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用图表直观表达数据
用图表直观表达数据教案

用图表直观表达数据教案第一篇:用图表直观表达数据教案用图表直观表达数据一、教学目标列举常用图表的类型和特点能根据要求确定图表的类型能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能根据表达的信息修改美化图表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图表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2)使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二)难点(1)根据表达的数据分析确定合适的图表(2)创建图表过程中属性选项的含义和作用三、教学流程设计导入:问卷调查我们统计出各个方面的满意度情况了,老师将这些数据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大家觉得用图表来表达有什么优点呢?引导学生了解用图表表达数据的优势(直观)。
(一)出示课题,揭示教学目标(二)自学指导阅读课本74-79页,完成以下问题。
1、打开EXCEL中的图表向导,了解图表的类型,常用的图表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2、课本75页交流题,你认为使用哪种图表更合适表达这组数据?为什么?3、就“校园小歌手”比赛活动调查结果统计表,如果想表达“第1题”中队本次比赛组织方面满意度的调查结果,选择什么图表比较合适?如果要表达全部5道题中各方面的满意度调查,选择什么图表合适呢?为什么?4、请使用“图表向导”来完成上面的第3题。
(注意系列中的数据区域、分类轴标志的选择)(三)学生自学,自主探究学生根据要求自学,完成自学任务,教师进行巡视,把握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并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四)疑难解答,难点突破解决自学指导中的注意事项,教师把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分析解决。
让学生演示第4题。
(五)当堂作业课本80页探究题。
第二篇:用图表分析数据_教学设计1《用图表分析数据》教学设计顺德区北滘镇莘村中学陈玉文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表格——“第七课用图表分析数据”。
图表是一种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特征和趋势的表现形式,在数据统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决定了本节课在本单元内容中的重要地位。
教材中通过数据描述的多样性与图表的制作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建立图表、编辑图表的操作,并且在众多类型的图表中重点介绍了常用的柱形图、折线图、饼图,并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体会柱形图、折线图、饼图适合表达的数据关系、适用的场合。
教你如何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

教你如何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因为这篇文章是由的一、引言条形统计图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它能够将复杂的数据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条形统计图可以用来显示数量、百分比或比率等不同类型的数据。
使用条形统计图,您可以快速了解数据中存在的趋势和规律。
在本文中,我们将教您如何使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
二、了解什么是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也被称为条形图或柱形图。
它是一种以垂直或水平条形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图表。
它通常用于显示数量、百分比或比率等不同类型的数据。
条形统计图是一种简单直观的可视化工具,常用于商业、教育、科学等领域。
条形统计图通常由两个轴组成:水平轴(x轴)和垂直轴(y 轴)。
水平轴用来表示数据的类别。
在水平轴上,数据点被用条形形式表示并排排列。
垂直轴用来表示数据的数量、百分比或比率。
三、选择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选择条形统计图有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数据类型在选择如何展示数据之前,需要确定数据类型。
如果您的数据类型是数量或者有序类别,那么条形统计图是一种好的选择。
如果您的数据类型是无序类别或文本,或者数据类型是事件类型的计数,那么条形统计图可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2.选择水平或垂直方向条形统计图可以采用水平或垂直方向,这取决于您的数据类型和呈现的需求。
如果您的数据类型是数量或有序类别,垂直条形统计图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如果您的数据类型是无序类别,水平条形统计图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3.确定数据集范围在选择标准的条形统计图之前,需要了解数据集的范围。
数据集的范围包括数据点的数量、数据类型和独立变量的数量。
基于这些因素,您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条形统计图。
四、条形统计图的类型条形统计图的类型包括普通条形统计图(简单条形统计图)、堆积条形统计图、分组条形统计图等。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类型的条形统计图。
1.普通条形统计图普通条形统计图,也称为简单条形统计图,是最常用的条形统计图之一。
它由两个轴组成,其中一个轴表示数据类别,另一个轴表示数量、百分比或比率。
用图表直观表达数据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表格数据图表化的技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本节课在初一下学期开设,上课时近母亲节,因此采用感恩母亲这一主题贯串整个教学中.根据本课的特点,主要以任务探索学习的方式贯通整节课。
通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
通过评价环节中学生的之间的互评、点评将本节推向高潮,达到突出重点,攻破难点的目的。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质,掌握了Excel 的基本操作。
对于数据的统计分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学生的学习热情高,部份学生的探索能力很强,鉴于此本节课采用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用图表直观表达数据》是广东省初级中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2 章第 6 节的内容,它是对前面学习中从大量数据中提取信息后的一种主观呈现、凸显数据中隐含的信息。
那末内容的明了、版面形式的感染力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不只是简单地学会做图表就行了。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怎样充分的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对信息的表达与交流能力,这也是为高中学习表格数据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打下基础。
《用图表直观表达数据》这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电子表格的输入和编辑、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之后学习的内容,教学内容包括选择图表类型、创建图表和美化图表三部份。
1 .能列举出常用图标的类型和优势2 .能根据表达的数据确定图表类型3 .能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4 .能根据表达的信息修改美化图表1 .能在了解各种类型图表的基础上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和使用场合2 .能根据需求在创建图表的过程中修改图表选项3 .能根据表达的数据意义去美化图表1 .通过应用图表制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体味图形化表示数据的优势。
2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感恩之情,增进学生与母亲的感情。
(一)教学重点:1 .各种图表类型的特点;2 .建立图表的操作过程;3 .修改美化图表的方法。
学会使用图表展示数据 小学数学数据处理技巧

学会使用图表展示数据小学数学数据处理技巧学会使用图表展示数据:小学数学数据处理技巧数据处理是数学学科中重要的一部分,掌握数据展示技巧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图表是一种直观的表达形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在本文中,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展示方式,并探讨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处理小学数学中的数据问题。
一、柱状图柱状图是最常见也最直观的图表之一,常用于比较不同种类或者不同时间的数据。
在绘制柱状图时,我们需要确定x轴和y轴的含义,一般x轴表示数据的分类,y轴表示数据的数量。
通过柱状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分类之间的差异。
例如,在一件商品中,我们想要比较每天的销售情况。
我们可以将每天的日期作为x轴,销售数量作为y轴,然后通过绘制柱状图来表示销售情况。
这样,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每天的销售数量,进而分析出销售高峰和低谷。
二、折线图折线图是用来表示数据随着时间变化的趋势,特别适用于分析趋势和预测未来。
与柱状图相比,折线图使用折线连接不同的数据点,更能够凸显数据的变化趋势。
以小明每天的步数为例,我们可以将日期作为x轴,步数作为y轴,通过连接每天的步数数据点来绘制折线图。
这样,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每天步数的变化,从而判断出小明的运动习惯。
三、饼状图饼状图常用于表示占比关系,特别适用于小学数学中的分数、百分比等数据。
通常情况下,饼状图将一个圆形分为若干个扇形,每个扇形对应一个数据分类,并表示该分类所占的百分比。
举个例子,假设小红班级里有男生和女生两个分类,我们可以将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作为饼状图的数据,然后绘制出对应的饼状图。
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男生和女生在整个班级中所占的比例。
四、表格表格是数据处理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它通常用于整理和归类复杂数据。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呈现各个数据分类的详细信息和比较结果。
假设小明想要统计一周内各个水果的销售情况,他可以制作一份表格,列出每种水果的名称、单价和销售数量等详细信息。
年度汇报利用表和形展示数据的技巧

年度汇报利用表和形展示数据的技巧数据在当前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企业或组织而言,年度汇报是反映过去一年工作情况和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文件。
在年度汇报中,合理运用表格和形式来展示数据,不仅可以提升阅读体验,还能更清晰地传达信息和成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展示数据的技巧,帮助读者在年度汇报中更好地表达数据。
一、选择合适的表格形式在年度汇报中,表格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因为它能够简洁、直观地呈现大量数据。
但是,选择合适的表格形式对于数据的准确性和易读性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格形式和其适用场景:1. 数据对比表:用来比较两个或多个参考数据的异同,例如销售额对比、市场份额对比等。
2. 时间序列表:适用于展示一段时间内的数据演变趋势,可以用来展示财务报表、市场增长曲线等。
3. 分类表:将数据按照不同分类进行整理,例如按地区、项目或产品来展示销售额分布等。
4. 交叉表:将行和列相交的表格形式,用于展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总之,选择合适的表格形式可以使数据更加清晰明了,方便读者理解。
二、使用图表辅助说明表格虽然可以清晰地显示数据,但对于一些复杂的数据关系,读者可能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理解。
因此,在年度汇报中,适当地使用图表可以更有效地传达信息。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图表形式及其应用场景:1. 折线图:适用于展示趋势和变化,如销售额的月度或季度变化。
2. 柱状图:用于比较不同项目或不同时间点的数据差异,例如展示各地销售额对比。
3. 饼图:用来展示数据的占比情况,例如市场份额分布等。
4. 散点图:可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例如销售额与广告投入的关系。
在使用图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堆砌过多的信息,保持图表简洁明了。
- 使用清晰的图例和标签来解读图表。
- 尽量使用直观的颜色和形状,以便读者更快地理解数据。
三、运用合理的数据陈述方式除了表格和图表之外,一些形式化的数据陈述方式也能在年度汇报中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如何合理应用图表和图形表达数据关系

如何合理应用图表和图形表达数据关系合理应用图表和图形表达数据关系导语:数据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图表和图形则是一种直观且有效的方式来呈现数据关系。
本文将探讨如何合理应用图表和图形来表达数据关系,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详细论述。
一、图表和图形的选择与设计1.1 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不同的数据关系需要使用不同的图表类型来进行表达,常见的图表类型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图、散点图等。
在选择图表类型时,应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表达的目的来进行判断,以确保图表能够直观且准确地传达数据关系。
1.2 设计简洁明了的图表样式图表的设计应简洁明了,排版清晰,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多余的元素,以免干扰读者对数据关系的理解。
同时,图表的标题、坐标轴、图例等元素也应该清晰标注,方便读者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二、利用图表和图形展示数据关系2.1 使用折线图展示趋势变化折线图是一种常见的图表类型,适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关系。
通过绘制折线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增长、下降、波动等变化趋势,帮助人们洞察数据背后的规律。
2.2 运用柱状图比较数据量的大小柱状图常用于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数量或者大小关系。
通过对比不同柱子的高度或长度,人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各类数据的差异,洞察到数据的相对优势与劣势。
2.3 利用饼图展示数据占比饼图适用于展示各部分与总体的占比关系。
通过对饼图的切割和比例表示,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帮助人们了解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重要性和比重。
2.4 用散点图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散点图可以用来展示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将不同变量的取值分别表示在图表中的不同位置,可以观察到数据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性与趋势,为数据分析和预测提供依据。
2.5 运用地图、气泡图等展示地理或空间数据关系地图、气泡图等可以用来展示地理或空间数据关系。
通过将数据与地理元素进行关联,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在不同地区或者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帮助人们发现数据之间的区域性差异和规律。
数据可视化:利用图表和图形展现复杂数据

数据可视化:利用图表和图形展现复杂数据数据可视化是一种将复杂数据以图表和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技术。
在当今信息时代,我们被海量数据所包围,这些数据往往非常庞杂和难以理解。
数据可视化通过使用视觉元素来呈现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从而揭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模式和信息。
这种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在商业和科学研究中,也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一种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图表、图形和可视化元素的过程。
通过使用这些可视化手段,我们可以将大量的数据以直观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示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趋势和模式。
数据可视化可以是二维图表,如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也可以是三维图形,如雷达图、散点图等。
数据可视化不仅仅是将数据展示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图表和图形来传达数据中的信息。
通过合理选择和设计图表和图形,我们可以清晰地表达数据的重要内容和趋势,使数据更加易于理解和展示。
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性数据可视化在当今信息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数据可视化的几个重要作用:1. 简化复杂数据数据可视化可以帮助我们将复杂的数据整理和展示成清晰、易于理解的形式。
通过使用图表和图形,我们可以将大量的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关联和趋势。
2. 发现数据模式和趋势通过数据可视化,我们可以更容易地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
有时,数据在数值和文字形式下可能难以理解和比较,但是通过图表和图形,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变化,从而发现数据中隐藏的模式和趋势。
3. 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数据可视化可以为决策提供更好的依据。
通过直观地展示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中的含义和关联,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无论是商业决策还是科学研究,数据可视化都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准确、有效的决策依据。
4. 提高沟通效果数据可视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数据。
通过使用图表和图形,我们可以将数据更好地传达给他人,并使得数据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利用图表解读数据和趋势

利用图表解读数据和趋势数据和趋势的分析对于决策和规划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表作为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数据及其趋势。
在本文中,将通过六个标题分别阐述利用图表解读数据和趋势的方法和技巧。
一、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图表类型多样,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不同的图表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数据类型和目的。
在选择图表类型时,需要考虑所要展示的数据的特点,并选择最符合需求的图表类型。
例如,如果要展示不同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选择使用柱状图来对比各城市之间的差异。
二、抓住主要特征数据中往往包含大量的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对我们的分析有帮助。
因此,在解读数据和趋势时,需要抓住其中的主要特征。
通过观察数据的波动、趋势和周期性变化等特征,可以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
三、比较趋势利用图表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数据的趋势。
在进行趋势分析时,可以绘制多个线条或曲线来表示不同数据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对比来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比较趋势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可比性,确保比较的对象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或具备相似的特征。
四、寻找关联性某些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着相关或相互影响的关系。
利用图表可以更直观地展示这种关联性。
例如,可以通过散点图来观察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判断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强弱。
在寻找关联性时,还需要注意其他可能的因素或变量的干扰。
五、预测趋势基于历史数据的趋势,可以利用图表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观察数据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并据此进行预测。
预测趋势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可靠性和前提条件,以及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
六、利用多个图表综合分析单一的图表可能无法全面地展现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因此,在分析数据时,可以将多个图表进行综合使用,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来解读数据。
通过多个图表的对比和相互参照,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数据的意义和价值。
总结来说,利用图表解读数据和趋势是一种高效且有效的方式。
通过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抓住主要特征、比较趋势、寻找关联性、预测趋势以及综合分析多个图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并作出准确的决策和规划。
统计学之用图表展示数据

用哪些图形展示奖牌?
➢ 2009年7月26日至8月3日第13届世界游泳锦 标赛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美国的泳坛霸主地 位难以撼动,中国军团也创造了史上第二的 佳绩
➢ 在本届游泳世锦赛上,中国代表团取得金牌 数和奖牌与美国并列第一、奖牌榜排名第二 的好成绩,而且中国男子游泳首次夺得世界 性大赛的冠军并一举打破世界纪录。本届游 泳世锦赛共设有奖牌227枚,其中金牌75枚 、银牌75枚、铜牌77枚。下表是本届游泳世 锦赛金牌总数取得前三名的国家所获得奖牌 的分布情况
用哪些图形展示奖牌?
➢根据上面的数据,你认为可以选择哪些图形来展 示三个国家所获得的奖牌情况?学完本章的图表展 示技术,这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统计应用
把数据画图之后,要用用脑袋
➢ 沃德(Abraham Wald)和许多统计学 家一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也处理 了战争与相关的问题。他发明的一些 统计方法在战时被视为军事机密。以 下是他提出的概念中较简单的一种
数据的比例
用于研究结构 问题
简单饼图
(pie Chart)
主要用于展
示两个或多 个分类变量 的构成比较 ,比如,在 男女分类的 基础上又增 加了饮料类 型的分类。
复式饼图
(pie Chart)
环形图
(doughnut chart)
1. 环形图中间有一个“空洞”,样本或总 体中的每一部分数据用环中的一段表 示
第四步:单击【分析】【描述统计】【频率】。将分组区间 变量选入【变量】。单击【确定】(注:在【频率】中选择【 图表】可以绘制条形图,修改条形图的宽度至100%即为直方 图)
用SPSS生成频数分布表
(命令: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
用SPSS生成分组数据频数分布表 (命令:可视离散化)
数据可视化表达的呈现类型

数据可视化表达的呈现类型现如今,数据可视化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数据表达方式,它能够以图表、图形等形式直观地展示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可视化表达类型。
1. 饼图:饼图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可视化方式,用于展示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比例关系。
通过不同的扇区大小和颜色,饼图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饼图展示某公司各部门的人数占比,从而更好地了解部门人员结构。
2. 柱状图:柱状图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式,用于展示不同类别之间的比较关系。
通过不同高度或长度的柱子,柱状图能够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差异和趋势。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柱状图展示各个城市的人口数量,从而更直观地比较不同城市之间的人口规模。
3. 折线图:折线图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可视化方式,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通过连接数据点,折线图能够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规律。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折线图展示某股票价格随时间的波动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股票的走势。
4. 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式,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散点的位置和颜色,散点图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的相关性。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散点图展示学生的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了解身高和体重之间的趋势。
5. 热力图:热力图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可视化方式,用于展示数据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通过不同颜色的方格,热力图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密度和分布情况。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热力图展示某城市各个区域的人口密度,从而更直观地了解城市的人口分布情况。
数据可视化是一种直观、简洁且易于理解的数据表达方式。
通过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示和解读数据,从而为决策和分析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希望以上介绍的几种数据可视化表达类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可视化。
如何在PPT中利用图形和图表展示数据

如何在PPT中利用图形和图表展示数据数据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然而,将数据直观地呈现给他人并不容易。
在PPT中利用图形和图表展示数据是一种常用的方式,它能够使数据更加易于理解和记忆。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PPT中巧妙地利用图形和图表展示数据。
首先,选择合适的图形和图表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数据类型适合不同的图形和图表。
例如,柱状图适用于比较不同组别的数据,折线图适用于展示趋势和变化,饼图适用于显示比例和百分比等。
在选择图形和图表时,我们应该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目的来决定使用哪种图形和图表。
其次,要注意图形和图表的设计。
一个好的图形和图表应该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颜色和字体。
颜色应该搭配协调,字体应该清晰易读。
其次,要注意标签和标题的使用。
标签和标题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数据。
我们可以使用标签和标题来解释数据的含义和背景信息,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此外,要注意图形和图表的比例和尺寸。
图形和图表的比例和尺寸应该合理,以便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数据的变化和趋势。
第三,要善于利用动画效果。
动画效果可以使PPT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我们可以使用动画效果来逐步展示数据,以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渐进动画来逐步显示数据的变化,或者使用幻灯片切换效果来展示不同的图形和图表。
然而,我们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动画效果,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第四,要善于使用图例和注释。
图例和注释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数据。
我们可以使用图例来解释不同颜色或符号的含义,以便观众能够清楚地理解数据。
同时,我们可以使用注释来说明数据的背景和重要特点,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最后,要善于与观众互动。
在展示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观众互动,以便更好地传达数据的含义和重要性。
我们可以邀请观众提问或参与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和发现问题。
同时,我们也可以使用问题和答案的形式来展示数据,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如何利用图表展示报告结果

如何利用图表展示报告结果引言:在工作、学习和研究中,我们经常需要通过报告来展示研究、调查或分析的结果。
而一个清晰、直观的图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信息和表达观点,使报告更具有说服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图表展示报告结果,通过六个主题展开详细论述。
一、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1. 条形图:条形图适用于对比不同类别、不同时间点、不同地区等数据的大小,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之间的差异。
在报告中,可以使用单个或多个条形图来对比不同方面的数据。
2. 折线图:折线图适用于展示某一变量随时间、空间等维度的变化趋势,可以清楚地展示数据的变化和趋势。
在报告中,可以使用折线图来表达某一变量的发展历程。
3. 饼图:饼图适用于展示数据的占比情况,可以直观地展示不同类别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报告中,可以使用饼图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4. 散点图:散点图适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楚地显示数据的相关性。
在报告中,可以使用散点图来呈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5. 柱状图:柱状图适用于对比同一类别在不同条件下的数据大小,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比较结果。
在报告中,可以使用柱状图来对比同一类别的不同数据。
6. 地图:地图适用于展示数据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情况,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空间分布。
在报告中,可以使用地图来呈现数据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二、合理设计图表布局和配色方案1. 布局设计:在设计图表布局时,需要考虑报告的整体结构和呈现方式。
可以根据报告的主题和内容选择适当的布局方式,如横向排列、纵向排列、矩阵排列等。
同时,应留出足够的空白区域,使图表更加清晰明了。
2. 配色方案:在设计图表配色方案时,需要考虑颜色的明暗、对比和整体协调性。
可以选择符合报告主题和风格的配色方案,避免使用过于鲜艳或混乱的颜色,以免干扰读者的视觉体验。
三、精准选择和整理数据1. 数据整理:在展示报告结果时,需要将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排除不必要或重复的数据,保留关键数据。
同时,应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误导读者。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表示

数据的表示——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制作扇形统计图,并能从中获取信息;2.了解频数等概念,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意义和作用;3.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并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要点梳理】要点一、组距、频数与频数分布表的概念1.组距: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2.频数:落在各小组内数据的个数.3.频数分布表:把各个类别及其对应的频数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所得表格就是频数分布表.要点诠释:(1)求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决定组距和组数;③确定分点;④列频数分布表;(2)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3)频数分布表能清楚、确切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大小分布情况,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在分组时,要灵活确定组距,使所分组数合适,一般组数为最大值-最小值组距的整数部分+1.要点二、频数分布直方图1.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以小长方形的面积来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直方图由横轴、纵轴、条形图三部分组成.(1)横轴:直方图的横轴表示分组的情况(数据分组);(2)纵轴:直方图的纵轴表示频数;(3)条形图:直方图的主体部分是条形图,每一条是立于横轴之上的一个长方形、底边长是这个组的组距,高为频数.2.作频数直方图的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列频数分布表;(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要点诠释:(1)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它是条形统计图的一种.(2)频数分布直方图用小长方形的面积来表示各组的频数分布,对于等距分组的数据,可以用小长方形的高直接表示频数的分布.3.直方图和条形图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它们都是用矩形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当矩形的宽度相等时,都是用矩形的高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2)区别: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中各矩形之间通常是连续排列,中间没有空隙,而条形图中各矩形是分开排列,中间有一定的间隔;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而条形图是用矩形的高表示频数.要点三、统计图的选择统计图:利用“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描述数据,这样做的最大优点是将表格中的数据所呈现出来的信息直观化.要点诠释:(1)条形统计图:用线段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据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长方形直条,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但不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2)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表示总体,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从扇形上可清楚地看出各部分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但不能直接表示出各个项目的具体数据.(3)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折线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但不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典型例题】类型一、组距、频数与频数分布表的概念1. (2015•天津模拟)已知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一、二、三、四、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为2、8、15、20、5,则第四组的频率为()A.0.1 B.0.2 C.0.3 D.0.4【答案】D.【解析】解:由题意得:第四组的频率是20÷50=0.4.【总结升华】掌握频率、频数、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频率=频数÷总数.举一反三:【变式】有一个样本容量为20的样本,其数据如下:29,42,58,37,53,52,49,24,37,45,42,55,40,38,50,26,54,26,44,32.根据以上数据填写下表:分组频数累计频数频率21~3031~4041~5051~60合计1【答案】解:如下表:分组频数累计频数频率21~30 4 0.2031~40 正 5 0.2541~50 正一 6 0.3051~60 正 5 0.25合计1 20 1.00类型二、频数分布表或频数直方图2.某地区对其所属中学八年级的英语教学情况进行期末质量调查,从中抽出的20个班级的英语期末平均成绩如下(单位:分):80 81 83 79 64 76 80 66 70 7271 68 69 78 67 80 68 72 70 65试列出频数分布表并绘出频数分布直方图.【思路点拨】按照作直方图的四个步骤进行解答.解答时,应注意每个步骤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答案与解析】解:(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83-64=19(分).(2)决定组距与组数:若取组距为4分,则有194≈5,所以组数为5.(3)列频数分布表:(4)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总结升华】按步骤进行操作.因选取的组距不同,所列的频数分布表及直方图也不一样,在统计时,数据不能出现重复或遗漏的现象.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是某校九年级部分男生做俯卧撑的成绩(次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到右前4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05,0.15,0.25,0.30,第五小组的频数为25,若合格成绩为20,那么此次统计的样本容量和本次测试的合格率分别是().A.100,55% B.100,80% C.75,55% D.75,80%【答案】B.类型三、统计图的选择3.某学校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欲增购一些体育器材,为此对该校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你最喜欢的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每人只选一项).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在这次问卷调查中,一共抽查了名学生;(2)请将上面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3)在图1中,“踢毽”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度;(4)如果全校有1860名学生,请问全校学生中,最喜欢“球类”活动的学生约有多少人?【思路点拨】找好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答案】(1)200;(2)如图;(3)54;(4)744【解析】解:(1)80÷40%=200(人)(2)如图:(3)360°⨯15%=54°(4)1860 40%=744(人)【总结升华】条形统计图能反映出各部分数量的大小,而扇形统计图能反映出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大小,两者结合,则此类题容易求解.举一反三:【变式1】某校为了了解该校初二年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年级的部分学生,对他们某月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表.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共调查了学生多少人?E组人数在这次调查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2)求出表1中a的值,并补全图1;(3)若该年级共有学生300人,请你估计该年级在这月里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不少于12小时的学生约有多少人.【答案】解:(1)这次共调查了学生50人,E组人数在这次调查中所占的百分比是8%.(2)表1中a的值是15,补全如图.(3)54人.【变式2】(2015•台州)某校想了解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对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x(单位:小时)进行分组整理,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求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和“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3)请估计该校3000名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答案】解:(1)数据总数为:21÷21%=100,第四组频数为:100﹣10﹣21﹣40﹣4=25,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如下:(2)m=40÷100×100=40;“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360°×=14.4°;(3)3000×(25%+)=870(人).即估计该校3000名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是870人.类型四、综合应用4.低碳发展是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理念,近期,某区与某技术支持单位合作,组织策划了该区“低碳先锋行动”,开展低碳测量和排行活动,根据调查数据制作了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均含最小值,不含有最大值)和扇形统计图,下图中从左到右各长方形的高度之比为2:8:9:7:3:1.(1)已知碳排放值5≤x<7(千克/平方米·月)的单位有16个,则此次行动共调查了________个单位;(2)在图②中,碳排放值5≤x<7(千克/平方米·月)部分的圆心角为_________度;(3)小明把图②中碳排放值1≤x<2的都看成1.5,碳排放值2≤x<3的都看成2.5,依此类推,若每个被检查单位的建筑面积均为10000平方米,则按小明的办法,可估算碳排放值x≥4(千克/平方米·月)的被检单位一个月的碳排放总值约为________吨.【思路点拨】(1)先算出碳排放值在5≤x<7范围内所对应的比例,再求一共调查了多少个单位;(2)由碳排放值在5≤x<7范围内所占的比例,可计算出圆心角度数;(3)先计算碳排放值4≤x<5的单位、碳排放值5≤x<6的单位,碳排放值6≤x<7的单位个数,再算出碳排放值x≥4(千克/平方米·月)的被检单位一个月的碳排放总值.【答案与解析】解:(1)16÷430=120(个),故答案为120;(2)4÷30×360°=48°,故答案为48;(3)碳排放值x≥4(千克/平方米·月)的被检单位是第4,5,6组,分别有28个、12个、4个单位,10000×(28×4.5+12×5.5+4×6.5)÷1000=10×(126+66+26)=2180(吨).所以,碳排放值x≥4(千克/平方米·月)的被检单位一个月的碳排放总值约为2180吨.【总结升华】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直方图提供的信息转化为频数分布表.这种“转化”过程对解题大有帮助,值得学习和借鉴.举一反三:【变式】2011年5月9日至14日,德州市订共有35000余名学生参加中考体育测试,为了了解九年级男生立定跳远的成绩,从某校随机抽取了50名男生的测试成绩,根据测试评分标准,将他们的得分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分别用A 、B 、C 、D 表示)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绘制成下面的扇形图和统计表:请你根据以上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m =________,n =________,x =________,y =________; (2)在扇形图中,C 等级所对应的圆心角是________度;(3)如果该校九年级共有500名男生参加了立定跳远测试,那么请你估计这些男生成绩等级达到优秀和良好的共有多少人? 【答案】解:(1)20,8,0.4,0.16; (2)57.6;(3)由上表可知达到优秀和良好的共有19+20=39(人),500×3939050(人).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1.为了绘出一批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首先计算出这批数据的变动范围是指数据的( )A .最大值B .最小值C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D .个数 2.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小矩形的面积等于( ).A .相应各组的频数B .组数C .相应各组的频率D .组距 3.已知一组数据有80个,其中最大值为140,最小值为40,取组距为10,则可分成( ).A .10组B .9组C .8组D .7组 4.(2015•曲靖)某企业为了解员工给灾区“爱心捐款”的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员工的捐款金额整理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直方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样本中位数是200元B .样本容量是20C.该企业员工捐款金额的极差是450元D.该企业员工最大捐款金额是500元5.在样本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他10个小长方形面积之和的14,且样本容量为160个,则中间的一组的频数为( ).A.0.2 B.32 C.0.25 D.406. 如图所示为某校782名学生小考成绩的次数分配直方图,若下列有一选项为下图成绩的累积次数分配直方图,则此图为( ).7.有40个数据,其中最大值为35,最小值为15,若取组距为4,则应该分的组数是( ). A.4 B.5 C.6 D.78.学校为了解七年级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情况,随机调查了40名学生,将结果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则参加绘画兴趣小组的频率是( ).A.0.1 B.0.15 C.0.25 D.0.3二、填空题9.(2015•温州模拟)有50个数据,共分成6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0,8,7,11.第5组的频率是0.16,则第6组的频数是.10.一个样本有20个数据:35 31 33 35.37 39 35 38 40 39 36 34 35 3736 32 34 35 36 34.在列频数分布表时,如果组距为2,那么应分成________组,36立在第________组中.11.某班50名学生参加2013年初中毕业生毕业考试,综合评价等级为A,B,C等的学生情况如扇形图所示,该学校共有500人参加毕业考试,估计该学校得A等的学生有______名.12.某单位职工的年龄(取正整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填空.(1)该单位职工共有________人;(2)不小于38岁但小于44岁的职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百分率是________.13.某中学举行一次演讲比赛,分段统计参赛同学的成绩,结果如下表(分数均为整数,满分为100分):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各题:(1)参加这次演讲比赛的同学共有________人;(2)已知成绩在91~100分的同学为优胜者,那么,优胜率为________.14.某校为了了解某个年级的学习情况,在这个年级抽取了50名学生,对某学科进行测试,将所得成绩(成绩均为整数)整理后,列出表格:分组50~59分60~69分70~79分80~89分90~99分频率0.04 0.04 0.16 0.34 0.42(1)本次测试90分以上的人数有________人;(包括90分)(2)本次测试这50名学生成绩的及格率是________;(60分以上为及格,包括60分)(3)这个年级此学科的学习情况如何?请在下列三个选项中,选一个填在题后的横线上________.A.好 B.一般 C.不好三、解答题15.为了了解中学生的体能状况,某校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1分钟跳绳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分成5组绘成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图中数据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其中前4个小组的频率依次为0.04,0.12,0.4,0.28.(1)第4组的频数是多少?(2)第5组的频率是多少?(3)哪一组的频数最大?(4)补全统计图,并绘出频数分布折线图.16.为检查某工厂所产8万台电扇的质量,抽查了其中40台,这40台电扇的无故障连续使用时限如下:(单位:h)248 256 232 243 188 278 286 292308 312 274 296 288 302 295 208314 290 281 298 228 287 217 329283 327 272 264 307 257 268 278266 289 312 198 204 254 244 278(1)以组距20h列出样本的频数分布表,并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2)估计8万台电扇中有多少台无故障连续使用时限会不少于288h?(3)样本的平均无故障连续使用时限是多少?(4)如果电扇的无故障正常(非连续)使用时限是无故障连续使用时限的8倍,那么这些电扇的正常使用寿命为多少小时?(精确到1h)17.(2015•宿迁)某校为了了解初三年级1000名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从该年级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将他们按体重(均为整数,单位:kg)分成五组(A:39.5~46.5;B:46.5~53.5;C:53.5~60.5;D:60.5~67.5;E:67.5~74.5),并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C组学生的频率为,在扇形统计图中D组的圆心角是度;(3)请你估计该校初三年级体重超过60kg的学生大约有多少名?【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频率直方图是按照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包括所有的数据,即数据的变化范围是指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2. 【答案】A;【解析】频数直方图中纵坐标表示的是频数,则小长方形的高为频数,小长方形的面积=⨯频数小长方形面积=组距=频数组距.3. 【答案】A;【解析】据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计算,注意小数部分要进位.4.【答案】A.【解析】A、共2+8+5+4+1=20人,中位数为10和11的平均数,故中位数为175元,错误;B、共20人,故样本容量为20,正确;C、极差为500﹣50=450元,正确;D、该企业员工最大捐款金额是500元,正确.5. 【答案】B;【解析】根据在频数直方图中,某一组相应的小长方形的面积与直方图中所有小矩形面积的比值即这小组的频率,求得中间一个长方形对应的频率后,再由频数、频率、总数的关系求解.6. 【答案】A;【解析】将一个变量的不同等级的相对频数用矩形块标绘的图表(每一矩形的面积对应于频数).因为本题求哪个是成绩的累积次数分配直方图,故累计次数作为纵坐标. 7. 【答案】B;【解析】351554-=.8. 【答案】D;【解析】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数.二、填空题9.【答案】6.【解析】∵有50个数据,共分成6组,第5组的频率是0.16,∴第5组的频数为50×0.16=8;又∵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0,8,7,11,∴第6组的频数为50﹣(10+8+7+11+8)=6.10.【答案】5, 3;11.【答案】100;【解析】500×(1-30%-50%)=100.12.【答案】 (1)50 (2)58%;【解析】正确读图是做题的关键.13.【答案】 (1)20 (2)20%;【解析】优胜率=42020优胜人数==%总人数.14.【答案】 (1)21 ;(2)96%;(3)A .【解析】(1)0.42×50=21.(2)1-0.04-0.96=96%.(3)理由是优秀率和及格率都很高.三、解答题15.【解析】解:(1)第4组的频数是0.28×50=14.(2)第5组频率为1-0.04-0.12-0.4-0.28=0.16.(3)170~180这一组频数最大.(4)补全统计图略.频数分布折线图如图.16.【解析】解:(1)频数分布表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因为这40台中不少于288h 的有9+5+1=15(台),所以8万台电扇中不少于288h 的有158340⨯=(万台). (3)平均无故障连续使用时限为248256278271.340+++≈(h). (4)电扇的正常寿命为271.3×8≈2170(h).17.【解析】解:(1)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4÷8%=50,B 组的频数=50﹣4﹣16﹣10﹣8=12, 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C 组学生的频率是0.32;D 组的圆心角=;(3)样本中体重超过60kg 的学生是10+8=18人,该校初三年级体重超过60kg 的学生=人,故答案为:(1)50;(2)0.32;72.。
解读五年级数学中的表表示技巧

解读五年级数学中的表表示技巧表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工具,能够直观地呈现数据、关系和规律。
在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中,适当地使用表表示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五年级数学中常见的表表示技巧。
一、数据整理和分类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整理和分类一些数据。
此时,使用表格可以将数据有序地呈现出来,更方便我们进行分析和比较。
比如,我们可以用表格记录一组同学的身高,然后按照身高的高低顺序进行排序,或者将同学们按照性别分类,有助于我们对身高数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图表的转换和分析除了表格,图表也是表达数据的有效方式。
在五年级数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图表,我们需要学会将其转化为表格形式,进而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可以更加准确地找出数据间的关系和规律。
三、数据运算和计算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各种数据的运算和计算。
此时,我们可以使用表格进行数据间的相互运算和比较。
比如,对于一组数字,我们可以使用表格来记录它们的和、差、积、商等数值,进而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表格的运算性质使得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
四、图表的制作和展示除了数据的分析,图表可以帮助我们将结果更好地进行展示。
在五年级数学中,我们不仅需要学会制作各类图表,还需要学会在图表上标注、注释和解读数据。
通过对图表的制作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向他人展示我们的研究结果,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我们的思路和结论。
总结:在五年级数学学习中,表表示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运用表格和图表,我们可以更好地整理、分类、分析和计算各种数据。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图表的制作和展示,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加直观地展示给他人。
掌握这些技巧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时更加高效和准确。
通过对五年级数学中的表表示技巧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表是数学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5.1.3 高中必修二数学教案《数据的直观表示》

高中必修二数学教案《数据的直观表示》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数据制作统计图表。
统计第一次出现在《课标》显著的位置,它是生活中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
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为政府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它渗透到经济领域,帮助人们识别谬误、估计风险。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柱形图、折线图、扇形图,本节课学习茎叶图、掌握频数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会求数据的方差对学生来说是难点。
教学目标1、理解统计图表的作用与意义。
2、通过实例,体会柱形图、折线图、扇形图、茎叶图、频数分布直方图与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各自特征,会利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研究生活中的实例。
3、了解信息技术在绘制统计图表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统计图表的识别与应用。
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绘制统计图表并利用图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我们知道,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数据往往都是没有规律的、凌乱的,如果不加以整理,可能难以看出数据的特征,也不利于有关信息的挖掘,因此,人们在呈现有关结果时,往往会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用合适的图表来形象化地表示有关数据。
二、学习新知1、柱形图2015年7月6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根据调查,有担当(76.3%)和踏实(74.5%)的年轻人最被受访者欣赏,奋进(54.7%)、坚毅(54.1%)、有梦想(50.2%)、有闯劲儿(40.1%)、沉稳(36.7%)、直率(34.6%)、幽默(33.4%)、活泼(27.2%)、庄重(20.3%)、洒脱(20.0%)也是受访者欣赏的品质。
”你能将这一调查结果用图表进行形象化表示吗?我们知道,柱形图(也称为条形图)可以形象地比较各种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因此上述情境与问题中的结果可以用柱形图表示,如图5-1-7所示。
一般地,柱形图中,一条轴上显示的是所关注的数据类型,另一条轴上对应的是数量、个数或者比例,柱形图中每一矩形都是等宽的。
利用图表和表格清晰地呈现数据

利用图表和表格清晰地呈现数据数据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对事物的运行和变化进行量化和分析。
然而,大量的数据往往会让人感到困惑和混乱。
为了让数据更加清晰地呈现给读者,我们可以利用图表和表格来展示数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利用图表和表格清晰地呈现数据的重要性和技巧。
一、图标和表格能够提供直观的信息图表和表格可以将数据通过视觉方式展示出来,使得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例如,通过绘制折线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某个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动态。
二、图标和表格可以简化复杂的数据大量的数据常常会令人头疼,尤其是在多个变量之间存在复杂关系的情况下。
图表和表格可以帮助我们将复杂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例如,通过制作散点图,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数据中的异常值和相关性,从而更好地把握数据的本质。
三、图标和表格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不同数据对比是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图表和表格能够提供一个直观的方式来比较不同的数据。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从而更好地做出决策。
例如,通过制作柱状图,我们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产品的销售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
四、图标和表格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规律数据中常常存在一些规律或模式,而图表和表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这些规律。
通过观察图表和表格,我们可以发现数据中的趋势、周期性等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规律性。
例如,通过绘制曲线图,我们可以发现某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增加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从而更好地预测未来的趋势。
五、图标和表格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信息有时候,数据中可能存在大量的细节信息,这些细节信息对于我们做出决策非常重要。
图表和表格可以帮助我们将这些细节信息更加清晰地展示出来,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全貌和细节。
例如,通过制作饼图,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示某个类别在整体数据中的比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组成。
如何利用图表和数据呈现报告结果

如何利用图表和数据呈现报告结果一、引言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通过报告能够向听众传递大量的信息。
然而,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数据以文字方式呈现出来,很容易引起听众的困惑和疲劳。
在报告中,利用图表和数据能够清晰地传递信息,提高听众对报告结果的理解程度。
因此,如何利用图表和数据呈现报告结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图表的选择与设计1. 功能在选择图表类型之前,需要明确图表的功能。
不同的图表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呈现目的,如比较、关系、分布等。
根据报告中所要传递的信息目的,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能够更好地突出重点,提高信息传递效果。
2. 美观设计图表时,需要考虑其美观度。
图表应该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清晰的视觉效果。
选择适当的颜色、字体和线条粗细,使得图表看起来整洁、简明,并且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3. 简洁图表的设计应该尽量简洁明了。
避免图表过于复杂,过多的图形元素会使图表变得杂乱,难以理解。
尽量只保留必要的信息,减少无关的细节,以提高图表的可理解性。
三、数据的呈现方式1. 适当使用文字说明在图表的配图中,可以适当使用文字进行说明。
文字说明能够补充图表所不能表达的细节信息,使得听众对报告结果更加准确的理解。
2. 利用标题和副标题在图表上方或下方添加标题和副标题,能够快速传递关键信息。
标题应该简明扼要,能够概括图表中的主要内容;副标题则可以进一步解释图表的一些细节。
通过标题和副标题,能够帮助听众更快捷地理解图表所要传达的信息。
3. 使用图例进行标示当图表中存在多个数据系列时,可以使用图例来标示不同的数据系列。
图例通常放置在图表的边缘或角落,可以直观地展示每个数据系列所代表的含义。
通过图例,能够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图表的含义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四、图表与文字的结合在报告中,图表和文字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关系。
文字能够进一步解释图表所要传达的信息,而图表则能够通过视觉方式直观地展示数据。
在报告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图表与文字相结合:1. 说明图表的目的和背景在引入图表之前,先用文字简单说明图表的目的和背景,引导听众进入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用图表直观表达数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图表的用途,类型和相关选项设置。
②掌握图表制作的方法。
③掌握图表修改、美化的方法。
④理解用图形表达出来的各种数据的相对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②了解图表信息加工的思想和方法,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体会图表的易读性和说服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应用图表制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形成积极地学习和并借助EXCEL做研究报告,主动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Excel的基本操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趣味性浓,动手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乐于探索、勇于创新,部分学生能主动的探索学习。
鉴于此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
三、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数据图表与分析》是广东省初级中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2章第6节的内容,本节一方面是对学生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的学习需要打下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
《图表的建立与编辑》这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电子表格的输入和编辑、数据的处理之后学习的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图表的建立和图表的编辑。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带给学生非常大的动力,体会到劳动后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①图表的建立;
②图表的修改美化;
教学难点:
①数据源的选取;
②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创建不同类型的图表,恰如其分地表达数据所包涵的信息;
③图表的编辑美化;
④理解图表中各种数据的相对关系及变化趋势。
4.课时要求:2节课
四、教学理念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表格数据图表化的技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根据本课的特点,主要以任务探究学习的方式贯穿整节课。
通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
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还针对高层次的学生另外设计拓展任务,使高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任务之余还能有所提高。
又通过评价环节中学生的之间的互评、点评将本节推向高潮,达到突出重点,攻破难点的目的。
五、教学策略
1、任务驱动—体验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老师布置思考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营造创新氛围。
2、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上机实践、作业设置、个别辅导中体现分层次教学。
3、展示交流学习法:每个小组在完成任务以后,展示制作的图表,由学生自己进行比较,从而能够吸取他人长处,培养发散思维。
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脑室
九、学习评价
自评:学生先按评价标准给自己作品打分。
组内互评:小组内的学生根据评价的标准打分评选出最好的作品上报。
展示:教师展示一幅完成得好的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赏优秀作品。
(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与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自豪感)
十、教学反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不是让学生创作高质量的作品,而是重在培养学生学习软件的方法和探索、创新精神,重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操作。
因此,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探索学习的过程,否则学了这一课就只会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