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知识框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论

李秉德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教学的概念、地位和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二、教学的地位

三、教学的任务

第二节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教学诸要素的系统分析

一、教学活动诸要素

二、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个案法、文献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实验法第二章过程论

第一节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二、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

(一)教学过程的认识论基础

(二)教学过程的心理学、生理学基础

(三)教学过程的社会学基础

(四)教学过程的系统科学基础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一、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约于社会需要

二、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

(一)教学受制约于学生的发展水平

(二)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三、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

(一)教师和较的活动起主导作用

(二)教师的教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

四、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

第三节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一、知识传递功能

二、技能形成功能

三、智能培养功能

四、个性发展功能

第三章目的论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系统和层次

一、我国学校教育的总目的

二、普通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

三、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

第二节教学目标的分类

一、几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二、教学目标分类的着眼点

三、普通中小学的基本教学目标概述(一)培养目标

(二)分学科教学目标

1.小学阶段

2.初中阶段

第三节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立

一、教学目标的作用与确定

(一)教学目标的作用

1.目标的指向作用

2.目标的激励作用

3.目标大的标准作用

(二)确定教学目标的要求

1.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

2.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

3.难度适中

4.便于检测

二、教学目标的陈述

(一)认知类教学目标的表述举例

(1)认知类型;(2)知识掌握水平;(3)智力操作方式;(4)智力活动水平

(二)技能类教学目标的表述举例

(1)技能要领(2)技能动作(3)熟练水平

(三)情意类教学目标的表述举例

第四章原则论

第一节教学原则概述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

二、教学原则的依据

(一)教学原则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应

(三)教学原则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三、教学原则的性质和特点

主观性与客观性、继承性与发展性、全面性与系统性、实用性与有效性

四、教学原则的作用

第二节教学原则体系(上)

一、教学整体性原则

(一)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二)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实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及培养非认知因素想统一

(四)实现身心发展的统一

(五)实现诸教学要素的有机配合

二、启发创造原则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创新意识

(二)全面规划教学任务,培养思维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一)加强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教学

(二)根据学科内容、任务及学生的特点,正确、恰当地联系实际(三)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要重视乡土教材的补充

四、有序性原则

(一)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序

(二)抓好教学过程的序

(三)抓好学生学习的序

第三节教学原则体系(下)

五、师生协同原则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三)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四)进行平等的对话,促进师生间的交往

六、因材施教原则

(一)深入细致地眼镜和了解学生

(二)把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结合起来

(三)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四)针对学生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七、积累与熟练原则

(一)教师讲授知识要清晰而深刻

(二)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

1.对学习材料的有效阻止

2.让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方法

3.抓好及时复习

(三)多给学生练习和运用知识的机会

八、反馈调节原则

(一)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地获得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反馈信息

(二)教师对获得的反馈信息要及时评价、并对教学活动做出恰当调节

(三)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调节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九、教学最优化原则

(一)综合地规划教学任务

(二)全面地考虑教学中的各个因素

(三)教和学的活动要紧密配合

1.教学原则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发挥教学原则的整体作用

3.结合实际运用教学原则

第五章主体论

第一节师生双方的地位与关系

一、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一)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作用的不同观点

1.“学生中心论”

2.“教师中心论”

(二)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1.可教性是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身心基础

2.能动性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首要特征

(三)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1.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他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和组织作用

2.教师的素养使之有可能在教学中发挥导向和组织作用

3.教师导向组织作用的具体表现

二、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关系

(一)教学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