三路渡江”D.“千里跃进,逐鹿中原”答案:D4.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电令:“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
”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 )A.进行战略反攻B.进行辽沈战役C.进行淮海战役D.进行平津战役答案:A5.山东莱东县农民唐和恩老人使用过的一节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路线:莱东—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等地,包括了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的有关城镇和乡村的地名。
从以上路线可知,老人参加了( )A.孟良崮战役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答案:D6.“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引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这首诗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B.诗中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与国民党展开战略决战C.“天翻地覆”是指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D.占领南京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答案:C7.右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它在此作为历史的见证定格为永恒。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练习
第17课《解放战争》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毛泽东在1945年8月说:“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即改造),而不是砍头。
”这段话表明中共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A.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两党分歧B.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C.改组国民政府,争取和平民主D.妥协退让,维护国共合作2.“要走断头路,跟住蒋独夫。
要走光明路,跟住毛泽东。
蒋军弟兄们:国势已经大改变,打了十六个半月内战,老蒋的军队已有一百五十八万被消灭。
”对以上传单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通过三大战役,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B.国民党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C.中国共产党转入反攻,消灭国民党指日可待D.跟着蒋介石没有出路,只有武装起义,活捉蒋介石,才是一条光明的道路3.国共重庆谈判中,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但国民党始终不承认( )A.人民的民主权利B.共产党的合法性C.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D.避免内战,和平建国4.如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尖刀表示的是( )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B.刘邓大军挺进中原C.华东、中原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D.百万雄师过大江5.如图,1947年春天,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区域是( )A .①② B.②④C .③④ D.①④6.塞外重镇张家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从下面两幅图中,可以汲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图1 1945年8月,八路军进入张家口 图2 1948年12月,人民解放军进入张家口A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B .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变化C .中国革命对象的变化D .中国军队性质的变化7.解放战争中,东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是在( )A .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之后B .战略反攻开始之后C .三大战役后D .百万雄师过大江之后8.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
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课后练习卷:第17课解放战争
17解放战争1.下图是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其中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抗战胜利,民众渴望和平民主B.国共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的建国方针C.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D.全国规模的内战结束,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2.1949年4月,陈毅作诗一首:“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
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
”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A.淮海战役胜利,解放江北B.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C.平津战役胜利,北方解放D.挥师南下,基本歼灭残敌3.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场战役中,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前的影片剧照。
战役胜利后,这支民工小车队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
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挺进大别山4.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待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
”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西安事变B.北平谈判C.政协会议D.重庆谈判5.下图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阶段的战争态势。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A.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B.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C.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D.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6.日本投降后,蒋介石曾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C.发动内战的准备不足D.美国主张和平解决7.1946年6月~1947年6月,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
此阶段,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作战方式是()A.防御战B.游击战C.阵地战D.运动战8.1947年6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穿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于8月底到达大别山区,建立了大别山根据地。
这一举动()①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②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③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④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1949年1月,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
高中历史 第17课《解放战争》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
高中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1945年底,中国政局的特点是( ) A.国共双方都积极争取和平建国B.国共双方都不要和平C.共产党积极争取和平民主,国民党加紧备战D.处于全面内战状态答案:C2.1945年10月12日,西安《秦风日报》发表社论说:“分裂内战的阴霾可望由此扫清,和平建国的时代可望于兹开始……”。
它出现的背景是( ) A.《双十协定》的签署B.《国内和平协定》的签署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从题干时间来判断,A项正确。
答案:A3.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电令:“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
”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 ) A.开始战略反攻B.进行辽沈战役C.进行淮海战役D.进行平津战役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直出大别山”,再结合该电令的时间,即可判断发布在刘邓大军南下后不久。
答案:A4.1948年底,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B5.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③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④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注意全面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答案:C6.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②太平天国定都天京③中华民国定都南京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③④答案:CB组(能力题)7.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
第17课__解放战争练习题
第17课: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重庆),共同商讨,事关国际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恳盼之至。
蒋中正。
”下列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蒋介石希望建立国共联合政府B.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胜利C.和平民主成为民心所向D.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2.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根本目的是()A.进一步扩大对华资本输出B.在中国建立稳定、统一的全国性政权C.控制中国,推行全球战略D.缓和美苏矛盾,划分势力范围3.三大战役为何首选东北作为战役的开始①可粉碎国民党的战略收缩企图②可使东北解放军腾出手来转入关内作战③战争取胜即可利用东北工业来支援全国解放④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④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 挺进大西南B. 百万雄师过长江C.千里跃进大别山D. 挥师大西北5.2011年大陆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中,对蒋介石追随孙中山,推倒北洋军阀,尤其是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应有的肯定。
但对他发动政变、导致国共关系破裂,以及内外政策的保守性和个人独裁,抗战胜利后违背民意、发动内战的责任,也予以充分的揭露和批评。
这体现了作者的()A.文明史观B.整体史观C.革命史观 D.唯物史观6.史学家胡绳指出,国共两党之间还有一大片很重要的中间势力,“革命能胜利,是因为我们党把中间势力拉过来了”。
以下史实中有利于中共争取是中间势力的有①八七会议纠正党内右倾错误②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③促成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④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材料题7.阅读下列材料:《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
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单选题:第17课解放战争 含答案
单选题:第17课解放战争基础巩固1.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沪江大学对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国内战的相关调查:A.学生对和平与战争的走向分歧很大B.和平是当时国共两党的共同愿望C.国统区民众对国民政府不抱幻想D.国共内战是违背民意的非正义战争2.1945年5月,蒋介石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共产党,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而8月份他却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
其真实用意是()A.争取时间准备内战B.继续维持国共合作C.争取和平民主建国D.把内战责任转嫁给共产党3.1945年10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演说,他说:“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
”这说明了()A.“独立、自由、民主”是两党的共同追求B.“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C.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了团结合作的新篇章4.1945年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说:“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谈了四十三天。
谈判的结果,已经在报上公布了。
现在两党的代表,还在继续谈判。
这次谈判是有收获的。
”题中所说的“收获”是指()A.解放区政权取得了合法地位B.签订了《双十协定》C.成立了民主联合政府D.建立了统一战线5.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实行重点进攻的地区是()A.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B.大别山地区C.豫皖苏地区D.中原地区6.2014年1月15日是天津解放65周年纪念日。
解放天津的军事行动处于人民解放战争的()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反攻阶段C.战略决战阶段D.胜利进军的最后阶段能力提升7.“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
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
弹飞如急雨,难阻雄师路。
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
”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A.平津战役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8.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9.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名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同步试题(含答案)
第17课解放战争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内战的爆发1.争取和平(1)重庆谈判:①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②成果: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a.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b.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③不足: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
(2)政协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内战爆发(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战况:①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
②1947年,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时间:1947年6月。
(2)战况: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战略决战(1)条件:1948年秋,敌我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2)战况: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谈判(1)原因:①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
②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2)结果: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1)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横渡长江。
(2)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3.历史意义(1)国内: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1.右图体现了什么历史信息?这幅漫画中,右侧人物表面上谈判,私底下用枪指着对方,影射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共派代表赴重庆谈判也表明了其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和全国人民期盼民主的愿望。
高一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同步训练
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A.坚持团结,避免国共合作破裂 B.实现民主,加快和平建国步伐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D.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2.解放战争防御阶段,蒋介石重点进攻的地区是①陕北解放区②山东解放区③中原解放区④东北解放区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3.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是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推翻了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全部国土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是指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过大江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5.抗战胜利后初期,我国与民主政治的实现再次擦肩而过的根本原因是A.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方针B.缺乏和平民主的正确目标C. 中共为民主政治孤军奋战D.政协会议的决议难以实施6.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
下面认识正确的是A.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的背景下实现的B.两次合作都是中途破裂,合作的目标都没实现C.两党性质不同,只能通过武力对抗解决矛盾D.合则两利,分则不利7.毛泽东在1948年8月说:“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而不是砍头。
”此话表明中共的政治意图是A.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两党分歧 B.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C.改组国民政府,争取和平民主 D.妥协退让,维护国共合作8.毛泽东同志不但是中国的革命家、思想家、艺术家,更是伟大的诗人。
他的许多诗词描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
对下列诗词反映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④②9.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
课时作业10: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沪江大学对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国内战的相关调查:这说明当时()A.学生对和平与战争的走向分歧很大B.和平是当时国共两党的共同愿望C.国统区民众对国民政府不抱幻想D.国共内战是违背民意的非正义战争2.1945年5月,蒋介石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共产党,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而8月份他却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
其真实用意是()A.争取时间准备内战B.继续维持国共合作C.争取和平民主建国D.把内战责任转嫁给共产党3.1945年10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演说,他说:“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
”这说明了()A.“独立、自由、民主”是两党的共同追求B.“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C.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了团结合作的新篇章4.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飞赴重庆,国共两党经过艰苦谈判,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A.实现国内和平有了根本保证B.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可言C.协定内容没有得到贯彻D.即《国内和平协定》修正案5.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实行重点进攻的地区是()A.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B.大别山地区C.豫皖苏地区D.中原地区6.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中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
”这是为了() A.消灭国民党的主力B.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C.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D.奠定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7.1947年6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穿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于8月底到达大别山区,建立了大别山根据地。
这一举动()①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②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③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④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1948年,中国共产党军队以卓越的战斗精神和军事策略,决定性地扭转了历史潮流,北京和几个大的港口城市落入他们的手中。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1 华东师大版
《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A.赢得时间准备B.欺骗广大人民C.争取和平民主D.加强国共合作2.解放战争时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A.刘邓大军挺进中原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C.辽沈战役D.平津战役3.下列哪些事件体现了共产党人“以艰苦奋斗为荣”(1)红军爬雪山过草地(2)在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3)中共在敌后坚持抗战(4)1947年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A.(1)(2)B.(1)(2)(3)C.(1)(2)(4)D.(1)(2)(3)(4)4.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指()A.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B.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C.渡江战役、辽沈战役、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渡江战役5.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
这些战役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们()A.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6.“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达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是毛泽东在下列哪次战役后抒写的()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7.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A.平津战役B.淮海战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8.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A.三大战役的胜利B.七届二中全会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参考答案:1.A;2.A;3.D;4.A;5.B;6.D;7.A;8.C。
高中历史 第17课 解放战争同步练习 人教实验版必修1
高一历史人教实验版第17课解放战争同步练习1(答题时间:30分钟)1. 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②维护农民的基本利益;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④消灭封建剥削制度()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2. 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三支部队由内线打到外线,三支部队都攻入的一个省是()A. 安徽B. 江苏C. 湖北D. 河南3. 人民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其主要依据是()A. 国民党独裁统治,不得人心B. 人民解放军有强大的战斗力C. 解放区将成为巩固的后方D. 国民党统治区内人民民主运动高涨4. 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政策与过去的主要不同是()A. 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B. 限制富农经济,中立富农C. 保护民族工商业者D. 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5.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是()A. 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B. 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C. 妥善处理了党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D. 要求全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6. 1946年秋天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其非法性主要表现在()A. 国民党一党包办B. 制定了伪宪法C. 违背了政协决议D. “人民无权,独夫集权”7. 民主党派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斗争的实质是()A. 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的斗争B. 国共两党斗争的一种表现C. 民族资产阶级与官僚资产阶级的斗争D. 统一战线内部的斗争8. 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关系完全破裂的标志是()A.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B. 中共和民主党派坚决反对并拒绝参加一党“国大”C. 蒋介石限令封闭《新华日报》等D. 国民党制造“一二·一血案”、校场口血案、下关惨案和李闻血案二. 材料解析题材料一 1945年8月20日蒋第三次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劳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17·北京西城一模·2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下列诗作反映的内容与史实相一致的是()2.(2016·江西南昌二模·34)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
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下列事件与“妥协”相距甚远的是()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C.1945年国共《双十协定》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3.(2016·全国名校大联考高三第一次联考·12)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1924年兴起的国民革命运动、1946年爆发的人民解放战争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满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相继被推翻。
关于这三次民主革命高潮的说法,根本一致的是()A.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B.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C.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D.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4.(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第一学期联考·14)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名称。
下列军队的名称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5.(2017·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七·30)1946年,国民党不断进犯各解放区,但在口头上仍说遵守《双十协定》,双方在南京进行谈判。
谈判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执行“鲶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到了延安。
材料表明()A.美国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支持 B.中共赢得了美国的舆论支持C.中共在内战中处于弱势地位 D.国共关系引起美国高度关注6.(2017·江苏徐州高考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10)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载:“当时,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两翼:陕北战场有21个旅,共20万人;山东战场有5 6个旅,共40万人。
两翼之间的兵力十分薄弱,想依仗黄河天险阻挡住解放军南下。
”为此,解放军实施了()A.全面防御,打退敌人围剿 B.重点防御,粉碎敌人进攻C.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 D.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7.(2017·湖北天门、仙桃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2)《杜鲁门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声明》(1945年12月)“美国及其他联合国家承认,目前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为达到统一中国目标之恰当机构。
……自治性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那样的存在,乃与中国政治团结不相符合,且实际上使政治团结不能实现。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反对中国发生内战 B.共产党制定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蒋介石不顾人民反对发动内战 D.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8.(2016·湖北百校大联盟高三10月联考·11)1945年,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向蒋介石表示:人民遭受了21年的内战,流尽了鲜血。
现在已到了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
蒋介石则表示: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
这反映出() A.国共谈判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 B.国民政府仍坚持独裁内战方针C.国民政府拥有较强的武装力量 D.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已遭到质疑9.(2016·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9月质量监测·10)毛泽东发文称:“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
”此文发表的背景是()A.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B.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C.解放战争即将胜利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10.(2014·广东珠海二模·16)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
”文中“这一事件”隐含着作者某种强烈的价值判断的是()A.中国赢得民族抗战伟大胜利 B.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 D.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二、材料阅读11.(2016·重庆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观”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
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从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此一转型至少亦非二百年以上难见肤功也。
换言之,我民族于近代中国所受之苦难,至少需至下一世纪之中期,方可略见松动。
”唐先生将这一贯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惊涛骇浪的大转型”,“名之日‘历史三峡’”。
——宋月红《细论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观”》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历史三峡观”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对“历史三峡观”予以肯定或否定,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 【解析】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民主的轨道,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走上顶峰,故A项错误;“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赞叹唐朝的大一统局面,与科举制无关,故B项错误;彼特拉克被称作“人文主义之父”,而欧洲宗教改革序幕指的是1517年马丁·路德的《关于赎罪券的功效》,故C项错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名句,故D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强调民主政治的建立需要妥协的政治智慧,根据所学知识判断,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体现国王与议会的妥协,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联邦政府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州与北方州的妥协,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通过《双十协定》达成关于和平建国的一些决议,但对关键问题如中共解放区政权的合法问题,人民军队的合法问题没有达成一致,说明国共双方并没有就关键问题达成一致,因而不能体现妥协的政治智慧,故C 项错误,符合题意;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体现了君主派与共和派的妥协,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三次民主革命高潮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其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故A项正确;三次民主革命高潮的革命对象分别是清政府、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前两次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第三次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故B项错误;前两次革命的革命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国家,第三次的革命前途是实现社会主义,故C项错误;前两次革命的结果都是失败,第三次革命的结果是成功,前两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资产接民主革命思想,第三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名称出现于1927年秋收起义,中国工农红军出现于1928年以后,抗日战争期间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称为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改称为解放军,按时间排序应为②①③④,选择D项符合题意。
5.【答案】D 【解析】从抗日战争胜利后直至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崩溃,美国对国民党政府始终采取的是扶植与支持的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有关美国舆论对中共的态度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46年,国民党不断进犯各解放区,但在口头上仍说遵守《双十协定》,双方在南京进行谈判”可知,这一时期国共全面内战还尚未正式爆发,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谈判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执行‘鲶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到了延安”可知,南京谈判破裂而引起的国共关系紧张和一触即发的内战,这些都引发了美国的高度关注并对中共给予了有限的支持和帮助,故D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针对面对国民党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两翼,两翼之间的兵力十分薄弱的态势,解放军实施了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全面防御,打退敌人围剿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重点防御,粉碎敌人进攻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7.【答案】D 【解析】美国反对中国发生内战,与材料“……自治性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那样的存在,乃与中国政治团结不相符合,且实际上使政治团结不能实现”不符,故A 项错误;共产党制定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在1949年,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美国对华政策,不是蒋介石的政策,故C项错误;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与材料“美国及其他联合国家承认,目前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为达到统一中国目标之恰当机构……自治性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那样的存在,乃与中国政治团结不相符合,且实际上使政治团结不能实现”相符,故D项正确。
8.【答案】B 【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国共谈判,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蒋介石表示: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
”这句话可知国民政府仍坚持独裁内战方针,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国民党的武装力量,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及国民政府的合法性,故D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时,南京国民政府还没有成立,故A项错误;从专政对象看,有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和国民党反动派,不能反映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可以判断是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是在三大改造后,三大改造后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消失,故D 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中国赢得民族抗战伟大胜利,与材料“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的信息不吻合,故A项错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与材料“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的信息不吻合,故B项错误;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即将建立的新中国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同时也结束了第三次国内战争,故C项正确;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与“西方灾难”、“共产主义胜利”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11.【答案】评分说明:学生应提出明确的观点,如“历史三峡观”有其合理之处、“历史三峡观”不合理等,并加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