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水——压力教案
《神奇的水》大班教案
《神奇的水》大班教案《神奇的水》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在玩的过程中积累对水的认识,直观地感知水的毛细作用,发现水的张力。
2、能够大胆猜想,细心观察,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尊重事实。
3、初步感知和经历科学探索的方法及趣味,激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玩过水,知道水的一些基本特点及与人们的关系。
2、物质准备:幼儿方面:一次性杯子(有大半杯水)人手一个;托盘4个(每组一个),内放装了蜡笔的小碗、放了餐巾纸的小碗、抹布;四小碗回形针。
教师方面:装了一半水的杯子一个,装餐巾纸、回形针的小篮一个,装满水的大雪碧瓶两个。
3、环境准备:置放好桌面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小朋友们好,以前老师带你们玩过水吗?(玩过)那你们发现水是怎么样的呢?其实,水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也能让我们知道一些道理,想不想再来玩?(想)看,老师请来了谁和我们一起玩?(取出餐巾纸并折叠)餐巾纸说:“我想把脚伸到水里玩一会儿,就伸到这里吧,画个记号清楚点。
你们猜猜,餐巾纸放进去后会发生什么事。
(要烂的)(要吸水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怎样才能知道你们猜得对还是不对?二、通过操作,发现水的毛细现象和张力现象1、发现水会顺着纸往上“爬”这个特性(即水的毛细现象)。
①幼儿操作。
瞧,餐巾纸朋友已经在你们桌上了,轻轻拿起来,每人一张,可以用老师的方法,让水浸到有记号的地方,看看能发现什么,和你猜的是不是一样。
提问:谁来把发现告诉大家?(水是自己上去的还是你把纸都浸下去了?和你猜的一样吗?)看来,有时候猜想的和事实是不一样的,需要实验来证明。
②、教师验证。
老师也来试一试:我放到有记号的地方,看,水怎么样了?(爬上去了)太有趣了。
我们知道,水是往低处流的,怎么会往上爬呢?:原来,餐巾纸上有很多细小的毛孔,水会顺着毛孔往上爬。
这是水的一个本领。
想不想知道这个本领的名字呀?科学家把水的这个本领叫“水的毛细现象”。
拓展思维:请小朋友想一想,水碰到哪些东西也有可能会爬。
教学方案设计之神奇的水
教学方案设计之神奇的水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和作用;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和报告撰写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神奇的水展开,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密度、水的表面张力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或者小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展示一片水滴翻滚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水的神奇之处。
2.实验一:三态变化(30分钟)将三个小组分别安排为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固态小组:给每个学生一小块冰块,观察冰块的特点和变化过程。
液态小组:给每个学生一杯水,让学生观察水的特点和变化过程。
气态小组:给每个学生一小片湿的毛巾,让学生将其挥舞起来观察水的汽化过程。
每个小组进行观察后,将结果进行简单汇报,让学生对三态变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3.实验二:水的密度(30分钟)将全班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10名学生组成。
小组一:给每个学生一瓶矿泉水,让学生观察矿泉水的特点。
小组二:给每个学生一瓶可乐,让学生观察可乐的特点。
让学生合作观察两种液体的密度,并提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解释。
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例如可以提供不同容积的容器,观察同样容积的矿泉水和可乐的质量差异。
4.实验三:水的表面张力(40分钟)将全班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由6-7名学生组成。
小组一:给每个学生一张纸,让学生观察水滴在纸上的行为。
小组二:给每个学生一张硬纸板,让学生观察水滴在纸板上的行为。
小组三:给每个学生一张毛巾,让学生观察水滴在毛巾上的行为。
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材质表面的水滴行为,引导学生提出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并进行讨论。
5.总结与展示(20分钟)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引导学生总结水的重要性和作用,并通过展示实验结果和成果,加深学生对水的认识和了解。
四、教学评估:1.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报告撰写;2.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3.学生的总结与展示。
《水的压力》说课稿
《水的压力》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内江市威远县河北街小学的科学教师曾丽。
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神奇的水”这个单元的第二课时《水的压力》,是在了解了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和浮力后,对水的更深层的探知。
本节课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感受到水有压力。
第二部分观察水的压力方向。
第三部分探知认识水的压力与水的深度的关系。
第四部分指导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的压力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天性好玩,注意力不够集中,理解能力不够强,目的性不够明确,刚接触科学课,所以对“实验”这个概念不太清楚,孩子们更多观注的是“玩”。
所以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我将这节课设计成孩子玩的课,让孩子们在玩中体会感受,在玩中学会实验,在玩中探索新知,体会学习的快乐。
实验器材也根据孩子们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尽量选择平时生活中常见的,适合孩子们的。
让他们对科学产生亲切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三年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水有压力,观察水压力的方向,探究水越深压力越大。
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记录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对科学的兴趣及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本节课的重点是观察水的压力的方向;难点是探究水的压力大小与水的深度的关系。
四、教法与学法设计:本节课采用了演示法、引导-探究法、自主设计探究法等。
把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既掌握了知识,又获得了掌握知识的技能。
五、教学准备:塑料瓶5组,每组1个大口径和1个小口径塑料瓶;胶带、水槽、烧杯、抹布、漏斗、塑料袋等。
六、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八个环节:1. 童话导入,激发兴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一、教学内容《神奇的水》选自幼儿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内容涉及水的特性、水的用途、节约用水等知识点。
具体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的浮力现象、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转换。
2. 通过实践操作,感受水的浮力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增强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浮力现象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变化、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冰、热水、浮力实验器材、图片、视频等。
学具:彩笔、画纸、实验器材、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幼儿观察冰块,让幼儿触摸并描述感受。
(2)将冰块放入热水,观察冰块融化成水的过程。
2. 例题讲解(1)讲解水的三态变化,结合图片和视频,使幼儿更加直观地理解。
(2)通过实验,展示水的浮力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动手做浮力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浮沉情况。
(2)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
(2)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教育幼儿从小事做起。
5. 课堂延伸(1)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只、救生圈等。
(2)组织幼儿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水资源的珍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水》2. 内容:(1)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2)浮力现象:轻物体浮在水面上,重物体沉入水底(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话描述水的三态变化。
(2)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浮力现象,举例说明。
2. 答案:(1)水的三态变化:冰块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
(2)浮力现象:船只在水面上行驶,救生圈能让人浮在水面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水的三态变化和浮力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水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水”。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用途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性质,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重要性,学会保护水资源。
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水杯、滴管、色素、小石子、树叶等。
学具:画纸、彩笔、调色盘、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装满水的水杯,让幼儿观察并猜测杯子里装的是什么。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让他们认识到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向幼儿介绍水的性质,如流动、溶解等。
(2)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观察水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如加热、冷却、加入色素等。
(3)讲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滴管将水从一个水杯转移到另一个水杯,观察水流动的现象。
(2)让幼儿将小石子、树叶放入水杯,观察水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水》2. 内容:(1)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具有流动、溶解等特性。
(2)水的用途:日常生活、农业、工业等。
(3)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污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眼中的水要求:幼儿用画笔在画纸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水,并简单描述水的用途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答案:略2. 作业题目:家庭用水调查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性质、用途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引导他们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可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让幼儿在实际行动中深化对水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究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水》。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用途以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性质,了解水的基本用途。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实验、表达等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性质、用途以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难点:通过实验观察,让幼儿理解水的性质并学会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玻璃杯、色素、滴管、小船、浮力球、课件等。
学具:水、玻璃杯、色素、滴管、小船、浮力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水的小鱼缸,引导幼儿观察小鱼缸中的水,激发幼儿对水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水的性质,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水的用途。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演示滴管实验,让幼儿观察水滴在玻璃杯中的现象。
(2)教师讲解水的浮力现象,如小船、浮力球在水中的表现。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学具,让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2)教师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发放作业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水》2. 内容:(1)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浮力等。
(2)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
(3)节约用水:关紧水龙头、一水多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与家长一起调查家里一天的用水情况,并记录下来。
(2)思考如何节约用水,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1)用水情况记录表。
(2)节约用水的方法,如:洗澡时关闭水龙头,洗菜水用来浇花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对水性质的理解程度,以及对节约用水意识的培养。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神奇的水》。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用途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具有流动性和溶解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增强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流动性和溶解性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学会节约用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杯子、色素、盐、糖、滴管、计时器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水、杯子、色素、盐、糖、滴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水龙头、水池等,让幼儿谈论自己对水的认识。
2. 讲解水的性质(10分钟)(1)教师展示水,让幼儿观察、描述水的颜色、味道、透明度。
(2)教师通过实验,展示水的流动性和溶解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水可以流动?”(2)教师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水流动的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将色素、盐、糖分别加入水中,观察变化。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5. 小结与讨论(10分钟)(2)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六、板书设计1. 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性和溶解性。
2. 节约用水方法: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画一幅关于节约用水的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污水处理厂,让幼儿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水的流动性和溶解性的理解。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3. 例题讲解: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理解水的性质,特别是流动性和溶解性。
幼儿园科学奇妙之旅:水的压力实验教育教案
【幼儿园科学奇妙之旅:水的压力实验教育教案】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水的压力实验是一项非常有趣和直观的教学内容。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水的压力对物体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本文将就水的压力实验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实施方法以及教学目标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幼儿进行这一科学实验。
1. 水的压力实验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水的压力实验是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物理世界的直观认识和理解。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幼儿可以感受到水的压力是如何作用于物体的,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精神。
水的压力实验还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水的压力实验的实施方法要在幼儿园进行水的压力实验,首先需要准备一些简单的材料,比如一个透明的塑料瓶、一些有颜色的水、一根吸管和一些小玩具。
接下来,老师可以向幼儿们介绍水的压力概念,并请他们观察实验现象。
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将瓶子填满有颜色的水,并将小玩具放入瓶中;- 第二,用吸管轻轻地往瓶中加水,观察小玩具的变化;- 第三,引导幼儿们探讨水的压力是如何作用在小玩具上的,听取他们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通过这个简单而直观的实验,幼儿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水的压力对物体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
3. 水的压力实验的教学目标水的压力实验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感受水的压力;-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帮助幼儿建立对物理世界的直观认识和理解,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合理地组织实验活动,引导幼儿们全面、深刻地理解水的压力实验中所涉及的科学原理和概念。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育教案水的压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育教案水的压力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水的压力以及其产生原因。
2. 让幼儿通过实验感受水的压力,提高他们的科学实验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好奇心。
教学准备:1. 塑料瓶、吸管、水2. 小铁钉、隔热垫、橡皮筋、洋葱注意事项:1. 教师要保证实验中幼儿的安全。
2. 较复杂的操作由教师示范后,幼儿再尝试。
3. 实验完毕后,要及时清理现场。
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5分钟)教师可以带着幼儿观察一下课室中的水龙头,向幼儿提问水从水龙头流出来有压力吗?为什么?幼儿可以和教师一起讨论。
2. 实验环节(20分钟)步骤一:制作水的喷泉1. 将塑料瓶装满水,并用隔热垫固定住瓶底。
2. 将小铁钉穿过洋葱后扎在瓶盖上,并用橡皮筋将吸管固定在洋葱上。
3. 将另一端的吸管放在瓶口,并将瓶子倒置。
4. 用手指捏住吸管的一端,松开手指后,水从吸管中流出并形成水的喷泉。
让幼儿感受一下水的喷射力和压力。
步骤二:吸水和吐水1. 先将小铁钉穿过洋葱后扎在瓶盖上。
2. 将吸管的一端放在洋葱上,并用橡皮筋固定。
3. 用手指捏住另一端的吸管,放入水中。
4. 松开手指,观察水的吸水和吐水过程。
步骤三:水的压力传递1. 教师在一个水杯中注入足够的水。
2. 将塑料瓶底截取下来,翻转后放在水杯中。
3. 幼儿用手按住瓶口,将瓶子缓慢压下去,观察水在瓶子内的变化。
4. 松开手后,观察水的恢复和反弹。
3. 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帮助幼儿将材料收拾整齐,然后让幼儿自己总结一下今天实验的内容、实验的感受和教育的收获。
拓展活动:让幼儿用不同的容器(如杯子、小盆等)进行水的喷泉实验,让幼儿了解容器的大小、形状等因素对水的喷泉大小和高度的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实验,幼儿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水的压力,进而加深他们对科学实验的认识,感受其中的乐趣。
教师应该在实验的过程中,创设和谐舒适的教学环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究,使得幼儿们自发地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024年[最新]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
2024年[最新]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手册》第四章“神奇的水”一节,详细内容围绕水的性质、用途和环保意义展开。
主要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吸附性、水的表面张力等现象,以及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在不同环境下的三态变化,理解水的吸附性和表面张力的基本概念。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水的吸附性和表面张力的特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吸附性和表面张力的概念。
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吸附性和表面张力的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冰、热水、海绵、色素、玻璃杯、滴管、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冰块、水、热水三态变化的小实验,引起幼儿对水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水的三态变化,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冰融化成水、水加热成水蒸气的过程。
3. 例题讲解:(1)水的吸附性:让幼儿用滴管向干海绵上滴水,观察海绵吸水的过程。
(2)水的表面张力:在水中加入色素,观察水面的变化,讲解表面张力的概念。
4.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冰→水→水蒸气2. 水的性质:吸附性、表面张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或幼儿园的水龙头,思考如何节约用水,并将想法画下来。
2. 答案:幼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节约用水措施,例如:洗手时关闭水龙头、用盆接水洗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开展“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的水的吸附性和表面张力的实验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准备冰块、热水等教具,让幼儿亲自触摸冰块,观察冰块在室温下逐渐融化成水的过程。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水的压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水的压力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压力是什么2.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水的压力的特点和本质3.开发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教学内容水的压力教学准备1.提前准备实验室器材:一个水桶、一根细长的塑料管、一个水龙头、一个喷嘴、一个托盘、一只小碗2.打印教案,并准备黑板、粉笔教学过程Step1. 导入1.教师用一根火柴进行小小的展示,将调高水龙头后,水的压力自然也会随之增强,当我们将一根火柴放到水龙头喷嘴下方时,我们可以看到水龙头的水流可以将火柴带动。
2.从这个景象中,我们可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水的压力。
Step2. 实施(1) 以水龙头为研究对象,让孩子们观察水在开启水龙头后流动的情况、水流在流入水槽前后的速度、水流在流入水槽前后流动的方向等现象。
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开启水龙头后水流动的速度很快,水流较大。
如果靠近水龙头,会感到水龙头下方的水压很大。
(2) 引出本节课实验的目的: 为了让小朋友直观了解水的压力这个概念,我们进行一个小实验,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教师要用简单的语言讲解:“压力就是物体施加力所产生的作用。
我们用手掌掌心用力按在一个物体上时,物体受到的力就是压力。
同样的道理,水也会产生压力,这个压力有大有小,而水的压力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得到感性的认识。
”(3) 教师请一名小朋友帮忙,将一个塑料管塞入水桶的底部,保证水管口和水桶底部紧密贴合(重要)。
在塑料管的另一端放入一个细小的喷嘴,同时也将托盘放置在喷嘴下方。
到了这一步,可以称之为实验的两个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现在,请一名小朋友到水桶旁边,轻力按下水管的上端,可以看到水从喷嘴中泄出,而且偏向平盘中心的位置,水流很稳定,喷嘴位置调整对水流的影响比较小。
教师可以让其他小朋友也自行将水流加大或减小一些观察相同实验的结果。
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手掌平放在托盘上,再打开水流,来感受水的压力带来的力量,同样的,教师也可以请学生用掌心放在旁人的手掌上,以此来感知压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水的压力教案 幼儿园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水的压力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水的压力,了解水的特性;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精神;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队合作;4.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水的特性;2.水的压力;3.实验:压力的传递。
三、教学准备1.教材:《幼儿园科学教育》;2.教具:水杯、水管、塑料瓶;3.实验器材:注射器、塑料袋。
四、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向幼儿展示水杯和水管,向幼儿提出问题:你知道为什么水可以从水管里流出来吗?为什么水可以从山上流到山下?接着向幼儿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水的压力。
2.讲解水的特性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幼儿展示水的特性,如水的透明、无色、无味等。
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水的特点。
3.引导幼儿了解水的压力以自来水的自由流动为例,向幼儿解释水的压力是如何产生的。
让幼儿观察水的流动情况,了解水的压力是如何传递的。
4.实验:压力的传递a)实验一:塑料瓶和水让幼儿用注射器向装满水的塑料瓶中注入水,观察塑料瓶的变化,并向幼儿提出问题:你觉得塑料瓶里的水为什么会喷出来呢?b)实验二:压力传递老师用塑料袋装水,并让幼儿挤压塑料袋。
引导幼儿观察水的流动情况,了解压力是如何传递的。
5.总结通过实验,引导幼儿总结水的压力产生和传递的规律,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语总结出水的压力规律。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水的特性和压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验环节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幼儿对实验操作不够细致,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提高幼儿的实验认知能力。
七、教学后记教学结束后,老师与学生进行了交流,了解了幼儿的学习情况,并记录了幼儿的学习表现。
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以便更好地指导后续教学工作。
八、教学延伸1. 继续探索水的性质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可以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水的性质,如水的密度、冰的浮力等。
通过丰富多样的实验和观察,增强幼儿对水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
[最新]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
[最新]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水》。
具体内容包括水的性质、水的三态变化、水的用途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有三态变化,并能够描述其特点。
2. 培养幼儿对水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水的性质,培养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冰、热水、玻璃瓶、放大镜、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装有水的玻璃瓶,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2. 例题讲解(2)水的三态变化:教师通过展示冰、水、热水,让幼儿观察并描述三态变化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笔和彩泥表现出水的三态变化。
(2)分组讨论:水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如何保护水资源。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水的性质、三态变化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2)水的三态:冰、水、热水(3)水的用途:生活、农业、工业等(4)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污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画一幅关于水的画,表现出水的三态变化。
2. 答案示例:画中可以包含冰、水、热水三种状态的水,并配以简洁的文字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讨论、观察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性质、三态变化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应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的水,如河流、湖泊、雨滴等,进一步了解水的循环和作用。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神奇的水——压力教案
装水。 (3)撕去胶带 纸,观察射出 的水有什么不 同? (4)如果抬高 瓶子的位置, 喷射的水流有 变化吗? 4、出示注意事 项:实验时要 用盆接住水, 边实验边做好 记录。射出的 水可以用“箭 头”表示,用 笔在盆中间的 纸上做好上水 喷射的位置。 5、学生分组实 验
6、谈话:大家 都发现了这个 现象,那为什 么水会从小孔
1、出示:灌满 水的可乐瓶。 提问:如果在 瓶上扎几个 孔。猜猜会看 到什么? 2、谈话:是这 样吗?我们可 以怎么做来验 证自己的猜测 呢? 3、师生讨论实 验步骤: (1)用钉子在 瓶上从上向下 等距离地扎3个 一样大小的 孔。 (2)用一条胶 带纸将3个孔贴 上,再往瓶里
学生预测: 水会从小孔 里流出来, 有的流的远 有的流的 近。
汇报交流: 哪个组说说 你们发现了 什么?生 1:烧杯浮 在水面上。 生2:一个 20g砝码放 入小烧杯 后,大烧杯 中水位上升 20ml。
生:水。
生说,相应 板画: )
6、提问:是谁 托着烧杯浮在 水面上? 7、小结:科学 上把这种托举 的力叫做水的 浮力现象。 8、 提问:那 加入砝码的重 量和水位变化 有什么关系? 9、小结:加入 多重的物体, 水位就会上升 多少毫升。我 们用实验证明 了水中的物体 受到了水的浮 力。 10、提问:生 活中还有哪些 水的浮力现象 呢?
(3)将小烧杯 放进装有300ml 的大烧杯中, 同时记下大烧 杯中水位的刻 度。(4)将一 个20g砝码轻轻 放入小烧杯 中,观察大烧 杯中水位有什 么变化? (5)如果再加 一个20g重 砝 码,水位会有 什么变化? 4、出示注意事 项:(1)放砝 码时要轻拿轻 放。(2)放砝 码前后,记录 刻度。(用彩笔 做好记录)。 5、学生实验, 师巡视指导。
神奇的水压大班科学教案(一)
神奇的水压大班科学教案(一)
神奇的水压大班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水压的概念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掌握测量水压的方法和工具
•发现水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授课内容
1.水压的概念
–什么是水压
–水压对物体产生的力量
2.水压的测量
–使用密度杯测量水压
–使用水压计测量水压
3.水压的实验
–制作水压实验装置
–观察水压对物体的影响
–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4.水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描述水管的原理及运作
–探究水泵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1.导入:介绍水压的概念和对物体的影响,并引出本节
课的教学目标。
2.讲解:详细讲解测量水压的方法和工具,呈现示意图
和实例。
3.实践:组织学生制作水压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引导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水压对物体的影
响及其原因。
5.总结:归纳总结水压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实验结果,
强调水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6.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和水压相关的现象和应用,
并进一步探究。
教学评估
1.实验记录评估:评估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观
察和记录能力。
2.口头回答评估:提问学生关于水压概念、测量方法和
实验结果的问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探讨水压与其他物理性质的关系。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现象,思考水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下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参考资料
•无。
初中物理神奇液体压力教案
初中物理神奇液体压力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知道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2. 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能够分析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1.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液体压强计。
2. 不同种类的液体(如水、盐水、酒精等)。
3. 实验容器。
4. 测量工具(如量筒、电子秤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液体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液体压强吗?液体压强是如何产生的呢?二、探究液体压强的概念(15分钟)1. 向学生解释液体压强的概念,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2. 演示实验:将液体压强计放入不同种类的液体中,观察液体压强计的示数变化。
3. 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 h,其中p表示液体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
2. 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计算不同液体的压强,并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四、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表格,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2. 讨论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五、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15分钟)1. 让学生举例说明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水坝、船浮等。
2. 讨论液体压强的利与弊,如利用液体压强测量深度、制作液压系统等。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问题:液体压强还有哪些未知的应用呢?教学延伸:1. 液体压强的实验探究: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水区教案神奇的水压
水区教案神奇的水压教案标题:水区教案神奇的水压学科:科学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水压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水压的计算方法;3. 能够运用水压原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电脑、实验器材(水桶、软管、塑料瓶、针、透明胶带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水压的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都接触过哪些与水压相关的现象?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水压的概念和原理,强调水压与液体的深度、密度和重力有关;2.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解释水压的计算方法,并与学生一起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3.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在不同深度的水中放置一个相同大小的物体,哪个物体受到的水压更大?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步骤三:实验探究(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内容为:在一根软管的一端连接一个塑料瓶,然后将软管的另一端插入水桶中;2. 学生观察软管中的水流现象,并思考:为什么水可以从软管中流出来?流出的速度和水压有什么关系?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结合水压原理,解释水从软管中流出的原理。
步骤四:实践应用(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个实际问题:如果你想把水从一楼的水龙头送到五楼,你会如何利用水压原理来解决这个问题?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向全班汇报;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组的方案,讨论其可行性和优缺点。
步骤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水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教师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水压原理,提出一些拓展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水压的小结,包括水压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领域;2. 教师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学生主动拓展相关知识。
2023年神奇的水大班教案
2023年神奇的水大班教案2023年神奇的水大班教案1教育目标:1、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水面形状的变化,了解水的表面存在着一股收缩的力——表面张力。
2、会用语言和符号表述自己的实验猜测和观察到的现象。
认识汉字水,理解汉字“神奇”的意思3、在实验过程中能细心观察,愿意与同伴合作实验,积极参与交流活动。
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杯子4个、滴管4个、一元硬币4个、回形针(8盒)、抹布2、字卡:水,神奇的水3、经验准备:提前让幼儿学会用滴管。
活动过程:一、猜谜引出活动内容今天老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好吗?听仔细了:看看没颜色,闻闻没气味,尝尝没味道,是透明的液体。
请猜一猜是什么?师:对,你们猜得没错,就是水。
(出示字卡:水)如果老师在“水”的前面加上一个词(神奇)现在变成了——幼儿读一读“神奇的水”师:你们知道什么叫神奇吗?小结:神奇就是特别、奇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来发现水到底有什么神奇的现象。
二、认识水的表面张力现象(一)探索水杯放回形针1、看,现在我的手中拿着的是杯子。
我们怎样来从杯子里发现水的神奇现象呢?我先往杯子里来装水,看看杯子里的水装满了吗?疑问:真的装满了?(装满了多叫几个幼儿问问是否装满了)。
看这是什么(回形针)装满了水的杯子能不能再放回形针而不让水流出来呢?(能、不能)为什么?2、真的能,还是不能呢?我来试试看,教师实验。
唉,水真的不会流出来诶。
到底要放多少个回形针,水才会流出来。
而且还会有什么神奇的现象发生呢?你们想来试试吗?3、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放的回形针最多,水也不流出来。
我们四个小朋友一组,每组推选一个人放回形针,一个小朋友数数,一个小朋友记录,还有一个负责桌面卫生把流到桌子上的水擦干净。
我们合作实验,并且要一起观察在水留下来前杯子口上的水面会发生什么现象。
(可以蹲下来从侧面观察杯子口上水面的形状)把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纸上的杯子口上。
(教师指着记录纸上的杯子口)为了比赛公平,请各小组先把杯子装满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水——压力教案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双塔北路小学张晶
教学目标1.了解水有压力,压力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水有浮力,浮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2. 能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做水的压力和浮力实验,并做到细心观察、
用语言文字和图画形式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对结果用自己擅长的方式
进行交流。
3. 能指认日常生活中水的压力和浮力现象。
4.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来进行科学验
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水的压力和浮力现象。
教学难点能大胆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及数据的分析验证水的压力和浮力现象。
教学准备大可乐瓶、钉子、宽胶带、盆、水槽、带刻度的大小烧杯、橡皮泥、水、砝码、记录笔、实验记录单、ppt。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制定与设计
意图教学资源及材料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视频:边放视频,
边解说,问:“你发
现了什么?这是什
么现象?”
2、揭题:水有压力,
这是水的神奇之
处。
(板书:神奇的
水水的压力):
学生观看视
频。
生1:水把砝
码顶起来啦;
生2:水有压
力。
目标制定
1、学生从视频
资料中发现
水的神奇之
处——把砝
码顶起来。
2、根据图示,引
出课题。
设计意图::1、
选取生活中见到
的现象引入,激
发学生学习兴
趣。
2、利用视频
引出本节课所学
习的内容。
视频
汇报、交流:生1:水从小孔里流出来了。
生2:小孔越低,水流得越远。
学生交流:在孔的上面聚着很多水,下面有空水就会流下来。
生观察交流:孔低上面的水深,压力大流得远;孔高上面的水浅,压力小流得近。
学生讨论交流。
三、认识会“托举”的水——水的浮力现象过渡:水除了压力
外还有浮力。
(板
书:水的浮力)下面
我们用一个实验来
验证。
出示:烧杯
(大、小)、砝码、
水、橡皮泥
1、提问:如何做这
个实验呢?
2、师生讨论。
3、出示实验
步骤:
(1)在500ml的大
烧杯中加入300ml
杯水。
(2)在250ml的小
烧杯底部粘一块橡
皮泥。
(3)将小烧杯放进
装有300ml的大烧
杯中,同时记下大
烧杯中水位的刻
度。
(4)将一个20g
砝码轻轻放入小烧
杯中,观察大烧杯
中水位有什么变
化?
(5)如果再加一个
20g重砝码,水位
学生讨论。
会有什么变化?
4、出示注意事项:(1)放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2)放砝码前后,记录刻度。
(用彩笔做好记录)。
5、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
6、提问:是谁托着烧杯浮在水面上?
7、小结:科学上把这种托举的力叫做水的浮力现象。
8、提问:那加入砝码的重量和水位变化有什么关系?
9、小结:加入多重的物体,水位就会上升多少毫升。
我们用实验证明了水汇报交流:哪个组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生1:烧杯浮在水面上。
生2:一个20g砝码放入小烧杯后,大烧杯中水位上升
20ml。
生:水。
生说,相应板
中的物体受到了水
的浮力。
10、提问:生活中
还有哪些水的浮力
现象呢?
画:)
生:救生圈、
文彦博取球
四、总结拓展1、孩子们,大家今天做得很棒,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其实历史上也有人做过类似的活动——曹冲称象。
它与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有什么相似之处?
3、生活中还有很多水的压力、浮力的现象希望大家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水的更多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