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信科大计机网络实验二

合集下载

北信科大计算机网络实验二

北信科大计算机网络实验二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仪器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实验名称实验二网际协议IP系别__计算机学院_专业___ 网络工程班级/学号_ 0903/2009011422学生姓名张昭实验日期2011.11.04 成绩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 _ 高卓_ _实验二网际协议IP 【实验目的】1.掌握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2.掌握IP校验和计算方法3.掌握子网掩码和路由转发4.理解特殊IP地址的含义5.理解IP分片过程【实验学时】建议4学时【实验环境配置】该实验采用网络结构二(我作为主机A参与本次实验)【实验原理】一. IP报文格式IP数据报是由IP首部加数据组成的,IP首部的最大长度不超过60字节。

下图 IP数据报文格式:4位版本4位首部长度8位服务类型16位总长度(字节数)16位标识3位标志13位片偏移8位生存时间8位协议类型16位首部检验和32位源IP地址32位目的IP地址选项(如果有)数据二. IP分片链路层具有最大传输单元(MTU)这个特性,它限制了数据帧的最大长度。

不同的网络类型都有一个上限值。

以太网通常是1500。

如果IP层有数据包要传输,而数据包的长度超过了MTU,那么IP层就要对数据包进行分片操作,使每一片长度都小于MTU。

IP首部中“16位标识”、“3位标志”和“13位片偏移”包含了分片和重组所需的信息。

另外,当数据被分片后,每个片的“16位总长度” 值要改为该片的长度值。

三. IP路由表大部分网络层设备(包括PC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等)都存储着一张记录路由信息的表格,称为路由表。

一张路由表由许多表项组成。

网络层设备收到数据报后,根据其目的IP地址查找路由表确定数据报传输的最佳路径(下一跳)。

然后利用网络层的协议重新封装数据报,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把数据报转发出去。

路由表的项目一般含有五个基本字段:目的地址、网络掩码、下一跳地址、接口、度量。

路由表匹配顺序如下:●直接交付:路由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交付主机的本网络地址。

计网2实验2_(2)

计网2实验2_(2)

一.实验设备Windows 系统PC一台二.实验容1)熟练掌握通过命令提示符(DOS)界面输入指令。

2)熟悉多种常用的网络命令。

三.实验步骤1)DOS基本命令(1)单击“开始”“运行”,键入cmd。

(2)分别使用如下DOS命令:dir、dir/?、dir/w、dir/ad、dir/oe、dir/o-s、dir/os、cls、mkdir、cd、copy、del、rmdir、time、helpdir 显示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列表dir/? 在命令提示符显示帮助dir/w 用宽列表显示dir/ad 显示目录dir/oe 按扩展名排序显示dir/o-s 按大小(从大到小)显示dir/os 按大小(从小到大)显示cls 清屏mkdir 创建目录或子目录cd 改变或显示当前目录copy 复制一个或一组文件到指定磁盘或目录del 删除指定磁盘或目录的一个或一组文件rmdir 删除目录time 显示和设置DOS的系统时间help 显示有关某个命令的详细信息2)ipconfig命令(1)分别使用ipconfig、ipconfig/all、ipconfig/flushdns、ipconfig/displaydns、ipconfig/renew、ipconfig/?命令。

请在实验报告中分别解释以上每条DOS命令的作用是什么?(2)解释DHCP 协议的作用。

如何通过ipconfig 命令查看与DHCP 相关的参数? 答:DHCP 协议用于对接入新网的主机进行自动协议配置。

可以使用命令ipconfig/all 查看与DHCP 相关的参数。

(2)解释DNS 的作用。

如何通过ipconfig 命令查看与DNS 相关的参数?答:DNS 是域名系统,可以将域名解析成IP 地址。

同样可以使用ipconfig/all 查看与DNS 相关的参数。

3)ping命令 (1)分别使用如下命令: ping ping –t ping –n 6 ping –l 50ping –r 5(2)解释以上命令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二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二

博客申请及使用
实验目的:熟悉申请博客的流程,可以对博客进行日常的维护。

实验器材:计算机
实验步骤:
一、申请博客空间
1、输入进入一下界面:
2、点击“立即注册并创建我的空间”
3、填写好后,点击“同意以下协议并提交”进入以下页
4、注册成功。

点击“击活空间”进入空间设置。

5、设置完成,按“下一步”进入以下页面
6、设置完成后,按“下一步”进入以下页面
7、选择模板后,单击“完成,进入我的空间”
二、维护
1、输入:/用户名(如:2009jiaoxue)进入主页
2、增加分类
1)单击“博客”进入以下页面
2)单击“写文章”——>单击“添加新分类”进入以下页面
3)填写后单击“确定”
3、写文章
1)单击“博客”——>“写新文章”——>填写后单击“发表文章”
4、相册
1)单击“相册”进入以下界面
2)单击“创建新相册”进入创建相册界面,填写好后,单击“创建”3)单击“上传新照片”进入以下界面
设置后上传
三、设置
1、单击“管理中心”进入以下界面
进行相关设置
实验结果与讨论:
博客作为最常用的上网交流工具,有着很重要的用处,根据上述的方法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设置自己的博客网页。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
名称
数据链路层滑动窗口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班级
班内序号
学号
学生姓名
成绩实验内 Nhomakorabea容
本次实验选用的滑动窗口协议为选择重传/回退N步协议,利用所学数据链路层原理,自行设计一个滑动窗口协议,在仿真环境下编程实现有噪音信道环境下两站点之间无差错双工通信。信道模型为8000bps全双工卫星信道,信道传播时延270毫秒,信道误码率为10-5,信道提供帧传输服务,网络层分组长度固定为256字节。
本次实验选用的滑动窗口协议为选择重传/回退N步协议,并且未使用/使用了NAK通知机制。
学生实验报告
(详见“实验报告和源程序”册)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2007年12月日
注:评语要体现每个学生的工作情况,可以加页。

北信科大计算机网络实验三

北信科大计算机网络实验三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仪器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实验名称实验三传输控制协议TCP系别计算机学院专业___ 网络工程班级/学号_ 0903/2009011422学生姓名___ _ 张昭___ _实验日期2011.11.25成绩指导教师_ _ 高卓_ _实验三传输控制协议TCP 【实验目的】1.掌握TCP协议的报文格式2.掌握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过程3.掌握TCP数据传输中编号与确认的过程4.掌握TCP协议校验和的计算方法5.理解TCP重传机制【实验学时】建议4学时【实验环境配置】该实验采用网络结构一(我作为主机B参与本次实验)【实验原理】一. TCP 报文格式16位源端口号16位目的端口号32位序号32位确认序号16位窗口大小4位首部长度保留(6位)A C K P S H R S T S Y N F I NU R G 16位检查和16位紧急指针选项数据1161732二. TCP 连接的建立TCP 是面向连接的协议。

在面向连接的环境中,开始传输数据之前,在两个终端之间必须先建立一个连接。

对于一个要建立的连接,通信双方必须用彼此的初始化序列号seq 和来自对方成功传输确认的应答号ack (指明希望收到的下一个八位组的编号)来同步,习惯上将同步信号写为SYN ,应答信号写为ACK 。

整个同步的过程称为三次握手,下图说明了这个过程:三. TCP 连接的释放对于一个已经建立的连接,TCP 使用四次握手来结束通话(使用一个带有FIN 附加标记的报文段)。

TCP 关闭连接的步骤如下图所示:四. TCP重传机制TCP每发送一个报文段,就对这个报文段设置一次计时器。

只要计时器设置的重传时间到期,但还没有收到确认,就要重传这一报文段。

【实验步骤】按照拓扑结构图连接网络,使用拓扑验证检查连接的正确性。

练习一:察看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1.主机B、C、D启动协议分析器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TCP协议)。

大二计算机网络实训总结9篇

大二计算机网络实训总结9篇

大二计算机网络实训总结9篇第1篇示例:大二计算机网络实训总结计算机网络实训课程作为大学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网络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大二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实训中,我收获颇丰,下面将对我的实训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

这门课程让我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在实训课程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发展、结构和基本概念,包括OSI七层模型、TCP/IP协议族、局域网、广域网等内容。

通过实验操作,我掌握了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IP地址的规划和分配等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为我深入理解和实践计算机网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训课程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网络的搭建和调试。

我学会了如何分工合作,分析问题,解决网络故障和安全问题。

通过团队实验,我意识到在现实工作中,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些是书本知识无法替代的。

实训课程锻炼了我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课程实验中,我们通过模拟实际网络环境,进行网络设备的搭建、配置和故障排查。

这些操作不仅加深了我对网络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我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训课程还教会了我一些在网络设备上进行故障排查和分析的技巧,这些技能对我的未来网络工程师之路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训课程开拓了我的网络视野和职业发展方向。

通过实验课程,我了解到了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动向和热点技术,比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

我也在实验课程中体会到了网络工程师这个职业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大二计算机网络实训课程是我大学学习生涯中的一次重要经历。

这门课程不仅让我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开拓了我的网络视野和职业发展方向。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网络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我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络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实验2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2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2报告实验二:网络性能测试1.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信息交流的基础设施,网络的性能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网络性能测试工具来评估网络的传输速度、延迟和稳定性,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2.实验目的(1)了解网络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工具;(2)掌握网络传输速度、延迟和稳定性的测试方法;(3)分析并评估网络性能测试结果。

3.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实验环境如下:(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硬件配置:Intel Core i7 处理器,8GB内存,100Mbps有线网络连接。

4.实验步骤(2) 分别在两台计算机上安装iperf工具,并设置一台计算机为服务端,另一台计算机为客户端。

(3) 在服务端启动iperf服务: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运行命令"iperf -s"。

(4) 在客户端发起性能测试请求: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运行命令"iperf -c 服务端IP地址",其中服务端IP地址为服务端计算机的IP地址。

(5)等待测试结束,客户端会显示测试结果。

(6)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5.测试结果分析通过对网络性能测试的实施,我们得到了以下测试结果:(1) 传输速度:通过测试工具的报告,我们可以得知网络的最大传输速度。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得到的传输速度为80Mbps,接近网络的理论最大带宽。

(2) 延迟:通过测试工具的报告,我们可以得知网络的延迟情况。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得到的延迟为10ms,属于较低的延迟。

(3)稳定性:通过测试工具的报告,我们可以得知网络的稳定性,即是否存在丢包现象。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没有观察到丢包现象,说明网络的稳定性较好。

6.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估,得到了相对准确的结果。

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网络的传输速度接近理论最大带宽,说明网络的带宽利用率较高。

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总结

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总结

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总结第一篇: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总结网络实验总结这学期的网络实验我确实学到了不少网络通信方面的知识,串口通信,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知识,通信网络的构成,如何组织规划一个网络。

路由器的配置,交换机的配置,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虚拟机的建立和使用等等。

总体感觉不错,在实验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对一些通信设备有了感官上的了解,软件模拟和实际却是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学习专业知识就应该多实践,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软件模拟,那总归是空想,不能通过实践的检验,模拟一千遍也没用,到实际动手时还是什么都不会。

通过实际动手,还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让同学们有兴趣去主动的学习,而且更加珍惜难得的上课时间。

串口通信实验,串口线的焊接工艺很重要,要多练习,掌握焊接技巧。

焊接完毕,塑料外壳不能急于安装,要先测试各个接口是否连通或者短路,以及是否与金属外壳短路。

2号和3号针脚是分别用于接收数据(RXD)和发送数据(TXD),实现串口通信。

5号针脚用于接地(GND)。

测试完毕,合格之后再安装塑料外壳。

装上外壳之后还要再测试,测试合格,才能用来连接两台计算机。

端口属性设置时,要“还原为默认值”,使每秒传送位数为9600B。

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实验,主要是进行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把交换机的端口划分Vlan。

两个不同的交换机上相同的Vlan可以相互通信,前提是24口要打上Trunk。

如果使用三层交换机,因为其具有路由的功能,可以将Vlan设置IP地址,这样使用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可以使不同的Vlan之间也可以跨交换机互相通信。

通过交换机之间的端口聚合,可以加大通信的数据传输效率,大大节省通信时间。

Winsock通信编程实验,完成了WinSock通信,使用VB编程完成两台计算机之间的Winsock通信。

两台计算机都可以同时作为服务器和客户端,只要在属性中设置好两台计算机中WinSock组件的属性即可,如IP地址,通信端口号等。

计算机网络实验2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2报告

实验二报告姓名:XX学号:201430XXXX班级:1001XXXX指导教师:XXX时间:2016.11.21.实验名称网络连通性测试与网络命令验证2.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网线连接设备的方法。

2.掌握常用网络命令。

3.实验原理图2-1 是连接示意图。

4.试验方法及具体步骤1.连接设备步骤:关闭计算机电源→按照图示连接设备→打开计算机电源。

2.网络属性设置步骤:控制面板→网络和拨号连接→本地连接→属性→Internet 协议(TCP/IP)→属性→将一台计算机的IP 地址分别设置为:192.168.7.59另一台设置为192.168.7.60,子网掩码全部为:255.255.255.0。

3.测试网络连通性使用Ping 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步骤:在IP 地址为192.168.7.59的计算机上打开“开始”→“运行”→输入“cmd”→确定→在DOS 提示符下键入命令“Ping 192.168.7.60”、→如果出现类似于“Reply from 192.168.0.2……”的回应,说明TCP/IP 协议工作正常;如果显示类似于“Request timed out”的信息,说明双方的TCP/IP 协议的设置可能有错,或网络的其它连接有问题。

重新设置后再次测试。

4.查看网络设置使用Ipconfig 命令查看网络设置,下面的命令测试全部在DOS 提示符下完成(1)键入Ipconfig 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基本TCP/IP 配置。

(2)键入Ipconfig/all 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完整TCP/IP 配置。

5.测试其它网络命令(1)键入net view \\Computer Name 查看由\\Computer Name 计算机共享的资源列表。

如果显示“There are no entries in the list”消息则在指定的计算机上没有文件或打印共享。

如果“System error 53 has occurred”消息,可能是计算机名称不正确或网关(路由器)没有运行。

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报告

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报告

计算机通信网课程报告姓名:张宇谦指导教师:谢金宝学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学号:电信13-3 班 28号日期:2015 年 12 月 31日--------------------------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实践项目一计算机网络原理1.1 配置网络功能(1)为网卡配置协议(2)Internet 协议(TCP/IP):默认的广域网协议(3)Microsoft 网络客户端:允许计算机访问Microsoft 网络上的资源。

(4)Microsoft 网络的文件打印机共享允许其他计算机使用Microsoft 网络本机上的资源。

(5)QoS 数据包计划程序:提供网络流量控制,包括流量率和优先级服务。

(6)测试网络连接在“运行”窗口中输入“cmd”后,在打开的“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ipconfig - all”命令,如果网卡已配置好,则可以看到类似于图所示的有关网络连接的信息。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1.2 网络协议分析仪Ethereal1)安装WinPcap.2)安装Ethereal。

3)启动系统。

4)分组俘获。

点击“Capture/Start”菜单,出现图1-5 所示的界面。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5)协议分析。

如图所示,在上部的窗口中,有帧编号(No.)、时间(Tirne)、源地址(Source)、目的地址(Destination)、协议(Protoco1)和信息(Info)等列。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图1-7 对第82号帧的分析(6)相关概念顶部视图包括网络分组的简要情况列表,用户能够滚动列表并进行选择。

北邮计算机学院大三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北邮计算机学院大三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0211490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目录目录 (2)实验二:IP和TCP数据分组的捕获和解析 (3)1. 实验类别 (3)2. 实验内容和实验目的 (3)3. 实验学时 (3)4. 实验组人数 (3)5. 实验设备环境 (3)6. 实验步骤 (3)6.1 准备工作 (3)6.2 捕获DHCP报文并分析 (3)6.3 分析数据分组的分片传输过程 (4)6.4 分析TCP通信过程 (4)6.5 撰写实验报告 (4)7. 实验结果记录及分析 (4)7.1 捕获DHCP报文并分析 (4)7.2 分析数据分组的分片传输过程 (10)7.3 分析TCP通信过程 (12)8. 实验心得 (19)实验二:IP和TCP数据分组的捕获和解析1.实验类别协议分析型2.实验内容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内容:1)捕获在连接Internet过程中产生的网络层分组:DHCP分组,ARP分组,IP数据分组,ICMP分组。

2)分析各种分组的格式,说明各种分组在建立网络连接过程中的作用。

3)分析IP数据分组分片的结构。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计算机上网的工作过程,学习各种网络层分组的格式及其作用,理解长度大于1500字节IP数据组分片传输的结构。

4)分析TCP建立连接,拆除连接和数据通信的流程。

3.实验学时4学时。

4.实验组人数每组1人,进行数据捕获并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5.实验设备环境1台装有Windows XP 操作系统的pc机,要求能够连接到Internet,并安装WireShark软件。

6.实验步骤6.1准备工作启动计算机,连接网络确保能够上网,安装WireShark软件。

6.2捕获DHCP报文并分析第一步:开启WirkShark监控,设置捕获过滤器,仅捕获UDP报文Capture ==>Interfrace==>选中所用网卡==>点击Start第二步:设置WirkShark显示过滤器,在工作画面Filter设置udp.port==68,这样在捕获的报文中,仅显示UDP端口号68的报文(DHCP报文)第三步:在DOS窗口执行命令ipconfig/release先释放已经申请的IP地址,再执行ipconfig/renew,就可以在WireShark上看到DHCP的四次握手获得IP地址,缺省路由DNS等参数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指导教师:宿红毅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安排一、说明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总学时54,其中课程讲授40学时,课程实践环节14学时。

二、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包括:1.利用WinSock编程接口实现点对点通信(2学时)2.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6学时)3.设计并实现一个SMTP邮件发送程序(6学时)4.设计并实现一个POP3邮件客户程序(6学时)5.设计并实现一个FTP客户端程序(6学时)6. 设计并实现一个网络下载程序(6学时)7.利用WinPap实现网络数据链路层帧捕获,显示分析帧和上层包结构。

(6学时)实验要求:1.所有设计的程序采用C/C++编写,在Windows或Linux下运行。

2.点对点通信实验和WinPcap抓包程序是必须完成的内容,其它五个题目可以任选一个完成。

3.最终提交软件设计报告、源程序和运行结果界面(截图)。

实验一WinSock点对点通信程序1.实验目的WinSock是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Socket编程接口,通过WinSock函数库可以实现基于TCP/IP协议的进程之间通信。

●理解基于WinSock的客户/服务器概念●掌握使用WinSock进行编程的方法●了解常见WinSock开发模式的使用2.实验内容基于WinSock开发一个简单的客户/服务器文本传输程序,客户端能够发送由标准输入得到的文本,服务器能够接收并将其显示在标准输出上。

3.实验环境程序运行环境为以太网,采用TCP/IP协议栈,网络操作系统为Windows。

程序开发环境为Visual C++6.0版本。

4.实验步骤步骤1 需求分析程序功能为:(1)服务器可以接受任何客户的连接(2)服务器在同一时刻只能与一个客户通信,直到该客户退出才可以接收下一个客户(3)客户程序使用命令行参数指定服务器地址(4)客户端输入的文本都发送给服务器(5)客户使用Ctrl+C键停止发送,关闭连接步骤2 服务器程序开发以Visual C++ Console控制台程序的形式编写服务器程序,服务器程序采用循环服务器的模式,不支持多线程操作。

大二计算机网络实训总结6篇

大二计算机网络实训总结6篇

大二计算机网络实训总结6篇第1篇示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二计算机网络实训课程更是让我们有机会真正地手动搭建、配置和管理网络,深入理解网络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不仅提升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论认识,更锻炼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本次实训总结,我将结合课程内容和个人经验,对大二计算机网络实训进行梳理和总结。

我们在实训课程中学习了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通过搭建局域网、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了解了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和数据传输的原理。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深入学习了TCP/IP协议、子网划分、IP地址分配等知识,掌握了网络通信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的配置和使用。

通过模拟网络攻击和防范演练,我们认识到网络安全对于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加强了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在实验中,我们还学习了网络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的方法,提高了网络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大二计算机网络实训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包括网络仿真实验、项目设计等。

通过参与实验项目,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网络技术的理解,更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项目设计中,我们结合课程知识,设计了一个完整的网络方案,实现了网络需求与解决方案的对接,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大二计算机网络实训课程是我在大学学习中的一次重要实践经历。

通过实验操作和项目设计,我不仅掌握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希望通过不懈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师,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贡献。

【总字数:458】第2篇示例:大二计算机网络实训总结在大二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有一门非常重要且具有实践意义的课程,那就是计算机网络实训。

《计算机通信网 》实验1、2

《计算机通信网 》实验1、2
17
接收方被淹没
接收方的接收缓冲区大小有限
大概相当于2个接收窗口大小 如果接收方点击“提取数据”按钮的速率较慢
(即模拟接收机处理速度较慢),发送方多次 发送很容易造成接收方缓冲溢出 实验软件不提示缓冲区溢出
实验者需要通过一定的流量控制手段或协议 进行流量控制,防止接收方被淹没
18
4.6 实验日志
核心思想
为避免发送方重传时,重复传输那些正确接收 的帧,让发送方只重传错误的帧。
0
1
2
3
4
5
问题:发方的缓冲
6 7
区要多大才够?
8
才能回头找到?
9 10
6
11
12
27
RR(1) RR(2) RR(3) RR(4) RR(5) RR(6)
REJ(6) REJ(6) REJ(6) REJ(6) RR(11) RR(12) RR(13)
小组讨论制定一个成帧方式,以便接收方正 确解码
7
4. 通信模拟软件的使用
建立连接 发送数据
编码 成帧
接收数据
帧同步、识别 解码
实验日志
8
4.1 建立连接:通过组名建 立
通过在实验软件中设置相同的组名,同一小 组的两台计算机之间方能建立通信关系
9
组名冲突
实验软件模拟的是点到点信道,如果多个小 组取相同名字,则它们都无法建立通信关系
这是软件模拟真实信道状态的结果 实验者必须考虑如何成帧,以正确提取数据
15
2006 SPLENG
信道误码
实验软件模拟信道误码是通过在发送时加错 误位和接收时加错误位来得到,虽然真实的 信道误码不主要由接收机或发送机产生,但 软件模拟后的结果与真实信道相同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网络传输速率的测试与探究一、实验目的:1.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速率概念及其原理;2.学习如何测试网络传输速率;3.探究不同网络环境对传输速率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1.若干台联网计算机;2.网络测试软件(如iperf);3.计时器;4.实验用数据传输网络。

三、实验步骤:1.计划网络拓扑,确定测试机器和网络环境。

2.安装并配置iperf软件。

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模式(客户端或服务器端)。

4.使用iperf测量网络传输速率,记录结果。

5.在不同网络环境下进行测试,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6.比较不同网络环境下的传输速率,分析原因。

四、实验数据及结果:1.根据实验步骤测量得出不同网络环境下的传输速率数据,并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平均传输速率,并进行比较。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1.分析不同网络环境下的传输速率数据,比较其差异性。

2.分析导致传输速率差异的原因,如网络带宽限制、网络拥塞等。

3.讨论影响传输速率的其他因素,如数据包大小、网络延迟等。

4.讨论如何优化网络传输速率,提高网络效率。

六、实验结论:1.总结实验结果,对不同网络环境下的传输速率进行归纳和总结。

2.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如选择合适的网络环境、避免网络拥塞等。

七、实验心得:1.总结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2.评价实验设计和实施的合理性,提出改进建议;3.总结实验对个人学习的影响,并展望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以上是一个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的模板,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

实验报告的重点是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合理讨论,以展示实验的目的、结果与结论。

计算机网络协议仿真实验(第二版)

计算机网络协议仿真实验(第二版)
目录
【实验环境】------------------------------------------------------------1 【网络协议仿真器的使用说明】--------------------------------------------3 【网络协议分析器的使用说明】--------------------------------------------10 【实验一 以太网数据帧的构成】------------------------------------------13 【实验二 IP 地址分类与数据包组成】--------------------------------------18 【实验三 地址解析协议 ARP】--------------------------------------------24 【实验四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 ICMP】-------------------------------------29 【实验五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38 【实验六 TCP 协议】----------------------------------------------------44 【实验七 TELNET 和 FTP 协议】------------------------------------------50 【实验八 DNS 域名解析协议】--------------------------------------------56 【实验九 SMTP 和 POP 协议】--------------------------------------------62 【实验十 SNMP 协议与网络管理】----------------------------------------69 【实验十一 HTTP 协议】-------------------------------------------------74 【实验十二 WINS 和 NETBIOS 协议】---------------------------------------80 【实验十三 SOCKET 网络程序设计】--------------------------------------86 【实验十四 网络性能监测及故障分析】------------------------------------98 【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103

北京科技大学控制网络技术实验

北京科技大学控制网络技术实验

实验二最简网络互连一、实验目的1、掌握路由器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以及模式之间的切换;2、掌握路由器端口的常用配置参数;3、查看路由器系统和配置信息,掌握当前路由器的工作状态。

二、实验内容1、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2、修改“网络实验”网卡的IP地址;3、给路由器接口配置IP地址。

三、实验所用仪表及设备R1762路由器(1台)、主机(2台)、直连线(2条),拓扑如下:四、实验步骤1、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熟悉在进行下面的实验之前首先预习《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中实验四----路由器基本配置实验,熟悉基本配置命令。

必须掌握的命令:●模式切换命令;●Show命令:show ip route,show interface,show running-config,showip interface brief等;●IP地址配置命令:ip address;●Ping命令;●No命令。

注意:在进行下面实验之前使用no命令清除所有已存在的配置。

2、线缆连接两个人一组,选择1台路由器,2台PC机,在配线架上找到两台PC机所对应的接口和路由器对应的接口,使用直连双绞线将两台PC机的接口和路由器的接口分别进行连接。

详细记录实验拓扑结构。

3、配置路由器IP地址配置路由器的f1/0以太网口地址为172.16.1.1 255.255.255.0;配置路由器的f1/1以太网口地址为10.0.0.1 255.0.0.0;R1762> enableR1762#show ip interface brief 查看端口命名及状态R1762#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R1762 (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 切换到端口模式R1762 (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 给端口地址R1762(config-if)# no shutdown 开启端口(默认关闭)R1762(config-if)#exit 退回一级R1762 (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1/1R1762(config-if)# ip address 10.0.0.1 255.0.0.0R1762(config-if)# no shutdown4、PC机IP地址配置右键点击PC机上“网上邻居”,选择“属性”,找到“网络实验”,右键点击“属性”,选择“TCP/IP”,可配置IP地址和相应掩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
实验仪器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实验名称实验二网际协议IP
系别__计算机学院_
专业___ 网络工程
班级/学号_ 0903/**********
学生姓名张昭
实验日期2011.11.04 成绩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 _ 高卓_ _
实验二网际协议IP 【实验目的】
1.掌握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
2.掌握IP校验和计算方法
3.掌握子网掩码和路由转发
4.理解特殊IP地址的含义
5.理解IP分片过程
【实验学时】
建议4学时
【实验环境配置】
该实验采用网络结构二(我作为主机A参与本次实验)
【实验原理】
一. IP报文格式
IP数据报是由IP首部加数据组成的,IP首部的最大长度不超过60字节。

下图 IP数据报文格式:
二. IP分片
链路层具有最大传输单元(MTU)这个特性,它限制了数据帧的最大长度。

不同的网络类型都有一个上限值。

以太网通常是1500。

如果IP层有数据包要传输,而数据包的长度超过了MTU,那么IP层就要对数据包进行分片操作,使每一片长度都小于MTU。

IP首部中“16位标识”、“3位标志”和“13位片偏移”包含了分片和重组所需的信息。

另外,当数据被分片后,每个片的“16位总长度” 值要改为该片的长度值。

三. IP路由表
大部分网络层设备(包括PC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等)都存储着一张记录路由信息的表格,称为路由表。

一张路由表由许多表项组成。

网络层设备收到数据报后,根据其目的IP地址查找路由表确定数据报传输的最佳路径(下一跳)。

然后利用网络层的协议重新封装数据报,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把数据报转发出去。

路由表的项目一般含有五个基本字段:目的地址、网络掩码、下一跳地址、接口、度量。

路由表匹配顺序如下:
●直接交付:路由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交付主机的本网络地址。

●特定主机交付:路由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某台特定主机的IP地址。

●特定网络交付:路由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另一个网络的地址。

●默认交付:路由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一个默认路由器(默认网关)。

四. 路由选择过程
路由选择模块从IP处理模块接收到IP分组后,使用该分组的目的IP地址同路由表中的每一个项目按特定的顺序(路由表匹配顺序)查找匹配项,当找到第一个匹配项后就不再继续寻找了,这样就完成了路由选择过程。

匹配路由表项的方法是将IP地址与路由表中的一个项目的“子网掩码”进行按位“与”操作,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该项目的“目的地址”,如果等于,则匹配成功,否则,匹配失败。

路由选择模块的工作过程:
【实验步骤】
主机B启动静态路由服务(方法: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

按照拓扑结构图连接网络,使用拓扑验证检查连接的正确性。

练习一:编辑并发送IP数据报
1.主机A启动仿真编辑器,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
MAC层:“目的MAC地址”设置为主机B的MAC地址(对应于172.16.1.1接口的MAC)。

IP层:“生存时间”设置为128;
“源IP地址”设置为主机A的IP地址(172.16.1.2);
“目的IP地址”设置为主机E的IP地址(172.16.0.2)。

生存时间128
使用仿真编辑器的“手动计算”校验和;再使用仿真编辑器的“自动计算”校验和,将两次计算结果相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重新计算。

●I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那些内容?
答:IPv4分组中的校验和只对头部进行,而不再数据部分进行。

2.在主机B、E上启动协议分析器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开始捕获数据。

3.主机A发送第2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4.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
下问题:
●第2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B到达主机E后,
报文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的字段,并
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报文数据发生变化。

发生变化的字段有:“生存时间”和“首部校验和”。


因是主机B为路由器,数据包每经过一路由器“生存时间”字段的值会减1,并重新计算校验和。

5.将第2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的“生存时间”设置为1。

重新计算校验和。

生存时间为1
6.主机B、E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7.主机A发送第6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8.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
下问题:
主机B、E是否能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当主机B对应于172.16.1.1的接口可以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这时的报文生存时间为1,当主机B接收到A发送的报文后,生存时间减一;但当主机B对应于172.16.0.1的接口转发时,主机E就不能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

原因是当“生存时间”字段的值减至为0时,路由器将该报文丢弃不进行转发。

练习三:IP数据报分片
1.在主机B上使用“开始\程序\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工具\MTU工具”设
置以太网端口的MTU为800字节(两个端口都设置)。

2.主机A、B、E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
ICMP协议)。

3.在主机A上,执行命令ping -l 1000 172.16.0.2。

4.主机A、B、E停止捕获数据。

主机E如下图所示,重新定义过滤条件(取一个ICMP
数据包,按照其上层协议IP的Identification字段设置过滤)。

5.主机E恢复默认过滤器。

主机A、B、E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6.在主机A上,执行命令ping -l 2000 172.16.0.2。

7.主机A、B、E停止捕获数据。

察看主机A、E捕获到的数据,比较两者的差异,体会
两次分片过程。

答:第一次传输的数据长度为1000bytes,而MTU为800,因此需要进行1次分片,第二次传输的数据长度为2000bytes,而MTU为800,因此需要进行2次分片。

More fragments字段值为1表示之后还有分片;Fragment offset字段指明了当前分片包在与其它分片包被重新组装成一个单独数据包时,应该位于数据包的什么位置上。

值为8的整数倍。

在本实验中,MTU 为800,因此传输的数据量最大为800-20(IP首部长度)= 780,而780不是8的整数倍,因此分片序号2 的Fragment offset字段值为776(8的整数倍且最接近780)。

8.主机B上使用“开始\程序\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工具\MTU工具”恢复以
太网端口的MTU为1500字节
【思考问题】
1.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答:IP地址基于逻辑,比较灵活,不受硬件限制,也容易记忆。

MAC地址在一定程度上与硬件一致,基于物理,能够标识具体。

这两种地址各有好处,使用时也因条件而采取不同的地址。

由于IP只是逻辑上标识,任何人都随意修改,因此不能用来标识用户;
而MAC地址则不然,它是固化在网卡里面的。

从理论上讲,除非盗来硬件(网卡),否则是没有办法冒名顶替的。

这就是MAC地址的好处。

2.不同协议的MTU的范围从296到65535,使用大的MTU有什么好处?使用小的MTU有什么好处?
答:使用大的MTU可以有效的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提高效率),但MTU值越大支持的物理网络就会越少。

使用小的MTU可以获得多数物理网络的支持,但传输速率明显降低(降低效率)。

3.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答:只校验首部数据可最大的好处是降低校验和的运算量,有效地提高了网络层对IP 数据报的处理效率。

缺点是无法对数据进行校验,无法判断报文的正确与否,报文对不对都会转发,而不进行修定、无法对首部以外的数据部分进行校验,所以IP数据报数据部分的正确性必须等传送到目的端依靠高层协议(TCP,UDP)来校验。

【实验总结】
在学习本章内容的时候,无法彻底理解本章的重点。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以及IP校验和计算方法(只校验首部——首部校验和)并理解了IP分段过程。

对MTU(最大传输单元)的要求和格式有了深刻的理解。

为了使IPv4协议与物理网络无关,协议设计者决定使IPv4数据包的最大长度等于最大传输单元,其目前定义值是65535字节。

如果使用具有此值的MTU协议,那么可是传输更加有效。

对其他一些物理网络,我们就要将数据进行分割,使其能够通过这些网络。

这章主要要求我们队IPv4和IPv6的数据报的格式。

和数据报与分段的相关的字段。

还有IPv4分组中的校验和过程和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