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显微技术论文
生物显微技术 摘要
数值孔径(NA)又称“镜口率”、“开口率”,简写NA或A。
是物镜和聚光镜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判断其性能高低的重要标志。
数值的大小分别标刻在物镜和聚光镜的外壳上。
物镜数值孔径(NA)是前透镜与被检物体之间介质的折射率(η)和孔径角(μ)半数的正弦之积。
用公式表示为NA=ηSin(μ/2)。
物镜的数值孔径(NA)一般在0.85-1.4之间。
聚光镜数值孔径(NA)一般在0.05-1.4范围内变化,它可通过调节孔径光阑的大小来改变NA值的大小,从而达到与物镜NA值相匹配。
有的聚光镜可以把上透镜推出光路,NA值则下降。
聚光镜的正确使用在观察时,聚光镜的NA值应等于或略大于物镜的NA值;在显微照相时,则应小于物镜的NA值。
有效放大率把由显微镜的分辨本领所能分辨开的两点间的距离,放大成相当于人眼能分辨的距离。
人眼的分辨本领大致为0.1mm,所以分辨本领为0.2μm的显微镜,其有效放大率是0.1×1000/0.2=500倍。
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把物体的像放大到超过肉眼已能详细辨认细节的程度是没有必要的。
放大率的概念放大率即为放大倍数,是指被捡物镜经物体放大再经目镜放大后,人眼所看到的最终图象的大小对原物体大小的比值。
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是指长度的放大,而不是指面积的放大。
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均标刻在其外壳上。
总放大率(M)=物镜放大率(Mob)x目镜放大率(Moc)柯勒照明的调整步骤必须用10x物镜观察。
先将聚光镜的视场光阑缩小并进行中心调正。
在视场内可见到视场光阑的轮廓象,如不在视场的中央,则利用聚光镜外侧的两个调正螺丝将其调正至中央部分。
当缓慢地增大视场光阑时,能看到光束两视场周缘均匀展开直至视场光阑的轮廓象完全与视场边缘内接,说明已经合轴。
合轴后再略为增大视场光阑,使轮廓象刚好处于视场外切或稍大一些,这样最适于作观察之用。
“象差”的概念从一点发出的光束在通过透镜后,光束的同心性或多或少地受到破坏(由光具有的物理性质及使用的光源的特点以及光具的制作技术而造成),在象空间并不相交于一点,而是分布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所形成的象与理想象在形状、颜色上有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象差”(Aberration)。
微生物实验论文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实验微生物的染色与形态结构观察摘要:微生物(尤其是细菌)细胞小而透明,当把细菌悬浮于水滴内,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由于菌体和背景没有显著的明暗差,因而难以观察它们的形态,更不易识别其结构,所以需要先将细菌进行染色,借助颜色的反衬作用,可以更清楚的观察到细菌的形态及某些细胞结构。
微生物的染色及形态结构的观察是微生物实验中十分重要的基本技术。
用于微生物染色的染料,是一类苯环上带有发光基团和助色基因的有机化合物。
关键字:简单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细菌的芽孢染色法,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四联球菌,制片,显微镜的使用,油镜观察引言:1.学习并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2.学习并掌握对细菌进行进行涂片染色的技术3.学习无菌操作技术4.了解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其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性5.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法6.学习并掌握芽孢染色法7.了解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注意观察芽孢的形态、大小、着生位置原理:1.简单染色法是用一种染料使细菌着色以显示其形态,不能辨别细菌细胞的构造,通常采用碱性染料(如美蓝、结晶紫、碱性复红等)使其着色。
当在中性、弱碱性、弱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
而碱性染料在电离时,其分子的染色部分带正电荷,因此碱性染料的染色部分很容易与细菌结合使细菌着色。
2.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Gram所创立的。
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
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
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番红复染后就成红色。
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生物显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生物显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在当今科技发展的时代,各种高科技设备和技术应用不断涌现。
而其中,生物学领域所涉及的显微技术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技术。
生物显微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从医学、生命科学到环境科学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探讨生物显微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一、生物显微技术的发展生物显微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时候,当时的古埃及医生就使用放大镜来观察红血球。
而到了17世纪初,荷兰科学家安东·范·李文虎克发明了一种高性能显微镜,从此开始了显微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19世纪,生物显微学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且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20世纪初期,生物显微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推陈出新,取得了重大进展。
除了普通荧光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等传统显微镜外,出现了许多高级显微镜,如STED、SIM等。
这些高级显微镜不仅在空间分辨率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而且能够在吸收谱、荧光谱、周迴光谱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检测。
这种深层次的研究和应用,对生物领域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生物显微技术的应用领域1.医学领域生物显微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医学工作者可以利用显微镜分析和研究生物样本,以帮助诊断疾病。
在医学诊断中,常见的生物样本包括血液、尿液、组织等。
通过生物显微技术对这些生物样本的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出一系列疾病。
例如,在肿瘤相关的研究中,生物显微技术被广泛运用。
科学家们可以利用高性能显微镜观察肿瘤的详细构成,以了解肿瘤形成的机制,并发展新的治疗方法。
此外,生物显微技术还可以被应用于显微外科手术,通过显微镜引导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2.生命科学领域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生物显微技术可以被用来研究生物发育、基因表达等生物过程。
科学家们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分裂、蛋白质交互作用、基因调控等生物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和变化,通过这些观察和分析,科学家们可以深入了解生物过程的机理,发现新的生物机制,并进一步深化生命科学领域的理解。
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生物显微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重点讨论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现状1. 光学显微技术光学显微技术是最早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显微技术之一。
通过光学显微镜,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到细胞、组织和生物样本的结构和形态。
随着光学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如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的出现,使得科研人员可以对细胞内部的动态过程进行实时观察和记录。
2. 电子显微技术电子显微技术是一种使用电子束来取代传统的光线进行成像的显微技术。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远远高于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更小尺寸的微观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电子显微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种类型,广泛应用于细胞超微结构和纳米级材料等领域的研究。
3. 原子力显微技术原子力显微技术是一种利用原子力相互作用来观察样品表面形貌和性质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
通过探针与样品表面相互作用,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实现纳米级分辨率,对样品的形貌和物理性质进行研究。
原子力显微技术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和纳米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发展趋势1. 多模态成像技术的发展随着各种成像技术的发展,多模态成像技术逐渐成为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模态成像技术将不同的成像技术相结合,可以同时获取多种信息。
例如,结合光学显微技术和荧光显微技术,可以实现深度成像和分子水平的信息获取,进一步扩展了生物显微技术的应用范围。
2. 超分辨率显微技术的突破传统的显微技术存在分辨率的限制,无法观察到更小尺度的结构。
超分辨率显微技术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具有代表性的超分辨率显微技术包括刺激发射消谱(STED)显微镜、单分子光学显微镜等。
这些技术通过对激光的控制和图像处理技术的改进,实现了纳米级分辨率的成像,使得生物学研究可以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
初中生物显微镜论文2100字-初中生物显微镜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初中生物显微镜论文2100字_初中生物显微镜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导读:撰写初中生物显微镜论文2100字,想必也是现在很多专业学者工作学习当中杜不可或缺的,但是想要写出优质的初中生物显微镜论文,也并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所以大家在此之前也会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本文分类为初中生物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初中生物显微镜论文21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初中生物显微镜论文2100字(一):论初中生物学显微镜实验教学论文摘要: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常用的探究器具之一。
显微镜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神奇的微观世界,直观地认识生物细胞的结构特征,知晓当今社会的高端前沿科技。
文章对初中生物显微镜实验教学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学实验;显微镜;探究器具生物学实验对于学生直接获取生物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积极性等有着显著作用。
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最常用的探究器具,苏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涉及显微镜的实验或活动约14个。
因此,中学生掌握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技能至关重要。
一、显微镜的发展史显微镜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开阔视野。
显微镜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生物发展史。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利用生物科学史对学生进行教育,对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最早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B.罗伯特·胡克;C.巴斯德;D.达尔文。
解析:答案选B。
列文·虎克与罗伯特·胡克容易混淆,只要熟悉显微镜的发展史,正确做出选择就不成问题。
二、认识显微镜尽管目前显微镜的种类繁多,但就光学显微镜而言,它们的作用机理基本是相同的,因而其结构组成也是相通的。
为便于学生记忆,将其归纳为以下两部分。
1.主要机械部分(1)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与转换器相连。
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生物显微技术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显微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介绍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现状,包括常见的显微技术和相关的成像技术,以及生物显微技术的发展趋势,如高分辨率成像、实时成像和三维成像等。
同时,还将讨论生物显微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引言生物显微技术是研究生命科学中最基本和重要的工具之一。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研究生物样本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揭示生命的奥秘,并为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开发和疾病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生物显微技术不断突破传统的限制,为科学家提供了更高分辨率、更丰富的信息和更多的实时观察能力。
二、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常见技术和成像技术1. 光学显微技术光学显微技术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生物显微技术之一。
它利用光线通过透镜对样本进行成像。
光学显微技术包括亮场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等。
其中,荧光显微镜通过荧光标记物对样本进行标记,可以观察到细胞和组织中的特定分子和结构。
2. 电子显微技术电子显微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子束而不是光束对样本进行成像的技术。
电子显微技术包括传统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细胞和组织超微结构图像,而扫描电子显微镜则可以获得样本表面的高分辨率图像。
3. 原子力显微技术原子力显微技术(AFM)是一种基于原子力的显微技术,可以实现纳米级的表面成像和力学测量。
它通过探针在样品表面扫描并感知表面的微小力变化,从而获得样品的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质信息。
4. 多光子显微技术多光子显微技术是一种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实现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的技术。
它通过聚焦激光束在样品内部产生非线性光学效应,仅在聚焦点处发生光子吸收,从而获得高分辨率的深度成像。
5. 超分辨率显微技术超分辨率显微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生物显微技术之一。
生物显微技术总结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显微技术在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物显微技术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和研究生物体微观结构的方法,它为我们揭示了生物体的奥秘,为人类健康和生物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以下是生物显微技术的总结。
一、生物显微技术的基本原理生物显微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原理,通过放大微小物体,使其在视觉范围内被观察。
显微镜由光源、物镜、目镜和载物台等部分组成。
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物镜放大,再通过目镜观察,从而实现对微小物体的观察。
二、生物显微技术的分类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生物显微技术中最常用的显微镜,分为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等。
普通光学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生物体的显微结构,荧光显微镜和相差显微镜则可以观察生物体的亚显微结构和动态变化。
2.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代替光束,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电子显微镜分为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生物体的超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则可以观察生物体的表面形态。
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利用激光聚焦和光学切片技术,实现对生物体的三维成像。
它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
4. 多模态显微镜:多模态显微镜将多种成像技术结合,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实现对生物体的多方面研究。
三、生物显微技术的应用1. 生物学研究:生物显微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如细胞结构、细胞功能、细胞代谢等方面的研究。
2. 医学诊断:生物显微技术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如肿瘤、感染等疾病的细胞学检查。
3. 环境科学:生物显微技术可用于环境监测,如微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
4. 生物工程:生物显微技术可应用于生物工程领域,如细胞培养、基因编辑、蛋白质工程等。
四、生物显微技术的发展趋势1. 高分辨率:随着显微镜分辨率的提高,生物显微技术将更加深入地揭示生物体的微观结构。
2010生物显微技术论文—— 半薄切片法
生物显微技术课程论文(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半薄切片法摘要:半薄切片(厚度为 0.5μm ~ 1μm )的制备是一种常用制样手段。
半薄切片图像的清晰度、分辨率远优于石蜡切片,视野大于超薄切片,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光镜图像,同时也是电镜超薄切片技术中一种有效的定位方法。
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如固定,切片,染色等也不同于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有其特点和难点。
关键词:半薄切片切片染色旋转薄切片机一、半薄切片法内容简介(一)、概念:一般使用玻璃刀在超薄切片机上切出厚度为 0.5μm ~ 1μm 的切片,界于5微米石蜡切片与600埃超薄切片之间,半薄切片在高倍光镜下可显示电子显微镜的低倍图像,是切片技术中很有用的一种定位方法。
(二)、半薄切片样品制备步骤:取材固定漂洗脱水渗透包埋半薄切片切片染色包括以上几个步骤。
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如切片,捞片,脱脂,染色等也不同于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有其特点和难点。
1、固定——制备半薄切片使用的固定液:①FAA固定液制备:福尔马林5-冰醋酸5-70%酒精90应用:半薄/石蜡切片适用:一般固定根、茎、叶、花药、子房组织切片。
补充说明:幼嫩材料用50%酒精代替70%酒精,防止材料收缩;加入5%甘油可防固定液蒸发和材料变硬②卡诺固定液制备:渗透迅速,固定根尖和花药只需30-60分钟,但固定时间不能太久,一般不超过一天2、切片染色——半薄切片的染色法:半薄切片的染色常规方法有:甲苯胺兰染色法、天青Ⅱ美兰染色法、碱性复红法、苏木素-伊红法、H.E染色法和Giemsa染色法等。
无论哪种方法都需预先做处脱树脂理,否则染料不宜渗入,影响染色效果。
脱树脂处理,其过程是将干燥切片插入氢氧化钾无水酒精饱和溶液l0~15 min后,无水酒精洗三次,经梯度酒精下行,水洗后染色。
此过程即繁琐又费时,所以选择理想的染色剂非常重要。
①几种染色方法及现象②染料介绍:染色原则:先用碱性染料染再用酸性染料染。
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现代生物显微技术是现代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工具。
它可以通过放大生物样本来观察和研究细胞、组织和器官等微观结构,以及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现代生物显微技术主要包括: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等。
其中,光学显微镜是最早被使用的显微镜,它可以通过聚焦光线在物镜上形成放大的像来观察样本。
而电子显微镜则是利用电子束来成像,可以得到更高分辨率的图像。
荧光显微镜则是利用荧光标记来标记生物分子,从而观察和研究分子在细胞中的分布和作用。
共聚焦显微镜则是一种集成了激光扫描、数字成像和计算机处理等技术的高级显微镜,可以更加准确地观察和研究生物分子和细胞。
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生物显微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越来越多的发展和创新。
1.高清晰度成像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高清晰度成像技术的发展。
高清晰度成像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观察和研究生物样本的微观结构和分子机制。
例如,双光子显微镜可以通过两个光子的激发来成像生物分子,从而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而电子显微镜也在发展更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例如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扫描透射电镜(STEM)等。
2.多模态成像技术的应用多模态成像技术是将不同的成像技术进行集成,从而可以得到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
例如,荧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光学切片技术可以得到三维高分辨率的图像。
而超分辨率显微技术的发展也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加准确的生物分子及其分布的信息。
3.生物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生物分子标记技术是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通过标记生物分子,从而让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观察和研究生物分子在细胞中的分布和作用。
例如,基于CRISPR-Cas技术的基因编辑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加准确地编辑和标记生物分子,从而更好地研究生物分子的功能和机制。
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在当今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生物显微技术无疑是一把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关键钥匙。
它不仅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还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生物显微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为我们揭示着生命的更多奥秘。
目前,常见的现代生物显微技术包括光学显微镜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及近年来崭露头角的超分辨显微镜技术等。
光学显微镜是最基础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显微技术。
传统的光学显微镜通过可见光的折射和反射来成像,但其分辨率受到光波波长的限制,一般只能达到约 200 纳米。
为了突破这一限制,科学家们研发出了荧光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通过给特定的生物分子标记上荧光染料或荧光蛋白,使其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下发出荧光,从而实现对目标分子的观察和追踪。
共聚焦显微镜则是荧光显微镜的进一步发展,它通过在光路中引入针孔,有效地排除了焦平面以外的杂散光,大大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电子显微镜则是利用电子束来成像,其分辨率远远高于光学显微镜。
其中,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够穿透样品并形成高分辨率的内部结构图像,常用于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如细胞器的形态、膜结构等。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则通过扫描样品表面并收集反射的电子来生成图像,能够提供样品表面的三维形貌信息,对于观察细胞表面的结构和微生物的形态非常有用。
然而,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更清晰、更精细的微观结构观察需求日益迫切。
在这种背景下,超分辨显微镜技术应运而生。
超分辨显微镜技术主要包括受激发射损耗显微镜(STED)、单分子定位显微镜(SMLM)等。
这些技术打破了传统光学显微镜的衍射极限,能够实现几十纳米甚至更高的分辨率,使得我们能够观察到细胞内更小的结构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在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应用方面,医学领域是其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
例如,在病理学诊断中,显微镜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观察病变组织的细胞形态和结构,从而准确诊断疾病。
生物显微技术
生物显微技术生物显微技术第一章1、生物显微技术:是应用各种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辨认微小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细胞形态及其显微、亚显微结构,也包括植物染色体技术与原位杂交等新的方法和技术。
2、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
罗伯特胡克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栎树皮)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r(小室)这个词来称呼他所看到的类似蜂巢的极小的封闭状小室(实际上只是观察到到纤维质的细胞壁)。
第二章1、材料采集注意事项:①选择新鲜的、健康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②在保证材料完整的条件下,注意实验材料要“精而小”,而不是“大而多”;③注意实验材料的生长季节和发育时期;④选用刀刃锋利的刀片,切割时用力应均匀,避免组织破裂,影响制片效果;⑤实验材料选好后,应在极短的时间内杀死和固定。
2、切取纵切面时应注意使刀的切向与根茎的长轴方向平行。
这种切面分为两种①、径切面②、切向切面(弦切面)3、固定:应用某种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将生物细胞或组织杀死,投入某类化学药液中,借助化学药品的作用使细胞组织保持原来的形状与结构。
4、固定时的注意事项:①材料新鲜:组织采集与分割后须立即固定。
否则时间相隔过久,体积就要收缩变形或发生自溶现象。
一般以神经、造血组织自溶速度较快,胰腺、胃肠道的粘膜亦较易发生改变。
②防止变形:对一些柔嫩或薄的材料如神经、肠系膜等,应先平铺于吸水纸上再固定,可防止因蛋白质凝固而引起的扭转变形。
对含气而浮于液体表面的组织如肺等,可缚以重物使其下沉,或吸出肺内气体,使其下沉于固定剂内。
③固定剂用量:一般为组织体积的10~20倍。
避免组织内水分在固定时渗出,影响固定剂的浓度。
勿使组织贴于瓶底或瓶壁,以免影响固定剂的渗入。
在平时往往用棉花垫以瓶底,而使固定剂能均匀地渗入。
④固定时间:根据组织的不同种类、性质、大小,固定剂种类、性质、渗透力的强弱而定。
论生物显微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论生物显微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作用18~19世纪显微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物学,特别是细胞学的迅速发展。
例如,19世纪后叶细胞学家对受精作用、染色体的结构和行为的研究,就是在不断改进显微技术的过程中取得很大成就的,而这些成就又为细胞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此外,显微技术在细胞学、组织学、胚胎学、植物解剖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及孢粉学发展中,已成为一个主要研究手段。
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促使生物学中微观现象的研究从显微水平发展到超显微水平。
超微结构的研究结合生物化学的研究,使以形态描述为主的细胞学发展成为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基本规律为目的细胞生物学。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并与电子计算机的结合应用,许多分子生物学的现象,例如DNA的转录、DNA 分子杂交等在生物化学中用同位素技术可证实的现象,也可在电子图象中获得直观的证实,许多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也可从电子图象的分析中加以认识。
总之,利用显微技术进行的生物学研究可以反映细胞水平、超微结构水平,甚至分子水平三个不同的层次的信息。
三者各具特点,同时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
在医疗诊断中,显微技术已被用为常规的检查方法,如对血液、寄生虫卵、病原菌等的镜检等。
利用显微技术作病理的研究已发展为一门专门的学科——细胞病理学,它在癌症的诊断中特别重要。
某些遗传病的诊断,已离不开用显微技术作染色体变异的检查。
此外,在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病虫害防治、检疫、中草药鉴定、石油探矿和地层鉴定、木材鉴定、纤维品质检定、法医学、考古学、矿物学以及其它工业材料和工业产品的质量检查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生物显微镜技术,即Bio-microscopy/Biological Microscopy,是指用各种显微镜观察和辨认微小生物形态和生物精细结构的方法和技术。
如植物根、茎、叶的徒手切片法,动植物组织的石蜡切片法,单细胞分裂的根尖压碎法,观察导管、管胞、筛管等的离散法,原生动物、吸虫、昆虫等的整体装片法,骨胳的磨片法,血液的涂片法,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压片法等。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技术实验论文
微生物生物技术课程论文木聚糖酶基因xylB表达载体构建及在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学院:专业:姓名:学号:小组:中国武汉二○一五年七月目录目录 (I)摘要 (1)Abstract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及载体 (2)2.2 培养基 (2)2.3 试剂及缓冲液 (2)2.3.1主要试剂 (2)2.3.2 SDS-PAGE胶配制 (3)2.4 大肠杆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融合蛋白诱导表达 (4)2.4.1 主要技术路线 (4)2.4.2 小规模诱导-筛选正确表达克隆子 (5)2.4.3 大规模诱导大量表达目标蛋白 (5)2.4.4 表达蛋白的SDS-PAGE电泳分析 (5)2.4.5 大肠杆菌细胞破碎及蛋白浓度测定 (5)2.4.6 表达蛋白的纯化 (6)2.4.7 表达蛋白的鉴定-western杂交 (6)2.5 木聚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7)2.5.1 主要技术路线 (7)2.5.2 重组酵母诱导表达 (7)2.5.3 木聚糖酶活性标准曲线绘制 (8)2.5.4 木聚糖酶活性测定 (8)3 实验结果与讨论 (9)3.1 木聚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蛋白未纯化前SDS-PAGE电泳分析 (9)3.2 大肠杆菌大量诱导目的蛋白的浓度测定 (9)3.3 毕赤酵母表达蛋白western杂交鉴定 (9)3.4 木聚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蛋白酶活测定 (10)3.5 木聚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中大量表达的酶活 (10)4 结论 (11)参考文献 (11)致谢 (12)木聚糖酶基因xylB表达载体构建及在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摘要关键词毕赤酵母;xylB基因;木聚糖酶XylB xylanase gene expression vector and expressed inE. coli and Pichia pastorisAbstractIn this study, Aspergillus niger xylanase gene TA cloning xylB constructed pMD-xylB respectively E. coli expression vector pET-28 (a) + and yeast expression vector pPIC9K recombinant plasmid pET28-xylB and pPIC9K-xylB. The former pET28-xylB transformed E.coli BL21, formed transformants induced by IPTG induce protein abundantly expressed, which pPIC9K-xylB was transformed Pichia GS115, form a recombinant yeast in a large number of protein induced by methanol, and the expression product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enzyme by the l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structed recombinant plasmid and recombinants, and by SDS-PAGE electrophoresis and Western biotting blotting, has been the target protein xylanase. Also found that, Pichia (1638.152U / ml) expression system system (21.89U / ml) efficient than ideal Escherichia coli.Key wordsPichia; xylB gene; xylanase1 前言:自然界中,木聚糖酶类是专一降解木聚糖的一种复合酶 ,主要是由β -1 , 4 -D -内切木聚糖酶和β -1 ,4 -D -外切木糖苷酶组成 , 此外还有一些脱支链酶 ,如α -L -呋喃型阿拉伯糖苷酶、α-葡萄糖醛酸苷酶、乙酰木聚糖酯酶及能降解木聚糖上阿拉伯糖侧链残基与酚酸( 如阿魏酸或香豆酸) 形成的酯键酚酸酯酶等1。
生物显微技术论文
简析石蜡切片法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101班姓名:陈苗苗学号:10241123 动植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细胞作为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进行的。
因此,对动植物的组织、器官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石蜡切片法是动物、植物和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上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制作过程是:取材→固定→冲洗→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贴片→烤片→脱蜡→复水→染色→脱水→透明→封藏。
现分述如下:1、取材和固定:固定的目的在于保存组织内细胞原有的结构和形态,使其与生活时相似,因此要求固定的材料越新鲜越好。
把动物杀死后应立即割取组织块,并快速投入固定液中。
将蛙或小白鼠快速剪去头部,打开腹腔,用锐利的刀片割取小块组织(肝、肠等)。
组织块的大小以厚度不超过5mm为宜。
然后,将取下的组织块迅速投入Bouin氏固定液中。
固定时间为数小时至24小时(需视组织块的大小而定)。
2、冲洗:经固定的材料,可根据不同的固定液,分别用水或酒精冲洗,以洗去固定液,否则固定液留在组织会有碍染色。
用Bouin氏液固定的材料,可直接移入70%酒精中,多换几次酒精,直至无黄色时为止。
也可在酒精中加入几滴氨水或饱和碳酸锂溶液,以迅速洗去黄色。
但留少许黄色也无妨碍,浸洗后的材料若暂时不制片,可保存于70%酒精中。
3、脱水:柔软并含有多量水分的组织是易切成薄片的,故必须增加组织的硬度。
石蜡切片法就是使石蜡渗入组织,以达到支持增硬的作用。
但水与石蜡是不相混合的,因此,在浸蜡、包埋前须将组织中的水分完全除去,这一步骤即为脱水。
常用的脱水剂是酒精。
脱水时,先从低浓度的酒精开始,然后,递增浓度,直至无水酒精。
具体方法是,将材料经70%酒精→80%酒精→95%酒精(Ⅰ)→95%酒精(Ⅱ)→无水酒精(Ⅰ)→无水酒精(Ⅱ),各级酒精1-2小时。
脱水应彻底,否则材料不能透明,影响石蜡的浸入,致使难以切片。
4、透明:酒精与石蜡不能混和,因此,脱水后的材料在浸蜡前,还必须经过透明。
显微镜毕业论文【范本模板】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显微镜发展过程及研究意义,及本文主要工作。
1.1 显微镜发展过程及研究意义本章主要介绍了显微镜的历史发展过程及研究意义。
1。
1。
1显微镜的历史发展显微镜是人类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
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
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
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在荷兰制造出来的。
发明者可能是一个叫做札恰里亚斯·詹森的荷兰眼镜商,或者另一位荷兰科学家汉斯—利铂希,他们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易的显微镜,但并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后来有两个人开始在科学上使用显微镜。
第一个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一种昆虫后,第一次对它的复眼进行了描述。
第二个是荷兰亚麻织品商人安东尼·凡·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他自己学会了磨制透镜。
他第一次描述了许多肉眼所看不见的微小植物和动物。
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
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像百万分之一毫米那样小的物体。
198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应用到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为适应不同研究的需要,扫描探针显微镜本身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如其中原子力显微镜(A F M ) 从发明初期的单一的接触工作模式发展到包括可以测量粘弹性的相位模式在内的多种工作模式,同时通用型方面也高度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度自动化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家族。
在这个家族中,严格环境控制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各种条件下对样品的原位观察,环控化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足够重视,必将成为扫描探针显微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新近出现的各种显微镜集成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是这个家族中的新成员,这个成员可以同时完成大范围、高分辨和精确定位等各种研究,必将在半导体制造厂的异物检查、金属和绝缘体等表面测定以及生物大分子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显微镜论文微观世界论文
显微镜论文微观世界论文:浅析显微镜教学的有效性【摘要】教材《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离开了显微镜,或不会使用显微镜,任凭你讲的天花乱坠,也是枯燥乏味,味同嚼蜡,结果也是学生死记硬背罢了。
本文通过浅析把显微镜、教材、学生课后做练习册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一是学会并娴熟使用显微镜;二是能观察和做临时装片,达到学会做一些临时装片的技能技巧;三是直观零距离地认识细胞结构。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玩”的心态下轻松地掌握知识技能技巧,对微观世界充满无限的向往。
【关键词】显微镜;细胞;微观世界;有效性众所周知,在罗伯特﹒虎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认识到细胞以前,人类是不知道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更谈不上人类对细胞的研究,产生了后来的细胞学说。
尽管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把细胞的结构立体地、鲜活地、动感地展示在人们眼里,但给学生的认识还是模糊的、呆滞的图像罢了,反正书上说的是这样的。
但是通过在显微镜下真实的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细胞,生物体却是无数的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再回过头来看那些巨大的细胞,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能不对生命体的奇妙产生无限的探知欲望吗?1.学会使用显微镜就是目的激发兴趣,使学生自觉参加到学习当中,就会事半功倍。
真实使人信服,要领略客观实在,认知细胞,必先学会使用显微镜,这是关键的一步。
如果教学中学生能每人使用一台显微镜,最好不过了。
可惜我校条件有限,只好四个学生共用一台了。
就是这样,学生也兴奋起来,迫不及待地要去动显微镜,在老师的指导和示范下,学生们规规矩矩按步骤操作起来。
取镜安放,对光,老师检查每台显微镜是否对好光,然后观察永久装片。
在显微镜下找到细胞的,争相向老师报告,找到了,找到了!高兴得笑脸如花,兴趣盎然。
这时候的显微镜成了“玩具”,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知不觉,学会了使用显微镜,那些还没有看到细胞的,更是十分耐心地找,终究是要找到细胞的。
园艺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运用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园艺植物是否遭受感染
园艺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运用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园艺植物是否遭受感染研究背景园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各种病原物的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等,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
因此,对园艺植物的感染进行准确、快速的鉴定至关重要。
传统的感染诊断方法主要基于症状观察和病原分离,但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
近年来,随着显微镜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园艺植物感染的鉴定。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运用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园艺植物是否遭受感染进行鉴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首先,通过运用这些先进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快速地诊断感染,为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减少损失。
其次,通过对不同病原体的鉴定,可以了解病原物的种类和流行情况,为园艺植物的抗病育种和品种选育提供重要参考。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运用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园艺植物感染进行鉴定的方法、步骤和优势,分析不同病原体的生物学特征和感染机制,为园艺植物抗病育种和品种选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 样本采集:选择具有典型感染症状的园艺植物样本,包括叶片、茎干部位等。
2. 显微镜观察:运用显微镜技术观察样本的细胞组织结构,寻找病原体并观察其形态特征。
3. 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DNA测序等,对病原体进行基因水平鉴定,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基因序列信息。
4. 数据记录与分析:对观察和鉴定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比较不同病原体的生物学特征和感染机制。
步骤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样本采集:选择具有典型感染症状的园艺植物样本,包括叶片、茎干部位等。
2. 显微镜观察:运用显微镜技术观察样本的细胞组织结构,寻找病原体并观察其形态特征。
3. 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DNA测序等,对病原体进行基因水平鉴定,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基因序列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石蜡切片法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101班姓名:陈苗苗学号:10241123 动植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细胞作为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进行的。
因此,对动植物的组织、器官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石蜡切片法是动物、植物和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上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制作过程是:取材→固定→冲洗→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贴片→烤片→脱蜡→复水→染色→脱水→透明→封藏。
现分述如下:
1、取材和固定:
固定的目的在于保存组织内细胞原有的结构和形态,使其与生活时相似,因此要求固定的材料越新鲜越好。
把动物杀死后应立即割取组织块,并快速投入固定液中。
将蛙或小白鼠快速剪去头部,打开腹腔,用锐利的刀片割取小块组织(肝、肠等)。
组织块的大小以厚度不超过5mm为宜。
然后,将取下的组织块迅速投入Bouin氏固定液中。
固定时间为数小时至24小时(需视组织块的大小而定)。
2、冲洗:
经固定的材料,可根据不同的固定液,分别用水或酒精冲洗,以洗去固定液,否则固定液留在组织会有碍染色。
用Bouin氏液固定的材料,可直接移入70%酒精中,多换几次酒精,直至无黄色时为止。
也可在酒精中加入几滴氨水或饱和碳酸锂溶液,以迅速洗去黄色。
但留少许黄色也无妨碍,浸洗后的材料若暂时不制片,可保存于70%酒精中。
3、脱水:
柔软并含有多量水分的组织是易切成薄片的,故必须增加组织的硬度。
石蜡切片法就是使石蜡渗入组织,以达到支持增硬的作用。
但水与石蜡是不相混合的,因此,在浸蜡、包埋前须将组织中的水分完全除去,这一步骤即为脱水。
常用的脱水剂是酒精。
脱水时,先从低浓度的酒精开始,然后,递增浓度,直至无水酒精。
具体方法是,将材料经70%酒精→80%酒精→95%酒精(Ⅰ)→95%酒精(Ⅱ)→无水酒精(Ⅰ)→无水酒精(Ⅱ),各级酒精1-2小时。
脱水应彻底,否则材料不能透明,影响石蜡的浸入,致使难以切片。
4、透明:
酒精与石蜡不能混和,因此,脱水后的材料在浸蜡前,还必须经过透明。
透
明剂既可替代组织中的酒精,又能溶解石蜡,以利石蜡的渗入。
二甲苯是常用的一种透明剂。
将脱水后的材料经1:1无水酒精与二甲苯→二甲苯(Ⅰ)→二甲苯(Ⅱ),各级时间为0.5-2小时,务使组织达到透明为止。
5、浸蜡:
将已透明的材料移入熔化的石蜡内浸渍即为浸蜡。
其目的是去除组织中的透明剂,而使石蜡渗入整个组织,获得一定的硬度和韧度,以便切成薄的切片。
先将装有56-58℃石蜡的三个蜡杯放在熔蜡箱内熔化,并使熔蜡箱的温度保持恒定(约58℃),切勿太高或太低。
然后将透明了的材料放入蜡杯(Ⅰ)→蜡杯(Ⅱ)→蜡杯(Ⅲ)。
浸蜡时间视材料大小而定,一般总的浸蜡时间为2-4小时左右。
6、包埋:
将浸蜡后的材料包埋于石蜡中,并使它凝固成蜡块,这一过程称为包埋。
包埋前,视组织块的大小先将绘图纸折成一纸盒,作为包埋的容器。
纸盒折法如下:先折1、2线,次折3、4线,然后使a、b两折重叠,向外折出5线;同法折出6线,再折c线。
最后依同法折出7、8线及d线即成。
将纸盒盛满已熔化的石蜡,随即将第三杯中已浸蜡的材料放入其中,应注意切面朝下,位置放正。
然后速将纸盒半浸于冷水中,待石蜡表面凝结后,将纸盒全部浸入水中冷却。
石蜡全部凝固后,拆去纸盒即成蜡块。
7、切片:
切片前,先将蜡块用刀片修整成上下两边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否则切出的蜡带弯曲不直,或无法连成带状。
将修整后的蜡块粘在小木块上,小木块装在切片机上,以待切片。
在旋转式切片机上将蜡块切成4-8um厚的薄片。
切下的薄片连蜡带,用毛笔轻轻取下蜡带,放在蜡带盒内备用。
8、贴片或烤片:
将蜡片粘贴在载玻片上即为贴片,用小玻棒蘸取一点蛋白甘油滴于一干净的载玻片上,用手指涂匀,并加几滴蒸馏水于载玻片上。
将蜡带按要求切成适当长度的蜡片,然后用小镊子将蜡片轻放在载玻片的水面上,再把载玻片放在展片台上(温度为45℃左右)。
蜡片受热后即慢慢展平。
待完全展平后,用解剖针将切片位置拨正,倾去载玻片上的余水后,将其放在烤片盒中,置于50℃左右恒
温箱内烤干。
9、染色:
染色剂多为水溶液,故染色前必须先经脱蜡、复水等步骤。
染色方法众多,以H.E.染色法而言有下列步骤:⑴脱蜡:将烤干的切片放入二甲苯(Ⅰ)→二甲苯(Ⅱ)中,各为5min,以溶去切片上的石蜡。
⑵复水:是将脱蜡后的切片经各级浓度酒精逐渐下降到水的过程,即将二甲苯(Ⅱ)中取出的切片移入无水酒精→95%酒精→80%酒精→70%酒精→蒸馏水,各级中停留1-5min。
⑶染色:①将蒸馏水洗涤后的切片移入Harris苏木精液中5-10min,使细胞核着色。
②用自来水洗去切片上残余的染液。
③用1%盐酸酒精分色数分钟。
分色时就是褪去细胞质不应着色部分的颜色,而使细胞核着色得清晰适度。
分色时需随时用显微镜检查切片,使分色适度。
④入1%氨水或自来水浸洗,使之蓝化。
⑤在蒸馏水中浸片刻。
⑥切片入70%→80%→90%各1-2min。
⑦入0.5%曙红酒精溶液中染色2-5min,使细胞质着色。
10、脱水:
切片依次入95%酒精(Ⅰ)→95%酒精(Ⅱ)→无水酒精(Ⅰ)→无水酒精(Ⅱ),各级中停留1-5min。
11、透明:
切片入1:1无水酒精、二甲苯→二甲苯(Ⅰ)→二甲苯(Ⅱ),各级停留1-5min。
12、封藏
将切片从二甲苯(Ⅱ)中取出,用纸或布擦去材料周围的二甲苯。
在材料中央滴一小滴树胶,然后,用镊子加盖盖玻片。
切片封好后,放在切片托盘上待干燥,即可用不观察。
染色结果是细胞核呈现鲜艳的蓝色,细胞质及细胞间质呈粉红至红色。
石蜡切片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制片法。
除某些材料确实经不住石蜡法中各种药剂的处理或加温而不能应用外,一般的材料都可以采用石蜡切片法来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看或长期保存。
本法的优点是可以极薄的切片,并可制作大批或是连续的切片,而且以石蜡包埋的组织块还可以长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