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力学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下面对某边坡内片麻岩岩块强度、岩体结构面的特征及赋存环境的描述,分别利用RMR及Q分类法对岩体进行分级,并估算岩体变形模量、经验抗剪强度参数。然后,利用Hoek-Brown估算法求岩体强度参数,绘制岩体Hoek-Brown强度包络线。(在EXCEL表中完成所有的计算和制图)

表岩体描述表

作业二

利用2组岩石三轴压缩实验数据,求两组岩石泊松比μ、在不同围

σ

3压条件下的弹性模量E,岩石抗剪强度参数C、φ,绘制

σ-E关系

3

图,绘制摩尔应力曲线和强度包络线。(在EXCEL表和CAD中完成所有的计算和制图)

采石边坡1潜在崩塌体稳定性分析

气象条件

采石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年平均雨量为1530.2mm,降水多集中在5、6、7、8月份,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最大年降雨量达2350mm。

在降雨集中的季节,雨水大量入渗,岩质斜坡中部、后缘的拉张裂隙和陡倾张节理充水,裂隙两侧的岩土体将承受静水压力。

地形地貌

矿点处地形陡峻,自然坡形可分为多段,594.0m山峰以下为陡坡,平均坡度约50°,594.0m山峰以上坡度稍缓,坡角约40°,局部谷地内为陡坡。

采石边坡岩性及结构特征

采石边坡内地层为C3的灰白色、灰色微晶-细晶灰岩夹白云岩,巨厚层状,岩质坚硬。岩层倾向NW50°,倾角约24°。

采取岩石样10件,在室内试验完成了天然和饱和条件下容重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饱和抗拉强度试验,成果见表1。

采石边坡分区

根据工程地质岩组、岩石的完整程度等,将该采石边坡分为10个区(图2-1),各区内岩体特征和地质环境问题现状描述如下:

120(m)

80

90

100

110

120

10

20

30

40

50

60

70

100

110

120

130

140

分区界线

图2-1 采矿点地质环境现状分布图

1、Ⅰ区:卸荷破碎带

分布在二级平台以上开采掌子面的北侧,受构造节理、爆破和卸荷的综合影响,岩体破碎、裂隙十分发育。卸荷松动带厚度约1.5m ,表面分布有松动危岩体,危岩体块径0.5-1.0m 。该区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危岩体和潜在不稳定斜坡。

2、Ⅱ区:块状-整块结构完整岩分布区

分布在二级平台以上的开采掌子面,北侧为表层卸荷带,南侧边界为泥质充填的溶隙。区内分布2~3组节理,其中,掌子面上部节理相对密集,普遍被3组节理切割成块状岩体;掌子面下部节理相对较少,仅见2组节理,呈整块结构。

开采掌子面由节理面构成,该节理面倾向118°,倾角约78°,与坡面相比,略呈反倾。 除组成坡面的节理外,其他主要节理的产状为: ① 倾向358°,倾角78°,节理间距100-200cm ,节理平直。

② 倾向240°,倾角26°,节理间距80-120cm ,节理平直。

该区岩体相对较完整,天然条件下,开采掌子面整体稳定性好,仅顶部的块状岩体局部存在崩塌的可能性,在后面将进行稳定性的详细计算。

3、Ⅲ区:条状破碎岩分布区

分布在二级平台以上的开采掌子面,东侧为泥质充填的溶隙。区内以构造节理为主,但掌子面顶部有部分卸荷节理。构造节理多为垂向节理,节理产状:

①倾向130°-140°,倾角80°-85°,节理间距50-100cm。

②倾向210°-220°,倾角80°-86°,节理间距80-100cm。

③倾向82°,倾角6°,节理间距100-150cm。

该区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潜在崩塌体。

4、Ⅳ区:块状—整块结构完整岩分布区

分布在二级平台以上的开采掌子面。普遍发育2~3组构造节理,其中,掌子面顶部节理3组,掌子面下部2组,主要节理产状:

①倾向130°-140°,倾角80°-85°,节理间距80-150cm。

②倾向210°-220°,倾角80°-86°,节理间距100-200cm。

③倾向40°,倾角43°,偶可见。

自然条件下,该区开采掌子面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5、Ⅴ区:整块结构完整岩分布区

分布在二级平台以上的开采掌子面,发育2~3组节理,除顶部节理切割成块状外,中部岩体完整,呈整块状。主要节理的产状如下:

①倾向190°-195°,倾角81°,为开采掌子面的壁面。

②倾向130°-135°,倾角80°-85°,节理间距80-150cm。

③倾向210°-220°,倾角80°-86°,节理间距100-200cm。

该区顶部存在松动危岩和溶蚀裂隙。

下部接近二级平台的部分,存在较破碎的岩体,除发育有上述的三组节理外,还存在一组缓倾的节理,节理产状:倾向55°,倾角26°。

Ⅳ区与Ⅴ区分界处发育有垂向节理,形成两面临空的转折段,存在发生整体倾倒崩塌的可能性,后续将进行详细计算。

6、Ⅵ区:块状结构岩体分布区

分布在二级平台以上的开采掌子面,受3组节理切割为块状岩体。主要节理产状为:

①倾向185°-195°,倾角81°,为开采掌子面的壁面。

②倾向305°-310°,倾角80°-85°,节理间距80-150cm。

③倾向55°-60°,倾角80°-86°,节理间距100-200cm。

开采掌子面的表面存在板状危岩体,危岩体受第一组节理控制,掌子面西侧分布有大量危岩。

7、Ⅶ区:条状—整块结构岩体分布区

分布在二级平台以上掌子面,发育有3组节理,以垂向节理为主,节理产状同Ⅵ区,局部存在危岩体,以垂直条状危岩为主。

8、Ⅷ区:块状结构岩体分布区

分布在一级平台和二级平台间的开采掌子面,被3组节理切割为块状岩体,局部受爆破和卸荷作用影响,块体已松动。主要节理的产状:

①倾向220°-232°,倾角80°-86°,节理间距100-200cm。

②倾向130°-140°,倾角80°-85°,节理间距80-150cm。

③倾向242°,倾角36°,节理间距100-200cm。

9、Ⅸ区:块状结构岩体分布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