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国民性
日本人的国民性
日本人的国民性摘要:所谓国民性就是由于一个民族在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当中为了生存而演化培养出来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民族心理习惯,并以一种文化形态加以定格,成为民族行为方式的具有道德约束的异化同时又内在化的力量。
双面日本人_________矛盾的性格关键字:日本人国民性间人主义自我意识羞耻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民族特点。
美国社会重视自我,所以美国人大都个性较强,有点儿个人英雄主义的味道。
英国社会也很崇尚礼仪道德,所以有英国绅士之说。
德国社会最讲规则,所以德国人循规蹈矩世界著名。
日本社会重视协调一致,讲究团队精神,所以日本人随大流者居多,人为己为,人云亦云,这是日本人的天生秉性。
从日本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民族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的显著特点,具体如下:美国文化人类学者R.Benedict于1946年发表了著名的『菊と刀』一书,1948年由长古川松治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一度成为畅销书。
书中与美国的“罪恶文化”相对比,提出了日本文化为“羞耻文化”。
所谓“罪恶文化”,是说美国人用罪恶感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行事之前会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是犯罪。
所谓“羞耻文化”,是指日本人很重视羞耻二字,在意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所以自身的言行往往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左右,甚至会丧失自我,根据他人的标准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和日本人接触过的人都有感觉,觉得日本人说话吞吞吐吐,办事思前想后,顾虑重重,不痛快,其实都是源于顾虑羞耻。
羞耻之心限定了日本人的思维和行为,具体表现在自我意识薄弱,不突出表现自己,喜欢随声附和、随波逐流,保持一团和气。
当然,日本人也有自我意识很强、不顾羞耻的时候。
我有一个朋友是大连某高级宾馆的总经理,他曾向我咨询说:“日本应该是礼仪之邦,可是外国游客中最属日本人挑剔多,不好接待,是何道理?”我告诉他:“日本人对内和对外的意识不同,对内讲协调配合,对外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所以也就顾不了什么礼仪和羞耻了,这是日本人的两面性吧?”这个事例说明,日本人的羞耻心只表现在日本人之间,对外国人的行为应该是另当别论。
日本的国民性及其对二战后日本企业的影响
、
日本 国民性 的 由来
( )日本民族性格形成与原初 文明的联系 一 古代 日本 人的原始性 格的铸造 和原 始的文 明意识 的形成 ,很 大
一
的精 神 基 础 。
( )敬 业 性 强 二
在武士 道和神 道教思 想的影 响下 ,日本人 的敬业性很强 ,他们
程 度上取决 于他 们生活在 其 中的历史和风 土 ,包 括地理位 置 、季节 认 为工作才 是人生 的本质 和真正 含义 ,因此 ,他们 几乎把公 司当成 时令和其他 自然条件 ,而 且这些 因素基本 上 固定 不变 。 日本位 于亚
日 本人 的集 团意识非 常强 ,它给 日本 民族 带来了极强 的凝聚力
辟地 的太 阳神 。进而崇拜 太 阳神 的御子 孙 。即作为先祖 的天皇 。在 和向心力 。这种凝 聚力和 向心力 使集 团内部 的成 员产生一种 同舟共 他们 的眼里 ,天神是 至上的 ,后 来被完 全神化 了 ,这充 分反 映了古 济的心理 。大家都 全心全 意地 为集 团的发展尽 自己的努力 。尤其是 代 日本人的原始心理特征 。而且对后世 日本人的影响是深远 的。
奉天照 大神的敕令 ,将 国土 和平 地让 给皇孙 的故事 ,始 终是 以皇室 以平等之机会鼓励成员个人 之间进行竞 争。 为最高 中心 ,没有极端 地破坏过 社会 的统一 ,使 日本在 历史上 维持
着相对统 ~的政治形态 。也就是 说 , 日 最初 的政治形态 ,完全 排 本 除 了种族 的对立 ,以民族 统一作 为其政 治统一 的中心 ,其 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穿 日
于企业 内部人 员的国民素质 。受 日本古代原初 文明和 中国儒 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日本人 勤劳勇敢 ,忠心踏 实,- 1 队精神 和敬业精神举世 闻 ,t g l ,
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解读日本的国民性
浅谈日本的国民性日本处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四周海洋环绕,是一个岛国,东临太平洋,西北隔着日本海同俄罗斯、朝鲜和韩国相望。
西南隔东海与中国相望。
作为同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与中国不管是在地理位置还是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的从经济文化各方面影响着日本,而日本的国民性格却反过来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极大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地理角度剖析日本复杂国民性的形成及其产生的影响。
一、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解读1、日本国民性格中的侵略意识作为群岛国家的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周围几千个岛屿构成,面积不过万平方公里,与周围的中俄相比,它的生存空间相形见绌。
而且,由于日本坐落在环太平洋的断裂地震带上,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平均每天发生有感地震4次,境内有100多处随时可爆发的活火山,还受到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除此之外,日本资源匮乏,可耕地面积少。
这样的地理环境给日本民族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压力,使日本人总感到生存的困难,造就了日本人民敏感和捎带自卑的心理特征以及危机和生存意识。
而更具悲剧色彩的是日本本身国土面积狭小,与之相邻的确是一个国土广袤、人口众多、政权统一的大国。
与同处孤岛的英国相比,英国相邻的是一个民族主权国家纷争不已的欧洲大陆,与日本相邻的则是一个地大物博的统一国家,而且这个国家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文明都是领先于日本的。
这点区别意味深长。
前者使英国有优越感,后者是使日本民族始终有深层自卑感、压迫感,这种自卑感表现到极致就会使日本民族产生强烈的侵略意识,这种意识是对现状的不满和自卑导致的强烈嫉妒心里。
2、日本国民性格中的开放探索精神日本是一个太平洋岛国,四面环海,虽然陆地资源狭小,但是海洋资源极其丰富。
狭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渔业资源、优良的港湾,陆地资源的紧迫和岛国环境带来的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迫使急于寻找出路的日本人民开始了探寻世界的脚步。
与中国的闭关锁国不同,日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探寻世界的脚步。
第一章 日本民族性概说
6、武士道
主要内容:(1)强调主从关系中的“忠节”;(2) 强调“武勇”;(3)强调献身精神;(4)强调 “礼仪”和秩序。 “哪怕是思想最先进的日本人,只要揭开他的外衣, 就会发现他是一个武士。”
7、勤奋
“过劳死”
8、节俭
忠诚、礼仪、勇敢、信义、节俭。
日本武士切腹自杀
松本一男说:“日本人中存在一种共同的看法,即 认为无论是怎么人死后都会成佛,所以他们极不喜 欢议论死者的是非曲直,他们认为这是‘鞭打死者 ’。……不管是怎么战犯和罪犯,既然死了就没有 罪了。” 本尼迪克特:“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 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 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 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 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上出来。 ”
三、“万分之一的偿还”意识——“报恩”意 识
日本统计数理研究所曾在1963、1968、1973、1978年 对“你最重视的新道德和传统道德是什么”(各举两 项)进行了四次调查,结果,日本人认为最受重视的 传统道德是“孝顺父母”和“报恩”。每次调查提及 报恩的人各占被调查人数的43%、45%、43%、47% 。
“忽略仁慈而强调忠诚,只能被看作是日本的儒教所 独具的特征。” “在中国,忠诚意味着对自我良心的 真诚。而在日本,虽然它也在同样的意义上被使用, 但是它的准确的意义基本上是一种旨在完全献身于自 己的领主的真诚,这种献身可以达到为自己的领主牺 牲生命的程度。结果,孔子所说的‘事君以忠’在中 国被解释为‘臣子必须以一种不违反自己良心的真诚 去侍奉君主’;而日本则把此话解释为‘众臣必须为 自己的君主奉献出全部生命’”。
2日本的国民性
八.日本人的服务意识
(1)在坐新干线的列车时,每个座位的背后都表明了 所在车厢和周围几节车厢的设施,注明厕所、垃圾箱 、电话的位置,这些设施都用图案表示,在说明的最 后一行,又用日文、英文特别说明这些图案代表什么 ,如一男一女并列表示厕所 (2)日本的地图非常周到体贴。空中俯拍式的,人冲 着地图,就能立即找到前后左右 (3)饭店门口的橱窗用蜡做着逼真的食物,展示出来 的模型食物的内容、形状、数量等和实物一模一样
六.独立自强的精神
(1)日本人深信:在这个世界上不是表面上看起来 的那么美好,人类的生存是需要勇气、耐力、智慧的, 如果将下一代放在温室里成长,得到的必然是营养不 良的劣质品 (2)日本人从小就教育孩子: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 自然赐予,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小孩 外出旅游要自己背包;中学生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挣钱; 富人家的孩子也同样要打工挣钱;让幼儿园的孩子大 冬天在室外集体洗凉水澡
四.领土意识
(1)韩国独岛与中国钓鱼岛两岛之争 (2)冲之鸟礁12-24海里(岛200海里)
五.规则意识
1.规则意识的表现
(1)上车下车上飞机下飞机都井然有序。平时吃饭、参 观、游玩、付费甚至上厕所都讲究排队 (2)维持排队的秩序也是很有讲究的。排队场地设回旋 区域,用最小的区域容纳最多的人等候。同时还在队尾标 注等候的时间,后来者根据前面的排队情况决定自己是否 要加入排队队伍。 (3)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集团主义表现
(1)重视群体行为,抹杀个性
下班集体活动;放假集体旅游等
(2)服从协调者的权威
权威与权力;职业精神(小野田宽郎的故事)
(3)等级森严,长幼有序 (4)集团归属意识强
很难进入新集团;排外意识较强;很少跳槽
下班后喝酒
人类学中关于国民性的研究——从《菊与刀》看日本的国民性问题
·心理人类学期末论文·人类学中关于国民性的研究——从《菊与刀》看日本的国民性问题[摘要]从古到今,历史上很多人类学家都思考过国民性这一问题,也产生了一系列巨著。
其中最著名的是二战后,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对日本国民性的研究作品《菊与刀》,它成为二战后期美国统治日本的重要的理论依据。
书中作者分析了日本国民性的双重性,即有温柔善良的一面,又有凶狠残暴的一面,所以美国就对日本采取了一种“统而不治”的间接统治措施。
可见,人类学家研究国民性问题是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方法和高效成果的。
日本是中国的邻邦,历史上两国既有友好的交往,又有黑暗的复杂关系。
它现在是世界经济强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对中国有深刻影响,所以研究日本国民性是有意义的。
所以,我以历史上成功的研究日本国民性的案例为切入点,学习经典之作,才能更好的有自己的认识。
[关键字]国民性耻感文化人格“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菊与刀》中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日本、矛盾的日本、美丑善恶并存的日本、一言难尽的日本。
国民性格是渗透在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中的精神或意义,是某种在民族中内部“一以贯之”的文化精神,具体地表现为民族心理和由民族心理构成的特有的民族性格、民族风采、民族风调。
国民性又称民族性。
人们认为,国民性是以国家民族为单位构建的一种社会性格。
国民性是一个国家民族大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出现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的总和,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深层意识。
日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岛国,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
岛内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2.5万阿伊努族人。
日本神道和佛道较盛行。
所以,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刀。
“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
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李卓[摘要]国民性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比较普遍的、居于主导地位的心态、倾向、潜意识。
日本的历史发展过程及文化风土,造就了日本人实用主义、集团主义及注重等级秩序的国民性特征,从而构成日本人与日本社会的复杂而矛盾的性格。
深刻认识日本的国民性,对于正确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与增进两国民众的了解很有必要。
[关键词]国民性实用主义集团主义等级秩序国民性是指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范国内比较普遍的、甚至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心态、倾向、潜意识。
构成国民性主要特征的,是规定人们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和制约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
深刻认识日本的国民性,对于正确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与增进两国民众的了解很有必要。
l实用主义长期以来,。
中日同文同种”的观点对中国人影响甚大,日本是“儒教国家”的提法也成为评价日本的主流话语,其结果是导致人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
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在国家形成及后来发展、繁荣的过程中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如果对日本的社会与文化进行探人考察,就会发现日本人是一个很注重现实利益的民族,甚至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这种实用主义使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化中表现为取自己所需。
有些中国文化、制度一度传到了日本,而后来销声匿迹了,如中央集权制度,科举考试制度;也有一些东西从一开始就被拒之门外,如人们熟知的“唐时不取太监,宋时不取缠足,明时不取八股,清时不取鸦片”。
除此之外,在人伦、制度的很多方面与儒家伦理格格不入。
oooo比如,同姓不婚的制度作为中国文明的重要因素传到了朝鲜半岛,却最终投有渡过海峡传到日本。
日本人在8世纪初期制定律令的时候,许多内容都是对中国相关法律条文的照搬照抄,却对“十恶”中属于近亲相奸、紊乱人伦的“内乱”罪弃之不取。
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日本社会内近亲结婚是普遍的现象,皇室与王朝贵族尤为典型。
连参与制定律令的重要人物藤原不比等也是与同父异母妹结婚。
日本文化与国民性研究(六篇)
日本文化与国民性研究(六篇)1. 看日本人2. 中国看错了日本,日本不具备优秀“国民性”3. 楠木正成:武士道精神的由来4. 日本武士的名誉观5. 日本民族性名著----菊与刀:战争中的日本人6. 王家骅:日本儒学的特色与日本文化看日本人一、內心日本人喜歡用大字形容自身,比如大和民族,以及天皇陛下是天照大神的後裔。
這與日本領土遠離大陸的狹長瘦弱形象及日本人一貫的身材矮小的真實情況正好相反,「大」是一種心理補償。
日本人無論向內看還是向外看時,在謙卑的外表下都藏著一顆自高自大的心,但自高自大之下卻掩蓋著深埋在潛意識中的自卑心理。
這是日本人充滿矛盾的內心世界,日本民族正是藉著這種矛盾的張力推動著自身的發展壯大,直到向島外瘋狂擴張的。
一個日本人將本民族比喻成漆器,並說「剝掉日本人的外皮,除掉它的漆層,露出來的是海盜」,接著又說:「但請不要忘記:日本的漆是珍品,是製作工藝品的材料。
它不是掩蓋暇疵的塗料,沒有絲毫雜質,至少與坯質同樣精美。
」這真可看作日本人心理的完整展示:真實的自我並沒有高貴的出身,這是容易令人自卑的事,尤其是對重視名譽的日本人來說。
但在日本人,自卑正可化作動力,在對不體面的形象加以掩蓋文飾的過程中,日本人是一絲不苟的。
所以「經年累月,漆坯上的漆層塗得越厚,作出來的漆器就越貴重」,於是,日本人就最終成了高貴體面的大和民族,並最終肩負長兄的使命化作「大日本皇軍」浩浩蕩蕩地「進入」了那些他看作小弟的鄰邦。
這時的日本人也再次露出漆層下面深藏在骨子裡的真實面目:海盜的本質。
愚昧,野蠻,瘋狂,殘忍,且不講道理。
令人絕望的是,在那場戰爭結束56年之後,這個國家的行政元首還決心參拜供奉著那些侵略者幽靈的「靖國神社」,而且時間選在8月15日,56年前日本侵略軍在中國投降的日子。
他是要代那些沾滿鮮血的劊子手懺悔嗎?絕對不是,因為在這個民族的歷史中,「他們有祈禱幸福的儀式,卻沒有祈禱贖罪的儀式」。
懺悔是良心的自省,是對自身罪惡的救贖。
日本国民性——菊与刀
“菊”本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
但本尼迪克特在此以“菊与刀”来命名她这部关于描写日本文化、日本国民性的著作似乎与“菊”“刀”本身并无太大关联,而仅以此“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相关风俗,并提出日本幼儿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总之,从本尼迪克特的论述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关于日本文化的以下几个方面:1、日本人尊崇“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们对秩序、等级制的信赖,与我们对自由平等的信赖有如南北极。
”“(P31)这种信赖”建立在对人与其同伙以及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持的整个观念之上”(P31),而且,其对“国际关系的全部问题也都是用等级制这种观念来看待的。
”(P31)例如他们对发动战争原因的解释,认为“只要各国拥有绝对主权,世界上的无政府状态就会结束。
日本必须为建立等级秩序而战。
当然,这一秩序的领导只能是日本,因为只有日本是唯一的真心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等级制的国家,也最了解‘各得其所’的必要性”(P15),“万国均应在国际等级结构中确定其位置,才能形成统一的世界。
”(p16)如果顺着作者的这一解释来看日本在战争前后对战争的态度以及现今日本对二战的态度、现今日本的对外政策,我们或许会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日本人之所以不认罪、歪曲、否认、甚至妄图掩盖其战争罪行,也许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们的所作所为只不过就是要将世界各国引入其在这个大的等级结构中应处的位置,从而维持世界应有的秩序。
从他们对待等级的态度出发来进行思考,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角度。
到此,我就免不了会进一步思考,如果日本人对等级的信赖未变,那么他们对现今世界的看法是否依然以此为出发点?他们的对外政策是否依然作着相同的努力?看来,也存在我们对其对外政策进行认真思考的必要,有了二战的苦果,对日本我们仍然要警惕。
不平等、等级制的思想观念渗透在日本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等级差别要经常以适当的礼仪来确认,性别、年龄、家庭关系,过去的交往都必须考虑在内”(P34),因此,引以说“在整个历史上,日本一直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
日本社会与国民性
一位佐藤全国の0.95%,100万人左右
中国的姓具有血缘性特征
1 人的出生、世系的标志, 2 附属于个人,人皆有姓, 3 严格维护自己的姓氏,不随意改姓,“大丈夫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日本的姓具有社会性特征
封建時代,姓氏是统治阶级身份地位的 象征,平民没有姓氏。
姓作为家的象征而存在,很多情况下为 继承人独享。
2011 絆
2010 暑
年号的使用:
从645年作为大化元年开始至今1367年中, 日本共有248个天皇年号,出自106部中国 典籍。
出自《尚书》(37次) 出自《周易》(27次) 出自《诗经》(15次) 当今世界唯一的以帝王年号纪年的国家
第二种类型:先学后弃型
曾经模仿实施,在实践中发现并 不符合本国国情,因而中途放弃。 主要表现在制度层面,如古代官制、 法律、科举制度、历法等等。
二位 王 伟 281568 四位 李 伟 260980 六位 李秀英 244637 八位 张秀英 236266 十位 张 敏 233708
2007年统计数字
日本1~10位的姓氏 (单位:户)
1佐藤 2鈴木 3高橋 4田8628 327593 268869
6伊藤265902 7山本264577 8中村256902 9小林250901 10加藤211491
3)姓氏的可变性
“除了天皇家族之外,几乎所有日本人
的家族都有与异姓混血的历史”。
“即使再出色的家族,也不可能把血缘 关系上溯到数代以前,因为家系和血系 是很难一致的”。
——引自太田亮:《家系系图的合理研究法》
日本养子的特征
1、异姓大量存在 2、婿养子普遍化 3、辈分意识欠乏 4、收养的开放性
地理学家小川琢治的四个儿子:
日本人の国民性について有名なのは
日本人の国民性について有名なのは、芳賀矢一『国民性十論』と長谷川如是閑の『日本的性格』および昭和の城戸幡太郎、中村元らの論説がある。
『国民性十論』では日本人の国民性について10つの点があげられています。
1.忠君愛国 2.祖先を尊び家名を重んずる 3.現世的・実際的 4.草木を愛し自然を喜ぶ5.楽天酒落 6.淡白瀟洒7.繊麗精巧8.清浄潔白9.礼儀作法10.温和寛恕。
(忠君爱国、敬祖先重家名、现实的、实际的、爱草木、喜自然、乐天洒脱、淡白潇洒、纤丽纤巧、清净洁白、礼节做法、温和宽恕)国民性は1つの民族あるいは1つの国家の文化の中にしみ込む精神なので、民族の内部の一貫した姿勢の文化の精神であり、具体的に民族の心理と民族の心理から構成した特有な民族の性格として表れます。
日本歴史の発展と文化風土によって、日本国民は誠実で、まじめで、おとなしくて、人に対して同情心に富んで、国家や企業に忠実で、しかし全体局面の観念と独立精神が不足というような全体の国民性が形成されています。
日本企業の中で、日本の国民性は十分に現られるので、ここは日本の企業文化を通じて、いくつの面から日本の国民性について話します。
まずは日本人の集団精神で、これはほとんど日本の民族の最も基本的な国民性です。
グループ主義は日本社会と日本人の観念の中で深く根を下ろして、1種の普遍的な国民の性格を形成します。
日本人は国家と企業に対する絶対的な忠誠を重視して、このような忠誠を表すため、時には生命まで証明します。
思惟の方式の上で、日本人は強いグループを持つ意識に属して、個人はあるグループに属するべきだと考えられています。
日本人に最も愛されている花と言えば桜です。
日本の最も重要な桜の文化は実は団体の文化で、1つの桜は見たところとてもありふれているかも知れないが、たくさんの桜が集中させる時、人の心を驚かす美感の効果が見えます。
日本企業は終身雇用制と年の功の序列制を実行して、心から没頭して企業に働ければ、グループの利益を実現するとともに個人利益も獲得します。
日本人有什么特点
日本人有什么特点去日本留学的学生肯定需要对日本人做一些了解,那么日本人有啥特点呢?跟着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日本人解析为即将来日本生活或对日本感兴趣的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关于日本人的一些特点,以便大家能更快的融入日本社会。
简单归纳起来,日本主要有以下一些国民性特征:1.等级意识。
几个日本人聚在一起时,就会以年龄、社会地位等为基准,意识到彼此的身份和地位,言行举止也会受到这种意识的左右。
在语言使用上就会自觉使用敬语或谦逊语。
2.表达方式暧昧。
中国人或欧美人往往会直接向对方提出自己的主张或意见,但日本人则会注意对方的感觉和立场,有所行动时也会考虑这些因素,往往以婉转或暧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避免使用明确的“好”或“不好”的表达方式。
3.“内”“外”有别。
日本人在生活中各有各的小圈子,各自的小圈子形成一个“内”的世界,外人很难进入。
一旦进入这个小圈子则会受到彼此的关照,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小圈子以外则被看作“外”的世界。
对“外”面的人则是谦恭有礼,但内心却是封闭的。
他们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一个“认生”的民族。
因此能和日本人交上朋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言行谨慎,谨小慎微。
日本人在做出某些重大决策时往往论证再三,甚至对细枝末节也十分注意。
某些日本大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失败的例子,也可以看作是其国民性使然。
但是,日本人这种谨小慎微的行为方式,又使他们的产品精巧美观,得以为全球喜爱。
5.强调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和服从意识。
不但领导如此,在团队或集体中的个人也是如此。
基于此种认识,日本人在上级决定好的事情上,往往会一丝不苟地去完成,其过分认真的程度在有些人看来很“死板”。
但很多大企业的成功经验也正在于此。
从另一方面看,也是日本人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根本原因。
6.缺少对人生的幽默感,或许是由于地域狭小的原因所致。
一般的日本人都难以理解过分的玩笑,或者将玩笑认真看待,如果不了解这个特点,与日本人交往当中很容易造成误会。
从日本人的生活看日本的民族性
从日本人的生活看日本的民族性国民的统一性国民性就是一个民族为了与环境相适应而演化培养出来的心理习惯。
日本人提倡共同进步、协调一致,讲究团队精神。
所以,日本人大都人云亦云。
这也是日本人长期遗留的心理习惯。
美国学者发表了著名的《菊与刀》一书。
日本学者将这部作品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发行,并受到广泛好评。
在书中,日本人提出了与美国学者相对应的“羞耻文化”,并指出,日本文化是“羞耻文化”。
由此可见,日本人很注重羞耻,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因此,自身言行总是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左右,甚至迷失自我。
与日本人相处,发现他们事事小心谨慎、顾虑重重。
其实,这都源于日本人自我意识薄弱、随波逐流、讲究步调一致的统一性。
因此,日本人一直都是不善于表现自我,大都随声附和,保持一团和气的状态。
A型民族日本,可以说是A型血统治的国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据日本官方统计,日本上层社会大都由A型血人全面占领。
其中,日本国议员人数,A型血人占56%;历代总理人数,A型血人多达15人;国内医生人数,A型血人占46%;国内学者人数,A型血人占70%。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是由A型血人主导的国家。
A 型血的人,非常有特点。
他们一般会严格遵守规则和制定规则,做事认真,一丝不苟。
对什么事情都是严格要求,绝不容许有一丝懈怠。
他们的说话方式婉转且留有余地,从不直接拒绝别人。
他们做事总是三思而后行,十分小心谨慎。
A型血的人会有些极端,表面上温文尔雅,内心世界极度复杂。
这正符合日本国民的整体素质。
严格恪守规章制度,做事认真严谨,是日本人给人的第一印象。
他们做事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凡事都严格按照规矩办事,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
日本也因为此种特点,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日本同样是礼仪之邦,总给人以谦恭有礼的外在形象。
但是,就日本的犯罪现象和自杀情况来看,在这谦恭有礼的背后,日本人的心理也是非常纠结极端的。
日本生活压力非常大,他们的负面情绪日积月累,而且没有可观的宣泄渠道。
日本人的国民性格
日本人的一般国民性格关于中日两国的国民性,最流行的说法有三,一是说日本人天性团结,中国人天性好内斗。
二是说日本是个擅长学习的民族,他们学习中国,却不学缠足和宦官,很有‚取其菁华,去其糟粕‛的风范。
三是说日本人有个特性,他们一旦被别人打败,不象中国人那样恨人家,而是学习人家。
这三种说法,当然没有完全认识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国民性格差异,一般认为日本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亲近自然崇尚和谐日本人尊崇自然,主张人和自然的协调、和谐。
这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有着很大的不同。
美国的女性社会学家富劳莱丝〃克拉克霍恩认为:‚美国人和苏联人认为自然应该由人来征服的东西,墨西哥的农民认为人应屈服于自然,而日本人则认为人应与自然保持调和。
‛另外,日本人的自然观与中国人也有较大不同。
中国人一方面对自然的威力表现出坚强的忍耐精神,另一方面又主张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来‚参赞天地、化育万物‛,甚至发展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这也与日本有着相当的不同。
西方人的自然观来自于自然环境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基督教。
基督教认为,人和自然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但人是上帝按自己的样子创造的,因而人优越于自然,人应该支配自然。
在中国,则与自然环境和有关天的信仰相关。
中国的自然环境并不太优越,中原一带经常处于干旱和洪涝的交替影响之下,从而养成了中国人顽强、忍耐的精神;但是,这种灾害在某种程度上有是可以预防的,可以经过人们的努力减少损害,人们的努力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从而又产生了征服自然的思想。
在信仰方面也是这样,在中国人的信仰里,天一方面有着绝对、普遍的创造者、主宰者的支配性格,另一方面又有着是‚理‛(道德)的最高体现者的教化性格。
人们对天而言,一方面对其支配要忍耐、服从,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努力和修养成为圣人,协助和参赞天的化育。
日本人的自然观与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族的固有神道信仰有密切的联系。
在神道信仰中,日本列岛及自然万物都是神所创造的,其运动变化是神的自我展现,在自然中蕴藏着一种内在而不可见的、神秘的力量。
日本人国民性的研究——重视礼仪礼节的原因
社会文化探析日本人国民性的研究——重视礼仪礼节的原因舒 琳【摘 要】本文是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两大方面展开对这一国民性进行研究的。
地理环境、稻作文化、等级观念以及儒家思想都对日本人在重视礼仪礼节这点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礼仪礼节 国民性 环境 文化 合作一、前言日本人与人交流的时候,相当讲究礼貌。
一句话,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都体现出日本人的礼仪文化。
在日本,去朋友家拜访之前是一定要和主人事先打招呼的,如果没有告诉朋友直接去拜访在日本人看来是很不礼貌的。
而且必须严格遵守时间。
访问时,先按门铃,如果自己开门那是非常失礼的事。
同时带一点小礼物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主人做饭的时候也应该回答“谢谢您的款待”。
当然吃完饭和离开时还要再次表达感谢。
从社会心理学来说,“人类在什么环境中生活,必定会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什么样的环境”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所以人类的社会心理、国民的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在特殊的环境中被培养出特殊的国民性。
二、地理环境的影响马克思认为,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直接受其生存环境的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是先天性的,那么日本人极为注重礼仪文化的这一国民性,是怎样受地理因素影响的呢?首先,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海岸线长而复杂。
国土面积狭小约37.7万平方公里。
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60%以上为山地,平原面积狭小。
其次,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带,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日本的气候变化多段,气象灾害(台风所引起的水灾或冷害等)也极为频发;复杂的地形造成塌方和山崩也多为发生。
由于日本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是物质财产和经济的损失,也会对人类的心理造成打击。
恶劣的地理环境影响了日本国民的心理。
长久以来人们为了在灾害频发的土地上能够生存下去,人们相互帮助,团结协力,友好相处,培养了日本人的礼仪文化精神。
所以在当今时代,你不仅会发现日本人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同时人与人相处也是友好融洽的。
由日本电影看日本国民性(1)
由日本电影看日本国民性一直以来,日本这个小小的岛国所孕育的独特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尤其是大和民族传统的武士道和艺妓文化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有着强烈的神秘感。
作为四面临海的狭长岛屿,日本民族有着强烈的自强意识和危机意识,这已经作为日本国民的集体意识渗透到每个国民的灵魂中去了,他们对人生,对世界的独特观感不断地从文学、美学、音乐仲得到体现。
当然,电影也不例外。
下面,我们所要谈的就是日本电影所反映的日本民族气质:一、武士情结日本民族,具有他们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菊与刀”来总结日本的国民性。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而武士情结便是其突出的体现。
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的大批影片都是彰显武士道精神的作品,比如《姿三四郎》、《七武士》等。
《七武士》中的菊千代是一个冒充武士的农民,但是他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并且杀身成仁,因而他足以成为一个武士——胜四郎按武士之道在他的坟上插上了战刀。
《影子武士》中的影武者是个冒牌货色,他的糟糕表现毁灭了武田家的大业。
但是他在武田军队被敌人的火枪兵全部消灭时,以武士的精神一人冲向敌阵,慷慨赴死,成就了一个武士的业德。
黑泽明的作品中也表现了丧失武士精神的武士遭到天谴的必然命运。
《乱》中的太郎、次郎逐父夺位,结果一个被谋害,一个被迫切腹。
而父亲一生杀人无算,又丧失了武士冷静、客观的基本能力,因此必然在老年遭到恶报。
违背了武士道精神的武士绝没有好下场,这从反面说明了武士道的威力以及日本国民对武士道精神的崇拜与敬畏。
二、物哀情结在日本电影中体现得最集中的就是物哀情结,这也是日本国民普遍存在的世界观。
所谓“物哀”,简而言之,日本人对大自然的景物和人事变迁非常敏感,时常触景伤情,同时把这种悲伤衍生出美感来。
比如日本人把樱花奉为国花,就是哀叹她开到绚烂至极之时却义无反顾纷纷坠落的悲壮之美。
因此,在日本电影的笔调之中,经常蕴含着一丝丝哀愁和忧伤。
日本人的文化根源 从日本人的优质服务看其文化根源
日本人的文化根源 [从日本人的优质服务看其文化根源]当今传媒业的发达,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综观世界大事,感受异国文化。
在日本影视剧中我们时常会看到服务行业中日本女孩的绚烂微笑和一个接一个的鞠躬行礼,这些都是电视上虚假剧情的需要吗?日本的服务真如电视上所演的那么好吗?本文试就日语的语法、日本人的国民性等来分析其行动所包含的日式文化。
日本国民性表现日本位于欧亚大陆,主要有四个岛组成,面积是37.7815万平方公里,只比河南省大一倍多一点。
河南省的面积是日本的44%。
在这样一个狭小的国土里,日本人形成了固有的岛国国民性。
――对外闭锁性强,对内团结全都。
为了寻求对内的团结,日本人在讲话时,比起申述自己的看法来讲,更重要的是考虑怎样不损害到对方。
所以在日语对话中,当日本人被人邀请时即使没有时间也不直接说“不去”,他们决不会像美国人一样开门见山地说“NO!”为了使对方的自尊心不受到损害,而委婉地说“今日有一点事……”让对方自己来体会今日不能去这一信息。
在工作中或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看法想法不全都的状况,大家也是首先要确定对方,然后再叙述自己的观点。
而不会说“不,你这样讲不对,应当是……”一般会说“你说的对,但是我有一点想补充的……”这些讲话的方式可能在我们身边也听到过。
但是这仅仅是一部分中国人在这样用,而在日本已形成语法、句型、固有习惯,遇到这种状况就会套着用。
或者只会这样讲。
日本人为了不损害到对方的自尊心,往往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因此为别人考虑得多而细。
他们为了自己能在集体中生存下来,特殊在意别的成员怎样看待自己、对自己有什么评价等。
这些也都体现在日本的服务行业中,例如为了让客人更加明白清晰店在什么位置,哪怕是一个卖菜的小店也会在小册子上画上地图并用不同的颜色来标示,让人一目了然。
百货商店,为防止女性在试衣时把口红印留在商品上,日本人会为客人预备一个一次性的面套。
在试衣时把脸和头全部套上,等穿上衣服后再去掉。
日本の国民性
集团归属意识
“一切为了家”的观念变成了“一切为 了企业”的爱社精神, 模拟的血缘关系将职工紧紧地与企业的 命运连在了一起。 “终身雇佣制”保证了职工稳定的收入 和安定的生活。优厚的企业福利待遇将 职工和家属整个地融入企业之中。
集团归属意识 为了保持集团的团结和统一,“以 和为贵”的理念成为日本人的行为 准则。 “和”具体表现在“忠”和“”孝 “上,是集团内部的个人为换取集 团内部的和谐与统一,以泯灭个性 为代价而自发形成的合作意识和牺 牲精神。
日本国民 一、日本民族的起源
二、日本文化的特点 三、日本人の国民性
一、日本民族的起源 1 、日本人的祖先
关于日本民族的起源,一般认为是欧亚大陆人类迁徙到日本并滞 留而形成。对于日本民族的起源,一度存在两种观点:南方说和 北方说。南方说认为,日本人的祖先来自中国长江以南;相反, 北方说认为中国北方才是日本人的祖先的来源地。而借助现代科 技手段,科学家们现在基本赞同日本祖先来自贝加尔湖畔外蒙古 境内。 在旧石器时代,日本就已经出现人类的遗迹。到新石器时代(公 元前8000-公元前300),出现了绳纹文化,那时的日本人祖先依 靠打猎和采集为生。 到弥生时代(公元前300-300),大批渡来人由朝鲜半岛到达日 本,特别是到关西,以大阪(OSAKA)为界。这些人大多来自中 国东北部以及西伯利亚地区。这些人被称为弥生人,他们就是日 本民族的祖先。中华民族是日本民族祖先的来源之一。 日本民族中绝大多数属于大和民族,大约有1亿多人;其他少数 民族中,琉球人主要居住在冲绳地区,而阿依努族则是北海道原 住民。
日本在战后,将视野再次转向了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借鉴美英俄 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文化,从而实现了现代化高速发展。
虽然日本在很多方面移植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但是又不是 照搬和全盘西化。比如佛教,中国的佛教宣扬的是‚出世‛思想, 和尚的戒律十分严格;在日本,僧侣可以结婚,‚僧侣‛是作为 一种职业存在的。又比如说中国的儒家思想以孝为本,尽忠次之,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而日本人则提倡忠孝一体,而且忠的地位要 远远高于孝。再比如,欧洲的管理方式讲求个人主义,个人的表 现占主导地位;在日本,管理中追求的理念则是团队精神,有时 为了保证团队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在移植之中有改造,这是日本飞速发展的原因。日本的考察团, 每到一处,都是认真聆听,详细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谦虚谨慎一丝不苟的态度给被访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有不少 考察团则是借考察之名,行出国旅游之实,
[TPP与日本国民性]日本的等级制度
[TPP与日本国民性]日本的等级制度2022年11月11日,日本追随美国宣布加入TPP(环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协商进程。
美国热心推动TPP,很多人说这是美国欲借壳(TPP)入亚。
其实,美国从来就未离开过亚洲,也就无从谈什么重返亚洲,其之所以热心推动TPP,无非是想在其针对中国的强大的军事包围圈的基础上,再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牢固的经济包围圈而已,其意在以TPP为杠杆,主导制订亚太地区的经济游戏规则,进而更加牢固地掌控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主导权,削弱中国在此区域的影响力。
美国敦促日本加入TPP,确有挟日本打压中国之意,但是,日本加入TPP却并非完全迫于美国的压力,亦并非其国民性格缺乏主体性使然。
梦寐以求做亚洲老大的日本,随着中国的崛起,醒悟做大无望,在日本民主党夺取政权后,为了应对中盛美衰的国际变化,为谋求一条将来既不依附中国亦不受制于美国的阳光大道,新政权成立伊始就高调宣布“日本新政府宣言重视亚洲外交,其支柱是东亚共同体构想”,结果鸠山由纪夫首相心有余而力不足,日本政府便退而求其次,才有了菅直人首相主动提出日本要加入TPP。
日本谋求加入TPP更非短视行为,而是瞄着中国早晚会加入TPP而抢先设防,意在以小搏大,先发制人,为渐呈日薄西山之势的日本的未来谋求一席之地。
刻板印象遍全球世界各地,盛传着许多关于日本国民性的笑话。
其中,有如下这样一则关于日本人的“集团主义”性格的笑话。
一艘载着各国乘客的豪华客轮,因触礁马上就要沉没了,船长将各国乘客都转移到了救生艇,但是,因为救生艇严重超员,眼看着也将要沉没了,所以为了保住大多数乘客的生命,船长决定从救生艇上将英、美、德、意、俄、法、日的男性客人各赶下一人。
于是,船长便利用这七国的国民性,如下所述,成功地劝客人弃船跳海了。
船长对英国人说:“这种情况跳下去你就是绅士了!”船长对美国人说:“现在跳下去你就是英雄了!”船长对德国人说:“这种情况按照规则应该跳下去。
”船长对意大利人说:“刚才一个美女跳下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忠、孝、道义
·近代明治维新的影响
明治维新前:士、农工商
明治维新后:皇族、华族、 士族、平民 不彻底性:官吏的登用表 面上是依据学问才识,不 分出身贵贱,实际上明治 初 年的官吏多是过去的 封建家臣 没有铲除旧式封建制度, 军队中彻底废除等级制。
谢
谢 看 观
忠义勇武
·德川幕府统治的影响
德川幕府将日本的 封建体制和中央集 权推至了顶峰,不 同团队进行分属, 不同领域加强对被 统治者的控制,潜 移默化中加强日本 人的团队意识。
等级制族史诗《四十七士物语》,讲述四 十七个英雄为了“对主君的情理”牺 牲了他们的名誉、亲人、正义以及一 切,复仇成功后自杀,以生命尽忠的 故事。反映出日本人的“勇”和“忠 义”观。这种观念来源于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的精髓即“忠义勇武”,它要 求武士对于主君的绝对效忠。讲求对 大名和将军的绝对忠诚和彻底的服从。
2-3
社会文化
家庭中的长幼 礼仪教育 U形自由曲线 教育断层
恩情如债
报恩于万一
等级制
双重人格
三、参考意义
•本尼迪克特撰写《菊与刀》(战略意义) •通过了解人类心理如何受到文化的塑模,来解释较大社会的 整体性质 •克拉克洪( Clyde Kluckhohn ) 和莫瑞( Henry Murray) 曾说过 一句名言: “每一个人( 性格) 都有若干方面像所有的人若 干方面像一部分人,若干方面则什么人都不像。 •对日本的国民性,大家可以不认同,但起码不能忽视。
参考资料
黎红博,论日本国民性形成的因素[J],城市地理, 2015 第22期 P277 胥思省,浅议日本国民性的形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第34卷,第8期, P156-157 张建立,中国的日本国民性研究现状与课题[J],日本学刊,2011,第1期 张建立,日本国民性研究,日本学刊 2015 第A1期 P82-89
二、日本国民性的形成
2-1
岛屿环境 农耕型社会 自然灾害频繁 资源极度匮乏 生存条件恶劣
地理环境
危机意识强烈 集体主义至上 从容冷静 享乐主义
忍从精神
2-2
历史因素
镰仓和室 町时代武 士道精神
德川幕府统
治的影响
中国文化 的影响
近代明治维 新的影响
·镰仓和室町时代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精神是日本 国民性形成的非常 重要的原因。武士 道精神武士道的精 髓即“忠义勇武”, 要求武士对于主君 的绝对效忠。讲求 对大名和将军的绝 对忠诚和彻底的服 从
参考资料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 李卓.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5):71-75 张伟东.论日本的国民性对中日关系的影响[J].大连干部学刊,2008,24(2):39-41 摩罗.“国民劣根性”学说是怎样兴起的[J].书屋讲坛,4-9 周晓虹.理解国民性: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兼评英克尔斯的《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 [J].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2012(05):49-55 李冬木.芳贺矢一《国民性十论》与周氏兄弟[J].山东社会科学,2013(7):85-93 李卓.日本社会秩序稳定的历史文化因素——兼谈日本的国民性[J].日本学刊,2013(4): 105-159 游国龙.文化与人格研究和心理学人类学的方法论剖析——以《菊与刀》与《家元》为例[J]. 日本学刊,2010(5):101-114
3
参考意义
·什么是国民性?
国民性,是由一个国家的全体社会成员 在共同创造民族文化中形成的一种群体人格。 其成因非常复杂,一般多表现为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普遍具有并重 复出现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等。
一、日本国民性内容
各得其所
集体主义
忠义勇武
神道
危机意识
耻
实用主义
等级制度
双重性格
集团主义
日本人喜欢合群、重视集团的共同行 动,反对内部个人竞争,坚持集体利益 大于个人利益, 因此很难产生足以改朝换代的阶级对 抗。 在侵略战争中,因为是集团行为,既有 “上级命令”,又“大家都一样”,这 就形成一种“无责任集团”,干坏事的 时候没有犯罪感,干完之后也没有责任 感。
·中国文化的影响
日本的国民性
日本人的性格既好勇斗狠 而又待人态度温和;黩武而又 爱美;尊大自傲而又彬彬有礼; 冥顽不化而又柔弱善变;表面 服从而又心存怨恨,不甘受人 摆布;忠诚而又诡诈;勇敢而 又怯懦;保守而又易于接受新 的方式......
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日本的国民性
1
国民性的 内容 (是什么?)
2
造成原因及 表现 (为什么?)
等级制 军队-完全废除 社会、 家庭-根深蒂固
具体表现:
实用主义
对中国文化的选择性接受, 如日本人没有祖宗崇拜,因此忠 孝两难时很容易“舍孝求忠” 又如人们熟知的 唐时不取太监, 宋时不取缠足, 明时不取八股, 清时不取鸦片。
等级制
幼儿摇摇晃晃会走时,学习的 第一课就是尊敬父兄。 日本家庭生活的核心,就是以 性别、辈分以及长嗣继承来区 分个人的等级。 每一个日本人最初都在家里接 触等级制,后来再把这种习惯 带到经济以及政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