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古诗三首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篇一】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十一課《古詩三首》課文原文出塞[唐]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涼州詞[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夏日絕句[宋]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篇二】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十一課《古詩三首》同步練習題第一課時一、用“√”給下麵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人未還(hái huán)飛將(jiāng jiàng)在生當(dāng dàng)作人傑死亦為(wéi wèi)鬼雄不教(jiāo jiào)胡馬度(dùduó)陰山二、看拼音,寫詞語。

chūsài húzi jiéchūguǐxióng cuīrén luòxià()()()()()qín cuīxiàng zhēng zuì()朝()促()羽長()喝()三、先解釋加點詞的意思,再解釋整句的意思。

1.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但使:__________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沙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huán jiàng dāng wéi jiào dù二、出塞鬍子傑出鬼雄催人淚下秦催項征醉三、1.只要令;使。

只要鎮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活著,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

2.戰場在沙場上醉倒了請你不要笑話我,古往今來,奔赴沙場的人中有幾個人能平安歸來?第二課時一、選擇填空。

1.《夏日絕句》和《出塞》的作者分別是()和()。

A.李清照王翰B.李清照王昌齡C.王翰王昌齡2.“欲飲琵琶馬上催”中的“欲”意思是()。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莱花无处寻。

注释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②[疏疏]稀疏。

③[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①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 x 1 ng② [蛱蝶]蝴蝶的一种。

清平乐•村居[ 宋 ]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 [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 e o② [村居]词题。

③ [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

饶州,古代属于 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④ [翁媪]老翁、老妇。

⑤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1 我会写: 宿: 住宿寄宿 宿舍 宿敌 风餐露宿 徐: 徐徐徐缓 徐步 清风徐 来 不疾不徐 篱: 丙. 篱笆 竹篱茅舍 寄人篱 下W Uo疏:稀疏疏忽疏远疏导志大才疏杂:杂色杂事杂技夹杂人多手杂稀:稀疏稀客稀少稀有稀粥稀饭蜻:蜻蜓蜻蜓点水蜓:蜻蜓蜻蜓点水茅:茅草茅屋茅庐茅厕茅舍茅棚檐:屋檐房檐帽檐廊檐飞檐走璧翁:老翁渔翁翁婿主人翁塞翁失马锄:锄草锄田铁锄锄头锄奸赖:依赖抵赖诬赖赖账百无聊赖剥:剥削剥夺剥离盘剥生吞活剥多音字:宿:S U宿舍xi口一宿xi u星宿剥:b o剥削b ao剥皮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疏(疏远)蔬(蔬菜)茅(茅屋)矛(矛盾)篱(篱笆)离(离开)蜻(蜻蜓)晴(晴朗)赖(依赖)懒(懒散)课外扩展: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古诗三首古诗三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的第9课,讲述了三首古诗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呈现原文并提供相关的解读与学习要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课文原文:一朵红花开在墙,墙下开一只紫罗鸟。

鸟儿说:“花儿呀,你真好!”花儿说:“鸟儿呀,你真聪明!”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前明月光如水,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垂钓者的垂钓,钓的是清澈的河水。

瞥一眼,眼前美丽的景色;再一瞥,眼前美呆的鱼儿。

渔翁笑着摇摇头说:“再等等,再等等。

”知识点一:诗歌形式与特点古诗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独特的诗歌形式和特点。

首先,古诗通常由若干个句子组成,并由五言或七言的古文组成,形式简洁有力。

其次,古诗追求形象、含蓄和意境的艺术表达,常常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情感来传达思想和感受。

在《古诗三首》中,每首诗都有着不同的体裁与形式,如第一首是对话体,第二首是绝句,第三首则是词。

通过课文的朗读与理解,学生可以对不同的古诗形式与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

知识点二:理解诗中意境古诗通常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因此理解诗中的意境对于读懂古诗具有重要意义。

在第一首诗中,红花和紫罗鸟之间的对话体现了彼此的欣赏与赞美,传达出美好友谊的意境。

第二首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月亮,抒发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深情的意境。

第三首诗描绘了垂钓者对美丽景色和鱼儿的赞美,呈现了治愈和宁静的意境。

通过学习《古诗三首》,学生可以培养对意境的感知与理解能力,提高对古诗艺术的欣赏与品味水平。

知识点三:准确理解诗中表达古诗常常通过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来传达思想和感受,准确理解诗中的表达对于深入领会古诗的内涵至关重要。

在第一首诗中,红花和紫罗鸟互相赞美,展现出友善与聪明的品质。

第二首诗描绘了黄鹂、白鹭和明月,表达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故乡的思念。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课文原文及赏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课文原文及赏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课文原文及赏析
《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1.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课文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是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

诗人通过描写寒冷的雨夜和孤独的楚山,烘托出离别的悲伤气氛。

“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诗人清白自守,坚贞不屈的品格。

《塞下曲》是卢纶的一首描绘边塞生活的诗篇。

诗人借助夜晚大雁高飞,单于逃走等景象,展示了边疆战士英勇无畏的形象。

“大雪满弓刀”一句,既描绘出了严寒的边塞生活,又突显了战士们的英勇毅力。

《墨梅》是王冕的咏物诗,以墨梅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情操的追求。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展示了诗人不慕虚荣,只求内心清白的品格。

这三首诗各有特色,但都表达了诗人们的高尚情操和坚韧品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美的机会。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浪淘沙》《忆江南》《江雪》)课文原文及赏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浪淘沙》《忆江南》《江雪》)课文原文及赏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浪淘沙》《忆江南》《江雪》)课文原文及赏析
《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1.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课文赏析
《浪淘沙》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以及河流中沙砾被浪涛冲刷、风卷的场景。

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自己比作河中的沙砾,经历了浪淘风簸后,最终来到牵牛织女的家,展现了人生的坚韧与不屈。

《忆江南》是一首充满赞美之情的诗,诗人通过对江南春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江南的美丽和迷人之处。

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更是成为了描绘江南春色的经典之句。

《江雪》这首诗描绘了寒冬时节,大雪纷飞,天地间一片寂静的景象。

诗人通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描绘,展现出了冬天的肃杀与寂静。

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有一位独钓寒江雪的渔翁,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独立于世的精神风貌。

这三首诗各自展现了不同的景象和情感,但都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内蕴,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启示。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塞:sài(塞外、塞北、关塞)秦:qín(秦腔、秦岭、秦国)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词:cí(歌词、词语、单词)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醉:zuì(陶醉、沉醉、醉生梦死)杰:jié(杰出、英杰、英雄豪杰)亦:yì(亦然、不亦乐乎、人云亦云)雄:xióng(雄鸡、雄风、雄壮)项:xiàng(项链、颈项、强项)二、我会认将:jiàng(将领、将士、将官)三、多音字还:huán(归还)hái(还是)度:dù(度假)duó(揣度)为:wéi(以为)wèi(为什么)四、作者简介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王翰(687—726),字子羽,唐代边塞诗人。

其诗最负盛名的是《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主要作品:《凉州词》《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等。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

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梦令》《声声慢》等。

五、理解诗意《出塞》: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凉州词》: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能活着回来?《夏日绝句》: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遭遇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四年级上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由于不同地区和学校可能采用不同的教材版本,以下提供的是常见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三首古诗。

具体版本可能有所不同,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1.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解析1. 《出塞》此诗描绘了边疆的苍凉和战士的豪情。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利用时空交错,将秦汉时期与边关景色结合,展现了历史的深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则突出了战士们远离家乡、长期征战的艰辛。

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表达了对于英勇将领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2. 《凉州词》— 1 —这首诗以边塞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的豪情。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描绘了黄河源远流长、雄伟壮观的景象。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边城的孤寂和周围山峦的险峻。

后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塞生活的理解和对于战士们的同情。

3. 《夏日绝句》这首诗是李清照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的赞美。

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直接抒发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即要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则通过对于历史英雄项羽的怀念,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请注意,以上解析仅供参考,实际教学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教师解读而有所差异。

建议结合教材和课堂讲解进行理解。

— 2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课文朗读+微课一、我会写组词塞:sài(塞外、塞北、关塞)秦:qín(秦腔、秦岭、秦国)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词:cí(歌词、词语、单词)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醉:zuì(陶醉、沉醉、醉生梦死)杰:jié(杰出、英杰、英雄豪杰)亦:yì(亦然、不亦乐乎、人云亦云)雄:xióng(雄鸡、雄风、雄壮)项:xiàng(项链、颈项、强项)二、我会认组词将:jiàng(将领、将士、将官)三、多音字还:huán(归还)hái(还是)度:dù(度假)duó(揣度)为:wéi (以为)wèi (为什么)四、作者简介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王翰(687—726),字子羽,唐代边塞诗人。

其诗最负盛名的是《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主要作品:《凉州词》《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等。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

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梦令》《声声慢》等。

五、理解诗意《出塞》: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凉州词》: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能活着回来?《夏日绝句》: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遭遇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暮mù(暮色、暮年、暮气)吟yín(吟唱、吟诵、呻吟)题tí(题字、题诗、问题)侧cè(侧影、侧门、侧重)峰fēng(峰峦、山峰、顶峰)庐lú(庐山、庐舍、草庐)缘yuán(缘由、缘故、姻缘)降xiáng(降伏、归降、降龙伏虎)阁gé(阁下、阁子、阁楼)费fèi(费事、费解、费时)须xū(必须、须知、须要)逊xùn(逊色、逊位、谦逊)输shū(输血、输入、运输)二、我会认组词瑟sè(瑟瑟、瑟缩、瑟瑟发抖)骚sāo(风骚、牢骚、骚扰)三、多音字似sì(好似)shì(似的)降xiáng(投降)jiàng(降落)四、古诗大意《暮江吟》: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一粒粒真的珠子一样,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题西林壁》: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就成了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雪梅》: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五、问题归纳1.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四年级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诗意

四年级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诗意

四年级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诗意
以下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的诗意解释:
1.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首诗的意思是: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新叶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荫。

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儿童天真烂漫的赞美之情。

2.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首诗的意思是: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越长越大了;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通过对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等景物的描绘,展示了江南初夏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诗的意思是: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水东边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表现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 第一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翻译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 第一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翻译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翻译
原文(1):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原文(2):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原文(3):
忆江南【唐】白居易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是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重要课文,内容丰富,意境深远,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本文将从古诗三首的背景、作者、意境以及对当代生活的启示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古诗三首的背景古诗三首包括《登鹳雀楼》,《静夜思》,《鹿柴》,这三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所作,他是唐朝的文学家、诗人,其诗作以豪放清丽、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著称。

《登鹳雀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名篇,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而《静夜思》、《鹿柴》也同样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二、古诗三首的作者王之涣是唐代文学家、诗人,他在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被后人尊为"王右丞",可见其文学成就之高。

他的作品源于自然景物,描写深婉朴质的意境和内心的孤独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三、古诗三首的意境《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表达了登高望远的情怀和雄浑壮丽的景象;《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现了孤独的情怀和对月光的神秘幻化;《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呈现了山林幽寂的意蕴和内心静谧的思考。

四、古诗三首对当代生活的启示古诗三首的意境和思考,给予了我们很多当代生活的启示。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常常被物质和功利所困扰,而忽略了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追求。

而王之涣的作品正是在诗歌中表现了对内心生活的关注,提醒人们应当珍惜内心的宁静,追寻心灵的自由。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古诗三首所表现的意境和思考,有着深远的内涵和普遍的价值。

它让人们在喧嚣的社会中停下来,去感受内心的世界,思考生命的意义。

王之涣的作品虽然写于古代,但却有着超越时空的意义,对于当代人的思想境界和情感世界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总结回顾通过对古诗三首的全面评估,我们深入了解到了这些古代诗作的背景、作者、意境以及对当代生活的启示。

我们应当珍惜这些优秀文化遗产,加以传承和发扬光大,让古代思想智慧熠熠生辉,指引现代人向更高的精神境界迈进。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课堂笔记一、古诗三首的背景及作者简介四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分别选自我国著名诗人杜牧、杜甫和陈子昂的作品。

这三首古诗分别描绘了春天、秋天的景象,以及登高远望的心情。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解析这三首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二、古诗内容的解析1.首篇《江南春》的理解《江南春》是杜牧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篇。

诗中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鸟语花香,村庄和城市都充满活力的景象。

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好,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2.第二篇《春夜喜雨》的解读《春夜喜雨》是杜甫创作的一首表达对春雨喜爱的诗篇。

诗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句诗赞美了春雨的及时和悄无声息的滋润作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3.第三篇《登高》的赏析《登高》是陈子昂创作的一首表达登高远望心情的诗篇。

诗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句诗通过描绘风急、猿啸、落叶和长江滚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忧国忧民之情。

三、古诗的文学价值及写作手法这三首古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它们的写作手法各具特色,如杜牧的《江南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杜甫的《春夜喜雨》通过赞美春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陈子昂的《登高》则通过描绘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四、如何运用古诗表达情感和提高写作水平学习古诗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文学才华,还可以启发我们的写作灵感。

我们可以借鉴古诗的写作手法,如生动的描绘、抒发情感、表达对自然的敬畏等。

同时,通过学习古诗,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丰富词汇和表达能力。

五、学习古诗的意义和启示学习古诗有助于我们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审美情趣。

古诗中的美好景象、感人情感和哲理思考都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愉悦和启迪。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五、课文整体梳理。
1.《古诗三首》其中《出塞》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这是一首的_____________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愿望。
2.《凉州词》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_____________,对死亡并不畏缩,_____________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杰( )
鬼( )
雄( )
项( )
亦( )
2.给下列字加部首组成新字,并用新字组一个词。
正——( )——( )
崔——( )——( )
二、填空。
( )时明月( ),万里( )人( )。但使( )飞将在,( )胡马( )。这首诗的题目是《 》,诗句中“但”的意思是,这首诗的后两句大意是:( )。
三、选择。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诗句很多,如( )朝(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宋,岳飞B.元,戚继光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导语】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wo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吟”(课件出示4)2.学习会写字“暮、吟”(课件出示5)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课文原文】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莱花无处寻。

注释__________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②[疏疏]稀疏。

③[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__________①[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xìng。

②[蛱蝶]蝴蝶的一种。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__________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②[村居]词题。

③[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

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④[翁媪]老翁、老妇。

⑤[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知识点1】我会写:宿:住宿寄宿宿舍宿敌风餐露宿徐:徐徐徐缓徐步清风徐来不疾不徐篱: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疏:稀疏疏忽疏远疏导志大才疏杂:杂色杂事杂技夹杂人多手杂稀:稀疏稀客稀少稀有稀粥稀饭蜻:蜻蜓蜻蜓点水蜓:蜻蜓蜻蜓点水茅:茅草茅屋茅庐茅厕茅舍茅棚檐:屋檐房檐帽檐廊檐飞檐走璧翁:老翁渔翁翁婿主人翁塞翁失马锄:锄草锄田铁锄锄头锄奸赖:依赖抵赖诬赖赖账百无聊赖剥:剥削剥夺剥离盘剥生吞活剥多音字:宿: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剥:bō剥削 bāo剥皮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篱(篱笆)离(离开)疏(疏远)蔬(蔬菜)蜻(蜻蜓)晴(晴朗)茅(茅屋)矛(矛盾)赖(依赖)懒(懒散)课外扩展: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

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分别是《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

1.《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2.《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3.《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教学目标
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壮丽山川的思想感情。

2.学会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默写古诗。

教学重、难点:(目标1、3)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谈话导入: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

3.解释诗题,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教师板书诗题:望庐山瀑布
2)解释诗题:①望:远远的看。

②诗题:站在远处看庐山瀑布。

③这首诗描绘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二、理解意思:
1.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2.逐句理解各诗句的意思。

1)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

生:生成,在这里是“升腾”的意思。

意思: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远川:水道、河流的意思,指瀑布下泻之后像一条河。

挂:悬挂,形象地表现出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

意思: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

3)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飞泻的水流。

直下:直泻而下。

直下,既写出了山的高峻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

“三千尺”是虚指,意在形容瀑布的高和长。

意思:很长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可能是,怀疑“九天”是指天的最高处。

落:指“从……落下”;“落”字写出了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

意思:使人怀疑(好象)是银河从天上的最高处倾泻下来了。

3.读各诗句的意思,看插图,思考:
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
2)诗中哪些语句具体写了瀑布,是抓住什么来写的?
3)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速度要稍微慢一些)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节奏要轻快一些,语调高一些)1.齐读古诗,串讲诗的内容。

2.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学生质疑,练习朗读、背诵。

五、作业:1.写生字、抄古诗。

2.背诵、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谈话导入: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

3.解释诗题,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教师板书诗题:山行
2)解释诗题:在山上行走。

二、理解意思。

1.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2.逐句理解各诗句的意思。

1)远上寒山石径斜,
远上:向远处伸展。

石径:石头小路。

斜(xia):曲折不直。

意思:深秋时节的高山,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伸展。

2)白云生处有人家。

白云生处:漂浮着白云的地方。

意思:在山上漂浮着白云的地方,隐约可以看到有住人的房子。

3)停车坐爱枫林晚,
停:因为。

爱:喜爱、留恋。

晚:傍晚。

意思:我停下车子不走了,是因为我喜爱这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4)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

红于:比……还红。

二月花:春天的花。

意思:被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3.读各诗句的意思,看插图,思考:
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景色?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齐读古诗,串讲诗的内容。

2.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学生质疑,练习朗读、背诵。

五、作业:1.写生字、抄古诗。

2.背诵、默写古诗。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谈话导入: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

3.解释诗题,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教师板书诗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解释诗题:在重阳节这天思念家乡的兄弟。

二、理解意思。

1.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2.逐句理解各诗句的意思。

1)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这里指长安。

异客:他乡的客人。

意思:我孤独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2)每逢佳节倍思亲。

逢:遇到。

倍:加倍,更加。

佳节:美好的节日,这里指重阳节。

意思:每当遇到节日,我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

3)遥知兄弟登高处,
遥:远。

兄弟:哥哥弟弟。

登高:民间风俗,外出登高。

意思: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

4)遍插茱萸少一人。

遍:全部。

茱萸:一种植物,据说插在头上可以防灾避疫。

意思:兄弟们都插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单单缺少我一人。

3.读诗句意思,思考:这首诗讲的什么事?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齐读古诗,串讲诗的内容。

2.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学生质疑,练习朗读、背诵。

五、作业:1.写生字、抄古诗。

2.背诵、默写古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