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8课《美丽的颜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_美丽的颜色 拓展阅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_美丽的颜色 拓展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23c089ab941ea76e58fa0489.png)
第8课《美丽的颜色》拓展阅读母爱是一滴桃花水初春的桃花水,如同美女的眼神,清澈而美丽,用它抹洗脸庞,可以使皮肤美丽而白皙——在我的故乡有这样的习俗。
而我从一生下来就全身黝黑,这令母亲伤透了脑筋。
桃花打苞的时候,妈妈就开始上山找泉源。
按照当地的习俗,三月三太阳升起之前,用清澈的桃花水沐浴,女儿就会出落得桃花一般美丽、清水一般灵秀。
不管是否真是如此,妈妈都决定要试一试。
夜幕时分,妈妈就起床挎着木桶进山,去寻找人迹罕至的桃花源。
村后有一座桃花山,山上桃树遍野,桃花满天,泉水很多,但源头在山顶的一座古寺里。
每年三月三这一天,去找桃花水的女子极多,要想取得头水是不容易的事。
妈妈在寺院的门前守了一夜,在鸡叫头遍的时候,寺院开门,妈妈随众人一起往里奔跑。
人流中有抢烧头香的,有争桃花泉头水的,妈妈总是奋勇当先,舀取桃花水。
连续六年,妈妈都冲在最前面,取得三月三桃花源的头水,回来给我洗脸沐浴。
不知道真是桃花水的功效,还是女大十八变,我想更多的也许是妈妈的心意感动了天仙与花神吧——在我入小学的时候,没有谁还看得出,我曾经是一个黑炭一般的女婴。
妈妈很欣慰,但她依然习惯在每年的三月三排队上山,挑那一担桃花水给家人洗脸。
她说,洗一洗,脸会漂亮,心会清明,日子会更吉祥。
直到我的两个哥哥带城里的新嫂子进门,妈妈还让我陪她上山担桃花水给嫂子们用。
这时的我读中学了,嫂子们说我“正是花骨朵的年纪”。
此时,妈妈的鬓发已经苍白,担水的身姿也不再矫健,但妈妈的笑容美好依然,她的心清如水,从未改变。
嫂子们似乎很虔诚,尤其是听家里人讲了我的故事,她们笑了:“母爱是一滴桃花水,洗一洗,就会跟三妹一样年轻秀美。
”我害羞地捂起脸庞,在指缝中看到,嫂子们在哗啦啦的桃花水里,洗手,洗脸,洗心窝——她们说,洗一洗,千里万里之外,都能闻得见家乡的桃花香,睡梦中都有漫山桃子甜。
哥哥们却说:“这是妈妈把勤劳朴实的家风传给媳妇们了!”岁月深处,年年桃花开。
多年后远离家乡求学和工作的我,跟哥哥嫂嫂们天各一方,妈妈经常跟着我们这里住住那里住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47352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8.png)
举例:讲解红色象征热情、积极,生活中常见于红旗、警示标志等;黄色象征阳光、希望,应用于安全标志、道路标线等。
2.教学难点
-颜色混合原理的理解:学生容易混淆三原色与三间色,难以把握混合比例对颜色变化的影响。
-颜色搭配的运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难以熟练运用颜色搭配方法,使作品显得单调或过于杂乱。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颜色的基本概念、混合原理和搭配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颜色知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美术创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结束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效果还是不错的。大家对于颜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颜色的搭配:学习如何运用对比色、互补色等颜色搭配方法,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4.实践活动:通过手绘、拼贴等形式,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颜色知识创作出美丽的作品。
5.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颜色现象,了解颜色在日常生活、艺术等领域的作用。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颜色知识,提高审美观念,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实践活动方面,我觉得可以尝试增加一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更充分地运用所学知识。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颜色搭配不够大胆,作品显得较为保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创新,培养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还算不错,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我决定在课后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拓展阅读:两条路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拓展阅读:两条路](https://img.taocdn.com/s3/m/d24c9bbefad6195f302ba658.png)
两条路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
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
老人又低头看着地面,几个比他自己更加无望的生命正走向它们的归宿。
老人在通往那块地方的路上,也已经消磨掉六十个寒暑了。
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过失和懊悔之外,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别人的东西。
他(),(),(),一把年纪折磨着老人。
(一)(二)(三)(四)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他父亲将他置于两条路的入口──一条路通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田野里丰收在望,柔和悦耳的歌声四处回荡;(五)另一条路却将行人引入无底深渊,从那里涌流出来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满处蠕动,吐着舌箭。
(六)这人仰望着昊天,苦恼的失声喊到:“青春啊,回来!父亲哟,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七)可是,父亲以及他自己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空闪烁着幽光,那光亮游移明灭,瞬息即逝了。
那是他轻抛浪掷的年华。
他看见天空中一颗流星陨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之中,那就是他自身的象征。
徒然的懊丧像一支利箭穿射了老人的心脏。
他记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晚,载誉而归,无比快乐。
(八)高耸的教堂钟楼鸣钟了,钟声使他回忆起儿时双亲对他这浪子的疼爱。
他想起了发蒙时父母的教诲,想起了父母为他的幸福所作的祈祷。
强烈的羞愧和悲伤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亲居留的天堂。
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泫然坠下,他绝望地大声呼唤:“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
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儿时做的一个梦。
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个错误错误,眼下却还年轻。
他虔诚地感谢上天,时光仍然是属于他自己的。
他没有堕入漆黑的深渊,尽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
(九)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逡巡,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在魆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跄,再来痛苦地叫喊:“青春呀,回来!还我韶华!”那只是能是徙劳的了。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261b8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8.png)
1.教学重点
-词汇与短语运用: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如“璀璨”、“斑斓”、“熠熠生辉”等,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运用。这些词汇不仅有助于学生丰富语言表达,还能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句子结构与修辞手法:分析课文中的排比句、对仗句等结构,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些知识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
最后,我认识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同时,我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中描绘的美丽颜色的基本概念、词汇运用和修辞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并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阅读与理解,重点词汇、短语学习,句子结构分析,作者情感表达及修辞手法探究。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把握作者描绘的“美丽的颜色”所代表的深层含义;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璀璨、斑斓、熠熠生辉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美丽的颜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美丽景色?”比如,夕阳下的天空、雨后的彩虹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课文中描绘的美丽颜色的奥秘。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语文《8美丽的颜色》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语文《8美丽的颜色》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80c4b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c.png)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语文《8美丽的颜色》优质课教学设计课程名称:8美丽的颜色教材版本: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语文教学目标:1. 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述颜色的表达方式;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事物及情感的色彩感知和表达能力;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颜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修辞手法在描述颜色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运用修辞手法描述颜色。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教具、图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片,激发学生对颜色的兴趣,引入本课的话题。
Step 2:新课呈现(10分钟)1. 教师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2. 看图感知:通过多媒体或课件,呈现一系列生动的图片,让学生看图感知颜色。
Step 3:阅读理解(15分钟)1. 合作阅读:学生分组阅读课文《8美丽的颜色》,理解文中对颜色的描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讲解难点:讲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教师带领全班一起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颜色的理解。
Step 4:修辞手法应用(20分钟)1. 探究与讨论:教师通过多媒体或课件,展示一些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述颜色的句子,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讨论修辞手法在描述颜色中的应用。
2.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颜色,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编写一段描述该颜色的文字。
各组展示并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Step 5:拓展延伸(10分钟)学生在课后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颜色的短文,展示自己对颜色的理解和感受。
Step 6: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修辞手法在描述颜色中的应用,并布置相关作业。
Step 7:课后复习与预习(5分钟)学生在课后复习本节课的内容,预习下节课的知识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修辞手法在描述颜色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事物及情感的色彩感知和表达能力,并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文本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afba101a32d7375a5178017.png)
《美丽的颜色》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本文选自《居里夫人》第二卷。
左明彻译。
有删改。
题目是编者加的。
《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母亲去世3年后写成。
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事迹,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
描写出了居里夫人坚定、刚毅、顽强、谦虚、视金钱如粪土的可贵精神。
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居里夫人年表,是一本很详实的个人记录。
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27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居里夫人传》这本书讲的是居里夫人一生中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波兰的科学家,她发现了化学元素——镭。
而镭的发现过程,是大家在这本书中最感兴趣的部分。
有一年,居里夫人读了伯克勒尔的文章,里面讲到了具有放射性的元素——铀。
居里夫人对此很感兴趣,但她的实验证明,铀里面一定有一种放射性更强的元素。
于是,她决定提炼铀,找出那种神秘的元素。
一年、二年、三年……整整过了十二年,她终于获得了几克宝贵的镭!2.文题诠释《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第二卷。
左明彻译。
有删改。
题目是编者加的。
那问题“美丽的颜色”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指放射性金属元素镭自身的色彩及发光而产生的美景。
纯净的镭是银白色的,居里夫妇于1902年提取出的是氯化镭。
氯化镭是白色固体,其中的镭会产生镭射线,使装它的玻璃容器产生蓝色荧光。
二是指居里夫妇的人格魅力。
在简陋而艰苦的环境下,居里夫人刻苦钻研、坚韧执着、以苦为乐,最终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
但是她的人生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
3.主旨本文只撷取几个细节,稍加点染,就记述了居里夫妇提取镭元素(镭:一种放射性元素,具有很强的放射性,并能不断放出大量的热。
)的工作情景。
全文以“极端的艰苦”与“极大的快乐”贯穿始终,形象地表现出居里夫妇对于“镭”的爱恋,以及由这种爱恋所带来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的工作热忱。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8《美丽的颜色》(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8《美丽的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f0404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0.png)
8*《美丽的颜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文中引用居里夫人言行的作用。
4.感受科学发现的艰辛,领略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引用居里夫人言行的作用。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间,如何在艰巨的环境里提取镭的,你了解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一探究竟吧!二、检查预习1.背景介绍。
(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居里夫人的情况,老师补充、明确)2.给加点的字注音。
简陋.(lòu)炽.热(chì)骤雨猝.至(cù)窒.息(zhì)吹嘘.(xū)沸.腾(fèi)咽.喉(yān)溶液.(yè)触.目(chù)踱.步(duó)3.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炽热:温度高,极热。
炽,(火)旺。
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夸张地宣扬。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谨慎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忽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本文记叙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2.速读课文,居里夫妇是在哪儿发现镭的?他们工作的环境怎样?明确: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里发现镭的。
工作的环境非常艰苦,因为这是一个残破的小屋,棚顶是玻璃的,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下雨的时候雨会落在地上,工作台上,下霜的时候,把人都冻僵了,同时还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另外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又极其简陋,没有排有害气体的“通风罩”等。
3.在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中,居里夫人的主要工作是什么?你觉得她的工作怎样?明确:居里夫人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让自读真正发生 《美丽的颜色》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让自读真正发生 《美丽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8728d216af45b307e871977d.png)
让自读真正发生——《美丽的颜色》教学思考《美丽的颜色》是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第二卷。
文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不作任何渲染、铺陈,只用娓娓道来的方式,深情、舒缓地展示一个个镜头,令读者仿佛见证了残破的棚屋下,居里夫妇工作的无比艰辛,对科学发现的热切期盼,以及最终成功的巨大幸福,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编者选进这篇文章,使之与其他三篇文章共同建构成回忆性散文、传记单元,是因为“它们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又可成为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有助于我们了解别样的人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1]。
那么,作为一篇自读文章,怎样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呢?我们可以用标题《美丽的颜色》去串联教学内容,架构教学环节,让自读真正发生。
一、猜问题,整体感知传记内容实录一师:都读过这篇《美丽的颜色》了,老师想问的问题是……猜猜老师会问什么问题?(学生惊讶)生: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师:哦,是这个问题吗?哪个同学能回答他的问题?生:文章写了居里夫人和她的先生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科学研究,终于发现了神奇的镭。
师:说得很好。
这个问题看来同学们是会回答的,再猜猜老师要问的问题。
生:是不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老师笑着请其他同学回答)生:文章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的次女,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生:还有让全世界的人都能记住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感受科学家的伟大与崇高。
师:借用文章最后一句话来说,也是让我们永远记得看荧光的一晚,永远记得科学家给我们带来的科学奇观和心灵震撼。
生:老师,我觉得你要问我们:居里夫人是一位怎样的人?师:哦,那你觉得居里夫人是怎样的人呢?生:她不畏艰辛,不怕苦累,敢于奉献,对科学研究孜孜不倦。
生:她对科学事业无比热爱,不畏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镭的提取工作中去。
生:居里夫妇很幸福,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很专注,很坚定。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 8 美丽的颜色》优质教案_0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 8 美丽的颜色》优质教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f8aa6a097e21af45b207a84b.png)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
2.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3.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通过默读、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篇消息,题目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谁?对,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二、通读课文,概括镜头内容1、看阅读提示第一段文章记述了居里夫人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作者像一个摄影师,充满深情地将一个个镜头展示出来。
我们防具看到了居里夫人的坚守与乐观。
让我们跟随居里夫人女儿爱芙局里细腻的笔触,亲历那一个个镜头,去看一看,去感受领略2、“美丽的颜色”是什么?找到原文读一读3、课文最后一段的镜头中,局里夫人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那“美丽的颜色”,黑色的底色下闪烁着点点蓝光,宁静而迷人。
但他们在这棚屋中,寒暑四年里的其他镜头,又是什么颜色呢?朗读课文,选择一个你感受深刻的镜头,细细品读,仿照示例做好批注,突出你感受的色彩并说明理由。
(1)例:镜头:居里夫人不停地搅拌沥青原文:她写到道:“我一次炼制20公斤的材料,结果是棚屋里放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
批注:我感受到这个镜头的底色是深灰色,无数的化学矿料,沉重的实验容器,极大的工作强度,漫长的工作时间,能够想象居里夫人在期中精疲力竭,甚至蓬头垢面的样子,而科学探索之路又是迷雾重重。
”(2)同行间的学术讨论原文15段批注:黑白相间的几位沉迷于学术的科学家,在黑板前请声的讨论,用白色的粉笔随意演算,没有浮华,没有喧嚣,没有五光十色,朴素干净,纯粹平静。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cd2b6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8.png)
【导语】《美丽的颜⾊》是艾芙·居⾥写的传记⽂章,出⾃她的作品《居⾥夫⼈传》。
本⽂通过艾芙·居⾥的视⾓形象地描述了居⾥夫妇发现钋和镭的过程。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课⽂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度过的;玛丽·居⾥现在⼜要在⼀个残破的⼩屋⾥,尝到新的极⼤的快乐了。
这是⼀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且微妙的快乐(⽆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个妇⼥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
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燥热得像温室。
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若是下⾬,⾬⽔就以⼀种令⼈厌烦的轻柔的声⾳,⼀滴⼀滴地落在地上,落在⼯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的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若是下霜,就连⼈都冻僵了,没有⽅法补救。
那个炉⼦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完全失望,⾛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才能感受⼀点暖⽓,可是离开⼀步,⽴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然⽽,玛丽和⽪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部分⼯作就必须在院⼦的露天地⾥进⾏。
每逢骤⾬猝⾄,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开着门窗让空⽓流通,以便继续⼯作,⽽不⾄于被烟窒息。
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夫吹嘘过! 后来她写过这样⼀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且⼏乎没有⼈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困难的⼯作做好。
这像是要由⽆中创出有来。
假如我过学⽣⽣活的⼏年是卡西密尔·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中的英勇岁⽉’,我可以毫不夸⼤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活中的英勇时期。
” “……然⽽我们⽣活中最美好⽽且最快乐的⼏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完全⽤在⼯作上。
我常常就在那⾥做我们的饭⾷,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序不⾄于中断。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8美丽的颜色》优质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8美丽的颜色》优质课导学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b955c5fdd5bbfd0a795673d4.png)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美丽的颜色》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一篇自读课文,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为母亲写的一篇传记。
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的时间提取错的过程。
作者镜头似的描述,让人感受到科学发展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语文阅读技巧,但对独立解读课文仍然不够自信,依赖性比较强。
三、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部编自读课文,新教材特别强调讲读课与自读课课型的区别,所以本节课侧重抓住“自读”来进行设计,力图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文本解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与自信。
四、设计过程
(一)课前布置小组自学任务
1.自主拟定学习目标
2.自主选择小组展示内容
自读角度可选择:朗读、批注、比较阅读、读后感、质疑、点评……(二)课堂组织小组汇报,师生点评
(三)课后拓展阅读《我的信念》、《居里夫人传》。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47c99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7.png)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文化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美丽的颜色》的语言表达和色彩描绘方法:重点讲解课文中精准、生动的词汇和句式,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是如何通过色彩描绘来表达情感和意境的。
-不同作家色彩描绘的比较:分析不同作家在描绘同一事物时,色彩运用的异同,强调各自的写作特色。
举例: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可以设计“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并分析其作用”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比喻在色彩描绘中的效果。
-针对色彩描绘的情感表达,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颜色?这些颜色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色彩描绘创意,互相启发,从而突破思维局限。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教学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课文背景,掌握生字词;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色彩描绘,培养审美情趣;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偏离了主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围绕主题展开。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是我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尝试以下改进: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 8 美丽的颜色》优质教案_8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 8 美丽的颜色》优质教案_8](https://img.taocdn.com/s3/m/ecd031bd524de518964b7d6c.png)
“热切”表现出居里夫妇在即将看到镭的期盼、发现镭之后的激动、 文的内容才能答得全
由衷的高兴。
面。
过渡:是啊!这份美丽来得太不容易了!他们没有激动的欢呼,
也没有狂喜的呐喊,因为只有这静穆的仰望才能填满上千个艰辛付出
的日夜。也正是因为过程的太过艰辛,才让他们如此珍视这份美丽!
1、请从全文找找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有哪些艰苦?在找到的句
朗读并在班级中选一
补充资料:在他们发现镭后,为了使镭尽快服务于人民,立即公 位朗读较好的同学在
开了提取镭的方法,拒绝申请专利权。……在她刚开始从事放射性研 配乐中范读,读出激
究时,因为不了解射线对人体的破坏作用,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动、快乐。
后来又长期在条件很差的环境里工作,致使有害物质产重危害了她的
培养学生语言读 的水平
重点小结把主题 提出来,“美丽的颜色” 表面上指的是镭的颜 色,深层含义是指居里 夫妇的美好人格和伟 大精神,便于学生把 握。
的梦,这是一种传承之美。 补充资料 1:在居里夫人的指导下,她的长女伊蕾娜和女婿约里奥
发现了人工放射现象,并于 1935 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伊蕾娜·居里的简朴的生活,对虚荣的蔑视态度和对青年的热情
上全班协助修改。
2、提升学生的语
你的光亮是永恒!她的精神定不朽!
言掌控水平、审美水
你不知道!你闪烁的光亮照着的是最美的容颜!
平,体现语文核心素
——陈雪梅
养。
课后品读《居里夫人传》全书并写读书笔记。
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学生能全面了解 人物,使精神内化。
板书设计
寻找物质美
镭:蓝色荧光
感知精神美 坚定,热情,专注
1、学生浏览补充 资料能够深刻体会居 里夫人对于两个女儿 的影响之大,从而萌生 出自己的理解。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1714adc16f1aff00bed51e25.png)
艾芙·居里
新课导入
居里夫人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
科学史上,熠熠闪光,她的一生是伟大的,也
是美丽的,正如她发现的镭一样,放射出略带 蓝色的荧光。这光芒照射了百年,并且越来越 光彩夺目。今天我们就走过居里夫人的世界, 感受她那伟大的灵魂。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划分结构。
(重点)
2.理解作者多次引用记录,展示心理路程的写法,
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难点) 3.感受科学家的艰辛,领略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作者简介
艾芙•居里(1904-2007),她是著名的 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 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04年出生在巴黎。艾 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 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
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 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 从此镭的存在得到了证实。镭是一种极难得到 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它的形体是有光泽的、像 细盐一样的白色结晶,镭具有略带蓝色的荧光, 而就是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 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在光谱分析中, 它与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谱线都不相同。镭虽然 不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 射性最强的元素。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能进 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以使许多元素 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医学研究发现,镭射 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 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很快都被破 坏了。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 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 对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 的多。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 起来。在法兰西共和国,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 法。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基本原 理,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 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60be17168884868762d6ed.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里度过的;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
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妇女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
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
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的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的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
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然而,玛丽和皮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
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息。
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嘘过!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
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
假如我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
我常常就在那里做我们的饭食,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工序不至于中断。
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
部编人教语文初中八年级上册的《阅读8美丽的颜色》学习教案1
![部编人教语文初中八年级上册的《阅读8美丽的颜色》学习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79003d910661ed9ac51f3ab.png)
《漂亮的颜色》教课方案2、理解领会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映托的手法。
4、领会本文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
【要点、难点】1、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是本文要点。
2、映托的手法是本课难点。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多数喜爱花草,你最喜爱哪一栽花草?请说出原因。
2、历代文人墨客颂扬莲花的诗句好多。
如宋朝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量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尽了西湖六月莲花绽放之态,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而宋朝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
他在南康做郡按时曾劈莲池。
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绽放,披霞含露,亭亭玉立,细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迎面。
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千古名篇。
今日,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
(板书题目、作者)(课件演示)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演示)1、认识“说”这类文体。
2、理解领会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映托的手法。
4、领会本文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
5、正确、流利地背诵《爱莲说》。
三、解题莲:即莲花;“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布谈论或记述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像。
“爱莲说”就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课件演示课题及作者)四、介绍作者(课件演示)周敦颐,宋朝有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字茂叔。
“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五、诊疗测试1、给加点的字注音:(课件演示)蕃淤泥涟亵濯鲜有闻fányūliánxièzhuóxiǎn2、词解说:(课件演示)蕃:多染:沾染(污染)濯:清洗亵:亲密而不隆重鲜:极少宜:理应六、指导朗诵如:“予偏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要读得一气贯穿。
二字句一般“二二”构造,五字句一般“二一二”构造。
七、学生读课文,准备翻译八、学生口译本文粗心九、(课件演示)译文第一段译文:水上、地上各样草木的花,可爱的好多。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c8968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a.png)
《美丽的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和美好品质。
1.3学习课文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课文重点句子,体会居里夫人的精神品质。
2.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居里夫人的科学态度和人生追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居里夫人的美好品质,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观。
3.2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和美好品质。
1.2学习课文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1.1深入分析课文重点句子,体会居里夫人的精神品质。
1.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居里夫人的科学态度和人生追求。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居里夫人的照片和简要介绍她的成就,激发学生对居里夫人的敬仰之情,引出新课《美丽的颜色》。
2.自主学习(1)居里夫人为什么被称为“美丽的颜色”?(2)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美好品质?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课文重点句子,体会居里夫人的精神品质。
(1)引导学生关注居里夫人在科学实验中的严谨态度,如:“她每天清晨四点起床,开始做实验,一直忙到晚上十点,有时还要熬夜。
”(2)引导学生关注居里夫人在生活中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如:“她一生都在追求科学的真理,即使身患重病,也从未放弃。
”4.课堂讨论(1)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对你的启示是什么?(2)你认为居里夫人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5.比较阅读让学生阅读《居里夫人传》中关于居里夫人的相关章节,比较课文与传记中的描述,分析居里夫人的科学态度和人生追求。
6.课堂小结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重点句子。
(2)写一篇关于居里夫人的读后感,不少于500字。
四、课后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了解科学家的事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2.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拓展阅读:传递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拓展阅读: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c1d3c2672cc58bd63086bd58.png)
传递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
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
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
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
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
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
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
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
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
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
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
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
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
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爱是一滴桃花水
初春的桃花水,如同美女的眼神,清澈而美丽,用它抹洗脸庞,可以使皮肤美丽而白皙——在我的故乡有这样的习俗。
而我从一生下来就全身黝黑,这令母亲伤透了脑筋。
桃花打苞的时候,妈妈就开始上山找泉源。
按照当地的习俗,三月三太阳升起之前,用清澈的桃花水沐浴,女儿就会出落得桃花一般美丽、清水一般灵秀。
不管是否真是如此,妈妈都决定要试一试。
夜幕时分,妈妈就起床挎着木桶进山,去寻找人迹罕至的桃花源。
村后有一座桃花山,山上桃树遍野,桃花满天,泉水很多,但源头在山顶的一座古寺里。
每年三月三这一天,去找桃花水的女子极多,要想取得头水是不容易的事。
妈妈在寺院的门前守了一夜,在鸡叫头遍的时候,寺院开门,妈妈随众人一起往里奔跑。
人流中有抢烧头香的,有争桃花泉头水的,妈妈总是奋勇当先,舀取桃花水。
连续六年,妈妈都冲在最前面,取得三月三桃花源的头水,回来给我洗脸沐浴。
不知道真是桃花水的功效,还是女大十八变,我想更多的也许是妈妈的心意感动了天仙与花神吧——在我入小学的时候,没有谁还看得出,我曾经是一个黑炭一般的女婴。
妈妈很欣慰,但她依然习惯在每年的三月三排队上山,挑那一担桃花水给家人洗脸。
她说,洗一洗,脸会漂亮,心会清明,日子会更吉祥。
直到我的两个哥哥带城里的新嫂子进门,妈妈还让我陪她上山担桃花水给嫂子们用。
这时的我读中学了,嫂子们说我“正是花骨朵的年纪”。
此时,妈妈的鬓发已经苍白,担水的身姿也不再矫健,但妈妈的笑容美好依然,她的心清如水,从未改变。
嫂子们似乎很虔诚,尤其是听家里人讲了我的故事,她们笑了:“母爱是一滴桃花水,洗一洗,就会跟三妹一样年轻秀美。
”我害羞地捂起脸庞,在指缝中看到,嫂子们在哗啦啦的桃花水里,洗手,洗脸,洗心窝——她们说,洗一洗,千里万里之外,都能闻得见家乡的桃花香,睡梦中都有漫山桃子甜。
哥哥们却说:“这是妈妈把勤劳朴实的家风传给媳妇们了!”
岁月深处,年年桃花开。
多年后远离家乡求学和工作的我,跟哥哥嫂嫂们天各一方,妈妈经常跟着我们这里住住那里住住。
无论在哪里,白发的妈妈总是以她浩荡的慈爱,给我们兄妹如家乡桃花山水般的担当和滋养。
春风是爱,春水是甜,桃花是我们一家人依偎的温暖与美好。
【考点必练】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它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藏在耳朵里的母爱
这几年,我和姐姐相继在城市里买了房。
73岁的母亲仍住在老家。
为了经常能和母亲团聚,每到周末,我都会和姐姐一起,回老家看望母亲。
假日里,我和姐姐又一起回到老家。
我和姐姐在门前菜园一边种菜,一边闲聊。
我说:“这几年,我的颈椎疼得厉害,很不好受。
”姐姐说:“年纪轻轻,怎会颈椎疼啊?”我笑着说:“我的颈椎疼得厉害,可能是因为经常对着电脑写作的缘故。
”
我和姐姐说话的声音不大,却不料被正在井边洗菜的母亲偷听到了。
母亲一边朝我们走来,一边问我:“怎么了,颈椎疼得厉害?”见母亲过来,我们立即停止了说话。
姐姐连忙小声说:“妈虽然年纪大了,可她耳朵却特别好使,她在偷听咱们说话呢!”
再一个假日,我和姐姐又回到老家,只见母亲从卧室里拿出一台颈椎治疗仪,对我说:“我去镇上医院问了医生,医生说,颈椎病疼得厉害,会引起头晕,此类病做手术会有风险,医生建议我还是给你买一台治疗仪比较实用。
”
母亲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竟生出了万般感触。
原来,上次在老家,母亲偷听我和姐姐的谈话,并悄悄把我得颈椎病的事记在心头,还特地花了好几百元,为我买了一台颈椎病治疗仪。
母亲的耳朵喜欢关注儿女们的谈话,只要母亲在我们附近,我们说话的内容,总逃不过她的耳朵。
其实,这是天下母亲对儿女们爱的本能。
前几年,父亲因病去世了。
年迈的母亲可能因为悲伤过度,耳朵越来越不好使了,有时我们和她说话,
不得不抬高声调,可奇怪的是,虽然每次我和姐姐说话的声音都很小,但是她却听得一清二楚,让我很是费解。
也许,母亲的爱,已全部集中到了她的耳朵上,她很在意儿女们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因为我相信,只有爱,才可以让母亲的耳朵如此灵敏,只要她在我们身旁,哪怕我们有一丝动静,也逃不过她的耳朵。
考点必练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父亲的惊人人缘
父亲是一名话剧导演,真正是一派天然,再没有比他更不会做人的了,他甚至连一些最常用的寒暄絮语都没有掌握。
比如,他与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战友见面,那叔叔说:“你一点儿也没老。
”他则回答道:“你的头发怎么都没了?”弄得对方十分扫兴。
他不喜欢的、不识趣的客人来访,他竟会在人家刚转身跨出门槛时,就朝人家背后扔去一只玻璃杯。
奇怪的是,像他这样不会做人的人,却有着惊人的人缘。
1978年,父亲的胆囊炎发作,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男演员自发排了班次,两小时一班地轮流看护他,准时准点,不曾有误。
我们经常看到演员们以他为素材演编的长篇喜剧,比如,喝了药水之后,发现瓶上所书:服前摇晃,于是便拼命地晃肚子;再比如,将给妈妈的信投到“人民检举箱”,等等。
曾有个朋友写过关于他的文章,提及一则传说,说他往鸡汤里放洗衣粉——他误以为是盐。
而这位朋友却不知道,我父亲是连洗衣粉也不会朝鸡汤里放的。
就在不久之前,他还不懂得如何煮一碗方便面。
他连一桩人间的游戏都不会,打牌只会打“抽乌龟”,不用机智,只凭运气。
下棋只会下“飞行棋”,只需掷掷骰子,凭了数字走棋便可。
他不会玩一切斗智的游戏,腹中没有一点点“春秋”“三国”。
他最大的娱乐,也是最大的功课,便是读书。
书也为他开辟了另一个清静的世界,在那里,他自由而幸福,他的智慧可以运用得点滴不漏。
因了以上这一切,父亲在离休以后的日子里,依然如故,生活得充实而有兴味。
他走的是一条由出世而入世,由不做人而做人的道路,所以,他总能自在而逍遥。
因他对人率真,人对他也率真;因他对人不拘格局,人对他也不拘格局。
他活得轻松,人们与他也处得轻松。
也许,正因为他没有努力地去做人,反倒少了虚晃的手势,使他更明白于人,也更明白于世。
考点必练
父亲有哪些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