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的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质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质教案

10.《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那你们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喜欢?(举手回答)2: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艾青笔下的绿色,来感受下作者笔下绿义。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了解作者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真名蒋海澄(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

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出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画家。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34年5月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自由读诗歌边读边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四、生字学习瓶pínɡ(瓶子花瓶)挤jǐ(拥挤挤压)叉chā(叉子刀叉)挥huī(挥手发挥)五、研读诗歌,理解含义1、在次默读诗歌,说一说诗歌大义(诗歌主要写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风是绿的,雨是绿的,水是绿色的,整个世界不充满了绿色)2、研读各小结,说说各小节的主要内容。

第1小节写眼前铺满绿色;第2小节写绿色的丰富;第3小节写整个自然空间充满了绿色;第4小节写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第5小节写绿色在风中飘动。

3.阅读第3小节,思考:为什么“刮的风是绿的”?4.小组交流。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绿》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绿》教学设计及反思

《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4.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诗意开启(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诗歌《绿》。

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想到哪些含有“绿”的古诗呢?板书:(绿)(二)学生分享:生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生3:绿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三)过渡:“绿”在不同的诗歌中有不同的印象,在现代诗中又能带给我们什么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艾青的《绿》。

(四)学生自由大声朗读。

(设计意图:开宗明义,引出诗题,回顾已有的古诗积累,渲染气氛,引发思考,促使学生对现代诗歌学习充满期待。

)二、自主识字,小组交流(一)教师引导:在这节课中,有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和4个要求会写的字,大家小组合作,利用前面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一会儿各小组派代表当小老师为大家讲解。

(二)小组合作学习。

(三)全班交流。

第一小组汇报:生1:“挤”我是通过形旁表意,声旁表音来理解和记忆的。

提手旁和手的动作有关,右边的“齐”标识读音,而且还可以结合动作“挤”联想“东西到齐了”。

我们有时候会“挤眉弄眼”“挤来挤去”,人多了还会“拥挤”。

点拨:挤这个字很形象,你还能想到哪些提手旁的字呢?生2:抱、抓、捏……生3:“挤”书写时要注意间架结构,提手旁和右边的“齐”互相穿插才能更美观,第八笔是“撇”不是“竖”。

追问:诗歌中哪句有“挤”这个字呢?齐读:“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绿》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中,深入学习《绿》这首诗歌。

这首诗位于教材第三章,详细描绘大自然中绿色丰富变化和美丽画面,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绿色生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诗歌基本内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热爱。

2.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赞美之情。

3. 提高学生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绿色象征意义,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和表达诗歌美感,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美丽风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他们看到绿色。

由此引入课题《绿》。

2. 朗读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韵律美。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描绘绿色景象。

3. 精讲诗歌(1)分析诗歌基本内容,让学生理解诗人对绿色赞美。

(2)讲解诗歌中难点词语,如“嫩绿、翠绿、碧绿”等,帮助学生理解绿色丰富变化。

(3)讨论诗歌中绿色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

4. 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纸上画出他们心中绿色,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5.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仿写题,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词语,仿写一首小诗。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用“绿”字写一句赞美大自然话。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绿2. 诗人:艾青3. 诗歌基本内容:描绘绿色丰富变化和美丽画面4. 诗歌主题:赞美大自然,热爱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仿写一首以“绿”为主题诗歌。

2. 答案示例:绿绿意盎然满眼春,翠竹青松伴鸟鸣。

碧波荡漾逐浪舟,草长莺飞二月天。

3. 作业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词语,自由发挥,表达对大自然热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绿》这首诗歌,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美丽和绿色生命力量。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课后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艾青诗歌绿的教案

艾青诗歌绿的教案

艾青诗歌绿的教案教案标题:艾青诗歌绿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艾青的诗歌创作背景和特点。

2. 理解艾青诗歌中所表达的绿色环保理念。

3.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艾青诗歌的创作特点和绿色环保理念。

难点:理解和把握艾青诗歌中的深层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准备:1. 艾青的诗歌作品选编。

2. 多媒体设备。

3. 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播放艾青的诗歌朗诵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激发学生对艾青诗歌的兴趣。

展示:介绍艾青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和创作环境,为学生理解他诗歌的内在含义做铺垫。

分析:选取艾青的代表作品,分析诗歌中所表达的绿色环保理念,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来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鉴赏:指导学生通过诗歌鉴赏的方式,深入理解艾青诗歌中的意象、抒情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创作: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艾青诗歌的启发,表达自己对环保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艾青诗歌对学生的启发和影响,鼓励学生多读诗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诗歌鉴赏作业,让学生通过阅读更多的诗歌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自主拓展相关的诗歌鉴赏和创作,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艾青《绿》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

艾青《绿》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

艾青《绿》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艾青《绿》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艾青《绿》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学习运用比喻、对比、想象等手法多侧面写景的方法。

2、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课文第三自然段。

掌握比喻的基本特征,领会本体、喻体的相似点;了解对比写法的作用;理解文中想象所创造的新形象和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在创造“绿”的形象和意境中,比喻、对比、想象、联想等手法所起的作用。

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1、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同学们心目中一定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你们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喜欢它?(学生回答)2、以一种颜色为描写对象和以雨中登泰山为描写对象,哪一种更难写?为什么?明确:前者难写,因为形态少变、色彩单一,难以展开描写,这叫“难写之景”。

朱自清先生是一位语言大师,是一位状难写之景的高手。

(幻灯片2作者介绍)学习本文,就是学习名师对形态少变,色彩单一的景物怎样进行描写,怎样用比喻、对比、想象等手法进行表达,以便“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

二、理清总体思路1、从全文四个自然段中,找出一个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

明确:“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本句能否把“惊诧”换成“惊讶”,为什么?明确:不能,因为“惊诧”是十分惊讶,比“惊讶”程度重。

那么是什么东西让作者感到十分惊讶呢?绿,梅雨潭的绿。

为什么十分惊讶?因为梅雨潭美极了,奇异极了。

2、作者在写梅雨潭的绿之前写了什么明确:梅雨瀑。

(幻灯片3远眺瀑布、4坐观水花、5细赏碎玉)既然本文主要写梅雨潭的绿,那么写瀑布目的是什么?抓住第二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梅雨瀑是梅雨潭及其绿形成的原因。

艾青《绿》教学设计

艾青《绿》教学设计

艾青《绿》教学设计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

下面给大家分享艾青《绿》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借鉴!艾青《绿》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感受梅雨潭的绿的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2、品味、积累文中运用精妙的词语、句子。

教学重点: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老师朗诵《春》里的语段,引导学生回顾有关朱自清常识,从“导游”这一角色切入,引出课题《绿》。

二、出示目标。

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完成达哪些任务呢?(屏幕显示目标)请同学读,加深印象。

三、初读课文,梳理思路。

生默读课文。

要求:1、标识生字难词,结合注释理解、掌握,注释中没有的随时询问;2、注意开头结尾的句子、表明作者行踪的词句、过渡句。

学生完成后,老师结合学生询问补充生字难词。

师生共同梳理课文思路,引导学生理解描写瀑布、亭子等景色的作用。

四、再读课文,赏景悟情。

重点朗读第三段,欣赏令作者惊诧的绿、体会作者对绿的.深情。

1、老师对朗读提出要求,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2、深情朗读后,你感觉哪些句子最能体现绿的美好,哪些句子最能表达作者对绿的热爱?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写绿,写出了绿的什么特点。

然后请该生朗读,师生对朗读情况点评,对于朗读不到位的要有示范。

3、梅雨潭的景观很多,也都很美,作者为什么最爱梅雨潭的绿呢?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这篇短小的游记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五、品读课文,含英咀华《绿》是一篇贮满诗意的美文。

尤其在语言的运用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去欣赏、品味。

1、老师对赏析方法作指导并示范。

2、同桌合作,挑出你们喜欢的句子,写出喜欢的理由,然后反复朗读直到会背。

3、课堂展示,师生点评。

四年级下册《绿》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绿》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绿》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1. 教材分析。

《绿》创作于1979年,作者是艾青。

艾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具特色的、有着丰富绘画经验与丰厚艺术修养的现代抒情诗人。

他独特的艺术创作经历与体验,为其诗歌风格带来别样的特征。

他在巴黎的绘画学习经历,无疑让他直接探触到西方现代艺术精神和艺术特色,尤其是印象派艺术对于“光”与“色”的强调,对其诗歌创作影响更为鲜明。

在艾青的诗歌中,强烈而细腻的色彩描写,充分发挥了艺术视觉效果的审美功能,构成鲜明生动的画面,为文本带来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

《绿》中,艾青用极富感染力的文字,描绘了春回大地,到处都是绿色,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以虚写实,诗人将自己的感觉与景色的描写融为一体,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意象,却能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和想象。

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通过边读边想象、抓关键语句等方式,感受诗歌的具体情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边读边想象、抓关键语句等方式,感受诗歌的具体情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准备教学PPT、音频、视频等。

三、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激趣导入。

(2分钟)师:今天上课前老师想让大家看一段小视频,看完之后,请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绿”视频)预设:生1:我看到了绿色的亮点,特别的炫,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生2:我还看到了一片梦幻的绿色丛林,特别像我读过的一本书《绿野仙踪》里的场景,这种场景让我感到特别的舒适,感觉特别美。

生3:我感觉一片绿色向我扑面而来,我想这个时候如果再戴上一副3D眼镜的话,那肯定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是啊!多美的场面啊,老师看到这副场景感觉有种被绿色包围的感觉,那如果将这样的场景写进诗里,又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艾青的诗歌《绿》,请大家齐读课题“绿”。

(二)课题释疑,激发想象。

(2分钟)师:看到这个题目“绿”,你们会有些什么想法呢?生1:乍一看这个题目,我觉得非常的奇特,这首诗怎么会以一种颜色做题目呢?生2:“绿”这个题目让我感觉眼前浮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

艾青《绿》教学设计

艾青《绿》教学设计

艾青的诗歌作品《绿》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力与希望的追求。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作品,对于教学设计来说,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诗歌的方式,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美好的感悟,并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绿》这首诗,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设计:第一步:导入与启发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源来导入这节课的话题。

比如,播放一段关于自然的短视频或音频,或是展示一些绿色植物的图片。

教师可以问学生他们对自然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自然对我们来说是如此重要。

通过这样的启发,可以激发学生对诗歌主题的好奇心和兴趣。

第二步:阅读与分析教师可以将《绿》这首诗分发给学生,并让他们先自己阅读一遍,理解大意。

然后,教师可以逐句向学生解读诗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诗中对绿色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不同元素的描述。

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诗人通过这些表达手法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第三步:讨论与解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就诗歌主题、情感、意象等方面展开讨论,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解读。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听取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培养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四步:写作与创作在学生对《绿》这首诗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或创作活动。

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和体验的短文,或是组织学生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的想象。

第五步:分享与评价在学生完成写作或创作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

学生可以在小组或全班的方式下,互相阅读与评价彼此的作品,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通过分享与评价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第六步:总结与反思在本节课结束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让他们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以及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和感受。

绿的教案艾青

绿的教案艾青

绿的教案艾青教案标题:探索自然之美——绿的教案艾青教案目标:1. 了解绿色在自然界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绿色环保意识的认识和关注。

3. 培养学生对绿色自然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1. 绿色的特点和含义:介绍绿色的象征意义和在自然界中的表现。

2. 绿色与环境保护:讨论人类如何保护并改善环境,使之更加绿色。

3. 绿色的文化内涵:学习和欣赏与绿色有关的文学作品、音乐和艺术品。

4. 绿色的创造力:激发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创作与绿色有关的作品。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展示一幅描绘大自然中绿色丰富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绿色的注意。

- 引发问题:“你认为绿色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引入教学主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绿色的奥秘,欣赏绿色的美丽。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绿色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以及在自然界中的表现。

- 引导学生思考绿色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的重要性。

- 探讨人类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使之更加绿色。

3. 欣赏与探究(20分钟):- 欣赏绿色主题的文学作品、音乐和艺术品,如诗歌、歌曲、画作等。

- 分享学生对绿色的个人理解和感受,引发学生对绿色文化内涵的思考。

4. 创作与实践(20分钟):- 提供绘画、手工制作等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以绿色为主题创作作品。

-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展现对绿色的理解和创造力。

-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 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并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对绿色的认识和感受。

- 对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展望,继续探讨环保和绿色主题。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探索和创作环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创作作品评价:评估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理念、表达和创意等方面。

3. 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绿色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分享的质量和深度。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或环保组织代表来学校进行环保主题的讲座或活动,进一步扩展学生对绿色环保的认识。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课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示范课第2课时教案

10《绿》优质示范课教案第2课时【教材分析】本文是艾青先生的名诗《绿》,体现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

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本文更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

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3.结合“阅读链接”,比较艾青笔下的“绿”与宗璞笔下的“绿”的不同,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教学难点】结合“阅读链接”,比较艾青笔下的“绿”与宗璞笔下的“绿”的不同。

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字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

(PPT出示词语)墨绿嫩绿集中交叉教练指挥整齐节拍2.导入新知。

(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绿》。

(板书课题:绿)(2)师指名分节读诗。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知绿的美,感受不寻常的“绿”。

二、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自由朗读诗歌3—5节,边读边思考:你觉得哪些句子想象奇特?2.探究活动(1)学习第3节诗歌。

①自由朗读第3节诗歌,边读边思考:你觉得哪些句子想象奇特?你觉得哪些句子想象奇特?预设1:“刮的风是绿的”这句很奇特。

在生活中,我们是看不到风的颜色的。

预设2:“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这两句很奇特。

因为我们知道,雨和水都是无色的。

预设3:“阳光也是绿的”这句很奇特。

阳光照在事物上本是金色的,在诗人眼中,却变成了绿色的。

点拨:是呀,为什么诗人眼中的风、雨、流水、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呢?请你发挥想象,什么情景,下风、雨、水、阳光这些事物会变成绿色的呢?预设1:春风一吹,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说“刮的风是绿的”。

《绿》艾青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绿》艾青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绿【教学目标】1、领略朱自清笔下的温州仙岩梅雨潭那充满生命力、洋溢勃勃生机的自然美,感受其间所跳动着的作者勇于进取的激情。

2、多角度地细致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3、新颖贴切的比喻。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笔下绿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一、作者:朱自清是散文家。

她的语言特色(清新优美),“他的散文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

郁达夫说“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二、生字:镶__āng 踞jù綹liǔ穹qióng 榟zǐ什刹海shí蕴yùn三、课文分析(一)概括每段内容第1段:开门见山,一语点题。

第2段:从几个不同的观察点写梅雨瀑。

第3段:从多角度描写梅雨潭的绿。

第4段: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旨。

(二)课文分析1、全文选择了三个观察点,由远而近写了景观察点语句顺序梅雨瀑山边走到山边先在山边,后在亭边梅雨亭梅雨亭边坐在亭边由远而近,由高到低梅雨潭梅雨潭边站在水边2、全文依次写了潭——亭——绿3、朗读第二段①问:你觉得作者笔下的梅雨瀑美不美?什么地方最美?明确:美。

美在梅雨亭,美在梅雨瀑的水花。

②问:对于这些美的事物,作者用了哪些美的语言来表现?明确:写梅雨亭,用“苍鹰”这个直接展示景物形态的比喻,作者对美用“踞”、“展”、“浮”等动词,逼真地刻画了梅雨亭上下悬空和亭角翘向空中的动态形象。

写水花,不说溅、不说落、不说飘,而说“送”,说“钻”,即写出了水花的细、轻、冷、滑的质感,所描绘的美。

又写出了它的活泼可爱,有灵性,突出了作者对祖国山山水水所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

梅雨亭——展翅的苍鹰梅雨瀑——被扯散的布水花——白梅、杨花4、问:课文中有一个从写梅雨瀑过渡到写梅雨潭的句子,请找出来。

明确: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早已没有瀑布了。

5、朗读第三自然段。

①问:对梅雨潭的绿,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绿的哪些特点?明确:比喻:“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她松松……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像明油”;“宛然……碧玉”。

艾青 绿教学设计

艾青 绿教学设计

艾青绿教学设计艾青(1921年-1996年),原名刘以平,男,祖籍浙江,生于江苏南京,中国著名现代诗人。

他深受毛泽东主席革命诗词的影响,诗风豪放激昂、行为激进、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他的诗作以“愤怒的优美”、“疯狂的高雅”为特点,对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进行了震撼的批判,表达了自己作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矛盾的冲突和无奈。

艾青的艺术教学设计主要以现代诗歌创作为核心,通过诗歌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学目标:1.了解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明白艾青的创作理念和风格。

2.理解和欣赏艾青的诗歌作品,掌握艾青的诗歌创作技巧和意义。

3.通过诗歌朗诵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包括他的成长经历、受教育背景、创作特点等。

2.选取一些艾青的代表作品进行赏析和分析,包括《母亲》、《清平乐·离骚深居虽贫》等。

3.通过诗歌朗诵和诗歌创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艾青诗歌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成长经历和创作历程。

2.教师选取艾青的一些代表作进行赏析,解读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主题,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感悟和理解。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活动,学生可以选择艾青的诗歌进行朗诵,并在朗诵时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力写作一首诗歌,体验诗歌创作的过程。

5.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分享和讨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倾听,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感悟,共同提高诗歌鉴赏和创作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的诗歌朗诵和诗歌创作,进行个性化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绿艾青教学设计

绿艾青教学设计

绿艾青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艾青教学(绿)——以艾青的作品为主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艾青作品中的主题和内涵。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提高语言综合素养。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二、教学内容:1.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艾青的成长经历、文学素养、艺术风格等。

通过视频、展示资料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艾青的一生。

2.艾青作品的解读:选取艾青的代表作品,如《我的“昨天”》《北国雪腊梅花奖辞》等,通过导读、讲解和学生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其主题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能力。

3.艾青作品的创作方式和主题:通过分析艾青作品的写作手法和主题,让学生了解艾青的创作特点和思想内涵。

通过让学生仿写艾青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

4.艾青作品的朗诵和表演:选取一些较长的艾青诗歌或散文作品,让学生进行朗诵和表演。

通过朗诵和表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感悟能力。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艾青作品的图片或摘录,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了解学生对艾青的了解程度。

2.了解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通过引导学生观看艾青的纪录片,介绍艾青的成长经历和文学创作背景。

3.解读艾青作品:选取一篇较短的艾青作品,通过导读和学生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4.分析艾青作品的创作方式和主题: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分析与学习艾青作品的创作方式和主题。

5.仿写艾青作品:通过讲解艾青作品中的写作技巧和创作思路,引导学生仿写一篇类似的作品,并进行互评和讨论。

6.朗诵和表演艾青作品:选取一些较长的艾青作品,让学生进行朗诵和表演,通过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7.总结:通过小结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听课效果、讨论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绿》教学设计

《绿》教学设计

|案例优选【教材分析】《绿》是艾青笔下的一首现代诗,作者用轻快的文字,呈现出一幅幅绿意盎然的画面。

透过文字,我们领略到作者所传达出来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篇优美的诗文,出现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本单元在文体上进行了统一,设计了以诗歌为主题的文本阅读单元。

以“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为导语,引导学生走近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从而爱上诗歌,积累诗歌,诵读诗歌,写作诗歌。

本课在内容上以诗歌充满大胆的想象为抓手,让学生通过诵读去感受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想象构建的画面。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3.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独特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开始,有这样一句诗歌(出示单元导读图片),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艾青笔下的《绿》(一边说一边贴出打印的彩色课题———绿),感悟作者的情感,领会他的表达,这些词语,还能读准字音吗?开火车读。

出示词语: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重叠墨绿嫩绿淡绿粉绿【设计意图:教学中,要兼顾到整个单元的编写体例,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去关注本单元课文之间的连贯,所以在导课部分,以复习旧知开始,不仅是对单元整体的回顾,还有对第一课时基础字词的回顾。

让单元的课文间,同篇课文的教学连贯起来,为学生开展新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整体朗读,感受表达1.艾青,用极富感染力的文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听诗歌朗诵,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

(配乐)2.默读课文,在诗人的表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抓住重点诗句,从情感入手,进一步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奇特的想象。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读者的角度入手,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和体会。

给学生自主表达的空间,让学生的主体思想和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

同时诗歌教学也要注意整体性,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知在文字里细细品味。

艾青的绿教学设计

艾青的绿教学设计

艾青的绿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艾青的绿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艾青的绿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生字,掌握“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3、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会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2、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二。

教学难点在品读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课件出示2】(出示春天图)这是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知道画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吗?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2、师小结: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赏心悦目。

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

诗人艾青就写了一首诗《绿》,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3、板书课题:(板书:10绿)4、全班齐读课题。

5、这篇文章的作者,你了解他吗?(艾青)艾青(191012316;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

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大堰河一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走进“绿”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

小学语文四年下册《绿》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艾青)

小学语文四年下册《绿》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艾青)

(2)第四小节: ①出示“挤、重叠、交叉”,想一想这三个词语表现了什么? ②学生交流。 ③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3)第五小节: ①感悟“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②学生交流。
板块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播放录音,学生跟读。 2.教师示范读。 3.同桌互读。 4.全班齐读。 5.学生根据板书尝试背诵。
板块四、指导写字 1.做写字准备(手指操、写字歌)。 2.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为何所有的“绿”都“按着节拍飘动”。 3.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宗璞笔下的“绿”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重点难点:体会为何所有的“绿”都“按着节拍飘动”
3.板书课题:绿。 4.全班齐读课题。 5.了解作者。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诗人艾青的资料,了解艾青。
板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课文中的课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指读。 (2)课件出示生词,学生齐读。
板块三、再读课文,了解诗情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绿》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 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绿》,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 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 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板块四、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自读“阅读链接”。 2.说说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3.交流这段话给自己的感受。

艾青《绿》教学案例

艾青《绿》教学案例

艾青《绿》教学案例教学案例题目:艾青《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艾青《绿》,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其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2.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其文学鉴赏水平。

3. 增强学生对于现实主义文学的了解,培养其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并分析艾青《绿》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2. 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绿”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的涵义,并展开讨论。

2. 分析与讨论:a. 分段阅读:将《绿》分成几个段落,让学生进行分段阅读,并在每个段落后进行简要的讨论,了解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b. 讨论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

- 文中作者通过怎样的场景、细节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自然的美? - 作者通过怎样的描写和写作手法表达了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评?- 文中的绿象征了什么?为什么?3. 文本分析:a. 学生辅助教材:给学生分发配有相关注释的文本副本,让学生在阅读时便于理解。

b. 逐段分析:根据学生的讨论和理解,共同对于文本进行逐段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c. 注释讲解:结合文本分析的过程,对于部分生僻词汇、句子和表达方式进行注释和讲解。

4. 个人思考与写作:a. 释放学生个人思考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思考艾青在《绿》中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并鼓励他们围绕此展开个人思考。

b. 写作要求:要求学生以作文的形式,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并结合具体的场景、细节和人物形象进行阐述。

5. 总结与分享:a. 小组分享: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组内分享自己的写作,并相互进行交流和反馈。

b. 全班分享:从各小组中选出几位学生进行全班分享,让全班学生共同感受和讨论。

四、教学延伸:1. 文艺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文艺社团,通过朗诵、演讲等形式,将《绿》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出来。

10《绿》第二课时 教案

10《绿》第二课时 教案

10 绿第二课时一、学情分析艾青的《绿》是一首语言优美的诗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朗读诗歌,读出节奏感,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培养学生语感。

教师应补充此诗的创作背景,以此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感知“绿”的涵义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学习此诗的写作手法,本单元习作“创作诗歌”做铺垫。

第二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情感,熟读成诵。

与宗璞笔下的“绿”对比,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

背诵诗歌。

2.抓住“绿”的描写方法,能说出自己的阅读体会。

体会诗歌的赞美之情。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重点诗句,读懂诗歌内容。

了解描写事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对“绿”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熟读成诵。

结合“阅读链接”对比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回顾字词内容检查】1.词语朗读:出示“墨绿、嫩绿”等重点词语,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要求:把这些词语串起来,说说本文主要写出的“绿”的景象。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第二板块【品析诗歌感受意境】1.诗句表达:出示诗歌第一节,明确修辞手法提问:总写眼前铺满了绿色,突出了春天_______的特点。

目的:感受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即总体感受,所见都是绿。

2.图文并茂:出示诗歌第二节,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3.交流探讨:出示诗歌第三节,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风、雨、水、阳光”都是绿色的,进而感受诗人的情感。

(1)这一小节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增强了_________,写出了绿色充满整个自然空间的美丽景象,充分抒发了诗人对绿色的______之情。

(2)因为绿色是______的颜色,是______的颜色,诗人心中充满了绿色,充满了希望,并盼望这绿色能洒满人间,所以诗人眼中的风、雨、水、阳光也是绿的。

4.延伸运用:发挥想象,填一填。

7.想象画面:出示诗歌第五节。

绿 艾青 教案

绿 艾青 教案

绿艾青教案教案标题:绿艾青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绿艾青的生平和贡献,培养学生对绿艾青的敬佩和欣赏之情;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绿艾青诗歌的欣赏和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创作表达对绿艾青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重点:1. 理解绿艾青的生平和贡献;2. 理解绿艾青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绿艾青诗歌的欣赏和创作。

教学准备:1. 绿艾青的相关资料和诗歌作品;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3. 学生的作品展示区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绿艾青的图片和相关音频,引起学生的兴趣;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所学的诗歌欣赏知识,为本堂课做铺垫。

二、绿艾青简介(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绿艾青的生平和贡献,包括他的成长环境、文学成就等;2.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绿艾青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对他的诗歌产生兴趣。

三、诗歌欣赏(20分钟)1. 选择一首绿艾青的诗歌,向学生解读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2. 播放绿艾青的诗歌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3.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4. 随机抽取几组学生进行诗歌欣赏的分享,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创作实践(25分钟)1. 提供一些绿艾青的诗歌题材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创作;2.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作,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绿艾青的思考和感悟;3. 学生可以选择用诗歌、散文、绘画等形式进行创作;4. 学生完成作品后,展示在指定的区域,鼓励互相欣赏和评论。

五、总结(5分钟)1. 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绿艾青的重要性和影响;2.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绿艾青的作品,培养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绿艾青的其他诗歌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解读;2. 组织学生参加绿艾青诗歌朗诵比赛,展示他们的朗诵和表演能力;3. 组织学生进行绿艾青诗歌创作比赛,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青的绿教学设计
导语:《绿》是一首描写“绿”的诗。

作者是艾青。

他用朴素的语句写下了绿的美。

以下是为大家的艾青的绿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读准11个生字:倒、到、处、找、浅、淡、刮、挤、指、挥”,认识“立刀旁”;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写“到、刮、浅、淡”。

2. 朗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背诵课文。

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

3. 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重点和难点
1. 识记本课11个生字。

2. 能联系学生已有经验,说说“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做到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达清楚。

3. 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教学准备
图片、各种绿色的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配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手持春天图)这是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知道画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吗?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
2、师小结: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赏欣悦目。

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

诗人艾青就写了一首诗《绿》,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
3、板书课题:7、绿
4、全班齐读课题。

说明: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而本文内容抽象,较难理解。

通过让学生欣赏绿意盎然的春之图,帮助他们理解绿就是春天的象征,从而迅速拉近他们与课文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教学生字“倒”、“到”、“按”,注意读音。

3、学习其余生字:“刮、找、挤、指、挥、淡、浅、处”
(1)在小组中自学生字:在组长的带领下先读准这些生字的字音,再说说你能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2)抽读生字字音。

(3)出示生字“刮、找、挤、指、挥”。

这些生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我们一起来做“我说你做”游戏。

(4)出示“淡、浅”
①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相似之处?
②书空“浅”的右半部分。

③说说它们的的反义词?(淡——浓浅——深)
(5)出示“处”
①它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相似?(外)
②让学生自编顺口溜:如“外”伸长手臂“处处处”。

说明:
识字教学是本环节中的重点,因本文生字数量较多,可根据每个生字的不同的重点难点,分成几块进行教学。

“倒、到、按”的重点在读音上,可结合学生分小节读文时随机教授。

“刮、找、挤、指、挥”都是动词,可以通过“我说你做”的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淡、浅”都有“三点水”,巧的是连它们的反义词“浓,深”也都有“三点水”,教师可以对此进行归纳。

“处”则可以通过给“外”编顺口溜的方法来进行识记。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识记每个生字,还对学生进行了识字的学法指导,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三、诵读课文,感悟体会
1、听着录音(最好配有音乐)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思: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
2、板:黑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同时贴出色卡)
3、感受绿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你还知道有哪些绿?(了解省略号的作用)
4、出示第一小节:难怪作者说(出示第一段),自己轻声读读。

指名读。

全班齐读。

5、感受绿的美: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亮,绿得出奇?知道“出奇“是什么意思吗?
6、齐读第一、二小节。

7、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读读课文
三、四、五小节。

(1)轻声地、自由读三、四、五小节。

(2)你觉得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一节再仔细读读。

随机:第三小节:
(1)出示文中插图和说话练习。

说一说:
风中的是绿色。

雨中的是绿色。

阳光下的也是绿色。

(学生看图,挑选其中一个交流)
(2)指名读,全班读。

第四节:
(1)出示文中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第五节:
(1)出示说话练习。

说一说:
一阵风吹来,小草,柳条,树枝,。

(2)指读,师范读,全班读。

8、全文朗读。

说明:
文中最有创意的部分要数第三小节,作者将风、雨、阳光也视为绿色的,真可谓是独具匠心。

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此小节却是他们最难理解的部分。

因此,教学中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读成诵;并通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一来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四、拓展运用,指导写字
1、拓展运用: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
2、学生交流,句式训练
3、试背课文。

4、指导写字。

(1)做写字准备(手指操、写字歌)
(2)观“到、刮、浅、淡”4个字。

(3)注意共同点:左右结构:“到、刮”左宽右窄,“浅、淡”左窄右宽。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说明:
拓展说话训练时,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使用已积累的好词佳句。

但如果时间不够,也可将此练习作为口头回家作业。

本阶段以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为重点,教师要重视示范指导。

示范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使学生养成先观察再落实的写字习惯。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