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与启示

合集下载

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特点与启示

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特点与启示

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特点与启示位于亚洲东南部的新加坡土地面积不足700平方公里,自然资源匮乏,长期以来处于英殖民者的统治下,直到1965年才正式建国。

新加坡仅用短短三四十年的发展,一跃成为亚太地区金融、贸易、航运、资讯中心,进入发达国家之列,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2007年,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8 900美元。

纵观新加坡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和全面的人才培养是新加坡经济腾飞的关键。

而在人才培养方面,新加坡的大学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及新加坡管理大学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人才的摇篮。

这3所大学都采取国际化的发展模式,走国际化的道路办高水平的大学。

培养外向型、国际化的人才是新加坡大学办学的出发点。

国际化的发展模式,使新加坡的高等教育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以下简称国大)在2004~2006年连续3年被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评为世界大学排名前25,亚洲大学排名前三。

本文以国大为例,剖析其大学发展国际化建设的历程,以期为我国高校国际化建设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一、国际化校园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基本条件高校国际化的第一步是拥有一个国际化的校园,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便利的交通以及处处显露出人文关怀的基础设施折射出国际化的内涵。

国大的历史可以追朔到1905年,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但是几经更名和搬迁。

在新加坡建国初,肯特岗被选定为新校址,经过16年的建设,所有院系终于在1986年全部迁入新校园。

之后,校舍的维修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仍在不断进行,随着国大的不断壮大,两个分校区也相继建立。

肯特岗校园占地约150公顷,绿树成荫,四种线路的校车穿梭在干净的马路上,能到达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学校大部分建筑通过有盖走廊连在一起,即使在下雨天同样出入方便。

学校的大厅周围、走廊上每隔几米有供4~6人使用的连体桌椅,随处可见各种肤色的学生在一起讨论或自习。

新加坡的教育发展及启示

新加坡的教育发展及启示
教 育 津 贴 已 达 到 每 个 学 生 平 均 教 育 成 本 的 9 %。 0 20 0 0年 , 加 坡 政 府 采 取 措 施 , 力 增 加 教 育 拨 新 大 款 , 定 在 未来 几 年 , 加 坡 政 府 把 教 育 的 费用 , 规 新 从 20 0 0年 占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的 36 .%提 升 到 45 。 .%
学 ( -5年 ) 大 学 先 修 班 (-3年 ) 大 学 四 个 阶 段 。 4 、 2 和
在 通 过 小 学 学 习 考 试 后 , 达 到 标 准 的 学 生 将 进 入 中学 就 读 。 中学 教 育 根 据 学 生 的学 习 能 力 及 进 展
( ) 重 提 高教 育投 资 的使 用效 率 - 注
新 加 坡 在 不 断 增 加 教 育 经 费 的 同 时 , 极 为 也 重 视 提 高 教 育 投 资 的 使 用 效 率 。 新 加 坡 著 名 的 南
程 度 划分 为 特殊 课 程 、 速 课程 与 普 通课 程 三种 。 快
每 年 通 过 小 学 四 年 级 全 国 统 考 、 学 六 年 级 、 中 小 初
还 制 订 了 吸 引 人 才 的 工 资 结 构 ,教 学 人 员 按 其 工
作 业 绩 领 取 工 资 , 南 洋 理 工 大 学 , 高 工 资 是 最 在 最
低 工 资 的 65倍 。 . ( ) 立 严 格 的升 学 制 度 、 考 制 度 三 建 会 新 加 坡 教 育 制 度 基 本 上 分 为 小 学 (-8年 ) 中 6 、
入 , 且 始 终 保 持 教 育 投 资 随 经 济 的 发 展 成 比 例 并 增长 。在新 加坡 , 府 不断 加大 对 教育 的投 入 , 政 政 府 投 资 于 教 育 的 经 费 仅 次 于 国 防 , 育 支 出 在 政 教 府 行 政 总 支 出 中 占很 高 的 比 例 。 从 2 0世 纪 8 年 0 代 开 始 , 每 年 的 教 育 经 费 投 入 都 比 上 一 年 增 加

新加坡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作者:金新林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18年第24期摘要:新加坡教育得以持续发展,除了其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还在于其立足现实进行有益探索。

文章通过分析新加坡教育发展经验,提出对我国教育发展现状的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新加坡;教育发展;启示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呼声日益强烈,教育改革的成败关系我国能否从教育大国跨入教育强国。

新加坡是亚洲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了解分析新加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教育发展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新加坡教育特点新加坡教育以融入东西方教育为切入点,以前总理吴作栋于1997年7月提出的“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TSLN)为着力点。

其中,“思考型学校”注重人才培养,以学生独立的开放性思维为培养重点;“学习型国家”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和全球一体化的要求。

可以看出,新加坡教育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新加坡提出的以“自我评估和分析”为核心的学校卓越模式是促进学校卓越发展的一个管理模式[1]。

在该模式下,学校被赋予更多灵活性和自治权,可以自行决定和规划自身的发展方案。

自我评估要求学校在发展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问以及分析,找出自身的强项和弱项,从而制定适合的改进方案。

但是,赋予学校更大的自治权并不意味着政府在教育管治中完全隐退,而是引入了更多的质量保障机制,并鼓励学校制定内部竞争方案。

政府减少对学校具体措施的直接干预,通过制度化质量保障机制,重新集中决策权,“集权的分权化”成为新加坡教育改革的焦点。

二、我国教育现状多年来,新加坡教育得以持续发展,除了其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还在于其立足现实进行有益探索。

探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之路,也应立足现实。

(一)教育是国家大计,党之大计我国实行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在教育经费方面,实行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保障措施。

我国建立了由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构成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新加坡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新加坡的德明政府中学是一所‚比中国学校还中国‛的知名华语特色学校,她也是一所办学质量优秀的初高中直通车学校,既有初中也有高中。

从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堂正君子,社稷栋梁,学贯中西,兼容并蓄,心系祖国,放眼世界‛和学校的校训——‚诚、信、勇、忠‛中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学校通过开设四大类课程——双文化课程、人文艺术课程、知识技能课程、数理课程,努力践行德明的使命——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他们成为‚关怀、服务、领导‛的社会公民。

在德明政府中学,感慨最深的还是他们的中文图书馆,藏书数量堪比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种类之丰富令参观者为之感叹。

图书馆有许多中国历史书籍,更多的是近现代中国问题分析类的学术著作,涵盖军事、外交、农业、工业、国家政治、社会学分析,特别还有《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全套武侠小说,让参观的一帮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学校图书馆都成为学校的文化中心,同时还是师生讨论室和自修室。

而参观的每一个社区图书馆则成为了整个社区居民心灵相依的文化港湾。

学校的中文老师介绍,这里的高中学生在他们的‚中国通识‛课上每年要写一篇5000字左右的中国分析与评价的学术论文,课题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高深‛内容,论文质量之高,常令老师赞叹不已。

这就是一所双语精英学校在‚双文化课程‛的具体体现。

有缘的是,在德明,我们还遇到了学校艺术演艺中心音乐总监郑朝吉博士,他也是新加坡著名的民乐团体——鼎艺团音乐总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访问过北京十二中,熟悉学校金帆民乐团的大名,对乐团取得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赞赏有加,让我们感动。

在德明政府中学有一个可容纳850人的表演艺术中心音乐厅,一流的隔音和舞台设备,可与专业场地媲美。

校园华乐团是新加坡众多中学开设的课程辅助活动之一,而德明政府中学更是十分重视通过课程辅助活动培养学生的品格,华乐团成为德明作为特选学校弘扬和保留华族文化的旗舰项目。

新加坡高校教育成功的启示-模板

新加坡高校教育成功的启示-模板

新加坡高校教育成功的启示[摘要]重视道德教育是新加坡高校教育成功的重要经验。

借鉴其经验,建立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教育体系,可有效实现中外道德教育资源的融合,提高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推进我国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新加坡;高校道德教育;启示当今时代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涌动,大学生的思想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迫切需要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对国外高校道德教育进行冷静思考并大胆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譬如借鉴新加坡高校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提高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一、新加坡高校道德教育的鲜明特色新加坡政府积极从学校特别是高校的道德教育入手,孜孜不倦地将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采取了一系列的道德教育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新加坡高校的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特色:1.国家意识培养是新加坡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核心国家意识是新加坡大学生首要的思想道德课程。

在大学教育中,从大学课程设置,到大学生日常行为教育,都始终贯穿“我是新加坡人”的爱国精神主线,以使大学生树立起对国家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引导大学生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

新加坡高校一直重视道德教育,20世纪60、70年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目标是:反对独裁,热爱科学和真理,树立自由、平等的道德观念,尊重人们的各种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使大学生能够有一种报效国家和忠于国家的道德品质。

1988年开始,全国每年都要开展一次“国家意识周”活动,以凝聚国民的国家意识。

在社区或街道举办的“国家意识周”活动,常常是大学生发动和组织的。

在这些活动中,大学生的各种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培养,国家意识得到了加强。

爱国主义教育是新加坡培养大学生的重要手段。

新加坡高校总是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意识。

每年8月9日国庆日,全国每个家庭都要挂国旗,大学生就是这个活动的组织者,他们在升国旗的仪式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其爱国主义热情亦被激发出来。

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分 配经 费 的使 用 , 自主制 定学 费 , 自行 制定 招 生条 件 , 自
率为 15 5 , . % 基本 上达 到 了吸 收 2% 82 0 的适 龄 青年 进 入 大
学 ,0进入工学院的目标。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已由此步 4%
入 大众化教 育 的发 展 时期。[ 3 ]
世 界 教 育信 息 2 0 .9 0 90

在实现 了高 等教 育 大众化 、 扩大 了高 等教 育规模 后 , 新加坡政 府意 识到提 高高等教 育质 量的重要 性 。 97 , 19 年
新加坡总理宣布将新加坡建设成为 “ 东方波士顿”, 把当
时新 加坡 的两 所大 学—— 新 加坡 国立大 学和 南洋 理 工学
院建 设成 为世界 一流 的教 育机 构 ,并要 求两 所学 校分 别
更深 层 次 的理 解 ; 第四 , 创造 更 优 良 的科研 和 教学 环 境 , 从而使 两所大学 能够聘 请到世 界一流 的教授和 研究 者。刚
性的~步,使新加坡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能在国家经济
发 展 中发 挥巨大作 用。[ 1 ]
新加坡 独 立后 的教 育格局 非 常落后 ,不但 没 有统 一
商业及管理 1% 8
二、 新加坡 高等教 育的规模 和专业结构
目前 , 新加坡 有 4 所大学 , 分别是新加坡 国立大学、
南洋 理工 大学 、 加坡 管理 大学 、 新 新跃大 学 。 中 , 其 前两 所
大学 为公 立大 学 , 能颁 发 直至 博 士学 位 的各 级 大学学 位 。

新加坡 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历史 图景
新 加坡 高 等 教 育 是 在 新 加 坡 独 立 后 逐 渐 发 展 起 来

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启示

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启示

职业技
生理和心理因素, 总结出符合语言教学规律、 适合学生学习特 点的英语教学方法。 教学从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 学生与 教师之间是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实现情感的交流。教学的手 段可以多样化, 以适应学习者不同层次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 网络及多媒体逐渐走人人们的生活, 现 代化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使得教学手段变 得多样化。当今以推行网络及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教学被认 为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标志,并且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内容: 新的一代要学会求知‘ (learn howto know);学会做事(lear howto do);学会合作(lear howto n n
拓宽学生视野, 启迪思维, 激发他们的兴趣, 营造浓厚的学习
氛围。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 howtobe)o n
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课堂教学与建构主义观点相适 应。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而是主动 建构新的知识。通过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一证实假设一解决 问题的一系列循环, 掌握知识。 多媒体网络教学即促使学生在 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探索、 交互、 协作等活动进行语言的听说 读写训练, 突破时空限制 , 改善教学环境, 通过趣味的情景对 练, 丰富的教学形式, 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 生语言运用能力。 另外, 可以通过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到语言
洲{粼粼纂 耀耀 攀 撰 髯
大教 料0 6 1 月 下刊 鑫 货 2 0 年1 号 旬 翻 鑫
新加 坡 高等 教 育 的历 史发展 及 启 示
殷永清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 硕士研究生;保定师范专科学校, 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 新加坡高等教育随着新加坡的发展而发展 , 并为 新加坡的发展做 出了重大贡献。新加坡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 给我们很多启示。 关键词 :新加坡 高等教育 启示 新加坡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大学、专科学院和教师培训性 质的教育学院等形式。新加坡 目前有两所政府办大学— 新 加坡国立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 一所私立大学— 新加坡管理 大学, 这3所大学提供了众多不同领域的高等教育和专业资格 的课程, 是新加坡有权颁发学士以上学位的3所大学。 新加坡国立的理工和管理学院有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 新加坡理工学院、 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 院、 新加坡发展管理学院等。 新加坡的理工学院被认为是专业 的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学院。1994年1月, 政府委托新加坡管理 学院开设开放课程面向全社会招生。这是新加坡历史上第一 所开放型大学, 是新加坡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世纪之交的新加坡高等教育正向着更为开放和多样 化的方向培养跨世纪人才 。 新加坡教育属于英国教育体制, 学校的课程、 考试、 成绩、 文凭等都和英国大学一致。新加坡私立大学可以和英国联邦

高校自主化之路:新加坡的经验与启示

高校自主化之路:新加坡的经验与启示

高校自主化之路:新加坡的经验与启示【摘要】新加坡高校自主化经验丰富,政府在推动高校自主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

文章从新加坡高校面临的挑战和自主化的背景意义入手,着重介绍了自主化的历史沿革、政策支持、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

新加坡高校在推进自主化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结论部分总结了新加坡高校自主化的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促进高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有益参考。

新加坡的经验为各国高校自主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值得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关键词:新加坡高校,自主化,挑战,背景意义,历史沿革,政策支持,实践经验,成功案例,启示,成果,发展趋势1. 引言1.1 新加坡高校面临的挑战新加坡高校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人口老龄化、国际竞争压力、技术变革等方面。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新加坡高校面临着来自内部的人才短缺和教学资源不足的挑战,需要寻求更有效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机制。

国际竞争压力也日益增大,新加坡高校需要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和教师,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技术变革不断推动着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新加坡高校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育需求。

面对这些挑战,新加坡高校迫切需要进行自主化改革,提升学校管理效率,促进教学科研创新,提升教育质量,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快速变化的社会发展。

1.2 高校自主化的背景意义高校自主化的背景意义在于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自主化,高校可以更加灵活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推动学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高校自主化也有助于激发高校内部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提升治理能力。

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高校自主化能够提高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和教师,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自主化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改革,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实践。

通过赋予高校更多自主权,可以激发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高等教育不断创新和发展。

试论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试论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试论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摘要]新加坡作为亚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国家,高度重视高职技术教育,高职学院的教学模式有着鲜明的特色。

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新加坡高职发展经验和教学特色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学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高职特色启示新加坡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国成为举世闻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并于1996年升级为发达国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教育,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

本文从新加坡高职教育发展的特色和成功经验出发,寻找适合我国高职教育的思路和经验。

一、新加坡高职教育的发展特色其一,建立专门指导的政府机构,不断完善和改进高职教育行政领导体制。

新加坡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建立了一系列专门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政府机构。

如1973年设立工业训练局,主要负责职业专科学校和26个技能发展委员会。

1979年设立工艺与训练局,1992年建立工艺教育学院,管理10所工艺教育学院。

新加坡大学和高职统一归教育部管理,各领导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促进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①。

其二,加大经费投入,设立技能发展基金。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增加高职教育投入。

每年投入1000多万新元给生产力局用于培训,每年拨款工艺教育学院1亿新元以支付费用。

除此之外,还制定了一项政策,即从1979年起,通过向企业集资建立技能发展基金。

政府规定,企业要为工资每月不满750新元的职工向国家缴纳相当于该职工工资1%~4%的技能发展基金,由生产力局掌握此项基金。

政府的巨额投资,独特的筹集办法有效地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②。

其三,加强立法,发展高职技术标准和证书制度。

新加坡政府通过立法强化职业技术教育,使“先培训,后就业,未经培训不得就业”成为一种制度。

新加坡拥有严密的考试制度,所有技术经考核可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有职业证书者方可谋求职业,把职业技术等级与待遇挂钩。

新加坡政府鼓励职工参加学习,把职工培训纳入国家教育制度,把获得一级技工证书认定为大学毕业水平。

试论新加坡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试论新加坡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试论新加坡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作者:吴凝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28期作者简介:吴凝(1988-),女,汉族,湖北人,湖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103-02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各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各国对高等教育的关注重视度已足以证明其发展程度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密切关系。

笔者曾于2016年应邀前往新加坡作短期学术报告,期间走访过几所大学,现就自己在新加坡的一些初浅体验,尝试对其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进有所启示。

一、新加坡高等教育体系概状新加坡国土面积相对较小,自然资源匮乏,却能在建国之后的五十年里一跃成为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与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密不可分。

[1]当前新加坡有一套世界领先的教育运行系统,加上新加坡推行“精英教育”,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新加坡高等教育的教育体系由政府大学、政府理工学院、私立大学和外国大学在新加坡办的分校构成。

高等教育机构有大学、专科学院和教师培训性质的教育学院等形式。

目前新加坡有四所政府资助的大学,它们分别是: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新加坡管理大学(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2]专业课程设置包括文、理、工、商、医学等等众多领域。

这四所大学是新加坡有资格颁发学士以上学位的大学。

新加坡还有五所公办的理工学院,分别是:新加坡理工学院(Singapore Polytechnic)、义安理工学院(Ngee Ann Polytechnic)、淡马锡理工学院(Temasek Polytechnic)、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 Polytechnic)和共和理工学院(Republic Polytechnic)。

新加坡教育发展特色及启示

新加坡教育发展特色及启示

础 。在精英主义的影 响下 , 新加坡的教育便成 了典型的精 英教育。新加坡中学生毕业后 , 通过几次分流 , 优胜劣汰 , 只有少部分人才能有机会进人大学学习。 这种引入竞争机 制的精英教育措施 , 实现 了教育育人的功效 , 为新加坡培 养 了大批高素质的精英人才 , 提高了教育效率 , 从 而保证 新加坡的命运始终 由社会精英和高素质的国民掌握 , 为新
加坡 的高速发展做 出了显著的贡献。 3 . 教育分流制度 , 达到了因材施教的 目的。作 为一个 多民族 、 多文化 的移民国家 ,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有着其独
特的魅力。在几次基础教育改革 的浪潮下 , 步步趋向完善 与稳固的结构化进程 , 其中实行教育分流制度是新加坡教 育制度的最大特色。所谓教育分流 , 就是将某一年龄组 的 儿童,按照他们不同的能力编到不同层次的学校或班级 , 分流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个人之间的智力差异 。 第一次分流 是在小学结束时。 成绩较好的小学毕业生可进入设有特别 课程和快捷课程班的学校 ; 成绩较差的小学毕业生则进入 设有普通课程班的学校。 第二次是在中学毕业时。 特别课 程班和快捷课程班的学生读完中四后 , 参加新加坡剑桥普 通水准会 考 , 俗称“ 0 ” 水准。普通课程班的学生则在读完 中四后 , 参加新加坡剑桥初级水准会考 , 俗称 “ N ” 水准 。成


新 加坡 教 育发 展 特 色
1 . “ 教育立国” 的思想促进教育发展。新加坡共和国成 立之初 , 百废待兴 , 政局不稳 , 教育制度 十分落后 , 文盲率 很高 , 高等院校规模小, 国民素质普遍偏低 , 这些都 严重影
响 了经济 的发展 。因此 新加 坡政 府 提 出 “ 教 育 必 须 配合 国
【 特别关注】

试论新加坡高等教育特色及对中国的启示

试论新加坡高等教育特色及对中国的启示
七 、 十 年代 开始 , 方 位 推 进 和 改 革 高 等 教 育 , 八 全 加
至 19 9 8年 新 加 坡 教 育 预 算 经 费 为 5 7亿 新 元 , 比
19 9 7年 增 加 3 % ,占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的 3 6 。 0 . %
2 0 - 2 0 年 新加 坡 教 育 经 费 在 政 府 预 算 中所 占 00 0 1 比例 达 到 2 . % , 次 于 国 防 开 支 , 34 仅 占政 府 财 政 支 出 的第 二 位 。
到教 育 总经 费 的 2 % ~2 % , 均 增 长 1 . % 。 6 8 年 55
达 国家 , 为世 界各 国所 称道 , 西方 国家誉 为创 造 了 被
“ 洲奇 迹 ” “ 亚 的 四小 龙 ” 之一 , 花 园式 ” “ 的城 市 国
家 。纵 观新 加坡 的 发展 , 们 不 难 发 现教 育 尤 其 是 我 高等 教育 发挥 了重 大 作 用 。新 加 坡 政 府 从 2 0世 纪
这 个 问题 , 李光 耀奔 走 呼吁 , 他在 出任 总理 之 始就保
育模式 和 西方 教育 模式 。大 学生 有 自由选 择 两种 教 育 模式 的权 利 和 自由 , 就 是 说 既 可 以在 国 内 接受 也 大学教 育 , 可 以选择 到海 外 留学 。 也 1 鼓励 学 生 出 国留学 .
2 0世 纪 7 0年代 末 , 加 坡 开 始 转 变 经 济 社 会 新

作 为 东 西 方 文化 交 汇 地 的新 加 坡 , 中小 学 阶 段 延用 的基 本是 东方 教 育模式 , 而到 了高 等教育 阶段 ,
新 加坡 为 所有 学生 提 供 了两 种 教 育 模 式 , 即东 方 教

新加坡教育教学给我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教学给我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教学給我的启示:
(1)分流教育。

学生的分流是新加坡学制的传统,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能使所有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

因材施教不仅节约教育资源,也使社会上的人各尽其职,找准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个过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

自由选择学校。

小六会考后,有各种类型的学校供家长,学生选择。

顶尖学生可以读直通车学校(免O水准考试即中考)。

例考几次小六会考都考不上中学的学生,还可以读ITE职业培训学校。

新加坡学生的选择面非常宽,,新加坡的初中就象我们的大学,每个学生根据小六会考分数和志愿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另外,国家鼓励学生参加国外各种考试、比赛,理由是寻找差距促发展。

(2)多种评价模式。

新加坡对学生的考核除了笔试外,还有科学观察记录、社会调查、小组试验等形式。

在中国“一考定终生”是各门学科的目的考核方式,笔试也就意味着有许多的死记硬背,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3)重视能力甚于重视知识。

通过比较发现,中国的科学课程标准对知识内容的规定十分具体,知识总量也比新加坡的课标内容多。

新加坡对掌握知识的要求比中国低,但是对技能方面的要求较中国高,新加坡重视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知识的过程。

中国教育这一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应试教育还没有切底根除,这不得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
合 作 关 系 . 作 双方 存 在 着 利 益上 的协 调 与 相互 制约 , 种 制 约 合 这 显 然 并 非相 互 牵 制 与 对 抗 , 是相 互 协 作 、 同分 享 成果 。在 新 而 共
新加 坡 高 等 职 业教 育的 特 色
新 加 坡 的职 业 教 育 经 过 四 十 多 年 的 改 革 与 发 展 . 经 逐 步 已
教学 工 厂 新 加 坡 的 教 学 工 厂是 学 习 、 鉴 、 借 消化 、 吸收 德 国 “ 双
坡 的职 业 教 育在 四十 多年 的发 展 中 .逐 步 形 成 了协 调合 理 的 结 构 层 次与 相 互衔 接 、 互 沟 通 的上 升渠 道 。 而 保 证 了职 业 教 育 相 从 不 再 是一 种 终结 性 教 育 .学 生 可 以 在 不 断选 择 中 提 高 自己 的知 识 和 技能 , 现 终 身学 习 。 时 , 实 同 职业 教 育 的 办学 形 式 灵活 多 样 , 有全 日制 、 分 时 间制 、 部 岗前 培 训 和在 职 培 训 等 . 不 同层 次 的 为
新 加 坡
1 『

I教 学 £ l 奶 学 )l 如 育 + 芝 仃 筑 缴 院 q 他(私 教 机 , 句
不 断 推 进 . 年 多 来 . 界 人 士 对 高 职 教 育 所 处 的层 次 和 所 属 两 业




} 学 育3 )- 人校 t j

l 璋 学 ) = 工 院G _ q -


的类 型 有 了越 来 越深 刻 的认 识 我 国的 高 职 院校 也 应 借 此次 改 革 的契 机 . 职 业 院 校所 处 的 教 育 类 型 和 教 育 层 次 作 出 重 新 定 对 位 . 一 步 明确 所 培 养 人 才 的类 型 。 进 先 进 理 念 的 有 效 迁 移 新 加 坡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发 展 动 力 主 要 源 自其 能 够 对 发 达 国家 的高 等 职 业 教 育模 式 进 行 借 鉴 与 改 造 .从 而创 造 性 地 开 拓 适 合 本 国 国情 的 高 等职 业 教 育模 式 .

新加坡高校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

新加坡高校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及启示楚永生为了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南京审计学院分别从二级学院选拔一线任课教师,到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学教法与教学管理的培训,我作为培训成员认真聆听了授课内容,并针对新加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思考,现将总结和思考汇报如下:一、新加坡的基本情况简介新加坡是一个岛屿国家,是亚洲乃至世界的航运中心。

土地面积为710.2平方公里,土地和资源极为有限,截至2011年7月,新加坡人口将近507万人,其中384万人属于本国公民和永久居民。

新加坡人口密度相当高,每平方公里7315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

在本地居民中,华人占76.8%,马来人占13.9%,印度裔(以泰米尔人居多)占7.9%,而欧亚混血人口和其他族群(包括峇峇娘惹)则占 1.4%。

新加坡的华人大部分源自中国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地,其中大部分是福建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客家人和海南人。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其官方语言有四种,包括汉语、英语、马来语、以及泰米尔语。

自独立以来,政府机构一直采用英语作为不同种族社群的主要沟通和教学语,为了打破隔阂,英语也成为新加坡四大族群的共同语言。

自1979年由新加坡政府主导的“讲华语运动”之后,华语成为另一个广泛使用的语言,有超过七成的新加坡人能说汉语,是新加坡华人之间主要的共同语。

新加坡的政治体制继承了英国的威斯敏斯特体系,总统是国家元首,只拥有象征性的权力。

总统的权利包括否决所有可能危及国家安全或种族和谐的政府法案,在总理的推荐下任命内阁官员和部门首长,以及启动腐败调查程序。

新加坡拥有一个一院制的议会,其中大多数成员由平均5年一次的民主直接选举产生,议会与总统构成了完整的新加坡立法机构。

新加坡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以国有经济占主导并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

2009年出口额为2222亿美元,出口的货品包括:机械设备、消费品、药品、燃料。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919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2100美元,位居亚洲第一。

新加坡留学教育心得体会

新加坡留学教育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新加坡留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里,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成长。

以下是我对新加坡留学教育的心得体会。

一、教育理念新加坡的教育理念让我深感震撼。

新加坡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新加坡,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 创新教育新加坡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此外,学校还举办各种创新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 实践教育新加坡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开设了丰富的实践课程,如实验课、实习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3. 综合素质培养新加坡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开设了各种选修课程,如艺术、体育、社会服务等,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二、课程设置新加坡的课程设置合理,既有基础课程,又有专业课程。

以下是我对新加坡课程设置的一些心得体会。

1. 课程丰富新加坡的课程设置非常丰富,涵盖各个领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课程。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各种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课程难度适中新加坡的课程难度适中,既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3. 实用性强新加坡的课程设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许多课程都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前了解行业动态,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师资力量新加坡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以下是我对新加坡师资力量的一些心得体会。

1. 教师专业新加坡的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2. 教学方法灵活新加坡的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与启示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与启示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与启示新加坡教育体系是受到全世界学习的典范。

其教育政策的制定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社交技能、领导才能、创新思维以及自律性,特别是在科学和数学方面的强劲表现,更是使新加坡取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第一点,新加坡教育体系注重质量教育。

新加坡高度重视教育的质量,并在多个关键领域进行了改革。

在校内教学方面,新加坡教育系统有不断改进的教学法。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自主研究和创新精神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也使教师在教学方面有了更多发展的机会。

在学校管理方面,新加坡教育部门深入实施质量管理的考核机制,注重学生的全球发展。

第二点,新加坡教育体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加坡教育系统注重以学生为本,特别注重不同群体、不同优点和不同背景的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新加坡教育系统中,许多普通学生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却被视为希望的对象,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成为具备知识和才华的人士。

为此,新加坡教育系统注重了不同孩子的差异性,使每个孩子都能发展得到自己的特长以及最好的学术和教育成就。

第三点,新加坡教育体系注重提升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

新加坡教育系统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为目标,特别注重学生对语言、数学、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此,新加坡教育部门致力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技能、加强实验实践等培训和技能培训,使学生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具备更多的适应性。

第四点,新加坡教育体系注重技术创新的应用。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科技国家,教育系统也在引领教育技术创新的世界。

新加坡教育部门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创新平台,将学生引入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的世界,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能水平。

并且,新加坡教育制度通过创新的教育课程和方法,将学生送到实验室、绘画工作室或其他现场,进行实际观察和实验,并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新加坡教育发展特色及启示

新加坡教育发展特色及启示

【特别关注】新加坡以美丽的花园城市著称于世。

这个1965年才开始独立的弹丸小国,在短短的二十年里,经济却完成了起步、发展和起飞的阶段,走过了工业化国家一两百年才走完的路程。

上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已成为举世闻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并于1996年升级为发达国家,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

与经济的发展并驾齐驱,新加坡的教育同样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系统之一,其独特的发展思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一、新加坡教育发展特色1.“教育立国”的思想促进教育发展。

新加坡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政局不稳,教育制度十分落后,文盲率很高,高等院校规模小,国民素质普遍偏低,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新加坡政府提出“教育必须配合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方针,制定培养技术人才、开展成人教育等相关政策法规。

通过加速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素质和优化人才结构,辅助本国经济持续发展。

时至今日,“教育立国”思想已深入民心,新加坡已经真正形成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文化氛围。

2.精英主义教育理念,体现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奉行精英主义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精英治国最强化的国家之一,其精英主义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人才任用和人才吸纳等几个方面,其中人才培养是人才资源的最主要来源,也是精英治国策略的基础。

在精英主义的影响下,新加坡的教育便成了典型的精英教育。

新加坡中学生毕业后,通过几次分流,优胜劣汰,只有少部分人才能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

这种引入竞争机制的精英教育措施,实现了教育育人的功效,为新加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精英人才,提高了教育效率,从而保证新加坡的命运始终由社会精英和高素质的国民掌握,为新加坡的高速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3.教育分流制度,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移民国家,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有着其独特的魅力。

在几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下,步步趋向完善与稳固的结构化进程,其中实行教育分流制度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最大特色。

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启示摘要:独立后的新加坡成功地实现了国家的经济转型,一跃成为发达国家之一,它的迅速发展是与其注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密不可分的。

本文通过回顾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希望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高等教育启示20世纪初到二战结束后的几十年,新加坡一直处于英属殖民地的地位。

尽管在这段时间先后建立了爱德华七世医学院(1905年)和莱佛士学院(1923年),但是其主要任务也是为英文学校培养师资而且规模都很小。

二战爆发后,日军对新加坡的占领使得其高等教育受到严重破坏。

1945年日本战败后,新加坡作为一个分治的殖民地并入了马来西亚随后与其共同建立了第一所英国教育制度的本科制综合性大学——马来亚大学(1949年)。

一、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一)重整阶段(1959-1979)1959年,逐步取得独立地位的新加坡政府为了解决殖民地时期高等教育所遗留的诸多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新加坡政府在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后,将原马来亚大学位于新加坡的本部正式改名为新加坡大学,同时建议在创始初期采用了旧中国大学制度的南洋大学改为与新加坡大学相同的英国学制,并通过津贴和政治两种方式逐渐将教育权收归国家,为将来更好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去奠定了基础;其次,转变教育思想,确立精英教育培养模式,推行“教育必须配合经济发展”的方针。

新加坡高等学校采取严格的方式筛选有天赋和素质高的人入学接受高等教育,同时摈弃“重文轻理贱工”的传统,加强应用技术教育,直接为生产和建设发展服务。

经过这段时期的发展,新加坡新建的高校及重点发展的专业都与经济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密切相关,为新加坡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这一时期的调整和改革,新加坡一方面清理了殖民地时期高等教育所残留的问题,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根据国情制定了符合自己发展的高等教育方针,满足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培养了大批的高级技术专业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与启示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1965年独立,50年间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排名居前的发达国家,与其务实的教育体制,特别是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

它培养了大批推动国家高速发展的精英人才。

以成功的成为亚洲教育的中心,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中心,兼具东西方文化与智慧。

新加坡高等教育体系设置新加坡属英联邦国家,其高等教育模式与英国相近,并在不断调整、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新加坡特色的精英制教育体制。

其高等教育既有世界水准的公立大学,也有大专水平的政府理工学院以及教师培训性质的教育学院,还有与国外名校联办的私立大学。

新加坡有3所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公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南洋理工大学(NTU)及新加坡管理大学(SMU)、NTU和NUS是两所综合性大学,NUS生命科学、公共管理等学科比较突出;NTU工程、计算机和教育学科较强;SMU优势科目为商业管理。

进入21世纪后,新加坡政府又相继开办了另外三间公立大学。

新加坡理工大学(SIT)、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SUTD)和新加坡社科大学(SUSS)。

公立大学提供大学教育,学位设置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种。

理工学院颁发专业教育文凭(相当于大专)。

学生中学毕业后可选择到理工学院就读文凭课程,而后步入工作岗位。

少部分成绩优秀者可进入大学深造,取得大学学位。

新加坡有5所公立理工学院:新加坡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淡马锡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与共和理工学院。

私立学校一般是和英联邦国家知名学校联办,或是这些大学的分校,提供从商科及信息技术到酒店培训及美术等一系列课程,范围极广。

学生达到一定要求后可转入联办学校读书,获得国际承认的专科、本科或研究生文凭。

正规私立学院是通过新加坡私立教育理事会(CPE)审批的教育信托认证(EDU Trust),以保证其教育质量。

此外还有获得CPE审查豁免权并由教育部直接管辖的外国源流大学(Foreign University with Local campus)暨外国著名大学的新加坡分校来提供更加符合新加坡发展或社会所需的高等教育课程。

新加坡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新加坡高等教育最显著的三个特点是高度的国际化、职业化和信息化。

1.高度的国际化国际化是新加坡高等教育的精髓所在,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以及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国际化。

第一,教学语言的国际化。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有华族、马来族和印度族。

多民族的存在使得多种语言共存,这是双语教学能够实施的先天优势。

为公平对待各民族语言,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淡米尔语均设为官方语言。

其中,第一语言是英语,为全民共同语言,是行政工商、学校使用的主要语言。

第二语言是各民族的母语。

英语为教育机构第一学术及教学语言,无障碍的语言交流为其国际化交流和合作提供了保障,也为国民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和更多个人发展机会。

新加坡开国之父李光耀曾说:新加坡选择英文作为主要语言,让每个新加坡人享有公平的机会。

英文并非本地任何民族的语言,它是工商和经贸的语言,新加坡因为选择它而繁荣起来。

第二,教师队伍的国际化。

新加坡大学教研人员65%来自国外,均是欧美顶尖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本地教师也大多从这些大学获得高等教育学位。

新加坡国际人力资源小组每年都到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招募知名学者。

大学面向全球招聘校长、学术副校长以及有国际影响的重量级学者和优秀青年人才。

NTU现任校长是前欧洲科学基金会总裁、诺贝尔基金会成员、前瑞典林雪平大学校长安博迪教授;人文与社科学院5名院长、副院长分别来自5个不同国家或地区;其高等研究所聘请了9名诺贝尔奖得主和1名菲尔茨奖得主担任顾问。

通过国际性聘任,高校的专业水平得到了保障。

学校也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出国进修或攻读学位,提供出国旅费,教师可自由运用于出国访问、参加研讨会等;每年都聘请国外著名学者前来讲学。

第三,学生群体的国际化。

NUS和NTU每年都有20%的本科生和超过60%的研究生来自海外。

政府和大学每年提供大量奖学金和补贴,吸引优秀学生到新加坡大学就读。

国家和大学对研究生项目投入更高,入学标准也相当严格。

学生可参加海外交流计划,NUS的本科生可在世界30多个国家180多所大学开展学生交换互惠计划并获取学分;还设有“国际研究见习计划”,学生可在全球一流科技大学顶级研究人员指导下开展项目研究。

NTU与海外100多所大学合作,推行本科生“全球浸濡计划”,让所有本科生能在海外学习一年,增加海外体验,每年也有2,000多名海外学生到NTU学习。

学校非常重视毕业生校友联谊活动,校友办公室负责与世界各地的毕业生保持联系,领导建立校友会分会,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定期出版反映校友事业发展和成就的刊物,使已毕业的校友仍能长期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

多元化的学生社群、成功的校友追踪联谊活动不仅有利于营造多元创新文化、促进国际化人员互动,而且还有利于宣传推广学校品牌,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

第四,课程设置的国际化。

高校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根据世界前沿课题研究及时更新学科设置;直接引入国外高校高质量教材;借鉴美式选课制和学分制,增设培养创造力的课程;提倡通识教育和跨学科学习方式。

NTU 本科生实行跨学科教学,所有学生一半以上学分必须在其他学院获得,选修课程在文理科都有一定比例限定。

本科生大部分时间接受通识教育,在大四或研究生时会有明确的方向选择。

[2]研究生教育更是以科研领域前沿进展为主要教学内容。

新加坡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通常是没有固定教材的,每门科目学校会规定几种参考教材供学生选择,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并提供多种机会。

例如:NTU与全球知名高校组建战略合作联盟,与加州理工学院等成立了全球科技大学联盟,与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著名高校进行双学士、双硕士课程、博士合作培养等项目,与康奈尔大学开展通讯教学和研究方面的合作,与瑞士圣加勒大学举办亚洲第一个双硕士学位课程。

NTU生物科学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办双学位课程等。

第五,学术评价体系的国际化。

高校通过有效的教育效果反馈系统和专家团队评价,对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监控。

大学每个院系均设有国际咨询小组,由专业领域知名学术权威组成,为教学科研提供咨询意见并考核其成果,不仅有效提高了课程的质量,而且也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合理设计课程,有效监控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

教授的招聘、评估和晋升要由国内外著名同行教授推荐并经过学校层层批准才能上岗。

NUS许多课程的质量符合国际一流标准,部分院系毕业证书获国际学术机构认可。

NTU所有工程课程都获得了新加坡工程鉴定局华盛顿协会成员首肯,其商学院是亚洲第三所获得欧洲质量发展体系及美国国际管理教育联合会两项认证的商学院。

2.高度的职业化新加坡政府办大学的宗旨相当明确,就是培养学有所用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社会实际需求。

第一,课程设置的职业化。

大学各项专业课程的开设均以社会需求为标准。

每个学院都设有由工业家、商界领袖、高级公务员和学者等组成的咨询委员会。

课程设置前必须请咨询委员会参与课程论证,确保所开课程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修订课程设置与调整教学内容时,必须听取咨询委员会提供的建议和信息,以适应社会及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为毕业后能更好适应社会需要,各专业学生必须兼修其他专业课程。

尤其是理工性质的高校更强调课程设置的务实精神,如产品与室内设计、大众传媒、市场策划、心理辅导、物流、资讯等课程紧扣最新科技和工业发展需求。

鉴于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大学生在选择专业前要考察将来的就业前景,学校也会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追踪。

第二,教学与实习方式的职业化。

倡导“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将更多时间交给学生自由规划,培养学生的个人创造力和自学能力,为个性发展和挖掘潜能提供空间。

“教师需要有更多时间去开发设计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去反思,去实践,进而和学生进行互动”大学的实习活动丰富多彩,尤其是理工类学校更强调实践教学,二年级实习课有10周,三年级工业联系课24周。

NTU内设立工业技术革新中心,并与世界一流企业合作共建研究室,将工厂的机器设备和运行环境引入学校,在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的模拟工厂,为学生提供更真实、有效的学习环境,通过实地学习,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在学习中犹如置身于一个大工厂的各个部门,既获得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接受了行之有效的技能训练,毕业后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适应工作角色,将所学知识在较短时间里用于复杂的实际工作环境中。

3.高度的信息化各高校在教学中都广泛采用各种互联网、多媒体等高新技术,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效率和质量。

NUS校园网主干速度可达到24GB/秒,1,000个无线网络发射设备和3.5万个有线网络接口使师生在校园里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资源,运用电话会议技术,师生们可与万里之外的学者“面对面”进行学术交流。

NTU有新加坡第一个数字化图书馆,为师生提供大量国内外教学科研资源,如视听材料、多媒体光盘、在线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书籍等;建立了电子媒体服务通道(GEMS),为师生提供获取大量知识信息的站点。

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启示纵观新加坡高等教育体系和特点,可以看出,其高等教育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后人借鉴。

其中新加坡在发展自己的高等教育的同时,开放教育大门,同时也吸纳来自别的国家的大学与高校来新加坡开设分校或者选择和本地的教育机构合作开发课程。

其高等教育采用英文为主要教学语言也保证了能与其他国大大学的课程无缝对接。

而新加坡采取的精英教育,分流教育以及学术与职业教育并行的双规模式,也牢牢的把控注了大学的录取率在较低的水平线上。

(不到20%的同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政府大学进行学术高等教育,40%的学生选择理工学院等职业教育,而30%的学生选择私立大学进行夸学科和专业的外国高等教育)。

这样的模式保证学生学有所用,把学业与职业挂钩。

一方面保证了新加坡在各个行业发展的人才输送,一方面也保证了全体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和就业率。

不会导致大规模的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积极开发人才也保护人才,使得物尽其用,各司其职。

原文出自新加坡大学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