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应用开发技术大作业

合集下载

GIS应用开发中的技术实践与实例分享

GIS应用开发中的技术实践与实例分享

GIS应用开发中的技术实践与实例分享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关联数据进行整合、管理与分析的技术手段。

它将数字化的地图、空间分析、数据挖掘、可视化等多项技术融合在一起,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基于GIS技术,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实现有效的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

在GIS应用开发中,技术实践和实例分享是必不可少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触及GIS应用开发,但是因为技术门槛较高,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预期的效果。

因此,本文将分享一些常用的GIS技术实践和实例,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GIS应用开发中的技术实践1. 数据管理GIS应用开发的第一步是数据管理。

这包括对数据源的组织、存储、更新、维护和查询等操作。

为了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需要选择适合的数据格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如ESRI公司的ArcSDE、Oracle、PostgreSQL等。

此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字典、元数据和数据交换规范等,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2. 软件工程GIS应用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来保证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这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文档编写等环节。

要选择适合的开发平台和开发语言,如ESRI公司的ArcGIS、开源GIS平台QGIS、Python、JavaScript等。

此外,还需要充分利用现成的工具和框架,如ESRI公司的ArcObjects、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OpenLayers、GeoServer等,以提高开发效率和可重用性。

3. 空间分析GIS应用开发最核心的部分是空间分析,它是将空间数据与关联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分析和呈现的过程。

空间分析包括地理编码、拓扑分析、网络分析、空间插值、多源数据集成等多个方面。

要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和算法,并耐心调试和优化,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gis应用开发考试题目

gis应用开发考试题目

gis应用开发考试题目
以下是一些GIS应用开发考试的题目示例:
1.请简述GIS应用开发的主要流程。

2.什么是GIS应用开发中的地图缓存?为什么要使用地图缓存?
3.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4.请解释GIS应用开发中常用的地图投影方法。

5.什么是GIS应用开发中的空间数据库?它有什么作用?
6.请简述GIS应用开发中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开发框架。

7.请解释GIS应用开发中的地图查询操作,并给出一种实现地图查
询的方法。

8.什么是GIS应用开发中的地理编码?它的作用是什么?
9.请解释GIS应用开发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并给出一种实现空间分
析的方法。

10.请简述GIS应用开发中的地图可视化技术,并给出一种实现地图
可视化的方法。

这些题目涵盖了GIS应用开发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图投影、空间数据库、编程语言和开发框架、地图查询、地理编码、空间分析以及地图可视化等方面的知识。

GIS作业

GIS作业

1、什么事GIS答: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缩写,在实践属于中,GIS是一套计算机工具,允许人们操作与地球特定位置紧密关联的数据。

2、谈谈对GIS的认识和理解?答: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缩写,应用于土地规划,环境管理,社会学分析和商业市场等。

4、GIS的组成?答:主要由计算机设备、系统软件、地理信息数据库、网络通讯设备和数据管理设备等组成。

5、GIS的功能是什么?答:GIS在很多的领域发挥作用,它可以对在地球上存在的东西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例如可以土地利用规划,环境管理,社会学分析,和商业市场等。

6、什么事矢量数据?答:矢量数据是采用一系列X-Y位置来存储信息,矢量数据对象有三种,点,线,面。

7、矢量数据的表达答:矢量对象都采用一个或多个X-Y位置进行表达,点用单个X-Y位置表达,线包括两个或更多对坐标,多边形是定义闭合区域的一组拐点。

8、矢量数据的特点?答:1、它可以存储高精度的单一要素,2、在每一个可以存储的属性数量和类型方面全连接属性表提供了非常高的灵活性。

3、由于能够取得高度准确和详细的要素,矢量模型非常适合地图制作。

4、矢量数据非常适合某些类型的分析问题,5、在存储高程或降水量等持续变化时矢量数据力不从心。

9、矢量数据的获取答:外业测量获取、有栅格图转化获取、现有地图数字化获取。

10、什么事栅格数据?答:将空间数据表示为一系列称为象元或像素的小方格。

11、栅格数据的表达答:栅格数据集作为一系列行与列展布开来,每一个象元有一个地址,通过其在阵列中的位置进行表示。

12、栅格数据的特点答“栅格数据适合存储连续信息和快速变化的非连续信息,栅格数据必须承受精确度和存储空间超大之间的平衡协调,栅格数据不能存储多个属性。

13、栅格数据的获取答:可以通过地形扫描图像,卫星影像,数字航空照片获取。

14、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对比答:存储的形式不同,矢量数据精度高,栅格数据精度低。

矢量数据数据量小,栅格数据数据简单。

GIS 大作业

GIS 大作业

浅议GIS 及其应用田骋远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或 Geo -Information system ,GIS )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关键词:GIS GIS 应用 数据采集 虚拟现实技术关于GIS 我们在了解之前都有不同的认识,以前曾经在上地理课的时候,老师有提到过关于GIS 在对于地形地貌,水文情况的作用,感觉与GPS 差不多。

个人感觉是一种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相应信息的系统,是需要依靠卫星进行工作的。

像是Google 地图等应用,还有手机、车载导航系统等等都应该与这有关系。

针对地理信息系统我们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有不少网站是相关内容的,这是地理信息系统论坛的首页,这个网站主要是向大众提供一些关于GIS 的最新信息,像是新产品,相关研讨会,某些生产销售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的相关采访等等资讯。

特色:这是一个针对GIS 的相对综合性的论坛,不过它也有像是GIS 百科这样向大众解释一些深奥的GIS 专业词汇的特色功能。

这是ALL FOR GIS 网站的首页,这个网站相关于GIS 的信息主要是针对它的实用性,更多的是向大众介绍GIS 的一些新的应用,它这里也提供一些手机或是电脑针对GIS 的应用的下载。

特色:这个网站更为专业,针对的也主要是GIS 的研究以及开发者,不过这里的GIS 应用的确值得看一看。

这是ESRI 的首页,ESRI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软件及服务提供商,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软件平台研究、开发和销售,为政府和企业提供(GIS)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服务。

其实GIS 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只是我们平时不太注意而已,我所了解的GIS ,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01-GIS应用开发技术大作业

01-GIS应用开发技术大作业

GIS应用开发技术实习报告实习目的:充分认识并会使用SuperMap Deskpro软件,并且运用到专业当中去,增加自己的专业技能。

<试验报告专题一>: SuperMap Deskpro认识及空间数据处理和制作实验内容:了解工作空间及相关概念,如:数据源、数据集等,并且自己会建立数据源。

操作步骤:1. 新建工作空间NewWks;打开已有的工作空间。

2. 新建数据源,在新建的工作空间中新建数据源(SDB、空间数据库SQLServer各一个,并打开数据源“World”。

3. 新建数据集:在新建的数据源中新建点、线、面、文本、CAD数据集,名称分别为“点、线、面、文本、CAD”。

4. 打开数据集:将数据源中的数据集分别打开到多个窗口和一个窗口(叠加)。

5. 复制数据集:从World数据源中复制所有的数据集到新建的数据源中。

6. 删除数据集:再将“China、辽宁省复合”两个数据集,从数据源中删除。

7. 融合数据集:将两个中数据集融合。

8. 生成地图:如下截图<试验报告专题二 > 数据转换实验目标:完成下图3-1地图制作实验内容:1. 数据集类型转换练习欲完成上面彩色图制作,需要将单值数据集转换成复合数据集(),即,将‘中国地形图’数据源中的‘中国各省_RR’数据集转换成复合CAD数据集。

操作步骤:……2. 面数据填充颜色设置将转换成复合类型的数据集各个面对象设置成不同颜色。

操作步骤:选择对应的图层3. 各省名称标注--字段转文本数据集各省的名称包含在‘中国各省_RR’数据集‘城市名’字段中(可点击数据集右键‘浏览属性数据’获得下图),利用‘字段转文本功能’将其转换出来。

操作步骤:右击地图——属性——添加数据—类型转换---字段/文本数据集—转换成功4. 地图比例尺设置在不同地图比例尺下设置风格效果也不同,因此设置风格首先应确定地图比例尺,尤其是设置符号、文字等的大小,本专题要求设置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

西南交大GIS应用软件开发期中考试大作业

西南交大GIS应用软件开发期中考试大作业

GIS应用软件开发期中考试大作业
要求完成的功能如下:
1,程序的界面内容要求与利用“MapControl Application”项目模板创建的项目一致,但程序的实现不需要借助任何AO SDK中的项目模板,所建立的项目类型为“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

利用C#开发基础所讲的“GUI编程——综合练习”内容来实现程序界面。

2,在工具栏上需要加载两个自定义的按钮与工具;按钮功能是对当前视图缩小3倍;工具可以在地图上标注当前日期;
3,在toc中点击地图节点,弹出如下菜单并需要实现菜单中的内容:
4,在toc中点击图层节点,弹出如下菜单并需要实现菜单中的内容:
5,在toc中点击Legend Class,程序需要弹出相应的符号选择对话框,供用户选择相应符号并进行更改。

6,打开图层的属性表之后,用户选择某条记录,然后可以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右键菜单,并实现右键菜单中的内容。

提交内容:作业总结(电子版),要求具有如下内容:编写的程序的运行界面、编写程序过程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做作业的心得与体会。

提交形式: 电子文档以“班级_学号_姓名”命名,以班级为单位,统一交到班长,
然后由班长用Email发给我。

提交日期:两周之内;
提示:此次作业占最后这门课的成绩的30%,希望大家认真对待。

禁止抄袭,如发现抄袭的,抄袭行为涉及的双方都为0分。

GIS大作业参考

GIS大作业参考

在途定位与跟踪的设计报告一、实训目的培养、锻炼学生区域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的设计能力;掌握主要经济区域的物流布局;训炼学生利用GIS软件绘制区域电子地图的能力和查询电子地图的能力。

二、长三角地区多级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的实训(一)地理位置分析地理概念: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

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

工业经济概念:以上海为龙头的苏中南、浙东北工业经济带。

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城市经济概念:就是苏浙沪毗邻地区的17个市组成的都市群。

长三角城市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8个市:南京、苏州、扬州、镇江、泰州、无锡、常州、南通;浙江省的7个市: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台州。

(二)物流中心城市的定位根据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地理位置条件、城市群的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可以把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划分为三个级别的物流中心城市:1、一级物流中心城市:上海。

上海是长三角地区最主要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物流综合运输手段集成化的城市,具有优良的经济基础和物流软硬件资源,可以作为内联长三角地区、外联全球各地的国际化陆、海、空特大型物流城市。

2、二级物流中心城市:南京、杭州。

作为江苏省和浙江省的省会城市,它们具有优越的物流发展条件和较高的物流发展水平,可以辐射到整个长三角地区乃至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各级物流中心城市。

3、三级物流中心城市:镇江、扬州、湖州、嘉兴、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宁波。

它们主要担负长三角区域内的物流集散以及同一级、二级物流中心城市间的物流转运功能。

ArcGIS应用大作业报告

ArcGIS应用大作业报告

ArcGIS应⽤⼤作业报告GIS软件应⽤⼤作业报告(2019 ——2020 学年第2学期)课程:GIS软件应⽤专业:地理信息科学班级:学⽣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时间:实验项⽬列表实验报告撰写及批改说明1.实验报告格式要求统⼀采⽤实验报告⽤纸。

实验报告中的计量单位、制图、制表、公式、缩略词、符号应符合国家的规定。

2.实验报告内容包括:1)实验项⽬名称;2)实验组号;3)组内其他成员姓名;4)⽬的要求;5)仪器⽤具:仪器名称及主要规格(如包括量程、分度值、精度等)、⽤具名称;6)实验原理:简单但要抓住要点,即要写出依据原理的公式名称、公式表达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公式成⽴的条件等;7)实验内容:具体内容因课程由各指导⽼师具体规定。

设计性实验由学⽣⾃主提出实验步骤或⽅案、结论等;8)数据表格:画出数据表格(写明物理量和单位);9)数据处理及结果(结论):按实验要求处理数据;10)讨论: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步的想法等进⾏讨论。

3.学⽣按实验项⽬撰写实验报告,所有实验项⽬完成后,填写实验项⽬列表,并装订成册,由实验室保存。

4.指导教师按实验项⽬批改,填写成绩及教师评阅意见,并在实验项⽬列表中填写成绩,课程实验全部完成后,填写课程实验总成绩。

作业1:专题地图制图⼀、实验的⽬的与要求:掌握空间数据分级设⾊定量符号化⽅法。

及专题地图的注记,设置和出图。

⼆、实验内容:1.根据xls经纬度,建⽴臭氧站点变化趋势和臭氧显著性检验的定量分级设⾊符号化专题地图。

2.根据省会,河流,公路,铁路,⾏政区界5个数据要素类,制作华东地区专题图。

3.根据省会,河流,公路,铁路,⾏政区界5个数据要素类进⾏符号化和注记以及导出专题地图4.省会必须注记名称和名称拼⾳,河流必须注记名称,铁路必须注记名称,⾏政区界必须注记名称,同时考虑操作避免压盖问题,公路不⽤注记。

5.河流符号化为蓝⾊,省会⽤8号圆点表⽰,铁路使⽤铁路专⽤符号,公路使⽤公路专⽤符号,⾏政区界颜⾊不限,但应该便于识别图中⽂字和符号。

GIS应用开发技术大作业

GIS应用开发技术大作业

GIS应用开发技术大作业学院:专业:学号:姓名:完成日期:2008 年 6 月7 日基础实验一 GIS数据管理一、实验目的熟悉SuperMap Deskpro基本操作。

二、实验具体内容1. 新建工作空间NewWks;打开已有的工作空间NongDa。

2. 新建数据源,在新建的工作空间中新建数据源(SDB、空间数据库SQLServer各一个,名字分别为DataSSDB和DataSSQL);打开数据源“农大”和“World”。

3. 新建数据集:在新建的数据源中新建点、线、面、文本、CAD数据集,名称分别为“点、线、面、文本、CAD”。

略……………………三、实验总结1.工作空间:名称、保存位置、包括内容(DataSources,Maps,Layouts名称数量等)2.各数据源类型、名称、保存位置、包括数据集的类型、名称及数量3.各数据集对象数量统计4.地图统计:包括的图层、叠放顺序5.关键界面截图6.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略……………………基础实验二空间数据转换及数据整理一、实验目的熟悉数据转换操作熟练掌握在SuperMap Deskpro中利用AutoCAD数据处理成电子地图二、实验具体内容1.制作地图1)在SuperMap Deskpro中导入已有的AutoCAD数据(农业大学教学区)2)不合并图层,整理图层:导入图层大约30个,选择有用图层保留并重新命名,删除多余图层。

例如保留整理成公路、水域、建筑、山、绿地、标注图层等。

3)对图层进行必要的整理如合并、类型转换、排列图层顺序等。

4)各地形对象设置风格,可以将点、线、面等数据类型转换。

例如水对象原来是线,想设置有填充颜色,就需要改变成面对象。

5)制作沈阳农业大学教学区电子地图2. 数据转换练习操作1)分别将“02数据转换”文件夹中CAD、MapInfo、ArcInfo及影像数据转入到数据源DataSSDB 中。

2)将“辽宁”图片转入到“中国和辽宁”数据源中,并将其与“中国各省复合”数据集叠加在一起,观察其相对位置。

《gis实验》课外大作业要求

《gis实验》课外大作业要求

《gis实验》课外大作业要求《gis实验》课外大作业要求可以因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目的与要求:这部分应明确实验的目标,以及学生需要达到的技能和能力水平。

例如,学生是否需要掌握数据的导入、处理和分析技能,还是仅需要对GIS的基本操作有所了解。

2.实验内容:详细描述实验的内容和步骤。

这可以包括特定的数据集、工具或技术,以及学生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3.数据与工具:提供学生完成实验所需的数据和工具。

这可能包括GIS软件、相关数据集或特定软件的使用许可。

4.实验步骤与报告: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步骤,并撰写详细的实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5.时间安排与进度:设定合理的实验时间,并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安排进度,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6.实验结果与展示:要求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展示实验结果,如地图、图表或报告等。

同时,也要提供标准或指南,帮助学生理解和满足展示的要求。

7.评估与反馈:设立评价标准,以及时提供给学生关于他们在实验中的表现和成就的反馈。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8.安全与合规: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合规要求,特别是在涉及地理数据的实验中,要确保数据的合法使用和隐私保护。

9.参考与资源: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在线资源或教师的课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实验。

10.提交方式与格式:明确作业的提交方式(如在线提交、纸质提交等)和格式要求(如文件命名规则、报告的格式等)。

这些要求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GIS实验》的课外大作业。

GIS新技术结课作业

GIS新技术结课作业

GIS新技术结课作业学生:学号:(本作业包括《GIS新技术》《中国云规划》《中国GIS产业发展趋势》)GIS新技术GIS是以测绘测量为基础,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储存和使用的数据源,以计算机编程为平台的全球空间分析即使技术。

这是GIS的本质,也是核心。

从学科的角度, GIS 是在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从功能上, GIS 具有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从系统学的角度, GIS 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简而言之, GIS 是一个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的分析和管理空间对象的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操作对象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根本区别。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的GIS新技术得到开发和应用。

包括3S集成,WebGIS,组件式GIS,数字地球等。

1.3S集成3S集成是将全球定位系统(GPS)、航空航天遥感(R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根据应用需要,有机地组合成一体化的、功能更强大的新型系统的技术和方法。

GPS是空间实体快速、精密定位的现代化工具;GIS是空间信息集成、分析、处理的有力武器;RS是空间信息覆盖面最大最迅速的采集手段。

RS与GIS 集成:遥感数据是GIS的重要信息来源,GIS则可作为遥感图像解译的强有力的辅助工具。

GIS作为图像处理工具,可以进行几何纠正和辐射纠正,图像分类和感兴趣区域的选取;遥感数据作为GIS的重要信息来源,可以进行线和其他地物要素的提取,DEM数据的生成,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和地图更新。

GIS与GPS 集成:定位(旅游、探险)、测量(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监控导航(车辆船只的动态监控)。

GPS+RS:几何校正、训练区选择以及分类验证,提供定位遥感信息查询;GPS+GIS:定点查询专题信息,提供或更新空间点位;GIS+RS:几何配准、辅助分类等,提供和更新区域信息。

《WebGIS技术与开发》课程大作业

《WebGIS技术与开发》课程大作业

《WebGIS技术与开发》课程大作业目标:1、了解WebGIS系统建设的流程及主要工作。

2、熟练掌握ArcGIS Server平台的使用与开发。

3、综合训练空间数据采集、GIS数据处理、空间数据组织及数据库管理、Web开发技术、数据库设计及编程技术、ArcGIS平台软件的综合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内容:1、地理数据建库:利用google map/earth,获取交大犀浦校区、九里校区及周边1公里范围内的建筑物、绿地、道路、水系等空间数据,并矢量化建库;将校园内的房屋(分教学区、宿舍、教师公寓、教师住宅小区小类)、道路、水系、桥梁、绿化带、独立地物(如雕塑等)等分别建图层管理;并将这些空间位置数据与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给出的相关数据表进行关联设计。

2、地图可视化:利用ArcGIS Desktop相关软件制图,3、地图服务:将其发布到ArcGIS Server平台,建立校园地图服务。

4、功能实现:基于ArcGIS Server软件平台,实现如下功能:a)各类空间数据的显示、控制、基本图形操作;b)能够根据不同类型地块生成合并后的分类地图(如将校区分为教学楼分布区、学生宿舍分布区、饮食店分布区(含食堂)、教师住宅分布区、其它房屋分布区几类);c)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计算;d)设计、实现空间查询功能;e)简单的图形与属性编辑功能;f)其它自主设计与实现的功能。

要求:1、采用B/S结构,利用SQL Server进行数据管理。

2、具有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认证成功后,显示主页面。

即集成用户管理数据库编程成果。

3、使用母板技术统一页面风格。

4、全班分为2个组完成,一个组实现九里校区土地管理的WebGIS系统,另一个组实现犀浦校区土地管理的WebGIS系统。

5、大作业报告要求涵盖任务要求、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实现的过程、主要成果等内容,图文并茂。

6、提交成果包括:设计与建立的地理数据库、WebGIS程序及代码、大作业报告(必须有封面、目录、页码)。

GIS大作业

GIS大作业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简介及技术实现摘要本文对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做了论述。

并对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所基于的标准进行了阐述,对其实现技术做了简要的介绍,最后对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展望关键字OpenGIS 面向对象技术分布式技术计算机引言自从1962年加拿大人Roger Tomlinson首先提出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并领导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 Canad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 简称“CGIS”)以来,GIS 技术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其缺陷也越来越明显。

突出表现在,传统的GIS是封闭、孤立的系统,没有统一的标准,各自采用不同的数据格式、数据存贮和数据处理方法, GIS 应用系统的开发基于具体的、相互独立和封闭的平台,并且在数据语义表达上往往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无法直接进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信息产生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因此如何集成地理数据,并且使数据能在不同的系统下相互可操作就变得非常重要。

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Internet网的出现及普及,越来越多的信息在不同软件系统中处理,在网络上发布。

如何使不同的GIS 用户在异构分布数据库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尤为重要。

信息共享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为了能使不同的GIS软件之间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以及在异构分布数据库中共享信息,避免重复的数据输入处理,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OpenGIS) 便由此产生了。

一、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Open GIS)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OpenGIS)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环境下,根据行业标准和接口(interface)所建立起来的地理信息系统。

一般说来,接口是一组语义相关的成员函数,并且同函数的实体相分离。

在这个系统中,不同厂商的GIS软件以及异构分布数据库能相互通过接口交换数据,并将它们结合在一个集成式的操作环境中。

GIS开发B第一次作业-CUIT

GIS开发B第一次作业-CUIT

GIS开发B作业一1、什么是应用型GIS?什么是工具型GIS?二者各有什么特点?答:应用型GIS:以某一专业、领域或工作为主要内容,包括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和区域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型GIS:就是GIS工具软件包,如ARC/INFO等,具有空间数据输入、存储、处理、分析和输出等GIS基本功能。

特点:应用型GIS功能更加广泛全面,侧重于整个运用;工具型GIS侧重于某一特定的对象处理更高效。

2、在GIS的矢量数据模型中,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是如何链接的?答:在GIS的矢量数据模型中,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通过两者之间的实体标识符连接。

3、简述GIS的三种开发模式。

答:1)独立开发:指不依赖于任何GIS工具软件,从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到数据的处理分析及结果输出,所有的算法都由开发者独立设计,然后选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在一定的操作系统平台上编程实现。

特点:开发成本低、开发难度大。

2)单纯二次开发:指完全借助于GIS工具软件提供的开发语言进行应用系统开发。

以原GIS工具软件为开发平台,开发出自己的针对不同应用对象的应用程序。

特点:省时省力,但编程语言受限、功能较弱。

3)集成二次开发:利用专业的GIS工具软件,实现GIS的基本功能,以通用软件开发工具作为开发平台,进行二者的集成开发。

集成二次开发又可分为OLE/DDE和GIS控件两种,前者依赖于GIS工具软件,但开发语言自由、效率高;后者不依赖于GIS工具软件,只需要一个运行环境即可。

4、什么是组件式GIS?其功能及特点有哪些?答:组件式GIS是指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的功能。

各个GIS控件之间,以及GIS控件与其它非GIS控件之间,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应用。

功能及特点:(1)小巧灵活、价格便宜;(2)无须专门GIS开发语言,直接嵌入MIS开发工具;(3)强大的GIS功能:提供拼接、裁剪、叠合、缓冲区等空间处理能力和丰富的空间查询与分析能力;(4)开发简捷;(5)更加大众化。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作业设计方案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作业设计方案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类型,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2、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如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其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作业内容1、知识梳理(1)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梳理出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和主要功能,并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

(2)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最新应用案例,并用简短的文字进行描述。

2、案例分析(1)给出几个具体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如城市交通管理中的 GPS 导航系统、森林火灾监测中的遥感技术等。

(2)要求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地理信息技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带来了哪些好处。

3、实地调研(1)布置学生在学校或家庭周边选择一个区域,运用手机中的地图软件(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观察并记录地图软件提供的地理信息,如道路分布、建筑物位置、公共设施等。

(2)让学生思考地图软件中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并撰写一篇小报告,阐述这些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数据处理与分析(1)提供一组地理数据(如某地的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要求学生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 ArcGIS)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例如,让学生计算该地区的坡度、坡向,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等,并绘制相应的图表。

5、方案设计(1)设定一个实际的地理问题,如学校周边的环境改善规划、小区的停车位优化布局等。

(2)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地理信息技术知识,设计一个解决方案,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

三、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包括知识梳理的表格、案例分析报告、实地调研小报告、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图表和说明等。

2、实践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方案设计,并通过课堂展示或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交流。

GIS软件应用大作业报告

GIS软件应用大作业报告

数据库建立一、实验目的1、学习在Arcgis软件中如何建立个人数据库。

2、学习建立个人数据集,引用已有文件的坐标系。

3、学习在数据集下建立点、线、面文件。

二、实验意义通过上机动手操作,深入学习Arcgis软件,掌握在软件中如何建立个人数据库、个人数据集,熟悉如何在个人数据集下建立点、线、面文件。

三、实验步骤1、启动Arcmap打开catalog,在选定文件下单击鼠标右键,选择“New”-->选择“Personal Geodatabase”并重新命名“XXXXX”,完成个人数据库建立。

2、鼠标指到刚建立的个人数据库上,单击右键选择“New”--->“Feature Dataset”然后对其进行命名为XXXXX点击下一步,鼠标单击按钮,选择“Import”--->按要求导入来自文件中的坐标系完成个人数据集的建立。

3、在个人数据集中建立分别建立点、线、面文件,单击鼠标右键,选择“New”--->点击“Feature Class”命名为XX_点,选择文件格式为“Point Features”完成点文件建立。

依次建立线文件、面文件。

栅格图像sdjzu.jpg的坐标投影转换及配准一、实验目的1、学习图像的坐标系投影转换,转换类型来自于已有shap文件2、学习在坐标系投影转换后,文件如何进行地理配准。

二、实验意义通过上机操作让同学们掌握如何进行图像坐标系投影转换,转换类型来自已有shap文件,掌握文件如何进行地理配准。

三、实验步骤1、启动“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Raster”-->“Define Projection”给图像定义一个坐标系统,导入需要定义的图像,然后添加来自Shap文件的坐标系。

“Raster”-->“Project Raster”对图像进行投影转换。

GIS大作业

GIS大作业

摘要::以莒南县文疃镇为例,利用GIS技术对城镇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在保护自然环境需求及遵循发展要求的前提下,依据GIS 数据分析对研究区城市的功能结构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结果表明,利用GIS技术可以为城市规划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GIS 数据分析用地标准小城镇规划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问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件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及决策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它主要由硬件、软件、数据和应用四大部分组成。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但是城市发展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如市政管线,事故时有发生;城市交通、土地、水资源、能源、灾害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急需改善和提高。

为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广大城市规划师和城市决策者迫切希望能够更完整、准确和全面地把握城市及其周边环境的动态空间特征。

如今,在城市规划领域;GIS技术被用于城市规划的辅助设计、工程选址,以及城市管理的规划控制、辅助决策等工作。

基于GIS的城市总体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具备一般MIS系统的报表和统计功能,而且还具有空间分析功能,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来对城市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构建相应的土地利用专题,直观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及分布情况;用户还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功能,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从而对多种规划方案进行优选,这一切是实施城市规划管理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技术手段。

二、文疃镇基本概况全境12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8万。

地势南高北低,四周多山,腹地多丘陵,山地占总面积29%,丘陵占53%,平地占18%。

山头158座,文疃河在境内长23公里,小(二)型水库4座.土壤以潮土、棕壤为主。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地瓜为主,经济作物以果品、花生、黄烟、桑蚕、蔬菜为主。

文疃镇位于莒南县县城东北部。

东邻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北靠日照市莒县中楼镇,南接坪上镇,西同涝坡镇接壤。

GIS应用开发技术操作练习

GIS应用开发技术操作练习

应用开发技术操作练习专题一空间数据处理.工作空间功能:用于管理用户的当前工作环境。

属性:操作:新建、打开、保存范例:.数据源功能:空间数据的来源即存储空间数据的场所。

属性:基本属性;投影信息操作:新建、打开、保存、删除、关闭范例:.数据集功能:空间数据的来源即存储空间数据的场所。

属性:基本属性;投影信息操作:新建、打开、保存、删除、关闭范例:注:练习涉及到的数据到相应的服务器上拷贝. 新建工作空间;打开已有的工作空间。

. 新建数据源,在新建的工作空间中新建数据源(、空间数据库各一个,名字分别为和);打开数据源“农大”和“”。

. 新建数据集:在新建的数据源中新建点、线、面、文本、数据集,名称分别为“点、线、面、文本、”。

. 打开数据集:将数据源中的数据集分别打开到多个窗口和一个窗口(叠加)。

. 复制数据集:从数据源中复制所有的数据集到新建的数据源中。

. 删除数据集:再将“、辽宁省复合”两个数据集,从数据源中删除。

. 融合数据集:将农大中数据集融合。

. 文本文件转为数据源:将文本文件“文本转”转换成数据源(新建)。

. 数据集类型转换:数据源为“”)将数据集转换成面数据集,命名为“”;)将数据集转换成线数据集,命名为“”;)将数据集转换成点数据集,命名为“”;)将简单数据集“辽宁省”转换成复合数据集,命名为“复合”,并为各市设置不同的风格;)将复合数据集“复合”转换成简单数据集,命名为“简单”;)将数据集“辽宁省”的字段“名称”转换成文本数据集,命名为“辽宁省各市名称”,并添加到“复合”上;)将文本数据集“辽宁省各市名称”,转换成字段(新建数据集的字段)。

.给点已知坐标点绘制点、直接绘制点、线、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应用开发技术大作业:GIS应用开发技术一、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二、地理信息系统组成:1、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可以是电子的、电的、磁的、机械的、光的元件或装置,是GIS的物理外壳。

2、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必需的各种程序。

3、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一个周密规划的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应包括负责系统设计和执行的项目经理、信息管理的技术人员、系统用户化的应用工程师以及最终运行系统的用户。

4、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

它是由系统的建立者通过数字化仪、扫描仪、键盘、磁带机或其他系统通讯输入GIS,是系统程序作用的对象,是GIS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的实质性内容。

三、以Supermap Despro介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①、应用系统开发基于Supermap Despro软件平台开发GIS应用系统,主要专注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房产管理、统计、军事与公安等领域的GIS应用系统开发,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开发其他领域的应用系统。

可以直接为最终用户开发GIS应用系统,也可以与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合作为最终用户服务。

与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合作的方式包括:直接参与项目开发、为用户定制专业GIS应用模块、提供成熟的行业应用源代码和解决方案。

②、数据处理与建库为用户提供地图数字化、遥感图像处理、电子地图制作、综合空间数据建库、各种数据格式的转换与编辑、各类工程项目用图的整体方案设计、图纸影像扫描和喷绘等服务。

③、项目咨询为用户基于Supermap Despro软件开发应用系统提供项目策划与规划、项目立项、项目总体设计、项目招投标和项目监理等技术的咨询服务。

四、GIS主流技术:Ⅰ、组件式GIS组件式GIS的基本思想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的功能。

各个GIS控件之间,以及GIS控件与其它非GIS控件之间,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应用。

控件如同一堆各式各样的积木,他们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包括GIS和非GIS功能),根据需要把实现各种功能的“积木”搭建起来,就构成应用系统。

GIS组件产品GIS组件的代表作应首推MapObjects以及MapX等。

其中MapObjects由全球最大的GIS厂商ESRI(美国环境研究所)推出;MapX由著名的桌面GIS厂商美国MapInfo公司推出。

另外还有加拿大阿波罗科技集团的TITAN等。

Ⅱ、Web GISWebGIS是Internet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

是一个交互式的、分布式的、动态的地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主机、多个数据库的无线终端,并由客户机与服务器(HTTP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相连所组成的。

GIS通过WWW功能得以扩展,真正成为一种大众使用的工具。

从WWW的任意一个节点,Internet用户可以浏览WebGIS站点中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以及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从而使GIS进入千家万户。

WebGIS具有以下特点:(1)全球化的客户/服务器应用全球范围内任意一个WWW节点的Internet用户都可以访问WebGIS服务器提供的各种GIS服务,甚至还可以进行全球范围内的GIS数据更新。

(2)真正大众化的GIS 由于Internet的爆炸性发展,Web服务正在进入千家万户,WebGIS给更多用户提供了使用GIS的机会。

WebGIS可以使用通用浏览器进行浏览、查询,额外的插件(plug-in)、ActiveX控件和Java Applet通常都是免费的,降低了终端用户的经济和技术负担,很大程度上扩大了GIS的潜在用户范围。

而以往的GIS由于成本高和技术难度大,往往成为少数专家拥有的专业工具,很难推广。

(3)良好的可扩展性 WebGIS很容易跟Web中的其他信息服务进行无缝集成,可以建立灵活多变的GIS应用。

(4)跨平台特性在WebGIS以前,尽管一些厂商为不同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UNIX、Macintosh)分别提供了相应的GIS软件版本,但是没有一个GIS软件真正具有跨平台的特性。

而基于Java的WebGIS可以做到"一次编成,到处运行 (write once, run anywhere)" ,把跨平台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Ⅲ、嵌入式GIS嵌入式GIS(或称“移动GIS”),是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代表方向之一,它是运行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上高度浓缩、高度精简的GIS软件系统。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是隐藏在各种装置、产品和系统(如掌上电脑、机顶盒、车载盒、手机等信息电器)之中的一种软硬件高度专业化的特定计算机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到后PC时代或信息电器时代的产物……移动GIS,是以移动互联网为支撑、以GPS智能手机为终端的GIS系统,是继桌面GIS、WEBGIS之后又一新的技术热点,移动定位、移动MIS、移动办公等越来越成为企业或个人的迫切需求,移动GIS就是其中的集中代表,使得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变得轻松自如。

五、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过去,人们进行公交信息查询时,常使用纸质地图。

在几乎每个城市人都离不开互联网的今天,人们通常希望能通过网络快捷地查询公共汽车运行路线与换乘方案。

虽然,目前很多城市公交网站也提供了查询信息,但大多只是简单的文字查询,没有结合地图进行属性到空间以及空间到属性的动态查询,更没有为用户提供站点到站点间的最佳换乘查询。

因此,建立一基于互联网的昆明市公共汽车信息查询系统非常必要,它既能方便市民查询公交信息,又能扩大城市公交的宣传,是未来公交信息化的发展趋势[1]。

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实现该系统的强有力支持,GIS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形成了今天的WebGIS技术。

基于WebGIS的查询系统,人们可以在Internet的任意一个节点上,通过Web界面浏览和获取各种地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

以WebGIS为技术支持,以空间数据为基础,本系统在可视环境下实现了公交信息的查询、发布、管理等实际问题,从而方便广大用户进行公交信息的站点查询、公交线路查询、公交最优换乘策略查询等。

1.1功能设计通常,人们在乘坐公共汽车之前,最想知道的信息有:本人所在位置、周边最近站点、目的地附近站点、某次公交运行路线、最佳换乘策略等。

因此,本次研究以昆明市为例,将城市公交信息查询系统的功能初步设计为以下几个方面(1)地图浏览。

提供昆明市主城区地图浏览功能,实现地图的基本操作,如放大、缩小、漫游等。

(2)图层控制。

将地图信息分类,形成不同的图层,用户根据需要显示不同图层。

(3)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相互查询。

提供各方面与公交相关的信息查询,包括公交站点、公交路线,以及其它相关信息,如行政区划、主要道路、宾馆、娱乐场所、公园等。

(4)临近查询。

即缓冲区分析,对用户住址某半径范围内进行分析,查询有哪些公交站点,以及通过各站点的公交线路信息等。

(5)公交换乘查询与路径高亮显示。

进行任意两个站点之间的路径分析以及相关的公交换乘信息查询,将最佳换乘策略与路线进行高亮显示。

1.2体系结构系统按照用户界面、服务器、查询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库等不同层面进行结构设计(图1)。

数据库的管理包括对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管理,即对基本地理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地图编辑和增删、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数据输出等功能。

服务器利用Internet在用户和信息之间提供可操作工具,实现信息实时的、动态的交换,供各交通部门在Internet上发布地图与交通信息以及用户的信息查询。

服务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体系结构来实现。

B/S结构是3层结构,第1层是网络浏览器,提供用户和系统的友好交互;第2层是Web服务器,负责业务逻辑的实现第3层是数据服务器,负责数据的存储、访问及优化。

1.3软件环境系统采用SuperMap 5.0作为WebGIS Server,Windows Server 2000作为操作系统,Microsoft IIS作为Web服务平台,Visual 作为系统开发环境, SQL Server 2000作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数据库,采用+语言,并结合JavaScript、HTML 等语言进行系统开发。

图1 系统结构Fig. 1 System Structure另外,因为运行SuperMap IS .NET 的需要,还需安装以下几个软件: Framework1.1、Microsoft Enterprise Instrumentation 、SuperMap Objects (运行版或开发版) 、DirectX 等。

1.4数据来源与数据库设计本次研究,空间数据的收集主要来之于昆明市交通旅游图、行政区划图、公交线路图等。

属性数据的收集来之于“公共汽车查阅手册”以及昆明公交网上发布的数据。

对上述图件矢量化后,通过SuperMap Deskpro直接生成空间数据集,每一个数据集都将保存为一个关系表存放在数据库中。

兼顾地图的使用与美观,按照SuperMap Deskpro 数据分层组织方法,编辑了16个数据集。

以公交站点、线路为例,逻辑结构设计如下。

公交站点设计为一独立的关系表,包括编号、名称、经过路次等属性数据。

同一站台名称由于有左右之分,用不同编号标识。

公交站点属性表格式如图2所示,其中,SmID 为编号;SmUserID为构建公交网关系模型时对应编码;DYLC 为对应路次,NAME 为站点名。

公交路线数据格式如图3所示,其中,SmLength 为线路长度,SmTopoID 为系统拓扑相关,NAME为公交路次,DIRECTION 为往返线路不同标示,上行为去程线路,下行为回程线路。

由于公交站点与公交线路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因此将其关系单独设计为一关系表,包括StopID (站点编码)、BuslineID(公交路次)、ForwardOrder (去程经过站点排序)、backwardOrder (回程站点排序)等属性数据,该关系表将全部站点与路线建立了关联。

系统进行公交换乘分析查询是以起始站点(StartID)和终点站点(EndID)为基准点,以公交路线(BusLine)为方向基础,沿着公交网络模型中的站点排序(ForwardOrder 或者backwardOrde),逐个对中间站点和公交线路其他节点进行分析,最后获得换乘线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