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衔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目录
开篇语学法指导——————初高中物理的联系与区别第一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方法和物理量
第二讲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描述
第三讲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第四讲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第五讲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第六讲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运用
第七讲力重力和弹力
第八讲弹力
第九讲摩擦力
第十讲力的合成
第十一讲力的分解正交分解
第十二讲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
初高中物理的联系与区别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知识结构特点的区别
1、教材方面
初高中物理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初中物理重现象,且探讨的物理现象(或过程)较简单,多数为学生所熟悉的物理现象。要求学生了解、知道的内容多,需要理解的知识少,认知特点为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高中物理虽然其内容也是力、热、光、电等,但对知识的要求更高,重视现象的本质,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抽象;初中教材难度小,趣味性浓,且研究问题相对独立,知识点间联系较少;高中教材重视理论上的分析推导,知识间联系紧密,构成一个物理知识体系;数学工具的应用明显地加强与提高。
近几年初中、高中物理教材的难度降低幅度较大,中考试题几乎无难、繁题,以应用为主,高考由于受选拔人才功能等客观因素制约,在实际教学中,难度降不下来,因而反使高、初中之间的衔接更困难。
2、教学方法方面
初中阶段,教学内容要求较低,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师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传授的知道性,课堂密度小,进度慢,有时间对重点概念、规律反复讨论,便于学生掌握重点;习题类型较少,变化少,学生的学法和学习习惯大多为接受学习。高中阶段教学进度快,课堂教学密度大,对知识的要求也较高,常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要求学生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高中物理习题类型更是复杂多变,单靠对概念、规律和公式的死记硬背,解决不了问题。在教学中必须多对比、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同类问题的共性。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学生逐渐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多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也能勾勒出具体的物理情景帮助解决问题。
3、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
初中物理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的,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不高。由于物理教学的阶段性,学生在初中学到的不少物理知识是有局限性与不严密性的,然而这些知识有时却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例如初中阶段学习压力时,经常遇到的是水平状态下的情形,结果不少学生形成“压力一定等于重力”的思维定势,对他们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产生了消极影响。高中教材中,要建立大量的物理理想模型,如“质点、单摆、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及简谐运动”等,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许多物理过程的变化是多因素的,需要学生抽象地假设一些中间物理状态或抽象出物理情景,然后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此外还要有空间想象能力,比如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等。
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具体做法
教学中注重物理学研究方法的传授,使学生体会物理思想和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对于具体的物理问题要重视分析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最难的题是看不懂的题,不知所云,那么不懂在何处?是知识点不清还是物理模型不清,以上问题解决了,题目也就自然解决了。学习物理,靠分析解决问题是主要的,极少的问题靠记忆来解决。
本衔接以训练学生分析能力为主要目的,对高中物理知识只掌握基本物理规律和基本的运用。规范解题,作图,书写,培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第一讲描述运动的方法和基本物理量
————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
学习目标
认识质点是一个抽象的物理模型;通过了解在什么情况下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从而了解物理模型的特点,并通过质点模型的建立体会物理模型在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了解参考系的选取对研究物体运动的重要作用。了解时间、时刻和空间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并了解这一关系的表示方法。
会选择参考系并建立坐标系,体会并使用数学的方法表示物理意义。
认识正确地选择物理模型和恰当地选择参考系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课程内容
一.初中知识回顾
1.机械运动,参照物
对位置的变化只作定性的讨论
参照物只选择单一物体,对系统只作模糊表述
2.用轨迹描述运动情况
二.高中知识衔接
1.理想模型————质点
2.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时选定作为对照(参考)的物体
(1)有了参考系才能确定位置
(2)有了参考系才能知道和研究物体的运动
(3)不同参考系下对运动做出的结论不同
3.坐标系
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所采用的数学方法。实例分析引入-----
4.路程和位移
区别和联系:物理意义,性质,大小关系
5.时间和时刻
利用时间轴分析理解
三.例题
1.能否看成质点。先由学生提出能看成质点和不能看成质点的实际例子。再分析讨论
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研究巨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巨轮可看做质点
无论什么物体,也无论什么运动,只要以地面为参考系,就能将其看成质点
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同时在自转,由于电子很小,故研究电子的自转时,仍可将其看做质点
在研究物体的平动时,无论什么物体都可看做质点
。
。
2.时间和时刻的区分
3.位移和路程分析
一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如下表(质点在每1s内都做单向直线运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