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介绍.doc
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1. 线虫法:利用一定长度的线虫绕圈方法,测算圈内的植物个体数。
适用于密度较高的植物群落。
2. 方块法:将固定大小的方块网格覆盖在研究区域上,统计方格内的植物个体数。
适用于密度较低的植物群落。
3. 种子法:通过放置一定数量的种子在样方内,观察其发芽和存活情况来推断植物种群密度。
适用于有明显育苗阻碍的植物。
4. 直接计数法:逐个核算所有植株的个体数。
适用于个体数目较少的植物。
5. 标志植株法:在研究区域内选择一些标志植株,然后调查标志植株周围的植株个体数。
适用于植物簇集分布特点明显的区域。
6. 无人机调查法:利用无人机航拍研究区域,借助遥感技术和影像分析软件,提取植物群落信息,包括种群密度。
适用于大规模区域的植物群落研究。
以上方法中,选择适合具体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特点的方法,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样方大小和数量,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常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1.动物——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常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计算公式是:种群中个体总数/重捕个体总数= 开始标志的个体总数/重捕个体中所含标志的个体总数。
例题1 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生;经过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有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大约为。
研析:常用标志重捕法对某个动物种群的个体进行计数,其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总数/重捕个体总数= 开始标志的个体总数/重捕个体中所含标志的个体总数,故该种群中个体数为x∶160= 200∶10,求得x=3200。
答案:3200尾。
2.植物——样方法样方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活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一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常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样方形状可以多样,但样方的选取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可以通过随机取样来保证。
例题2 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图3-1-1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个。
研析:样方法计数时,若有植物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只计样方相邻两条边上的个体。
答案:8。
3.细菌——显微记数法将待测样品与等量的已知含量的红细胞混匀后,涂布在载玻片上,经固定染色后,在显微镜下随机选取若干个视野进行计数,得出细菌与红细胞的比例,再根据红细胞的含量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细菌数目。
例题3 为了测定培养液中细菌的数目,将500个红细胞与5mL该培养液混匀,然后制片观察,并进行随机统计。
统计结果如下:该5mL培养液共含有细菌个。
研析:测定细菌的数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测细菌数目,一种是测细菌重量,两种方法均是取平均值。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一:
利用标记-重捕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
首先,在研究区域内捕
捉一部分个体,并对其进行标记,以便能够识别它们。
然后,释放这些个体回到其自然环境中。
在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捕捉,记录被捕捉到的个体中已标记和未标记的数量。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调查方法二:
利用线路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
在研究区域内打设一定长度的线路,然后沿着线路进行一定距离的巡回调查,记录所经过的区域内出现的个体数量。
通过将不同线路上所记录到的个体数量进行平均,可以得到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调查方法三:
利用人工观察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
在研究区域内设立观察点,定期进行人工观察,记录观察到的个体数量。
可以选择不同的观察点和观察时间,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通过将不同观察点和观察时间所记录到的个体数量进行合并和统计,可以得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调查方法四:
利用无人机或遥感技术进行种群密度调查。
通过使用无人机或
遥感设备,在空中对研究区域进行拍摄或扫描,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或数据。
然后,利用图像处理或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图像或数据中的个体进行识别和计数。
通过将个体数量与研究区域的面积进行比较,可以得到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常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常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密度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其中一种生物个体数量的统计指标,是生态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种群的分布、数量和变化情况。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1.计数法:计数法是最常见、最直接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之一、它通过对目标区域内个体数量进行直接观测和记录,从而获得种群密度。
计数法可以分为直接计数和间接计数两种形式。
直接计数:通过直接观察和数数,记录目标个体的数量。
对于较小且分布比较集中的生物种群,直接计数是比较实用的方法。
间接计数:通过对目标区域内的其中一生物特征进行调查,然后通过数学模型或统计学方法推断种群密度。
其中一种间接计数的方法是线索数量法,即通过寻找目标个体的痕迹(如足迹、洞穴、粪便等)进行数量估算。
2.标记重捕法:3.样线法:样线法适用于较大范围的调查,特别是对于分布较为分散的生物种群。
该方法需要在地面上设立一条或多条等距离的样线,并沿着样线进行采样。
然后,在每条样线上确定一定宽度的采样带,并进行样方覆盖后的个体计数。
通过对样方的数量和被调查区域的面积进行计算,可以得到种群密度。
4.网格抽样法:网格抽样法是利用空间网格作为样本点进行调查的方法。
研究区域被分成一定大小的小方块,然后在每个小方块中进行个体数目的计数。
最后,通过对所有小方块内个体数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整个研究区域的种群密度。
5.标准面积法:标准面积法是根据已知面积的标准地进行个体计数,然后推广到整个调查区域的方法。
在已知面积的标准地上进行个体的严格计数,记录个体数量。
然后根据标准地的面积与整个调查区域的面积之比,计算出整个调查区域的种群密度。
总之,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很多种,具体的选择应根据研究对象、研究区域和研究目的等因素综合考虑。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只是其中常见的一些方法,科学家和生态学家们还在不断发展新的调查方法以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各种生物种群的密度变化。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首先,常用的一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线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树木、灌木等固定位置的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调查者沿着设定好的样线,记录每个样点上的个体数量,然后根据样线的长度和样点的数量计算种群密度。
样线法简单直观,适用于密度分布较均匀的种群。
其次,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草地、田间作物等种群密度调查。
调查者设置好固定大小的样方,在每个样方内进行个体数量的记录,然后根据样方的数量和个体的总数计算种群密度。
样方法适用于密度分布较不均匀的种群。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种常用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调查方法,如捕捉-标记-释放法、距离抽样法等。
不同的调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种群密度调查对象和环境,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对于获得准确的种群密度数据至关重要。
在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调查时要选择代表性的样点或样方,避免因为样点选择不当而导致数据的偏差。
其次,要注意调查时的时间和环境条件,不同的时间和环境条
件可能会对种群密度造成影响。
另外,调查者的经验和技术也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实践。
综上所述,调查种群密度是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并注意调查过程中的细节是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关键。
希望本文介绍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是直接计数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种群数量较少、分布较集中的情况。
调查者直接对目标物种进行目视观察或者利用相机、红外线摄像机等设备进行拍摄,然后对图像中的个体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保证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漏报和重复计数。
其次,线路抽样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调查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种群密度较高、分布较广的情况。
调查者在研究区划定一定长度的线路,沿着线路进行定点观察或者设置陷阱,然后对捕获的个体进行计数。
通过对线路上不同点的观察或者捕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推算出整个研究区的种群密度。
另外,标记重捕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调查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移动性较强的物种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
调查者在目标物种身上做上标记,然后在一定时间后再次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对标记个体和未标记个体的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推算出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变化情况。
最后,环境DNA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调查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分析环境中目标物种的DNA残留物,来推断目标物种的存在和数量。
这种方法无需直接接触目标物种,可以避免对物种造成干扰,同时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优势。
综上所述,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环境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在实际调查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调查成本、调查精度、调查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调查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您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个体数量。
了解种群密度对生态学研究和自然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种群的健康状况、了解物种分布和生态位的利用情况,以及制定适当的保护和管理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来测量种群密度。
1.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最简单和直接的测量种群密度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在固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个体数量来进行。
-点间距法:在研究区域中设置一定间距的点,并记录每个点上的个体数量。
-沿趋势线排列法:在研究区域中设置一条直线,沿线选择一定间隔的点,并记录每个点上的个体数量。
-线路法:在研究区域中设置直线段,并沿着直线段的整个长度进行个体数量的记录。
-方块法: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的方块,并记录每个方块内的个体数量。
2.标记-重捕法:标记-重捕法是一种常用的对移动性较强的个体进行种群密度估计的方法。
-重捕方法:一定时间后(一般是几个小时或几天),再次捕获个体,并记录哪些是已经标记过的,哪些是新捕获的。
-估计算法:通过统计标记个体被重新捕获的比例,可以推断出整个种群的大小。
3.间接指标法:间接指标法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推断种群密度的方法,如种群的田径指标、洞穴数量等。
-投点法:将大量标志物投放在一个区域,并记录落在目标物上的标志物数量,以推断种群密度。
-音频调查:通过录音墨镜、声音记录仪等设备记录生物的声音活动,并根据声音的强度和数量来推测种群密度。
-粪便计数法:通过记录研究区域中的粪便数量来推算种群密度。
4.空间插值法:空间插值法是一种使用现有样本数据来推测未抽样区域种群密度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现有样本的密度和空间关系,通过插值算法来将密度数据推广到整个研究区域。
-克里金插值法:克里金插值法是一种常用的地理统计插值方法,通过对已知样本密度的空间关系进行拟合,以估计未知区域的种群密度。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基于样本个体与未知区域的距离,对已知密度进行加权平均,以估计未知区域的种群密度。
生物调查种群密度方法
生物调查种群密度方法
生物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方法:
1. 直接记录法: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直接记录观察到的个体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个体比较稀疏的情况,如大型兽类的调查。
2. 标记再捕法:将一部分个体标记,释放到原始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捕获,并记录标记和未标记个体的数量。
通过标记再捕法,可以估算原始种群数量和密度。
3. 样线法:沿着一条线路布置连续的样点,记录每个样点上出现的个体数量,然后根据样点数和总样线长度计算种群密度。
4. 距离法:记录个体到一条固定线路或点的距离,再根据距离的分布和数量估算种群密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个体难以直接观察或捕获的情况,如鸟类或昆虫。
5. 线标记录法:在一个线性样区上,标记个体并记录标记和未标记个体的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个体比较集中的情况,如鱼类或昆虫。
6. 粪便计数法:通过收集样本中的粪便,并通过粪便中的DNA或其他标识物进行个体数量和密度的估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野生动物无法直接观察或捕获的情况。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生物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具体的方法选择要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来决定。
同时,不同的方法也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需要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调查。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样方法,去除取样法,直接计数法。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点,它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调查则是构建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基础。
扩展资料
方法
1、样方法
其原理是: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均匀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值。
2、标志重捕法
其原理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畴内,捕捉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推想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首先次捕捉并标志数×第二次捕捉数÷第二次捕捉中有标志数
3、去除取样法
在一个封闭的种群里,随着持续的捕获,种群数量逐步减少,同等的捕获力量所获取的个体数逐步降低,逐次捕获的累积数就逐步增大。
当单位努力的捕获数等于零时,捕捉累积数就是种群数量的推想值。
4、直接计数法
通过显微镜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较大单细胞微生物计数的'操作方法,称为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徽生物计数方法,此种方法简便、快速、直观。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少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异常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然后推算出含菌数的方法。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包括:
1. 直接计数法:在一定时间内对特定面积或体积内的个体数量进行直接计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个体数量不太多的情况,例如动物的观察和计数或者植物的调查。
2. 标志重捕法:在一定面积或体积内,将一部分个体标记后释放,然后在一段时间后重新捕捉个体并对标记的个体进行统计。
通过比较标记重捕个体和未标记的新个体的比例,可以推断种群密度。
3. 推断法:通过对环境中的痕迹、巢穴或活动迹象等进行观察,推断出种群的存在和密度。
例如,可以通过鸟巢、动物的足迹或排泄物等迹象来推断种群密度。
4. 样方法: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面积或体积相等的样方,然后在每个样方内进行个体数量的调查。
通过统计每个样方的个体数量,然后将各个样方的调查结果求平均,可以推断出整个研究区域的种群密度。
5. 线路跟踪法:在特定线路上进行调查,记录沿线或经过的个体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沿线分布的种群,如沿河流、山脊或道路的动物种群。
6. 生境面积法:测量一定生境面积内的种群数量,然后根据不同生境面积的种群数量差异推断种群密度。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是衡量一定区域内植物数量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几种用于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1. 点式抽样法:在研究区域内划分等距的样方网格或样点,在每个样方或样点内记录种植物的数量或覆盖度。
通过统计不同样方或样点内的植物数量得出种群密度。
2. 带式抽样法:用一定宽度和长度的带子沿着研究区域划过,并记录穿过带子的植物数量或覆盖度。
通过统计多个带子的结果得出种群密度。
3. 统计采样法:比较适用于小范围的调查。
在研究区域内进行系统随机采样,在每个采样点记录植物数量或覆盖度。
通过对所有采样点的结果统计平均值得出种群密度。
4. 区域采样法:适用于大范围的调查。
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域,然后在每个小区域内进行点式或带式采样,记录植物数量或覆盖度。
通过对所有小区域的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种群密度。
5. 线性样条法:在研究区域沿随机划定的线性样条进行调查,记录每个样条上的植物数量或覆盖度。
通过对多条样条进行统计求平均得出种群密度。
以上是常用的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的特点。
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指的是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存在的个体数量。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 直接计数法: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直接将个体进行计数,然后将个体数量除以对应的面积或体积就可以得到种群密度。
2. 标记重捕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标记一定数量的个体,然后释放它们。
稍后再重新捕获个体,并记录已被标记的个体数量。
通过标记和重新捕获的个体数量以及捕获的总个体数,可以估算出种群大小。
3. 面积法:在一个特定区域内随机取样一定数量的区域,并计算每个区域内的个体数量。
然后将各个区域内的个体数量相加,再除以总区域面积,即可得到种群密度。
4. 线样法:在一条特定长度的线上按照一定距离进行取样,记录每个取样点上的个体数量,然后将所有点上的个体数量总和除以取样线的长度,即可得到种群密度。
5. 网格法:将一个区域划分为一定数量的小网格,然后在几个网格中随机取样,记录每个网格内的个体数量。
通过总网格数和每个网格内的个体数量可以得到种
群密度。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种群密度是指特定地区或者特定生态系统中,单位面积或者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掌握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并为生物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 抽样法:抽样法是常用的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之一。
在特定的区域内,我们可以设置一定数量的样方,然后对每个样方中的个体进行记录和统计。
通过对多个样方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就可以推算出整个地区的种群密度。
抽样法的优势是比较简单且易于执行,但需要注意样方的设置要能够代表整个地区的特征,以及样方的数量要足够多以提高统计的准确性。
2. 追踪调查法:这是一种常用于大型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
追踪调查法通过跟踪目标动物的移动路线,记录下它们的分布范围和个体数量。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配备GPS设备和/或无人机来进行数据采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追踪调查法的优势是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取目标动物的种群密度,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
3. 标记-再捕法:这是一种常用于小型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
在调查开始前,我们会在个体身上标记一个独特的标记(比如颜色标记或者植入芯片),然后释放回自然环境中。
之后一段时间后,我们再次捕获个体,并记录回收到的标记个体数量。
通过比较标记个体和新捕获个体的比例,我们就可以推算出整个种群的数量。
标记-再捕法的优势是对个体影响较小且结果相对准确,但需要进行多次的标记和捕获工作才能获取较为准确的数据。
4. 环境DNA分析法:环境DNA分析法是一种针对水生生物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收集水样和土样,在实验室中使用DNA测序技术来分析样本中存在的生物DNA。
通过分析DNA数据,我们可以判断不同物种在环境中的相对丰度和种群密度。
环境DNA分析法的优势是非侵入性且快速,但需要配备实验室设备和专业技术支持。
以上所述的方法只是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部分,每种调查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限制条件。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03
调查种群密度时的注意事 项
保护生物多样性
避免对调查区域内的生物造成伤害
01
在调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生物造成伤害,如避免
使用有害的化学试剂或捕捞方法。
保护生物栖息地
02 在调查过程中,应尽量保护生物的栖息地,避免破坏
生态环境。
尊重生物的生活习性
03
在调查过程中,应尊重生物的生活习性,如避免干扰
部门的许可。
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应根据调查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确保结 果的准确性。
培训调查人员
应对调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 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定期校准设备
应定期校准和检查调查设备,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0查结果可以为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依据。例如,在渔业管理中,了解鱼类的种群密度有助 于合理安排捕捞计划,避免过度捕捞。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技术创新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可以利用 更多的技术手段进行种群密度调 查,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 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跨学科合作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标记重捕法
总结词
通过标记和重捕来估算种群密度
详细描述
标记重捕法是一种常用的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它通过捕捉并标记一部分个体,然后释放它们回到原环境中,一 段时间后再进行重捕,根据标记个体与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这种方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数量较大 的动物种群。
目测估计法
总结词
种群密度调查的重要性
了解种群密度是评估种群生态 状况的基础,有助于了解种群 数量变化趋势、分布特征和影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
(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调查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2.出生率、死亡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3.迁入率、迁出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
4.年龄组成
(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3)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5.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1.探究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观察下图中种群各特征的关系,回答相关问题。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能够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4)除以上条件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2.探究两种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不同点
比较
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调查
对象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调查
程序
注意
事项①随机取样
②样方大小适中
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④宜选用双子叶植物①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同
②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介绍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介绍样方法(1)取样调查中的两个概念①样方:样方也叫样本,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的集合,叫做样方。
②随机取样:在抽样时如果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那么,这种既满足随机性,又满足独立性的抽样,就叫做随机取样(或叫做简单随机取样)。
随机取样不允许掺入任何主观性,否则,就难以避免调查人员想获得调查属性的心理作用,往往使调查结果偏大。
③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
(2)常用取样①点状取样法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如图A,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可用此法取样。
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
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②等距取样法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如图B,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
例如,长条形的总体为100 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10样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 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 m的前1 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样方法的两种边角统计方式如下图(红色为需统计边线)样方法具体步骤如下:①确定调查对象;②选取样方:必须选择一个该种群分布较均匀的地块,使其具良好的代表性;③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样方法的两种边角统计方式④计算:取各样方平均数。
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是种群密度的常用调查方法之一。
统计原理:根据自由活动的生物在一定区域内被调查与自然个体数的比例关系对自然个体总数进行数学推断。
理论计算公式:N=M×n/m。
前提或假设:调查期间数量稳定;标志个体均匀分布在全部个体之中;标志操作不影响动物的行为和死亡。
常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1.动物——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常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计算公式是:种群中个体总数/重捕个体总数= 开始标志的个体总数/重捕个体中所含标志的个体总数。
例题1 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生;经过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有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大约为。
研析:常用标志重捕法对某个动物种群的个体进行计数,其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总数/重捕个体总数= 开始标志的个体总数/重捕个体中所含标志的个体总数,故该种群中个体数为x∶160= 200∶10,求得x=3200。
答案:3200尾。
2.植物——样方法样方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活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一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常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样方形状可以多样,但样方的选取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可以通过随机取样来保证。
例题2 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图3-1-1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个。
研析:样方法计数时,若有植物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只计样方相邻两条边上的个体。
答案:8。
3.细菌——显微记数法将待测样品与等量的已知含量的红细胞混匀后,涂布在载玻片上,经固定染色后,在显微镜下随机选取若干个视野进行计数,得出细菌与红细胞的比例,再根据红细胞的含量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细菌数目。
例题3 为了测定培养液中细菌的数目,将500个红细胞与5mL该培养液混匀,然后制片观察,并进行随机统计。
统计结果如下:该5mL培养液共含有细菌个。
研析:测定细菌的数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测细菌数目,一种是测细菌重量,两种方法均是取平均值。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个体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②标志重捕法 a. 适用对象: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b. 操作过程
捕获
标志
放回
重捕
计算方法:
假定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M个,标记, 第二次重捕数为n,有标记的为m,
即 N∶M=n∶m
N=M×n/m
特别提醒,大家特别需要关注m的值,所有能够影响m的大 小的操作都将使调查结果产生误差。
取样器 取样法
黑光灯 诱捕计 数法
活动范围 植物或活 对 大的动物 动范围小
肉眼看不见 的细菌、酵
象 个体,如 的动物
母菌等微生
(如蚯蚓、 鼠、鸟、 蚜虫、跳
物(或血细
鱼等
蝻和虫卵) 胞)
活动能力强 (不适合样方 法)、身体微 小(不适合标 志重捕法)的 土壤小动物
对紫外 线敏感 的夜间 活动的 昆虫
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但多数动物在被 捕捉过后变得的更难捕捉了,那么估算值和
实际值相比如何变化? 偏大 思考3:若所用标记使个体易被天敌捕食,情况又 会如何?若在重捕前部分个体的标志脱落,情况 会怎样? 偏大 偏大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③显微计数法 1.适用对象: 微生物 2.计数工具:血球计数板
中
2.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 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 渗人。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待细胞全 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再显微计数
思考2. 小方格酵母菌的计数原则是什么?
计数适用样方法的计数原则,计上不计下, 计左不计右
思考3. 本实验是否需要设立对照组?是否 需要重复实验?
无需对照组,时间上自身前后对照 需要重复计数多次,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 2×108 个。
常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常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杨扬(绍兴县鉴湖中学 312033)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在农业生产和渔业捕捞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这就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
在调查那些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
但是,多数情况下逐个计数非常困难,需要采取估算的方法,常见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1、样方法(1)使用范围:大多数植物,某些身体微小,不易标记,活动范围小的动物,例如蚯蚓等土壤动物。
(2)原理: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例如:选取1m 2草地,计算蒲公英为20棵,则该样方的蒲公英密度为20/1=20(棵/m 2)。
(3)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
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如图1)图1 图2等距取样法: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
(如图2)(3)注意事项:①不能随意更换位置和面积。
②选取总面积大的相应样方也应多取些。
③计数时若有正好长在边界上的,只计样方相邻两条边及顶角上的个体(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④植物的大小不同,样方的面积也应不同。
⑤要大胆舍弃特别悬殊的数值,取多组邻近的平均值。
例1、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试举一例: 。
(2)某班同学对公园附近的一块林地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该地面积为长500m ,宽30m ,计15000m 2,随机选取10个样方,由每一小组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介绍
样方法
(1 )取样调查中的两个概念
①样方:样方也叫样本,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的集合,叫做样方。
②随机取样:在抽样时如果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那么,这种既满足随机性,又满足独立性的抽样,就叫做随机取样 (或叫做简单随机取样 )。
随机取样不允许掺入任何主观性,否则,就难以避免调查人员想获得调查属性的心理作用,往往使调查结果偏大。
③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
(2)常用取
样①点状取样
法
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如图A,当调查的
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可用此法取样。
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 5 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
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
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②等距取样法
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如图B,
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
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
例如,长条形的总体为100 m 长,如果要等距抽取
10 样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 ,抽样距离为10 m ,然后
可再按需要在每 10 m 的前 1 m 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样方法的两种边角统计方式如下图(红色为需统计边线)
样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选取样方:必须选择一个该种群分布较均匀的地块,
使其具良好的代表性;③计数:计数每个样
方内该种群数量;
样方法的两种边角统计方式
④计算:取各样方平均数。
标志重捕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
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
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是种群密度的常用调查方法之一。
统计原理:根据自由活动的生物在一定区域内被调查与自然个体数的比例关系对自然个体总数进行数学推断。
理论计算公式:N=M× n/m。
前提或假设:调查期间数量稳定;标志个体均匀分布在全部个体之中;标志操作不影响动物的行为和死亡。
操作流程:
1、完全随机选择一定空间进行捕捉,并且对被捕捉对
象进行标记。
标记个体为M。
2、在估计被标记个体完全与自然个体完全混合发生的时间之后,回到步骤 1 捕捉的空间,用同样的方法捕捉。
捕捉数量为 n。
3、被捕捉个体中被标记个体为m。
4、按照理论公式进行计算。
5、多次试验求平均值。
注意事项:
1、选择的区域必须随机,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选择。
2、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其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行为产生
任何干扰。
3、标记不会在短时间内损坏,也不会对此生物再次被
捕捉产生任何影响。
4、重捕的空间与方法必须同上次一样。
5、标记个体与自然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需要正确估计。
可能的误差:
1、本地生物随机或者节律性的迁出迁入。
2、标记个体与自然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估计错误。
3、捕捉所在空间有特殊因素造成个体分布的特殊。
4、被标记个体的死亡、标记遗失等。
使用事例:一个学生估算一块木头下面鼠妇的种群数量。
她在木头左端一区域用捕虫网捉了40 只鼠妇,将它们标记
后,她后放回,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
24
h
又在木头左端用同一个捕虫网捉了80 只鼠妇,在新捉的鼠
内,鼠妇无死亡,妇中,只有16 只是有标记的。
已知在24
h
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
请估算该块木头下鼠妇的种群
数量: N= 40 × 80/16 = 200
< 抽样检测法 >
酵母菌计数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多余培养液用滤
纸吸去。
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
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
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 取样器取样法 >
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操作简便,有助于理解群落
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常用取样器
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
(1)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
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目测估计法是指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
个体数量的多少。
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
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3)取样时应注意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心理作用,以避免
结果偏差较大。
(4)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因为大多数
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难与无标记个体
充分混匀。
许多土壤动物(如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
种多样的昆虫虽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但身体微小,也不适于
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注重事项: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理由是: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难与无标记
个体充分混匀。
[许多土壤动物(如蜘蛛、鼠妇、蜈蚣、马
陆、蚯蚓,以及多种多样的昆虫)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
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在
进行此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