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18邻苯三酚改进

合集下载

三种色素和甲基睾丸酮对锦鲫的生长形体、体色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三种色素和甲基睾丸酮对锦鲫的生长形体、体色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 3
C NGQ NG F S E Y HO I IH R
注 : ( )A. 1 虾青 素 ,L 叶黄素 ,A 一 E B胡萝 卜 ,MT 甲基 睾 丸酮 ,下 同。 ( )MY肩 注不 含相 同 素 一 2 d 小写字 母者 ,差 异显 著 ( < .5 尸 D0 );肩注 含 相 同小写字 母者 差异 不显 著 ( > .5 P D0 );下 同 。
g ;Wt为试验结束时鱼体尾均重 ,g ;Wn 色杯 中,在 4 0 m 波长处测定吸光值 ,每 2n 为 内脏重 ,g ;d 为试验周期 ,d ;L 为鱼 体长 ,c m;T 为鱼体高 ,c m;W 为鱼体
重 ,g 。
隔 3s 0 读数一次 , 测定 4 n内每分钟吸光 mi
值 的变化 。要求 自氧化速率控制在每分钟
下:
×1 0 0 0×g

每 m 反应液 中,每 m n抑制邻苯三 l i
式 中 x 为总色素含量 ,m / 0g 酚 自氧化速率达 5 %的酶量为 1 gl ;A O 0 个酶活单
为在 4 8n 处测定的吸光度值 ;Y 为所 4 m 用提取液 的量 ,mL;A%l m 为胡萝 卜 c 素 位( m1 U/ ) 。
化 的量用脱脂米糠 调平 )。
的影 响, 旨在确 定对锦 鲫体色增色效果最 好 的增色剂及其适宜添加量 ,为锦鲫增色 剂 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将 分组后 的锦鲫分别对应放入 已编 号
的室 内水族箱 中 ( 05 05 1 m ̄ .m ̄ .m),养 殖 正 式 试 验 为期 6 。每 天 投 喂 3 次 0d ( 8: 0 3: 0和 1 0 ),投饲率 0 o ,1 o 8: 0
酶 活 性 = (O0 . A4 0 m/ n) . 7 2 n mi

葎草水提液多酚的含量测定与抗氧化性研究

葎草水提液多酚的含量测定与抗氧化性研究
摘要 [ 目的] 对释草风干样水提液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性进行测定, 以期对合理开发利用蓓 草资源价值, 提供科 学依据。[ 方法]
采用酒石酸铁法测定荐 草中多酚, 利用改进的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 自氧化法对j 丰草各部位的 多酚提取液进行抗氧化性测定。[ 结果]0月份 采 l 集 的鲜 叶 中 多酚含 量 最 高 , 达到 031 0 06m / 。提 取 的 多酚 抑 制超 氧 阴 离子 自由 基 能 力 最 高达 到 6 . 0 , . ± .0 gg 7 97 % 清除 羟 自 由基 能 力 最 高 达 6 . 5 5 70 。 [ 9% 结论 ] 草 地上 部 各部 位 多酚 提 取液 都 具 有一 定 的抗 氧 化作 用 , 中 以叶含 量 最 高 , 茌 其 茎含 量最 低 。 关键 词 萑 草 ; 多酚 ; 氧化 性 抗
Mer n t a t xdn bly v r n rvd h cet cbssfrr sl beepott n aduizt no r.a di ni ia t it aO ad poietesini ai e ou l xli i n tiai fH.,al// rsu s o a i i f o a a ao l o  ̄ / es e0 2 a / vle to T e au .I hdl h Me
中 图分类 号 ¥6 .1 572 9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l —6 l(O9O —0 18 3 7 6 l2O )9 4 I —0
Su ym h B t1ee l ai 0 oyom e n W ae xr csfo 月_拢I ¥al/ td teCo )tm i l n  ̄ fP ll h li trE ta t rm 阳 cl l ( u )Met.趣一 I t xda tAeii a  ̄ Lo r l t Ani i n l t s o vy

浅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浅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浅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是初中化学的第一个定量实验。

教材本实验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烧杯内氧气,装置如图1所示,通过水倒吸的体积,粗略测定密闭装置内氧气的体积,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消耗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从而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通过对该实验的探究,揭示了空气的组成,开启了具体物质的学习。

但是,该实验方案存在一定的缺陷,产生一定误差,难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实验误差原因如下:(1)药品选择不合理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如果在集气瓶外用酒精灯进行点燃,生成物五氧化二磷白烟会大量逸散到空气中,这样造成环境污染;除此之外,红磷燃烧无法彻底消耗氧气,磷在集气瓶内燃烧结束后,瓶内仍有7%以上的氧气剩余。

(2)装置系统误差在外点燃红磷后再伸入集气瓶,使装置无法始终完全密闭,该过程导致瓶内的空气发生膨胀,一部分逸出,装置的气密性很难达到标准;红磷燃烧过程中放热,会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有可能使塞子弹出,造成实验的偶然误差;装置中的导管原来是有空气的,这部分体积并不小且不易估计,后来导管里充满了水,这部分水没有进入集气瓶中,导致测量误差; 用于测量气体体积所标示的刻度线不够精确等。

图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 实验改进药品的选用1.1 白磷白磷,着火点比红磷更低,约为40 ℃,易燃烧。

一些化学老师使用水浴加热、通电后铜丝发热、吹风机加热、激光笔等方式引燃密闭装置内的白磷,生成的白烟始终在装置里,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对环境友好;同时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避免了装置系统误差。

俞红星老师利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图2)和热水浴法(图3)使白磷燃烧,放大镜聚焦法只有光源充足情况下实验才有可能成功,出于课堂场地、安全与课时等方面考量,无法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该实验;热水浴法则需不断给水加热,同时要避免集气瓶过热导致爆裂,该方法比较耗时且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合演示实验。

响应面法优化桑叶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桑叶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桑叶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李 恒,谭金燕,周鲜娇*(岭南师范学院,广东湛江 524048)摘要:为了优化桑叶黄酮提取工艺,探讨其抗氧化活性,以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乙醇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以桑叶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 法优化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桑叶黄酮提取物对DPPH ·、·OH 和O 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结果显示,桑叶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175 W 、微波时间4.5 min 、乙醇浓度48.5%、液料比30 mL/g ,在此条件下,桑叶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11.393±0.049 mg/g 。

桑叶黄酮提取液对DPPH ·、·OH 和O 2-·的清除作用明显,清除能力与黄酮提取液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综上,应用微波提取技术可有效提取桑叶黄酮,提取的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响应面分析法;桑叶;黄酮;抗氧化性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志码:A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Process by Response Sur ‐face Methodology and Analysis of Antioxidant Ac ‐tivity of Flavonoid from Mulberry LeavesLI Heng, TAN Jinyan, ZHOU Xianjiao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48, China)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flavonoids from mulberry leaves and explore its antioxidant activity. The experiment selected microwave power, mi ‐crowave time, ethanol concentration, solid-liquid ratio and extraction time as variables, the yield of flavonoids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Single factor tests and Box-Behnken method were used to opti ‐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The scavenging ability on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hy ‐基金项目: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A05048);岭南师范学院人才项目(ZL2021014)。

不同剂型生脉散对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比较

不同剂型生脉散对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比较
清除率 ( %)=( 对 一A 药)÷( 对 A照 加 A 照一A 白) 0 %; 空 ×10 以每 分 钟 A2 化 值 为 邻 苯 三 酚 自氧 化 速 度 3变 5
及对邻苯三酚 自 氧化速度 的抑制作用 . 反应温度为 2 5℃ . 试剂浓度 p H值为 83 .4的磷酸缓冲液 5 m l 0m o / L 邻苯 三酚 03m o L 加 药 03m ( 照 管不 加 药 )用蒸 馏 水 补充 体 积至 9m . , . ml , / . E 对 , L 反应 启 动后 , 隔 3 每 0s 读取 1 A 次 值, 各加药管以加药不加邻苯三酚管作参 比. 清除率及邻苯三酚 自氧化速度计算公式为 :
第2 8卷
加 )最 终浓 度邻 二氮 菲 07 m l ,e0 .5m o L H0 .1 . 后 3 . .5m o LFS 4 7 m l , 22 0 % 然 / 0 / 0 7℃保 温 6 i, 0mn测各 管 A3, 6
各加药管以加药不加 H 管作参 比.O 22 o ・H清除率计算公式为 :O ・H清除率( = A 药一 损 ) ( 未 %) ( 加 A 伤 ÷ A 损一
113 .. 仪器 72 型光栅分光光度计 、 2 型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均系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生产 . 2一 7 一 5 1 2实验方 法 . 12 1・ H生 成及 清除率 测定 用邻 二 氮菲 一 .. O 氧 化法 测定 H0 /e 产 生 的 ・ H5. 22F 体 系产 22F2 O [ H 0/e ] 生的 ・H将邻二氮菲 一 e 氧化为邻二氮菲 一F¨, O F2 e 使邻二氮菲 一F 对 56nl e 3 l波长的最大吸收减弱, T A 明显 降低 . 当反应 体 系 中存 在 ・H 除剂 时 , O清 此氧 化过 程受 抑制 , 则 降低 不 明 显 , 可通 过 A 值 比 A 并

连苯三酚-邻苯三酚SOD 超氧自由基清除-过氧自由基清除-过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

连苯三酚-邻苯三酚SOD 超氧自由基清除-过氧自由基清除-过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

改进的连苯三酚法:一种适用于所有抗氧化剂超氧自由基(•O2-)清除试验(适用于SOD)【名词辨析】•O2-:该微粒既含有一个成单的电子,所以,可以属于自由基,又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也属于阴离子。

所以,可以称为“超氧自由基”、“过氧自由基”、“过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阴离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超氧阴离子”。

SOD:过氧化物歧化酶,使过氧自由基发生岐化反应,而清除之。

连苯三酚:有些文献也称为“邻苯三酚”。

但邻苯三酚是不准确的名称。

因为分子含有三个取代基,应当称为“连”。

【操作示意图】操作示意图[1]操作示意图的说明:最初的连苯三酚(1,2,3-三羟基苯)法是专门为超氧化物歧化酶开发的,现在广泛用于测量其他抗氧化剂的超氧化物清除。

然而,强烈的pH影响被忽略了。

在本研究中,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因素,大量实验证明pH值至关重要。

由于主要抗氧化剂含有羧酸、酯或内酯基团,pH 8.2应改为生理pH 7.4。

改进的程序如下。

将连苯三酚溶液(在1 M HCl中)与pH 7.4的Tris-HCl溶液充分混合;在37°C下每隔30秒测量一次A325nm值,持续5分钟。

由于ΔA325nm,控制值反映基质•O2-的初始浓度−, 应妥善控制,以保证方法的准确性。

改进的连苯三酚法是一种可靠且廉价的超氧自由基清除试验,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抗氧化剂。

用石英比色皿,不能用玻璃比色皿,因为玻璃比色皿在325nm处有吸收。

【详细介绍】[1]有几种方法可以测定食品的超氧阴离子交换活性,包括细胞色素还原、硝基四氮唑蓝(NBT)、电子自旋共振(ESR)、化学发光、荧光和高效液相色谱。

所有这些方法都需要特殊且昂贵的仪器或生物试剂。

连苯三酚(1,2,3-三羟基苯)自氧化法相对便宜。

它最初由Marklund 专门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而设计,而不是为其他抗氧化剂而设计。

近几十年来,由于其方便性,它还被用于测定其他抗氧化剂,如多酚、酚酸、单宁、黄酮、花青素、蒽醌、多糖,甚至各种营养添加剂和提取物。

SOD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SOD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SOD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SOD应用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刚刚起步,管理方面还存在某些问题,如生产一哄而上出现盲目性,活性检测存在混乱,质量不统一以及相应的理论研究不深入等。

1、SOD生产的盲目性由于SOD在日化剂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逐步发展,国内生产SOD的单位越来越多。

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30余家。

SOD作为药品或保健品,对质量的要求是十分严格。

但不少单位连起码的卫生条件都不具备,便开始生产。

有的单位对SOD活性如何检测还没掌握,这样的劣质产品混杂于市场,对人民的健康极其有害。

估计1993年国内市场需求600多亿单位,可全国SOD生产量已远远超出此数量,建议今后要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切勿草率上马。

2、活性检测的混乱SOD活性检测方法很多,由于方法不一,测得结果也不一致。

即使是同一测定方法,条件稍有改变,其测试结果也有差异。

因此所测结果很难比较,这是造成我国SOD质量混乱的主要原因。

汕头会议重点讨论了测活方法的统一途径。

经代表讨论,提出了在SOD活性测定中采用参照物的意见。

会议委托华东理工大学提供参照物,并由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家、汕头大学等10多个单位进行验证,最后由华东理工大学汇总测试结果,总结出我国SOD各种测活方法的相互换算结果。

所选用得测活方法有:黄嘌呤氧化酶-细胞色素C法、经典邻苯三酚法、微量邻苯三酚法、化学发光法、基谱氧化电极法、邻苯三酚测定改进法、标准曲线法和黄嘌呤氧化酶-NBT 法等。

SOD的测活方法虽有很多种,但只要根据相应文献资料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各种测定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可以换算的。

现以黄嘌呤氧化酶-细胞色素C测定为基准,测定其他测定方法相应的换算值如表2所示。

表二 SOD不同测活方法的活型换算SOD的测定采用参照物,不但可以搞清各种测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可以将一种新检测方法测得的活性单位换算为常用方法的活性单位。

举例来说,用某种新的SOD测定方法测得参照品和某种样品的SOD活性分别为A0和A1,已知参照品用SOD常用方法测得的活性为B,测被测样品以常用方法表示得活性应为A1/A0*B。

动物急性毒性实验报告

动物急性毒性实验报告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动物急性毒性实验实验报告集班级生工1411学号姓名苏州科技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2017年实验室学生守则一、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服从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

二、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做好实验预习,实验之前5分钟进入实验室,及时、准确地完成实验任务,实事求是地完成实验报告,杜绝弄虚作假。

三、严格执行操作规定,爱护仪器设备及工具。

凡不按教师的指导擅自操作引起仪器、设备损坏者,应予赔偿。

四、爱护实验室公共财物,节约水电、材料和试剂。

未经允许不得随便挪动非实验需用的其他仪器,不得随便拆装仪器或将仪器、工具带至室外。

五、持实验室的严肃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嘻闹,严禁在实验室内抽烟和吃东西。

六、严防事故,确保实验室安全,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教师和管理人员报告。

七、每次实验结束后,主动整理好仪器设备,归还所借器材,关闭电源、水源,按指导老师的要求做好实验结束工作及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经指导老师许可后,方可离开。

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动物急性毒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毒理学研究中动物实验的常规操作方法和技术;了解和掌握为了测定一种未知的环境化学物对有机体是否是安全的,必须进行哪些试验,获得哪些必要的数据;这些试验的基本步骤是什么,试验数据应该如何处理。

二、实验原理滤纸接触法毒性实验简单易行,实验时间短,实验成本较低,可对受试物毒性进行初筛。

将蚯蚓与湿润的滤纸上的受试物接触,可测定土壤中受试物对蚯蚓的潜在影响。

动物机体中有一套有效的抗氧化防御系统(Antioxidant defense),包括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等,它们可分解进入生物体有伤害作用的异源氧化物。

由于能反映多种污染物的毒性,而且其变化可定量检测,因此抗氧化酶常被用作指示环境污染的早期预警,是分子生态毒理学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热点之一。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简易操作图解-测量SOD活性方法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简易操作图解-测量SOD活性方法

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简介(适用于:SOD及各种抗氧化剂)文献来源[1] Xican Li. Improved Pyrogallol Autoxidation Method: A Reliable and Cheap Superoxide-scavenging Assay Suitable for All Antioxidant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2, 60:6418-6424.操作图解具体方法1 溶液配制1.1 Tris溶液(0.1mol/L):1.21 g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M.W. 121.1)+100 mL蒸馏水。

1.2 HCl溶液(0.1mol/L):取0.1 mL浓盐酸,加蒸馏水稀释到6 mL。

1.3 Tris-HCl缓冲液(0.05mol/L,pH7.4,含1mmol/L Na2EDTA)40 mL0.1 mol/L Tris溶液+ x mL0.1 mol/L HCl溶液+15.2 mg Na2EDTA,混合,稀释到80 mL。

用pH计测量,pH应为7.4。

用棕色瓶保存在冰箱内(最多保存三天) 。

(以上为一个样品的用量)用前稍热至室温,再测pH值,符合要求即可。

1.4 60 mmol/L连苯三酚溶液(溶于1 mmol/L盐酸中)取0.1mol/L HCl溶液(见1.2项)20μL,用蒸馏水稀释到2 mL,得1 mmol/L盐酸溶液(用pH计测量,pH=2.5-3.0)。

再往里加连苯三酚14.6 mg (M。

W.126.1 ),即得。

(当天有效,以上为1个样品的用量)。

2 测试液2.1连苯三酚溶液:取2950μL Tris-HCl缓冲液加入到石英比色皿中,再加约50μL连苯三酚溶液,迅速混合(颠覆式),开始计时,每隔30秒读数一次A值(325nm),至300秒(5min)时为止。

植物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

植物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

第25卷第1期2005年1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Vol.25No.1Jan.2005植物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李忠光, 龚 明(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摘 要: 文章介绍了多酚氧化酶反应产物邻醌的吸收光谱和酶测定反应的动力学分析,确定了邻醌的最高吸收光谱和酶测定的适宜参数。

这一测定方法与原方法[1]相比,提高了多酚氧化酶测定的准确性、重复性和可比性,使灵敏度提高了5倍。

关 键 词: 改进;多酚氧化酶;动力学曲线中图分类号: O94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793(2005)01-0044-02多份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非线粒体内的末端氧化酶[2,3],它包括单酚氧化酶[酪氨酸酶(tyrosinase), EC.1.10.3.2]、双氧化酶[儿茶酚氧化酶(catechol oxidase),EC.1.10.3.2]、漆酶(laccase,EC.1.10.3.1)[4,5]。

它可以把酚类物质如单酚、邻苯二酚、邻苯三酚、对苯二酚等氧化为相应的醌类物质[6,7]。

醌类物质对病原微生物起着抑制作用或杀伤作用,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因此,在感病的植物体中,PPO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抵抗病原体进一步侵染健康的植物组织[4,5]。

此外,PPO对食品和饮料生产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它不仅影响食品和饮料的色泽,也影响其品质,特别是在制作绿茶、红茶、烤烟和水果类饮料的过程中更为突出[8,9]。

所以,准确测定PPO活性,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现实意义。

PPO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1]和氧电极法[6],本文通过对比色法的改进,极大地提高了PP0测定的准确性、重现性和可比性,使灵敏度提高了5倍。

1. 材料的准备和处理方法1.1植物材料的培养和选购挑选饱满的玉米(Zea Mays)品种大黄的种子,以0.1%HgCl2消毒10min后,漂洗干净,于26.5 下吸涨12h,播于垫有6层湿润滤纸的带盖白磁盘(24cm 16cm)中,于26.5 下黑暗中萌发60h。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邻苯三酚自氧化法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邻苯三酚自氧化法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南瓜多糖 3 硫酸酯化 2 染料木素 2 抗氧化活性 2 黄体素 1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1 自由基清除能力 1 自由基清除 1 羧甲基化 1 结构分析. 1 纳豆菌 1 纳米颗粒水悬液 1 红外光谱 1 紫外光谱 1 玉米醇溶蛋白 1 活性氧 1 气相色谱 1 槲皮素 1 抗氧化剂 1 抗氧化 1 化学修饰物 1 化学修饰 1 二加成亚甲基富勒烯[60]二膦酸四乙酯 1 乳糖苷 1 β -胡萝卜素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科研热词 表征 蓝莓 花青素 硒化枸杞多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没食子酸 抗氧化性 抗氧化 合成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013年 科研热词 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性 体外 鳃 过氧化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超声辅助法 表征 融雪剂 蛋白质氧化损伤 草鱼 茉莉花根 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 肌肉 清除 测定方法 抗活性氧自由基 抗氧化剂 总黄酮 广西茉莉花根 多糖 壳寡糖铁配合物 壳寡糖 合成 体内 nahs 推荐指数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3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邻苯三酚 氧化法

邻苯三酚 氧化法

邻苯三酚氧化法邻苯三酚(1,3,5-三羟基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合成染料、医药、香料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邻苯三酚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其中氧化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对邻苯三酚氧化法的原理、工艺流程和优缺点进行介绍。

一、原理邻苯三酚氧化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对苯二酚(1,4-二羟基苯)氧化得到邻苯三酚。

氧化剂常用的有空气、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其中,空气氧化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

二、工艺流程邻苯三酚氧化法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反应控制、分离和精制等步骤。

1. 原料准备:反应的主要原料是对苯二酚。

为了提高反应效率,对苯二酚的纯度需较高。

通常可通过对苯二酚的精制、再结晶等方法来获得高纯度的对苯二酚。

2. 反应控制:在反应容器中,将对苯二酚与氧化剂加入并进行搅拌,调整反应温度和pH值以控制反应速率和产品产率。

3. 分离:将反应混合物进行分离,主要分离邻苯三酚和未反应的对苯二酚。

通常使用溶剂萃取、蒸馏等方法进行分离。

4. 精制:通过再次结晶、减少杂质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三、优缺点邻苯三酚氧化法具有以下优点:1. 原料广泛:对苯二酚作为主要原料易得,成本较低。

2. 反应简单:反应步骤较少,过程控制相对简单。

3. 应用广泛:邻苯三酚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合成染料、医药、香料等领域。

然而,邻苯三酚氧化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 产率较低:相对于其他制备方法,氧化法的产率较低。

2. 对环境的影响:氧化法使用的氧化剂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3. 能耗较高:反应温度和pH值的调控可能需要较高的能量消耗。

四、总结邻苯三酚氧化法是制备邻苯三酚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原料广泛、反应简单和应用广泛等优点。

然而,也存在产率较低、对环境的影响和能耗较高等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以满足产量要求和环保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的不断改进,邻苯三酚的制备方法也会不断完善,以更高效、环保的方式生产邻苯三酚。

现代生化技术实验讲义(生物08)

现代生化技术实验讲义(生物08)

实验一 牛乳中酪蛋白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等电点法提取蛋白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掌握等电点法提取蛋白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2、掌握双缩脲法测定蛋白含量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酪蛋白是乳蛋白质中最丰富的一类蛋白质,约占乳蛋白的80~82%,酪蛋白不是单一的蛋白质,是一类含磷的复合蛋白质混合物,以一磷酸酯键与苏氨酸及丝氨酸的羟基相结合。

它还含有胱氨酸和蛋氨酸这两种含硫氨基酸,但不含半胱氨酸。

它在牛乳中的含量约为35g/L ,比较稳定,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测牛乳中是否掺假。

牛乳中是否掺假。

酪蛋白在其等电点时由于静电荷为零,同种电荷间的排斥作用消失,溶解度很低,利用这一性质,经牛乳调到pH4.6,酪蛋白就从牛乳中分离出来。

酪蛋白不溶于乙醇,这个性质被利用来从酪蛋白粗制剂中将脂类杂质除去。

将脂类杂质除去。

在乳制品加工或成品中,酪蛋白含量是一个常需测定的指标。

常用于测定酪蛋白的方法是先将酪蛋白在等电点沉淀,再用凯氏定氮法测定。

本实验采用双缩脲法测定酪蛋白。

其原理为:蛋白质含肽键,肽键在碱性溶液中可与铜离子形成紫红色化合物,在540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组成无关。

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组成无关。

三、材料与试剂市售牛奶市售牛奶10mg/ml 酪蛋白标准溶液(用0.1MNaOH 配制)配制) 0.1M NaOH 溶液、0.2M pH4.6的HAc -NaAc 缓冲液缓冲液双缩脲试剂:称取硫酸铜(CuSO 4·5H 2O )1.5g ,加水100ml ,加热助溶;另称取酒石酸钾钠(NaKC 4H 4O 6·4H 2O )6.0g 、碘化钾5g 溶于500ml 水中。

两液混匀后,在搅拌下加入10%NaOH 300ml ,后,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贮存于塑料瓶中。

此液可长期保存,若瓶底出现黑色沉淀则需重新配制。

SOD活性的测定-邻苯三酚自氧化法

SOD活性的测定-邻苯三酚自氧化法

SOD活性的测定-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定义:25℃时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50%时所需的SOD量为一个活力单位。

按照GB/T5009.171-2003中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方法测定酶活力,利用邻苯三酚在碱性条件下能迅速自氧化,释放出O2-,生成带色的中间产物。

反应开始后先变成黄绿色,几分钟后转为黄色,线性时间维持在3~4min。

加入酶液则抑制其自氧化速度,在325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酶活性单位采用1mL反应液中每分钟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达50%时的酶定量为一个活力单位。

一、试剂:1、pH 7.8, 0.05mol/L的磷酸缓冲液:A液: 称取17.9g Na2HPO4•12H2O于容量瓶中定容至1L;B液: 称取 7.8g NaH2PO4•2H2O于容量瓶中定容至1L;取A液91.5mL和B液体8.5mL混匀得到pH 7.8,0.05mol/L的磷酸缓冲液。

2、C液: pH 8.20 ,0.1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 盐酸缓冲液(内含1mmol/L EDTA•2Na):称取1.2114gTris和37.2mg EDTA•2Na溶于62.4mL 0.1mol/L盐酸溶液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3、 0.lmol/L盐酸溶液:量取2.lmL 12mol/L盐酸,蒸馏水定容至250mL。

4、.10mmol/L盐酸溶液:量取10mLO.lmol/L盐酸,蒸馏水定容至l00mL。

5、D液:4.5mmol/L邻苯三酚盐酸溶液:称取邻苯三酚(A.R)56.7mg溶于少量的10mmol/L的盐酸溶液,并定容至100mL。

二、仪器:1.冷冻离心机2.水浴锅;3.电子天平;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5.精密酸度计,精确到0.01pH;6.10mL比色管;7.10mL离心管;8.玻璃乳钵。

三、实验步骤1.SOD粗酶液的提取称取叶片1g,置于研钵中研磨,加入3mL 0.05mol/L磷酸缓冲液,加入少量石英砂,继续在冰浴中的研钵内研磨成匀浆,取4mL至离心管中,于4℃10000r/min离心20min,上清液即为SOD粗提液。

邻苯三酚红钼法

邻苯三酚红钼法

邻苯三酚红钼法
邻苯三酚红钼法是一种用于生产高分辨率彩色光学传感器的新
方法。

该方法利用了邻苯三酚的褪色性和红钼的荧光性质,将邻苯三
酚与红钼钼单晶相互作用,从而实现高分辨率彩色光学传感器的制备。

邻苯三酚红钼法的主要步骤包括邻苯三酚预处理、邻苯三酚与红钼钼单晶的热反应、以及邻苯三酚的褪色处理等。

在热反应的条件下,邻苯三酚与红钼钼单晶相遇,生成褪色的邻苯三酚钼化合物。

随后,
该化合物被移除,得到红钼钼单晶。

在褪色处理后,邻苯三酚被转化为邻苯三酚钼化合物,从而实现高分辨率彩色光学传感器的制备。

邻苯三酚红钼法制备的彩色光学传感器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等特点,适用于测量光源强度、光谱、温度、湿度等参数。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无需加热,因此制备速度较快,且成本较低。

邻苯三酚红钼法

邻苯三酚红钼法

邻苯三酚红钼法介绍邻苯三酚红钼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测定水中亚硝酸盐含量。

该方法基于亚硝酸盐与邻苯三酚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的原理。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原理邻苯三酚与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可见光。

通过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可以间接测定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仪器:邻苯三酚溶液、硫酸、硫酸钠、硫酸铵、纯水、分光光度计等。

2.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硫酸和硫酸钠,使亚硝酸盐完全转化为亚硝酸钠。

3.加入邻苯三酚溶液,使其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

4.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

5.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水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实验条件和注意事项•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邻苯三酚的吸入和接触。

•实验操作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发生意外。

•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和仪器应保持干净和干燥,以避免产生误差。

•实验中的试剂应按照正确的比例使用,避免过量或不足。

结果分析通过测定水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评估水质的安全性。

高含量的亚硝酸盐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及时监测和控制亚硝酸盐的含量十分重要。

邻苯三酚红钼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水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为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应用领域邻苯三酚红钼法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1. 环境监测:用于测定水体、土壤和大气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评估环境污染状况。

2. 食品安全:用于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评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医药研究:用于测定药物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评估药物的纯度和质量。

优缺点邻苯三酚红钼法具有以下优点: - 操作简便:实验步骤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设备。

- 准确度高:该方法对亚硝酸盐的测定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 应用广泛:该方法适用于不同领域的样品测定。

然而,邻苯三酚红钼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 受干扰:其他物质的存在可能会干扰亚硝酸盐的测定结果,需要进行干扰试验和校正。

清除自由基研究方法汇总

清除自由基研究方法汇总

电子自旋共振法(ESR)、高效液相色谱法、化学发光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自由基清除剂也称为抗氧化剂,可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减轻它们对机体的损伤。

目前常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O2-·)、羟基自由基体系(·OH)、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体系(DPPH·)对某抗氧化剂的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进行了研究。

其中ESR法和气相色谱法、HPLC 法对自由基的检测灵敏度高,但对设备要求较高,操作复杂,无法在一般实验室普及。

而其中的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荧光分析法等不需要昂贵的仪器,易于被一般实验室所采用,但测定过程中的干扰因素较多,容易对测定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造成影响。

分光光度法最常用。

原理部分:1.DPPH·法测试机理DPPH·(二苯代苦味脐基自由基)的甲醇溶液呈深紫色,可见光区最大吸收峰为492nm。

当自由基清除剂加入到DPPH·溶液中时,DPPH·的单电子被配对而使其颜色变浅,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减少,而且颜色变浅的程度与配电子数成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可通过吸光度减弱的程度来评价自由基被消除的情况。

2. 羟基自由基(·OH)1)邻二氮菲法[70]实验原理:邻二氮菲可与Fe2+形成络合物,此络合物在510nm 处有最大吸收峰,是一常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其颜色变化可敏锐地反映溶液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

H2O2/ Fe2+体系可通过Fenton 反应产生羟自由基,邻二氮菲-Fe2+水溶液被羟自由基氧化为邻二氮菲-Fe3+后,其510nm 最大吸收峰消失。

如果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羟自由基清除剂,则Fenton 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将被此清除剂全部或部分清除,邻二氮菲-Fe2+络合物受到的破坏将会随之减少。

根据这一原理,可建立以A510变化反映自由基清除剂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的比色测定法。

2)水杨酸法[71]实验原理:羟自由基易攻击芳环化合物产生羟基化合物,因此可用水杨酸捕集Fenton 反应体系中的·OH,生成的2,3-二羟基苯甲酸用乙醚萃取,用钨酸钠和亚硝酸钠显色,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510nm 处的吸光值,此吸光值可反映体系中的羟自由基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邻苯三酚法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1. 邻苯三酚自氧化改进:
1.1 试剂的配制
1. pH8.2 50mM Tris-HCl(含EDTA)缓冲液 500mL:
称取 3.028g Tris固体溶于250mL蒸馏水中,溶解后加入0.9542mL浓盐酸,加入0.1gEDTA后定溶到500mL,装入棕色瓶备用。

2. HCl配0.1mM 邻苯三酚:
称取62.22mg邻苯三酚(即焦性没食子酸),溶于5mL10mM HCl(吸取0.0833mL浓盐酸稀释到100mL),吸出100μL溶于10mL同样的HCl中,装入棕色瓶备用(室温一般保存3天)。

1.2 试验方法
按下表取50mM Tris-HCl缓冲液、蒸馏水、多糖,混匀后在25℃水浴保温20分钟,取出后立即加入25℃预热过0.1mM 邻苯三酚(用10mM HCl配),迅速摇匀后倒入比色杯(1cm),325nm下测OD,30秒记录一次数据。

实验重复三次。

抑制率AI(%)=(A对照-A样品)×100%/A对照。

举例:
反应体系Tris-HCl
(ml)
蒸馏水或者
10mMHCl(ml) 多糖(ml)
邻苯三酚
(ml)
空白 2 1 0 0
对照 2 0.6 0 0.4
处理组1 2 0.5 0.1 0.4
处理组2 2 0.4 0.2 0.4
处理组3 2 0.3 0.3 0.4
处理组4 2 0.2 0.4 0.4
处理组5 2 0.1 0.5 0.4
注意事项:
1.多糖母液浓度最好选在1~2mg/ml
2.邻苯三酚一般现用现配,放置一般放3天,
3.A325nm/分的读数一般为0.7~1之间,实验系统才比较准确,
4.用蒸馏水代替HCl配制邻苯三酚是可以的,只是放置时间不能太长
2. 试验结果
2.1 虎乃菇水提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从图21和表26实验结果看,虎乃菇水提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且清除作用的大小随多糖浓度增加而增加,表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

分别加入100μL、200μL、300μL、400μL、500μL多糖后,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为14.167%、34.286%、54.762%、70.592%、85.714%。

从方差分析可知,虎乃菇水提多糖的清除作用的影响则十分显著。

图21 虎乃菇水提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表26 虎乃菇水提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实验数实验中多糖的
量(μL)
多糖浓度
(mg/mL)
平均OD值(已去底色)
平均清除率(%)
A0 A5
空白对照0 0 0.05 0.47 0
实验组1 100 0.047 0.163 0.524 14.167±2.943 实验组2 200 0.093 0.158 0.434 34.286±0.558 实验组3 300 0.14 0.147 0.337 54.762±2.75 实验组4 400 0.187 0.152 0.274 70.592±0.069 实验组5 500 0.233 0.164 0.224 85.714±1.225 表27 虎乃菇水提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Source 平方和
SS
自由度
df
均方和
MS
统计量
F
P值
Sig F 0.05 F 0.01
组间9746.517 4 2436.629 675.602 4.07E-12 3.478 5.994 组内36.066 10 3.606
总计9782.583 14
2.2 虎乃菇碱提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从图21和表26实验结果看,虎乃菇水提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且清除作用的大小随多糖浓度增加而增加,表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

分别加入100μL、200μL、300μL、400μL、500μL多糖后,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为12.353%、30.321%、47.846%、73.251%、84.094%。

从方差分析可知,虎乃菇水提多糖的清除作用的影响则十分显著。

图21 虎乃菇碱提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表26 虎乃菇碱提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实验数实验中多糖的
量(μL)
多糖浓度
( mg/mL)
平均OD值(已去底色)
平均清除率(%)
A0 A5
空白对照0 0 0.075 0.418 0
实验组1 50 0.074 0.199 0.498 12.353±3.238 实验组2 100 0.149 0.180 0.417 30.321±0.073 实验组3 150 0.223 0.209 0.386 47.846±3.122 实验组4 200 0.298 0.203 0.295 73.251±3.914 实验组5 250 0.372 0.204 0.258 84.094±0.945
表27 虎乃菇碱提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Source 平方和
SS
自由度
df
均方和
MS
统计量
F
P值
Sig F 0.05 F 0.01
组间10533.9 4 2633.474 361.333 9.14E-11 3.478 5.994 组内72.882 10 7.288
总计10606.78 14
3. 结果分析
对比虎乃菇水提和碱提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发现在相同浓度下虎乃菇水提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比虎乃菇碱提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有更好的清除作用,,虎乃菇碱提多糖在终浓度为0.223mg/mL时的清除率有47.846%,而虎乃菇水提多糖在终浓度为0.233mg/mL时的清除率有85.714%。

碱提多糖终浓度( mg/mL)抑制率
(%)
水提多糖终浓度
( mg/mL)
抑制率
(%)
0.074 12.353 0.047 14.167 0.149 30.321 0.093 34.286 0.223 47.846 0.14 54.762 0.298 73.251 0.187 70.952 0.372 84.094 0.233 85.7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