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试讲定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开国大典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影片以描绘中国共产党建国初期的历史事件为主题,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奋起抗争,取得革命胜利的过程。
下面将从影片的背景、内容、艺术特色、影响和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1.1 影片拍摄背景开国大典于1961年开始筹备,历时4年才完成。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需要一部宣传片来弘扬党的光辉历史,激励人民的爱国热情。
1.2 影片制作团队该片由中国电影制片厂出品,由著名导演谢晋执导,著名演员梅葆玖、李雪健等主演,制作团队庞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1.3 影片上映影响开国大典于1964年上映,受到了广泛好评,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影响深远。
二、内容2.1 影片主题开国大典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的艰苦奋斗历程,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
2.2 影片结构影片采用了多线叙事结构,通过多个故事情节交织展开,生动再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画面。
2.3 影片表现形式开国大典采用了大量的战争场景和群众场面,通过逼真的表演和场景搭建,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三、艺术特色3.1 影片拍摄手法开国大典采用了大量的实景拍摄和特技效果,使影片更加真实感人,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3.2 影片音乐影片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配乐恰到好处,既凸显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又表现了人民的坚定信念。
3.3 影片演员表现影片中的演员表现出色,演技精湛,将那个特殊时期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四、影响4.1 社会影响开国大典上映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激励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国家凝聚力。
4.2 文化影响该片不仅是一部政治宣传片,更是一部艺术精品,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的新篇章。
4.3 教育意义开国大典作为一部历史题材影片,对后代观众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让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五、评价5.1 影片评价开国大典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是中国电影的瑰宝。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招聘暨赛课十分钟试讲稿教学设计参考(新部编版六年级上7《 开国大典》)
基于模板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暨赛课试讲稿(十分钟左右)重点课文教学设计参考说明:此文档结合最新部编教材,依据新课程标准,基于本人发布的试讲通用模板,按照模板下的“教学五环节”流程,对中高年级的精读课文进行细致解读,提出合理化的试讲教学指导建议,有理论可依,有模板可循,有建议可直接为我所用。
教学设计紧扣课后思考题,落实语文要素,对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参加试讲教学活动有很好的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同时还特别适合于报考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和小学语文教师编的学员学习使用。
具体模板可在百度文库搜索以下文件名:1.小学语文试讲通用模板精编超越梦想版(适用于教师考编逆袭和一线教师赛课)2.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师考编)模拟课堂(试讲)通用模板(绝对实用)3.小学语文教师考编试讲不同文体通用模板(精编版内部使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精读课文“五环节”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四、研读品读,体会表达五、总结迁移,尝试运用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开国大典》试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政、宾”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20个词语。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试讲环节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视频导入: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重点截取毛主席宣告场景)。
2.启发谈话:有谁看过这个电影?知道叫什么名字吗?(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板书课题)3.释题:“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带着理解有感情的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出示课件,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落实识字目标。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开国大典》部编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开国大典》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历过庄严的仪式?”比如学校的升旗仪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开国大典的庄严与意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开国大典的基本概念。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的重要历史时刻的庆祝活动,它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体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开国大典》的详细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以及它如何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模拟场景的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开国大典的精神内涵及其对当代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问题,如“开国大典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来启发学生思考。
难点解析:学生要学会从文字中感受作者的情感,教师可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社会责任感培养:从多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难点解析: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对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国家、社会的关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开国大典》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开国大典》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学习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意义及重要事件;掌握生字词,如“开国”、“大典”、“检阅”等;学习句子结构,分析文中排比句、设问句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理解文章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刻,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7.开国大典》优质教案、说课稿
第二单元课文7 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会写“政、府”等12个生字。
会写“政府、外宾”等19个词语。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体会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激发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1.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2.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体会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激发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优翼教学课件、预习卡【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政、府”等12个生字。
会写“政府、外宾”等19个词语。
2.初读课文,能概括课文描写的几个场面,简要说出开国大典的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简单说一说。
)教师相机播放视频,介绍开国大典的背景。
2.师: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之日。
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看当时的情景,感受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解释课题。
师:甲骨文的字形是两只手捧着“册”,表示这是重要的文献或书籍。
后来引申为“准则”、“制度”“法则”等义。
在生活中,你接触过典字吗?(字典、词典、典礼、宝典)那这里的“典”是典礼的意思。
开国大典就是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
二、通读课文,学习字词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2.反馈学习效果。
(1)出示生字,认清字形。
(2)出示词语,读准字音。
政府外宾汇集预定爆发排山倒海就位宣告雄伟肃静语调完毕检阅制服坦克一致距离高潮次序(3)随文演练。
师:你能做个“瞻仰”的动作吗?“瞻仰”如何理解?(4)重点指导:“盏”的“戋(jiān)”部件、“宣”和“隆”不要忘记短横。
部编版语文六上《开国大典》试讲逐字稿
7.开国大典导入:那一天,日月盈仄换了新天,每一寸江海都澎湃着脊背张扬;那一天,共和国的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四万万民众齐声呐喊,昭告天下,今天让我们回到那伟大的永远的一天,1949年10月1日,去见证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继续走进《开国大典》.一、回顾,从群众入场到游行结束,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1、入场、典礼、阅兵、游行2.还记得群众入场的场面是怎样的?热烈,庄严这节课让我们融入到天安门广场群众队伍中,感受现场热烈气氛,感受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
二、这个单元的目标是什么呢?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1.走进这场戴入史册的盛大典礼,读读5-10段,用横线画出面的描写,用波浪线画出点的描写。
(1)面:5段,“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读一读,哪些词语给你强烈的感受?“爆发”、“排山倒海”感受到什么?现场的热烈、一片欢腾、人们的迫切期待。
“一齐”是30万人的一齐,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方的三十万人,都第一时间想要看见主席,见证新中国的诞生。
所以当一点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的刹那,立刻牵动了全场观众的心,让我们感受到那份热烈、热爱,把这份真情带入你的朗读中。
(2)这激动人心的,奏响全世界的时刻终于来了,主席宣布:“中华……”,(3)该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同人民的心一齐欢呼起来,这一刻,中国人民是怎样的感受呢?激动、热泪盈眶、自豪,不仅仅是现场的,更是全国人民的激动自豪、热泪盈眶。
(4)想想为什么人们这样欢呼、激动、兴奋?回到那一段段屈辱的历史中。
《圆明园的毁灭》英法联军的侵略、《七律·长征》红军战士的艰难险阻、《狼牙山五壮士》五位壮士的壮烈牺牲,过去的中华民族水深火热、千疮百孔,而今终于历经千难万险,在无数先烈英雄的浴血奋战中,赶走了侵略者,成立了新中国。
此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曾经的炮火,曾经的苦难都成为历史,迎来了崭新的中国,怎能不欢呼?2.广场上的三十人是怎样升国旗的?读读8-10段,画出点和面的描写,你感受到什么?“肃立、抬起头、瞻仰”感受到人们的郑重、恭敬、严肃。
《开国大典》试讲稿
《开国大典》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试讲题目是《开国大典》,在讲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各位专家和老师的批评和指导:
一、激趣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大家请坐;
师: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让人激动万分的日子,因为我们的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那一天起真正的站了起来了。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新内容(板书)《开国大典》。
二、课题分析: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对作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初步的为学习这篇课文扫清了障碍。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首先观察一下本课的课题,然后告诉我你从本课的课题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师:穿黄色衣服的女同学请你说一下;
师:很好,请坐!
师:第二排,戴眼镜的男同学你说一下;
师;回答的真棒,请坐!
师:刚才的几位同学说的很好,大家鼓掌!从本课的课题。
26《开国大典》课件(定稿)
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 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 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 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 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 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 里的欢喜和激动。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 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怎么理解这句话?
群众游行 。
理清叙述顺序: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重新排列
3 5 1 6 8 7 2
1. 升国旗时的情景。 2.毛泽东宣布政府公告。
3.开国大典前的会场情况。
4.阅兵式的盛况。 5.开国大典后,游行队伍退出会场。 6.群众游行的情景。 7.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8.放礼炮时的情景。
4
自由品读:
选择你最难忘的一个场面来读 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品读: 1.哪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品读语句,交流感受: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 入场了。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 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 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 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
瞻 仰
xuān
飘 拂
huān
汇 集
sù
庄 严
qí ng
宣 告
dǎng
欢 呼
zòu
肃 立
zé
擎 着
共产党
奏国歌
毛泽东
(qí ng) (niǔ) (擎起) 钮 (按钮) 擎 瞻 (niè) (zhān) (姓聂) (瞻望) 聂 党 (dǎng) (共产党)
典副委副主席 典礼 委员 共产党 外宾 毛泽东 奏起 诞生 电钮 瞻仰 飘拂 骑兵 嗓子 协商 肃立 汇集 排山倒海 四面八方
开国大典试讲稿
开国大典试讲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我是选手,今天我将要试讲的题目是《开国大典》。
首先,让我们开始上课,同学们请坐好。
一、导入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开国大典》,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这个课题:《开国大典》。
二、复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研究了生字新词,同学们都掌握了吗?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我们开始听写生词。
请同学们相互交换听写本,对照大屏幕检查一下你们是否写对了。
看到同学们自信满满的样子,我就知道大家都写对了。
老师为大家点一个的赞。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上节课主要讲了什么事情?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盛况的记叙,表达了全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三、新授1949年10月1日,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新中国在这一天成立了,而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现在,我们一起来观看当时的典礼盛况,请看大屏幕观看录像。
看完录像,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开国大典的场面非常壮观。
老师请大家当一回小记者,用你们的眼睛当摄像机,快速地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开国大典的?请你们捕捉课文中重点描写的精彩场面,用圈点勾画做批注的方式去研究,小组成员间可以互相讨论。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1组: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
具体是:会场情况、典礼盛况、盛大阅兵式、群众游行。
2组:其中重点写了典礼盛况和盛大阅兵式这两个场面。
3组:第七段写到当XXX宣布:“XXX在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用“庄严”和“雄伟”来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这一宣告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两个传到也说明了这一宣告已经传遍了中华大地。
4组:从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里可以感受到XXX的宣告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的欢喜,无比激动的心情。
小学语文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26《开国大典》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6《开国大典》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字里行间感受开国大典场面的宏大。
2.在阅读中学习体会场面描写的表达方法。
3.体会点面结合、烘托气氛两种场面描写方法的表达效果。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他们能够按照已经养成的预习习惯读通、读懂课文,但是对于作者的表达方法还处在懵懂的状态。
这篇课文很突出的表达方法就是场面描写。
这需要教师清晰、准确地把握好这个本体性的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鉴于孩子们对于这种表达方法并不是很熟悉,课前可以利用短小的微课加以指导,为课上达成目标做好铺垫。
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在阅读中学习体会场面描写的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点面结合、烘托气氛两种场面描写方法的表达效果。
4教学过程4.1共二课时(第一学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描写的场面。
2.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能用简短的文字概括大典的过程。
3.初步认识什么是场面描写。
学时重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能用简短的文字概括大典的过程。
学时难点读懂课文描写的场面,初步认识什么是场面描写。
教学活动1【导入】(一)板书解题,读词正音(约5分钟)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一起说——板书课题典是要求会写的生字,写好的这个字要注意里面的六个空白要匀称。
老师写,你们看——写的时候,强调长横要舒展。
看好了,拿出笔,在课题的旁边写一个漂亮的“典”字。
2.解题: 师:这篇课文里“典”是典礼的意思,什么的典礼才能称为“大典”呢?(隆重,盛大) “开国”又是什么意思呢?(新中国成立)师:连起来谁来说课题“开国大典”的意思。
2【活动】(二)整体感知,通读理序(约23分钟)1.浏览全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场面,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出课件)2.给小标题,找自然段。
3.师:课文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这4个盛大隆重的场面。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引言概述:《开国大典》是一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作品,它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历史时刻。
本文将从影片的背景、主题、拍摄手法、演员表现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深入探讨这部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一、背景1.1 影片拍摍背景《开国大典》是由中国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拍摄的一部影片,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而制作的。
1.2 影片创作背景影片由当时的著名导演孔繁森执导,编剧为郑君里,是一部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宣传片,旨在弘扬社会主义精神和宣扬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3 影片上映背景《开国大典》于1962年上映,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热烈的反响,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主题2.1 社会主义主题影片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展开,强调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2 国家独立主题《开国大典》通过展示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彰显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3 革命精神主题影片通过展现中国人民在艰苦环境下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弘扬了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
三、拍摄手法3.1 影片叙事手法《开国大典》采用了传统的叙事手法,通过历史事件的重现和人物的塑造来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3.2 影片镜头运用影片运用了大量的室内外实景拍摄和特写镜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画面。
3.3 影片音乐配搭影片选用了激昂的音乐配搭,加强了影片的宣传效果和感染力,使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影片所传达的革命精神和情感。
四、演员表现4.1 主要演员表现《开国大典》中的演员包括了当时的一线演员,他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艺和对角色的深入理解,成功地塑造了各自的角色形象。
4.2 演员形象塑造演员们在影片中塑造了各具特色的角色形象,通过细腻的表情和动作,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说课(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说课第【1】篇〗一、说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电钮、瞻仰、漂浮”等词语。
2、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二、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说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说教学过程1、导入。
媒体导入(播放开国大典纪录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视频中播放的是什么从中你看到了什么看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庄重。
)那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来学习本课,看一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开国大典这一盛况的吧!(板书课题)师: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学生:典礼。
师:“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学生:隆重学生:盛大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
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师: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预习这篇课文,你们预习了没有学生:预习了师:那我就来检查检查你们预习的成果(课件出示字词,请一位同学带读)典礼委员协商外宾电钮瞻仰漂浮汇集庄严宣告欢呼肃立擎着共产党奏国歌毛泽东城楼檐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词组中有两个词长得很像呢(出示瞻与檐)那你们怎么区分并记住它们呢“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
例如:房檐、廊檐等。
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
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
“瞻”字左半部是“目”。
学生:“擎”上下结构,下面是“手”。
师:同学们,解决了这些生字词的问题下面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记叙文,以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事件为线索,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盛况。
课文通过详细描写毛泽东主席的宣告、阅兵式、群众游行等场景,表现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对历史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感受祖国的伟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心情。
3.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讨论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4.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合作探究的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
5.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说课稿第1篇】《开国大典》说课稿《开国大典》是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重温革命岁月”为主题。
一、说教材《开国大典》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它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
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强烈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本文借描绘会场布置、大会盛况、群众游行等场面,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重、热烈的气氛。
针对文章以上的特点、单元训练的重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我确定了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点“学习场面描写”是本课训练目标之一,精当的场面描写表达思想感情又是本课的重要写作特色,因此,我把在阅读中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四、说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法开国大典距今年代已远,当时的时代背景远离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这篇课文的关键。
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按照从整体——部分——回归整体的教学方法学习课文,先初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然后抓住部分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最后再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入情景,深化体验。
《开国大典》说课稿和教案
《开国大典》教学思路(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11册第4课,是新增的讲读课文。
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全文共15个自然段,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第1至第4自然段)写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
先概括交代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成员和人数,然后分别描述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第二段(第5至第10自然段)主要写了三件事:第一件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件是庄严的五星红旗升起来了。
第三件是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布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这是开国大典的重要部分。
第三段(第11至13自然段)写了阅兵式的盛况。
写了三层意思:1.阅兵式开始的情况。
2.各兵种通过天安门受检阅。
3.群众看到检阅部队后的激动情景。
第四段(第14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
第五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散会的情况。
课文突出了场面描写:会场的布置、庞大的群众队伍、典礼开始、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国成立、五星红旗升起、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和宣布毛泽东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盛大的阅兵式、燃放礼花、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
记叙详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突出特点。
二、教学目标这篇课文安排在第11册第一组,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也就是说,通过本课和本组其他几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在练习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懂得怎样才能提高阅读的速度,要逐步提高阅读的速度。
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课要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扎实训练。
开国大典讲课逐字稿范文
开国大典讲课逐字稿范文### 教案:开国大典讲课逐字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 教学重点1. 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开国大典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教学难点1. 理解开国大典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开国大典的意义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开国大典中的重要人物,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受。
####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讲授新课1. 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 教师讲解:“1949年,经过长期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全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背景。
2. 开国大典的过程- 教师详细描述开国大典的全过程:“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随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
”- 播放开国大典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这一历史时刻。
3. 开国大典的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开国大典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课堂活动-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开国大典中的重要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等,模拟开国大典的场景。
- 历史小剧场:学生自编剧本,重现开国大典的重要时刻,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受。
开国大典说课稿一等奖部编版
开国大典说课稿一等奖部编版【导语】开国大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历史事件,它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本次课堂上我们将以“开国大典”为话题,进行一次有意思的说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开国大典的背景、意义及相关知识,培养他们对祖国历史的热爱和自豪感。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开国大典的背景和重要性;b) 理解开国大典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的意义;c) 掌握开国大典相关的知识和事件;d) 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的热爱和自豪感。
2. 能力目标:a) 能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合作;b) 能够通过阅读及资料搜集,获得相关的开国大典知识;c) 能够通过资料整理和分析,展示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的热爱和自豪感;b)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开国大典的背景与意义;b) 开国大典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展示;c) 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的热爱和自豪感。
2. 教学难点:a) 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引发学生对开国大典的兴趣;b) 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在课堂开始前,通过播放开国大典相关的视频片段或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开国大典的庄严和震撼。
然后进行简短的讲解,引导学生对开国大典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2. 导入新课(10分钟)向学生征集开国大典相关的知识,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搜集、整理开国大典的背景和重要知识,然后请学生上台展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
3. 中间过程(15分钟)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开国大典的重要事件及其意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
然后教师通过PPT或视频等形式,详细讲解开国大典的背景、事实和意义。
学生可以记录要点,以便于后续的讲解和复习。
4. 拓展探究(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入探究开国大典的相关知识。
开国大典试讲定稿
开国大典试讲定稿开国大典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10.1日是什么节日?是的,就是国庆节。
师:那你是否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师:是的,新中国诞生的日子。
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隆重的开国大典。
请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庄严地写下这个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永远铭记的典礼。
板书课题;注意典的笔顺,典是什么意思,就是典礼。
二、初读1.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了课文,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效果。
大屏幕上呈现了一组生字词,哪位小勇士来试一试?A、你手举得最快,请你来读——不仅读的准确,而且字正腔圆,声音洪亮,老师请你做大家的小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来读。
果然人多力量大,同学们读的非常有气势。
字不仅要会读更要会写,同学们观察一下在这组生字里那个字最容易写错?——“诞”这个字,右面是延不是廷。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在写字本上写三遍。
写字的时分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头正身直脚放平”,保持良好的写字惯。
这位同学不仅字写得十分准确,而且结构匀称,美观大方,你可真是一位小小书法家。
2、看来生字词已经难不倒大家了,老师看到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想来读书了,别着急,带着老师的一个问题:开国大典都有哪些场景?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教室里充满朗朗的读书声,从大家专注的神情中老师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求知若渴。
B、你想来回答,请你来——概括的既准确又全面,对,群众进场、典礼仪式、群众游行的场面。
既然这么多的场面,那这节课我们就研究作者是如何进行排场描写的。
三、研读(一)时间顺序1.开国大典,肃静隆重。
请人人快速欣赏课文并做好标注,将文中表示大典进行时间的各个项目做上记号。
2.你找的很全面,既有“下午三点整、两个半钟头”这样直接描写的词语,也有“接着,阅兵式完毕”这样间接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有什么发现?3.你的发现很有价值,这就是此文的写作顺序。
,也叫文章的脉络。
由此看出,场面描写必须要“按照时间顺序写”(板书:时间顺序)。
《开国大典》面试试讲教案—人教版语文(五上)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有感情地朗~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开国大典》面试试讲教案—人教版语文(五上)
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10.1日是什么节日?是的,就是国庆节。
师:那你是否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
师:是的,新中国诞生的日子。
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隆重的开国大典。
请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庄严地写下这个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永远铭记的典礼。
板书课题;注意典的笔顺,典是什么意思,就是典礼。
二、初读
1.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
大屏幕上呈现了一组生字词,哪位小勇士来试一试?
A、你手举得最快,请你来读——不仅读的准确,而且字正腔圆,声音洪亮,老师请你做大家的小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来读。
果然人多力量大,同学们读的非常有气势。
字不仅要会读更要会写,同学们观察一下在这组生字里那个字最容易写错?——“诞”这个字,右面是延不是廷。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在写字本上写三遍。
写字的时候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头正身直脚放平”,保持良好的写字习惯。
这位同学不仅字写得非常准确,而且结构匀称,美观大方,你可真是一位小小书法家。
2、看来生字词已经难不倒大家了,老师看到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想来读书了,别着急,带着老师的一个问题:开国大典都有哪些场景?
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教室里充满朗朗的读书声,从大家专注的神情中老师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求知若渴。
B、你想来回答,请你来——概括的既准确又全面,对,群众进场、典礼仪式、
群众游行的场面。
既然这么多的场面,那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作者是如何进行场面描写的。
三、研读
(一)时间顺序
1.开国大典,庄严隆重。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并做好标注,将文中表示大典进行时间的各个项目做上记号。
2.你找的很全面,既有“下午三点整、两个半钟头”这样直接描写的词语,也有“接着,阅兵式完毕”这样间接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有什么发现?
3.你的发现很有价值,这就是此文的写作顺序。
,也叫文章的脉络。
由此看出,
场面描写必须要“按照时间顺序写”(板书:时间顺序)。
4.大家再次朗读这些词语,感受这次序之美。
(二)点面结合
1.再次默读文章,出席典礼的都有谁?有多少人?
2.这么多的人,提到有名有姓的是谁?
3.能在这样盛大的典礼中被提及姓名的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
作为本文而言,这些无疑是文中的重点人物,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毛泽东主席。
这就是点面结合的写法(板书:点面结合),是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
4.你从哪些地方能够感受得到?
5.你很会找,抓住了毛主席的动作“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感受到毛主席非常平易近人,这些动作就能证明。
6.伟人毛泽东、领袖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来,让我们怀着对毛主席的敬重之情,一齐深情地朗读。
(三)运用想象
1.这么多的人参加典礼,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是呀,天安门广场上挤满了人,人们很开心很激动。
眼前有画面,心中有画面,就能读好。
谁来读?
读出了盛大的画面感。
看这两个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2.是呀,声音传到了中国的各个角落。
师:说得好,传到各个角落。
谁再读,通过朗读把声音传远一点。
男女生合作读。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都传到了哪些地方?
3.是啊,传到大街小巷,传到每一间学校、每一家商店、每一家工厂。
4.真是想象无极限啊,作者在写这个画面时,便运用了想象(板书:运用想象),让我们感受这声音的震撼力。
5.下面我们一齐朗读这一段,读出雄伟的气势。
四、拓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场面描写的一些方法,大家课下可以根据这些方法,描写一个场面。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