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优化课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优化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曾精辟地指出:“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使我从最初的迷茫与困惑,到现在的喜悦与收获,和学生共同经历了一段有意义的、共同发展的生命历程。
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乐园,处处充满着美。正像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的:“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数学学习中内在魅力,只有被挖掘、渲染,才会体现出美的价值。在踏入课改大潮伊始,我便在实践中寻求一条和学生共同去挖掘、去感受数学的美的道路。
一、用美的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推理、交流等活动。而我认为,创设的情境不仅应是生动有趣的。而且也同样应该是体现着数学的美。
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我首先放映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并伴有录音:“秋天来了,秋高气爽,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白云下面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旁边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那就是兔子温暖的家。你瞧,兔妈妈带着6只兔宝宝正在草地上做游戏呢。”通过6只活泼可爱的小兔的出现,把学生带进一个美的意境,同时,以恰当的问题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你能帮兔妈妈把六只小兔分成2组,并且每组分的同样多吗”?一个帮字,给了学生助人为乐的成就感,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主能力的平台,他们一个个踊跃参与。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运用多媒体形象的演示,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是如何平均分的,帮助学生学学习平均分,在此基础上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这样导入课的设计达到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教育目的,这也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
枯燥的数学练习不仅无法持续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感受数学的美。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采用多种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练习形式,有助于保持学生的数学兴趣。如练飞中我精心设计的数学游戏“争夺智慧星”、“打牌”、“龟兔赛跑”等,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激情引趣,烘托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主动探索,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使得学生乐此不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感能激发人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挖掘数学的内在美,用数学固有的美去感染熏陶学生,使他们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尝试中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我努力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这一点。如在学习了11~20各数以后,让3个学生一组做猜数游戏,其中生1是裁判,生2把想好的一个十几的数报告给生1,生3开始猜数。
生2:“我想了一个十几的数,你猜猜是多少?”
生3:“这个数比18大吗?”
生2:“不”。
生3:“比16小吗?”
生2:“对”。
生3:“我猜出来了。是15。”
通过这样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感受数学的内在美;既培养了注意倾听别人发方的好习惯,又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二、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数学的奥妙
“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合作学习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它打破
了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之间的隔阂,给予他们合作、交流的的机会,有利于学习更好地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奥妙。
我首先在平日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明白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承担的责任。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然后,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改进,逐步放手让学生尝试合作解决。
我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时,在和学生一起初步了解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一步自主学习,并提出学习要求:小组同学在学习中先自行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借助学具、动手操作,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再全班交流。各小组根据平日小组合作学习的不同分工,各负其责,讨论热烈,提出并解决了好多新问题。这使学生不但新身经历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学习,还充分展示了自己,并真正体验了数学的奥妙。
再如,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由于学生有了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有了一定的方法,所以我完全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解决“8的乘法口诀”。通过小组的交流,学生很快总结出8的乘法日快,并且多数学生在总结中记住了口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至此,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以及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了思路,理解了算法,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师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中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生与生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学生都有所所的,受益匪浅。努力为学生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彼此尊重,成为我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三、在生活中体验
例如教学“时、分、秒”为了让学生感受l分钟有多长,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课前给学生准备了口算纸、生字纸等材料。然后课上谈话——“1分钟到底有多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你可以口算也可以写数学式子,还可以用老师教你的方法数脉搏。选择你喜欢的做一做,电脑小博士来帮大家计时间。”最后交流:谁来说说1分钟你都干了什么?(学生汇报)
学生亲身体验了1分钟有多长,初步建立了1分钟时间长短的感性概念,同时还能感到1分钟的时问虽然很短,但也能做一些事,要珍惜每一分钟。
在实际应用题中,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妈妈要让小红看着时间煮米饭,妈妈煮好饭需要15分钟,小红不会看表,遇到了困难,想让大家帮他解决。问题解决后,谈话:我们班的小朋友学会了看时间,回家后你就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事了,爸爸、妈妈一定会夸你长大了。帮妈妈看着时间煮饭这样的练习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经过自己亲身实践,感悟才能变的深刻。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