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ppt
高考地理专题—地质地貌
B.6时41分
C.13时41分
D.23时41分
2.地震发生日,当地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B
C.昼夜等长
D.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
3.本地为地震多发地带,主要位于( D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4.图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A.甲 B.乙 C.丙
B D.丁
10.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
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2011年4月勘查时,
发现“豹头”掉在地上,金钱豹已“一命呜乎”(如图4)。金
钱豹头部消失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
华北地区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南藏北、带 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
南1北900麓-1;920
东南沿海
④1华921北-1地94区0 ,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
一11带994611、--11山9968东00 中部和渤海湾;
⑤1东981南-2沿00海0 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
读某地景观素描图,完成第3题。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地地质构造属于背斜 B.该地经历过上升运动 C.该景观形成过程可能是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岩浆活动、侵蚀作用
D.在该地岩石中可能找到生物化石
2.难以形成山脉的地质作用是 D
A.地壳水平运动 B.地壳垂直运动
C.火山喷发
D.风力侵蚀
读我国某地历代海岸线变迁示意图,
回答1--2题。
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ppt 通用
形成、分布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例3] 右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地貌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回答(1) ~(2)题。
(1)P、Q、R等值线的数值分别为(
)
A.713、714、715 B.711、712、713 C.715、713、714 D.714、711、713
(2)图示地貌可能是(
)
A.风力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 C.流水侵蚀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
2.下面是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及地面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河谷地区地形的成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背斜顶部先受张力,后受流水侵蚀而形成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而形成 (2)若图中甲山为秦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谷两侧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河谷两侧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甲山北坡自然带类型较南坡多 D.甲山北坡的针叶林带海拔高于南坡
[解题导引] ①M处的地质构造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②甲地从地
理位置的信息可判断为内蒙古高原。 [解析] 第(1)题,M处两侧地壳上升,中间下降,在地质构造上为 地堑。第(2)题,甲地为内蒙古高原,影响其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 是风化、风力等外力作用。 [答案] (1)B (2)A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讲析] 流水地貌和风力地貌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复习时要结合 这两种地貌的形态景观图,掌握流水(或风力)沉积地貌和侵蚀地貌的
域说明行进速度快,为下坡路或平地。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甲、乙
位置,判断相对应的剖面图是d图。 [答案] (1)C (2)D
考 点 回 顾
综合分析几年来的高考命题,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
专题23 地壳物质循环和地理意义
专题23 地壳物质循环原图一:地球内部物质循环图【核心知识】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图中的a、b、c、d分别表示喷出岩、侵入岩、变质岩、沉积岩;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1)地球内部的岩浆(源于地幔的软流层)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岩b。
(2)地球内部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a。
(3)图中向上的箭头表示地壳抬升运动导致岩石出露地表,接受外力的破坏(风化、侵蚀)作用。
(4)被破坏的岩石受外力的搬运作用,在相对低洼地带沉积,形成沉积岩d。
(5)已经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会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c。
(6)岩浆岩可以直接转化为沉积岩、变质岩,而沉积岩、变质岩需要通过岩浆才能转化为岩浆岩。
原图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变式一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岩石读图1,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解析】近年世界各地地震和火山喷发类的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受到世人强烈关注。
该题以发生低强度喷发的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东南70公里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为背景,以火山喷发的景观图片切入,重点考查的内容却不是地质灾害,而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原理。
既关注到全球瞩目的地理热点问题,又有对自然地理核心知识考查的独特视角。
考查考生从图像中准确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准确运用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原理,认识具体的地壳岩石圈物质循环和转化的过程,相互转化的关系,转化发生的空间和参与循环的各物质存在的空间。
第1题,该山体为正在喷发的火山,山体的岩石应该是岩浆岩,而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原理明示,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组成岩浆岩的矿物只能由地球内部地壳以下地幔中的岩浆转化而来。
【答案】D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解析】第2题,考查内容与第1题有承接关系,必须以判断出该山体岩石主要是岩浆岩为前提,才能顺利解答第2题。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ppt1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
外部圈层 地 质 循 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环 与 二、地壳物质循环 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地 质 地壳活动 作 用 内力作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三、地表形态的 内、外力因素 风化、侵蚀、搬运、 外力作用: 堆积、固结成岩
考点 地质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①冷却凝固 ② 外力作用 ③ 变质作用 ④ 重熔再生 .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C
14.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D.c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16.图中( ) A.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 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D
17.该聚落 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 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C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课件
图示
岩层变化 地形及举例 向上拱起 高大山地:阿
尔卑斯山
向下凹陷 谷地
相对上升 块状山地:华
山、庐山
相对下降 狭长凹陷地带:
渭河平原
12
构造地貌实践意义
地壳运动和变化
构造 名称
实践意义
原因及依据
修建工程隧道
结构稳定,利于防止水渗漏
背斜 石油、天然气储藏区
岩层封闭,不易挥发,利于储藏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05江苏文综卷) 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 发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1分)
(3)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还有
、
等。
-
3.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区)为
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7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
4.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
A东西向
B.东北—西南向
C南北向
D.西北—东南向
5.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
5
36.(3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2)简述图中滦河 三角洲的成因。(6分
在滦河河口附近, 流速减缓,泥沙 堆积,形成三 角洲。
-
6
-
课标要求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 、外力因素。
地质作用和地表形态
(1)岩层新老顺序的判断
根据岩层的上下层关系判断。 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判断。
据图思考: 判断右图岩层的新老关系? ①和⑥; ①和② ; ⑤和⑦ ; ②和④ ;
④变质岩的形 成晚于②岩层
(2)判断地质构造
山区:扩大林业比例(建防护林;退
耕还林、还草)。平原地区:发展节
水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湿地;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2019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
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 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 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 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 发展。如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 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4.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 间歇性抬升 B. 持续性抬升 C. 间歇性沉降 D. 持续性沉降
(2016年天津卷)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
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质作用和地表形态
齐艳梅 天津市新华中学
2020. 2
课标要求: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 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3.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明确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联系,知识内化 关注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情境创设,技能训练
地质大循环
板块运动与地貌Biblioteka 地质大循环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 岩石的风化过程和风化产物的淋溶过程与 土壤形成的关系最为密切。风化过程在土 壤形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原生矿物的分 解和次生粘土矿物的合成。淋溶过程使有 效养分向土壤下层和土体以外移动,而不 是集中在表层,具有促进土壤物质更新和 土壤剖面发育的作用。不同的岩石会发育 不同的土壤,会对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的影 响
地质大循环对矿产资源的影响
• 地质循环过程中形成各种矿产。如: 铁矿、锰矿、铝土、磷矿等,都是 有用矿物富集起来,为人们开采利 用的矿产。
地质大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1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 2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 3对矿产资源的影响
地质大循环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 地质大循环中的内力和外力塑造地表形态, 从而形成了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因此产 生了各种不同的地理环境。如黄土高原的 形成与其千沟万壑的形态,褶皱形成的高 大山脉,板块运动形成的青藏高原等。
地质循环
一、概念 地质循环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的 简称,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 大规模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
三类岩石转化示意图
变质作用 沉积岩 重 风 化 侵 蚀 熔 再 再 生 作 质 变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重 熔 用 变质岩
生
岩浆
搬 运 堆 积
侵 入 喷 出
重 熔 再 生
岩浆岩
地壳的运动与地质作用
海蚀崖
海滩
沉 冰川沉积 积 流水沉积 作 用 风力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 重小的后沉积
固结成岩——沉积岩(层理)
化石
各种外力作用形式的相互关系
风化壳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地表形态的影响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震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 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 相似的是 (多项选择)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 此在 ① 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判断依据是 向斜槽部凹陷,易汇集水 。
地震
震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全球统一,一个) 烈度:各地的破坏程度(各地不同,多个)
成因分类: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冲击地震
诱发地震
安 第 斯 山 脉
板块内部:地质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多火山地震,地热资源丰富 冰岛:(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地壳运动频繁(地壳活跃),地热资源丰富
高山耸立的青藏高原
崎岖不平的云贵高原
起伏和缓的大兴安岭
地
势
陡
峭
的
华 山
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
河汊纵横的珠江三角洲
漫天黄沙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地质作用:地球上由于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
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统称地质作用。
分类 内 力 作 用 外 力 作 用 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内 部,主要是 地球内部的 热能 表现形式 岩浆活动 地壳运动 变质作用 地震 对地表的 影响 形成高山 或低地, 使地表高 低不平 相互关 系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06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形成与运动
冰川的形成
冰川是由降落在高山地区的雪经过反 复的压缩和变形,逐渐形成的。随着 时间的推移,积累的雪会逐渐压实成 冰,形成冰川的主体。
冰川的运动
冰川的运动是由地球的重力引起的。 冰川沿着斜坡向下运动,受到重力的 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冰川内部的摩擦 力影响。
冰川地貌的形成
03
02
影响地球气候和环境
地质循环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自然力量和外部因素,如火 山活动、板块运动、气候变化等,都会对地球的气候和 环境产生影响。
资源形成与利用
地质循环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矿产资源和化石燃料等,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通过地质循环也可以 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持。
02 地质作用概述
地震产生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岩浆活动、板块运动等原因 引起的地表震动。
地震波传播
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造成地表物体的振动和破 坏。
影响范围
地震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影 响社会经济发展。
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
建立预警系统
通过地震监测网络和数据分析 ,提前预测地震并发出预警,
为人员避难争取时间。
地壳运动的形式
• 地壳运动的形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是指地壳块体在地球自转 、重力、和地球内部热能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相对于地球表面的水平位移; 垂直运动是指地壳块体相对于地球表面的垂直上升或下降。
• 地壳运动的形式主要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是指地壳块体在地球 自转、重力、和地球内部热能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相对于地球表面的水平位 移。这种运动形式表现为地壳的断裂、褶皱等现象,形成了山脉、高原和峡谷 等地形。垂直运动是指地壳块体相对于地球表面的垂直上升或下降。这种运动 形式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沉降,形成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形。地壳运动的 水平和垂直运动形式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复杂地形 和地貌。
地质作用过程(精品课件)
形态、物质结构、位置关系等方面不断发展演变的具体过程。
(二)地质思维的掌握 大部分地理现象的产生是发生在大的时间尺度,如生物灭绝、成 岩作用、海陆漂移等,观察者无法亲身历。对地质事件的恢复 和演化规律的认识,是建立在对现存地质构造现象合理分析推导 的基础上的(将今论古),因而,正确合理的地质思维,是我们 认识地质现象,推导地球发展演化的重要思维工具。
演化历史主要记录在地壳岩石中,在 空间上有不同分布,分布记录着地球 各个不同地区地壳运动历史。 且对于层状岩层(沉积岩),通常先 形成的岩层位于下面,后形成的岩层 位于上面,称为“地层层序律”。
2.循环性 循环是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
循环原理在地壳运动及其所形成的地质现象中较为广泛,如火成岩由岩 浆冷凝形成,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接受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变质 等作用后,再重熔再生回归岩浆,岩浆重新冷凝成岩后,再接受新一轮 的外力风化、侵蚀、搬运等过程,这就是明显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运动。
(5)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
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
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
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
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
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四)考点突破 2.地质构造及先后顺序
(1)因地质构造会通过岩层的形态呈现出来,所以可根据岩层形成 的先后顺序判读地质构造形成的早晚。例如褶皱构造之前要有沉积。
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 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 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 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 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四)考点突破 1.地质剖面图中岩层新老关系判断
(3)看岩浆岩:岩浆岩形成晚于其所切穿(或侵入)的岩层; (4)看变质岩:变质岩受岩浆岩影响而形成,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 邻的岩浆岩。
高考地理专题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二、分析原因(地质作用的种类) 1、根据岩石特征或种类判断: 具层状、有化石、硬度小→沉积岩(石灰岩、页 岩、砂岩、砾岩)→ 外力作用; 有气孔→喷出岩(玄武岩)→ 岩浆喷出; 岩石硬度高密度大→花岗岩→ 岩浆侵入; 有变晶结构(片理结构) →变质岩→ 变质作用 → 有岩浆活动或地壳运动 岩石圆滑→外力作用,风化(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地貌)、流水侵蚀(鹅卵石)、风力侵蚀(戈壁 滩) 岩石杂乱堆积→棱角分明→冰川作用
考向1:描述地形特征
考向2:分析地表形态的成因和过程
一、提取信息 1、岩石特征:看文字描述、景观图片或示意图 2、地表形态:看文字描述、地形剖面图、等高 线地形图、景观图 3、地质构造(岩层形态):看文字描述、景观 图片、地质构造示意图、岩层顶部高度等值线 图;注意材料提示的岩层新老关系(中间新两 翼老?中间老两翼新?) 4、气候特征:根据位置判断
二、分析原因(地质作用的种类) 2、根据地质构造判断: 完整的水平岩层→内力作用不明显; 岩层弯曲或倾斜→褶皱→地壳运动引起的压力; 岩层断裂、错动、位移(深、窄、陡) →断层 →地壳运动引起的压力或张力。
二、分析原因(地质作用的种类) 3、根据地表形态判读: (1)常见地貌与内力作用(确定)
地 壳 运 动
岩 石 圈 的 组 成 与 物 质 循 环
岩石圈的组成:三大类岩石的基本特征、形 成原因及岩石举例 侵入:侵入岩,如花岗岩。密度大, 硬度高
岩浆岩
岩浆活动 冷却凝固
喷出:喷出岩,如玄武岩,有气孔
沉积岩 变质岩
外力作用:如页岩、砂岩、砾岩、石灰岩。具层状、含化 石 变质作用:大理岩、板岩、片麻岩。有变晶结构。 组成岩石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这种转化称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也称为
高三复习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pptx
(1)下列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a处为向斜,b B.abcd C.abcd D.c (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 B. C.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解析 (1)根据岩层的弯曲状态可以判断,岩层受水 平挤压力作用,a处为背斜,b处为向斜,A错C对;
答案 10.C 11.D 下面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
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形态的形成与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12~13题。
第27页/共38页
第28页/共38页
12.甲图中河流
()
A.
B.
C.
D.位于北半球,其流向为自北向南
13.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页/共38页
类型2 地质作用与地貌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 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 。 (2)甲处的地质构造为 向斜 ;地貌类型为 山地 ,其形 成原因是 向斜的槽部物质坚实不易受到侵蚀,形 成山地 。
第10页/共38页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 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丙 地,理由是 岩层为拱形,结构稳定,不易积水 。 (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第6页/共38页
沉积岩 变质岩
地表岩石在外 力作用下受到 破坏变成碎屑 物质,被搬运 到低处沉积、 固结而成岩石
岩石受地壳运 动、岩浆活动 等影响,在一 定的温度、压 力条件下,使 原来的成分、 结构发生改变 而成新岩石
石灰岩是建筑材
料和化工原料,
层理构造、 钾盐是化工原料;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PPT课件1 人教课标版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A 14.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D.c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A.喷出岩 C.沉积岩
C B.侵入岩
D.变质岩
考点 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理论
1.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全球分为六大板块,看下图填空:
E F
C A
B D
A . 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 D. 南极洲板块 E. 亚欧板块 F. 美洲板块 .
2.板块运动与地貌
图4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 回答1-2题
•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