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资料详解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大全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呈现一份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大全,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希望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括了诸多方面,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这些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儒家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五德,提倡孝道忠义;道家文化注重自然和谐,主张无为而治;佛家文化弘扬慈悲为怀,追求解脱。
这些文化传统贯穿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传统节日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每个节日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和庆祝活动,体现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珍爱和传承。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团聚家人,享受团圆的快乐;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人们前往祖坟扫墓,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哀悼;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人们吃粽子、赛龙舟,以此纪念这位楚国爱国诗人。
三、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曲调,以及独特的演奏形式。
传统音乐包括了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戏曲音乐等多种形式,如京剧、评弹、古琴等。
这些音乐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四、传统美食中国传统美食以其独特口味和精美制作而闻名于世。
各地的特色美食各具特色,如北京的炸酱面、四川的火锅、广东的烧鹅等。
中国传统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追求食材的新鲜和烹饪的精湛,体现了中国人对饮食文化的热爱和细致品味。
五、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和独特的工艺技术而著称。
古代的宫殿、寺庙、园林等建筑在设计和施工上均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技艺。
如故宫、颐和园、泰山等古建筑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符号和代表。
总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如儒家文化、传统节日、传统音乐、传统美食、传统建筑等。
传统文化有哪些相关资料介绍
传统文化有哪些相关资料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传统文化有哪些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中国传统文化概述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
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
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
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
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
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
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
北京大学一位著名教授曾感叹到:现在人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
传统文化纵览1、简介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农家、农民起义、锄头;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资料有很多,其中包括:
1、儒家思想文化: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人文主义和道德伦理,注重个人修养、家庭和谐以及社会和平。
2、道家思想文化:道家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自然主义和无为而治,注重自然规律、个人自性和内心平静。
3、佛家思想文化:佛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种重要思想,它强调的是慈爱众生、无私奉献,注重内心修行和解脱。
4、文字和语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字和语言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文字以及汉语拼音等语言工具。
5、诗词和音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和音乐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诗经》、《楚辞》、古乐府、琴棋书画等传统艺术形式。
6、节日和民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日和民俗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龙舞、狮舞、年画、剪纸等民俗文化。
7、传统医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医学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草药、针灸、推拿等传统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8、宗教信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包
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多种宗教信仰。
9、古代建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建筑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宫殿、寺庙、园林、民居等多种建筑类型。
10、传统技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技艺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陶瓷、漆器、织锦、雕刻等传统手工艺技术。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带你领略这些文化的魅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它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思想。
其中,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
儒家文化强调仁爱、孝道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道家文化追求天人合一和自然之道;佛教文化则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超脱尘世的境界。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
仁是对人的关怀和善良;义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礼是对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遵守;智是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信是对诚实和守信的重视。
这些价值观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准则中。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而闻名于世。
其中,传统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水墨画和工笔画为代表,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传统音乐以古琴、二胡和京剧等为代表,在演奏和表演中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传统舞蹈和戏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演艺术,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现代社会,中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如举办文化节、推广传统艺术、开设文化课程等。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例如,中国的春节和中秋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和参与。
五、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儒家思想对东亚地区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儒家文化成为东亚地区的主导文化。
此外,中国的传统医学、农业技术和文化艺术等也对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积淀的产物,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礼仪制度等方面的精华。
以下是一些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
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
儒家强调仁爱、礼仪、忠诚、孝道等伦理道德观念,提倡君子之道,注重修身养性,致力于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
2.道家思想:道家强调道、无为而治、自然之道。
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经典,强调宇宙的无穷无尽、无为而治的理念。
3.佛教: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后,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静心悟道,注重禅修和悟性体悟。
4.中医传统医学: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强调整体观念,注重阴阳平衡、气血调和。
包括针灸、中药等治疗方法,被认为是一种综合性的医学体系。
5.中国书法和绘画:中国书法和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注重意境表达和文人情怀。
书法包括楷书、行书、草书等,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之美。
6.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例如,古代的宫殿、寺庙和园林等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理念。
7.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四个重要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在科技和文化传播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封建礼仪制度: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礼仪,封建礼仪制度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儒家的礼乐观念渗透到政治、家庭和社交等各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我国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财富。
作为中国人,应该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它,让它在当今社会中继续发光发热。
本篇文章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展开介绍,希望能帮助读者了解更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综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神话传说时期,而从商朝至今,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包含了丰富的道德伦理、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
其中,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深深地相互依存。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还有比如阴阳五行、尊崇祖先、合理调节五脏的思想等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仁爱”,并提出其它的思想如忠孝、礼义、尚贤等。
其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孔子。
他的思想被后来者发扬光大,成为社会的共同信仰和修身养性的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依然广泛深远。
2、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源于老子所提出的“道”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道”的探索、追求和领悟。
道家注重修身养性,主张“无为而治”,通过“道”和“德”的实践和体验,追求自我体系的完善。
3、佛教思想佛教思想在早期便传入中国,后来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
佛教强调五戒、十善、四无量心等教规,注重冥想和修行,从而达到超脱生死的境界。
佛教在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不仅影响了正统的儒家文化,而且对文学、音乐、壁画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
三、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人民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因为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祭祀。
以下介绍中国传统的主要节日:1、春节:是中国最具代表性和传统的节日,一般出现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的庆祝活动包括家庭聚餐、放烟花、赛龙舟等。
2、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人们会吃月饼、赏月、吟诗等。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包括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建筑等多种形式。
在这些传统文化知识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准则、审美标准等,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诗词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文人墨客的最爱。
中国诗歌有着严谨的格律和优美的意境,通过修辞技巧和押韵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二、书法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是中国汉字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书法家通过对笔墨纸砚的运用,创作出了独特风格的字体,并且注重了书法作品的结构、姿势、笔画等方面的美学要求。
颜真卿、王羲之、苏轼等名家作品至今仍被传世,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三、绘画中国绘画历史悠久,以水墨为主要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
中国画作品追求写意、寓意和意境,并注重对笔墨、线条、色彩、形式的掌握,展现了中国人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中国古代著名画家有张大千、齐白石等,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四、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丰富多样,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戏曲音乐等。
古代的传统音乐器乐,如古琴、箫、琵琶等,演奏出纯净悠扬的音乐声音。
戏曲音乐则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唱腔吸引着观众,如京剧、越剧等,传承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五、舞蹈中国传统舞蹈是一种以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审美风格。
舞蹈既可以表现优美的动作,也可以展现出婀娜多姿的舞姿,如古典舞、民间舞等。
通过舞蹈,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艺术之美。
六、戏曲中国传统戏曲包括京剧、黄梅戏、越剧、粤剧等,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曲表演不仅注重音乐、舞蹈、表演,还需要演员掌握丰富的表演技巧和表演经验。
戏曲在中国各地广泛传播,许多经典剧目至今仍然受到观众的喜爱。
七、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注重了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
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人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家园。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增进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核心价值观、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
一、起源与演变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华夏文明。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
从《易经》、《尚书》、《诗经》等典籍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线,并吸收了道教、佛教等多种思想流派的精华。
此外,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地方文化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增添了丰富性。
二、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
仁是指慈悲和关爱他人,义是指道义和正义,礼是指以礼节和规范来维持秩序,智是指智慧和理性,信是指诚实和守信用。
这些价值观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和社会伦理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社会风俗习惯。
三、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以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闻名于世。
诗词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重要创作方式,通过诗词表达情感、描绘景物、抒发思想。
中国画则注重意境和笔墨之美,以山水画和花鸟画最为著名。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追求字意的表现和笔划的韵动。
京剧、昆曲、豫剧等传统戏曲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以其独特的唱腔、舞蹈和表演形式吸引了无数观众。
四、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和谐、孝道、尊师重教等家庭伦理观念,对于维系社会秩序和家庭关系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修养和品德教育,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标准。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共处和社会关系,倡导“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社会治理和国际交往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
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要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首先需要理解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艺术形式、节庆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感受其独特魅力。
一、传统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尊重、孝道、谦逊、忍让等价值观念。
其中,尊重是重要的基石,体现在尊敬长辈、尊重他人以及尊重传统习俗等方面。
孝道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尊敬。
谦逊与忍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倡导人们做到与人为善、宽容大度。
二、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写意和意境,注重表现画家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表达。
而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则以传统器乐和民间舞蹈为代表,展现出中国独特的音乐美学和舞蹈韵味。
三、节庆习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庆习俗是中国人民心中的重要记忆,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吉祥。
中秋节则是合家团聚的日子,人们通常会赏月、吃月饼,庆祝丰收。
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也各具特色,传承着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民俗习惯。
综上所述,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需要全面掌握传统价值观念、艺术形式、节庆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学习和体验,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能够珍惜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常识1.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中国社会最为重要的价值观念体系之一、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重家庭和社会的价值观念,提倡仁爱、忠诚、孝顺等美德。
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2.道家文化: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追求道的境界和超越世俗的境地。
道家追求自然和谐,主张无为而治,注重个体的修养和境界的提高。
道家的思想对中国文化艺术、医学和农业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佛家文化:佛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是公元1世纪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宗教,其核心理念是解脱生死轮回。
佛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倡慈悲、智慧和清净的思想。
佛家文化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诗词文化: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且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墨客以诗词表达情怀和思想,反映了中国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精神。
中国的古典诗词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形式,内容涵盖自然景物、爱情、哲理等各个方面。
5.繁体字文化:繁体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简体字相比,繁体字有更复杂的结构和更多的笔画,更能提供更加准确的表达。
繁体字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文学、文化艺术和历史等领域。
6.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以上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常识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了解。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并在当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软实力,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传统文化八大类详细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八大类详细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其不仅仅体现在物品的呈现上,也寄托着人们的智慧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有很多,具体可以细分为这八大类,下面拾运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以供您参考了解。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曾经翻越起无数次的浪花,有的是昙花一现,有的却是影响深远。
经过岁月的沉淀,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骄傲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资本。
1中国传统文化八大类详细介绍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理念是“以人文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对于健身文明强国也具有借鉴意义,是和谐、有爱的精神代表。
2、中医理念: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是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也是中国传统中非常伟大的发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于人类有突出的贡献作用。
3、民族音乐:俗话说“高山流水遇知音”,不同于现代的流行音乐,中国古典的民族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非常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4、中国功夫:中国人具有武侠情节,虽然中国功夫并不像小说、电视剧中飞檐走壁那么夸张,但是也是人类自身的肢体认识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于展示中国力量和强身健体有很好的作用。
5、茶道精神: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其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也融合了高深的思想,茶道修身养性更是备受推崇。
6、戏剧曲艺:京剧、昆曲等都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不仅彰显了民族文化特色,也是寄情于表演的一种方式,通过其表达更是可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7、工艺制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瓷器制品了,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8、中国饮食文化:先辈们的智慧不仅在发明创造上有所显现,在饮食文化中也有体现。
其跨域广,人口多,各个地方的特色都是不一样的,充分满足人们的味觉。
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简介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丰富而卓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众多方面,如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礼仪制度、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
这些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民的生活中,不仅为中国人民传承了智慧和灵感,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简要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哲学思想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它强调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价值观,注重人际关系、家庭和社会秩序的和谐发展。
儒家思想还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人民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追求心灵的和谐与自然的合一。
它主张“无为而治”、“反思内省”、“顺应自然”、“追求道德”等观念。
道家思想注重个体的内在修养和自由发展,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强调爱与利益的统一,主张“兼爱”、“非攻”等原则。
墨家思想关注社会公正与人类利益,对中国社会的伦理观念和政治机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文学艺术1. 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从《诗经》到唐宋诗词,中国的诗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韵律和意境。
古代诗人们以优美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赋予了诗歌深厚的艺术价值。
2. 传统戏曲:中国的传统戏曲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和文学的综合艺术形式。
京剧、豫剧、评剧等传统戏曲在表演方式和音乐编排上都有独特之处,它们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审美观念。
3. 书法和绘画: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技巧,深受世界的认可和喜爱。
中国的书法强调“笔墨意境”,注重笔划的力度和节奏,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绘画以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为主题,以意境和象征性表达丰富细腻的情感。
三、礼仪制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礼仪制度的规范和传承。
礼仪制度强调个体对家庭和社会的尊敬和奉献,重视社会关系和道德准则。
中华传统文化概要知识点
中华传统文化概要知识点中华传统文化是指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历史传承、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节日习俗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概要知识点:1. 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主张仁、义、礼、智、信,强调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
- 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 墨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非攻、节用。
- 法家思想:以韩非子为代表,主张法治、权术、术数。
- 儒释道:儒家、佛教和道教并称为中国传统三大思想体系。
2. 文学艺术:- 古典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如《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红楼梦》等。
- 书法艺术:以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等为代表。
- 绘画艺术:如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有着各自的流派和风格。
- 音乐舞蹈:如古琴、京剧等,具有独特的东方韵味。
3. 历史传承:- 五千年文明史:从黄帝、尧舜到秦汉、唐宋,再到明清,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 历史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等。
- 历史事件:如春秋战国、三国演义、唐宋变革、明清更替等。
4. 伦理道德:- 礼仪之邦:强调礼节、孝道、忠诚、节操等。
- 人际关系:五伦(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的相处之道。
5. 宗教信仰:-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融合,形成汉传佛教。
- 道教: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强调长生不老、修炼成仙。
- 儒教:虽非宗教,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类似宗教的影响力。
6. 节日习俗:- 春节:中国农历新年,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拜年。
-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象征团圆。
- 清明节:扫墓、祭祖,纪念先人。
-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
7. 饮食文化:- 八大菜系:川、鲁、粤、苏、浙、闽、湘、徽,各具特色。
- 茶文化:茶艺、茶道,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8. 传统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界季节变化的认识,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
《中国传统文化概览》知识点梳理
《中国传统文化概览》知识点梳理中国传统文化概览知识点梳理1. 概述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价值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
2.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爱、和谐、忠诚和孝顺。
-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五常”(仁、义、礼、智、信)和“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 儒家文化对中国的政治、教育、家庭关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强调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追求个体与宇宙的融合。
- 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道可道,非常道”和“无为而治”。
- 道家文化对中国哲学、医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 儒释道三家合一- 儒释道三家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表示这三种思想流派在中国文化中相互融合。
- 在中国的历史上,儒释道三家互相借鉴、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特点。
5. 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包括语言、文字、宗教、民俗、音乐、戏剧、美术等方面。
-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身份的象征。
6. 传统节日与俗-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和俗,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 这些传统节日和俗不仅是人们欢庆和交流的桥梁,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7.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重要的文化任务。
-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其继续发扬光大。
以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览知识点的梳理,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维护国家文化自信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
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知识点
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知识点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传统文化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使得中国文化独具特色,丰富多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你介绍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
1. 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史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这意味着中国的文化传统非常悠久而丰富。
从古代的先秦时期,到后来的唐朝、宋朝等众多朝代,每个时期都留下了独特的文化遗产。
这些遗产如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以及哲学、宗教等思想体系,都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仁爱、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
孔子被尊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社会乃至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信等。
3. 道教与佛教道教和佛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宗教信仰。
道教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修身养性。
佛教则强调通过慈悲、般若智慧以及禅定来追求解脱。
这两种信仰体系都对中国的哲学、文化、艺术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4. 中国书法与绘画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书法是用特定的笔墨和纸张,通过运笔和构图表达文字之美。
绘画则通过墨、水、彩墨等绘制山水、花鸟等主题,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审美价值。
书法和绘画被视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具有悠远的历史传承。
5. 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和家人一起欢度新年,舞龙、放烟花、吃团圆饭等活动。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这些节日和习俗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家庭和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尊重。
总结起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
从儒家思想的道德伦理到道教佛教的修身养性,从书法绘画的艺术表现到传统节日的欢庆,每一个方面都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文化知识点,我们能更好地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加深对这个古老国度的理解与欣赏。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内涵丰富,包括了艺术、哲学、伦理道德、礼仪制度等多个方面,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提供了重要指导。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之道,倡导君子之风,主张以仁义、礼仪、廉耻为准则,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尊重。
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
二、道家哲学道家哲学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反对过度的功利主义和人为干涉。
道家强调“道法自然”,主张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提倡修身养性,追求真我境界。
道家经典如《道德经》、《庄子》等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佛教文化佛教是外来宗教,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有着广泛的影响。
佛教倡导舍离欲求、追求解脱生死轮回,主张慈悲心肠与智慧觉悟的完美结合,对中国文化的艺术、文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文化通过传播佛陀的教诲,弘扬慈悲与智慧,影响了中国人民的伦理道德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四、中华传统艺术中华传统艺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中国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多个门类。
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内涵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中国绘画以山水、花鸟等为主题,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审美情趣。
中国音乐以传统乐器为载体,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舞蹈则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为中国人民提供了精神滋养和文化底蕴。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也是中华民族的使命。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让中华文明继续辉煌。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常识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常识引言概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它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常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1.1 传统文化的定义:传统文化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体系。
1.2 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源于5000多年前的华夏文明,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2.1 仁爱和和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助精神,强调仁爱和善良的品质。
2.2 尊老、敬师、重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注重尊重老人、敬重师长和重视家庭的传统美德。
2.3 诚信和忠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调诚信和忠诚的重要性,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3.1 书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汉字的书写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3.2 绘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绘画以山水画、花鸟画等形式为主,通过绘画作品来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
3.3 音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音乐以古琴、笛子等传统乐器为主,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和传达思想。
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1 传承的重要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保持民族特色和文化连续性的重要途径。
4.2 教育的作用: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培养和引导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4.3 创新与发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五、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5.1 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积累的各种文化形式、文化观念、道德规范和思想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以下将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知识。
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农历新年。
春节是中国人独有的节日,除夕夜全家人会团聚在一起,辞旧迎新。
春节有许多习俗,如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等,这些都寓意着吉祥、福气和祈求新年的好运。
2. 四大名著:中国古代文学的杰作被称为“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这些作品描绘了不同时期的历史和人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哲理。
3. 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意义,比如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4. 书法:书法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中国的书法历史悠久,有篆书、隶书、楷书等多种字体。
书法不仅是一种文字表达方式,更是一种艺术,通过笔墨纸砚的结合,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5. 国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以水墨为主要材料。
国画追求“意境”,强调“境界”而非“形象”。
它既可以描绘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也可以表现人物、风俗等各类题材。
国画独特的表现手法,赋予了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
6. 传统音乐:中国有悠久的音乐传统,包括民间音乐和古代宫廷音乐。
中国的乐器有琵琶、古琴、二胡等,这些乐器都有独特的音色和表演风格。
传统音乐注重表达情感和气氛,给人以心灵的撩拨和思考。
7. 思想哲学:中国有广泛的思想哲学体系,如儒家、道家、佛教等。
这些思想体系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儒家强调仁义道德,道家注重自然和平衡,佛教强调慈悲和解脱。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能够增强民族自信,也能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加深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理解。
传统文化知识大全
传统文化知识大全拜年习俗拜年是指在春节期间或年初第一个月相互拜访、祝福和道喜。
春节守岁时,家人还要一起吃年夜饭,传统食品有麻婆豆腐、鱼、饺子等等。
在春节期间的初一和初二,人们还会去庙会、游乐场、公园等地方游玩,观看表演,放烟火等活动。
祭祀文化祭祀文化最早是来源于远古以前的崇拜,祭祀是人们向神灵或祖先祈求保佑的一种仪式。
在中国各个地区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例如: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农历七月十五等等。
成语典故成语是汉语中一类特殊的词语,特指那种由四字、三字、甚至两字构成的习惯用语,具有高度的语言概括性、形象性和文化内涵。
成语的来源多与历史、风俗、民间传说、典故和故事等有关。
发挥作用时,成语可以在表达内容的同时,增添气氛和色彩。
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大部分表现形式是器乐和民族乐曲。
中国传统音乐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演奏物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弹拨乐器,如琴瑟、琵琶等;二是钹和鼓类乐器。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指的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商业路线,主要连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亚以及欧洲国家。
丝绸之路的交通、贸易和文化发展,不仅促进了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经济交流,而且也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
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汉字为表现形式,突出了视觉美、描绘意象、含蓄含义等美学特征,造就了独特的书法艺术气质。
中国园林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代表了中国古代景观、建筑技艺和园林艺术方面的最高成就。
传统园林包括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不同园林的风格和特点各不相同,但各具魅力。
中药知识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体系之一。
中草药有着千百年的历史,它是一种以天然植物、动物等为主要原料,配合独特的药物炮制技法而研制出的药物。
中国的节日文化中国有各种不同的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沉淀和文明瑰宝。
它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核心价值观、传统节日、传统艺术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古代先民以农耕为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从夏、商、周到秦汉,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系统。
古代经典著作《易经》、《论语》、《道德经》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这五德以人为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互相理解。
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义是指道德和情感的统一,它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对待他人关怀有加,真诚友善。
礼是指行为的规范和教养,它代表了中国人的社交礼仪和传统道德。
智是指聪明智慧的品质,它寄托了中国文化中追求知识和智慧的精神。
信是指诚实守信的品质,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崇尚诚实和信任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代表了人们新一年的期望和希望。
家人团圆、亲朋好友相聚、红包赠送等是春节的典型习俗。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农业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团圆节。
人们会在这一天欣赏月亮、品尝月饼,并与亲友共同度过一个温馨祥和的夜晚。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以表示对屈原的怀念和缅怀。
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文化瑰宝中的一颗明珠,包括中国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书法等。
中国传统音乐以古琴、古筝、二胡等为代表,其中古琴被誉为中国音乐的始祖,古筝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舞蹈方面,中国舞以民族舞、古典舞和民间舞蹈为主。
戏剧方面,中国京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代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瓷器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
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
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 C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
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至宋代寸,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兀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剪纸与民俗中华大地,流淌了五千年的文明血脉,华夏民俗,钤记着老祖先的生生不息,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活动。
民俗是我们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以及凝聚力的载体,剪纸是中国最古老民间习俗、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朴素的思想情感、悠久的、精湛的手工技艺都融入到薄薄的纸片上,灵巧的双手,一剪一刻一琢磨,便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美丽图案,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代代传承的剪纸艺术,反映出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
现在过新年,贴窗花仍是中国某些农村的重要民俗。
因为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剪纸保留了大量古老风俗和文化。
的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花卉、草虫鱼兽,喜庆图、门窗花饰、灯彩花、龙船花丰富多彩,百般变化,寓意多端,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深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民俗的某些观念决定了剪纸的内容取向和表现形态,形成了民间剪纸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
剪纸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祖先赋予我们的历史精神。
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一民俗艺术来自于民间,造福于民间,繁荣于民间。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日渐被大家认可、喜欢并使用着,当一年又一年的隆重节日开始时,它为我们增添更多的节日气氛和浓郁的喜气,美丽的剪纸在节日里闪亮起来。
镂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
”剪纸艺术苍茫几千年,与民间习俗密不可分,代代承传延续至今,显示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恢弘气度和深邃底蕴。
小小剪刀剪出了大千世界的风云变幻,剪出了民族精神之魂,剪出了绵绵不息几千年华夏文化的行走轨迹。
剪纸——中国民俗文化中永远的风景。
京剧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簧”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 )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
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
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粗犷威猛的男人,别称花脸)、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
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
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由来的几种说法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 ,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
事实也正是这样的。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几种: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 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 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压岁钱”的由来春节拜年,一般是按辈数大小互相拜的。
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拜年的儿童“压岁钱”。
压岁钱,相传是由宋代的“压岁盘”演变而来的。
据说,在历史上,旧俗除夕夜,各家有小儿女者,用盘、盒等器具,盛果品食物,互相赠送,这就是“压岁盘” 。
后来,“压岁钱”取代了“压岁盘” ,这就是现在付给压岁钱的方式。
清代,压岁钱带上了去邪、祈福的成分,《燕京岁时记•压岁钱》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 这里,是指带方孔的铜制钱。
自纸币代替金属制钱以来,便改用红纸包封之以示吉利。
清代曾有人写诗描绘了儿童得到压岁钱时的喜悦心情:“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锡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百家姓起源“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楚魏、蒋沈韩杨”许多华人都对这四字谣感到熟悉。
即使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也听说过百家姓。
姓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个人特征,是一个家族的印记。
它与社会学、历史和传统有密切的联系。
众所周知的《百家姓》是一本非常好的阅读材料,读者可从中了解百家姓的起源与其深远影响。
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十世纪北宋朝代起在中国广为流传。
是谁创造了《百家姓》?它何时初具规模?又何时出版?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个迷。
根据明清朝代有文字记载的学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
在宋朝初期由一位地处吴、越地区(现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学者将其编辑、装订成册。
南宋(公元1125-1210年)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最早在他的诗-- 《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
诗人在注释中指明他的灵感源自两本书,一本是《扎子》,另一本就是《百家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开始流传了。
宋朝的皇氏姓‘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李'是南唐的统治者-- 李后主的姓氏。
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 “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划对应而成。
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录完整。
它总共记录了438 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有102 行组成,38 个是复姓,编成15 行。
最后一行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由118 行构成,共有472 个字。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 《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4个单姓,60 个复姓,结束语为“百家姓序”。
现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他的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古时的四句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