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学基本原理
文化文化学的理论
文化文化学的理论文化学的理论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生产条件下,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创造的一切精神和物质产品以及这些产品的生产关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此,人们从古至今一直在探索和研究文化的本质和意义,文化学正是这方面的一门重要学科。
文化学源于人类历史文化的起点,早期的文化学往往集中于对各种不同文化的描述和比较,通过对文化现象和文化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考察,来揭示文化的原理和本质。
而自18世纪末以来,文化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仅研究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现象,更加关注文化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以及文化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文化学的发展史上,不同学者的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也存在差异。
但总的来说,文化学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向:1.文化起源与发展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石。
早期的文化学往往以对原始社会文化的研究为主,通过考察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礼仪习惯等方面,揭示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规律性。
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文化学的研究对象也逐渐扩大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比较,以及文化传播和交流等方面。
2.文化要素的探究文化要素是指文化中的各种元素,如价值观、信仰、习俗、传统和艺术等。
研究文化要素是文化学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对不同文化要素的解析和分析,揭示文化的本质和内涵。
例如,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进行比较和探究,可以获得有关文化的价值和信仰体系的信息。
3.文化产生和演化的机制文化的产生和演化是文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社会历史、人类生态环境以及物质生产力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对文化产生和演化的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变迁和发展的规律性。
4.文化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文化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文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作用。
通过对文化和社会的相互关系进行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如何影响和塑造社会。
企业文化管理学原理的解释
企业文化管理学原理的解释
企业文化管理学原理是研究和探讨企业如何塑造和管理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以下原理:
1. 价值观塑造原理: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的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对于组织各个方面的运作和决策起着指导作用。
通过明确和强调核心价值观,企业可以塑造积极的文化。
2. 组织目标导向原理:企业文化应该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以帮助企业实现目标并提高业绩。
企业需要将文化连接到组织目标并确保一致性,以促进员工的共同奋斗和协作。
3. 员工参与和认同原理:员工的参与和认同是塑造和维护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
通过有效的员工参与和沟通,员工可以理解并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从而更好地融入组织并发挥自己的潜力。
4. 符号与仪式原理:在企业文化中,符号和仪式的运用能够传递并加强组织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通过特定的符号和仪式,企业可以形成共同的认同感,并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共享。
5. 领导力和行为塑造原理:领导者在组织中起着塑造和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领导者的言行举止、决策和行为对于员工产生示范效应,并通过这些行为激
励员工积极投入到企业文化中。
企业文化管理学原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塑造和管理企业文化,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价值观,促使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从而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文化人类学传播理论
西方文化人类学基本理论介绍传播理论人类学中的传播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活跃于20世纪初,并形成传播学派,又称“传播论学派”或“传播论派”等,主要由德国、奥地利和英国的学者创立,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学者F·格雷布纳、奥地利学者施密特(W.Schmidt)和英国学者史密斯(G.Elliot Smith)等。
传播理论是在德国传播主义的先驱、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拉策尔(Fnedfich Ratzel,1844—1904)提出的文化移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他在1882一1891年出版的《人类地理学》一书中,反对巴斯蒂安的“心理一致”说和“独立发明”说,提出文化移动论,从文化空间的角度,即从地理环境和民族移动的角度说明文化传播的过程。
他主张地理环境是人类文化的决定因素,它造成了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
他首次阐述了文化传播现象,并认为文化传播是民族迁徙造成的。
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发展了拉策尔的文化移动论,提出较为完整的文化传播理论。
虽然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传播理论并不完全相同,但基本理论却是相同的,即他们均与进化学派唱反调,强调文化传播在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以文化传播原理解释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相似性。
其理论要点如下:其一,人类创造力有限,独立发明的能力很差。
一种文化被发明或创造出来之后,便向四周传播,从被创造的地方(原点)慢慢扩散出去,跨越空间,一圈又一圈地向外传播,最后传遍世界各地。
其二,文化现象与历史现象一样不会重复,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只有一次被创造,在不同的地区两次或多次创造相同的文化现象是不可能的。
其三,新文化的产生,是几种文化综合体传播的结果。
因此,人类文化发展史就是几种文化综合体在地球上移动、传播的历史。
传播学派又分两支,一支是德奥传播论派;另一支是英国传播论派。
德奥传播论派主张人类文化起源多元,并以“文化圈”概念来说明文化的传播,因此,也可称之为“文化圈”传播论或“文化圈”理论。
“文化圈”理论由德国学者F·格雷布纳系统地阐述,后又经奥地利学者施密特(W.Schmidt)等人进一步发展。
文化传播学重点完整版
一、传播的定义:二、信息的定义信息与讯息的区别三、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验3、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一种系统四、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五、传播的主要类型(一)人内传播:1、定义2、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米的的“主我与客我”理论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内省式思考(二)人际传播1、主要特点:(1)传递与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3)信息的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4)适用于较短时间内改变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5)人际传播主要建立在自愿和合愿的基础上的活动,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2、人际传播的功能镜中我皮格马利翁效应(三)、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1、群体传播(1)、群体意识: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群体感情,群体归属意识(2)、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3)、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人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群体模仿与“匿名性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R=I×A×U(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社会成员的不安感×环境的不确定性)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a)流言信息的快速增值b)流言信息的变形和奇异的回流现象c)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3、组织传播(1)、组织内传播①正式渠道:横向传播、纵向传播②非正式渠道:(2)、组织外传播:信息输入、信息输出四、大众传播1、定义2、特点: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窜博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传播信息的活动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大众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大众传播是一种社会化的社会传播第三节:文化传播一、文化传播形态1、一般性的文化传播2、专门性的文化传播3、系统间的文化传播二、文化传播学及其研究范畴(一)、文化与传播的互动关系(二)、文化传承问题(三)、跨文化传播研究(四)、媒介文化问题第二章文化传播的基本问题一、文化传播的特征二、文化传播环境大环境与小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行为环境(宏观、微观)与心理环境三、现代文化传播的特点1、文化传播的高技术化2、文化传播范围的全球化3、文化传播力量的实力化第三节文化传播的途径与规律一、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1、迁徙传播一般迁徙活动:由征服引起的迁徙活动自发的流动迁徙,政府的组织迁徙(鼓励或强制)2、商贸活动传播3、战争与扩张传播4、宗教传播5、教育传播6、使节互访7、和亲通婚8、大众传媒传播9、探险、旅游观光、举行学术会议、图书交流和翻译二、文化传播过程的规律1、扩散律2、趋低律3、双向律4、层次律5、选择律6、激发律第五节、文化传播的历史演变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第二节文化传播原理一、文化维模原理二、文化适应原理三、文化圈层原理四、文化融合原理五、文化增殖原理:所谓文化增殖是文化在质和量上的一种膨胀或放大,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和创新,是一种文化的原有价值或意义在传播过程中生成出一种新的价值和意义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文化传承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文化传承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文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强调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统一发展,并提出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重的指导思想。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体现在对传统文化内涵和价值的深入解读。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梳理。
例如,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仁爱”、“和谐”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这种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有助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社会的发展中,推动其传承和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与创新上。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强调了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与创新的重要性。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学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吸收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例如,中国的京剧、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引领下,得到了现代化的塑造和传承,成为了中华文化独特的艺术符号。
二、中国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中国文化传承创新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的实践和探索。
中国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果。
首先,中国积极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当中,使其与当代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相契合,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原理-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1、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可以通过实践(间接)转变为物质力量,但本身不是物质力量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3、文明都是积极向上的;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促进……文化和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主体都是人,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4、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搭配超越、脱离、决定、文化走出去(文化渗透)、文化引进来(错误)5、文化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的内容及其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若搭配取决于人民的认识、传播手段、不同文化的交流(错误)6、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与政治经济同步,文化不起决定作用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中华民族最突出的优势,也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8、区分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之前的文化)、革命文化(革命时期党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9、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10、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1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的基本(本质)内涵不变,但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是随时代变化12、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13、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14、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15、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源泉、来源、动力、根本标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16、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基本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发展好本民族文化,要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借鉴、融合,但不能走向融合、融为一体(错误)17、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18、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的前提,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根本动力是实践19、立足社会实践,不是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中华文化立场20、文化趋同、消除文化差异(错误)、中华文化在对外交流中“主导性、引领力”(错误)21、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2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23、源自于(源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源于、源泉)社会实践,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4、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25、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是国际创作导向26、文化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27、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主体是政府28、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之问,完成时代任务29、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两者都是消极文化30、道德属于上层建筑,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31、区分文化产业(经营性)和文化事业(公益性)(是否以营利为目的)32、发展文化事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3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涵化和传播理论的物理学原理解释
The Ex p l a n a t i o n o f Cul t ur a l Ac c ul t ur a t i o n a nd Pr o pa g a t i o n
The o r y wi t h Ph y s i c s Pr i nc i p l e
d i f f e r e n c e ) , b u t w i l l n o t t a k e p l a c e w i t h o u t t h e c o n t a c t o f c u l t u r a l h e r i t a g e . T h e c o n t a c t o f c u l t u r a l h e r -
接 触的密切程度 由若干 因素确 定。文化传播 或 涵化 强度 可 以采 用渗 流理论 ( =k i ) 或 电流理论 ( I =V / R) 来表 达; 接触 的密切程 度可以用渗透 系数 k 或 传导 阻力 尺来表 示 , 接 触程度越 紧密, 文化 传播或 涵化 的强度越 大, 即 渗透 系数 k 越 大或传导 阻力 R越 小; 文化 差异( 文化 势差 ) 可以用水力坡 降 i 或 电势差 来表示 , 文化 势差越 大 ,
ZHANG Li n — h o n g,HU De — b i n,ZHANG Yu n — p i n g
( K u n m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K u n m i n g 6 5 0 5 0 0 ,C h i n a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强调社会实践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为目标,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发展规律以及文化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基础,分别是文化的历史性、文化的社会性和文化的创造性。
1. 文化的历史性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历史属性。
文化在社会中从一代传承到另一代,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进程。
文化的历史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文化与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的物质条件得以改善,从而促使文化的发展。
文化是社会的精神生产力,通过对物质生活的改造和精神追求的不懈努力,人们逐渐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成果。
其次,文化是社会历史进程的产物。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反映了社会制度、经济基础以及意识形态的变化。
例如,在马克思主义观点下,封建社会的文化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异,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所致。
2. 文化的社会性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指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利益密切相关。
文化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是社会关系的产品。
不同社会阶级、群体的文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反映出社会各个阶级、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文化不仅构建了社会的认同共同体,更是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维识载体。
其次,文化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
文化承载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知、评价和价值取向。
人们通过文化传统、观念、艺术等方式来表达对社会的理解和态度,这种表达又反过来影响和塑造了社会的意识形态。
最后,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文化是社会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化通过传播、创新等方式塑造社会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规范,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3. 文化的创造性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强调文化的创造性,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源泉。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文化传播?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播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
3.什么是大众传媒?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成为大众传媒。
4.大众传媒的特点?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界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5.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1)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使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文化学原理
1、文化的概念《辞海》关于文化的定义:“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上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存在过程中为了维护人类有序的生存和持续的发展所创造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有形无形的成果。
2、文化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一,文化学研究将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学理论和文化学科的建设。
其二,文化学研究有助于人们正确了解文化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促进我国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发展。
其三,文化学研究有助于人们正确了解文化的有序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和变革之间的特殊关系,增强文化建设的信心、决心。
其四,文化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宽容各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存在。
其五,文化学研究能使我们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独特的财富,具有不可再生性,应珍惜每一种文化类型,保护好文化遗产。
3、文化的基本特征涵括: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个体性与超个体性的统一、民族性与普遍性的统一、阶级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累积性与变异性的统一、文化的差异性与普同性(即文化的个性与共性/多样性与一致性)4、文化功能的含义及其六个具体的功能文化功能:文化系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能适应和满足个人和社会多种多样需要的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满足需要的功能、认知功能、开拓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调控功能5、民俗的特点一,民俗的产生,是为了生活生存。
(原始社会的祭祀、崇拜等民俗即作为直接的生存手段)二,民俗传承时也是以生活方式进行的。
三,民俗在传承中可能会失去原初含义,却仍能保持独有的生活方式。
四,民俗以群体认同、个体实行,并以强烈的独立性的展现自己的风采。
(民俗生活的独立性,构成了群体生活的共性,成为区别不同群体生活方式的标志。
)五,民俗时常显示出文化意识的积淀。
6、文化的不同存在对艺术创造产生了哪些方面的直接影响首先,文化的不同存在影响艺术创造的内容(这包括题材选择和主题表达等)。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概述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概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进行批判与否定的,旨在揭示和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现象以及其背后的阶级本质。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1.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
它认为人类的思维和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化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因此,要把握文化现象的本质,必须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
2.阶级斗争和阶级利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是被统治阶级用来加强自身利益和意识形态统治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呼吁通过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以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核心内容1.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强调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往往掩盖了阶级矛盾和剥削压迫的本质,用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呼吁人们要保持批判精神,辨析真假观念,以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和社会变革。
2.文化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的超结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将文化分为社会基础和文化的超结构。
社会基础是指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它决定了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而文化的超结构则是建立在社会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教育、宗教等意识形态的体现。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超结构往往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主张推动超结构的变革,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建立。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应用与发展1.文艺批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文艺的分析和批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它认为文艺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文化观念和思想的传播。
因此,对文艺作品的评价应该从阶级立场出发,揭示和批判其中的意识形态倾向,促进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相一致的文艺创作。
传播学原理
传播学原理
传播学原理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规律的学科,它对于人们理解和指导传播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播学中,有一些基本的原理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首先是信息传输原理。
信息传输原理认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经历编码、传输和解码的环节。
发送者将想要传递的信息进行编码后发送出去,接收者则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
这一过程是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
其次是媒介效应原理。
媒介效应原理认为,媒介对信息传播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
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方式,这将影响到信息传播的效果和接收者的反应。
比如,电视媒介可以通过图像和声音的融合传递信息,在视听上更具有吸引力。
另外还有观众理解原理。
观众理解原理认为,接受信息的观众会根据自身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对信息进行理解和判断。
观众的理解过程是主观的,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条信息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和反应。
因此,在进行信息传播时,应当考虑到观众的背景和需求,以提高信息的传递效果。
最后是双向传播原理。
双向传播原理认为,传播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在传播过程中,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将进行反馈和互动,这将对信息的传递产生影响。
双向传播原理提醒我们,传播需要注意接收者的反馈和参与,以提高传播效果。
以上是传播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
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传播行为,提高信息传递的质量和效果。
文化传播规律
文化传播规律介绍【示例范文仅供参考】---------------------------------------------------------------------- 文化人类学家R.林顿把文化传播规律分为3个阶段:①接触与显现阶段。
一种或几种外来的文化元素在一个社会中显现出来,被人注意。
②选择阶段。
对于显现出来的文化元素进行批评、选择、决定采纳或拒绝。
③采纳融合阶段。
把决定采纳的文化元素融合于本民族文化之中。
从地理空间看,文化传播是由文化中心区向四周扩散,根据传播途中信息递减的一般规律,离文化中心区越远的地方,越不能保持文化元素的原形。
当一种文化元素传播到另一个地区以后,它已不是原来的形态和含义,在传播和采纳过程中已被修改过。
因此,两地文化只有相似处,完全相同的文化十分少见。
文化传播的方式与媒介文化传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采借,把外来的文化元素或文化丛直接接纳过来。
另一种是间接传播,即一种文化元素或文化丛传入一个地区,引起那里人们的思考,由此引发传入地的人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这种现象被称为“刺激性传播”。
文化传播的媒介主要是人的迁移和流动,尤以人群的迁移更为重要。
移民、战争、入侵和占领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移民带来异族文化,战胜国总是要把本国文化强加给战败国。
此外,通商、旅游以及其他人员的流动,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
在当代,由于交通通讯技术手段的发达,文化传播的媒介增多,不一定依赖于人的迁移和流动。
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正通过各种途径,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进行着,由此必然导致世界文化的同质性日益增强。
文化传播是引起社会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批判地采借和吸入外来文化是实行社会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文化传播的概念:文化传播又称文化扩散。
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
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
前者通常由具备文化的人们通过商队、军队等途径直接传播某种精神或物质方面的文化内容,如新的农艺技术和发明创造等;后者表现出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扩散营力,主要指某一社会群体借用外来文化特征中的原理,进行文明创造活动的一种刺激传播,如欧洲最终发明瓷器是在知道中国瓷器大约200年之后。
传播学 课程设置
传播学课程设置
传播学课程设置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传播学基础:介绍传播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理论,包括传播过程、传播媒介、受众分析等。
2. 传播原理:深入探讨传播过程中的各类因素和要素,包括信息传递、受众接受、媒介效果、社会文化等。
3. 传播媒介与技术:研究和分析不同传播媒介的特点、使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电视、广播、新闻、社交媒体等。
4. 传播与社会:研究与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相关的传播现象和传播策略,包括政治传播、环境传播、公共关系等。
5. 媒介与受众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包括媒介选择、受众接受度、媒介效果评估等。
6. 传播战略与管理:学习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传播策略,包括媒体策划、品牌传播、危机公关、传播管理等。
7. 网络传播与新媒体:研究互联网和新兴媒体对传播方式和传播环境的影响,涵盖网络营销、社交媒体管理、网络舆情分析等。
8. 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传播趋势和国际传播策略,包括跨文化沟通、国际媒体与媒介政策等。
9. 传播伦理与法律:探讨传播领域中的伦理问题与法律规范,包括个人隐私、信息诚信、版权保护等。
10. 综合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学习将传播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
以上仅为传播学课程设置的一般内容,不同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
文化学原理-复习资料
文化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述二、文化的几种定义1、现象描述性定义。
“人类学之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2、社会反推性定义3、价值认定性定义4、结构分析性定义5、行为取义性定义6、历史探源性定义7、主体立意性定义三、文化界定1、泰勒在1871年发表《原始文化》这一里程碑式的著作并给文化第一次下了定义2、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存在过程中为了维护人类有序的生存和持续的发展所创造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有形无形的成果。
3、原因/特点:①群体共享②客观显性、主观隐形③客观显性、主观隐形二者同时产生影响④代代相传,变化速度慢第二节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目的一、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文化学是一门关于研究探讨文化的产生,创造,发展,演变规律和文化本质特征的科学。
(一)文化学不同于自然科学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二)文化学不同于一般的或具体的各门社会科学文化学以一切文化现象、文化行为、文化本质、文化体系、文化类型(模式)以及文化产生和发展演变规律为自己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揭示文化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三)文化学不同于哲学哲学的研究偏重于人类的认识规律,而文化学的研究则偏重于人类文化的创造活动与成果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还包括不同的构成方面和层次。
从构成上来看,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有纵向的历史文化、现实文化,也有横向的不同区域,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从层次上来看,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有理论文化和实践文化。
二、文化学的研究范围1、文化学或文化科学的称谓最早出现于德国2、德国学者列维?皮格亨首次提出了“文化科学”这一术语,主张进行文化研究,建立专门的学科3、《原始文化》被认为是近代科学意义上第一部研究人类文化的学术专著,泰勒本人也被尊为文化学的奠基人。
文化传播学教学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传播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50303027)一、课程说明文化传播学的总学时36,开课学期为1,周学时2,学分为2。
(一)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文化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文化学和传播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研究文化传播活动,使学生通过比较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文化传播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和规律,了解和研究文还传播的重大现实课题,对文化传播的趋势和人类文化前景有一深刻、清醒的认识,为社会主义文化传播作出应有贡献。
(三)教材与参考书目1.教材吴格言《文化传播学》,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版2.参考书目邵培仁《传播学》,高教出版社2004年版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谭家健《中国文化史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文化传播的主体和内容,文化传播的功能,大众传播教学难点:文化传播的原理,文化传播的模式(五)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教材为主,采取“四结合”的教学方法:学习基本原理与掌握实践知识相结合;课堂专业教学与开展专题讲座相结合;教师讲授指导与教学双边互动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侧重于重点、难点的讲授,简易章节让学生自学。
重要内容可用作业方式完成。
尽可能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编一些与教学配合的录像片。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每学期宜选择较合适的问题,组织学生有准备地进行一、二次课堂讨论。
(六)考核方法与要求考核分考试与考查两种,具体按教学计划执行。
考试学期,按本课程的考核大纲执行,考试采用闭卷方法,用百分制计分,试题以试卷库或试题库为准。
考查采用5级计分,方式多样,如以课程论文等作业为主则适当增加平时作业量或作业难度。
平时成绩由两部分组成,课堂作业:重点抽查学生通过学习对本课程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课外作业:全面检查学生学习情况,适当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现象。
文化生活 原理及方法论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既意识形态性质部分和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现象的实质:精神现象)3、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科学技术、教育事业、高素质人才、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行强权政治。
5、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6、面对严峻的文化竞争,我们应如何应对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表现在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启示1)潜移默化: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
2)深远持久:文化习俗、三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文化的维模原理
文化的维模原理文化是复杂而神秘的,它具有很强的发展性,这是由其特殊的构成方式和发展过程而决定的。
文化的维模原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框架,以提高伦理和谐的社会,指出文化的发展是一种潜在有效的、充满极性的过程,它涉及社会系统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不断变化。
维模原理对文化发育过程的理解提供了一个以表征为基础的模型,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
文化的维模原理是由美国教育评论家和教育学家维模(Wymore)提出的,他指出,文化发展是一种持续而复杂的过程,它涉及两个层次的活动:社会系统和社会行为的变化。
社会行为是指行为的变化,包括在某些时期某个地方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受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维模提出,文化的发展是由表征和结构的不断变化而引发的,其中表征是指文化的元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构是指表征之间的模式。
维模主张,结构和表征互相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
根据维模原理,文化发展是一种外源和内源性的过程,它受到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社会行为的改变,当社会行为改变时,社会系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文化的潜在变化,当文化的表征出现变化时,会对文化的发展造成影响;文化的发展,新的文化现象和表征会受到社会系统和表征之间的关系的影响;文化的变革,新的文化现象和表征会通过社会系统和表征之间的关系推动文化的变革。
维模原理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化的变化和发展。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以更加客观和科学的方式来观察和分析文化的发展。
它指出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而表征和结构之间的互动又是这种变化的基本结构。
因此,要理解文化是如何发展的,就要深入研究表征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维模原理也可以用来理解社会的结构和文化的传播,因为它提供了一个集中研究社会系统的架构。
维模原理的框架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社会系统的构成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文化的传播和社会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码
信息
解码
广告创造者一次创造原理概念
广告的创意,狭义与广义。 广告创意是生产广告作品时的创造性思维——想像、联想、发挥、组合、创 造。 李奥▪贝纳的“内在戏剧性诉求法”
万宝路牛仔广告
月光下的收成
李奥·贝纳出生于1891年,童年是在美国的一座小城度过的。 毕业后,当过记者,后来又到了底特律,进入卡迪拉克汽车公司编 辑公司杂志,以后又逐步向广告业延伸,并认识了不少当时著名的 广告人,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为了在事业上更上一 层楼,他来到了美国著名的大都市芝加哥寻求新的发展天地。他进 入了一家享有盛名的广告公司磨练了6年之后,1935年8月,李 奥·贝纳走上了独自创业的道路,成立了以自己姓名注册的广告公 司。 李奥·贝纳对创作过程的看法可由他讲过的话总结为下面三条: 1、“每一样产品本身都具有它与生俱来带有戏剧性意味的故事, 我们的第一件工作是去发掘它,并用它来赚钱。” 2、“伸手摘星,即使徒劳无功,亦不致一手污泥。” 3、“将你自己埋入那个主题,工作像一个疯子,喜欢、尊重并服 从你的灵感。”
(3)为商品讲述美妙动人的故事。是受众产生好感。
(4)运用画面的特殊色彩、特殊音响效果营造独特的情调,增强广告的 感染力,有法消费者的积极联想。
(5)用户面直接对比商品的优劣使用强后效果。
案例: 索尼相机广告 聚美优品广告
广告受众再创造
再创造受个性、情感、心理等因素影响 实际操作中,常用感性诉求诉诸人的情感
二次创造性原理的运用
1.积极培养创意人员的创造性 2.广告要为受众流出想象的空间 3.善于激发受众联想 (1)采用消费者熟悉的形象来表现广告商品的形象或者特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使用言简意赅、寓意丰富的语言,创造出深入浅出、耐人寻味的意 境,以烘托和暗示产品递给人的好处和乐趣。
文化传播学基本原理
第三讲二次创造性原理
二次创造性原理
要点: 二次创造性原理概念 广告创造者一次创造原理概念
广告受众的再创造原理
二次创造性原理运用,三点
二次创造性原理概念
“二次创造:起源于文艺理论。文艺作品的价值两个来源,一是原始创作和 欣赏者的二次创作从而达到作品地 价值。 广告传播也有同样的道理。 广告传播本质上是信息流动过程: 广告传 播者 广告受 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