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蓄电池故障的判定(一)
常见蓄电池故障的判定

常见蓄电池故障的判定
蓄电池故障是车辆电气系统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通常表现
为起动困难、电瓶电压不稳定等。
在车辆电气维修中,蓄电池故障
的判定至关重要,因此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蓄电池故障的判定方法。
1. 起动困难
起动困难通常是蓄电池老化或电解液液面不足导致的。
若蓄电
池老化,则可以通过测量蓄电池的输出电压判断,如果电压偏低,
则说明蓄电池已经老化。
而如果电解液液面不足,则可以通过打开
蓄电池盖子观察,如果液面低于蓄电池板,就需要加水来补充电解液。
2. 电瓶电压不稳定
电瓶电压不稳定通常是蓄电池内部结构损坏或大电流调节电路
故障导致的。
通过测量电瓶电压,如果电瓶电压在启动时剧烈波动,则可能是蓄电池内部结构损坏,需更换蓄电池。
而如果电瓶电压在
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波动,则可能是大电流调节电路故障导致的,
需要检查大电流调节器并更换。
3. 电瓶漏电现象
电瓶漏电现象通常是蓄电池内部损坏或连接管路松动导致的。
通过观察蓄电池外观是否有渗漏和电解液涨满、是否均匀发热等方法,判断是否存在电瓶漏电现象。
若确认存在漏电现象,则需要更
换蓄电池或检查电池连接管路是否松动。
4. 电瓶寿命短
电瓶寿命短通常是因为蓄电池使用寿命到期或充电不及时导致的。
通过观察电瓶年限或使用时间来判断电瓶是否已经使用寿命到期,一般蓄电池使用寿命为2-3年。
而如果车辆行驶短距离或频繁熄火,会导致电瓶充电不及时,需要注意充电。
蓄电池故障判定需要综合考虑故障表现、电瓶电压波动和电瓶液面等因素,从而正确判断蓄电池故障类型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5年第8期海拉提·巴勒塔别克(新疆塔城市也门勒乡农机管理服务站,新疆塔城 834706)蓄电池在使用中常见的故障有:极板硫化、活性物质脱落、自行放电和内部短路等。
产生以上故障的原因,除自然损坏、制造质量差外,绝大多数是由于维护使用不当造成的。
因此,了解这些故障的原因,做到正确维护和使用,是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的关键。
蓄电池是拖拉机电器系统的心脏,使用与维护不当就会在极板上产生不易溶解、且阻止电解液渗入极板的硫酸铅粗粒,引起蓄电池内化学反应迟缓,内阻显著增加,严重时将会造成整个蓄电池报废。
1.极板硫化蓄电池极板硫化是指蓄电池在放完电或充电不足的情况下长期放置,其极板上生成白色坚硬的硫酸铅结晶。
这种坚硬的硫酸铅结晶颗粒粗大,充电时又非常难于转化为活性物质,且容易堵塞极板空隙,使蓄电池内阻增加,容量大幅度下降。
故障现象:在充电过程中,温度与电压迅速上升,且过早沸腾。
放电时,电压很快下降。
故障原因:①蓄电池长期处于半充电或完全放电状态,在温度变化时,硫酸铅反复溶解,反复结晶,晶粒不断增大,形成导电不良的粗晶粒硫酸铅;②液面过低,极板裸露氧化,再遇到电解液后,生成难溶解的硫酸铅;③电解液比重过高、温度过高和放电电流过大时,化学反应加剧,硫酸铅沉积速度过快,晶粒粗大;④电解液不纯,加剧自放电,也是极板硫化原因之一。
极板硫化后的处理:极板硫化较轻的蓄电池,可用2~3A的小电流长时间充电,即过充电,或用全放、全充的充放电循环的方法使活性物质还原。
硫化严重的蓄电池,可用去硫充电的方法消除硫化。
硫化严重不易恢复的只能报废。
2.极板活性物质脱落极板活性物质脱落,主要是指正极板上的硫酸铅脱落,电解液变为褐色。
故障现象:充电时电压上升过快,沸腾过早,密度达不到规定值;放电时电压下降过快,容量下降。
故障故障原因:①充电电流过大或长期过充电,大量水被电解,产生大量气体,极板活性物质孔隙中气压过高,电解液温度过高,极板变形,造成活性物质脱落。
蓄电池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蓄电池的常见故障及排除蓄电池的常见故障及排除蓄电池在使用中所出现的故障,除材料和制造工艺方面的原因之外,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维护和使用不当而造成的,铅酸蓄电池的常见故障分外部故障和内部故障两大类。(一)蓄电池的外部故障及排除方法蓄电池的常见外部故障有以下三种。1.外壳裂损外壳裂损是一种最严重的破坏性故障。当汽车在行驶中受到强烈的震动、铅酸蓄电池过热、压力过大或电解液冰冻膨胀都会使铅酸蓄电池的外壳破裂损坏。对这种故障,只能立即从车上取下蓄电池进行检修或废弃。2.封口料破裂和极柱松动蓄电池封口料破裂损毁的原因同外壳损坏的原因相同,而极柱松动的原因则是在拆装导线及检查接触情况时用力过大。对于封口料有轻微破裂的蓄电池,可以用电烙铁或热铁棒烫封修补;封口料严重开裂、缺损或松动的,则应拆下进行更换。3.连接条或极柱腐蚀或烧损连接条或极柱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安装蓄电池时,未在连接条和极柱上涂防腐剂;未清除蓄电池盖顶部残留的电解液;火线、负载接线与接线柱或异形柱之间有短路等。对连接条或极柱轻度腐蚀者,可以将其清理干净后,涂上凡士林油;连接条或极柱腐蚀较重的可做局部焊接;连接条或极柱严重腐蚀和烧伤时,则应拆下进行更换。(二)蓄电池的内部故障及排除方法蓄电池的内部故障主要有极板硫化、极板活性物质脱落、极板短路和自行放电等。1.极板硫化蓄电池的极板上有时会生成一层白色粗晶粒的硫酸铅,在充电时不能转化为二氧化铅和海绵状铅,这种现象称为硫酸铅硬化,简称硫化。这种粗而坚硬的硫酸铅晶体很难重新溶解于电解液。它的导电性差、体积大、结构密,会堵塞活性物质的细孔,阻碍电解液的渗透和扩散,使蓄电池的内阻增加,启动时不能供给大的启动电流。产生硫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蓄电池长期供电不足或放电后不及时充电。当温度升高时,极板上部分硫酸铅溶于电解液中,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当温度降低时,溶解度又随之减小,以至于出现过饱和现象,这时就会有部分硫酸铅又从电解液中析出,再次结晶附着在极板表面,使极板硫化。(2)蓄电池内电解液液面过低,使极板上部露在空气中而被氧化(主要是负极),在汽车行驶中,由于电解液上下波动会与氧化部分接触,也会生成粗晶粒硫酸铅硬化层,使极板上部硫化。(3)电解液密度过高,使硫酸铅溶解困难。由此可见,避免硫化的主要措施是保持蓄电池经常处于充电状态,电解液液面高度应符合规定。蓄电池在汽车上虽有充电系统为其充电,但只能保证基本充足,应当定期(1~2个月)取下送充电室彻底充电。对于放完电的蓄电池,应在24h内送充电室充电。若蓄电池已经硫化,如不严重,可采用去硫化方法进行充电予以排除。2.极板活性物质脱落极板活性物质的脱落,主要是正极板上二氧化铅的脱落。极板活性物质脱落故障的现象是:充电时从加液孔中可以看到褐色物质,电解液浑浊,电压上升快,电解液沸腾出现较早,充电时间大大缩短,放电容量明显下降,在行车过程中表现为蓄电池充电不足。导致活性物质脱落的原因有:充电电流过大,电解液相对密度过大,充电时间过长,低温大电流放电。过电流会产生大量的氧气和氢气,氧气从正极板的空隙向外冲出时,也会导致铅脱落。低温大电流放电易使极板拱曲而导致活性物质脱落。另外,汽车行驶时颠簸震动,也会造成活性物质脱落。电解液中有少量的沉淀物质可继续使用,沉淀物质过多则需更换新极板。3.极板短路极板短路的现象是:充电时,极板的温度迅速升高,充电末期气泡很少,电压和密度回升缓慢;用高率放电计测两端电压,端电压会很低或迅速下降为零。造成短路的主要原因有:隔板质量不高或损坏使正、负极板相接触而短路;活性物质在蓄电池底部沉积过多,金属导电物落入正、负极板之间造成蓄电池内部极板短路。有极板短路故障的蓄电池必须拆开,查明原因予以排除。4.自行放电蓄电池在无外接负荷的情况下长时间放置,其电量自行消失的现象称为自行放电,简称自放电。蓄电池自放电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充足电的蓄电池,如果在24h内容量下降不大于2%,就是正常放电,超过2%就属于故障性自放电。造成自放电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电解液不纯,含有杂质。沉附在极板上的杂质与极板之间、不同杂质之间形成电位差,变成一个局部电池,通过电解液产生电流,使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转变为硫酸铅,从而使蓄电池失去容量。(2)电池外部不清洁,溢出电解液太多,使正、负极板之间形成通路。(3)极板活性物质脱落、极板组下沉淀物质太多使极板短路等。因此,为减少蓄电池的自放电,配置电解液应符合要求,加注电解液时液面不应过高,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蓄电池表面的清洁。自放电严重的蓄电池,可将它完全放电,使极板上的杂质进入电解液,然后将电解液倒出,用蒸馏水将蓄电池仔细清洗干净,最后加注新电解液重新进行充电。。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

故障十一:蓄电池受冻
故障
特征
(1)电解液上层有冰痕。
(2)蓄电池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故障
原因
(1)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中,蓄电池放电之后没有及时充电。
(2)蓄电池在制造过程中,负极板没有干透。
排除
方法
1、受冻较轻的蓄电池,应恢复蓄电池的正常使用环境温度,并采用小电流进行补充充电。
故
障
原
因
(1)蓄电池经常过充电,正极板处产生的O2使栅架氧化。
(2)电解液密度、温度过高、充电时间过长,会加速极板腐蚀。
(3)电解液不纯。
(4)低温大电流放电
排
除
方
法
尽量避免低温大电流放电
腐蚀较轻的蓄电池,电解液中如果有杂质,应倒出电解液,并反复用蒸馏水清洗,然后加入新的电解液,充电后即可使用;
故障二:活性物质脱落
故障
特征
主要指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PbO2的脱落。正极板发灰褐色,好极板发红褐色.充电时反应明显,气泡比较多,但容量上升很慢,蓄电池容量减小,充电时从加液孔中可看到有褐色物质,电解液浑浊(有点发红) 。
故
障
原
因
(1)蓄电池充电电流过大,电解液温度过高,使活性物质膨胀、松软而易于脱落。
故障七:负极板活性物质收缩
故障
特征
负极板萎缩。
蓄电池容量下降
故障原因
蓄电池经常性的过放电,导致蓄电池负极板海绵状铅变硬
排除
方法
1、蓄电池负极板硬化不严重的,用补充充电电流值的一半电流过充电
2、负极板硬化严重的,要更换蓄电池极板,注液充电。
蓄电池常见的几种故障与解决方法处理!

蓄电池常见的几种故障与解决方法处理!1.电池漏液常见的漏夜现象:一是上盖与底槽之间密封不好或因碰撞,封口胶开裂造成,二是安全阀渗酸漏液;三接线端处渗酸漏液;四其他部位出现渗酸漏液。
检查与处理方法:先作外观检查,找出渗酸漏液部位。
取开盖板查看安全阀周围有无渗酸漏液痕迹,再打开安全阀检查电池内部有无流动的电解液。
完成上述工作之后,若未发现异常,因做气密性检查(放入水中充气加压,观察电池有无气泡产生并冒出,有气泡则说明有渗酸漏液)。
最后在充电过程中,观察有无流动的电解液产生,若有则说明是生产原因。
充电过程中,有流动的电解液应将其抽尽。
12.变形故障现象蓄电池变形不是突发的,往往是有一个过程的。
蓄电池在充电到容量的80%左右进入高电压充电区。
这时,在正极先析出氧气,氧气通过隔板中的孔,到达负极。
在负极板上进行氧复活反应:2Pb+O2=2PbO+H2O+QPbO+H2SO4=PbSO4+H2O+Q反应时产生热量,当充电容量达到90%时,氧气发生速度增大,负极开始产生氢气。
大量气体的增加是蓄电池内压超过开阀压,安全阀打开,气体逸出,最终表现为失水。
2H2O=H2+O2随着蓄电池循环次数的增加,水分逐渐减少,结果蓄电池出现如下情况:(1)氧气“通道”变得畅通,正极产生的氧气很容易通过“通道”到达负极。
(2)热容减小,在蓄电池中热容最大的是水。
水损失后,蓄电池热容大大减小,产生的热量使蓄电池温度升高很快。
(3)由于失水后蓄电池中超细玻璃纤维隔板发生收缩现象,使之与正负板的附着力变差,内阻变大,充放电过程发热量增大。
经过上述过程,蓄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只能经过电池槽散热。
如散热量小于发热量即出现温度上升,使蓄电池析气过电位降低,析气量增大,正极大量的氧气通过“通道”,在负表面反应,发出大量的热量使温度快速上升。
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热失控”,发生变形。
故障的检查和处理一组电池(3只)同时变形,先作电压检查。
如果电压基本正常。
蓄电池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蓄电池的常见故障及排除作者:彭飞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年第12期蓄电池的主要功能是:(1)向起动电动机供电,以启动发动机。
(2)在发电机不工作或电压较低时,向所有用电设备供电。
(3)在硅整流发电机(或直流电机)的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时,把电能贮存起来,即向蓄电池充电,补充蓄电池的消耗。
所以农用运输车上的蓄电池与发电机是并联工作的。
(4)负载过大、超过发电机供电能力时,辅助发电机供电。
由此可见蓄电池的重要性,我们要学会排除蓄电池的故障,以保障车辆正常运行。
一、活性物质早期脱落蓄电池工作是依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中的硫酸进行化学反应实现的。
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不断进行的充电放电,使蓄电池极板不断地膨胀和收缩,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会自行脱落。
正常使用情况下,极板上的活性物质脱落是缓慢的,对蓄电池的影响不大。
如果使用不当,活性物质脱落会加快,使蓄电池早期损坏。
1.故障现象电解液变为褐色,充电时电压上升过快、沸腾过早,密度达不到规定值;放电时电压下降快、容量下降。
2.故障原因(1)充电电流过大或长时间过充电,大量水被电解,产生大量气体,极板活性物质的孔隙中气压过高,造成活性物质脱落。
同时,电解液温度过高,极板易变形,导致活性物质的过早脱落。
(2)长时间大电流放电,尤其低温大电流长时间放电,硫酸铅急剧形成,体积严重膨胀。
3.故障判断与排除当发现蓄电池有一个单格有活性物质脱落,其它单格也都会发生活性物质脱落,因为蓄电池是由6个单格串联而成的整体。
活性物质脱落较少时,可以倒出全部电解液,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然后加注适当密度的电解液。
若活性物质脱落严重,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严重不足,应更换新极板。
二、蓄电池自行放电自行放电是指充足电的蓄电池,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逐渐失去电量的现象。
一般蓄电池,由于制造极板的材料不能完全纯净等原因,即使在正常情况下,把充足了电的蓄电池存放不用,内部也会自行放电,每天损失容量的1%~2%左右,这种自行放电属正常现象。
UPS及蓄电池的故障诊断与处理(一)UPS的故障性质

操作 、对 故 障 现象 的错 误判 断 以及 所 采取 的不 当
措 施 或 经 验性 判 断 等 造 成 的故 障 。UP 的使 用 性 S 故 障大 致 可 以分 为 知 识性 故 障 、操 作性 故 障 、延 误 性 故 障 、维护 性 故 障 、经验 性 故 障 、环 境 性 故
障等 。
() 作性 故障 2操 因为UP 所 带负 载的重 要性 , 了保证 UP 安 S 为 S
全 可靠地 运 行 , 各种产 品都 有 自己的一 套安 全操 作 程序, 并写进 说 明书 以供 用户参 照 执行 。维 护人 员 若 不 按 照 既定程 序 操 作 , 果 有 时就 出了 问题 ; 结 也 有无 意 识 的操 作故 障 , 如在 维 修 或保 养 期 间 , 因拆 卸某一 器件 时不 小 心将 临近 的器件 碰坏 而未 发 现 , 开机 加 电时形成 二 次故 障 ; 检查 故 障时表 笔误 将 在 某两 点 短 路 ; 连接 外 部 蓄 电池 时 误将 正 负 极接 错 ; 有 单节 或 几节 蓄 电池 连接 条 未 拧 紧或 蓄 电池 开 关 未 闭合 , 电停 电时蓄 电池 放不 出 电而导 致UP 停 市 S
定 的 滞后 时 间 , 控 制 信号 被 切 断 前 , 率 管就 在 功 已经损 坏 了 ; 用I T作逆变 器 时 , 在 GB 引起 损坏 的概
() 识性故 障 1知
这 类 情 况 的 出 现 主 要 是 由于 维 护 人 员 缺 乏
UP 的基 本 知识 所致 , 对于 三相 电压 不 平衡 的认 S 如
机 ; 造 或维 修 时将 UP 的 输入 电源 的相 序 搞 错 , 改 S
原 因 。如 有 的UP 长 期不 维护 不保 养 , 旦 发现设 S 一 备 工作 不 稳 定 , 好 维修 。待 打开 机 壳 一看 , 只 电路 板和 元器 件上 灰尘 积 了厚厚 一 层 , 只要 用 吹风机和 吸尘 器将 这 些灰 尘清 理掉 , 备 即可恢复 正常 。再 设
阀控式全密封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问题及原因

极柱严重扭曲,撞击造成极柱渗漏
3、电池壳与盖封合处漏酸
热封或粘合壳盖不牢固
五、外观破损
极柱断裂或电池外表损伤严重
接线不当扭断或意外原因撞断极柱及造成电池外观破损
运输或搬运造成
六、气阀故障
1、电池中某单格外壳严重鼓胀甚至造成胀破了外壳。
阀帽与阀座在顶面的接触部位发生了异常的粘结造成电池不能向外排气。
2电池在存放一段时间26个月后某电池的开路电压或闭路电压明显比其他电池低2v电池低于2v6v电池低于55v12v电池低于11v将电池面上的盖片打开时其中的一个或两个阀帽的顶面中心部位无凹陷正常应有凹陷现出
阀控式全密封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问题及原因
故障问题
现象
造成原因
一、过放电
1、2v电池电压低于1.8 v(通常只有0-1.5v)
2、电池在存放一段时间(2-6个月)后某电池的开路电压或闭路电压明显比其他电池低(2v电池低于2v,6v电池低于5.5v,12v电池低于11v)将电池面上的盖片打开时其中的一个或两个阀帽的顶面中心部位无凹陷(正常应有凹陷)现出。
1、阀帽与阀座配合太松,造成电池某单格未能密封好。
2、阀帽内壁或阀座外壁有杂物,造成某单路未能密封好,凡是气阀密封不良的单格都会使空气中的氧气可进入电池,造成负极氧化而自放电,同时该单格电池因失水也较快而丧失电池容量。
2、单格电池经均衡充电,电压仍达不到额定电压2v(如12v电池达不到12v以上;6v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池仍达不到6v以上,2v电池仍达不到2v以上)且短路的一个单格发热严重。
1、隔板破损或穿透。
2、有铅粒落入电池内部。
四、电池渗漏电液
1、池壳或池盖明显因撞击摔打而破裂。
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和机理分析

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和机理分析一、铅酸蓄电池故障和一般机理1、反极的现象及原因铅酸蓄电池的反极系指蓄电池的正负极发生了改变,反极现象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铅蓄电池在装配组装时某单格电池极群组接反或整个电池极群组接反。
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铅酸蓄电池灌完酸用电压表测量端电压时其端电压值小于各单体蓄电池额定电压之和的现象或出现端电压为负的现象。
另一方面是铅蓄电池在容量放电时在多个串联使用中,由于某个蓄电池(或某单体蓄电池)容量较低或完全丧失容量。
在放电时这个电池很快被放完电被其它电池进行反充电,使原来的负极变成正极,原来的正极变成负极,端电压出现负值的现象。
对于前一种反极故障,在测量蓄电池端电压时(多个单体电池组成的蓄电池)都可发现,若有一个单体电池反极,不仅失去该电池的2 V电压,而且还要增加2 V反电压,端电压要降低4V左右。
例如,对于额定电压为12 V的电池,如测量其端电压为8 V左右,说明有1个单格电池反极。
如测量其端电压为4 V左右说明有2个单格反极,如测量其端电压为-4 V左右说明有4个单格反极,如测量其端电压为-12 V说明6个单格均反极。
对于后一种反极故障,其端电压值(负值)随放电情况而不同。
一般在检测时,对于这种情况要及时将蓄电池从放电线路中摘除下来,以免对蓄电池有所损坏。
2、短路现象及原因铅酸蓄电池的短路是指铅酸蓄电池内部正负极群相连。
铅酸蓄电池短路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路电压低,闭路电压(放电)很快达到终止电压。
(2)大电流放电时,端电压迅速下降到零。
(3)开路时,电解液密度很低,在低温环境中电解液会出现结冰现象。
(4)充电时,电压上升很慢,始终保持低值(有时降为零)。
(5)充电时,电解液温度上升很高很快。
(6)充电时,电解液密度上升很慢或几乎无变化。
(7)充电时不冒气泡或冒气出现很晚。
造成铅酸蓄电池内部短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隔板质量不好或缺损,使极板活性物质穿过,致使正、负极板虚接触或直接接触。
电池常见故障判定标准

电池常见故障判定标准一、目的规范电池故障的判定。
二、车辆不能正常起动时电池的检查步骤要求:2.1. 检查线路有无短路、断路故障,导电缆线是否为标配(缆线材质及直径不符合标准时电损耗过大同样不能起动车),及时处理后再查;2.2. 检查电源线卡套是否松动、接触不良,当卡套与电池端子的接触部位结垢时也会出现电池不能起动车的故障,及时处理后再查;2.3. 检查电池极柱有无烧损,检查电槽盖有无鼓起、发泡、变形、破损、漏液,电池是否烫手,有此类时用户需要自行购买电池安装处理,电池生产厂家不予理赔。
2.4. 检查车辆线路及电池外观无异常,但不能正常起动车时用万用表测量每只电池的端电压,如果两只电池电压都低于12v以下是车辆充电调节器功能失效导致电池亏电所致,电池生产厂家不予理赔,请卸下电池,根据电池的亏电程度不同进行不同时间、方式的充电处理,0~10V的亏电电池充电时间约在24~36小时之间(充电后进行放电,再充足电,电池的恢复效果会较好),10~12V的亏电电池充电时间约在16~24小时之间便可恢复。
2.5. 检查电池发现单只电池电压低于10.5V时,应检查是否有用户私接的12V电器连接在此只电池上,如有此现象,不予理赔,用户应作充电处理;无用户私接的12V电器且单只电池的端电压低于10.5V,充电后仍不能达到12V以上时,可联系售后服务部门核实后更换处理;2.6. 检查核实确为质量问题的电池在上网索赔时如实填写相关内容,无电池流水号或流水号错误的索赔单不予理赔,索赔单价超过双方约定的索赔单不予理赔。
三、电池故障模式列表1.故障模式一:两只电池同时故障(电池生产厂家不予理赔)检测工具:目测、万用表、容量表(放电叉)、手指2.故障模式二:过充电3.故障模式三:过放电检测工具:目测、万用表、容量表(放电叉)、手指5. 故障模式五:内部短路6. 故障模式六:内部断路检测工具:目测、万用表、容量表(放电叉)、手指、密度计、耳朵7. 故障模式七:充电不足检测工具:目测、万用表、容量表(放电叉)、手指、密度计8. 故障模式八:漏液9. 故障模式九:内部反极10. 故障模式十:存放超期检测工具:目测、万用表、容量表(放电叉)、手指、密度计12. 故障模式十二:电池壳破裂。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蓄电池常见的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一、蓄电池极板弯曲极板弯曲多发生于正极板,而负极板很少发生。
1.表现极板弯曲蓄电池容量减少,充电时间缩短。
由于正极板处的化学反应比较激烈,一般正极板比负极板拱曲的要多一些。
2.原因(1)主要原因是使用起动机过于频繁,大电流放电时间过长,而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充电的缘故。
在蓄电池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板上不断地附着上硫酸铅。
如果隔板各部分的多孔性不一致,在大电流放电时,极板表面的电流密度就会有很大的差异,电流密度大的部分生成的硫酸铅多,体积膨胀严重。
如果部分放电后蓄电池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充电,仍然继续以大电流放电,极板各部分的体积膨胀的差异就会加剧,最后势必导致极板拱曲,加速极板活性物质脱落和极板损坏。
(2)蓄电池中含有杂质,在引起局部作用时,仅有小部分活性物质变成硫酸铅,致使整个极板的活性物质体积变化不一致,造成弯曲。
3.预防措施防止极板弯曲最重要的是充放电电流不要过大,更不要过放电。
如果极板已经弯曲,应首先检查电解液杂质含量,若超过规定值时应更换电解液。
二、蓄电池极板上活性物质大量脱落随着蓄电池使用时间的延长,充电放电的不断进行,蓄电池极板不断地膨胀和收缩,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会自行脱落。
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活性物质的脱落是缓慢的。
如果使用不当,极板上活性物质会大量脱落,使蓄电池早期损坏。
1.表现放电时由于极板上活性物质数量的减少,导致容量减小、起动机旋转无力、灯光暗淡、放电时间短;充电时,沉积在外壳底部沉淀槽内的活性物质微粒翻腾上来,电解液混浊;由于极板上活性物质数量的减少,充电时间短。
2.原因(1)充电过量,造成电解液产生氢气和氧气。
由于氧气浸透到活性物质的内层,使活性物质与铅栅架之间夹了一层附着性差的氧化铅,所以活性物质易于脱落。
同时,产生的氢气在负极板孔隙内产生很大的压力,也会使活性物质脱落,这叫做氢脆现象。
(2)电解液的密度过高,对极板栅架造成强烈腐蚀而导致活性物质脱落。
变电站保护用蓄电池运行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变电站保护用蓄电池运行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发表时间:2019-01-08T16:28:48.96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作者:王琳李美超[导读] 摘要:直流系统作为变电系统的核心,在我国电力的稳定高效供给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摘要:直流系统作为变电系统的核心,在我国电力的稳定高效供给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变电系统中,直流系统主要的作用有为变电系统二次回路中的继电保护系统及相关的照明设备提供电力能源,而作为直流系统能源提供核心的蓄电池,更是在这一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蓄电池为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着能源保障,因此对变电站蓄电池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进行排查分析并找出处理措施以保障蓄电池能源提供稳定性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运行故障;处理措施结合当前我国变电站蓄电池使用情况可知,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无需加水予以维护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其由于独特的免维护特征而备受当代变电站的欢迎。
但正是由于其免维修的这一特性,导致使用这一类型蓄电池的变电站对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维护与检修采取了忽视的态度,由此也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蓄电池容量不足或是失效现象的发生。
因此对蓄电池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处理措施这一工作刻不容缓。
一、我国变电站蓄电池运行维护现状就当前我国变电站蓄电池的使用状况来说,500kV的变电站主要配置的是500-600Ah的蓄电池,220kV的变电站主要配置的是200 ~300Ah的蓄电池,而110kV的变电站主要配置的是200Ah及以下的蓄电池,且前者一般配置两组而后者配置一组。
但就维护状况来说,我国多数变电站并未引进专业的仪表仪器对蓄电池的各项数据予以实时检测与调试,即使是对蓄电池的容量进行了测试的单位也大多应用的是传统的大电阻放电的检测方式,这一方式的采用不仅操作步骤十分繁琐,而且测试准确性程度及测试效率极低。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一、故障现象:极板硫酸盐化电池失效,充电时电压很快上升,温度上升快;放电时电压下降快,容量小。
故障原因:极板硫酸盐化检测维修:蓄电池产生不可逆硫酸盐化时,应根据其程度的轻重进行修复,对电池修复时可以选择蓄电池脉冲修复仪”。
对电池进行修复。
二、故障现象:电池充不进电。
故障原因:1、电池连线故障2、充电器故障3、严重硫化4、电池严重失水检测维修:1、检查电池连线是否连接良好2、对电池和充电器进行检测,需要修复的电池进行修复。
3、对失水电池和使用超过12个月的电池进行补水。
三、故障现象:电池漏液。
故障原因:1、上盖与底槽之间密封不好或因碰撞,封口胶开裂造成漏液;2、帽阀渗酸漏液;3、接线端处渗酸漏液;4、其他部位出现渗酸漏液。
检测维修:先做外观检查,找出渗酸漏液部位。
取开盖片看帽阀周围有无渗酸漏液痕迹,再打开帽阀观察电池内部有无流动的电解液。
完成了上述工作之后,若仍未发现异常,应做气密性测试(放入水中充气加压,观察电池有无气泡产生并冒出,有气泡则说明有渗酸漏液)。
最后在充电过程中,观察有无流动的电解液产生,如果有则说明是生产的原因。
在充电过程中如有流动的电解液应将其抽尽。
四、故障现象:电池变形。
故障原因:1、电池内有短路现象2、热失控3、充电器过充4、电池严重硫化,内阻增大、发热。
检测维修:1、在保证不漏液的前提下为电池补液,以延长或避免“热失控”的产生。
2、、避免产生内部短路或微短路,及带有微短路倾向。
3、使用过程中应防止过放电的发生,做到足电存放。
4、利用检测修复设备对充电器进行检测。
5、在高温下充电,必须保证蓄电池散热良好。
应采取降温措施或减短充电时间的方法,否则应停止充电。
五、故障现象:新电池装车、起动时仪表电压降得快。
故障原因:1、仪表故障2、连线未接好3、控制器或电机故障4、电池欠压或出现故障。
检测维修:1、检查仪表显示电压与电池容量是否相符。
2、检查蓄电池连接线是否可靠,有无短路和连接不可靠等。
最全面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和机理分析

最全面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和机理分析一、铅酸蓄电池故障和一般机理1、反极的现象及原因铅酸蓄电池的反极系指蓄电池的正负极发生了改变,反极现象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铅蓄电池在装配组装时某单格电池极群组接反或整个电池极群组接反。
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铅酸蓄电池灌完酸用电压表测量端电压时其端电压值小于各单体蓄电池额定电压之和的现象或出现端电压为负的现象。
另一方面是铅蓄电池在容量放电时在多个串联使用中,由于某个蓄电池(或某单体蓄电池)容量较低或完全丧失容量。
在放电时这个电池很快被放完电被其它电池进行反充电,使原来的负极变成正极,原来的正极变成负极,端电压出现负值的现象。
对于前一种反极故障,在测量蓄电池端电压时(多个单体电池组成的蓄电池)都可发现,若有一个单体电池反极,不仅失去该电池的2 V电压,而且还要增加2 V反电压,端电压要降低4V左右。
例如,对于额定电压为12 V的电池,如测量其端电压为8 V左右,说明有1个单格电池反极。
如测量其端电压为4 V左右说明有2个单格反极,如测量其端电压为-4 V左右说明有4个单格反极,如测量其端电压为-12 V说明6个单格均反极。
对于后一种反极故障,其端电压值(负值)随放电情况而不同。
一般在检测时,对于这种情况要及时将蓄电池从放电线路中摘除下来,以免对蓄电池有所损坏。
2、短路现象及原因铅酸蓄电池的短路是指铅酸蓄电池内部正负极群相连。
铅酸蓄电池短路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路电压低,闭路电压(放电)很快达到终止电压。
(2)大电流放电时,端电压迅速下降到零。
(3)开路时,电解液密度很低,在低温环境中电解液会出现结冰现象。
(4)充电时,电压上升很慢,始终保持低值(有时降为零)。
(5)充电时,电解液温度上升很高很快。
(6)充电时,电解液密度上升很慢或几乎无变化。
(7)充电时不冒气泡或冒气出现很晚。
造成铅酸蓄电池内部短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隔板质量不好或缺损,使极板活性物质穿过,致使正、负极板虚接触或直接接触。
常见蓄电池故障的判定(一)

常见蓄电池故障的判定(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给汽车提供电力的蓄电池的使用,也存在着一些可能发生的故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蓄电池故障以及如何判定和排查。
一、电源短路当电源被短路时,蓄电池便会失去电荷,无法提供足够的电能给汽车使用。
当出现电源短路时,判断方法包括:靠手感来判断电线的接触是否紧密,尝试拔掉所有电子设备来断定是否仅限于某个设备的故障,或者使用多用途电表来检测哪个端子没有电。
二、线路漏电线路漏电是指电流逃逸到无需流过的电路上,常见于过时的汽车电子装置和线路。
判断方法包括用多用途电表测量蓄电池的电压,检查附近是否存在任何损坏的电线,并且检查你周围的环境,看是否有迹象表明施工者不小心将电线损坏。
三、低电压蓄电池的电压不能低于12V,否则它就不可能启动发动机或提供足够电力给汽车。
判断方法包括使用多用途电表测量电池的电压,进行判断是否低于标准值的12V,并尝试通过重新充电或更换蓄电池来解决低电压问题。
四、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电化学反应的产物腐蚀了电路的连接部分。
这也可能是蓄电池接触点的最常见问题。
判断方法包括观察电池连接器的外观是否出现了腐蚀迹象,或者使用多用途电表来测量电池连接器上是否有“死”的电路。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在判断和排查蓄电池故障时,需要进行多个方面的考虑和实际操作。
对于常见的故障类型,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症状和表现进行判断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在实际的使用中,我们也应该注意蓄电池的日常保养和维护,以避免不必要的故障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蓄电池故障的判定(一)
蓄电池是工程机械及载重运输汽车上的电源设备,若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到机械的运行。
1蓄电池常见故障及预防
1.1极板硫化
极板硫化是在极板上生成白色粗晶粒的现象,这种白色的粗晶粒就是所谓的硫酸铅,这是在蓄电池上最常见的现象,极板硫化产生的粗晶粒硫酸铅导电性能很差,晶粒粗,体积大,正常充电很难还原成活性物质,阻碍了电解液的渗透和扩散,使蓄电池的内阻显著增大。
发动机启动放电时因内阻大而电压急剧下降,不能持续供给启动电流。
那么,造成极板硫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蓄电池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后不及时充电是PbSo4发生再结晶的根本原因。
正常放电时极板上生成的硫酸铅晶粒较小,导电性能相对较好,充电时能够还原成二氧化铅和铅;但蓄电池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后不及时充电就会使硫酸铅从电解液中析出并再次结晶成更大晶粒的PbSo4附在极板表面;蓄电池液面过低,机械行驶过程中由于电解液上下波动,极板露出液面部分与空气接触而被强烈氧化,从而使极板上部产生硫化;电解液密度过高,电解液不纯和气温变化剧烈等是促使硫化形成的外部原因。
预防对策:避免硫化的主要措施是保持蓄电池经常处于充足电状态,蓄电池在机械上虽能充电,但只能保证基本充足,因此应该每1-2个月送
充电间彻底充足电。
对于放完电的蓄电池,应在24小时内送充电间充电。
对于已经硫化的蓄电池,如不严重,可采用去硫充电法进行充电予以排除(去硫充电可查阅有关手册,这里故不赘述)。
1.2活性物质脱落
活性物质脱落主要是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脱落,它是蓄电池过早损坏的主要原因。
导致活性物质脱落的原因有:充电电流过大,过充电时间过长,低温大电流放电等。
过充电会电解水,并产生大量氢气和氧气,当氢氧从负正极板孔隙向外冲出时,就会导致活性物质二氧化铅脱落。
预防对策:在实际充电过程中,当蓄电池基本充足电时,应将充电电流减少一半。
1.3自行放电
蓄电池在无负载状态下,电量自行消失的现象称为自行放电,简称自放电。
蓄电池自放电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充足电的蓄电池,在30天内若每昼夜容量降低不超过2%,则为正常放电。
导致蓄电池自行放电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因素,如电解液含杂质过多,电解液密度偏高,电池表面不清洁等。
预防对策:避免产生自放电措施:1)配制电解液使用符合国际GB4564-84规定的蓄电池专用硫酸和规定的蒸馏水;2)配制电解液所用器皿必须是耐酸材料做成的,配好的电解液应妥善保存;3)蓄电池加液孔螺塞要盖好,以免掺入杂质。
其表面的酸泥等脏物,要用清水擦洗干净,并保
持清洁干燥。
对于自放电严重的蓄电池,应倒出电解液,取出极板组,抽出隔板,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重新组装,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