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性质实验测定方案报告
污泥检测情况报告范文
污泥检测情况报告范文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的污泥进行检测,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分析结果,以帮助相关部门做出正确的处理决策。
污泥作为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副产品,对环境和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污泥的检测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检测方法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本次检测采用了标准的化学方法和仪器设备。
首先,我们收集了多个污泥样本,并进行了物理性质的测量,如颜色、质地和湿度。
然后,我们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这些样本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测,以确定其化学成分和污染物含量。
检测结果物理性质经检测发现,所收集的污泥样本具有深黑色、沉重的质地和相对高湿度的特点。
这些物理性质表明污泥可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水分。
化学成分通过化学分析仪器的测试,我们得出了以下污泥样本的化学成分。
样本编号有机质含量(%) 氮含量(%) 磷含量(%) 重金属(铅、镉、汞) 含量(mg/kg)-1 52.3 1.9 0.6 12.32 48.9 2.2 0.5 13.53 56.7 1.5 0.8 11.24 50.1 2.1 0.7 14.25 45.6 1.8 0.4 10.5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样本之间的化学成分有所差异,但整体上呈现出较高的有机质、氮和磷含量。
此外,铅、镉和汞等重金属的含量也超过了环境安全标准。
检测结果分析对于污泥的检测结果,我们进行了如下分析。
1. 有机质含量:高含量的有机质表明这些污泥样本具有较高的有机物质来源。
这可能是因为污泥是由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有机物质经过沉淀而来。
因此,污泥的进一步处理应重点考虑有机物质的去除和降解。
2. 氮和磷含量:氮和磷是废水中常见的污染物,它们在污泥中的高含量表明废水处理过程中对氮和磷的去除效果有待改进。
这可能是因为废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不完善或运行不当所致。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废水中氮和磷的含量,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重金属含量可能对环境和生物产生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污泥采样实验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污泥采样实验二、实验目的1. 掌握污泥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2. 了解污泥的基本特性,为后续处理提供数据支持。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原理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其进行采样分析是评估污水处理效果和制定处理方案的重要环节。
本实验采用随机采样法,通过现场采集污泥样品,分析其基本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与试剂:- 污泥样品- 标本瓶- 酒精- 玻璃棒- 移液管- pH试纸- 烘箱- 电子天平- 显微镜2. 仪器设备:- 移液器- 滤纸- 烧杯- 滤斗- 烘箱五、实验步骤1. 样品采集- 选择合适的采样地点,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池或沉淀池。
- 使用采样工具(如取样管)采集污泥样品,注意采样深度和样品量。
- 将采集到的污泥样品装入标本瓶,密封并标记。
2. 样品处理- 将采集到的污泥样品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 取适量污泥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酒精,搅拌均匀,以防止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败。
3. 基本物理性质测定-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污泥样品的质量,记录数据。
- 使用pH试纸测定污泥样品的pH值,记录数据。
- 使用显微镜观察污泥样品的形态,记录观察结果。
4. 化学成分分析- 将污泥样品过滤,收集滤液。
- 使用移液管取适量滤液,测定其化学成分,如COD、BOD、氨氮等。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进行统计分析。
- 分析污泥样品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评估其处理难度和处理效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污泥样品的基本物理性质- 污泥样品的质量:XX g- 污泥样品的pH值:XX- 污泥样品的形态:XX2. 污泥样品的化学成分- COD:XX mg/L- BOD:XX mg/L- 氨氮:XX mg/L3. 分析结果- 根据污泥样品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分析污泥的处理难度和处理效果。
- 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如污泥浓缩、稳定化、脱水和资源化等。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污泥比阻(或比阻抗)是污泥脱水性能的综合指标。
污泥比阻越大,脱水性能越差,反之,脱水性能越好。
污泥比阻是单位干重滤饼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其数值等于当粘度为1时,滤液通过单位污泥滤饼产生单位滤液流速所需的压差。
在污泥中加入混凝剂、助滤剂等化学物质可以降低比阻,改善脱水性能。
希望通过实验达到下述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比阻的概念,掌握测量污泥比阻的实验方法;2.通过布氏漏斗实验掌握混凝剂的选择;3.掌握测定混凝剂添加量的方法。
4.通过比阻测量评估污泥脱水性能二、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实验装置的组成:1、真空泵1台2、计量筒4个3、抽气接管4套4、布氏漏斗4个5.1滤芯6。
1个真空计7。
1套试验台8。
1套连接管、电源开关等外形尺寸:1000mm×400mm×1300mm每次测定污泥用量50―100ml,真空压力35.5――70.9kpa,测定时间20―40min。
吸滤筒尺寸:直径×高度=φ150mm×250mm污泥比阻测量装置原理图测定污泥比阻的实验装置见所附示意图。
污泥脱水是依靠过滤介质(多孔性物质)两面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使水分强制通过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达到脱水的目的。
本实验是用抽真空的方法造成压力差,并用调节阀调节压力,使整个实验过程压力差恒定。
在过滤开始时,滤液只需克服过滤介质的阻力即可。
当滤饼逐渐形成时,滤液还需要克服滤饼本身的阻力。
滤饼的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压缩滤饼,如砂砾、初沉池污泥和其他无机污泥;另一种是可压缩滤饼,如活性污泥,在压力作用下会变形。
三、实验步骤1.测定污泥的含水量,并计算其固体浓度C02、配制fecl3(10g/l)混凝剂或聚丙烯酰胺(0.3%)絮凝剂。
3.调整污泥(每组添加一种混凝剂)。
使用FeCl 3混凝剂时,投加量为干污泥质量的0(no)混凝剂)、2%、4%、6%、8%、10%;采用聚丙烯酰胺时,投加量分别为干污泥质量的0、0.1%、0.2%、0.5%4.将滤纸放在布氏漏斗(直径65~80mm)上,用水湿润,贴紧周边。
污泥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污泥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污泥活化和驯化的方法。
3. 通过实验,观察污泥的生长情况,分析污泥处理效果。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干污泥- 清水或河水- 废水(可生化性能较好的废水或化工废水)- 营养物质(氮、磷、碳源)- pH试纸- 溶解氧仪- 烧杯- 玻璃棒- 电子天平- 恒温水浴箱- 酶联免疫检测仪2. 实验仪器:- 曝气池- 静置沉淀池- 离心机- 培养箱- 生物显微镜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污泥活化:- 将干污泥加入曝气池内,加入清水或河水,进行曝气,使污泥充分溶解。
- 继续曝气2-4小时,使污泥中的微生物充分活化。
- 静置2小时后,放掉上清液,重复此过程2-3次,直至上清液清澈透明。
2. 污泥驯化:- 使用有营养的水或低浓度的废水开始驯化污泥。
- 按照废水的水温和水质,确定生化培菌的周期。
- 对于可生化性能较好的废水,可以直接用废水驯化微生物。
- 对于化工废水或可生化性能比较差的废水,应采取分步培菌法。
3. 污泥增殖:- 将活化后的污泥加入曝气池,开始快速增殖。
- 在增殖过程中,注意控制好氧池溶解氧,一般保持在2-4之间。
- 持续增殖一段时间,使污泥在填料上生长。
4. 污泥处理效果检测:- 使用pH试纸检测污泥的pH值。
- 使用溶解氧仪检测污泥的溶解氧含量。
- 使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检测污泥的BOD、COD等指标。
- 使用生物显微镜观察污泥的微生物形态和数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污泥活化:- 经过活化后,污泥上清液清澈透明,无混浊,说明污泥中的微生物已充分活化。
2. 污泥驯化:- 经过驯化后,污泥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BOD、COD等指标明显下降。
3. 污泥增殖:- 经过增殖后,污泥在填料上生长良好,微生物数量增加,溶解氧含量稳定。
4. 污泥处理效果:- 通过检测,污泥的pH值、溶解氧含量、BOD、COD等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说明污泥处理效果良好。
污泥有机质报告
污泥有机质报告1. 简介本报告对污泥的有机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污泥是水处理和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其中的有机质含量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污泥有机质的含量和性质,可以评估其处理和利用的潜力,并为研究者和环保工作者提供有关污泥管理的重要参考。
2. 分析方法2.1 样品准备为了进行污泥有机质的分析,首先需要采集适当数量的污泥样品,并进行样品的制备和处理。
样品准备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采样:根据采样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并按照采样要求采集样品。
2.样品保存:将采集到的污泥样品尽快送至实验室,避免样品发生较大的变化。
在运输过程中,样品应严格遵守温度和湿度要求。
3.样品干燥:将样品进行室温下的干燥处理,避免水分对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2.2 有机质含量测定有机质的含量可以通过多种分析方法进行测定,常用的方法包括:1.重量法:将干燥后的样品加热至高温,使有机物转化为CO2和水,通过质量变化测定有机质的含量。
2.化学法:使用适当的试剂进行化学反应,将有机物转化为可以定量测定的产物,通过反应后的产物浓度测定有机质的含量。
3.光谱法: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仪器,定量测定样品中的有机物含量。
本次分析根据实验室的设备和经验,选择了重量法进行污泥有机质的测定。
3. 分析结果经过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样品编号有机质含量(%)样品1 30样品2 25样品3 27样品4 284. 结果分析根据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样品中的有机质含量在25%~30%之间。
这表明污泥中存在较高的有机质含量,说明污泥有较大的利用潜力。
有机质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利用转化为能源或其他有用物质。
如将有机质进行堆肥处理,可以得到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或者通过气化、液化等方式,将有机质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用于能源生产。
5. 总结本报告对污泥的有机质含量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通过测定样品中的有机质含量,可以评估其利用潜力和处理方法的选择。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是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由于这种方法具有高净化本领,是目前工作效率*高的人工生物处理法,因而得到广泛地应用。
处理污水效果好的活性污泥应具有颗粒松散,易于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性能,且经曝气后澄清时,泥水能快速分别,这就要求活性污泥有良好的混凝和沉降性能。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通过掌控污泥沉降比和污泥体积指数两项指标来取得*佳效果。
一、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吸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
微生物群体重要包括**、原生动物和藻类等。
其中,**和原生动物是重要的两大类。
(一)****是单细胞生物,如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
它们在活性污泥中种类多、数量大、体积微小,具有强的吸附和分解有机物的本领,在污水处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活性污泥培育的初期,**大量游离在污水中,但随着污泥的渐渐形成,渐渐集合成较大的群体,如菌胶团、丝状菌等。
1.菌胶团菌胶团是**及其分泌的胶质物质构成的细小颗粒,是活性污泥的主体,污泥的吸附性能、氧化分解本领及凝集沉降等性能均与菌胶团有关。
菌胶团有球形、分枝状、蘑菇形、垂丝形等。
2.球衣**这种**对碳素营养需求量较大,常因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存在,使它们过快地繁殖引起污泥膨胀,故分解有机物的本领强。
白硫**能分解含硫化合物;硫丝**是一种常见丝状**,大量繁殖时可使污泥松散,甚至引起污泥膨胀。
(二)原生动物原生动物为单细胞动物,体积小,结构多而杂。
在污水处理中,一般将有机物摄入食胞器官加以分解。
活性污泥中常见的原生动物有钟虫类、轮虫类、鞭毛虫类、游动纤毛虫类等,它们都具有净化污水的本领。
(三)藻类藻类是一种单细胞和多细胞的微小植物,细胞内的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从空气中汲取的CO2合成细胞物质,并放出氧气,加添了水中的溶解氧,对污水中有机物质的分解氧化有紧要意义。
二、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一)污泥沉降比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快速倒进1000mL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30分钟,则沉降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沉降体积(SV30),以 mL/L表示。
活性污泥性能测定实验
1.4 实验步骤
污泥干重的测量方法: a)将滤纸和称量瓶放在103~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 记录W1。 b)将该滤纸剪好平铺在布氏漏斗上(剪掉的部分滤纸不要丢 掉)。 c)将测定过沉降比的100mL量筒内的污泥全部倒人漏斗,过滤 (用水冲净量筒,水也倒人漏斗)。 d)将载有污泥的滤纸移入称量瓶重,放入烘箱(103~105℃) 中烘干恒重,称量并记录W2。 e)污泥干重= W2 - W1
1.3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及材料
1.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模型系统)包括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 2.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所需要的设备; 3. 过滤器,1套; 4. 烘箱,1台; 5. 分析天平,1台; 6. 干燥器,1台; 7. 称量瓶,1个; 8. 量筒,100mL,1个; 9. 虹吸管、吸耳球等提取污泥的器具。
2. 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淀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1.5 实验记录
原始实验记录
静沉时间
(min)
1
3
5
10
15
20
30
污泥容积 (ml)
滤纸+称量瓶重 量W1(g)
滤纸+称量瓶+污 泥重量W2 (g)
活性污泥干重 (g)
1.6 实验结果整理
1.根据测定污泥沉降比(SV%)。 SV%= 混合液静沉30min污泥容积(ml)×100% 混合液容积(100ml)
实验6
活性污泥性能测定实验
1.1 实验目的
掌握沉降比和污泥指数这两个表征活性污泥沉淀性能 指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进一步明确沉降比,污泥指数和污泥浓度三者之间的 关系以及它们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控 制的指导意义。 加深对话性污泥的絮凝沉淀的特点和规律性能的指标用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来表示。 沉降比SV%即曝气池出水的混合液的体积在100mL的量筒中静 置沉淀30min后,沉淀后的污泥体积和混合液体积(100ml) 的比值%。 污泥指数(SVI)的全称为污泥容积指数,是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 经30min静沉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污泥指数能客观地评价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絮凝、沉淀性能, 及时地反映出是否有污泥膨胀的倾向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
污泥检测报告
污泥检测报告
一、检测目的
本次污泥检测旨在评估污泥的成分组成及潜在风险,为污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检测对象
本次检测的污泥样品来源于某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池和曝气池。
三、检测方法
1. 采样:从沉淀池和曝气池中分别取样,每处取3份样品,分别将其混合后制备成代表样。
2. 分析:采用ICP-AES仪器分析污泥样品中的多种金属元素,并运用GC-MS仪器分析有机物组分及有害物质含量。
3. 结果归纳及评估:依据检测结果,分析评估污泥的成分组成及潜在风险。
四、检测结果与分析
1. 成分组成
污泥样品中的主要成分为有机物和水分,占总质量的80%左右;其它元素如Fe、Mn、Cu、Zn等均在安全范围内。
2. 潜在风险
(a) 有机物:GC-MS检测结果表明,污泥中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其中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可燃性物质,且存在一定的挥发性,若没有处理好将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潜在的污染和爆炸危险。
(b) 重金属:虽然本次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元素在安全范围内,
但长期接触会危害身体健康,需要采取科学措施处理。
五、结论与建议
1. 结论:本次污泥检测表明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成分主要为有
机物和水分,重金属含量低,在处理上需要更加注重对有机物的
处理。
2. 建议:为有效减少有机物的危害,建议污水处理厂加强污泥
的处理技术和设备投入,并通过科学手段对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行
处理和分离,在达到严格的环保标准的前提下,减少对环境和人
体的危害。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在废水生物处理中,活性污泥法是重要的一种处理方法,也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最广泛使用的方法。
活性污泥法是指在人工供氧的条件下,通过悬浮在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与废水的接触,以去除废水中有机物或某种特定物质的处理方法。
在这里,活性污泥是废水净化的主体。
所谓活性污泥,是指充满了大量微生物及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絮状泥粒。
它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和强烈的吸附和氧化能力,沉降性能良好。
活性污泥生长的好坏,与其所处的环境因素有关,而活性污泥性能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为此。
水质净化厂的工作人员经常要通过观察和测定活性污泥的工作状况,从而预测处理出水的好坏。
本实验的目的:(1)了解评价活性污泥性能的四项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2)掌握SV、SVI、MLSS、MLVSS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活性污泥的评价指标一般有生物相、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体积指数(SVI)和污泥龄等。
本实验讨论前面的4项。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又称混合液污泥浓度。
它表示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质量,由活性细胞(Ma),内源呼吸残留的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e)、入流水中生物不可降解的有机物(Mi)和入流水中的无机物(Mii)4部分组成。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表示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即由MLSS中的前三项组成。
活性污泥净化废水靠的活性细胞(Ma),当MLSS一定时,Ma越高,表明污泥的活性越好,反之越差。
MLVSS不包括无机部分(Mii),所以用其来表示活性污泥的活性数量上比MLSS为好,但它还不真正代表活性污泥微生物(Ma)的量。
但测定方法简单易行,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相对的生物量,因此广泛用于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
对于生活污水和以生活污水为主体的城市污水,MLVSS与MLSS的比值在0.75左右。
污泥性质实验测定方案报告
污泥性质实验测定方案报告污泥性质测定实验方案取污水厂的污泥经浓缩后的含水率在9 5 .7 4%~9 8 .0 6%之间,p H值为6 .0 ~6 .5的污泥进行实验。
污泥采样后装入聚乙烯袋中,贴上标签。
1含水率测定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
重量法:将6 0 ml 蒸发皿放在烘箱内,以1 0 5 ~l l 0 ℃的温度烘2 h ,取出后放在干燥器内冷却0 .5 h ,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重,记录质量W1 。
再用粗天平称污泥2 0 g置于烘干后的蒸发皿中,用水浴锅蒸干。
然后放入1 0 5 ~1 1 0 ℃的烘箱内烘2 h ,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 h ,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重,记录质量W2,代人下式计算含水率。
确定不同含水率所表现出来的污泥状态,以确定所需的污泥样本。
2.污泥PH值测定1)如果污泥含水量高,可取污泥上清液,用酸度计直接测定。
2)如果污泥含水率低,可取10g污泥,加入25ml无二氧化碳蒸馏水,在磁力搅拌机上搅拌1~2min,静置0.5h,用酸度计测定。
3、污泥干重的测量方法:a)将滤纸和称量瓶放在103~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W1。
b)将该滤纸剪好平铺在布氏漏斗上(剪掉的部分滤纸不要丢掉)。
c)将测定过沉降比的100mL量筒内的污泥全部倒人漏斗,过滤(用水冲净量筒,水也倒人漏斗)。
d)将载有污泥的滤纸移入称量瓶重,放入烘箱(103~105℃)中烘干恒重,称量并记录W2。
e)污泥干重= W2 - W14、污泥热值测定污水厂污泥具有较高的热值,在一定含水率下具有自持燃烧和用作能源的可能性热值:污泥热值采用氧弹分析仪测定m,实验测出可直接用于燃烧的含水率(添加适当其他有机废料)5、污泥粘滞性测定(找到最适进料含水率)初粘性测定仪初粘性:物体和压敏胶粘带粘性面之间以微小压力发生短暂接触时,胶粘带对物体的粘附作用称为初粘性。
采用斜面滚球法,通过钢球和测试试样粘性面之间以微小压力发生短暂接触时,胶粘带、标签等产品对钢球的附着力作用来测试试样初粘性。
实验三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
实验三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1一、实验目的:231.加深对活性污泥性能,特别是污泥活性的理解42.了解活性污泥运转管理中几个物理指标的意义,掌握SV%、MLSS、SVI、MLVSS等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56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法,能对大量污水进行有效处理,按照它的进行方式,分为推流式与完全混合式两大类。
(推流式有机物降解是沿空间逐渐降解的。
完全混合式有机物是随时间78的推移而被降解。
)活性污泥法是处理城市污水最广泛使用的方法,类似的工业废水也采用。
活性污9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
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10中有机物(有些可利用无机物)的能力。
在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管理中,除用显微镜观察外,SV%、11MLSS、SVI、MLVSS反映了污泥的活性,它们与剩余污泥排放量及处理效果等都有密切关系。
12污泥沉降比SV%:SV%,污泥沉降比可以反映曝气池正常进行时的污泥量。
可以用于控制剩余污泥排放,它还能及时反映出污泥膨胀等异常情况,便于及早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正常范围131415~30%左右。
15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MLSS即活性污泥总量。
对鼓风曝气设备的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MLSS应在2g·L-1左右;城市污水处理为2~3g·L-1;工业废水为3g·L-1;高浓度工业废水为3~5g·L 16-1。
要求的MLSS高,回流污泥量就要增大。
1718活性污泥体积指数SVI:常用活性污泥体积指数SVI作指标来衡量活性污泥的沉降浓缩特性,19它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淀性能。
通常SVI为50~150mL·g-1,小于200mL·g -1为正常,100mL·g-1为最好,一般认为SVI超过200,就算污泥膨胀。
20三、实验设备及材料21221.设备:SHB·Ⅲ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DHG-9070A电热恒温干燥箱,23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FA2004N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活性污泥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过程。
3. 学习如何通过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并观察其效果。
二、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使污水得到净化。
活性污泥是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主体,由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组成。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SBR模型: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
2. 活性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
3. 生活废水:人工模拟配制。
4. 100mL量筒。
5. 移液管。
6. pH试纸。
7. 恒温水浴锅。
8. 烧杯。
9. 玻璃棒。
10. 消毒液。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活性污泥稀释至一定浓度,用pH试纸检测pH值,调整至适宜微生物生长的pH范围。
2. 投加活性污泥:将稀释后的活性污泥按比例加入SBR模型中,同时加入生活废水。
3. 静置培养:将SBR模型置于恒温水浴锅中,保持适宜温度,静置培养一段时间。
4. 观察记录:定期观察活性污泥的生长状况,记录污泥的沉降性能、颜色、气味等。
5. 污水处理:将培养好的活性污泥加入生活废水中,观察处理效果。
6. 污泥分离:使用100mL量筒和移液管,将活性污泥与处理后的污水分离。
7.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活性污泥的生长状况:经过一段时间培养,活性污泥呈絮状,颜色逐渐变深,沉降性能良好。
2. 污水处理效果:活性污泥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有较好的降解作用,处理后的污水颜色变浅,气味减轻。
3.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一定条件下,活性污泥法可以有效地处理生活污水。
(2)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过程对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
(3)适宜的pH值、温度和营养物质等条件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长和污水净化。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了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过程,并观察了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
污泥性能实验报告
污泥性能实验报告污泥是指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其中含有有机物、无机盐和微生物等成分。
对污泥进行性能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污泥的特性和处理方法。
本文将从污泥的成分、处理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污泥的成分污泥的成分复杂多样,其中主要包括有机物、无机盐和微生物。
有机物是污泥中的主要成分,它们来自于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
无机盐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元素,它们来自于废水中的无机盐溶解物。
微生物是污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活性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和吸附无机盐。
二、污泥的处理方法为了有效处理污泥,我们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离心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污泥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
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泥进行处理,如添加絮凝剂和消毒剂等。
生物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泥进行降解和分解,常见的方法有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等。
三、污泥性能实验为了更好地了解污泥的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首先,我们对污泥的含水率进行了测定。
结果显示,污泥的含水率在60%左右,这意味着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水分。
其次,我们对污泥的有机物含量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这说明污泥是富含有机物的。
此外,我们还对污泥的氮、磷、钾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污泥中的无机盐含量较低,需要进一步处理。
为了探究污泥的处理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理实验。
首先,我们采用物理方法对污泥进行了处理,通过沉淀和过滤,将污泥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
实验结果显示,物理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但对有机物和无机盐的去除效果有限。
接着,我们采用化学方法对污泥进行了处理,添加了一定量的絮凝剂和消毒剂。
实验结果显示,化学处理能够较好地降低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但对无机盐的去除效果有限。
最后,我们采用生物方法对污泥进行了处理,通过好氧和厌氧处理,利用微生物对污泥进行降解和分解。
污泥实验报告总结
污泥实验报告总结污泥实验报告总结一、引言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
对污泥进行有效处理和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回收资源。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污泥的理化性质和处理方法,以期找到一种高效、经济的处理方案。
二、实验方法1. 污泥样品采集:从污水处理厂收集污泥样品,并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杂质。
2. 污泥理化性质测试:对污泥样品进行干燥失重、有机物含量、pH值、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的测定。
3. 污泥处理方法研究:采用热解、厌氧消化、厌氧发酵等方法对污泥进行处理,并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估。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污泥理化性质通过对污泥样品的测试,发现污泥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干燥失重率较大,pH值偏酸性,重金属含量超过环境标准。
这些结果表明污泥具有一定的处理难度,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
2. 热解法处理污泥热解法是将污泥在高温下进行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和固体产物。
实验结果显示,热解法可以有效降低污泥的体积和重量,同时还能产生可燃气体,具有一定的能源回收价值。
然而,热解法处理污泥需要高温设备和能源投入,成本较高。
3. 厌氧消化法处理污泥厌氧消化法是将污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微生物分解,产生沼气和沉淀物。
实验结果显示,厌氧消化法可以有效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同时还能产生可燃沼气。
厌氧消化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能源回收高的优点,但对污泥的消化周期较长,需要一定的维护和管理。
4. 厌氧发酵法处理污泥厌氧发酵法是将污泥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微生物发酵,产生有机肥料和沼气。
实验结果显示,厌氧发酵法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同时还能产生可燃沼气。
厌氧发酵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无需外部能源的优点,但对污泥的发酵周期较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四、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污泥的理化性质和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热解法、厌氧消化法和厌氧发酵法均可用于污泥的处理,但各自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达到高效、经济的处理效果。
好氧活性污泥的性质测定实验-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docx
一、活性污泥
(一)什么是活性污泥?
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不可以,五分钟时间太短,污泥可能只完成了自由沉淀,没有完成絮凝沉淀和成层沉淀,不能反映污泥的性能。
(2)对于城市污水来说,活性污泥SVI大于200或小于50各表征了什么运行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SVI值小于50,活性污泥颗粒细小,无机物含量高,缺乏活性;
SVI值大于200,沉淀性能不好,可能产生污泥膨胀。
(5)快速水分测定仪:1台
(6)马弗炉:1台
(7)载玻片和盖玻片
(8)100mL量筒:1只
(9)定量滤纸:数张
(10)布氏漏斗:1个
(11)称量瓶:1只
(12)干燥器:1只
(13)坩埚:1只
(14)电炉:1台
(15) 500mL烧杯:2个
(16)玻璃棒:2根
三、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有些也可利用无机物质)的能力,显示出生物化学活性。活性污泥组成可分为四部分: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悬浮固体。
MLVSS=0.526-0.1993=0.3267g
七、思考题
(1)测定污泥沉降比时,为什么要静止沉淀30min?只是想知道污泥的沉降性能,只静沉5分钟可以吗?
正常的活性污泥在30min内即可完成絮凝沉淀和成层沉淀,并进入压缩沉淀过程;
污泥特性参数测定实验报告
污泥特性参数测定实验报告实验七污泥比阻测定一、实验目的污泥按来源可分为初沉污泥、剩余污泥、消化污泥和化学污泥。
按性质又可分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两大类。
每种污泥的组成和性质不同,使污泥的脱水性能也各不相同。
为了评价和比较各种污泥脱水性能的优劣,也为了确定污泥机械脱水前加药调理的投药量,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污泥脱水性能的指标——比阻(也称比阻抗)。
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污泥比阻的测定方法;2、掌握用布氏漏斗实验选择混凝剂;3、掌握确定投加混凝剂数量的方法;4、通过比阻测定评价污泥脱水性能。
二、实验原理污泥比阻(或称比阻抗)是表示污泥脱水性能的综合性指标。
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
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合剂后)的过滤性能。
污泥比阻越大,过滤脱水性能越差,反之脱水性能越好。
在污泥中加入混凝剂、助滤剂等化学药剂,可使比阻降低,脱水性能改善。
过滤时滤液体积V(mL)与推动力p(过滤时的压强降,g/cm2)、过滤面积F(cm2)、过滤时间(ts)成正比,而与过滤阻力R (cm*s2/mL),滤液黏度μ[g/(cm*s)]成反比。
V?pFt(mL)?R (6-1)过滤阻力包括滤饼阻力Rz和过滤介质阻力Rg构成。
过滤开始时,滤液仅需克服过滤介质的阻力,当滤饼逐渐形成后,还必须克服滤饼本身的阻力。
因此,阻力R随滤饼厚度增加而增大,过滤速度则随滤饼厚度的增加而减少。
因此将式(6-1)改写成微分形式。
dVpF? (6-2) dt?(?Rz?Rg)δ——滤渣厚度由于Rg比Rz相对说较小,为简化计算,姑且忽略不计。
设每滤过单位体积的滤液,在过滤介质上截留的滤饼体积为v,则当滤液体积为V时,滤饼体积为vV,因此FvV (6-3)式(6-3)代入(6-2),得dVpF2(6-4) dtvVRz若以滤过单位体积的滤液在过滤介质上截留的滤饼干固体质量w代替v,并以单位质量的阻抗r代替Rz,则式(6-4)可改写成:dVpF2(6-5) dt?wVr式中,r为污泥比阻,在CGS制中,其量纲为s2/g,在工程单位制中其旦纲为cm/g。
测量污泥容重实验报告
测量污泥容重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测量污泥容重实验一、引言污泥是指废水处理过程中沉淀或浓缩后的固体物质,其含水量较高,通常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和处置。
因此,准确测量污泥的容重对于处理和处理后的废物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污泥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污泥的容重。
主要步骤包括准备实验装置和工具,采集污泥样本,并通过实验方法测量污泥的质量和体积,最后计算出污泥的容重。
二、实验装置和工具1. 实验装置:包括一台电子天平、一个容器(如砂桶或砂浆盆)、一个刷子等。
2. 实验工具:包括一个量筒、一个螺旋搅拌器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实验装置和工具,确保其干净无任何杂质。
2. 采集污泥样本:根据实际需求,在废水处理工厂或其他相关场所采集一份代表性的污泥样本,避免太过湿润或过于干燥。
3. 分离杂质:利用筛网将污泥中的大颗粒杂质分离出来。
4. 测量污泥的质量:使用电子天平,将清洁的容器放在天平上,记下质量。
然后将污泥样本倒入容器中,再次称量整个容器的质量。
计算出污泥的质量,即为污泥容器的质量减去空容器的质量。
5. 测量污泥的体积:将污泥样本倒入清洁的量筒中,然后利用螺旋搅拌器搅拌数分钟,以使污泥尽可能均匀分布。
然后待污泥停止流动后,读取量筒上污泥所在液面的高度。
根据量筒的刻度,计算出污泥的体积。
6. 计算污泥的容重:根据实验得到的污泥质量和体积,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出污泥的容重:容重= 污泥质量/ 污泥体积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选择代表性的污泥样本,并根据实际需求采集。
3. 在进行质量和体积测量前,必须保证实验装置和工具的清洁和干燥。
4. 在测量污泥质量时,要小心避免破损容器或溅出污泥。
5. 在测量污泥体积时,要确保污泥均匀分布,尽量消除空隙。
6. 在计算污泥的容重时,要准确无误地使用所得数据进行计算。
五、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测量,获得了污泥的质量和体积数据,根据公式计算出了污泥的容重。
物理生化污泥实验报告
1. 了解物理生化污泥的组成和特性。
2. 掌握物理生化污泥的分离和浓缩方法。
3. 分析污泥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评估污泥的处理效果。
二、实验原理物理生化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由有机物、无机物和水组成。
通过物理和生化方法可以分离和浓缩污泥,从而减少污泥的体积,便于后续处理。
本实验采用离心分离法对污泥进行分离,通过测定污泥的体积和重量,计算污泥的浓度。
同时,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泥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 物理生化污泥- 离心机- 电子天平- 烧杯- 玻璃棒- 滤纸- 标准溶液(有机物和无机物)仪器:- pH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烘箱- 烧杯- 玻璃棒1. 污泥取样:从污水处理厂取出一定量的物理生化污泥,记录污泥的初始体积和重量。
2. 离心分离:将污泥置于离心机中,以一定转速进行离心分离,分离出上清液和污泥。
3. 污泥浓度测定:测量分离后污泥的体积和重量,计算污泥的浓度。
4. 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测定:- 有机物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
- 无机物测定: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泥中的无机物含量。
5.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污泥处理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污泥浓度:实验测得污泥浓度为(填入数值)g/L。
2. 有机物含量:实验测得污泥中有机物含量为(填入数值)mg/g。
3. 无机物含量:实验测得污泥中无机物含量为(填入数值)mg/g。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物理生化污泥经过离心分离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均有明显降低,说明离心分离法对污泥的处理效果较好。
六、实验结论1. 物理生化污泥主要由有机物、无机物和水组成,通过物理和生化方法可以分离和浓缩污泥。
2. 离心分离法对污泥的处理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泥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
3. 本实验为污泥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果,降低环境污染。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防止化学品泄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泥性质测定实验方案
取污水厂的污泥经浓缩后的含水率在9 5 .7 4%~9 8 .0 6%之间,p H值为6 .0 ~6 .5的污泥进行实验。
污泥采样后装入聚乙烯袋中,贴上标签。
1含水率测定
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
重量法:
将6 0 ml 蒸发皿放在烘箱内,以1 0 5 ~l l 0 ℃的温度烘2 h ,取出后放在干燥器内冷却0 .5 h ,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重,记录质量W1 。
再用粗天平称污泥2 0 g置于烘干后的蒸发皿中,用水浴锅蒸干。
然后放入1 0 5 ~1 1 0 ℃的烘箱内烘2 h ,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 h ,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重,记录质量W2,代人下式计算含水率。
确定不同含水率所表现出来的污泥状态,以确定所需的污泥样本。
2.污泥PH值测定
1)如果污泥含水量高,可取污泥上清液,用酸度计直接测定。
2)如果污泥含水率低,可取10g污泥,加入25ml无二氧化碳蒸馏水,在磁力搅拌机上搅拌1~2min,静置0.5h,用酸度计测定。
3、污泥干重的测量方法:
a)将滤纸和称量瓶放在103~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W1。
b)将该滤纸剪好平铺在布氏漏斗上(剪掉的部分滤纸不要丢掉)。
c)将测定过沉降比的100mL量筒内的污泥全部倒人漏斗,过滤(用水冲净量筒,水也倒人漏斗)。
d)将载有污泥的滤纸移入称量瓶重,放入烘箱(103~105℃)中烘干恒重,称量并记录W2。
e)污泥干重= W2 - W1
4、污泥热值测定
污水厂污泥具有较高的热值,在一定含水率下具有自持燃烧和用作能
源的可能性热值:污泥热值采用氧弹分析仪测定m,实验测出可直接用于燃烧的含水率(添加适当其他有机废料)
5、污泥粘滞性测定(找到最适进料含水率)
初粘性测定仪
初粘性:物体和压敏胶粘带粘性面之间以微小压力发生短暂接触时,胶粘带对物体的粘附作用称为初粘性。
采用斜面滚球法,通过钢球和测试试样粘性面之间以微小压力发生短暂接触时,胶粘带、标签等产品对钢球的附着力作用来测试试样初粘性。
将一钢球滚过平放在倾斜板上的胶粘带粘性面。
根据规定长度的粘性面能够粘住的最大钢球尺寸,评价其初粘性大小。
6、有机物含量(BOD测定)
参考(PDF资料)
7、污泥微生物含量
活细胞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每个活的细菌能长出一个菌落的原理设计的。
取一定容量的菌悬液,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释,然后将定量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根据培养出的菌落数,可算出培养物中的活菌数。
此法灵敏度高,是一种检测污染活菌数的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方法。
使用该法应注意:①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过多或过少均不准确;②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O.001%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
③本法限用于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常用的是将样品按浓度剃度稀释了,在相应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数菌落,每个菌落代表原来一个微生物,然后乘以稀释度就可以算出.
7、所需器材、仪器
氧弹分析仪、聚乙烯袋、烘箱、干燥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水浴锅、水分测定仪、酸度计、磁力搅拌机、滤纸、污泥比阻测定设备:真空泵;吸滤瓶;真空调节阀;真空表;布式漏斗;吸滤垫;计量管秒表;滤纸。
烘箱。
FeCl3、A12(SO4)3。
布氏漏斗。
塑料袋(提取污泥样品),干燥箱,天平称,红外温度计,温湿度计(测温度),烧杯
8、绘制曲线图
含水率—体积曲线
含水率—粘滞性曲线
含水率—热值曲线
含水率—设备运行时间曲线含水率——供热量曲线
含水率—污泥状态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