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日本经济社会发展概论
福泽谕吉的书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福泽谕吉的书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福泽谕吉(1835-1901),是日本近代化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日本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改革家和教育家。
他以其独特的思想观念和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而闻名,被誉为“近代日本的启蒙家”。
福泽谕吉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东西方文明对比”、“实学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等重要内容。
他深刻地分析了东西方文明的优劣之处,提出了“西方技术,日本精神”的口号,认为日本在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的同时,应该坚守自身的传统文化和精神。
福泽谕吉的著作涵盖了政治、经济、教育、宗教等方面,其中最知名的著作包括《见闻杂识》、《天道》、《郁次郎》等。
这些著作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争议,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通过对福泽谕吉生平、著作以及对近代日本现代化运动的影响展开探讨,旨在深入了解福泽谕吉的思想与贡献,探究其对日本社会和当代世界的启示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掐你福泽谕吉的书籍。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福泽谕吉的生平、著作以及他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部分,将总结福泽谕吉的重要性,分析他的思想传承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通过这几个部分的讨论,希望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福泽谕吉的书籍以及他对日本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福泽谕吉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的著作对社会思想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福泽谕吉的生平、著作和思想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他对日本现代化的贡献和影响。
同时,在结论部分将分析他的重要性、思想传承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为读者提供深刻的思考和启发。
通过对福泽谕吉这位重要人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日本近代化的历史过程,同时也能够从他的思想中汲取借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2.正文2.1 福泽谕吉的生平福泽谕吉(1835年- 1901年)是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社会改革家和政治家。
世界经济概论最终版
世界经济概论名词解释:1.重商主义:金银是一国真正的财富、外贸是财富增值的源泉,国家应干预经济,实行贸易保护,实现贸易顺差。
2.产业结构软化: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大,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被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
3.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国民经济的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数量和服务数量的增加。
4.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持续高级化与人均实际福利不断提高的过程。
5.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发展。
当社会发展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国国民经济内部分工冲破国家界限,即出现了国际分工。
6.世界市场:世界各国商品的劳务交换的领域,是世界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7.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生产或经营,并掌握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8.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善而把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所获得的优势9.地理位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于外在的客观事物在方位上和距离上的空间关系。
是世界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10.资源本身条件:是一国拥有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品种、分布状况、开采价值和开发成本。
11.法律制度:指规范行为和法律行使过程中的法律和法规。
12.最适度人口:边际收益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减使得必然存在一个最佳的人口规模。
13.所有权优势:企业所拥有的大于外国企业的在所有权方面的优势。
14.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15.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重大变革。
16.科技革命:是指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革命,进而引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17.产业革命:是指由科学技术的飞跃引起的整个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它不仅包括物质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而且也包括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
日本经济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作用
日本经济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作用(现代日本经济概论第八章补偿内容)一、国际比较统计表1 2000-2004年主要发达国家GDP与人均GDP比较情况(总额亿美元,人均美元)表2 主要国家占全世界GDP比重的变化情况(亿美元、%)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编:2005年世界统计。
表3 1995-2004年主要发达国家国际收支的比较情况(亿美元)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经常收支199520002001200220032004-1095-416-3875-4752-5197-668111101197878112513621721-270-252174345591031-143-367-319-246-275-4199518628813377-77251-58-7-95-196-150-44197162135131229贸易收支199520002001200220032004-1861-4774-4501-5071-5783-706910629945407898791022597542853125314601927-232-530-536-589-761-110233-110-47-2-52-17827918837418-8103318326249277314出口199520002001200220032004 584778197291693172488188442047924029416347055231524254815699614574669055242328302674276230353411234023992443253229893499234023992443253229893499192227662599252427273045进口19952000200120022003200477091259311792120021303115257335737983489337438274209464549394846489260067124265533603210335237964513281230983010311936834394206023822360245829683506168024482273227524502731资料来源:<日>内阁府编:《2005年世界经济新潮流》,2005年12月发行。
社会学概论 第十三章 社会现代化
简评
• 首先,在批判现代化理论的错误和缺陷的
同时,又陷入了另一种错误和缺陷。 • 其次,忽略了世界体系中各部分的依存关 系。 • 最后,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
三、世界体系论
• 20世纪70年代兴起 • 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系统,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体系,把每个西方国家和非西方国家都看作是世 界体系的结构要素。各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关系就 是世界体系内部的资本积累过程。 资本积累过程的结果是经济剩余不断地从边陲国 家和半边陲国家转移到西方中心国家,以致后者 越来越发达,前者越来越不发达,这是世界体系 总体规律的必然结果。
2、社会现代化是一场进步性的社会 变迁
•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社
会进步程度都会高于所经历的阶段。 • 现代化的每个步骤都是对社会系统原有糟 粕因素的抛弃和对精华因素汲取基础上创 造出积极成果。 • 现代化对历史传统的批判与抛弃不是完全 地拒绝与决裂,而是弘扬,是批判地继承。
3、社会现代化是一场异常迅速的社会变迁过程 人类社会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有人称它为加 速度发展。可以说,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 式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 个世纪。 从1640年以来的300多年时间里,科学代替了 蒙味,机器工业代替了自然农业,民主战胜了专 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本章基本概念: • 社会现代化 • 趋同论 • 趋异论 • 经济现代化 • 文化现代化 • 政治现代化 • 人的现代化 • 早生内生型现代化 • 晚生外生型现代化 • 依附论
第一节
社会现代化概述
一、社会现代化的涵义 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有特 定内涵的概念。它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 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 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是变传统社会为现 代社会的过程,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涉 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整体社会变迁。
浅析日本泡沫经济
浅析日本泡沫经济摘要:二战后开始发展的日本经济实际上存在重重隐患。
1985年的“广场协议”促使日元升值,随后日本政府错误的使用过度扩张的经济政策,由于缺乏有效投资机会,过剩资金流入非实体经济,直至资产价格上升无法得到实业的支持。
20世纪90年代的泡沫经济破灭对日本经济与金融市场造成极大损害,其重要原因就是日本政府对凯恩斯主义的不当使用。
因此,我们应以史为鉴,在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来指导经济发展时,要结合具体问题制定政策。
关键词:日本泡沫经济凯恩斯主义一,前期发展二战后,日本的经济体系收到了严重冲击,而此时,凯恩斯主义问世,并被逐渐引入日本,并在日本陷入“昭和四十年萧条”后,得到了真正的实施,政府开始实施稳定化政策。
根据消费公式C=C+mpc(Y-T),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和自主消费相关,因此,政府通过减税和降息促进公共投资,有效地提高了国民收入水平,增强了居民的消费意识。
此外,日本还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经济。
首先,银行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这一政策虽有弊端,但由于人为控制利率,逐渐导致利率体系失去弹性,加之企业长期依赖商业银行贷款,经济发展缓慢选择倾向于变得僵化。
然而,它仍然给日本带来了更大的好处,因为高储蓄率降低了政府的负担,低实际利率降低了企业的机会成本,从而鼓励了企业投资。
第二,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将其保持在一定水平可以保证CPI的稳定并有效防止通货膨胀。
在这些稳定政策的帮助下,日本经济快速恢复并发展。
二,泡沫形成1987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33万亿,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日本的经济却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1,1940年发展起来的以国家管控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制(符合美国的凯恩斯主义)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80年代之后,以IT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需要市场化,为了适应这种趋势,美国经济政策从凯恩斯主义转变为以市场为主的哈耶克自由主义,然而日本却并未做出改变。
现代日本经济概论课件
现代日本经济概论课件
一、经济的发展
1、日本经济的发展史
经过二次大战后,日本展开了自由市场经济改革,在美国财政、金融
等多方面帮助下,推行了高度政府干预和市场化改革,形成了经济快速发
展的新经济模式。
2、现代日本经济的发展特征
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1)高度政府干预,促进经济的稳步发展;(2)
市场化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3)体制和政策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
(4)实施多元化经济策略,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结构发展
1、农业结构
日本农业是以稻米、蔬菜等为主产品的经济,大部分农业以小规模家
庭族群经营为主,蔬菜是主要种植产品。
2、工业结构
日本工业以机械、汽车和电子产品为主导,生产率高、工业化程度高,经济紧密结合的研发和制造体系得到了促进。
3、服务业结构
服务业在日本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以零售和银行业为代表,其
他服务行业如交通、旅游、娱乐、金融等也发展迅速。
三、经济问题及对策
1、政府负担重
日本经济受到政府负担过重的制约。
因此,日本政府应加强监督,减少政府开支,并实施劳动力市场改革,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改善经济结构。
2、财政制。
现代世界经济面临的危机及未来发展方向概论
随着世界经济 的快速发展 ,随之而来 的问题也越来越 多 , 其
中“ 泡沫经济” 是现代世界经济所面 临的共 同的敌人 。 它隐蔽性强
虚假繁荣 现象 , 于是大众对 房屋 的购买 欲下降 , 致了房地产行 导 业的低迷 。同时 , 银行为了缩小风 险更是不愿在此时贷款给地产 商 , 以前 的巨额贷款也难 以在规定时 间内收 回, 而 导致 了银行资
角度对现 代经济在发展 中遇到的 问题进行 了解释 , 并通过分析上世 纪九十年代 开始到近 期发 生的重大经济事件和有 关数据 , 详细的 阐
述 了对于现代 经济 泡沫的发 生原 因, 解决和预 防措施 上提 出了意见, 并在 最终文章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 方向提 出了较全面的构 想。
Ab t a t h r S e o o c s i n f s e eo ig a e u u n h s p r d e e f e o o c l p o l ms o c r i - sr c :T e wo l c n mi s i n a a td v lp n g ,b t d r g t i e o ,a s r s o c n mia r be c u n d’ i i i e i b y h s r c e e p a n t e o c ri g f h mo e e o o c p o l ms r m ma r s o ia e o o c iw; b n y i g v t l .T i a a t l x l s h i l c urn o t e d m c n mi a r b e fo a l c c pc o l c n mi s v e y a a zn l s me i o tn c n mia e e t d r l td d t,i a s ea o ae h e e s n w y r c n c n mi fa o mp r t e o o c a l v n s a ea e aa t l o l b r t n t r a s h e e t e o o c o m a p ae a d o p e r d n ma e s g d u - g s o s tn e ov n n p v n i g i h ril n l u g se o r h n ie i e o t e d r t n o o l c n mi s d v l e t n o rs li g a d r e t t i e n .T e a t e f al s g e td a c mp e sv d a t i i w r e o o c e e - c i y e h c e o f d o me t i 1 uu e p n n ne ftr.
“日本经济”课程设置与教学方略探析
“日本经济”课程设置与教学方略探析[摘要]伴随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需要培养越来越多的与之相适应的日语复合型人才。
各个大学分别采取了培养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很多学校开设了“日本经济”“商务日语”方面的课程。
本文笔者试图通过亲身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所得从“选材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调查与分析”三个方面对“日本经济”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进行探索性研究,并且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日本经济”课程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课程设置;选材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调查与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我国加入WTO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与加深。
“据最新统计,2010年中日两国贸易总额已达到3018.5亿美元;在华日资企业超过2万家。
这些企业正是吸纳高校日语毕业生就业的主体。
”[1]7伴随该社会需求,需要培养大量在合资外资企业中会外语、懂商务的日语复合型人才,同时这一需求也促进了我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和改革。
各个大学分别采取了培养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很多学校开设了“日本经济”“商务日语”方面的课程。
内容涉及日本经济概论、商务会话、商务写作、经贸翻译、经贸口译、商务日语文章选读等,极大地丰富了日语教学的内涵,也满足了社会对日语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但是目前对于此类课程特别是“日本经济”的课程设置以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使用怎样的教学方略,怎样介入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这一课题的研究比较少。
本文试图通过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所得从“选材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调查与分析”三个方面对“日本经济”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进行探索性研究,并且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日本经济”课程的教学水平。
并为其它学校的同行提供经验切磋,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日本经济概论
反垄断政策
Section header
Section header
Section header
Section header
Section header
反垄断法的修改与完善(20世纪60年代)日本出现了物价上涨趋 势。出于稳定物价的需要,反垄断法的意义在日本社会得到了一定 认同,公正交易委员会的执法得以比以往更加严格。 随着日本经济国际地位的提高,外国开始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求 其开放市场,推行贸易和资本自由化。通产省当局认为,日本企业 若不能进一步做强做大,势必在与国际大企业的竞争中落败,提出 了“新产业体制”的设想,主张为增强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 促进企业间联合,使企业间的“过度竞争”转变为“有效竞争”, 为此有必要推行产业寡头化政策。 “新产业体制”论主张必须由政府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官民 协调方式”对产业体制进行整顿。通产省的这一设想体现在其草拟 的“特定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案”中,最终未能获得通过。 对于某些被认为重要的产业部门,通产省曾试图推行促进寡 头化等政策,对其产业组织状态进行干预。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激化, 为避免参加竞争的各方共同遭受损失,企业本身也出现了企图抑制 进一步竞争的强烈愿望。公正交易委员会在限制合并方面却显得无 能为力。然而,连续发生的大规模企业合并,特别.是1970年日本 两家最大的钢铁企业合并成立新日铁公司,终于引起了各界人士的 警觉和不满,社会上要求加强反垄断法的呼声日渐强烈.
反垄断政策 直接规制政策
Section header
Section header
Section header
Section header
Section header
经济性规制 表2—3(p75)对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 济性规制的主要对象及其规制方式进行了归纳, 可以看出,对于需要进行规制的产业或领域, 日本都制定了相关法律,以法律形式对其进入 或定价方式作出规定。 从保护企业利益来看,日本最具特点的当属 原通产省对零售业实施的“大店法”规制和原 大藏省对金融领域实施的“护送船队方式”的 保护性规制。 1.对零售业的保护性规制 2.对金融业的保护性规制
日本世界工厂的发展历程
日本世界工厂的发展历程摘要:知识经济泡沫的破灭让人们再一次认识到工业的重要性。
加入WTO 以后,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生产基地,各国媒体惊呼“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与中国毗邻的日本在短时期内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工厂,不失为世界经济史中的奇迹,本文主要考察了这一过程中日本工业的发展情况,并简略分析了其特点与原因,希望对中国世界工厂的建设有所启示。
关键词:世界工厂重化学工业化制造业日本一、日本世界工厂的形成战后的发展使日本工业经济实现了腾飞。
重化学工业发展迅速,在战后初期调整之后,再一次成为日本工业经济的主要部分;从出口情况看,70年代中期以后重化学工业产品在出口结构中已占九成以上,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战后日本工业发展经历了恢复生产、重化学工业化和技术立国三个时期。
1.恢复生产(1945-1955年)二战对日本工业破坏严重,1946年工矿业生产水平只有30年代中期的31%,重化学工业急剧萎缩,经济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
为了迅速走出困境,日本政府通过"倾斜生产方式",优先发展了煤炭、钢铁、电力等原材料和基础工业部门的生产。
1947-1948年,煤炭产量每年增长30%以上,粗钢产量每年增长80%以上,发电量也大幅增加。
1949年,日本在美国占领军的指挥下推行"道奇计划",大规模紧缩财政,导致了翌年严重的经济萧条,工业生产下降,库存大量增加。
然而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大量订购各种物资和劳务,使日本工业在"特需景气"下迅速发展。
结果,1953年日本整个工业比战前增长了55%,其中钢、船舶、水泥分别增长了46%、47%和54%,电力增长了1倍。
1955年日本经济全面恢复到了战前最高水平1,但当时轻工业在制造业中比重仍高达50%以上。
2.重化学工业化(1955-1974年)1955年,日本确立了"以后发展要靠实现现代化"的目标2,以“重化学工业化”和“加工贸易立国”为主要战略指导经济发展。
[经济学]发展经济学_OK
General gov.final cons.
expenditure
% of GDP
2005 18 18 23 20 27 22 24 19 17 15 19 18 13 25 18 22 21 18 28 12 21 16
19.7
Gross capital formation
% of GDP
364
22
28
50
65
11
27
Middle income
8535129
5.1
581
726
10
37
53
58
14
26
Lower middle income
Upper middle income
Low & middle income
4869491
6.3
451
587
13
41
46
56
13
29
3665404
3.5
2005 25 22 20 20 20 19 20 17 26 25 20 24 30 20 23 19 23 28 16 20 17 18
1261.5
16
1.2.3 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
• 1.世界银行使用人均GNP这一简单的指标来衡量 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优点:易于操作;缺陷: 因为它只是一个平均值,因此不能反映收入的分 配状况。
(按1990年美元计算的每工作小时GDP)
30.00 29.62 29.10 27.55
25.00 20.00
23.98 20.02
15.00 10.00
5.00
11.06 8.48
5.66
社会学概论考试必备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考试必备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C.《实证哲学教程》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B)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1902年)。
B章太炎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C孔德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C斯宾塞5、严复将斯宾塞的(C)译作〈〈群学肄言〉〉。
C社会学研究6、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D),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
D美国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B。
19世纪末20世纪初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年(B)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
B陈达9、1913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
C上海浸洗学院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A享乐主义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B)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D)D继续社会化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D)D 气候的角度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B再社会化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C.角色中断16 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C )最早提出来到。
C、滕尼斯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B)B、两人以上18、(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
B、血缘家庭19(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C、内群体20、家庭的本质关系是(A)A、婚姻关系21社会分层最初的历史动因是:(B)。
B、社会分工。
22提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的学者是:(B)。
B、韦伯。
23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A)A、索罗金。
24社会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C)。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现代日本经济发展概论
现代日本经济社会发展概论浅谈现代日本经济发展摘要:日本作为亚洲最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将赶超西方强国、推进经济增长作为国家目标。
但是,可称之为“近代经济增长”的过程实际开始于19世纪的80年代后期,其标志是:民间企业开始迅速发展;制造业的产值开始迅速增加;近代的财政、金融体制开始形成;明治初期的经济混乱状况开始改观,至少可能从统计上加以把握。
关键词:现代日本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性一、战后的世界奇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小小岛国到称霸亚洲的经济大国仅仅用了不到20年,他们创造了一个经济奇迹1960——1970年间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GNP年均增长11.3%.。
如此成绩在日本人手中做到了,敢问咱们中国人为神恶魔就做不到呢?1968年日本经济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现在是第三名,第二名是中国)。
1987年,日本外汇储备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一,1988年日本人均年收入达到1.9万美元,超过同期美国的1.8万美元。
1988年根据权威报道,世界前30的大公司中,日本的公司占据了22个名额。
与同时期的西方各个大国相比较日本现代经济增长的特点就是开始最晚,起点最低,增长率最高。
同时期的西方大国经济增长基本开始于1850——1859年间,而日本起点最晚,其经济增长却是最快的。
日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一个世界的经济奇迹。
二、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①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不仅仅是适用于中国,同样适用于世界各国。
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二战以来的科技战略给日本的经济发展大侠了良好的基础。
日本科技的重点有四个要素,分别是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日本战后的科学技术战略以及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比较,得出一些科技发展的差别,更加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借鉴日本科学技术发展,为我国做出一些科技上的改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系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主要代表作:《日本政府与政治》(合著)台湾扬智出版社 2002 年版;《日本政党制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法 西斯的精神专制》,《日本学刊》2005 年第 4 期;《略论东日本大地震视野下的政治流变》, 《日本学刊》2011 年第 2 期等。先后主持或参与院重大课题:《日本右翼研究》、:《日本 军国主义史研究》、《日本 21 世纪初期国家战略研究》、《日本自民党研究》、《日本共产 党研究》、《冷战后日本经济》、《日本对华政策研究》等。
概论 ①1001 英语、1002 日语选一②2052 政治学原理③3100 近现代日本政治
概论
030207
①1001 英语、1002 日语选一②2053
国际关系
01 日本外交 吕耀东 国际关系理论③3102 近现代日本外
(1)
交史
二、导师介绍
张季风:日本研究系硕士生导师。1959 年 8 月出生于吉林省伊通县。1999 年 3 月
吕耀东:日本研究系博士生导师。1965 年 7 月出生于山西省岢岚县。中国社会科学 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外交研究室主任、中日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所党委委员、研究员。
资料来源育明教育官网:(考博分校) 考博考试信息、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考博分校
育明 考博分校 资料来源: 考博资料、辅导课程 咨询育明考博刘老师
李薇:日本研究系博士生导师。1954 年 4 月出生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 所所长、二级研究员,中华日本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日本研究系主任。
日本文化概论提纲
一、名词解释(20分)大化改新: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6年,此年为大化元年。
这一事件史称乙巳之变,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并诏书公布改新的内容,律令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
明治维新: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
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等。
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
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古事记:日本古代官修史书。
本书以皇室系谱为中心,记日本开天辟地至推古天皇(约592—628年在位)间的传说与史事。
亦为日本最古的文学作品。
日本书记:是日本留传至今最早之正史,六国史之首,原名《日本纪》。
舎人亲王等人所撰、于公元720年(养老4年)完成。
记述神代至持统天皇时代的历史。
全三十卷,采用汉文・编年体写成。
系谱一卷,系谱如今已亡佚。
编纂的起因在于经壬申之乱而取得政权之天武天皇欲向外宣示自身之皇统而下令编成。
最澄:俗姓三津首,幼名广野,日本近江国滋贺郡人。
唐贞元二十年(804年),他经日本天皇的批准,率弟子义真等,随日本第十二次遣唐副使石川道益抵中国回到日本后,在比睿山大兴天台教义,正式创立日本佛教天台宗。
空海:日本佛教高僧。
公元804年到中国,在长安交流佛教密宗。
806年回国,创立佛教真言宗(又称“东密”)。
著有《文镜秘府论》、《篆隶万象名义》等书,保存了不少中国文学和语言学资料。
神道教:简称神道,原本是日本的传统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
神道教起初没有正式的名称,一直到公元5至8世纪,佛教经韩国传入日本,渐渐被日本人接受,为了与“佛法”一词分庭抗礼,创造了“神道”一词来区分日本固有的神道与外国传入的佛法。
第一章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日本文化概论)
从公元三四世纪到六七世纪,以畿内为中心, 全国各地建造了许多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高冢 古坟,标志着日本由弥生文化进入古坟文化的时 代。强大的专制集权已经形成,即以畿内为中心 的大和国终于在5世纪初统一了日本。这个时期, 移居日本的汉人和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记事,一 方面,中国的阴阳、天文等知识传入日本。到6世 纪,儒家经典、佛教等亦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揭开了日本精神文化的序章。
性格形成时期:绳纹文化与弥生文化的 “混血” 对外来文化的好奇和喜爱成为日本民族 性格的一个构成部分。
第五、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从考古学、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及民俗学 等诸方面的研究得知,日本人是南北不同人种 混血形成的。
这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使日本文化具有更大的 宽容性和包容性。
皆さん、がんばれよ、みてるんぞ!
第二、日本是一个岛国 环境因素也是一大要素,它和文明 中心地的中国,以及邻国朝鲜都以海相 隔,与外界的交流具有主导权。
第三、单一的民族。 现在的日本除了大和民族之外,只 有自古以来存在的阿伊努族和朝鲜族等 少数民族。单一的民族使日本文化心理 可以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阿伊努族人
第四、日本民族性格形成时期都有大规 模吸收外来文化的的重要体验。
日本原初文化
日本历史始于石器的出现,绳纹时代即是日 本的石器时代。那个时期的陶器表面带有丰富多 彩的草绳模样,史称绳纹陶器。绳纹陶器历史久 远,外观渐趋复杂,花纹日益丰富多彩,说明其 时陶器工艺的成熟以及石器加工的发达。绳纹人 群居坚穴,仍以捕鱼、狩猎、采集为生,不知农 耕。生产力的滞后,亦使其当时社会滞留在母系 氏族公社阶段。巫术支配人们的原始社会生活, 也支配着人们的Biblioteka 神生活。二、基本特征形成的原因
第一、日本文化的周边性 第二、日本是一个岛国,环境因素也是一大要 素。 第三、单一的民族。 第四、日本民族性格形成时期都有大规模吸收 外来文化的的重要体验。 第五、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2008年中国的日本经济研究概况
2008年中国的日本经济研究概况叶琳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虽然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紧急救市措施和综合经济刺激政策,但其经济依然没能从这次全球性经济衰退中脱身。
对此,中国学者进行了颇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此外,对日本经济的常态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运用各种方法对广领域和多层次的日本经济进行研究,产生了诸多成果。
本文从宏观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经济、国际经济合作、经济理论和经济法、经济史等领域,对2008年中国的日本经济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和论述,资料主要涉及2008年在中国大陆出版和发表的学术著作、论文等。
一、宏观经济(一)宏观经济形势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7年末就出现“拐点”的日本经济,到2008年下半年萧条之势更趋恶化,甚至出现了自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对此,中国学者给予了密切关注。
江瑞平《当前日本经济形势与中日经济关系:2007》(《日本学刊》2008年第1期)、车维汉《当前日本景气恢复的特点及其成因——与“伊奘诺景气”的比较分析》(《现代日本经济》2008年第1期)、程绍海《中低增长与日本经济发展新时期》(《现代日本经济》2008年第4期)等论文对2002年以来的日本经济复苏进行了描述,认为虽然这是战后日本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扩张,但是本轮经济回升增长乏力、且存在着种种不确定性,特别是进入2007年下半年,日本经济发展开始出现逆转迹象。
刘军红《美国次贷危机下的日本经济走向》(《亚非纵横》2008年第2期)、崔岩《国际金融危机与日本经济的景气衰退》(《日本研究》2008年第4期)、庞德良和洪宇《日本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对策评析》(《当代世界》2008年第11期)等论文,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和日本政府所采取的应对之策。
雷鸣《美国“次贷危机”与日本“泡沫危机”的比较分析》(《现代日本经济》2008年第1期)和成十《美国次贷危机与日本金融泡沫危机的比较分析》(《学术界》2008年第5期)等论文,则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导致此次经济衰退的根源所在即美国次贷危机做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日本经济社会发展概论
摘要:日本作为亚洲最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自1868 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将赶超西方强国、推进经济增长作为国家目标。
但是,可称之为“近代经济增长”的过程实际开始于19 世纪的80 年代后期,其标志是:民间企业开始迅速发展;制造业的产值开始迅速增加;近代的财政、金融体制开始形成;明治初期的经济混乱状况开始改观,至少可能从统计上加以把握。
因为对于日本经济非常感兴趣,所以我选了周锐老师的《现代日本经济社会发展概论》的公选课,通过对现代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学习,更加深层的了解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并同中国经济发展做比较,不禁令我深思,的确让我受益匪浅。
本人在此浅谈一下自己对现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学习和理解:
明治政府实施“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自上而下地培育现代产业(例如由政府开办“模范工厂”,然后廉价出售给民间),促使工业化获得了迅速的进展,对追赶欧美先进国家起到了重要的效果。
与此同时,明治政府还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将工业化与经济增长带来的“国富”用于“强兵”,而不是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终于走上与西方列强为伍、竞相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与进行掠夺成为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获得较快增长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例如,在1894—1895 年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人称之为“日清战争”)之后,日本获得了“割地”(台湾、澎湖列岛)、“赔款”(2 亿3150两白银,相当于3 亿6 400 万日元,而当时的中央政府的一般会计岁出为7 000—8 000 万日元)及在中国开放港口的通商特权。
战前的经济现代化亦可称作经济近代化,其基本课题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经济发展水平赶上英美等西方先进国。
日本的原始积累很不充分,产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起步也比英法整整晚了一个世纪,但在明治维新后却成为战前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在重化学工业和金融业的实力上与英美等国相比略逊一筹,人均国民收入较比先进国差距更大,但轻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实力上已经跃居资本主义世界前三,综合国力则跨入世界五强。
战前日本经济的发展有许多特点,但一贯不变的最大特点是“强兵”下的“富国”,最终的结局则也因强兵而“败国”。
战后经济现代化的基本课题除了要继续完成“赶上”先进国的目标外,又增加了“超过”先进国并保持其领先地位的任务。
从经济发展状况看,先是在1955年前后完成战后经济复兴并开始高度成长,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实现了明治以来的一百年间“赶上”先进国的夙愿,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超过美国,成为发达国经济的领头羊,日本人开始体味世界经济领跑者的美感。
但这种感受没有维持多久,很快便因泡沫经济的崩溃和“失去的十年”而成为回忆,日本不得不重新审视其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探寻新的经济成长之路。
与战前相对照,战后日本的经济现代化基本上走了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一点在2008年春胡锦涛主席访日两国政府发表的联合公报中也得到了确认。
经济革命包括“破旧”和“立新”两个侧面。
明治初年的改革措施包括取消对人口迁徙和职业选择的限制,改革俸禄制度,取消经营限制,承认农民的土地私有权。
但是最具影响的改革措施是地税改革和剥夺士族的经济特权。
地税改革1874年前后开始,1881年结束。
这一改革破除了封建体制下的领主土地所有制,建立私有土地制度,取消封建实物地租,建立起以货币地租为基本形式的、全国统一的近代税收体系,从而把土地和农民从封建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构成要素。
对封建士族的经济政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1876年通过发行金禄公债,取消士族的
世袭俸禄,二是于1878年实行士族授产,以“给出路”的政策引导那些失去寄生基础的士族自谋生路。
这两种手段相辅相成,构成在经济上消灭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环。
在破除封建经济制度的同时,明治政府效仿西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财政货币制度,引进了近代银行和公司制度。
1931年后,日本经济向国家垄断急剧转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不断发生的经济危机使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暴露无疑,城市贫民和农村的贫困化激化了社会矛盾,改变现状,实行“昭和维新”,成为社会的普遍要求。
其次,政府“新官僚”要对现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修正”,军部“统制派”从“总体战”、“国防国家”的观点出发,要求政府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这两股势力构成了推进和领导统制经济的决定性力量。
从1991年4月转入萧条期至今,日本经济经历了1991年4月至1997年1月、1997年1月至2000年4月和2000年4月至2007年初的三个循环周期,其中1998、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连续两年为负数,即使是经济高涨的年度,也很少超过3%。
在世纪之交的近20年中,日本经济即使在发达国家中几乎也是表现最差的。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现代化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留给人们很多思考。
对这些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可为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建设提供可资参考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