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应用题解题思路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20道经典应用题及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20道经典应用题及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20道经典应用题及解题思路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

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解: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解题思路: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解:45+5×3=45+15=60(千克)答:3箱梨重60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解题思路: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

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解:4×2÷4=8÷4=2(千米)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小军和小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小军要了13支,小强要了7支,小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解题思路: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小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小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小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答:每支铅笔0.2元。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

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

小学数学50道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模板

小学数学50道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模板

小学数学50道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模板1、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解题思路:由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

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解: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解题思路: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解:45+5×3=45+15=60〔千克〕答:3箱梨重60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解题思路: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

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解:4×2÷4=8÷4=2〔千米〕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解题思路: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13-〔13+7〕÷÷[13—20÷÷3=0.2〔元〕答:每支铅笔0.2元。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

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制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30类典型应用题: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元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2、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4、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

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5、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

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6、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

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3、和差问题【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7、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8、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如何快速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以及解题思路

如何快速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以及解题思路

如何快速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以及解题思路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很多小朋友失分最多的题,但其实,小学数学的知识点也不是很多,所以,平时家长们可以多让孩子读题目,理解题意。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1、简单应用题(1) 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

(2) 解题步骤: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

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

b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

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

C检验: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

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

2、复合应用题(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

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

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口答,逐步过渡到笔答。

( 7 ) 解答加法应用题:a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b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小学数学20道常考应用题及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20道常考应用题及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20道常考应用题及解题思路1、一桶油连桶重16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9千克,桶重多少千克?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16千克和9千克的差正好是半桶油的重量。

9千克是半桶油和桶的重量,去掉半桶油的重量就是桶的重量。

答题:解:9-(16-9)=9-7=2(千克)答:桶重2千克。

2、一桶油连桶重10千克,倒出一半后,连桶还重5.5千克,原来有油多少千克?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10千克与5.5千克的差正好是半桶油的重量,再乘以2就是原来油的重量。

答题:解:(10-5.5)×2=9(千克)答:原来有油9千克。

3、用一只水桶装水,把水加到原来的2倍,连桶重10千克,如果把水加到原来的5倍,连桶重22千克。

桶里原有水多少千克?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桶里原有水的(5-2)倍正好是(22-10)千克,由此可求出桶里原有水的重量。

答题:解:(22-10)÷(5-2)=12÷3=4(千克)答:桶里原有水4千克。

4、小红和小华共有故事书36本。

如果小红给小华5本,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相等,原来小红和小华各有多少本?解题思路:从“小红给小华5本,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相等”这一条件,可知小红比小华多(5×2)本书,用共有的36本去掉小红比小华多的本数,剩下的本数正好是小华本数的2倍。

答题:解:小华有书的本数:(36-5×2)÷2=13(本)小红有书的本数:13+5×2=23(本)答:原来小红有23本,小华有13本。

5、有5桶油重量相等,如果从每只桶里取出15千克,则5只桶里所剩下油的重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油的重量。

原来每桶油重多少千克?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知,5桶油共取出(15×5)千克。

由于剩下油的重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油的重量,可以推出(5-2)桶油的重量是(15×5)千克。

答题:解:15×5÷(5-2)=25(千克)答:原来每桶油重25千克。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与思路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与思路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与思路“直接思路”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

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

【顺向综合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

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 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

(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

(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

(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

(5)已知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图2.1)表示。

例2 下面图形(图2.2)中有多少条线段?分析(仍可用综合思路考虑):我们知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如果我们把上面任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基本线段,那么就可以这样来计数。

(1)左端点是A的线段有哪些?有AB AC AD AE AF AG共6条。

(2)左端点是B的线段有哪些?有BC、BD、BE、BF、BG共5条。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优质PPT]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优质PPT]

例4 甲乙两车原来共装苹果97筐,从甲车取下14 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两车原 来各装苹果多少筐?
解 “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 比乙车还多3筐”,这说明甲车是大数,乙车 是小数,甲与乙的差是(14×2+3),甲与 乙的和是97,因此
甲车筐数=(97+14×2+3)÷2=64(筐) 乙车筐数=97-64=33(筐) 答:甲车原来装苹果64筐,乙车原来装苹果33
解 甲乙两袋、乙丙两袋都含有乙,从中可以 看出甲比丙多(32-30)=2千克,且甲是 大数,丙是小数。由此可知
甲袋化肥重量=(22+2)÷2=12(千克) 丙袋化肥重量=(22-2)÷2=10(千克) 乙袋化肥重量=32-12=20(千克) 答:甲袋化肥重12千克,乙袋化肥重20千克,
丙袋化肥重10千克。
2、归总问题
【含义】
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 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 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 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 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 (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 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 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的十大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的十大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的十大方法观察法是一种解题方法,通过观察题目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题目的结构特点及图形的特征,从而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在观察中要动脑,要想出道理、找出规律。

尝试法是一种解题方法,按照自己认为可能的想法,通过尝试,探索规律,从而获得解题方法。

在尝试时可以提出假设、猜想,都要目的明确,尽可能恰当、合理,从而减少尝试的次数,提高解题的效率。

列举法是一种解题方法,把问题分为不重复、不遗漏的有限情况,一一列举出来加以分析、解决,最终达到解决整个问题的目的。

用列举法解应用题时,往往把题中的条件以列表的形式排列起来,有时也要画图。

综合法是一种解题方法,从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的关系入手,逐步分析出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间的关系,一起到求出未知数量的解题方法。

以综合法解应用题时,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并通过这两个已知数量解出一个问题,然后将这个解出的问题作为一个新的已知条件,与其它已知条件配合,再解出一个问题,一直到解出应用题所求解的未知数量。

分析法是一种解题方法,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选择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的解题方法。

用分析法解应用题时,如果解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或其中一个条件)是未知的,就要分别求解找出这两个(或一个)条件,一直到所需要的条件都是已知的为止。

综合-分析法是将综合法和分析法结合起来使用的解题方法,适用于解比较复杂的应用题。

归一法是一种解题方法,先求出单位数量(如单价、工效、单位面积的产量等),再以单位数量为标准,计算出所求数量的解题方法。

归总法是一种解题方法,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分别解决后再将结果合并起来,最终得到整个问题的解。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剔除下面文章的格式错误已知单位数量和单位数量的个数,先求出总数量,再按另一个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求未知数量的解题方法叫做妆总法。

解答这类问题的基本原理是:(1)总数量=单位数量×单位数量的个数;(2)另一单位数量(或个数)=总数量÷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论思路

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论思路

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论思路数学是一门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的学科,而数学应用题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

在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论思路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一、提供真实的生活情境首先,为了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论思路,我们可以通过提供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解题的兴趣。

例如,在解决加法问题时,可以通过讲述购物或者分发物品的情景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计算,从而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主动思考,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例如,给学生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他们思考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引导他们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论。

三、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在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论思路方面,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

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逻辑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从而找出解题的线索和规律。

四、注重实际操作和练习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实际操作和练习也是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论思路的重要环节。

通过举一反三的练习,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鼓励学生交流和合作最后,为了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论思路,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或者讨论活动,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从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论思路需要我们提供真实的生活情境、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注重实际操作和练习,以及鼓励学生交流和合作。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集合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集合
解 (1)800亩是4亩的几倍? 800÷4=200(倍)
(2)800亩收入多少元? 11111×200=2222200(元)
(3)16000亩是800亩的几倍? 16000÷800=20(倍)
(4)16000亩收入多少元? 2222200×20=44444000(元)
答:全乡800亩果园共收入2222200元,全县16000 亩果园共收入44444000元。
解 (1)杏树有多少棵? 248÷(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 62×3=186(棵)
答:杏树有62棵,桃树有186棵。
例2 东西两个仓库共存粮480吨,东库存 粮数是西库存粮数的1.4倍,求两库各存粮 多少吨?
解 (1)西库存粮数: 480÷(1.4+1)=200(吨)
(2)东库存粮数: 480-200=280(吨)
答:东库存粮280吨,西库存粮200吨。
例3 甲站原有车52辆,乙站原有车32辆,若每天 从甲站开往乙站28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几天 后乙站车辆数是甲站的2倍?
解 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 相当于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24)辆。把几天 以后甲站的车辆数当作1倍量,这时乙站的车辆数 就是2倍量,两站的车辆总数(52+32)就相当于 (2+1)倍,那么,几天以后甲站的车辆数减少 为 (52+32)÷(2+1)=28(辆)
例2 爸爸比儿子大27岁,今年,爸爸的 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求父子二人今年各 是多少岁?
解 (1)儿子年龄=27÷(4-1)=9(岁) (2)爸爸年龄=9×4=36(岁)
答:父子二人今年的年龄分别是36岁和9岁。
例3 商场改革经营管理办法后,本月盈利比上 月盈利的2倍还多12万元,又知本月盈利比上月 盈利多30万元,求这两个月盈利各是多少万元?

小学数学中解答应用题常用的几种思路方法

小学数学中解答应用题常用的几种思路方法

小学数学中解答应用题常用的几种思路方法纵观小学数学课本,应用题部分成为本阶段的一个重点、难点,它不仅与人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而且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但在实际教学中,最让教师头疼的就是学生总是不能熟练地独立分析解答应用题。

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点:(1)基础差;(2)没有正确的方法。

教师要想在课堂中完全改变这些现象,大幅度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方法上完成这一环节任务。

怎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能力呢?以下是我归纳的几种方法:一、分析法分析法是指从问题想起,逐一找到解答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解答两步或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条件,直至推到题中的已知条件为止。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教师“导”得好,“导”得巧,才能使课堂教学走出平淡,掀起波澜,推动课题教学走向成功。

如教学:“一个工程队要修一条长70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3天,平均每天修85米,剩下的要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解答前,先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画线段图。

然后,引导学生分三步看图思考:1、要求后5天平均每天修多少米,必须知道哪些条件?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缺少什么条件?2、要求的这个条件又需要知道什么?3、这个未知量你是怎样求的?学生通过以上步骤的分析,很快就能理清本题的解题思路:计划修的米数-前3天修的米数,最后再除以5天。

这样便完成了这道题的解题过程,运用分析法可以简化应用题的难度,找准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正确解答。

二、综合法综合法是从现有条件想起,一步一步求出问题。

用这种方法解答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比较顺手。

在教学连乘应用题时,一般都有三个已知条件,学生一般喜欢用综合法去分析,但经常将题中的三个条件的位置搞反,虽然结果一样,但却讲不出道理,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懂题意,认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地运用条件、搭配条件。

如何帮助小学六年级孩子掌握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

如何帮助小学六年级孩子掌握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

如何帮助小学六年级孩子掌握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数学是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而掌握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方法和技巧,以帮助小学生掌握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

一、理解问题解题的第一步是确切地理解问题。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在解题之前,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他们应该学会从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并思考问题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点。

只有对问题进行深入理解,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例如,题目中可能提到一些数字、关键词或问题背景,让学生学会将这些信息与相应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

同时,老师和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建立解题步骤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关键是建立一套清晰的解题步骤。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训练和实践来培养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一个通用的解题步骤,供参考:1. 思考问题: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2. 收集信息:将问题中提到的信息以及关键词进行整理和记录。

3. 确定解题方法:根据问题的要求和条件,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4. 实施解题过程:按照所选的解题方法,逐步进行计算和推理。

5. 检查答案:验证解答结果是否符合问题的要求,是否有逻辑上的错误。

6. 总结归纳:回顾解题过程,总结解题方法和经验。

通过这样的解题步骤,小学生可以在解题过程中有条不紊,避免遗漏关键步骤,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分析和解决常见的数学应用问题类型数学应用题通常可以归纳为一些常见的问题类型,例如加减乘除、几何问题、时间和调度问题等。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具体的指导。

1. 加减乘除问题:孩子需要学会从问题中提取数学运算的关键词,如“增加”、“减少”、“倍数”、“比例”等,然后根据问题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

2. 几何问题:适当使用图形工具,如尺子、量角器等,帮助学生理解和绘制几何图形,从而更好地解决几何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掌握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应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审题审题是解决应用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审题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和问题,并尝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题目,学生可以尝试将题目中的信息用图形或符号表示出来,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分析问题在审题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分析问题时,学生需要注意问题的类型和特点,并尝试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逐一解决。

同时,学生还需要注意问题中的隐含条件和关键词语,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寻找等量关系在应用题中,等量关系是指题目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寻找等量关系,学生可以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来解决问题。

因此,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寻找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或方程组。

四、计算计算是解决应用题的最后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计算准确性和计算速度,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学生还需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符号的运用,以便更好地完成计算。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

通过审题、分析问题、寻找等量关系和计算等步骤,学生可以更好地解决应用题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刚刚接触应用题,很多同学都会有些畏难的心理,其实,应用题并不是很难的,只是需要一些细心和耐心,只要你克服了这个心理,你就会发现,应用题其实并不难。

审题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只有明白了题目中的意思,才能更好的去解题。

分析题意是解决应用题的必经之路,只有明白了题目的意思,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解题。

在题目中,你经常会遇到一些已知量和未知量,这些量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去解题。

数量关系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只有找出了数量关系,才能更好的去解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10个思路应用题解题思路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10个思路应用题解题思路解题技巧

1.顺向综合思路“直接思路”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

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

【顺向综合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

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 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

(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

(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

(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

(5)已知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图2.1)表示。

例2 下面图形(图2.2)中有多少条线段?分析(仍可用综合思路考虑):我们知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如果我们把上面任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基本线段,那么就可以这样来计数。

(1)左端点是A的线段有哪些?有 AB AC AD AE AF AG共 6条。

(2)左端点是B的线段有哪些?有 BC、BD、BE、BF、BG共5条。

小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小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小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1、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这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2、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和÷(倍数+1)=1倍数(或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

3、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差÷(倍数-1)=小数,小数+差=大数。

4、过桥问题,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桥,求所用的时间。

路程=桥长+列车长度。

5、流水问题,求船在流水中航行的时间。

船速+水速=顺流速度,船速-水速=逆流速度。

6、线上植树问题,求植树的株数。

在封闭的线上植树。

路长=株距×株数,株距=路长÷株数,株数=路长÷株距。

在不封闭的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

路长=株距×(株数-1),株距=路长÷(株数-1),株数=路长÷株距+1。

7、面上植树问题,求植树的株数。

当长方形土地的长、宽分别能被株距、行距整除时。

行距×株距=每株植物的占地面积,土地面积÷每株植物的占地面积=株数。

当长方形土地的长、宽不能被株距、行距整除时。

可以按线上植树问题解题。

8、盈亏问题,求分配的'人数。

剩余物品的个数差÷分配方法的个数差=分配的人数。

9、年龄问题,求两人的年龄。

大人年龄-小孩年龄=年龄差。

10、鸡兔问题,已知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兔只数。

兔子只数=(总腿数-总头数×2)÷2,鸡的只数=(总头数×4-总腿数)÷2。

11、时钟问题,求时针和分针重合、成直线或直角的时间。

两针重合时间=两针间隔格数÷11/12。

两针成直线时间=(两针间隔格数±30)÷11/12。

两针成直角时间=(两针间隔格数±15或45)÷11/12。

小学数学应用题宝典!类型归纳+解题思路+例题整理

小学数学应用题宝典!类型归纳+解题思路+例题整理

小学数学应用题宝典!类型归纳+解题思路+例题整理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

例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例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2、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整数和小数的应用简单应用题(1) 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

(2) 解题步骤: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

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

b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

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

C检验: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

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

复合应用题(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

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

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口答,逐步过渡到笔答。

( 7 ) 解答加法应用题:a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b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8 ) 解答减法应用题:a求剩余的应用题:从已知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

-b求两个数相差的多少的应用题:已知甲乙两数各是多少,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或乙数比甲数少多少。

c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9 ) 解答乘法应用题:a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已知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求总数。

b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是多少,另一个数是它的几倍,求另一个数是多少。

( 10) 解答除法应用题:a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把这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求每一份是多少。

b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

C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倍的应用题:已知甲数乙数各是多少,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

d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11)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 单价×数量路程= 速度×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总产量=单产量×数量典型应用题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

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

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2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100 ,所用的时间为,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60 千米,所用的时间是,汽车共行的时间为+ =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2 ÷=75 (千米)(2) 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两次归一问题。

根据球痴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

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

又称“单归一。

”两次归一问题,用两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

又称“双归一。

”正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反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除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数量(单一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例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4774 米,照这样计算,织布6930 米,需要多少天?分析: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就是单一量。

693 0 ÷( 477 4 ÷31 ) =45 (天)(3)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数量关系式: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另一个单位数量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另一个单位数量。

例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800 米,6 天修完。

实际4 天修完,每天修了多少米?分析:因为要求出每天修的长度,就必须先求出水渠的长度。

所以也把这类应用题叫做“归总问题”。

不同之处是“归一”先求出单一量,再求总量,归总问题是先求出总量,再求单一量。

80 0 ×6 ÷4=1200 (米)(4) 和差问题: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以及他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

解题关键:是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然后再求另一个数。

解题规律:(和+差)÷2 = 大数大数-差=小数(和-差)÷2=小数和-小数= 大数例某加工厂甲班和乙班共有工人94 人,因工作需要临时从乙班调46 人到甲班工作,这时乙班比甲班人数少12 人,求原来甲班和乙班各有多少人?分析:从乙班调46 人到甲班,对于总数没有变化,现在把乙数转化成2 个乙班,即9 4 - 12 ,由此得到现在的乙班是( 9 4 - 12 )÷2=41 (人),乙班在调出46 人之前应该为41+46=87 (人),甲班为9 4 - 87=7 (人)(5)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解题关键: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确定为标准数。

求出倍数和之后,再求出标准的数量是多少。

根据另一个数(也可能是几个数)与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去求另一个数(或几个数)的数量。

解题规律:和÷倍数和=标准数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例:汽车运输场有大小货车115 辆,大货车比小货车的5 倍多7 辆,运输场有大货车和小汽车各有多少辆?分析:大货车比小货车的5 倍还多7 辆,这7 辆也在总数115 辆内,为了使总数与( 5+1 )倍对应,总车辆数应( 115-7 )辆。

列式为( 115-7 )÷( 5+1 ) =18 (辆),18 ×5+7=97 (辆)(6)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题规律:两个数的差÷(倍数-1 )= 标准数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甲乙两根绳子,甲绳长63 米,乙绳长29 米,两根绳剪去同样的长度,结果甲所剩的长度是乙绳长的3 倍,甲乙两绳所剩长度各多少米? 各减去多少米?分析:两根绳子剪去相同的一段,长度差没变,甲绳所剩的长度是乙绳的3 倍,实比乙绳多( 3-1 )倍,以乙绳的长度为标准数。

列式( 63-29 )÷( 3-1 ) =17 (米)…乙绳剩下的长度,17 ×3=51 (米)…甲绳剩下的长度,29-17=12 (米)…剪去的长度。

(7)行程问题: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杜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解题关键及规律: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速度和×时间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例甲在乙的后面28 千米,两人同时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6 千米,乙每小时行9 千米,甲几小时追上乙?分析:甲每小时比乙多行( 16-9 )千米,也就是甲每小时可以追近乙( 16-9 )千米,这是速度差。

已知甲在乙的后面28 千米(追击路程),28 千米里包含着几个( 16-9 )千米,也就是追击所需要的时间。

列式2 8 ÷( 16-9 ) =4 (小时)(8)流水问题:一般是研究船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

它是行程问题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它也是一种和差问题。

它的特点主要是考虑水速在逆行和顺行中的不同作用。

船速: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

水速:水流动的速度。

顺水速度:船顺流航行的速度。

逆水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

顺速=船速+水速逆速=船速-水速解题关键:因为顺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和,逆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差,所以流水问题当作和差问题解答。

解题时要以水流为线索。

解题规律:船行速度=(顺水速度+ 逆流速度)÷2流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路程=顺流速度×顺流航行所需时间路程=逆流速度×逆流航行所需时间例一只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顺水而行,每小时行28 千米,到乙地后,又逆水航行,回到甲地。

逆水比顺水多行2 小时,已知水速每小时4 千米。

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此题必须先知道顺水的速度和顺水所需要的时间,或者逆水速度和逆水的时间。

已知顺水速度和水流速度,因此不难算出逆水的速度,但顺水所用的时间,逆水所用的时间不知道,只知道顺水比逆水少用2 小时,抓住这一点,就可以就能算出顺水从甲地到乙地的所用的时间,这样就能算出甲乙两地的路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