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比较及与三大政策的联系
![新旧三民主义比较及与三大政策的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20d86cb2f121dd36a22d820f.png)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与联系新旧三民主义和分析对比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提出具体反帝斗争要求,认清了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关系,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危害。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内容演变成排满兴汉→反满贵族→明确反帝斗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强凋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即强调它的人民性、群众性。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这样将资产阶级民权政冶与反帝民族主义斗争相结合,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和飞跃。
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更新解释了“平均地权”,提出了新的方针。
“农民之缺乏由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上地,资其耕作。
”即“耕者有其田”,明确反对封建剥削。
“节制资本”,“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实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生活”。
民生主义和扶助农工政策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国民大革命。
总之,新三民主义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内容,并且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结合起来,民权为“平民所共有”和“节制资本”的口号。
这表叫对旧三民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采取了批判的态度。
“反对帝国主义”和“耕者有其山”的口号,使它有明确的反帝反封的政治内容。
尽管它斗争的彻底性、革命最终目标、指导思想同阶级不同与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有着本质区别,但它与民主革命纲领的各种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摘录自钱厚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中国革命》---------------------------------------------------------------------------------------------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1924年召开的国民党“一大”,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他一生中最伟大转折。
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是什么意思
![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93518a6e680203d8cf2f2498.png)
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是什么意思?旧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民族:推翻满清贵族统治的满清王朝,但不是针对满族人。
民权:建立共和体制,主权在民,提倡自由,博爱,平等民生:丈量土地,平均地权,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这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利益上的要求,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新的:民族(都是新增加的,重复的就不说了)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民权:提出认人权力平等,比以前的抽象提法有进步民生:限制资本的投入,保护农民的利益新的和旧的最大差别就是提出了三大政策:联共,联俄,扶助工农三民主义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
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
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
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
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概括了客观历史进程提出的三大斗争任务。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
这个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最早的组织的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誓词同《兴中会章程》中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内容,成为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的简要表述。
兴中会的纲领中第一次划时代地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要求。
次年孙中山在广州起义流产而逃亡国外期间,认真研读了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实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
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通过后来的革命实践,三民主义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同盟会的政纲中,三民主义被完整地表述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四句话。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首先揭橥的战斗旗帜。
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既有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有以满族贵族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清朝统治集团正日益勾结起来。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a6786311ba1aa8114431d9ce.png)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众所周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今年是孙中山旧三民主义诞生的第一百一十周年,而去年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诞生的第九十周年。
所以,我们弄清新旧三民主义的相关知识点是有一定历史纪念意义的!1、旧三民主义1、背景(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挽救民族危亡的改良方案不断碰壁。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提出了“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在第二次烟片战争后开始的洋务运动奠定了基础。
洋务运动经过三十余年的改良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的民富国强,但甲午战争时慈禧挪用军费是导致战败及洋务运动失败的重要因素,使国人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
其间,孙中三上书李鸿章,而李不屑一顾。
甲午战后,列强明显看到了清政府的软弱,故出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维新改良派为救亡图存而掀起自上而下的戊戌变法运动,但一百零三天后,慈禧发动政变,宣告变法失败。
政变后,有人说李鸿章为“康党”。
从此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孙中山上书及维新变法等改良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选择了革命的道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战后,由于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冲击力中国的自然经济,再加上《马关条约》中规定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及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希望掌握一定的政治权力。
当孙中山上书失败后,便成立兴中会,开始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在思想家邹容《革命军》、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著作影响下,各地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建立,这些更坚定了孙中山的革命意志!2、提出: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会上,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即同盟会的纲领)。
新旧三民主义解析
![新旧三民主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81b22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4.png)
新旧三民主义解析新旧三民主义的理解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对于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基于三民主义形成的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三民主义这一历史概念,也成为近年来高考关注的重点。
一、三民主义的内涵与认识三民主义表述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涵义】推翻满清统治,废除清朝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认识】①“反满”指反对清统治者及其特权,非反有满洲人;②“反帝”旗帜不鲜明,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涵义】①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制;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防止封建君主制复辟。
【认识】①批判了保皇派君主立宪的谬论;②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愿望。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涵义】核定地价,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资产阶级的“土地国有”。
【认识】①没有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条件下实现土地国有是不可能的;②反映资产阶级开始注意农民问题,符合人民要求。
二、三民主义的评价【误区】三民主义是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领导中国革命胜利。
这种观点错在没有从三民主义的内涵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现状去分析。
【评价】①进步性: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②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这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三、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孙中山晚年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不同之处在于:1、民族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新三民主义则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并提出要实现国内民族平等;2、民权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比较空洞,新三民主义则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并且和反帝结合起来;3、民生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没有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新三民主义则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并确定了“耕者有其田”的方针,因此提出了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
新三民与旧三民的根本区别
![新三民与旧三民的根本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9f6e47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6.png)
新三民与旧三民的根本区别引言: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不可忽视的政治团体,即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
这两个主义都以三大原则为基础,即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人民福利。
然而,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在理念、思想和实践上存在根本区别。
本文将从时代背景、政治理念、社会变革和思想传承等方面,对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根本区别进行深入探讨。
一、时代背景的差异新三民主义的兴起与旧三民主义背景有着明显的差异。
旧三民主义主要是在晚清和民国初年诞生的,而新三民主义则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初期兴起。
旧三民主义的兴起是在一个封建社会逐渐崩溃的时期,而新三民主义则是在革命时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的。
这两个时期的社会背景、政治氛围和理念追求都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也为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带来了根本的区别。
二、政治理念的转变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在政治理念上有着明显的转变。
旧三民主义强调国家的统一和民主,但仍保留了一定程度上的封建色彩。
而新三民主义则更加强调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人民福祉,明确倡导社会主义。
新三民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追求的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形态。
这种转变反映了时代背景和政治发展的变化,也表明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社会变革的不同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在社会变革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旧三民主义主要是在共和革命之前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其社会变革主要是指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进程。
而新三民主义则更注重社会经济的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
新三民主义强调发展经济、增加人民福利并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这种社会变革的差异反映了两个主义的不同追求和目标,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
四、思想传承的差异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在思想传承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旧三民主义主要是由孙中山等人提出和倡导的,其思想主要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而新三民主义则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其思想体系更加全面和科学。
旧三民族主义和新三民的内容
![旧三民族主义和新三民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132144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4.png)
旧三民族主义和新三民的内容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虽然这两个概念听上去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它们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别担心,咱们会用最简单的语言,让这些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
下面咱们就来捋一捋这两个“三民主义”到底有什么不同。
1. 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旧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初提出的。
这时候的中国正经历着一系列的风风雨雨,孙中山的目的就是要给国家找到一条明路。
1.1 民族主义首先是民族主义。
孙中山希望中国能够统一起来,摆脱列强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
这是他当时最关心的事情了,毕竟那个时候,列强们像苍蝇一样围绕中国,真是让人看了心烦。
1.2 民权主义接着是民权主义。
孙中山希望中国能够建立一个民主的政治体制,让老百姓有话语权。
这就像是大家一起来开会,决定家里的大事小情,而不是让一个人说了算。
1.3 民生主义最后是民生主义。
这一部分的核心就是要改善人民的生活,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
孙中山想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不再为三餐发愁。
2. 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新三民主义是国民相关部门在孙中山去世后,由蒋介石等人继续推进的。
虽然它沿用了“旧三民主义”的名称,但实际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
2.1 民族主义的新内涵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除了继续强调中国的独立和统一之外,还加上了更强的反共色彩。
这段时间,中国的政治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国家的未来也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2.2 民权主义的新发展在民权主义方面,新三民主义主要强调集权的必要性,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相关部门的控制力。
相比于旧三民主义时期更倾向于广泛的民主,新三民主义更加注重政治稳定,集权被认为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
2.3 民生主义的新目标至于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在这方面也有了新动作。
他们不只是关注基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开始注重经济的现代化,比如发展工业和基础设施。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现代化的进程,民生的改善不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付诸实际行动。
新旧三民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fa1d976f011ca300a6c39032.png)
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民生(平均地权)核定地价,现地价归原主,新增地价归国有
民生主义:实行“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
评
价
是较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也反映了全体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成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
性质仍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但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革命目标基本相同(反帝、反封),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大革命的旗帜
特点
受美国总统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启迪
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与中共民纲的革命目标基本相同
差异
民族:未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从无到有)
民权:民权为资产阶级所享有
新旧三民主义内容及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背
景
民族危机加剧,救国努力连遭失败,需探索新的救国真理
民资初步发展,资~革命派登上政治舞台,需革命理论指导
孙中山研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并与国情相结合
总结历次斗争失败教训,认识到老办法行不通
认识到国民党内投机分子太多,需要改组,吸纳新鲜血液
十月革命影响,使他决定联俄、联共,探索新的革命途径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范围扩大)
民生:核定地价
耕者《临时约法》: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
改组国民党;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
提
出
1905年在东京同盟会成立大会上,提出16字…革命纲领,孙中山在《民报》上对其进行了理论阐发,概括为三民主义
1924国民党一大,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与中共合作;接受中共反帝反封主张;确立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关系,局限,新旧对比
![三民主义关系,局限,新旧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48a8099d51e79b89680226e7.png)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1、就其提出的历史背景来说: 、就其提出的历史背景来说: 旧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 权,自由平等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以美国、法国的民主思 想作为政治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 命纲领,并用以指导了辛亥革命的实践,但未能真正给 中国社会指明出路。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一战后,“打倒列强,除军阀” 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国共产党经过二七惨案认 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 党当时是革命的民主派,有一定威望又在南方建立了革 命根据地,其领导人孙中山欢迎同共产党合作。
2、就其内容来说: 就其内容来说: 就其内容来说 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但它没有意识 到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华民族独立的最大障碍,没有明确的 提出反帝的要求。 (2)民权主义:建立民国这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 的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民国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说明孙中山顾及了广大人民的 利益,但由于站在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立场上,反对没收地主 土地,所以提不出彻底的个土地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则增加了:(1)新民族主义增加 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2)新民权主 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政。 (3)新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
民族、民权、民生之间的关系 民族、民权、民生之间的关系:三民主 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目标是建立资 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它是民主革命的 首要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 是补充和发展。
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首先,它没有正面的、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实现民 族独立的口号,没有把斗争锋芒直接对准帝国主义,相反, 却对帝国主义抱有某种程度的幻想。 其次,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 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 到真正的保证。同时,也没有明确的把汉族军阀、官僚、地 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 命以可乘之机。 第三,它缺乏明确的足以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力量的土地革命 纲领,也即缺乏彻底的反封建的纲领。政纲中虽提出“平均 地权”的口号,但没有提出正确的解决办法,不能满足广大 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 论武器。因此列宁也说它是“如此漂亮而又如此模糊的经济 革命”。
旧三民族主义和新三民是什么
![旧三民族主义和新三民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bd1f2e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4.png)
旧三民族主义和新三民是什么
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时期)
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
民生主义: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国民大革命时期)
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觉。
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实现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
知识点3_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知识点3_比较新旧三民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d2580dc781c758f5f61f67bf.png)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典型例题】
2.逻辑方法中的归纳,是从大量个别现象中概括出一般性认识的
思维方式。对多种事物、现象抽取其共同之处加以概括,形成用 以表达这种共同性质的概念、范畴、命题、论述等,即为归纳。
下表归纳正确的是( )
选项
具体事物、现象
一般性认识
A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斗资批修 中共光辉历程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2、从内容来看: 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 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但它没有意识到帝国主义 的压迫是中华民族独立的最大障碍,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 的要求。 (2)民权主义:建立民国 这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但民国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说明孙中山顾及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但由于站在资产阶级 私有制的立场上,反对没收地主土地,所以提不出彻底的 个土地革命纲领。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则增加了: (1)新民族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 内容。 (2)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对帝国主义和封建 军阀实行专政。 (3)新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3、从历史意义来看: 旧三民主义的思想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 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 和国政府。孙中山还以旧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 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 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 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不仅与当时的革 命任务相结合,而且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体现了 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成为国共 两党和各革命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孙中山实行新三民主义 和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孙中山三民主义内容是什么_新三民和旧三民的内容_新三民和旧三民的区别_高中知识点
![孙中山三民主义内容是什么_新三民和旧三民的内容_新三民和旧三民的区别_高中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ffbd7b3c850ad02df804151.png)
孙中山三民主义内容是什么_新三民和旧三民的内容_新三民和旧三民的区别_高中知识点
·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名文,号逸仙。
1866年出生
于广东省香山翠亨村,早年就读于香港西医学院,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祖国的衰败使他放弃医生,立志救国救民。
1894年中日爆发了甲午战争,年轻的孙中山怀着报国的热情
北上来到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尽其流”的革新政治主张,但遭到冷遇。
这件事使他认识到腐朽的清政府通过变革是复兴不了中华民族的,为此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
山约集华人志士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在入会誓词中他提出“驱逐鞑掳,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这是三民主义的酝酿时期。
1905年8月同盟会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这是旧三民主义,在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国民党内人员过于复杂,应当改组。
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召
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
在大会中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适应时代潮流的精神。
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有:中国民族自救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共
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孙中山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充实,丰富,完善了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是什么意思
![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8b99438ccc22bcd126ff0c73.png)
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是什么意思?旧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民族:推翻满清贵族统治的满清王朝,但不是针对满族人。
民权:建立共和体制,主权在民,提倡自由,博爱,平等民生:丈量土地,平均地权,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这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利益上的要求,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新的:民族(都是新增加的,重复的就不说了)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民权:提出认人权力平等,比以前的抽象提法有进步民生:限制资本的投入,保护农民的利益新的和旧的最大差别就是提出了三大政策:联共,联俄,扶助工农三民主义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
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
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
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
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概括了客观历史进程提出的三大斗争任务。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
这个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最早的组织的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誓词同《兴中会章程》中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内容,成为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的简要表述。
兴中会的纲领中第一次划时代地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要求。
次年孙中山在广州起义流产而逃亡国外期间,认真研读了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实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
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通过后来的革命实践,三民主义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同盟会的政纲中,三民主义被完整地表述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四句话。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首先揭橥的战斗旗帜。
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既有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有以满族贵族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清朝统治集团正日益勾结起来。
新旧三民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8759457958fafab069dc025b.png)
与中共革命
纲领相比
缺少的内容:八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的权利、社会主义
缺少的根源:孙中山代表的阶级利益
历史影响: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强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存在区别的根本原因。(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以“少数人所得而私”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与旧三民主义
相比
新三民主义新增的内容
民族主义:提出了明确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增加新内容的原因
从孙中山自身来看:与时俱进,接受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新旧三民主义比较表
三大主义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改变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突出了反帝的内容,
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a97c61faaea998fcc220e8d.png)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与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平等和自决
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②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③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②孙中山还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大推动作用。
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不仅与当时的革命任务相结合,而且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体现了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
①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2)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相同点
不同点
背景
①面临政治危机,改良道路行不通。 ②孙中山走上了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国同盟会。
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反袁、护国、护法斗争的相继失败 ② 陈炯明的叛变直接刺激 ③孙中山的个人作用 ④中共的支持和苏联的帮助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dd03d7d01f69e31433294e1.png)
第一次国共合作
原因 实现 方针的确定
共 产 党
国 民 党
共 产 国 际
国民党“一大” 1924年初
中共“三大” 1923年
(内因)
(外因)
黄埔军校建立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三民主义 民族 主义 民权 主义 民生 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 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新三民主义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 各民族一律平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建立国民的政府,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 国民一律平等 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 自由及权利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三民是指什么主义
![三民是指什么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23d5f34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9.png)
三民主义是民族,民权,民生,三大方面,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对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进行的高度概括。
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它为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
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能够“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1、民族主义,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2、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
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3、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是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决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纲领。
在其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就是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建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就是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
后孙中山又提出土地国有政策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通过了由共产党人参与起草制定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使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从而奠定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同前者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反帝反封的内容: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前者的民族主义主要是反对清朝的种族统治,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纲领。
清政权被推翻后,便失去灵魂而毫无号召力;在国内民族关系上,它还存在着大汉族主义的错误思想。
后者的民族主义则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对内反对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平等”的明确主张。
(2)前者的民权主义,只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的要求和“自由、平等、博爱”等抽象空洞的口号。
而后者的民权主义则明确提出民权要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国民党“一大”的《宣言》指出: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民族压迫平民之工具。
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
《宣言》还规定,“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
(3)前者的民生主义只有“平均地权”一个空泛的口号,并没有与农民的土
地要求联系起来。
后者的民生主义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具体办法。
关于平均地权,《宣言》规定:“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后孙中山又进一步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以“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作为“平均地权”的实际内容。
关于“节制资本”,《宣言》规定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民生计”,凡有独占性质的大企业和事业,“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
同时还提出要制定劳工法,以改善工人生活。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新三民主义的最大特点是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紧密结合。
旧三民主主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物,曾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摆脱民族压迫,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愿望,起过革命的积极作用。
但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它没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也没有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的革命方法,特别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后,由于时代条件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已经过时,不能适应新的历史时代的需要;新三民主义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结合,以三大政策为其革命灵魂和革命方法。
三大政策就是要在国际上联合社会主义苏俄,使中国革命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紧密合作,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前者不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国民党就不能前进,第一次国共合作就不能建立。
当然,新三民主义同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只是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相同。
新三民主义同共产主义间仍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是:
(1)民主革命阶段上一部分纲领不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则没有这部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有无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不同: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除了民主革命阶段,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除了最低纲领还有最高纲领。
而新三民主义则没有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3)宇宙观不同:中共的宇宙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新三民主义的宇宙观则是民生史观,实质上是二元论或唯心论;
(4)革命的彻底性不同:共产主义者是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具有革命的彻底性。
而新三民主义者除了那些最忠于革命和真理的人们以外,是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的,讲的和做的相矛盾,即没有革命的彻底性。
正因如此,共产主义者在与三民主义者合作时,既要保护和发展三民主义的革命的民主的方面,又不能把无产阶级的纲领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纲领完全混同,忽视它们的原则区别,否则就会放弃无产阶级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放弃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责任,就会导致革命的失败。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 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