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中医基础1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A.隋唐时期B.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战国至秦汉时期E.春秋战国时期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D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E.张元素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CA.心B.脾C.肝D.肾E.肺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BA.五行相生B.五行相克C.五行相乘D.五行相侮E.五行制化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CA.胆B.胃C.三焦D.脾E.脑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BA.鼻B.耳C.口D.舌E.目7.“罢极之本”是指AA.肝B.肾C.脾D.胆E.心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A.肝与肺B.心与肺C.脾与肺D.肾与肺E.心与肾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CA.元气B.心气C.宗气D.营气E.卫气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D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能化气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CA.宗气虚B.胃气虚C.脾气虚D.肾气虚E.肺气虚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DA.正经B.经别C.经筋D.别络E.奇经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DA.拇指端B.食指端C.中指端D.小指端E.无名指端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BA.偏阴质B.偏阳质C.痰湿质D.阴阳平和质E.气虚质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DA.风邪B.火邪C.暑邪D.燥邪E.以上都不是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A.怒则气上B.思则气缓C.悲则气消D.惊则气乱E.劳则气耗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A.正气不足B.邪气侵袭C.正邪相争D.体质虚弱E.气候异常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C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盛转阳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DA.脾肾B.肺肾C.心肺D.脾肺E.心肾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CA.阴偏盛B.阳偏盛C.阴偏衰D.阳偏衰E.阳胜则阴病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请为每题选择2个及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21. 在药食五味中,属于阴的味是C.D.EA.辛B.甘C.酸D.苦E.咸22. 五脏分阴阳,以其功能特点而言,属阳的有A. BA.心B.肝C.脾D.肺E.肾23. 以下在五行中属木的是A.D.EA.筋B.脉C.肉D.目E.胆24. 阴阳失调的病机变化包括A.阴阳偏盛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格拒E.阴阳亡失25. 与气的生成关系密切的脏是 C.D.EA.心B.肝C.脾D.肺E.肾26. 以下属于气的升降失常的是B. EA.气滞B.气逆C.气脱D.气闭E.气陷27. 气为血之帅是指A. B.C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生气28. 以下不属于经脉的有B.C.DA.十二经别B.十二经筋C.十五别络D.十二皮部E.奇经八脉29. 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是A. B.C.DA.心B.肝C.脾D.肺E.肾30. 以下经脉中,行于目内眦的有A. B.CA.手太阳小肠经B.足太阳膀胱经C.足阳明胃经D.手少阳三焦经E.足少阳胆经31. 以下病邪,属于阳邪的有A. C.E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32. 因人制宜治则的应用包括以下几种情况A.年龄不同B.性别差异C.体质强弱D.生活习惯不同E.肤色不同33. 宗气的生成与下列何脏的关系密切C.DA.心B.肝C.脾D.肺E.肾34. 以下何脏腑与水液代谢有关A.肺B.脾C.肾D.三焦E.膀胱35. 五脏之中,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关系密切的有B.CA.心B.肝C.脾D.肺E.肾36. 以下经脉中循行至齿的是.B.CA.手太阴肺经B.手阳明大肠经C.足阳明胃经D.足太阴脾经E.手太阳小肠经37. 六淫之中,易耗气伤津的邪气有C.EA.风邪B.燥邪C.暑邪D.湿邪E.火邪38.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D.EA.化生血液B.排泄糟粕C.分泌胆汁D.贮存胆汁E.排泄胆汁39.血液的生成来源有A. B.CA.津液B.肾精C.营气D.元气E.卫气40. 影响外环境的因素有A.气候变化B.地域特点C.生活环境D.工作环境E.社会环境三、填空41~50题,每空0.5分,共10分4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42. 按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与实则泻其子;43.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主疏泄与主藏血两个方面;44. 六腑的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45. 血运失常包括血瘀与出血两个方面;46. 十二经脉循行,足少阴肾经上接足太阳膀胱经经,下交手厥阴心包经经;47. 气随津脱的生理基础是津能载气,大失血急用补气药的理论依据是气能摄血;48.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包括燥性干涩与易伤津液燥易伤肺;49. 饮食失宜包括饮食不节、饮食偏嗜与饮食不洁三个方面;50. 预防包括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四、名词术语解释51~55题,每题2分,计10分51.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1分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1分52. 藏象,是藏于人体内的内脏1分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1分;53.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1分、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传导感应信息的通路系统1分;54.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1分在形体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1分;55. 内生“五邪” ,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的病理现象1分,由于病生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1分;五、简答题56~60题,每题4分,计20分56.何谓五行的相生相克其规律如何答: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滋生、助长、促进的关系1分;相生的规律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相生1分;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1分;相克的规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次相克1分;57.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规律是什么答: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手三阴经,从胸走手0.5分;手三阳经,从手走头0.5分;足三阳经,从头走足0.5分;足三阴经,从足走腹0.5分;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为: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于手指末端0.5分;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于头面部0.5分;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交接于足趾末端0.5分;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交接于胸腹部0.5分;58.简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答:湿邪的性质与致病特征是:①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袭人易阻滞气机,损伤脾阳1分;②湿性重浊;湿邪致病的症状有沉重、秽浊不清等特征1分;③湿性黏滞;湿邪致病具有症状上黏腻不爽,病程上缠绵难愈的特征1分;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多引起下肢及下焦部位病变1分;59.何谓反治其常用的治法有哪些答:反治,又名从治,是指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治疗原则,适用于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全一致的病证2分;反治的常用治法有:①寒因寒用,即以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真热假寒证0.5分;②热因热用,即以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真寒假热证0.5分;③塞因塞用,即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真虚假实证0.5分;④通因通用,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真实假虚证0.5分;60.简述精的概念内涵;答:人体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1分; 人体之精的概念可从三个层次来认识:①狭义之精:指具有繁衍生命的生殖之精,是人体之精的本始含义1分;②广义之精:指人体之内的一切液态精华物质,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血液、津液等1分;③一般意义的精,即通常所说的精,只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1分; 六、论述题61~62题,每题10分,计20分六、论述题61~62题,每题10分,计20分61.何谓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述之;答: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2分;肝气的疏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血与津液的运行输布:气能行血,行津,肝气能调畅气机,故能促进血液运行与津液输布2分;②促进脾胃的运化与胆汁的分泌排泄:肝通过调节脾胃气机的升降与胆汁的分泌、排泄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2分;③调畅情志:情志活动以气血运行通畅为基础,肝气疏泄能调畅气机,促进血行,故能调畅情志2分;④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女子的排卵与月经来潮,男子的排精,依赖于气机的调畅及肝气的疏泄功能2分;62.试述邪正盛衰与疾病虚实变化的关系;答:邪正盛衰决定病证的虚实:实,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是邪气亢盛,正气未衰,正邪斗争剧烈,出现一系列亢奋有余的证候,称为实证2分;虚,是以正气不足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是正气不足,邪气不盛或已退,难以出现剧烈的邪正斗争,出现一系列虚损、衰退、不足的证候,称为虚证2分; 邪正盛衰与虚实的变化有关:①虚实错杂,包括虚中夹实正虚为主,兼有实邪1分与实中夹虚邪实为主,兼有正虚1分;②虚实转化,包括由实转虚邪气久留,损伤正气1分与因虚致实正气不足而邪气积聚1分;③虚实真假,包括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1分与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1分;中医药类专业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二A2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计3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着作是A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诸病源候论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DA.向上的B.温暖的C.无形的D.下降的E.明亮的3.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DA.阴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阳中之阳D.阴中之阴E.以上都不是4.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BA.阳虚则寒B.重阴必阳C.寒者热之D.阴损及阳E.阴盛则阳病5.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DA.水B.木C.土D.金E.火6.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DA.木与土B.火与金C.水与土D.水与金E.火与水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BA.阴阳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相互转化E.相互消长8.“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BA.相乘B.相侮C.相生D.子病及母E.母病及子9.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CA.益火补土法B.培土生金法C.泻南补北法D.金水相生法E.滋水涵木法10.“水火既济”是指AA.心肾关系B.心脾关系C.肝肾关系D.脾肾关系E.肺肾关系11.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A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1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C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固摄作用D.防御作用E.中介作用13.下列不属于络脉的是哪一项.DA.十五别络B.胃之大络C.浮络D.皮部E.孙络14.唾与何脏关系密切DA.心B.肝C.肺D.肾E.脾15.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BA.脑为髓之海B.肺为气之海C.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D.冲脉为血海E.胃为水谷之海16.“以升为健”的脏是CA.肺B.肾C.脾D.小肠E.肝17.下列哪一项是“夺血者无汗”的理论依据AA.失血伤津B.失血伤气C.失血伤营D.失血伤精E.失血伤脉18.肺在血液循行中的作用是下列哪一项BA.基本动力B.助心行血C.推动作用D.调节作用E.贮存血液19.胆属于DA.脏B.腑C.奇恒之腑D.既是腑,又是奇恒之腑E.既是脏,又是奇恒之腑20.十二经脉中,同名的手阳经和足阳经交接于DA.手指末端B.胸中C.足趾D.头面部E.背部21.下列哪一项是血虚补肾的理论依据BA.肾阴为五脏阴气之本B.肾精可归肝化而为血C.先天之精生后天之精D.肾阳为五脏阳气之根E.肾气促进后天之精的化生22.“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学基础为EA.气能生津B.气能摄津C.气能行津D.津能化气E.津能载气23.风邪多挟寒挟热,反映了六淫的哪一种致病特点BA.外感性B.相兼性C.地区性D.季节性E.转化性24.下列哪一种病邪致病,可表现为周身困重,四肢倦怠CA.寒邪B.暑邪C.湿邪D.瘀血E.寒邪25.导致“气消”的情志因素是CA.喜B.恐C.悲D.惊E.怒26.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是CA.邪正盛衰B.气血失常C.阴阳失调D.津液代谢失常E.以上都不是27.阴盛格阳属于CA.实寒证B.虚热证C.真寒假热证D.真热假寒证E.寒热错杂28.阳热体质患者,受风着凉,出现热性证候,其机理主要与下述何项有关DA.外邪性质B.地域因素C.情志因素D.体质因素E.气质特点29.“大实有羸状”的疾病本质属于EA.实中夹虚B.虚中夹实C.实转为虚D.因虚致实E.真实假虚30.具有闭阻不通症状的虚性病证,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属于下列哪一种治疗法则DA.实者泻之B.虚者补之C.通因通用D.塞因塞用E.攻补兼施二、多项选择题31~36题,每题2分,共12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请为每题选择2个及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31. 以下属于五行相乘的是A.BA.水气凌心B.肝气犯脾C.肝火犯肺D.水不涵木E.心肝血虚32.下列哪几项是循行于上肢外侧面的经脉A.C.EA.大肠经B.胃经C.小肠经D.胆经E.三焦经3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A.心B.肝C.肺D.脾E.肾34.形成瘀血的病因病机有A.外伤B.气虚C.气滞D.血虚E.血热35.下列哪些是疠气的致病特点A.B.CA.传染性强,易于流行B.发病急骤,病情危笃C.一气一病,症状相似D.转化性E.地区性36.下列中哪些是在祛邪原则指导下确立的治疗方法A.发汗B.涌吐C.攻下D.活血化瘀E.益气三、填空题37~43题,每空1分,共18分37.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的治疗原则有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38.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39.饮食致病的类型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40.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三个方面;41.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42.反治主要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四种治法;43.三因制宜的内容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四、名词术语解释44~49题,每题3分,共18分44.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的间相克制、制约关系,即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1分;其顺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2分;45.精血同源:即肝肾同源1分;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故曰同源互化2分;46.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2分,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1分;47.阳盛格阴:是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2分,形成真热假寒证1分;48.辨症求因: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3分49.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3分五、问答题50~53题,共22分50.试述宗气的生成、分布与功能;5分答: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其生成来源有二: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在肺中相结合而生成宗气,积于胸中气海2分;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1分;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血气和下蓄丹田以资先天元气2分;51.简述正气与邪气的概念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5分答: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1分;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1分;正气和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1分;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体现在:正虚感邪而发病;正虚生邪而发病;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1分;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体现在: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影响病情和病位;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1分;52.试述肺与肾的关系;6分答: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相互资生三个方面; ①水液代谢: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肾主水液代谢,为主水之脏;肺气宣发肃降而行水的功能,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促进;肾气所蒸化及升降的水液,有赖于肺气的肃降作用而下归于肾或膀胱2分; ②呼吸运动:肺主气而司呼吸,肾藏精而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虽为肺所主,但亦需肾气的纳气功能协助;只有肾精及肾气充沛,封藏功能正常,肺吸入的清气才能经过其肃降而下纳于肾,以维持呼吸的深度2分; ③阴阳相互资生:金为水之母,肺阴充足,下输于肾,使肾阴充盈;肾阴为诸阴之本,肾阴充盛,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肺阴不足与肾阴不足,既可同时并见,亦可互为因果,最终导致肺肾阴虚内热之候;肾阳为诸阳之根,能资助肺阳,共同温暖肺阴及肺津,推动津液输布2分;53.试述痰饮的形成原因及致病特点;6分答:①痰饮的形成,多为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由于肺、脾、肾、肝及三焦等对水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故痰饮的形成,多与肺、脾、肾、肝及三焦功能失常有关;如肺失宣降,津液不布,水道不利,则聚水而生痰饮;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可以凝聚生痰;肾阳不足,水液不得蒸化,也可停而化生痰饮;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津液停积而为痰为饮;三焦水道不利,津液失布,也能聚水生痰3分; ②痰饮的致病特点为: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幻多端3分;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题二一、A型题: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CA.心 B.肺 C.脾 D.肝 E.肾2.气机的含义为:A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3.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B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4.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E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5.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E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D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7.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E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 E.偏嗜某种食物8.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E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9.“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BA.肺 B.脾 C.肾 O.三焦 E.肝10.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D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二、D型题双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ADA.母病及子 B.侮其所不胜 C.克其所胜 D.子病及母 E.乘其所胜2.以下哪两个脏腑有表里关系:ADA.脾 B.大肠 C.小肠 D.胃 E.肝3.下列哪两项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AD .A.脉 B.胆 C.脑 D.骨 E.髓4.分别循行于躯干前后正中线的是下列中哪两项:BDA.冲脉 B.任脉 C.带脉 D.督脉 E.肾经5.十二经脉分布于上肢内、外侧中线的两条经脉是下列中哪两项:CE A.手太阳 B.手少阴 C.手少阳 D.手太阴 E.手厥阴6.下列病因和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中,哪两项是相对应的:ADA.寒邪 B.湿邪 C.其性数变 D.其性凝滞 E.易致疮疡7.用气与津液的关系来说明临床病理变化,下列各项中,哪两项相互有关:CE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津能载气D.气虚导致白汗,多尿等 E.汗、吐、下太过,导致气脱8.哪两种情志因素最易影响心:ABA.惊 B.喜 C.怒 D.悲 E.恐9.以下哪些属于大肠的生理功能:CEA.分清别浊 B.吸收水谷精微 C.形成粪便 D.进一步消化饮食物 E.排泄糟粕10.阴盛格阳,其病证的寒热本质是:ACA.假热象 B.实寒证 C.很重的虚寒证 D.寒热错杂证 E.真热假寒证三、X型题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5分1.下列声息中哪几项属阳:ADEA.语声高亢 B.呼吸微弱 C.语音低怯 D.呼吸气粗 E.呼吸有力2.下列哪几项是血液的生理功能:ABCA.濡养全身脏腑组织 B.滋润全身脏腑组织 C.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D.推动全身脏腑功能活动E.促进人体生长发育3.以下哪几项是奇恒之腑的共同特点:ACA.藏而不泻 B.都不勺脏相为表里 C.不与水谷直接接触 D.都没有五行配属 E.实而不满4.情志内伤的病变可见:ABCDEA.化火 11.湿郁 C.痰郁 D.食郁 E.血瘀5.气逆最常见于下列哪些肌腑:ABDA.肝B.胃 C.脾 D.肺 E.心四、填空题每空.5分,共15分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_物质及其运动变化;2.精气乃气中之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3.血为气母的意义为血能生气和血能载气;4.血液正常循行需要气的推动力和固摄力两者的协调平衡;5.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6.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和化物和泌别清浊;7.六淫中,暑邪每多挟湿,火热邪易生风动血;8.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和阴阳相互转化;9.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一般多表现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多夜间益甚;10.正气与邪气之间的矛盾斗争关系,主要体现为疾病虚实变化和病势的趋向与转归两个方面;11.肺主治节,指肺有治理调节呼吸运动,全身气机,血液运行和津液输布代谢的生理功能;12.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常见的是:喜则气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五、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是消极的、被动的;X2.阴阳之间的转化属于阴阳运动的异常变化;X3.属于土的有:脾、肉、湿、化、黄、思、歌;√4.心主血、肝藏血,临床上心肝血虚常同时并见; √5.肾主纳气是指肾有主持呼吸运动的功能;X6.一脏一腑相表里的主要依据是解剖位置临近;X7.血液归藏于肝,故称肝为“血府”;X8.暑邪伤人,易致气津两伤;√9.阴阳偏衰主要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10.突然遭受巨大精神创伤所致的昏厥,是由于气脱所致;X六、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正气:即人体的生理机能,主要指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及康复能力;2.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3.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古人根据五行学说把脏腑与天于相配,则肝属乙木,肾届癸水,故称;4.亡阳:指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致使属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出现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5.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七、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考试试题:中医基础理论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中医诊断学B. 中药学C. 中医养生学D. 中医经典著作2. 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以整体观念为基础B. 以病因病机为核心C. 以药物治疗为主D. 以症状表现为依据3.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针灸B. 拔罐C. 推拿D. 理疗4. 中医的基本诊断方法有哪些?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5.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科体系主要分为几个方面?A. 三个方面B. 四个方面C. 五个方面D. 六个方面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对中医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诊断学、中药学、针灸学和推拿学等学科。
()3.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减少对外部干预的依赖。
()4. 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步骤。
()5.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科体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包括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和中医基础理论学。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 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法指的是什么?请逐一介绍。
3. 中医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还有哪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四、论述题(共10分)请阐述中医基础理论对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以上为“中医基础理论试题”的内容,祝你顺利完成考试!。
中医基理论试题及答案1
中医基理论试题及答案1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它涵盖了中医对人体健康、疾病及其防治的基本认识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中医基础理论的常见试题及其答案进行阐述,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的基本原理。
一、阴阳五行学说试题:请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案: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之一,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构成。
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并通过消长平衡来维持事物的和谐与稳定。
在医学上,阴阳用于描述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指导诊断和治疗。
试题: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有何应用?答案:五行学说将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类型。
五行之间存在生克制化的关系,这些关系在中医中用来解释脏腑功能和相互影响,以及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二、脏腑经络学说试题:中医如何通过脏腑学说理解人体?答案: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人体内部的器官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通过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医能够解释和治疗各种疾病。
试题:经络学说在中医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人体内部通道系统的理论,它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和脏腑联系的通道。
经络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气血的流动和脏腑的功能,中医通过针灸、按摩等手段调节经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气血津液学说试题:气血在中医学中有何重要性?答案:气血是中医学中描述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物质的重要概念。
气是推动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血则承载着气和营养物质,二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态。
试题:津液在中医中有何作用?答案:津液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体液,包括体内的各种液体,如唾液、胃液、关节液等。
津液有滋养、润泽、调节的作用,对于维持脏腑功能和生理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通过调整津液的生成和分布来治疗相关疾病。
山东大学中医基础1
姓 名: 学 号: 班 级:考试时间: 补(重)考:(是、否) 题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核分人 得分----------------------------------------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 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 D )A.《内经》B.《难经》C.《诸病源候论》D.《针灸甲乙经》2、被后世尊称为“攻邪派”的医家是 ( B )A.刘完素B.张从正C.张元素D.朱震亨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 D )A.《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4、以制约不足的“消”为主要过程的阴阳消长平衡是 ( A )A. 此消彼长B.此长彼长C.此消彼消D. 此长彼消5、按照五行生克关系,肺为心之 ( C )A. 母B.子C.所胜D. 所不胜6、以下不符合五行生克原理的是 ( C )A. 肝为心之母B.脾为心之子C.肾为肺之所胜D.肺为肝之所不胜7、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是 ( D )A.心B.肝C.脾D.肾8、与呼吸运动关系密切的脏是 ( B )A.肺与心B.肺与肾C.肺与肝D.肺与脾9、五脏之中,具有“主疏泄”生理特性的是 ( C )A.肺B.脾C.肝D.心10、被称为“髓海”的是 ( C )A. 脉B. 心C.脑D.三焦11、五脏之中与气机升降关系密切的是 ( C )得分阅卷人 (签全名)A.肺与心B.肺与肾C.肺与肝D.心与肝12、脏腑之中,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B )A.三焦B.胆C.胃D.心13、与呼吸微弱、脉动异常等病症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B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14、质地较为稠厚,流动性较小,具有濡养功能的是( B )A.津B.液C.精D.血15、具有营养全身、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 D )A.元气B.宗气C.卫气D.营气16、临床上治疗出血证配合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 C )A.气能行血B.气能生血C. 气能摄血D.血为气母17、行于后头部的经脉是( B )A.手太阳经B.足太阳经C.手阳明经D.足阳明经18、在手小指端交接的经脉是( B )A.肺经与大肠经B.心经与小肠经C.肾经与膀胱经D.心包经与三焦经19、面白形胖、胆小易惊的体质是( B )A. 偏阳质B. 偏阴质C. 阴阳平和质D. 肥胖质20、下列哪项不是疠气的致病特点( C )A、一气一病B、发病急病情重C、直接伤及内脏D、传染性强烈21、风寒湿三气杂至可致“痹证”,其中“着痹”的特点是( D )A.痛无定处B.冷痛剧烈C.红肿热痛D.重着疼痛22、七情内伤易影响脏腑气机,其中恐则( B )A.气上B.气下C.气消D.气乱23、导致发病的内在因素主要是( A )A.正气不足B.邪气C.七情内伤D.饮食不节24、寒热真假形成的病机是( D )A.阴阳偏胜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格拒25、“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 D )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26、“真寒假热证”宜采用下列何种治法( A )A.热因热用B.热者寒之C.阴病治阳D.用热远热27、病人出现精神萎靡、神识朦胧、瞳神呆滞等神气衰败之象的是( C )A.神乱B.少神C.失神D.假神28、随生活环境及劳作等因素发生相应变化的面色是( B )A.主色B.客色C.善色D.恶色29、以下哪项不是青色主病 ( D )A.寒证B.瘀血C.疼痛D.水饮30、患处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 ( B )A.痈B.疽C.疔D.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药物五味中属阳的是 ( AC )A. 辛味B. 酸味C. 甘味D. 苦味E. 咸味2、具有所胜、所不胜关系的是 ( BCE )A. 木与火B. 土与水C. 木与金D. 水与金E. 水与火3、脾的生理特性为 ( CE )A. 喜条达恶抑郁B. 喜润恶燥C. 喜燥恶湿D. 以降为和E. 以升为健4、人体之气的生理功能有 ( ABCDE )A.推动B.温煦C. 固摄D. 防御E.营养5、以下有关望目的各部分与五脏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DE )A.瞳仁属肾,称水轮B.黑睛属肝,称气轮C.白睛属肺,称风轮D.目眦血络属心,称血轮E.眼睑属脾,称肉轮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临床常用的补气生血法是根据阴阳的(此长彼长)理论确立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基础期末试题(2016-2017)及答案
中医学基础期末试题(2016-2017)及答案中医学基础期末试题(2016-2017)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中医学基本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医学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经络学、藏象学、病理学和治疗学B.经络学是中医学基本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C.中医学基本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D.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答案:D2. 下列关于中医学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医学理论包括形态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内容B.中医学理论研究的是人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C.中医学理论是中医学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D.中医学理论与西医学理论完全相同答案:C3.下列关于中医诊断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B.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望、闻、问、切C.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临床实践的核心内容D.中医诊断学主要研究的是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答案:C4.下列关于中医治疗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医治疗学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B.中医治疗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C.中医治疗学主要研究的是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原理D.中医治疗学只适用于中医诊断的疾病答案:A5.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内容是:A.古代的名医名方B.中医药的临床实践C.中医药的药理学研究D.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答案:A二、问答题1. 什么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内容?答: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包括经络学、藏象学、病理学和治疗学。
其中,经络学研究的是人体经络的分布和功能;藏象学研究的是脏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病理学研究的是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学研究的是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原理。
2. 为什么说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答: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经络学、藏象学、病理学和治疗学等多个方面,为中医临床提供了全面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第一章【典型试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A.水B.天C.地D.风E.气2.气的根本属性是:A.上升B.下降C.外出D.运动E.静止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A.互根互用B.对立制约C.交感合和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A.生殖之精B.后天之精C.自然界之清气D.肾中所藏之精E.水谷精微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气B.气机C.气化D.彼此感应E.神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E.以上均是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A.精的作用B.气的作用C.神的作用D.精气互化的作用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A.动静B.水火C.上下D.晦明E.寒热9.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A.事物的对立B.事物的对立统一C.事物的一分为二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10.阴阳交感是指: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E.阴阳二气的对峙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E.现象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A.交互感应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A.制约B.交感C.消长D.互根E.互用14.“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A.交互感应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15.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1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A.心B.脾C.肝D.肺E.肾17.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阳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18.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19.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20.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以上均非21.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以上均非22.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是:A.前半夜B.后半夜C.上午D.下午E.以上均非23.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A.阳胜则阴病B.阳病治阴C.阴损及阳D.重阴必阳E.阴虚则阳亢24.“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A.阳损及阴B.阳盛伤阴C.阴虚阳亢D.阳气暴脱E.阳虚阴盛25.“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A.阴胜阳虚B.阳胜阴虚C.阴虚阳亢D.阳虚阴盛E.阴阳两虚26.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D.,阳病治阴E.以上均不是27.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A.取象比类法B.推演络绎法C.以表知里法D.试探法E.反证法28.“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间的: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制化2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A.木疏土B.木克土C.木乘土D.木侮土E.土侮木30.脾病传肾属于: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母病及子31.属于“子病犯母”的是:A.脾病及肺B.脾病及肾C.肝病及肾D.肝病及心E.肺病及肾32.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生金B.佐金平木C.泻南补北D.抑木扶土E.培土制水33.“泻南补北”法适用于: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B.心阴虚而心阳亢C.肾阴虚而心火旺D.肾阴虚而肝阳亢E.肾阳虚而心火越34.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A.整体观念B.阴阳学说C.五行学说D.精气学说E.比较、演绎、类比35.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何种归类方法:A.比较B.演绎C.类比D.以表知里E.反证36.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属于:A.比较B.类比C.演绎D.以表知里E.试探37.考查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在方法学上属于:A.比较B.演绎C.类比D.反证E.试探(二)B型题A.精气学说B.比较、演绎、类比C.诊断方法D.治疗方法E.预防方法1.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2.属中医学哲学方法的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滋阴扶阳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的是:A.阴阳的运动B.阴阳的交感C.阴阳的制约D.阴阳的互根E.阴阳的平衡5.万物发生和变化的根源是:6.实现阴阳交感的基础是: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E.相克7.肝火犯肺属于:8.肝气犯脾属于:A.益火补土B.滋水涵木C.培土生金D.抑木扶土E.金水相生9.以泄肝健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的治法称:10.以温肾阳的方法而补脾阳的治法是:11.滋养肺肾法称:A.比较法B.类比法C.演绎法D.以表知里E.反证法12.患者四肢震颤、抽搐,诊断为风邪为患,此采用的是:13.患者唇、舌青紫,诊断为血瘀,此采用的是:A.反证法B.试探法C.司外揣内D.比较E.类比14.中医古代医籍中的“消息法”属于:15.诊断性治疗属于:(三)D型题1.精气的两种存在状态是:A.弥散B.变幻莫测C.凝聚D.气化E.以上均是2.阴阳的互根旨在说明:A.阴阳二气是交互感应的B.阴阳具有各自的独立性C.阴阳是对立统一的D.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E.阴和阳都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3.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A.母子关系B.母病及子C.子病犯母D.传其所胜E.传其所不胜4.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A.传其所胜B.母病及子C.子病犯母D.传其所不胜E.所胜所不胜关系5.五行中某一行太过或不及,均可引起: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制化6.阴阳学说中最根本的原理是:A.对立B.互根C.消长D.平衡E.转化7.下列哪些属于阴阳运动的形式:A.阴阳交感B.阴阳制约C.阴阳消长D.阴阳互用E.阴阳转化8.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是:A.抑强B.扶弱C.虚则补其母D.实则泻其子E.泻其有余,补其不足9.从结果来进行反推的思维方法有:A.类比B.试探C.比较D.司外揣内E.反证10.气一元论(精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是下列何学说的基础:A.气血津液学说B.经络学说C.阴阳学说D.五行学说E.病因学说(四)X型题1.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是:A.水地说B.道家思想C.精气学说D.阴阳学说E.五行学说2.广义之“精”,泛指人体中的:A.气B.血C.津液D.先天之精E.水谷之精3.精气神学说中的“气”主要组成是:A.肾精所化之气B.水谷精气C.自然界清气D.肾中所藏之精气E.脏腑之气4.阴阳消长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稳定的D.无条件的E.有条件的5.属于阳的属性有:A.温煦B.兴奋C.明亮D.潜藏E.滋润6.用阴阳互根互用原理来解释的有:A.阳中求阴B.阴损及阳C.阳病治阴D.阳胜则阴病E.气虚导致血虚7.属阴阳制约原理的治法是:A.阴阳双补B.阳病治阴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寒者热之8.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A.阳制约阴B.阴根于阳C.阴消则阳长D.阴阳中复有阴阳E.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9.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五行的特性B.事物按五行属性进行归类C.五行的生克制化D.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E.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0.“水曰润下”比象地说明了肾的哪些功能:A.肾主水B.肾开窍于耳C.肾主骨生髓D.肾藏精E.肾在液为唾11.下列属于土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唇、口、黄、化、肉C.皮、鼻、口、胃、长D.宫、脾、黄、思、甘E.长夏、湿、中、歌、哕12.下列属于金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鼻、皮、毛、收、悲C.皮、鼻、口、胃、长D.商、辛、白、哭、悲E.秋、西、咳、燥、收13.下列属于火行的是:A.爪、筋、皮、肉、苦B.舌、脉、喜、夏、长C.喜、鼻、口、胃、长D.苦、赤、长、暑、南E.夏、小肠、舌、笑、忧14.下列属于木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目、筋、怒、呼、握C.皮、筋、口、胃、长D.春、东、风、青、生E.角、酸、东、胆、目15.下列属于水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冬、膀胱、耳、骨、恐C.冬、鼻、口、胃、长D.恐、呻、栗、耳、冬E.北、寒、藏、黑、咸16.根据“虚则补其母”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制水法B.益火补土法C.滋水涵木法D.佐金平木法E.培土生金法17.“补母泻子”的治疗原则适用于:A.子病犯母B.母病及子C.肺病及肝D.肾病及脾E.单纯一脏有病18.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病情较深重的有:A.肝病及脾B.脾病及肾C.心病及肾D.肝病及肺E.肺病及肝19.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病情较轻浅的有:A.肾病及肝B.脾病及肺C.肺病及脾D.脾病及肝E.肝病及心20.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疾病的转归,下列为“顺”的有:A.肝病色青见浮脉B.心病面赤见沉脉C.肝病色青见沉脉D.肺病色白见洪脉E.肾病色黑见沉脉21.下列哪些属五行理论在情志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A.思胜恐B.惊胜思C.悲胜怒D.怒胜忧E.恐胜喜22.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是:A.注重整体上的研究B.比较C.擅长哲学思维D.强调功能联系E.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事物23.在中医学中运用较多的思维方法有:A.视外揣内B.类比C.比较D.演绎E.试探与反证24.事物按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有:A.以表知里法B.试探法C.取象比类法D.推演络绎法E.比较法二、填空题1.精气学说滥觞于______,西汉时被______所同化。
山大中医基础试题及答案
山大中医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是由哪两个方面共同维持的?A. 阴阳B. 五行C. 气血D. 脏腑答案:A2. 五脏中,具有“藏精气而不泻”特性的脏器是哪一个?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D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医的“四诊”?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D4. “治未病”是中医的哪种治疗原则?A. 预防为主B. 治疗为主C. 康复为主D. 保健为主答案:A5. 中医理论中,与“肺”相对应的五行为:A. 木B. 火C. 土D. 金答案:D6. “肾为先天之本”这一说法体现了中医的哪种观点?A. 肾藏精B. 肾主水C. 肾主骨D. 肾主生殖答案:A7. 中医认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是:A. 经络B. 血脉C. 神经D. 淋巴答案:A8. “脾主运化”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什么功能?A. 脾脏负责食物的消化B. 脾脏负责水液的代谢C. 脾脏负责气血的生成D. 脾脏负责食物的运输答案:C9. 中医的“五行”理论中,与“木”相对应的季节是:A. 春B. 夏C. 秋D. 冬答案:A10. “肝主疏泄”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什么功能?A. 肝负责情绪的调节B. 肝负责血液的储藏C. 肝负责胆汁的分泌D. 肝负责筋膜的滋养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医理论中,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人体的健康?A. 饮食不节B. 情志内伤C. 劳逸失度D. 气候异常答案:ABCD2. 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些脏器属于“五脏”?A. 心B. 肝C. 脾D. 胃答案:ABC3. 中医的“六淫”是指哪六种外邪?A. 风B. 寒C. 暑D. 湿答案:ABCD4. 中医理论中,下列哪些属于“七情”?A. 喜B. 怒C. 忧D. 思答案:ABCD5. 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些是“气血津液”的组成部分?A. 气B. 血C. 津D. 液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阴阳平衡的结果。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是由什么主导的?A. 气血B. 阴阳C. 五行D. 脏腑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方法?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3. 中医中的“脾胃”主要指的是什么功能?A. 消化B. 吸收C. 排泄D. 呼吸4.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这一说法主要强调的是什么?A. 肾的重要性B. 脾的重要性C. 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关系D. 肾脾的相互作用5.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分别对应哪些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春、夏、长夏、秋、冬D. 东、南、西、北、中6. “脉象”在中医诊断中的作用是什么?A. 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B. 确定病因和病位C. 了解患者的体质D. 观察治疗效果7. 中医中的“六淫”指的是什么?A. 风、寒、暑、湿、燥、火B. 六种不同的疾病C. 六种治疗方法D. 六种药物的性质8. “气血不足”在中医中通常指的是什么症状?A. 身体虚弱B. 营养不良C. 血液循环不畅D. 免疫力下降9. 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失衡”可能导致什么?A. 身体疾病B. 情绪波动C. 社会不稳定D. 自然灾害10. 下列哪项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A. 对症下药B. 辨证论治C. 个体化治疗D. 以上全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保持平衡的状态。
2. 中医中的“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__________。
3. 在中医理论中,__________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4. 中医的“八纲辨证”包括阴阳、表里、寒热、__________。
5. 中医治疗的“四君子汤”主要用于治疗__________不足的症状。
6. “脉浮”在中医诊断中通常表示病邪在__________。
7. 中医中的“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__________。
山大中医基础期末试卷及答案
中医基础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A.《内经》B.《难经》C.《诸病源候论》D.《针灸甲乙经》2、被后世尊称为“攻邪派”的医家是()A.刘完素B.张从正C.张元素D.朱震亨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4、以制约不足的“消”为主要过程的阴阳消长平衡是()A. 此消彼长B.此长彼长C.此消彼消D. 此长彼消5、按照五行生克关系,肺为心之()A. 母B.子C.所胜D. 所不胜6、以下不符合五行生克原理的是()A. 肝为心之母B.脾为心之子C.肾为肺之所胜D.肺为肝之所不胜7、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是()A.心B.肝C.脾D.肾8、与呼吸运动关系密切的脏是()A.肺与心B.肺与肾C.肺与肝D.肺与脾9、五脏之中,具有“主疏泄”生理特性的是()A.肺B.脾C.肝D.心10、被称为“髓海”的是()A. 脉B. 心C.脑D.三焦11、五脏之中与气机升降关系密切的是()A.肺与心B.肺与肾C.肺与肝D.心与肝12、脏腑之中,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的是()A.三焦B.胆C.胃D.心13、与呼吸微弱、脉动异常等病症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14、质地较为稠厚,流动性较小,具有濡养功能的是()A.津B.液C.精D.血15、具有营养全身、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卫气D.营气16、临床上治疗出血证配合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行血B.气能生血C. 气能摄血D.血为气母17、行于后头部的经脉是()A.手太阳经B.足太阳经C.手阳明经D.足阳明经18、在手小指端交接的经脉是()A.肺经与大肠经B.心经与小肠经C.肾经与膀胱经D.心包经与三焦经19、面白形胖、胆小易惊的体质是()A. 偏阳质B. 偏阴质C. 阴阳平和质D. 肥胖质20、下列哪项不是疠气的致病特点()A、一气一病B、发病急病情重C、直接伤及内脏D、传染性强烈21、风寒湿三气杂至可致“痹证”,其中“着痹”的特点是()A.痛无定处B.冷痛剧烈C.红肿热痛D.重着疼痛22、七情内伤易影响脏腑气机,其中恐则()A.气上B.气下C.气消D.气乱23、导致发病的内在因素主要是()A.正气不足B.邪气C.七情内伤D.饮食不节24、寒热真假形成的病机是()A.阴阳偏胜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格拒25、“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26、“真寒假热证”宜采用下列何种治法()A.热因热用B.热者寒之C.阴病治阳D.用热远热27、病人出现精神萎靡、神识朦胧、瞳神呆滞等神气衰败之象的是()A.神乱B.少神C.失神D.假神28、随生活环境及劳作等因素发生相应变化的面色是()A.主色B.客色C.善色D.恶色29、以下哪项不是青色主病()A.寒证B.瘀血C.疼痛D.水饮30、患处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A.痈B.疽C.疔D.疖二、多项选择题1、药物五味中属阳的是()A. 辛味B. 酸味C. 甘味D. 苦味E. 咸味2、具有所胜、所不胜关系的是()A. 木与火B. 土与水C. 木与金D. 水与金E. 水与火3、脾的生理特性为()A. 喜条达恶抑郁B. 喜润恶燥C. 喜燥恶湿D. 以降为和E. 以升为健4、人体之气的生理功能有()A.推动B.温煦C. 固摄D. 防御E.营养5、以下有关望目的各部分与五脏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瞳仁属肾,称水轮B.黑睛属肝,称气轮C.白睛属肺,称风轮D.目眦血络属心,称血轮E.眼睑属脾,称肉轮三、填空题1、临床常用的补气生血法是根据阴阳的()理论确立的治疗方法。
17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中医基础1
中医基础1一、单项选择题1、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是()A、张从正B、刘完素C、朱震亨D、李杲2、阳偏胜形成( A )A、实热证B、实寒证C、虚寒证D、虚热证3、心病及肝是()A、母病及子B、子病及母C、相乘D、相侮4、肝在体合()A、筋B、肌肉C、皮毛D、骨5、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脏是( C )A、心B、肝C、脾D、肾6、宣发肃降是下列哪一脏腑的生理特性( C )A、心B、胆C、肺D、膀胱7、“善行而数变”是下列哪一种邪气的致病特征( C )A、寒邪B、燥邪C、风邪D、湿邪8、挟湿是下列哪一项邪气的致病特征( A )A、暑邪B、风邪C、湿邪D、寒邪9、足三阳经从头走( B )A、头B、足C、手D、胸腹10、手少阴心经上接()A、足阳明胃经B、足太阴脾经C、手阳明大肠经D、手太阴肺经11、一身之气的生成与哪组脏腑的关系最密切()A、心肝脾B、心肺肾C、脾肺肾D、肝脾肾12、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13、下列哪项是七情的致病特点()A、损伤阳气B、耗气伤津C、直接伤及内脏D、易于流行14、最易伤肺的是哪一种邪气()A、寒邪B、湿邪C、风邪D、燥邪15、具有充养血脉功能的是()A、精B、津液C、气D、血16、“所胜所不胜”关系是指五行的什么关系?A、相克关系B、相生关系C、相乘关系D、相侮关系17、阴阳转化是一个什么过程()A、消长过程B、平衡过程C、质变过程D、量变过程18、下列属于内伤病因的是()A、七情B、瘀血C、六淫D、结石19、下列不属于瘀血共同病症特点的是()A、肿块B、出血血色紫黯C、疼痛部位固定D、舌淡白20、补阳法适用于下列什么证侯()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二、填空题1、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
2、过劳,包括劳力过度、(房劳过度)、(劳神过的)三个方面。
3、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怒则(伤肝);喜则气缓)。
4、在五行各自的特性中,木曰(肝);金曰(肺)。
17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中医基础2
中医基础2一、单项选择题1、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是()A、从正B、杲C、朱震亨D、完素2、阴偏胜形成()A、实热证B、实寒证C、虚寒证D、虚热证3、肝病及肾是()A、母病及子B、子病及母C、相乘D、相侮4、心在体合()A、脉B、肌肉C、皮毛D、骨5、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是()A、心B、肝C、脾D、肾6、喜燥恶湿是下列哪一脏的生理特性()A、心B、肝C、脾D、肺7、具有黏滞特性的是下列哪一种邪气()A、寒邪B、燥邪C、风邪D、湿邪8、挟湿是下列哪一项邪气致病的重要临床表现()A、暑邪B、风邪C、湿邪D、寒邪9、手三阳经从手走()A、头B、足C、手D、胸腹10、手太阴肺经下接()A、足阳明胃经B、手阳明大肠经C、手少阴心经D、足太阴脾经11、气对血的关系可以概括为()A、气能行血B、气能生血C、气为血之帅D、气能摄血12、积于胸中之气是()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13、下列哪项是七情的致病特点()A、损伤阳气B、耗气伤津C、直接伤及脏D、易于流行14、易生风动血的是哪一种邪气()A、寒邪B、湿邪C、风邪D、火邪15、具有“中介作用”的是()A、精B、津液C、气D、血16、“母子关系”是指五行的什么关系()A、相生关系B、相克关系C、相乘关系D、相侮关系17、阴阳消长是一个什么过程()A、转变过程B、平衡过程C、质变过程D、量变过程19、下列不属于瘀血共同病证特征的是()A、肿块B、出血血色紫黯C、疼痛部位固定D、舌淡白20、补阴法适用于下列什么证侯()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二、填空题1、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的功能两个方面)和()两个方面。
2、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3、(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在因素;(外邪)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4、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思则(气结);惊则(乱)。
5、在五行各自的特性中,水曰(水曰润下);火曰(火曰炎上)。
山东省2017年中医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山东省2017年中医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巴戟天、淫羊藿、仙茅均具有的功效是A.益气养血,祛风除湿B.补肾助阳,祛风除湿C.温通经络,祛风除湿D.强筋健骨,祛风除湿2、根据五行规律,脾病及肝属于A.相克B.相侮C.母病及子D.相乘E.子病犯母3、以下何经病变见不到目黄症状A.手阳明大肠经B.手少阴心经C.足阳明胃经D.手厥阴心包经4、《神农本草经》的考订、整理、辑复、兴盛于:A.宋代B.金元C.明代D.清代E.近代5、苇茎在千金苇茎汤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A.清肺泄热B.生津止渴C.化瘀排脓D.润肺排痰E.利湿消痈6、以下哪项是杏仁的功效A.敛肺止咳、化痰平喘B.止咳化痰、收涩止带C.清肺化痰、利气散结D.止咳平喘、润肠通便7、《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苦”则A.肝气以津,脾气乃绝B.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C.脾气不濡,胃气乃厚D.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E.筋脉沮弛,精神乃央8、”天癸”的产生取决于A.体内元气的充沛B.先天禀赋的充盛C.肾中阴阳的平衡D.肾中精气的充盈9、”一源而三歧”的奇经是指A.任、督、带脉B.冲、任、带脉C.冲、任、督脉D.督、冲、带脉10、砂仁人煎剂宜:A.后下B.先煎C.包煎D.烊化E.另煎11、补肺肾,定喘嗽,止血化痰的药物是A.菟丝子B.蛤蚧C.冬虫夏草D.肉苁蓉12、最早提出要按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决定药量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名医别录》C.《本草经集注》D.《证类本草》E.《本草衍义》13、大腹皮的功效是A.杀虫下气、利水消肿B.杀虫消积、行气利水C.利水消肿、通便消积D.下气宽中、利水消肿E.下气宽中、利水通便14、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甚则夜盲,多因A.肝气上逆B.肝火上炎C.肝阳上亢D.肝风上扰E.肝血不足15、旋覆代赭汤原方中用量最轻的药物是A.旋覆花B.代赭石C.人参D.生姜16、《金匮要略心典》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病机是A.气不固津B.气随液脱C.脾胃气虚D.津停气阻E.以上都不是17、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A.肺的呼吸功能B.脾胃运化功能C.肾的闭藏功能D.肺肾协调功能E.心的主血功能18、体倦气短,口渴多汗,舌燥咽干,脉虚细者,治宜选用A.生脉散B.清暑益气汤C.当归补血汤D.竹叶石膏汤E.清燥救肺汤19、下列药物中,孕妇宜慎用的是A.连翘B.贯众C.板蓝根D.大青叶20、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不包括A.寒邪客胃B.饮食伤胃C.肝气犯胃D.脾胃虚弱21、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多由A.气郁化痰,痰火扰心B.心气大伤,精神散乱C.心气不足,神失所养D.痰气郁结,阻蔽神明E.瘀热互结,—亡扰神明22、以下除哪项外均为凉血止血药A.小蓟B.侧柏叶C.槐花D.花蕊石23、瘿病证属痰结血瘀者,最佳选方A.桃红四物汤B.海藻玉壶汤C.复元活血汤D.丹参饮24、足太阴脾经的病证,可见A.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B.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C.嗌干,胸满,呕逆,飧泄,狐疝D.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有血25、治疗腹痛实热壅滞证,应首选A.枳术丸B.大柴胡汤C.六磨汤D.大承气汤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中医基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正文开始)考试题目如下:一、选择题1. 中医学的核心理论是()。
A. 阴阳学说B. 五行学说C. 六经理论D. 藏象学说2. “脉以寸度,寸得三刻,三刻得三寸,五阴为盛”是()的论断。
A. 黄帝内经B. 针灸学C. 伤寒杂病D. 金匮要略3. 中医的四诊法包括望诊、诊和闻诊。
A. 听B. 问C. 嗅D. 切4. 中医药疗法中,疗法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是()。
A. 中药饮食疗法B. 保健按摩疗法C. 中药煎煮疗法D. 针灸疗法5. 中医学最早的经典著作是()。
A.《内经》B.《伤寒杂病论》C.《金匮要略》D.《黄帝素问》二、简答题1. 简述中医学的阴阳学说。
2. 简要说明中医理论中的“五脏六腑”。
三、论述题请根据你的理解,用800字左右的篇幅,论述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试答案如下:一、选择题1. A. 阴阳学说2. A. 黄帝内经3. B. 问4. D. 针灸疗法5. A.《内经》二、简答题1.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以“阴”与“阳”两个相对的概念来解释事物的运行规律。
它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相互作用而产生和运行的。
阴阳相互转化和相互依存,保持着平衡。
2. 五脏六腑是中医理论中对人体脏器及器官的分类和归纳。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脏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同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三、论述题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中医药在中国源远流长,其临床应用和研究积淀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开始重视和采用中医药,如日本的针灸、韩国的汤药等。
中医药在许多临床领域,如疼痛管理、内科病症、妇科病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其次,中医药在现代医学的综合治疗中具有补充作用。
现代医学主要以西医为主导,注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7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中医基础3
中医基础3一、单项选择题1、明清温病医家家中提出“三焦”辨证体系的人物是 ( )A 、吴有性B 、叶天士C 、薛生白D ■、吴鞠通最早提出“四气五味”药性理论的著作是 ) A 、黄帝内经 B 、本草纲目C |、神农本草经D 、难自然界用来区分阴阳属性的最主要标志是 )A 、内与外B ■、明与暗C 、上与下D 、、 水与火 4、人体脏腑之阴阳,则肝为 ( )A 、阴中之至阴B 、阳中之阴C 、阴中之阳D 、阴 中之阴2、(经3、5、“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反应了阴阳之间的何种 关系10、称为生气之源的是( )A 、 阴阳交感 、对立制约、互根互用D 、消长平衡不胜是7、 9、 A 、脾“体阴而用阳” 的脏腑是A 、、脾 、肝 、肾A 、肾 、心、肝 、脾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哪一组脏腑A 、心肝肾B 、心脾肾C 、脾肝肾D 、脾肺肾11 、 肺主行水的功能主要依赖于 ( )A 、肺主一身之气B 、肺司呼吸C 、、肺主宣发肃降D 、肺朝百脉13、“孤府”所指的脏腑是 ()A 、 胃B 、胆C 、膀胱D [、三焦14 、 具 有 滑利骨节作用的主要是()A 精B 、血C 、液 D、 津15、卫气司汗孔开合,不使津液过多外泄,是下列哪项作用的体现A 、气能生津B 、气能摄津C 、气能行津D 津能载气 16、“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治法的依据是A 、小肠泌别清浊B 、脾运化水液C 、肺宣发肃降D 、肾 主水液 17、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医家是 ( )A 、心B 、肾C 、脾 、肺12 ( )心 在 液A 、汗 、唾 C 、涎 D 、泪( )A、张仲景B、王叔和C、陈无择D、张景岳18、风邪伤人,发病急,传变快是由于()A、风性数变B、风性善行 C 、风性主动D、风性轻扬19、下列因素中,易于导致肌肤甲错的是()A、痰饮 B .、瘀血 C 、结石 D 、食积20、手厥阴心包经的起点在()A、肺中 B 、中焦 C ■、胸中 D 、膻中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 )A、滋水涵木法B、益火补土法C、培土制水法D金水相生法2 、胆的主要生理功厶匕有( )A生成胆汁 B 、贮存胆汁C、排泄胆汁D、主谋虑E、主决断3、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八、、是( )A、受盛传化水谷B、藏而不泻C、泻而不藏D、实而不满E、满而不实4、肝的藏血功能主要体现在( )A、涵养肝气B ■、调节血量C、防止出血D、濡养肝及筋目E ]、为经血之源5、下列各项中,哪几项符合五行理论在情志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A、惊胜思B、思胜恐C、悲胜忧D、喜胜悲E、恐胜喜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是A、为百病之长B、易耗气伤津C、湿性黏滞D、湿性重浊E、为阴邪,易阻遏气机7、瘀血病证临床的共同表现有( )A、刺痛 B |、胀痛C、出血D、肿块 E 、紫绀8足厥阴肝经循行过程中,联系的脏腑有( )A、心B、肺 C 、冃 D |、胆 E 、肝9 、偏阴质体质类型的特点八、、是( )A、喜静少动B、畏寒喜热C、性格内向D、体温偏低E、食量较大10、下列病证适用于从治法的有( )A、脾虚腹胀B、肾虚尿闭C、膀胱湿热之尿频尿急D、瘀血崩漏E、食积腹泻三、填空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
山东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D)D.《针灸甲乙经》2、被后世尊称为“攻邪派”的医家是(B)张从正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D) D.《神农本草经》4、以制约不足的“消”为主要过程的阴阳消长平衡是(A)A. 此消彼长5、按照五行生克关系,肺为心之(D) D. 所不胜6、以下不符合五行生克原理的是(C)C.肾为肺之所胜7、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是(D)D.肾8、与呼吸运动关系密切的脏是(B) B.肺与肾9、五脏之中,具有“主疏泄”生理特性的是(C)10、被称为“髓海”的是( C )C.脑11、五脏之中与气机升降关系密切的是(C)C.肺与肝12、脏腑之中,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的是(B) B.胆13、与呼吸微弱、脉动异常等病症关系最为密切的是(B) B.宗气14、质地较为稠厚,流动性较小,具有濡养功能的是(A)A.津15、具有营养全身、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D) D.营气16、临床上治疗出血证配合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 C ) C. 气能摄血17、行于后头部的经脉是(B)B.足太阳经18、在手小指端交接的经脉是( B )B.心经与小肠经19、面白形胖、胆小易惊的体质是( B )B. 偏阴质20、下列哪项不是疠气的致病特点(A)A、一气一病21、风寒湿三气杂至可致“痹证”,其中“着痹”的特点是(D)D.重着疼痛22、七情内伤易影响脏腑气机,其中恐则( B )B.气下23、导致发病的内在因素主要是( A )A.正气不足24、寒热真假形成的病机是( D )D.阴阳格拒25、“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 B )B、实寒证26、“真寒假热证”宜采用下列何种治法( A )A.热因热用27、病人出现精神萎靡、神识朦胧、瞳神呆滞等神气衰败之象的是( C )C.失神28、随生活环境及劳作等因素发生相应变化的面色是(B)B.客色29、以下哪项不是青色主病(D)D.水饮30、患处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B)B.疽二、多项选择题1、药物五味中属阳的是(AC)A. 辛味C. 甘味2、具有所胜、所不胜关系的是( BCE )B. 土与水 C. 木与金E. 水与火3、脾的生理特性为( CD )C. 喜燥恶湿 D. 以降为和4、人体之气的生理功能有(ABCDE)A.推动B.温煦C. 固摄D. 防御E.营养5、以下有关望目的各部分与五脏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DE)A.瞳仁属肾,称水轮D.目眦血络属心,称血轮E.眼睑属脾,称肉轮三、填空题1、临床常用的补气生血法是根据阴阳的(互根互用)理论确立的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依题意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基础的书籍是()A. 《黄帝内经》(正确答案)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难经》2、确立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著作是()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正确答案)C. 《神农本草经》D. 《难经》3、金元四大家中倡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是()A. 刘完素B. 张元素C. 李杲D. 朱震亨(正确答案)4.阴阳之“征兆”是()A.内与外B.明与暗C.上与下D.水与火(正确答案)5.言人体脏腑之阴阳,则心为()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阴D.阴中之阳6.“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A.阴阳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正确答案)D.消长平衡7.“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A.实寒证B.实热证(正确答案)C.虚寒证D.虚热证8.根据五行学说,五季中的“长夏”应归属于()A.木B.火C.土(正确答案)D.金9.根据五行生克关系,肝为脾之()A.母B.子C.所胜10.按五行生克规律,肺的所胜是()A.脾B.心C.肾D.肝(正确答案)1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A.培土生金B.滋水涵木C.金水相生D.佐金平木(正确答案)12.阴邪盛而导致的实寒证,其治疗方法是()A. 实则泻之B. 虚则补之C. 热者寒之D. 寒者热之(正确答案)E. 阴病治阳13. 滋水涵木法属于()A. 补母治则(正确答案)B. 泻子治则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14.属于“子病犯母”的是()A.脾病及肺B.脾病及肾C.肝病及肾(正确答案)D.肝病及心E.肺病及心15.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A. 木疏土B. 木克土C. 木乘土(正确答案)D. 土侮木E. 木胜土二、多选题(依题意选择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医学专著有哪些()A.《黄帝内经》(正确答案)B.《难经》(正确答案)C.《伤寒杂病论》(正确答案)D.《神农本草经》(正确答案)E.《脉经》2、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体现于()A. 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统一(正确答案)B. 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社会环境的影响C. 人的形体与精神的相互依附,不可分割(正确答案)D. 人体与自然环境的息息相关E. 人体与社会环境的息息相关3.下列各项属于阴偏盛的是()A.面白形寒(正确答案)B.脘腹冷痛(正确答案)C.舌淡苔白(正确答案)D.脉象沉紧(正确答案)E.声低息微(正确答案)4. 症见寒象的病人,其病机可以是()A. 阳虚(正确答案)B. 阴虚C. 阳盛D. 阴盛(正确答案)E. 阴阳俱虚(正确答案)5.药物之五味中,属阴的是()A.甘B.咸(正确答案)C.酸(正确答案)D.苦(正确答案)E.辛。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测试题(1)(2)汇总
一.名词解释1.先秦时期“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2.整体观: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
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
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
3.辨证论治:”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再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4.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5.脾主运化: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并转输全身的生理功能。
6.宗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积聚于胸中,灌注于心肺,主要功能是出喉咙而司呼吸,灌心脉而行气血。
7.泌别清浊:小肠具有将胃传来的饮食水谷消化并分清别浊的功能。
水谷的精微部分经小肠吸收后转输身体各处;糟粕部分下注大肠,部分水液泌入膀胱,成为大小便排出体外。
8.天葵:肾中精气亢盛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一种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功能成熟的并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物质。
9.先天之精: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基物质。
10.气虚:指元气耗损、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机变化。
11.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12.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于病因。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13.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路径,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网络,是经络系统的分支。
经脉较粗大,经脉较细小。
经脉有一定的循行径路,而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
中医基础试题
中医基础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1.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A. 道家思想 B. 阴阳五行学说 C. 草木皆兵论
D. 社会辨证法
2.《素问·灵枢》是哪位医学家的著作? A. 李时珍 B. 张仲景 C. 伊尹 D.
黄帝
3.中医的辨证分类大致分为多少类? A. 2类 B. 4类 C. 6类 D. 8类
4.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哪几种? A. 针灸和推拿 B. 药物和拔罐 C. 贴
敷和艾灸 D. 寒热洗涤和梁柱
5.中医的“气”、“血”、“津液”是指什么? A. 三种常见疾病 B. 三种特殊手
法 C. 三种润滑物质 D. 人体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第二部分:判断题
1.中医治病的基本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
(正确/
错误)
2.中医认为病人的脉象可以反映全身的病证情况。
(正确/错误)
3.在中医理论中,脏腑是指人体内部的实体器官。
(正确/错误)
4.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方法是从局部症状入手,推断全身病情。
(正确/
错误)
5.中医治病更强调调整人体的内部环境,促使机体自愈。
(正确/错误)
以上是关于中医基础知识的选择题和判断题,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您学习愉快!。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测试题(1)(2)汇总-共8页
一.名词解释1.先秦时期“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2.整体观: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
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
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
3.辨证论治:”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再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4.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5.脾主运化: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并转输全身的生理功能。
6.宗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积聚于胸中,灌注于心肺,主要功能是出喉咙而司呼吸,灌心脉而行气血。
7.泌别清浊:小肠具有将胃传来的饮食水谷消化并分清别浊的功能。
水谷的精微部分经小肠吸收后转输身体各处;糟粕部分下注大肠,部分水液泌入膀胱,成为大小便排出体外。
8.天葵:肾中精气亢盛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一种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功能成熟的并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物质。
9.先天之精: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基物质。
10.气虚:指元气耗损、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机变化。
11.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12.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于病因。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13.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路径,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网络,是经络系统的分支。
经脉较粗大,经脉较细小。
经脉有一定的循行径路,而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
中医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学的基础是:a) 气b) 血c) 精d) 津答案:a) 气2. 人体经络有多少条主要经络?a) 8b) 12c) 14d) 16答案:b) 123. 以下哪个是中医四诊的核心内容?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答案:c) 问诊4. 下面哪个脏腑属于中焦?a) 肺b) 脾c) 肾d) 肝答案:b) 脾5. 中医理论中,阴阳学说是基于以下哪种思想?a) 五行学说b) 经络学说c) 精气学说d) 形体学说答案:a) 五行学说二、简答题1. 什么是中医的“四气”及其特点?答:中医的“四气”指风、寒、暑、湿。
风气主要特点是善动;寒气主要特点是善收敛;暑气主要特点是善炎热;湿气主要特点是善潮湿。
这四气都是外界因素,通过风、寒、暑、湿四种情况与人体接触,引起不同的病理变化。
2. 什么是中医的“八纲”及其分类?答:中医的“八纲”指邪在人体内引起的病程过程分为表里、寒热、虚实、痛痒这八个方面。
其中,“表里”是指邪气的轻重程度,表证表示发病比较轻微,里证表示发病比较严重;“寒热”是指病邪引起的体内温度变化情况,寒证表示体内寒冷,热证表示体内炎热;“虚实”是指人体正气和邪气的对比,虚证表示体内正气不足,实证表示邪气比较重;“痛痒”是指疾病的症状表现,痛证表示病人有疼痛感,痒证表示病人有瘙痒感。
三、论述题请结合实例论述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答:中医的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
通过辨别患者的脉象、舌苔、面色等症状,辨证归类,确定疾病的病机和治疗方案。
辨证论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医辨证论治能够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感冒的治疗,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等,可以辨别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以及是属于表证还是里证,然后选择相应的中药或针灸等治疗方法。
其次,辨证论治能够帮助中医医生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
中医重视辨别人体整体的阴阳、气血、脏腑等方面的平衡与失调,通过辨证可以了解患者的体质、病情发展规律等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1
一、单项选择题
1、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是()
A、张从正
B、刘完素
C、朱震亨
D、李杲
2、阳偏胜形成( A )
A、实热证
B、实寒证
C、虚寒证
D、虚热证
3、心病及肝是()
A、母病及子
B、子病及母
C、相乘
D、相侮
4、肝在体合()
A、筋
B、肌肉
C、皮毛
D、骨
5、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脏是( C )
A、心
B、肝
C、脾
D、肾
6、宣发肃降是下列哪一脏腑的生理特性( C )
A、心
B、胆
C、肺
D、膀胱
7、“善行而数变”是下列哪一种邪气的致病特征( C )
A、寒邪
B、燥邪
C、风邪
D、湿邪
8、挟湿是下列哪一项邪气的致病特征( A )
A、暑邪
B、风邪
C、湿邪
D、寒邪
9、足三阳经从头走( B )
A、头
B、足
C、手
D、胸腹
10、手少阴心经上接()
A、足阳明胃经
B、足太阴脾经
C、手阳明大肠经
D、手太阴肺经
11、一身之气的生成与哪组脏腑的关系最密切
()
A、心肝脾
B、心肺肾
C、脾肺肾
D、肝脾肾
12、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13、下列哪项是七情的致病特点()
A、损伤阳气
B、耗气伤津
C、直接伤及内脏
D、易于流行
14、最易伤肺的是哪一种邪气()
A、寒邪
B、湿邪
C、风邪
D、燥邪
15、具有充养血脉功能的是()
A、精
B、津液
C、气
D、血
16、“所胜所不胜”关系是指五行的什么关系?
A、相克关系
B、相生关系
C、相乘关系
D、相侮关系
17、阴阳转化是一个什么过程()
A、消长过程
B、平衡过程
C、质变过程
D、量变过程
18、下列属于内伤病因的是()
A、七情
B、瘀血
C、六淫
D、结石
19、下列不属于瘀血共同病症特点的是()
A、肿块
B、出血血色紫黯
C、疼痛部位固定
D、舌淡白
20、补阳法适用于下列什么证侯()
A、实热证
B、实寒证
C、虚热证
D、虚寒证
二、填空题
1、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
2、过劳,包括劳力过度、(房劳过度)、(劳神过的)三个方面。
3、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怒则(伤肝);喜则气缓)。
4、在五行各自的特性中,木曰(肝);金曰(肺)。
5、血的失常包括(血虚出血)和(血瘀)。
6、胃的主要生理特性是(受纳与腐熟水谷);()。
7、五行相侮,金侮(火);木侮(金)。
8、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
9、奇经八脉中,被称为“阳脉之海”的是(督脉);被称为“阴脉之海”的是(任脉)。
10、脏腑分阴阳,五脏属于(阳);六腑属于(阴)。
三、名词术语解释
1、异病同治,即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2、阴阳互根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又称阴阳“相成”。
阴阳互根,是说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3、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胞宫)而奇恒之腑,虽名为腑,但其功能却有异于六腑,并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具有似脏非脏,似腑非腑的特点
4、血,是脉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微所化生。
由于血液仅存在于脉管之中,
5、痰饮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但又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机体的某些脏腑
组织,继发其他各种病证,故亦应为致病因素。
1.痰饮的概念和形成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的局部或全身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常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
有形的痰饮,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听之有声的痰或饮而言;其中以浓度较大、
黏稠的叫痰;以浓度较小、清稀的叫饮。
所谓无形之痰饮,是指有痰饮的病理表现,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气短、心悸或癫狂、昏不识人等,但却看不到有排出来的或其他实质性的痰和饮。
2.痰饮的致病特点痰饮所致病证,临床较为多见,故又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根据痰饮所在部位和性质不同,痰饮病的临床表现也不完全一样。
临床常见的痰饮病证有寒痰、热痰、燥痰、风痰、
湿痰、痰饮、溢饮、支饮、悬饮等
6、气机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7、奇经八脉奇经共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
四、问答题
1、试述气与血的关系。
气与血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生成都需要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经肺、脾、肾等脏器的功能活动而化生。
气的功能以推动、温煦为主,血的功能以营养、滋润为主。
概括它们的性质,则气属阳,血属阴。
气与血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气能生血气能生血,是指血的组成及其化生过程,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气化功能。
营气和津液,是血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来自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
从摄入的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气,从水谷精气转化成营气和津液,从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赤色
的血,均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
另外,精可以转化为血,亦需气的作用,因此说,气能生血。
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弱,甚则可导致血虚。
故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时,常于补血药中,配以补气药物以提高疗效,就是“气能生血”理论在临床的具体应用。
(2)气能行血血的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
即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的疏泄条达。
由此可见,血是在心、肺、肝三脏之气的协同作用下,运行不息,而流布于全身。
故临床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时,常分别配合降气、理气或补气等药物。
(3)气能摄血摄血,即统血。
就是气对血液的统摄作用,使血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溢出脉外。
如果气虚不能统摄血液,则可以导致各种出血病证,称为“气不摄血”。
治疗时,必须用补气摄血的方法,以达止血的目的。
(4)血为气母血为气之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也概括为血能载气和血能生气。
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所以气必须依附于血和津液,方能存在于体内,气不能离开血液而自行存在。
如果气失去依附,则浮散无根而发生气脱。
所以,血虚者,可以进一步引起气虚;血脱者,气亦随脱。
在治疗大出血时,往往采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亦在于此。
2、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所确定的治则是什么?治法是什么?
以相克规律确定
治则:抑强,扶弱以相克规律确定治法: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
3、何谓脾主运化?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报考
运化水谷运化水液
4、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是什么?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易扰心神,易耗气伤津
3)暑多夹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