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合集下载

0126语言学概论答案参考西南大学自考

0126语言学概论答案参考西南大学自考

.
语言是后天习得的,并非先天的
.
语言是一种本能的体现
.
汉语和英语有相似之处
.
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的联系
50、1、语言学研究的三大发源地是()
.
中国
.
埃及
.
印度
.
希腊-罗马
.
玛雅
51、下列属于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的是()
.
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
.
历史比较语言学
.
转换生成语言学
.
布拉格学派
.
哥本哈根学派
52、下面属于社会方言的有()
.
日耳曼语
.
拉丁语
.
古斯拉夫语
.
古希腊语
25、“拖拉机”一词是( )
.
意译词
.
仿译词
.
借词
.
方言词
26、按照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称之为语言的( )
.
形态分类
.
结构分类
.
功能分类
.
谱系分类
27、汉语拼音方案中韵母之间的关系是( )
.
聚合关系
.
组合关系
.
意义关系
.
语法关系
28、以声音的高低来区别意义的语言单位叫()
工人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38、“名无固宜,约之以命”这句话的提出者是谁?
.
孟子
.
荀子
.
孔子
.
庄子
39、下列关于语言和说话,表述正确的是
.
语言就是我们说的每一个句子
.
语言等同于说话
.
语言就是我们每天说的话
.
语言是用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与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此章内容属于新课切入和引导部分,不安排习题。

第二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一、填空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而且人类有,这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语言中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和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而且也是思维的。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5.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6.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没有。

7.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言语是个别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

8.人和人之间互相传递信息,互相交流思想感情,最主要的方式是进行交际。

9.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从信息论的角度可以将其理解为和的过程。

10.文字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工具,旗语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工具。

二、辨析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文字和语言一样,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

()4.从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来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找到一匹马,只能找到一匹具体的具有某种色彩、某种体态等等特征的马。

()5.绘画和音乐都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都可以算是代表语言的符号。

()6.现代社会,随着沟通方式的日益增多,语言的重要性也在日渐削弱。

()7.语言具有自然属性,是一种客观的纯自然现象。

()8.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就像聋哑人那样。

()三、分析题: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哪些是语言学中所说的“语言”,哪些是语言学中所说的“言语”,哪些是其他说法的代替?1.杨朔散文的语言真美!2.你这个人真不会说话。

3.他会说好几国的话。

0126《语言学概论》答案

0126《语言学概论》答案
4、可变性。可是,只要我们把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拿来一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质的差别。比如现代汉语叫“眼睛”,古代汉语却叫“目”;现代汉语说“下棋”,古代汉语却说“奕”,等等。可见,语言符号又具有可变性的一面。
(3)、词义的转移。即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词义的转移。如"涕"原指眼泪,今指鼻涕;"牺牲"原指为祭祀而宰杀的牛羊等牲畜,现指为了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生命;"行李"原指"外交使节",现指"出门带的包裹"。这些都是词义的转移,即原来指称甲事物,现在变成指称乙事物了。
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是语言词汇发展的两项重要内容。总的看来,基本词汇是稳固的,变动小,一般词汇则经常处于变动之中,词汇发展的总趋势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丰富。
2、词语的替换。即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换一种说法。这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其特点是只是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引起词语替换的原因可能是社会方面的,如"邮差"改为"邮递员"、"厨子"改为"炊事员"、"戏子"改为"演员"等就是由于人们的社会意识的改变而替换的,而"目"改为"眼睛"、"桌"改为"桌子"、"齿"改为"牙齿"等则是由于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这一语言系统内部原因造成的。
引起词语替换的原因可能是社会方面的如邮差改为邮递员厨子改为炊事员戏子改为演员等就是由于人们的社会意识的改变而替换的而目改为眼睛桌改为桌子齿改为牙齿等则是由于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这一语言系统内部原因造成词义的演变

西南大学19春[0126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

西南大学19春[0126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

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语言和说话,表述正确的是()A. 语言就是我们每天说的话B. 语言就是我们说的每一个句子C. 语言是用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D. 语言等同于说话单项选择题2、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A. 人类发出的声音B. 自然界的各种声音C. 文字符号D. 触觉符号单项选择题3、英语的“good”(好,原级)→“better”(好,比较级)运用的语法手段是()A. 附加B. 内部屈折C. 异根D. 零形式单项选择题4、一般说来,新词、古词、方言词、行业词和外来词等 ( )A. 属于一般词汇B. 属于基本词汇C. 有的属于基本词汇,有的属于一般词汇D. 有时属于基本词汇,有时属于一般词汇单项选择题5、语言符号在使用中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这是语言符号的()A. 任意性B. 系统性C. 线条性D. 社会性单项选择题6、语法意义的类称为()A. 词法手段B. 句法手段C. 语法手段D. 语法范畴单项选择题7、下面属于边音的是()A. [ l ]B. [ r ]C. [ j ]D. [ w ]单项选择题8、现代汉语属于A. 历时语言学B. 应用语言学C. 普通语言学D. 共时语言学单项选择题9、区分词类的最重要的依据是()A. 意义B. 词形变化C. 句法功能D. 语言的类型特点单项选择题10、词是语言中()A. 最小的单位B. 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C. 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D. 用于交际的基本表述单位单项选择题11、从造字方法看,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叫()A. 表意字B. 假借字C. 指事字D. 意音文字单项选择题12、关于语言系统,表述正确的是( )A. 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B. 音节是语音子系统的最小单位C. 语音层的最小单位可以多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D. 符号层的单位可以只有意义没有语音单项选择题13、临界期现象说明,人类后天的语言学习具有()A. 数量限定B. 时限限定C. 速度限定D. 地域限定单项选择题14、下列属于征候的是()A. 交通红绿灯B. 性别标志C. 烽火表示敌情D. 乌云密布预示着下雨单项选择题15、具有[+同胞][+男性][+年幼]义素的词是()A. 叔父B. 哥哥C. 姐姐D. 弟弟单项选择题16、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126语言学概论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126语言学概论答案

0126语言学概论答案1.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的基本条件有哪些?答: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有三个基本的条件: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第三,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小图形排列的顺序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因此不同。

也就是说,文字形体所表达的信息一定是与某种语言的音义结合体及其排列相对应的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画现实。

2.语言演变的原因有哪些?语言演变的原因:原因:社会因素(外因)1,社会发展带动语言的发展;2,社会的统一和分化导致了语言的发展;3,社会的接触推动语言的发展;4,社会的发展使语言日趋精密,日益完善。

心理因素(外因):思维是诸多的心理因素中对语言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

语言结构要素互相影响心理因素(内因):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它内部的各要素经常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

相互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

如果其中一个要素因社会条件发生了变化,平衡受到破坏,其他各要素就得随之做出调整,达到新的平衡。

这种平衡,打破,平衡模式的不断出现。

就促使语言不断地发展。

3.按照语言的结构类型,可以将世界上的语言分成哪四种类型,各自以哪些语言为代表?从语法结构类型的角度一般可以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四种类型: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和复综语。

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但是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意更动,虚词的作用也很重要,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除了词序,很多都是由虚词来表达的。

汉语、彝语、壮语、苗语等都属于孤立语的类型。

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词形变化来表示,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

屈折语的一个变词语素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意义,且词根与词尾结合得很紧,脱离词尾这种变词语素,词根一般就不能独立存在。

英语、法语、俄语、德语等都属于屈折语的类型。

《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0126)《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1:第一批次2:第二批次3:第三批次4:第四批次5:第五批次6:第六批次1:[单选题]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A:社会的因素B: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C:前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后者是社会因素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参考答案: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2:[单选题]2、《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

这个差别所反映的汉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A:组合规则的发展B:聚合规则的发展C:结构关系的变化D:语法范畴的变化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3:[单选题]3、"拖拉机”一词是()A:意译词B:仿译词C:借词D:方言词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4:[单选题]4、"洋泾浜”()A:可以作为母语为学习B: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C:可以作为第一语言进行交际D:不可以用作书面语形式参考答案:B5:[单选题]5、重庆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语音B:词汇C:语法D:语义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6:[多选题]6、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A:都是语素B:都不是语素C:是同一个语素D:是不同的语素E:前者不是语素,后者是语素参考答案:A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7:[多选题]7、"鸡”、"几”两个字的日译汉音分别是kei和ki。

从中可以看出()A:两个字原先同音B:两个字原先不同音C: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相同D: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不同E:古代借词对研究语音发展有价值参考答案:DE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8:[多选题]8、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A:用拉丁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B:中美洲的马雅文C:用阿拉伯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D:古埃及的圣书字E:汉字参考答案:BDE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9:[判断题]9、听觉语音学是从生理属性方面去研究语音的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10、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参考答案:正确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

《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

一.判断题答题要求:1.(2.5分)“骑”的声母是舌尖前音。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舌面前音(或舌面音)2.(2.5分)“人称”是名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动词3.(2分)“今天你打扫卫生”中的“今天”是句子的主语,“你”是话题。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今天”是话题,“你”是主语4.(2分)美国的孩子从小在北京和说汉语的孩子一起生活,就只会说汉语而不会说英语,说明语言环境对语言的习得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正确5.(2分)地域方言之间的主要分歧表现在词汇系统上。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表现在语音系统6.(2分)思维的过程伴随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能力的差异。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语言的的差异不会导致思维能力的差异,只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能力具有人类的普遍性7.(2分)文字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语言才是最重要的交际手段8.(2分)人类发音器官的共鸣腔包括鼻腔和咽腔两个部分。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包括口腔、鼻腔和咽腔三个部分9.(2分)人类的语言活动主要由大脑右半球掌管。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主要由左半球掌管10.(2分)社会方言是语言社会分化的结果。

参考答案:正确11.(2分)音系学是针对语音的自然属性的研究。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音系学,是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的研究,属于语音的社会属性的研究;针对语音的自然属性的研究的是语音学12.(2分)音强与声波振幅成反比例关系。

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成正比例关系,振幅越大,音强越强,反之则越弱13.(2分)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通过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来为古典文献的解读服务参考答案:错误答案解析:没有自觉地把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来作为语言学的任务和对象。

14.(2分)语言联盟是不同民族深度且不平衡接触的结果。

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9分单选题1.【第0~2章】根据词的来源特点,我们可以把词分为()。

∙ A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B 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C 单纯词、合成词∙ D 阶级习惯语、隐语、禁忌语单选题2.【第0~2章】语音是()。

∙ A 可感知的物质外壳∙ B 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 C 能传递一定意义的、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声音∙ D 上述上个方面的总和单选题3.【第0~2章】广州话[ka:u]是“教”的意思,[kau]是“救”的意思,这种差异我们称之为()。

∙ A 调位∙ B 重位∙ C 时位∙ D 音质音位单选题4.【第0~2章】下面几个判断中,()是不正确的。

∙ A 语言符号是人类自己在一定的时期创造出来的∙ B 人类的语言是上帝或神赐予的∙ C 语言的社会性并不能阻碍各民族之间是真正沟通情感和思想∙ D 语言的文化属性是对使用不同语言的社会的历史文化价值的部分反映∙单选题5.【第0~2章】白菜、小鞋(指暗中刁难人的行为)、红花(中药名)等都是()。

∙ A 一个词∙ B 一个词组∙ C 一个句子∙ D 一个语素∙单选题6.【第0~2章】历史比较语言学之前的语言研究属于()∙ A 个别语言学∙ B 普通语言学∙ C 前语言学∙ D 语语言学∙单选题7.【第0~2章】下面几种属性,()是语言符号的最基本属性。

∙ A 任意性∙ B 线条性∙ C 系统性∙ D 社会性∙单选题8.【第0~2章】[p、t‘、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点是()。

∙ A 清音∙ B 不送气音∙ C 塞音∙ D 擦音∙单选题9.【第0~2章】词义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

∙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 C 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 D 纪录与被纪录的关系∙单选题10.【第0~2章】音高主要决定于()。

∙ A 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 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 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D 发音体振动的声波形式∙单选题11.【第0~2章】英语“instinct”重音在前[′insti?kt]时是“本能”的意思;重音在后[ins′ti?kt]时是“充满”的意思。

西南大学2019年秋[0126]《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2019年秋[0126]《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课程代码:0126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系统,表述正确的是( )
音节是语音子系统的最小单位
符号层的单位可以只有意义没有语音
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对】
语音层的最小单位可以多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2、下列加点的词是同音词的一组是()
他们很熟、饭熟了
浪花、菊花
秋高气爽、毫厘不爽/【对】
短兵相接、纸上谈兵
3、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

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成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了一个词了。

这是()
语音的变化引起了句法的变化
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对】
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4、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
人类发出的声音 /【对】
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文字符号
触觉符号
5、下列词语中都属于仿译词的一组是()
玻璃、墨水、鸵鸟政策
蜜月、超市、泥足巨人/【对】
沙发、黑板、钢琴
菠萝、面包、足球
6、下列属于征候的是()
交通红绿灯
乌云密布预示着下雨/【对】
烽火表示敌情
性别标志。

【西大2017版】[0126]《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大2017版】[0126]《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126]《语言学概论》第一批次[单选题]3、英语tooth→teeth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A:加词尾B:加词缀C:变换重音的位置D:词根内部音素的变化参考答案:D[单选题]4、以声音的高低来区别意义的语言单位叫A:时位B:重位C:调位D:音质音位参考答案:C[多选题]6、汉语"紧张”和"松弛”的词义()A:是对立关系B:是重叠关系C:有时对立,有时重叠D:既有反义又有同义的因素E:无同义的因素参考答案:AD[多选题]8、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语音演变规律只在一定时期起作用B: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是无限的,可推而广之,无一例外。

C:古代汉语中的浊塞音声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D: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消失E:词语的替换全部取决于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参考答案:BCE[单选题]5、世界语(Esperanto)是()A:法国人设计的B:德国人设计的C:波兰人设计的D:美国人设计的参考答案:C[判断题]9、[a,i,u,y]的音质取决于振幅的大小。

参考答案:错误[单选题]1、现代汉语属于()A:历时语言学B:共时语言学C:应用语言学D:普通语言学参考答案:B[多选题]7、元音音质的不同取决于()A:开口度的大小B:发音体整动的频率C:舌位的前后D:嘴唇的圆展E: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参考答案:ACD[单选题]2、从造字方法看,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叫()A:表意字B:假借字C:指事字D:意音文字参考答案:D[判断题]10、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参考答案:正确第二批次[单选题]2、构成反义词的一组词()A:不属于同一意义领域B:多数属于同一意义领域C:少数属于同一意义领域D:必须属于同一意义领域参考答案:C[单选题]3、汉语/ k / 和/ ts / 两个音位系列在(),合并为/t þ /音位系列。

A:开口呼、合口呼前B:齐齿呼、撮口呼前C:开、齐、合、撮四呼前D:只在齐齿呼前参考答案:B[单选题]1、汉语拼音方案中韵母之间的关系是( )A:聚合关系B:组合关系C:意义关系D:语法关系参考答案:A[单选题]5、重庆人将"沙坪坝”的声母和韵母发成[sam pa],这种情况属于语流音变中的()A:异化B:弱化C:脱落D:清化参考答案:C[多选题]8、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A:用拉丁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B:中美洲的马雅文C:用阿拉伯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D:古埃及的圣书字E:汉字参考答案:BDE[判断题]9、社会方言的特点反映在语音方面最明显。

(0126)《语言学概论》西南大学20年6月机考限时答案

(0126)《语言学概论》西南大学20年6月机考限时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
课程名称:(0126)《语言学概论》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道题 2.0 分,共 30.0 分)
1.
下列英语的读音中,包含有复辅音的是(
)。
A.sick
B.u
C.go
D.strand
2. 现代汉语的“着”、“了”、“过”也表示(
A.体 B.时 C.态 D.人称
C.韩非子
D.荀子
9.
重庆人将“沙坪坝”的声母和韵母发成[sam pa],这种情况属于语流音变中的(

A.异化
B.弱化
C.脱落
D.清化
10.
在汉词和英语的词汇中,借词占的比重(
பைடு நூலகம்

A.汉语大于英语
B.英语大于汉语
C.两者相差无几
D.英语是汉语的一倍
11.
现代汉语属于(

A.历时语言学
B.共时语言学 C.应用语言学 D.普通语言学
4.
儿童语言的习得的必要条件有(

A.先天的生理基础
B.健康的大脑
C.健康的听觉器官
D.健康的发音器官
E. 正常的语言社会环境
5.
汉语"紧张”和"松弛”的词义(

A.是对立关系
B.是重叠关系
C.有时对立,有时重叠
D.既有反义又有同义的因素
E. 无同义的因素
三、 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道题 4.0 分,共 20.0 分) 1. 文白异读
(2)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 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西南大学2019年秋[0126]《语言学概论》作业资料答案

西南大学2019年秋[0126]《语言学概论》作业资料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课程代码:0126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系统,表述正确的是( )
音节是语音子系统的最小单位
符号层的单位可以只有意义没有语音
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
语音层的最小单位可以多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2、下列加点的词是同音词的一组是()
他们很熟、饭熟了
浪花、菊花
秋高气爽、毫厘不爽【√】
短兵相接、纸上谈兵
3、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

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成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了一个词了。

这是()
语音的变化引起了句法的变化
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4、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
人类发出的声音【√】
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文字符号
触觉符号
5、下列词语中都属于仿译词的一组是()
玻璃、墨水、鸵鸟政策
蜜月、超市、泥足巨人【√】
沙发、黑板、钢琴
菠萝、面包、足球
6、下列属于征候的是()
交通红绿灯
乌云密布预示着下雨【√】
烽火表示敌情
性别标志。

2023西南大学[0126]《语言学概论》作业及答案

2023西南大学[0126]《语言学概论》作业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1、双语或多语现象一般出现在哪种语言现象中()1洋泾浜2语言替换3语言联盟通用语进入方言层次2、英语、俄语、汉语相对应的语言的结构类型是()4屈折语、屈折语、孤立语5屈折语、黏着语、孤立语6屈折语、孤立语、孤立语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3、区分词类的最重要的依据是()7句法功能8语言的类型特点9词形变化意义4、英语tooth→teeth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10 F. 加词尾11词根内部音素的变化12加词缀变换重音的位置5、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的母语是()13古斯拉夫语14拉丁语15日耳曼语古希腊语6、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语系语言大多由"宾―动”型变成"动―宾”型,这是语法()16聚合规则的发展17组合规则的发展18语法范畴的消长词类的发展7、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变化主要是()19音长的变化20音质的变化21音高的变化音强的变化8、下列词语中都属于仿译词的一组是()22玻璃、墨水、鸵鸟政策23蜜月、超市、泥足巨人24沙发、黑板、钢琴菠萝、面包、足球9、下列属于征候的是()25交通红绿灯26乌云密布预示着下雨27烽火表示敌情性别标志10、黑话是一种特殊的()28社会方言29地域方言30混合语民族语言11、将汉语普通话的[p][p'][m][f]分立为不同的音位,实际上是根据归纳音位的()31以上都有32相似原则33互补原则对立原则12、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自由词组的是()34胸有成竹35智力投资36半斤八两守株待兔13、下列特征中,普通话辅音音位/t/ 具有的区别特征是()。

37塞38塞擦39舌根送气14、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语系语言大多由“宾—动”型变成“动—宾”型,这是语法()40词类的发展41组合规则的发展42聚合规则的发展语法范畴的消长15、一般说来,新词、古词、方言词、行业词和外来词等()43属于一般词汇44属于基本词汇45有的属于基本词汇,有的属于一般词汇有时属于基本词汇,有时属于一般词汇16、根据语言的形态分类,汉语属于()46孤立语47屈折语48粘着语多式综合语17、世界语(Esperanto)是()49法国人设计的50德国人设计的51波兰人设计的美国人设计的18、构成反义词的一组词()52必须属于同一意义领域53少数属于同一意义领域54多数属于同一意义领域不属于同一意义领域19、下列特征中,普通话辅音音位/t/ 具有的区别特征是()。

语言学概论答案

语言学概论答案

古代汉语的成分较多,而北方的方言,特别是北方官话区的方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相对较快。

4、请举例说明语境的含义包含哪些方面答:语境的含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活在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形态中的人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总要受到一定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的语言活动也不例外。

从语言艺术创作中的修辞过程看,创作者总是要服从于一定的修辞目的,围绕一定的思想主旨,针对一定的表达对象,使用一定的语言符号,遵从一定的语言规则和言语规律,联系一定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修辞陈望道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初对此就有过精辟的论述。

他明确提出了“六何”说:“第一个‘何故’,是写说的目的,如为劝他人的还是但想使人还是但想使人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慢一些.英语在从九世纪阿尔弗列德大帝到莎士比亚(1564-1616)了解自己意见或是同人辩论的。

第二个‘何事’,是写说的事项:是日常的琐事还是学术这五个世纪中,发展变化的速度非常之快.以至于后代人读九世纪以前的作品,就像是读外语一样. 第三个‘何人’,是说认清是谁对谁说的,就是说者和读听者的关系,如读听者为文学青年还是一般群众之类。

第四个‘何地’,是说认清写说者当时在什么地方,在城市还是乡村之类,第五个‘何时’,是说认清写说的当时是什么时候,小之年月,大之时代,第六个‘何如’,是说怎样的写说:如怎样剪裁,怎样配置之类。

”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这“六何”实质上就是修辞过程中,制约创作者语言艺术活动的一系列因素,鲁迅先生的杂文创作是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的艺术记录,其主旨是对人民的关爱和对敌人的抨击,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斗争、愿望和理想。

但鲁迅先生文创作的社会环境被反动势力的白色恐怖气氛所笼罩。

因而,他对反动势力及其走狗和社会丑恶现象的“猛烈的攻击,只宜用散文,如‘杂感’之类,而造语还须曲折。

”(鲁迅《两地书》)。

他不常在杂文里作出结论式的答案,往往采用对比、暗示、双关、取譬、借喻等比较陷晦或委婉的表达方式。

(0126)《语言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0126)《语言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0126)《语言学概论》复习思考题篇一:语言学概论作业一、选择题。

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它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i]是一个(②)①舌尖元音②舌面元音③卷舌元音④舌根元音2、现代汉语属于(②)①历时语言学②共时语言学③应用语言学④普通语言学3、下面划线部分根据语言的形态分类,汉语属于(①)①孤立语②屈折语③粘着语④多式综合语5、“他读书”中的“书”和“我看报”中的“报”之间的关系为(②)①组合关系②聚合关系③线性关系④任意关系6、语言中发展速度最慢的是(③)①语音②语义③语法④一般词汇7、从造字方法看,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叫(④)①表意字②假借字③指事字④意音文字8、英语tooth→teeth采用的语法手段是(④)①加词尾②加词缀③变换重音的位置④词根内部音素的变化9、多义词的中心意义与本义(③)①完全一致②在少数词中是一致的③在多数词中是一致的④完全不一致10、按照普通话及重庆话的读音,“路”、“庞”、“移”等字都没有代表读音的部分,这说明它们(④)①不是形声字②是形声字③没有表音的成分在内④读音古今变化很大11、以声音的高低来区别意义的语言单位叫③①时位②重位③调位④音质音位12、一般说来,新词、古词、方言词、行业词和外来词等①①属于一般词汇②属于基本词汇③有的属于基本词汇,有的属于一般词汇④有时属于基本词汇,有时属于一般词汇13、语言符号与它所现代汉语的“着”、“了”、“过”也表示(①)的语法范畴①体②时③态④人称15、社会方言的特点反映在(②)方面最明显。

①语音②词汇③语法④行业用语16、鹦鹉可能一口气背出若干首诗,这说明(②)①鹦鹉有比较低级的语言能力②鹦鹉有一种机械模仿声音的本能③鹦鹉可以就有限的内容跟它的主人交际④鹦鹉具有比其他动物强的语言能力17、音位的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②)①前者区别意义,后者不区别意义②前者出现的环境是互补的,后者可以出现在同样的环境中③前者不能出现在同样环境中,后者出现的环境是互补的④前者是对立关系,后者是互补关系18、一种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④)①前者是有限的,后者是无限的②前者是无限的,后者是有限的③都是无限的④都是有限的19、词是语言中(③)①最小的单位②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③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④用于交际的基本表述单位20、世界语(Eperanto)是(③)①法国人设计的②德国人设计的③波兰人设计的④美国人设计的21、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语系语言大多由“宾—动”型变成“动—宾”型,这是语法(②)①词类的发展②组合规则的发展③聚合规则的发展④语法范畴的消长22、下列特征中,普通话辅音音位/t/具有的区别特征是(①)。

19秋西南大学[0126]《语言学概论》作业复习资料答案

19秋西南大学[0126]《语言学概论》作业复习资料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课程代码:0126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系统,表述正确的是( )
音节是语音子系统的最小单位
符号层的单位可以只有意义没有语音
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正确】
语音层的最小单位可以多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2、下列加点的词是同音词的一组是()
他们很熟、饭熟了
浪花、菊花
秋高气爽、毫厘不爽/【正确】
短兵相接、纸上谈兵
3、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

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成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了一个词了。

这是()
语音的变化引起了句法的变化
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正确】
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4、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
人类发出的声音 /【正确】
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文字符号
触觉符号
5、下列词语中都属于仿译词的一组是()
玻璃、墨水、鸵鸟政策
蜜月、超市、泥足巨人/【正确】
沙发、黑板、钢琴
菠萝、面包、足球
6、下列属于征候的是()
交通红绿灯
乌云密布预示着下雨/【正确】
烽火表示敌情
性别标志。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语言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 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被叫做()。

A. 声符B. 单纯字符C. 复合字符D. 意符【正确答案】 C2. 语言是个层级体系,底层是语音单位层,凡是跟底层语言单位联系的文字就叫()。

A. 楔形文字B. 象形文字C. 表意文字D. 表音文字【正确答案】 D3. 语言是个层级体系,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层,凡是跟上层语言单位联系的文字就叫()。

A. 楔形文字B. 象形文字C. 表意文字D. 表音文字【正确答案】 C4. “楔形文字” 也叫()。

A. 丁头字B. 大头字C. 丁形字D. 图文字【正确答案】 A5. 刻在雕像座、庙宇和金字塔墓室石头和祭器上的(),是一种象形程度很高的符号。

A. 碑铭体B. 僧侣体C. 平民体D. 模形体【正确答案】 A6. 跟碑铭体并行的有一种僧侶阶层平时使用的已经线条化的近乎草书的字体,称为()。

A. 碑铭体B. 僧侣体C. 平民体D. 圣书字【正确答案】 B7. 公元前7世纪还出现了一种在僧侣体基础上加以简化供老百姓使用的字体,称为()。

A. 碑铭体B. 僧侣体C. 平民体D. 圣书字【正确答案】 C8. 腓尼基文字被称做()。

A. 元音音素文字B. 表意文字C. 辅音音素文字D. 意音文字【正确答案】 C9.希腊人在借用腓尼基文字来书写希腊语时增添了()。

A. 元音字母B. 辅音字母C. 多音节语素D. 单音节语素【正确答案】 A10.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或指事字拼合在一起且把它们的意义结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叫做()。

A. 象形B. 形声C. 会意D. 指事【正确答案】 C11. 炼字的基本功是()。

A. 精心挑选关键词语B. 恰当使用修饰词语C. 合理使用修辞手法D. 注意词语的巧妙配合【正确答案】 A12. 一般来说,()的特点是信息量大、逻辑严谨、细致准确。

A. 长句B. 短句C. 陈述句D. 反问句【正确答案】 A13. 我国古典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方式是()。

(0126)《语言学概论》西南大学1906批次大作业答案

(0126)《语言学概论》西南大学1906批次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2.0分,共30.0分)1.下列不是研究语音演变的凭借的是()A.方言和亲属语言B.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C.古代借词D.形态的变化2.语言符号在使用中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这是语言符号的A.任意性B.系统性C.线条性D.社会性3."超市”一词是()A.意译词B.仿译词C.借词D.方言词4.“小偷”一词往往使人厌恶,这是词语的()A.理性意义B.感情色彩C.语体色彩D.象征功能5.下列属于音位文字的是()A.古埃及文B.阿拉伯文C.英文D.汉字6.失语症患者A.不能正常思维B.仅具有抽象思维能力C.思维能力不一定受到影响D.大脑右半球语言中枢受到损伤7.下列关于语言和说话,表述正确的是A.语言就是我们每天说的话B.语言就是我们说的每一个句子C.语言是用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D.语言等同于说话8.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

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成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了一个词了。

这是( )A.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B.语音的变化引起了句法的变化C.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9.“名无固宜,约之以命”这句话的提出者是谁?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10.按照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称之为语言的()A.形态分类B.结构分类C.功能分类D.谱系分类11.下列属于感性认识的是A.司机见到红灯马上停车B.舌头品尝出柠檬的酸涩味道C.工人按照设计图纸施工D.看见“下大雨”联想到“发洪水”12.语言和思维是A.对立的B.完全不同的C.既有区别又有联系D.毫无关系的13.以下关于句法变换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A.句法变换反映的是具体句子之间的关系B.句法变换可以区分句法多义C.容许变换说明一个语言的语序是自由的D.变换从不改变句子的语义14.下列反义词中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A.漂亮——丑陋B.内政——外交C.反对——赞成D.前进——后退15.成都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语法B.语音C.词汇D.语义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2.0分,共30.0分)1.变换可以区分句法多义,但不能揭示句法同义句式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26)《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1:第一批次
2:第二批次
3:第三批次
4:第四批次
5:第五批次
6:第六批次
1:[单选题]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
A:社会的因素
B: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
C:前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后者是社会因素
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参考答案: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2:[单选题]2、《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这个差别所反映的汉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
A:组合规则的发展
B:聚合规则的发展
C:结构关系的变化
D:语法范畴的变化
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3:[单选题]3、"拖拉机”一词是()
文言和古白话都不是一时一地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面有很大差异。
文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形式;古白话只用于民间文学和笔记语录等部分作品。
2.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伸义?怎样探求词的本义?
答: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我们所谈的本义是有语言文字材料能够加以证明的本义。
词的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探求词的本义要从分析字形入手。汉字是表意文字,形体结构和意义有密切联系。从造字方法看,象形最能反应本义,形声字的意符并不等于本义,但和本义有密切联系,通过意符探求本义是个有效的办法。
由于字形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在探求本义时,要了解字形演变的历史,特别当心字体讹传的情形,避免因讹生训的错误。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7)名词用“而”连结时,活用为动词。
4、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六书是传统上对汉字形体结构的说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汉字的形体结构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象形是把事物的轮廓或者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绘出来的造字法。指事是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会意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形声是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
D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9:[判断题]9、听觉语音学是从生理属性方面去研究语音的
参考答案:错误
10:[判断题]10、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参考答案:正确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单选题]1、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C:语法
D:语义
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6:[多选题]6、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
A:都是语素
B:都不是语素
C:是同一个语素
D:是不同的语素
E:前者不是语素,后者是语素
参考答案:A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7:[多选题]7、"鸡”、"几”两个字的日译汉音分别是kei和ki。从中可以看出()
(1)在动词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比如:?克伤于矢。(左传・案之战)
(2)介词“为”放在动词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比如: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为”后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候可以不出现。比如:父
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还有一种“为……所”句式,行为主动者放在“为”“所”之间。比如: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
3.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语法条件主要有哪几种?
答:主要有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前一个名词常常活用为动词。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后面,活用为动词。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源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4)名词放在副词后活用为动词。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
A:两个字原先同音
B:两个字原先不同音
C: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相同
D: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不同
E:古代借词对研究语音发展有价值
参考答案:DE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8:[多选题]8、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
A:用拉丁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
B:中美洲的马雅文
C:用阿拉伯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
A:具有对立关系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
B: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是不同音位。
C: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
D:具有对立关系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的变体。
参考答案:C
1、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二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假借是一种用字的方法。语言中有些词,没有专门为它造字,而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转注历来解释最为分歧,有的说是互训,有的说是词义引申。但转注字的形体没有超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类。
5、什么叫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答:词类活用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其他词类的功能。
外储说左下)
(3)“见”放在动词前形成被动句式。比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4)“被”字句。比如: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7、普通名词作状语有那些作用?举例说明.
A:意译词
B:仿译词
C:借词
D:方言词
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4:[单选题]4、"洋泾浜”()
A:可以作为母语为学习
B: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
C:可以作为第一语言进行交际
D:不可以用作书面语形式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5、重庆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语音
B:词汇
使动用法是指动词谓语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看法,客观不一定如此。比如下列两例:
君子之学以美其身。(荀子・劝学)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策)
前例是“使其身美”,是使动用法,后例是“以我为美”,是意动用法。
6、古代汉语有那几种被动句式?举例说明。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